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第十七课  南美洲课件PPT第1页
    第十七课  南美洲课件PPT第2页
    第十七课  南美洲课件PPT第3页
    第十七课  南美洲课件PPT第4页
    第十七课  南美洲课件PPT第5页
    第十七课  南美洲课件PPT第6页
    第十七课  南美洲课件PPT第7页
    第十七课  南美洲课件PPT第8页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十七课 南美洲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第十七课 南美洲课件PPT,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位置与范围,自然地理概况,请分析,人文地理概况,人口与居民,农牧业,主要城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位于西半球南部,东邻大西洋,陆地与北美洲以巴拿马运河为界,南隔德雷克海峡与南极洲相望。
    34°46′W—81°20′W,12°28′N—53°54′S之间,主要国家有委内瑞拉(首都:洪都拉斯)、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智利(首都:圣地亚哥)、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巴西(首都:巴西利亚)等
    高原、平原、山地呈南北交错分布。主要分为两部分:西部为高大狭长的安第斯山脉;东部为广大的地区为平原和高原相间分布地区。
    安第斯山脉全长约9000km,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亚马孙平原,面积约560万km2,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冲积平原,分布有世界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
    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
    (1)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于南美洲北部的亚马孙河流域,全年高温多雨(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多对流雨),植被以热带雨林为主。
    (2)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于南美洲中部的巴西高原和加勒比海的沿岸平原,全年高温,一年分干湿两季(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植被为热带稀树草原。
    (3)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主要分布于巴西高原南部的拉普拉塔平原上,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4)热带沙漠气候:分布于南美洲西海岸,全年高温,降水稀少(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秘鲁寒流的影响)
    南美洲水系以科迪勒拉山系的安第斯山为分水岭,东西分属于大西洋水系和太平洋水系。
    (1)亚马孙河:是世界最长的河流之一,流域面积最广、流量最大的河流
    亚马孙河的水系特征和水文特征分别是什么?
    水系特征:亚马孙河自西向东注入大西洋,流域面积广,支流众多且南多北少,河网密布。
    水文特征:流量丰富,水流平稳,水位无明显变化,无明显汛期,含沙量小,河流落差小。
    水系特征从流域面积大小、支流状况、河网密度等方面分析;水文特征主要分析河流的径流量大小、流量稳定状况、结冰期长短、含沙量大小、落差大小、流速缓急等内容。
    (2)拉普拉塔河:南美洲仅次于亚马孙河的第二大河流,发源于巴西高原南部,自北向南注入大西洋。河流水量大,水系发达,以降水不给为主,无结冰期。夏季为汛期,且汛期长,全域平均落差较大,水能资源丰富。
    (3)安赫尔瀑布:世界上落差最大的瀑布,落差979m,位于委内瑞拉境内。
    (1)矿产资源丰富:委内瑞拉—石油、天然气 巴西—铁矿、煤 智利——铜矿(储量居世界第二)
    (2)森林资源:森林覆盖率高,其森林面积占全洲面积的50%以上,约占世界森林面积的23%
    (3)水力资源:水林蕴藏量约占世界水力蕴藏量的16%。伊泰普水电站是世界第二大水电站,仅次于中国的三峡水电站,位于巴西和巴拉圭两国交界的巴拉那河上,由两国共同投资建造
    (4)渔业资源:渔业资源丰富。秘鲁渔场为世界四大渔场之一(原因:当地盛行东南信风,为离岸风,带走表层海水,底层海水上升补偿,是海底盐类物质上泛,带来丰富饵料,形成渔场
    人口:人口分布不均,西北部与东部沿海人口稠密,广大的亚马孙平原由于气候湿热,植被茂盛,成为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之一。
    居民:白人最多,其次是印欧混血和印第安人,黑人最少
    (1)工业:主要以采矿业和制造业为主
    A.采矿业是南美洲各国的基础部门,大部分矿产供出口。如委内瑞拉的石油、巴西的铁矿石
    B.轻工业是多数多家制造业的主题,制糖、饮料、皮革、服装等发达
    (2)农业:主要以种植业为主,阿根廷潘帕斯草原上分布着著名的大牧场放牧业;粮食作物主要以玉米生产为主,多分布在平原、高原、山区
    A.种植业:以经济作物为主
    a.主要作物:咖啡、可可、菠萝、向日葵等
    b.巴西的可可产量居世界第三,剑麻产量居世界第二
    a.区位优势:气候——气候温和,降水稀少
    交通——距海港近,促进了牧场的商品经营
    地价——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草原——草类丰富,草质优良
    培育良种牛——加强对良种牛的培育和牛群病害的研究
    开辟水源 ——在草原上打机井,提供水源
    改善交通条件——修建横贯东西的大铁路
    种植饲料——种植饲料或牧草,以补充天然牧草的不足
    c.生产特点:商品率高、生产规模大、经济效益好
    阅读阿根廷相关图文资料,回答问题。阿根廷地势西高东低,气候北热南冷,中部温和,大部分地区土壤肥沃,素有“世界粮仓和肉库”之称。潘帕斯草原是世界著名牧区,畜牧业现代化程度高。阿根廷交通运输发达,以首都为中心形成了放射状的交通网络。
    1.简述阿根廷地理位置特征及其意义。2.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分析潘帕斯草原成为世界著名牧区的有利条件。3.位于阿根廷南部的巴塔哥尼亚高原东临大西洋,但气候却十分干燥,分析其原因。
