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数学教案克、千克与计算_沪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二年级下数学教案克、千克与计算_沪教版,共5页。
教学内容克、千克与计算 教学[来源:学*科*网Z*X*X*K]目标[来源:学_科_网Z_X_X_K]知识:认识表示物体轻重的单位:千克。初步建立1千克的量感[来源:学,科,网Z,X,X,K]能力:能进行简单的质量单位之间的换算与计算情感:培养估量物体轻重的意识,逐步提高学生的故测能力。教学重点能正确地读出物体的重量,并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教学难点选择合适的重量单位对物体的轻重进行估计。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弹簧秤、盘秤、字典、书包等教学环节教 师 活 动一、情景导入:师:我们学习的时候,都需要有很多的工具来帮助我们。师:但我们看到一个不认识的字时,你会想到谁来帮助我们呢?生:字典。师:今天老师就带来一本。师:这本字典好重啊,看来里面包含了很多的知识,谁能故测一下,它有多重呢?生:略二、探究新知:千克的认识:师:我们刚才都故测了一下,现在让我们用盘秤来秤一秤,看看到底有多重呢?出示课件。师:老师的字典是0g吗?请你说一说?师:1000g与0g刻度重合,这本书应该是1000g。师:这里1000g我们还可以表示成1kg。板书:1千克可以表示成1kg 1000g=1kg让学生掂一掂字典的重量,让学生感知一下1000g重量的量感。口答:那两本字典就是多少千克呢?就是多少克呢?生:略。秤重: 1、师:我们现在知道了物品的重量可以用克和千克来表示。师:但是有时在生活中,并不是多正好是正千克数,那怎么办呢?师:现在我们来秤学生甲的书包。课件出示。书包有多重呢?师:你们仔细看,这个指针这样的指向,我们该怎么读呢?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小结:书包的重量是2千克900克。读作二千克九百克师:这个时候我们还可以用g来表示。 2kg900g=2900g师:我们在进行换算的时候应该怎么想呢?生:先把前面的2千克换算成2019克,再加上后面的900克就是2900克了。小结。小练习:师:现在我们有这两样物品,已经秤好了,请你读一下,并用两种方法表示:?书上第42页的第3题学生看图片交流。第一幅图: 第二幅图: 蔬菜重2kg300g 2300g 长方体重8kg500g 8500g 拓展新知:克和千克的计算:师:现在让我们看图片?出示课件。师:请你们能根据图片说一说吗?生:把600克橘子放在重320克的篮子梨,合起来共有多重?计算并在秤面上画出指针。小组学生两两和组完成。教师巡视检查指导。小结。320g+600g=920g在秤面的9的数字再往上两小格就是920g了。填写合适的单位:师:我们认识了克和千克,在生活中,我们到底该怎样使用呢出示题目:(1)圆规重35( )(2)书桌重10( )(3)足球重350( )(4)鸡蛋重65( )教师巡视检查指导。学生反馈结果。小结。巩固练习:填空:1、5000g=( )kg 8kg=( )g6kg800g=( )g 5kg200g=( )g450g+320g=( )g 980g-450g=( )g小结(二)在( )中填入适合的单位一本数学书重250( )一只鸡蛋重100( )小巧的体重是38( )一头牛的重量是526( )(三)他们的重量各是多少?出示图片,上面都是盘秤或者是弹簧秤,请学生写出具体的重量。(四)画指针?在盘秤和弹簧秤的刻度上,根据所给的重量画出刻度。(五)完成书上第42页的第6题。先估计每样东西的轻重,把估计的值填入表中,再实际测量。被测物品估计的轻重实际的轻重数学课本 铅笔盒 数学练习册 新华字典 总结: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本领?你对你今天的学习评价如何? 一、引入:上一节课我们学会了使用秤,知道了质量单位:克。谁来说说你用天平秤称出什么物体大约重1克呢?对,在生活中有很多的物体的质量都是用克来做单位的,我们桌上的篮子里有许多的物品,它们都标明了净含量是多少,请小朋友找一找,掂一掂体验一下。(巧克力是100克,我感觉到100克是这么重) 二、认识质量单位:千克:老师这里有一本字典谁来掂一掂,你感觉怎么样?