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最新模拟作文题练习(共10篇,附写作指导)1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最新模拟作文题练习(共10篇,附写作指导)1,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作文模拟练习
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是优化产业结构的三大举措。其中老字号指的是传统老牌产业,原字号主要包括石化、冶金、建材等原材料及深加工行业,而新字号主要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和未来产业。
在新时代里,产业结构的优化可以统筹兼顾,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有所侧重。通过三个“字号”的有机结合、相互转化,可以走出一条具有当地特色的产业发展新路。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考作文模拟练习
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40余年来,国产数据库发展始终坚持自主原创的技术路线,经历了起步、追赶和并跑三个阶段。起步阶段,通过创办数据库研究所,专门研究如何把关于数据库的学术成果转化为国家急需的数据库产品;追赶阶段,国产数据库和国内企业通力合作,不断迭代优化自己的产品;并跑阶段,数据库面向未来,结合新技术进行数据库创新,取得一系列的技术突破。
以上材料中,国家数据库的发展经历了积累转化、迭代优化、创新突破三个阶段,这个过程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引发深入思考。请你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考作文模拟练习
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今年三月,王安忆、余华对谈活动在上海举办。在谈到人工智能的发展对写作者提出新挑战这个话题时,余华认为,ChatGPT只能写出看似完美但本质还是平庸的小说,而事实上,文学作品的优点和缺点是并存的,伟大的文学作品也不例外。世间一切大抵如此。
以上材料对我们具有启示意义。请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考作文模拟练习
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翻开我们手中的《普通高中教科书数学(A版)》必修第一册,第四章《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篇章,以我国世界文化遗产“良渚古城遗址”导入了相关数学问题。看似简单的“良渚古城遗址”设计,其背后更是费了一番功夫。
教材编辑人员查阅了“良渚古城十瑶山遗址十11条水坝”的草茎检测、树轮校正数据等考古资料,仍然无法确定题目中的“起始判定年”如何修改,于是求教了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的相关工作人员之后,又专门向考古学者详细地讨教了碳一14的起算年、树轮校正的意义、半衰期的惯用数值等学术问题,共同讨论并确定了题目的表述方式,使之更符合考古学的实际操作……
以上材料,对于我们有何启示意义,请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考作文模拟练习
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5、阅读下列材料,请按要求写一篇文章。
新南威尔士州教育部副秘书长莱斯利·洛伯女士提出:读、写和算是所有教育体系的三大基本支柱。现在,我们必须在此基础上再增加三个:同理心、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这三项技能的学习原本通常是在学校以外,但如今人工智能(AI)已然成为我们社会的一部分,因此必须将它们纳入学校课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奥德蕾·阿祖莱在非洲做教育考察时强调:在促进个性化学习、激发学生创造力和让教师挣脱繁琐的教学任务等方面,新技术和人工智能大有可为。但我们不能将其视为无所不能的工具。数字技术主要有两个问题——一是不平等的风险,二是学习风险。
学校要举行“数字技术与教育”的主题班会,请你结合材料内容,联系学习与生活实际,写一篇发言稿,体现你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和认识。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明确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考作文模拟练习
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6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一:《新华每日电讯》评论认为 ,不用“yyds”“绝绝子”就不会说话了?心中所想难以付诸文字,离开梗就不会说话,除了“yyds”找不到其他赞美的词,万物皆可“绝绝子”,“文字失语”成为一个越来越需要重视的社会问题。
材料二:有网友认为,“yyds”“绝绝子”等个性化用语主要是青少年群体在使用。实际上,近几十年来,每一代青少年在表达上都追求语言的个性化。就像曾经的80后使用的“狂汗”“886”“顶”“灌水”等网络用语,90后创造的由字母、符号、繁体字、日文、韩文等组成的“火星文”一样,这是一种正常的文化现象不必大惊小怪。
