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3年中考押题预测卷
2023年中考押题预测卷02(广东卷)-化学(全解全析)
展开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押题预测卷02(广东卷)-化学(全解全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中考押题预测卷02【广东卷】
化 学·全解全析
(本试卷共21 小题,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 60 分钟)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3 分,共 4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答案】D
【解析】解:A、通风过程中不产生新物质,不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
B、勤洗手不产生新物质,不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
C、戴口罩不产生新物质,不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误;
D、消毒过程中产生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
故选:D。
2.【答案】D
【解析】解:A、腐蚀品能腐蚀人,与安全有关,故A错;
B、图标表示禁止吸烟,吸烟容易引起火灾,与安全有关,故B错;
C、爆炸品容易伤人,与安全有关,故C错;
D、表示节约用水,与安全无关,故D正确。
故选:D。
3.【答案】D
【解析】解:A、洁净的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A错;
B、18K黄金中含有金、铂、镍等金属,属于混合物,故B错;
C、水泥砂浆中含有水泥、沙子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C错;
D、冰水混合物是由水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D正确;
故选:D。
4.【答案】B
【解析】解:A、棉花属于天然纤维,故选项错误。
B、尼龙属于合成纤维,合成纤维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正确。
C、羊毛属于天然纤维,故选项错误。
D、蚕丝属于天然纤维,故选项错误。
故选:B。
5.【答案】B
【解析】解:A.表示微粒个数的是①③⑥,故A正确;
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⑤,故B错误;
C.表示分子中原子数目的是②⑦,故C正确;
D.表示元素化合价的只有④,故D正确;
故选:B。
6.【答案】B
【解析】解:A、门捷列夫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故选项说法正确。
B、拉瓦锡首先提出了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说法错误。
C、张青莲精确测定了某些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故选项说法正确。
D、汤姆生发现了电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7.【答案】D
【解析】解:A、K2SO4中只含有氮、磷、钾这三种营养元素中的钾元素,属于钾肥,故选项错误。
B、CO(NH2)2中只含有氮、磷、钾这三种营养元素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错误。
C、Ca3(PO4)2中只含有氮、磷、钾这三种营养元素中的磷元素,属于磷肥,故选项错误。
D、NH4H2PO4中含有氮、磷、钾这三种营养元素中的氮元素和磷元素,属于复合肥,故选项正确。
故选:D。
8.【答案】D
【解析】解:A、镁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2;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镁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2,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镁元素的元素符号为Mg,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9.【答案】B
【解析】解:A、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慢慢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以防止酸液飞溅;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B。
10.【答案】B
【解析】解:A、黄油中含油脂,对应错误,故选项错误。
B、维生素主要存在于蔬菜和水果中,白菜中富含维生素,对应正确,故选项正确。
C、面粉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对应错误,故选项错误。
D、鱼肉中含蛋白质,对应错误,故选项错误。
故选:B。
11.【答案】B
【解析】解:A、酚酞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酚酞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0):(1×14):(16×4)=120:7:32,则酚酞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选项说法正确。
C、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选项说法错误。
D、酚酞是由酚酞分子构成的,1个酚酞分子由20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和4个氧原子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12.【答案】B
【解析】解:A、肉类、蛋类、奶制品中均含有蛋白质,故A正确;
B、铵态氮肥和碱性化肥会产生氨气,则会减小肥效,故B不正确;
C、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它们均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C正确;
D、加碘食盐中的“碘”是指碘元素,故D正确。
故选:B。
13.【答案】A
【解析】解:A、由图可知,20℃时,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30g,故A说法正确;
B、40℃时,甲的溶解度为50g,根据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公式,故40℃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故B说法错误;