我们放在这个盘秤上称一下。(用实物投影)仔细看,一大格表示几?一小格又表示几呢?你是怎么知道的?这本字典到底有多重呢?(称)(这本字典有1000克重)我们桌上的篮子里有一些物品,找一找哪些物品的质量也是1000克,小组里每人掂一掂,体验一下,比一比哪一组最快完成。(篮子里放盐、糖、饼干)学生汇报。这两包盐是1000克,想一想,有多少个2分的硬币那么重呢?还可以是一叠多少张的明信片呢?1000克就是1000个1克,也就是1000克=1千克,我们也可以用字母表示1000g=1kg。跟我一起念。三、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学的新本领:克、千克与计算。四、体验质量单位:千克:1.下面我们来称一称这盒茶叶大约有多重?这次老师想用小朋友桌上的弹簧秤来称一下。看一下你们桌上的弹簧秤,这个秤最多能称多少重的物品?老师把里面一圈表示千克的放大,一大格表示几?一小格又表示几呢? 这盒茶叶有多重?(师称后拨教具)对,这盒茶叶的质量是2300克,也就是2千克300克。(出示:2300克=2千克300克)一起读。2.我们每个桌上都有一袋水果,请小朋友先掂一掂,估测一下大约有多重?同学们都想到了至少有1000克,刚才我们已经知道这袋盐是1000克,比较一下哪个重?那你估计这袋水果有多重?再来称一称。你估计的准吗? 3.小结:在估计的时候我们找一个对比的物体,这样可以使估计的结果比较准确。五、巩固练习:1.请小组合作完成练习纸的表格,先在桌上找出这件物品,掂一掂,估测一下大约有多重,把估计的值填入表中,再称一称,也填入表中。(1。肥皂2。新华字典3。一个书包)2.填上合适的单位:小丁丁到超市去购物,他称出了一些物品的质量,(出示)1只鸡蛋大约重65( )1张书桌大约重10( )1个足球大约重350( )1台电视机大约重25( )看一看小丁丁忘写了什么?你觉得这些物品用什么质量单位比较合适,填一填。校对。现在你知道了我们什么时候应该用克来做单位?什么时候应该用千克来做单位?还有更大的质量单位我们以后再学习。3.应用:小丁丁又买了一些橘子,他把600g的橘子放在重320g的篮子里,合起来一共有多重?这时,秤上的指针应该画在哪里呢?做在书上。校对。4.提高:小丁丁觉得口渴了,他买了一瓶水喝,他想知道这个瓶里的水大约有多重,请大家帮他想想办法。老师提供一些材料给大家:一瓶水、秤、一个马甲袋、一次性杯子,怎样才能知道瓶里的水有多重呢?小组合作设计出方案。并记录在你的练习纸上。 交流。六、课堂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克、千克与计算,你学到了什么?相信通过学习会对我们今后的学习、生活有一定的帮助。 板书设计: 教学随笔:上课前,我让学生走进生活,调查数据。教学中,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的应用。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丰富的活动,逐步建立根念。通过巧引妙导,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放手让学生大胆实践、自主探索,变抽象具体。本课的重点、难点是让学生建立克和千克的重量观念。我在教学活动中通过让学生进行猜、掂、算、比、称等一系列操作活动,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较为深刻地认识质量单位,建立明确的重量观念。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沪教版 (五四制)二年级下册克、千克的认识与计算教案设计,共5页。
这是一份沪教版 (五四制)二年级下册克、千克的认识与计算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初步感知,引入课题,感知,认识“克与千克”的关系,认识各种秤并会用秤称,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沪教版 (五四制)五、 质量(重量)的初步认识克、千克的认识与计算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自主探究,感悟新知,巩固练习,总结,课外实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