材料三:有学者认为,年轻人追求个性化的表达方式无可厚非,但是语言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文化传承的纽带,“yyds”“emo”“绝绝子”“爱豆”等个性化语言的大量使用,不仅可能造成语言交流的障碍 ,更重要的是会伤害母语的纯洁性。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比较这两种人生观,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得抄袭、套作,不得少于800字。
高考作文模拟练习
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7、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①任何人不能在不断的不幸、痛苦、忧虑中好好地做事。——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
②如果喜欢回忆,那就只回忆让人愉快的往事。——列夫·托尔斯泰《复活》
③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海明威《老人与海》
④没关系,最要紧的是不要迷失方向。——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读了上面四句话,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高考作文模拟练习
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8、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今年,一则父亲带自己未成年的孩子去工地打工,以纠正孩子厌学毛病的新闻在网上引发讨论。多数网友认可父亲的做法,认为其教育有方,“这教育确实够刻骨心”“亲自动手比说教有用”。但也有人认为这种教育方式并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孩子厌学的问题,更有人认为这位父亲的教育是在对孩子进行恐吓式教育,并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以上材料带给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考作文模拟练习
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9、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奥运赛场:她,一枪绝杀,逆转夺得首金;他,臂力千钧,举起大国荣耀;她们,轻盈一跳,成就完美;他们,千锤百炼,追求极致……
防疫战场:她,两针疫苗,护你安康无恙;他,临危受命,扛起院士责任;她们,防护之下,一马当先;他们,生死关头,日夜奋战……
洪灾现场:她,以命护子,彰显母爱伟大;他,拍车预警,劝人弃车逃生;她们,聚心协力,守护家园;他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
不同的“场”,同样的精神;不同的“场”,同样的荣光!你的“场”在哪里?你如何面对?请就此写篇文章。
要求:立意积极向上,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高考作文模拟练习
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10、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墨子说:“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这话的意思是,仁人志士做事,一定是为天下人谋福利,为天下人除公害,并把这作为立身处世的原则。当代中国青年应该谋什么利,除什么害?应该如何践行兴利除害原则?由于社会环境、家庭背景、价值观等不同,不同青年可能会作出不同的回答。
上述材料能给追求理想的当代青年启示,请结合自身生涯规划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附:写作指导
1.
【文题解析】
第一句“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是优化产业结构的三大举措”,列举三种“字号”的优化举措:对传统产业不能固步自封,而应改造升级;而对于原材料行业,则要深度开发;对新生行业则应该要培育壮大。三种“字号”的优化侧重点不同,但都根据产业自身的特点而选择不同的发展道路。
第二句是对三种“字号”内涵的详细解说,三个“字号”各自指向的产业范畴是不同的,这些不同的范畴呼应了上一句中的优化措施,在探讨三者关系时必须准确理解三种“字号”的产业内涵。
第三句“在新时代里,产业结构的优化可以统筹兼顾,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有所侧重”这句话提示考生,新时代的发展背景是产业必须优化发展的前提,而三种字号的发展路径不同,可以统筹兼顾,也可以根据当地的现实背景有所侧重,也就是说,产业优化发展,必须要尊重现实,不能随心所欲。第四句“通过三个“字号”的有机结合,相互转化,可以走出一条具有当地特色的产业发展新路。”这句话是对三种字号的关系阐述。互种“字号”并非彼此独立,而是可以有机结合,互相转化,比如“新字号”可以变成“老字号”,“原完号,也可以变成“新字号”等等,学生在分析不同的优化措施时,应该注意到三种“字号”是可以打通议论的,要尝试建立起三种“字号”发展转型的内在联系,文章的思想内容才会更加深入。
2.