C、4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为40g,故将50g的乙物质在该温度下达到饱和状态,需要水的质量大于100g,故形成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大于150g,故C说法错误;
D、20℃时乙的溶解度为30g,当此温度下乙的饱和溶液的质量为130g,则溶质的质量为30g,溶剂水的质量为100g,4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为40g,即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乙物质的质量为40g,故最多还能溶解乙物质40g﹣30g=10g,故D说法错误;
故选:A。
14.【答案】B
【解析】解:A、实验后清洗仪器,处理废液,因为废液随意排放会造成污染,故选项说法正确。
B、酒精能杀菌消毒,可用酒精消毒课桌椅,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用洗涤剂清洗餐具油污,是利用了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故选项说法正确。
D、塑料在自然环境中难降解,回收废弃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15.【答案】C
【解析】解:A、①中铁丝只与氧气接触,不生锈,②中铁丝与氧气和水共同接触,会生锈,说明铁的锈蚀需要与水接触,故A正确;
B、③中铁丝只与水接触,但不与氧气接触,不会生锈,则②③对比说明铁的锈蚀需要与氧气接触,故B正确;
C、铁生锈时消耗氧气和水,则固体质量会增大,④中铁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固体质量也会增大,故C不正确;
D、若铁丝没有打磨,则铁丝表面有铁锈,则可能观察不到火星四射,故D正确。
故选:C。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55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第16小题7分,第17小题8分,第18~21小题各10分,共55分。
16.【答案】(1)①氮肥;35%;
②微量;
(2)①原子的间隔;
②NaO;Ca(ClO)2。
【解析】解:(1)①种植水稻可施加硝酸铵等肥料,硝酸铵中只含氮、磷、钾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NH4NO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35%。
②富硒大米中硒元素是人体中的微量元素。
(2)①水银是金属汞的俗称,汞是由汞原子构成的,从微观角度看,水银体温计的原理是温度改变时原子的间隔发生改变。
②NaClO(次氯酸钠)中,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则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元素的化合价标注在对应元素符号的正上方,符号在前,数字在后,则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表示为NaO;钙元素显+2价,由NaClO可知,次氯酸根显﹣1价,则次氯酸钙的化学式为Ca(ClO)2。
故答案为:(1)①氮肥;35%;
②微量;
(2)①原子的间隔;
②NaO;Ca(ClO)2。
17.【答案】(1)吸附;
(2)Cl2;
(3)3;9:1;6.02×1022;
(4)2:1;负;2H2O2H2↑+O2↑;
(5)①BD;
②CO2+2H2CH4+O2。
【解析】解:(1)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吸附性。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反应前钠、氢、氯、氧原子的个数分别为1、2、3、1,反应后钠、氢、氯、氧原子的个数分别为1、2、1、1,故一个X分子中含有两个氯原子,则X的化学式为Cl2。
(3)由布洛芬的化学式可知,布洛芬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布洛芬中氢原子和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8:2=9:1。0.1mol布洛芬约含0.1mol×6.02×1023个/mol=6.02×1022个布洛芬分子。
(4)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二者的体积比为1:2,由图可知,a管产生气体较多,b管产生气体较少,a、b两管内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a管产生的是氢气,则a管下方导线应接电源的负极。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
(5)①A、反应前氢元素以游离态形式存在,反应后氢元素以化合态形式存在;反应前后碳元素都是以化合态形式存在;反应前氧元素以化合态形式存在,反应后氧元素以游离态形式存在,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故B选项符合题意;
C、由微观图示可知,反应前的分子总数为3,反应后的分子总数为2,分子的个数在反应前后发生改变,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
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变,故D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BD。
②由微观图示可知,该反应为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的催化条件下生成甲烷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H2CH4+O2。
故答案为:(1)吸附;
(2)Cl2;
(3)3;9:1;6.02×1022;
(4)2:1;负;2H2O2H2↑+O2↑;
(5)①BD;
②CO2+2H2CH4+O2。
18.【答案】(1)锥形瓶;
(2)2KMnO4K2MnO4+MnO2+O2↑;
(3)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CaCO3+2HCl=CaCl2+H2O+CO2↑;BC或BF;
(4)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底部;
(5)c;
(6)BC或BF。
【解析】解:(1)仪器a的名称是锥形瓶,故答案为:锥形瓶;
(2)A装置需要加热,且试管口有棉花,因此是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故答案为:2KMnO4K2MnO4+MnO2+O2↑;