    阿根廷位于南美洲东南部;东濒大西洋,西接安第斯山脉,南与南极洲隔海相望;跨热带、亚热带、温带三带;西邻智利,北与玻利维亚、巴拉圭交界,东北与乌拉圭、巴西接壤。意义:纬度跨度大,地表热量迥异,有利于多种农作物生长;与多国接壤,利于与邻国的交往与合作;海岸线长,利于海洋资源开发与海洋运输;成为南极科学考察休整、给养补充的基地。(任答两点即可)
    自然方面:位于东部平原,地势平坦;气候温暖;降水适宜;土壤肥沃;牧草茂盛。(任答四点即可)人文方面:畜牧业专业化、商品化程度高,经营规模大;草场管理现代化,围栏放牧;重视牧业科学研究,培育优良牧种;铁路与港口的交通条件便利,便于畜产品的运输;市场广阔,畜产品远销国外。(任答四点即可)
    地处西风带,西南紧靠安第斯山脉,阻挡了来自太平洋的丰富水汽;部分越过安第斯山脉的气流,沿背风坡下沉,气温升高,难以形成降水。
    四、主要的国家——巴西
    位于南美洲东部,东临大西洋,是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南部与巴拉圭、阿根廷接壤;35°W—74°W,5°N—35°S之间的区域。
    (1)、地形:地势总体南高北低
    A.北部平原:主要分布在北部的亚马孙河流域和西部,主体属于亚马孙平原,亚马孙平原约占全国面积的1/3,是世界上最大的平原
    B.南部高原:巴西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
    亚马孙河:发源于安第斯山脉东部,水系跨赤道南北,自西向东注入大西洋,入海口大致位于赤道处,是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世界第二长河。
    大部分属于热带气候,南部属于亚热带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于巴西北部的亚马孙河流域,全年高温多雨
    成因: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多对流雨;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从大西洋带来大量水汽,受安第斯山脉阻挡抬升,形成地形雨;巴西暖流流经东部海域。
    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于巴西高原东部和南部,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季节。
    成因: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主要分布于巴西南部的大西洋沿岸,冬季温暖,夏季高温多雨
    A.矿产资源:铁矿储量和产量分别居世界第五和第二位。主要分布在巴西高原的西北部和东部地区;石油储量丰富,主要分布于巴西东南部沿海地区
    B.森林资源:覆盖率达到57%,该区分布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
    C.水力资源:拥有世界18%的淡水,河流相对落差较大,与巴拉圭政府共同开发了世界第二大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
    A.主要工业部门:钢铁、汽车、造船、化工、核电、飞机制造等
    B.钢铁工业:巴西是世界上第六大产钢国
    发展条件:铁矿储量大、质地优良、产量大
    巴西农牧业发达,是世界蔗糖、咖啡、玉米、鸡肉、牛肉、烟草的主要生产国。其中,咖啡的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首位,素有“咖啡王国”之称。
    由于巴西地处热带,再加上其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因此,巴西的热带种植园农业较为发达。农作物主要以热带经济作物为主。
    但也因为巴西地处热带,其粮食作物种植较少,小麦需大量从国外进口
    巴西工业门类齐全,工业主要分布在交通比较便利的东南沿海地区
    A.巴西利亚:首都,位于巴西高原中部,是全国的政治中心
    B.里约热内卢:巴西第二大城市,东南临大西洋,是世界上三大天然良港之一
    C.圣保罗:巴西第一大城市,重要的交通枢纽,巴西最大的工业城市,位于巴西东南部
    4、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1)、热带雨林的全球环境效益
    A.深刻影响着全球大气的碳氧平衡
    B.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C.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2)、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雨林生长所需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土壤自身很少积累和补充养分,加上强烈淋洗,土壤贫瘠;雨林植被被毁,就意味着雨林生态的破坏
    (3)、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
    A.雨林遭破坏的原因:
    根本原因:人口增长和贫困以及由此产生的发展需求
    直接原因:过度迁移农业、大规模的农业开发、商业性伐木、经济建设
    环境问题的本质是人口问题,而其实只是发展问题。
    a.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
    c.借助外资,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跨国公司在亚马孙砍伐森林,开辟大型肉牛场)

    相关课件

    地理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四章 水的运动第二节 洋流优秀ppt课件:

    这是一份地理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四章 水的运动第二节 洋流优秀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主干知识·宏观把握,课前篇自主梳理知识,课堂篇研习重难要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植被完美版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植被完美版ppt课件,共60页。

    南美洲 复习课件:

    这是一份南美洲 复习课件,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巴西咖啡种植区,“汗驴功劳”之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