【文题解析】
1.命题意图
本题是依据高考“立德树人”的要求,结合科技创新的时代热点,富有时代意义的材料作文题,具有鲜明价值观导向。命题依据《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要求,创设真实具体的情境任务,把写作和时代精神相结合,把任务指令和生活现实相结合,考查考生在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防套作和防宿构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命题立意高远又贴近考生的实际,对他们的人生成长具有积极的启发意义,体现了素养考查与思想教育的高度统一。
2.材料解读
材料出自《中国方案:中国数据库追梦之路》,概括了中国数据库建设发展的三个阶段:积累转化、迭代优化、创新突破。首先,这则材料主题为科技创新,符合国家大政方针,也符合青年学生的认知,也是青年学生未来要承担的使命,学生对此相对熟悉,有话可说。其次,这一材料中数据库建设发展的三个阶段具有普遍性,符合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便于学生进行合理的联系和拓展。第三,数据库建设发展的三个阶段之间具有一定的辩证关系,益于学生展开辩证思考,命题落点明确,利于考生审题立意,并为之提供了较为丰富的写作空间。审题时,学生应该准确理解三个阶段的内涵及关系,并以此为触发点,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拓展,联系到生活中更广泛的领域中,概括出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认知,提炼恰当的观点。积累转化,就是一个学习内化的过程,迭代优化就是不断提升进步的过程,创新突破就是在积累和进步基础之上的成果。如果说积累转化、迭代优化是量的积累,那么创新突破就是质的飞跃,而积累转化又是迭代优化和创新突破的基石。任何发展都必须经历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不是一蹴而就。
4.立意示例
走好“三步”,圆梦人生
以积累优化为基,为创新赋能
积累为本,优化为径,走向创新
循序渐进求发展
3.
【文题解析】
这是一道要求围绕“优点与缺点”展开思考的思辨型作文题。作文题由材料、提示语和要求三部分组成。
材料共两句话。第一句话是材料背景,来源于今年三月王安忆和余华在上海华东师大的对谈活动。第二句话前半部分,是具体话题的引子,在二者的谈话中提及人工智能的发展对写作者提出新挑战的话题,余华认为作为人工智能,ChatGPT或许可以利用算法把小说写得很完美,但又可能因为过于完美而失去个性,变得平庸;后半部分指出“文学作品的优点和缺点是并存的”,“伟大的文学作品也不例外”,并引申出“世间一切大抵如此”,本文题的核心概念应是“缺点”与“优点”,重点写“缺点”与“优点”的辩证关系。关于“缺点”与“优点”的例子,历史和现实中比比皆是,如断臂维纳斯,断臂是其缺点,但断臂又给人想象的空间,缺点转化为优点;再如俗话说“富不过三代”,家庭生活的优渥,是人成长的优势,而人过于沉浸其中,丧失进取之心,优势又转变为劣势等等。
《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对“优点”解释为“好处,长处”,“缺点”解释为“欠缺或不完善的地方”。在《词典》中,特别注明“优点”与“缺点”相对,由此可见二者之间的关联性与思辨性。所有的文学作品都是优点和缺点并存,“伟大的文学作品也不例外”的说法强调普遍性。材料末尾,“世间一切也大抵如此”则将“优点”与“缺点”并存这一特质演绎至更宽广的领域,旨在引导考生在写作时,不应只注重写文学作品中的“优点”与“缺点”,更应在广阔的领域认识并揭示出“优点”与“缺点”的辩证关系。
写作任务中的“我们”,再次肯定材料中反映的哲理对多数人具有启发意义,而“你”则提醒考生在行文时要凸显自己的身份意识,写出自己独特的“感悟和思考”,不能仅仅是证明材料,简单演绎文题。
写作要求中强调“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这意味着写作的角度和立意并不是唯一的,考生在行文时可以自选角度,展现自己的思维过程,这样才能写得深入透彻。
4.