(3)实验室利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反应在常温下进行,选择B作为发生装置,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选择C进行收集,故答案为: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CaCO3+2HCl=CaCl2+H2O+CO2↑;BC或BF;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底部放水的目的是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底部,故答案为: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底部;
(5)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用F装置进行收集时,气体应该从c进,故答案为:c;
(6)实验室常用块状硫化亚铁(FeS)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硫化氢气体,反应不需要加热,选择B作为发生装置,硫化氢的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选择C或F进行收集,故答案为:BC或BF。
19.【答案】(1)红;H2SO4+2NaOH=Na2SO4+2H2O;
(2)【猜想与假设】猜想三;反应后溶液为无色;
【反思交流】一;硫酸钠与氯化钡溶液反应也会生成白色沉淀;
(3)稀硫酸;Na2SO4和NaOH。
【解析】解:(1)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可使得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稀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H2SO4+2NaOH=Na2SO4+2H2O;
(2)【猜想与假设】溶液中有酚酞,反应后溶液为无色,说明反应为溶液为酸性或中性,而猜想三有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故其不正确;
【反思交流】硫酸钠与氯化钡溶液反应也会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和氯化钠,其不能说明猜想二成立,故方案一不合理;
(3)反应开始前,体系pH<7,故X溶液是稀硫酸;
实验进行到60s时溶液pH>7,此时溶液显碱性,含有氢氧化钠,而稀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故实验进行到60s时溶液中的溶质为Na2SO4和NaOH。
故答案为:(1)红;H2SO4+2NaOH=Na2SO4+2H2O;
(2)【猜想与假设】猜想三;反应后溶液为无色;
【反思交流】一;硫酸钠与氯化钡溶液反应也会生成白色沉淀;
(3)稀硫酸;Na2SO4和NaOH。
20.【答案】(1)①CH4; ②CaO;③Fe(OH)3;④KNO3;
(2)①5:2;1:8;②无机非金属材料;SiO2;③钠、铝;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不同。
【解析】解:(1)按要求从氧化钙、硝酸钾、氢氧化铁、甲烷中选择合适的物质。
①甲烷是气体,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一种可燃性气体是甲烷,化学式为:CH4;
②氧化钙易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则一种可做干燥剂的氧化物是氧化钙,化学式为:CaO;
③氢氧化铁属于碱,难溶于水,则一种难溶性的碱是氢氧化铁,化学式为:Fe(OH)3;
④硝酸钾是由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构成的盐,其中含有钾元素,可以用作化学肥料,则一种可做化肥的盐是硝酸钾,化学式为:KNO3。
(2)①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分子中的原子个数,在红花素(C15H12O6)分子中,碳、氧两元素原子个数之比为15:6=5:2;氢、氧两元素质量之比为(1×12):(16×6)=1:8。
②白瓷主要成分是硅酸盐,硅酸盐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所以白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都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XCaSiO3+CO2↑可知,反应前钙、碳、氧、原子个数分别为1、1、3,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钙、碳、氧、硅原子个数分别为1、1、5、1,所以一个X中含有1个硅原子和2个氧原子,则X的化学式为SiO2。
③金属元素的元素名称带钅字旁(金、汞除外),青金石是指碱性铝硅酸盐矿物,其中含Na、Al、Si、S、Cl、O等元素,这些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有钠、铝;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从原子结构的角度来看,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不同。
故答案为:
(1)①CH4; ②CaO;③Fe(OH)3;④KNO3;
(2)①5:2;1:8;②无机非金属材料;SiO2;③钠、铝;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不同。
21.【答案】(1)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速率更快;
(2)高;
(3)54t;
(4)①4;
②82%。
【解析】解:(1)球磨机将铝粉进一步磨细,目的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速率更快;
(2)氮化铝用作陶瓷材料,说明氮化铝的熔点高;
(3)设至少需要铝的质量是y
2Al+N22AlN
54 82
y 82t
y=54t
答:生产82t氮化铝,至少需要铝的质量是54t。
(4)①由图可知保温4小时后,产物中含氮量不再增加,故可推断最佳保温时长为4小时;
②依据氮元素质量相等,设产物中AlN的质量分数是x,
1g×28%=1g×x××100%
解得x=82%
即某温度下,某一时段后,产物中的含氮量为28%,则产物中AlN的质量分数是82%。
故答案为:(1)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速率更快;
(2)高;
(3)54t;
(4)①4;
②82%。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押题预测卷02(北京卷)-化学(全解全析),共20页。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押题预测卷02(徐州卷)-化学(全解全析),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与简答题,实验与探究题,科学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押题预测卷02(长沙卷)-化学(全解全析),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填空填,应用与推理,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