【文题解析】
这是一道记叙性材料作文题。
教材编辑人员为了让题目表述科学严谨,先后做了大量工作,查阅资料、求教相关工作人员和专家,最好才确定了题目的表述方式。教材编辑人员的表现有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首先是对待知识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态度。“良渚古城遗址”只是起到导入相关数学问题的作用,而“起始判定年”更是其中一个小小的细节问题,但是为了能够准确表述,符合考古学的实际操作,编辑人员为了这个小小知识“大费周章”,这背后是对知识的敬畏,体现的是面对科学的严谨和求真态度。
其次,着眼于他们的身份,我们又可看出他们对待工作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基础,教材的质量关乎我们整个教育系统,关乎人才培养的大局。编辑人员就连一个小小的问题都如此严谨,背后正体现了他们的严谨负责的精神品质。
对于这则材料,还可以有其他解读,考生只要能从编辑人员的做法中得到正向的启发即可。
题目要求我们谈启示意义,意味着,我们不仅要挖掘事件背后的精神品质,还应该从中得到启迪,着眼于青年身份,思考我们应当学习什么,如何学习,有何意义。写作时要从材料中提取相关信息,提炼精神品质,还可以发散思维,将这种精神品质扩大化,思考还有哪些领域、哪些人身上也具备这样的品质,青年锤炼这样的品质对于个人成长和国家发展有哪些意义等。
【参考立意】
1.治学当严谨,做事务求实。
2.职责所在,精益求精。
3.严谨敬业,未来可期。
5.
【文题解析】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本次试题,从教育领域,思考了人工智能(AI)对当代社会影响越来越大的情况下,教育应该做出怎样的改变的问题。比如,从教学方向转变的角度而言,我们应该从读、写、算这三项基本知识与能力增加适应新时代变化的同理心、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等,从而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促进个性化发展。之所以要有这样的变化,是因为如今AI革命让我们讲一步认识到问题的紧迫性。当获取知识变得更容易,利用人工智能高级工具可以很大程度上将人从简单的重复性中工作中解放出来,人超越机器的更高层次的价值究竟在哪里?哪些方面的工作是机器所无法取代的?面对正在汹汹袭来的人工智能浪潮,人应该怎样摆正自己的价值坐标?或许唯有培养具备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的人,才能解决好这些问题。此外,材料最后一句中关于数字技术问题的思考,也启发我们要在利用人工智能,追求速度的同时,也适当给予一些“温度”,不要让科技与经济发展成为影响教育公平的阻碍,也不要让不善用AI产生的一些问题影响我们的健康成长。
写作时,首先思考在数字技术时代我们为什么要促进教育改革:在利用人工智能工具之外,同理心、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是人与机器的重要差异,是人作为能思考的个体的可贵品质。我们应该以AI革命为契机,自觉培养创造力、批判性等思维能力,提高发现问题、创造知识的能力,让智慧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对此可以适当思考原因,指出:虽然人工智能能够为我们提供“近乎完美”的解答,但是人工智能本质上只是客观机器数据的集合,没有生命,缺乏情感,也无法真正理解我们的问题。凭借人工智能的答案,我们仅仅得到的是表面的解决方案,却很少能够让我们达到深入思考和理解问题的状态。只有当我们自身具备良好的思维能力,才能够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的优势,同时在机器不能替代的人文智慧方面,展现我们的真正价值。这其中包括深入探究和分析问题,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等。在此基础上,考生也可以结合材料最后提出的问题,思考面对社会生活中因科技发展带来的的教育不公平、消极躺平现象该如何处理,以保持对现实弊病的敏锐直觉,提高对问题的关注热情,积极探索解决之道,促进社会矛盾的解决。写作时注意发言稿的格式要求。
【参考立意】
1.数字技术应促进教育生态变革。
2.让数字技术促进而非阻碍教育公平。
3.通过教育让人拥有运用AI的能力。
6.
【作文指导】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题目给出了三则材料。材料一给出了当前“yyds”“绝绝子”等流行语风行的现状,认为这是一种社会问题;材料二追溯了个性化语言的历史,认为青少年追求语言表达个性化是正常的文化现象,对此表示理解;材料三则持辩证观点,认为青少年追求个性化的表达方式有其合理性,但也对此带来的问题表示担忧。
从材料一出发,可以谈此类流行语的过度使用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如文字失语、交流障碍、文化代沟、冲击母语等,从而支撑观点。
从材料二出发,可以着重谈青少年使用此类流行语的合理性,从青少年身心成长的角度来看,这是对个性的追求;从语言表达本身来看,大多数流行语表达简洁,提高了交流的效率;从语言文字发展的角度来看,优秀的流行语也是对母语词汇的丰富。
从材料三出发,可以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辩证看待这一现象。
考生从以上任意一个角度出发都是符合题意的。
7.
【审题】
本题为任务驱动型作文题。
材料①体现了负面心态的消极影响——让人不能“好好地做事”;材料②表达出只回忆“愉快的往事”的观点;材料③的意思是:一个人的身体可以被毁灭,但精神意志却必须坚定不移;材料④强调了人生方向的重要。纵观四则材料,①②都是关于心态的内容:正面、积极、阳光、乐观的心态能助人上进,促人成功,消极、悲伤、低落、忧愁的情绪则使人困顿不安,难有所成;③④都是关于人生信念的内容:只有确定目标、树立理想,才能在奋斗过程中清晰定位、把握方向,只有不屈不挠、永不言败的坚韧精神,才能使人走向胜利,实现价值。
因此,考生可以任选两句组合构思,提炼句中蕴含的精神,将之作为论点来进行写作。如选择①③,则可以确定“保持乐观,坚定信念”的论点,分别围绕“乐观”与“坚定”的积极意义进行论述,再从反面论述悲观与动摇所带来的不良结果,与之构成对比论证;联系材料,结合实际,号召当代青年以健康积极的心态和坚定不移的信念治学修身、为人做事,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立意】
1.乐观健康,奋发砥砺。
2.敢于挑战,坚定理想。
3.把握方向,锐意进取。
4.调整心态,笑对人生。
8.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事件,即一位父亲采用让孩子到工地打工的方式纠正厌学孩子的毛病,引发网友对这位父亲教育孩子方式的热议。第二部分是列举了三类人对这个事件的看法。
有人认可他的教育方式,理由是这样的教育方式更加刻骨铭心,亲自体验比说教有用,认为生活才是最好的老师。用劳动体验生活艰辛的方式教育孩子,此类事例很多,如父亲带孩子到工地搬钢筋,母亲让女儿去放羊,还有的家庭锻炼孩子做家务,都是通过劳动教育孩子的有益尝试,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促进孩子珍惜上学读书的机会,激起孩子发奋学习的动力。
也有人质疑这种教育方式,认为这种教育方式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孩子厌学的问题。孩子厌学甚至逃学的原因多种多样,家长需充分而深入地考虑:是孩子自己的问题,还是家庭原因,还是学校或者其它外部原因。只有找到真正的原因,方能对症下药,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孩子厌学的问题。
也有人批判父亲的这种教育方式,认为这是对孩子进行“恐吓式教育”。在中国很多家庭中,如果遇到厌学或者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孩子,父母都会吓唬说“如果不好好学习,将来就只能去种地,或者送快递”,这是中国人较为普遍的教育方式。考生对这种观点要理性对待,辩证思考。父亲的“惩罚式”做法真的有可能对孩子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所以需要家长在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后,能做好积极正向的引导,避免走入“恐吓式教育”的误区。
结合以上分析,你可以认为父亲的做法是正确的,也可以认为他的这种方法不可取。但要注意观点鲜明,给出充分的有说服力的理由。
题目要求考生对这位父亲教育厌学孩子这件事谈谈自己的看法,体现自己的认识和感悟。
考生可以先认可这位父亲的教育理念,爸爸带厌学男孩工地搬钢筋,无非是想让孩子亲自体验一下生活的不易和赚钱的艰难,用“生活的苦”倒逼孩子去吃“学习的苦”,从而达到敦促教育的效果。但需要警惕的是,家长不能把劳动惩罚作为治疗厌学症的“万金油”。送去工地或者下地干活让其体验生活的苦,固然能够让孩子知难而退,暂时放弃不上学的念头,但这充其量只是治标。如果无法找出厌学的根源所在,难保孩子不会身在学校心在外,也难保孩子不会再次产生不想上学的念头。接着针对家长的教育方式,可以提出自己的合理建议。
【立意】
1.切勿把体验生活与“治厌学”划等号。
2.劳动教育并非“治厌学”的良方。
3.欲求孩子乐学者,必先解决其根本。
9.
【审题】
本题为任务驱动型作文题。材料选择了“奥运赛场”“防疫战场”“洪灾现场”三个特殊场景,讲述了每个场景中的“她”“他”“她们”“他们”分别在自己的领域中发挥所学所长、贡献个人力量的事迹。
奥运赛场上,运动员们挑战极限、力夺金牌,防疫战场上,医护人员攻坚克难、逆行奋战,洪灾现场中,全体军民齐心协力、并肩作战,虽然场景不同、事件不同、人物不同,但其中蕴含的追求卓越、敢于担当、昂扬进取、扶危救困、拼搏奋斗的精神则并无二致。其实,无论身在何处、从事何业,我们都应以上述精神治学为人、立业立身,正如题目中所提示,“场”虽相异,却有同样的精神和荣光。
因此,考生应围绕题目中提出的“‘场’在哪里”和“如何面对”两个问题来进行构思,而重点无疑则应放在后一个问题上。根据三则材料“奥运赛场”“防疫战场”“洪灾现场”判断,“场”就是指每个人从事的职业、领域;“如何面对”则是以怎样的精神态度、具体行动来践行目标、实现理想。
如选择自己的“场”在于平凡的岗位,可以从论述平凡劳动的意义入手,再从踏实专注、追求卓越、乐于奉献三个层面分别论述自己对待“场”的人生态度,号召人们无论从事何种职业、身处何种位置,都要以这样的精神面对生活、回馈社会,最终汇集起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建设美丽中国。
【立意】
1.脚踏实地,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价值。
2.不懈奋斗,攀登知识的高峰。
3.以敢于挑战的精神面对人生每一个“场”。
10.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材料类型是引语类材料。
墨子的“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强调我们应该为天下人谋福利,为天下人除公害,即我们的社会行为的出发点是“公”不是“私”,应该为以“为天下人谋福利”“为天下人除公害”为行为准则,这一行为准则的实质是一种爱国精神,是大爱的表现。有时,为国谋利需要忘却自己利益,为国除害而不能只顾自己的利益,因为有时我们需要有奉献精神,才能真正的为“公”,要做到公而忘私。其实,当我们所从事的专业工作是国家需要的,那“人民的利益”跟我们自己的利益是可以相辅相成的,二者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
这道题的写作任务聚集于材料后半段:当代中国青年应该谋什么利,除什么害;应该如何践行兴利除害原则。因此,作文所围绕的,就是未来自己职业选择中的“利”“害”选择及其原则。但材料同时又以墨子的为天下兴利除害作为引导,这也就说明,在这一限制下,青年的“利”“害”观及其贯彻原则,总体上应是积极向上的,以奉献和为公等价值观为核心指导。
因此在写作时一定要注意,对于:“谋什么利”“除什么害”“如何践行兴利除害原则”这三个问题,不能过于放飞,也不能完全以个人本位论的立场进行思考,而应充分借鉴墨子的兼爱、非攻和为人民大众谋福利的宏大志向(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墨子·非乐上》)对自己的职业选择进行思考。可先阐述以“为公”为原则选择自己的未来职业;接着阐述为公之“利”与自己的“利”并不违背,二者的利益可以是统一的;最后阐述当代青年应谋什么利,除什么害,应该如何践行兴利除害原则。
【立意】
1.为天下生民谋利除害,造福于人民。
2.为国谋利而忘己利,为国除害而忘己害。
3.为民谋福利和自己得“利”可以相辅相成。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最新模拟作文题练习(共10篇,附写作指导),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最新模拟作文题练习(共10篇,附写作指导)6,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最新模拟作文题练习(共10篇,附写作指导)5,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