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3年高考地理三轮冲刺过关查漏补缺(全国通用版)
查补易混易错点09 垂直地域分异-【查漏补缺】2023年高考地理三轮冲刺过关(全国通用)
展开
这是一份查补易混易错点09 垂直地域分异-【查漏补缺】2023年高考地理三轮冲刺过关(全国通用),文件包含查补易混易错点09垂直地域分异-查漏补缺2023年高考三轮冲刺过关解析版docx、查补易混易错点09垂直地域分异-查漏补缺2023年高考三轮冲刺过关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查补易混易错点09 垂直地域分异
大气的运动原理是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五章的重点内容,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地球运动、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等知识,说明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以及尊重自然规律的重要性(人地协调观)。能够运用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认识区域的自然环境,掌握因地制宜等基本地理思想方法(区域认知),是高考高频考点,2022年北京高考的第8-9题,2022年江苏高考的第23题,2022年浙江1月选考的第11-12题等都对垂直地域分异进行了考查。
易错01 水平自然带
1.世界主要陆地自然地带的分布
任何一个自然地带,都具有一定的气候以及与之相应的、有代表性的植被和土壤类型。世界陆地上的自然地带及其气候、植被、土壤的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
地区
陆地自然地带
典型植被
典型土壤
低纬度地区
热带雨林带
热带雨林
砖红壤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草原
燥红土
热带荒漠带
热带荒漠
热带荒漠土
中纬度地区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红壤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褐土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
棕壤、褐土
温带草原带
温带草原
黑钙土
温带荒漠带
温带荒漠
温带荒漠土
高纬度地区
亚寒带针叶林带
亚寒带针叶林
灰化土
苔原带
苔原
冰沼土
冰原带
冰雪裸地
未发育
2.陆地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
主要是看自然地带的延伸方向和更替方向。一般来说,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的是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分异最明显的大洲是非洲;南北方向延伸、东西方向更替的是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如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向内陆自然地带的变化。
(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的分析思路
(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的分析思路
3.自然地带成因记忆法
(1)一种气候类型形成一种自然地带: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苔原带、冰原带、高山植物区。
(2)两种气候形成一种自然地带: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都形成了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3)一种气候形成多个自然地带:温带大陆性气候形成了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
(4)气候相同但因地势的高低和降水量的不同而自然地带不同:在热带季风气候区内,地势低、降水多的地区为热带季雨林带,如恒河平原和印度半岛的西海岸;地势高、降水少的地区为热带草原带,如德干高原。
易错02 垂直自然带
1.垂直带分布特点
地表景观随海拔发生有规律的更替,水热状况差异是基础。
(1)垂直带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规律,类似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变化规律。
(2)山麓的垂直带基本上与当地水平陆地自然地带相一致。
(3)山地垂直带的发育程度往往与该山体所在纬度和海拔有关,通常是纬度越低、山体海拔越高、相对高度越大,垂直带谱越复杂。
(4)同一垂直带:阳坡分布海拔高于阴坡;随纬度的增加,其分布的海拔降低,如下图所示:
2.山地坡向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1)南北走向的山地
山地东坡和西坡的热量差别不大;降水对两坡向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较大,如东坡为来自海洋水汽的迎风坡,生物多样性丰富;西坡为来自海洋水汽的背风坡,生物多样性不丰富。
(2)东西走向的山地
①在阴、阳坡降水差别不大的情况下,阳坡的光照条件好,气温高,蒸发旺盛,水分条件较差,生物多样性可能略少。
②在阴、阳坡降水差别较大的情况下,若阳坡的降水多,热量条件又好,则生物多样性较丰富;若阳坡的降水少,蒸发又较旺盛,则生物多样性较少。
3.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
夏季气温小于0 ℃的地方有永久性积雪,即夏季气温0 ℃等温线附近为山体的雪线。雪线是冰雪带的下限,其高度一般与温度、降水、坡度等有关。具体情况如下:
因素
影响
温度(热量或纬度)
雪线高度与气温呈正相关。即低纬雪线高,高纬雪线低;阳坡雪线高,阴坡雪线低
降水
降水量越大,雪线越低;降水量越小,雪线越高。迎风坡雪线低,背风坡雪线高
坡度
坡度越大,积雪越易下滑,不利于积雪保存,雪线偏高;反之偏低
自然环境变迁、人类活动
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雪线上升;沙漠化导致气候变干,局部地区雪线有所上升;矿物能源燃烧产生的粉尘污染雪面,雪面吸收太阳辐射的能力上升,导致冰雪融化,雪线上升
气候、地貌等因素的综合作用
喜马拉雅山南坡,既是阳坡,又是迎风坡,但水分条件的影响超过了热量条件,因此雪线高度南坡比北坡低
一、选择题
(2022·北京·统考高考真题)下图为我国山东丘陵某地土地利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1-2小题,
1.据图判断( )
A.甲处适宜建化工厂 B.乙处河道可能有水坝
C.林地为常绿阔叶林 D.小学距村庄约4千米
2.图中四地,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最高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1.B 2.C
【解析】1.从图中河流沉积颗粒大小可知,该地河流从西北流向东南,甲处为河流上游,不适宜建化工厂,会影响河流水源,A错;乙处河流沉积颗粒物大小发生突变,粒径忽然减小,可能是由于建设水坝拦截了较大颗粒的沉积物所致,B对;此地为山东丘陵,是温带地区,林地应为落叶阔叶林,C错;小学距村庄大约4段比例尺所示线段长度,共1200米,D错。故选B。
2.甲处为林地,但树龄较短(小于2年),土壤表层有机物积累少,A错;如上题分析,乙处为水坝,落差较大,流水速度快,土壤表层受流水侵蚀严重,有机质含量少,B错;丙处为菜地,生长周期短,无用枝叶等有机物还田多。土壤有机物含量高,C对;丁为耕地,作物生长周期长,秸秆还田较少,土地有机质消耗较大,含量低,D错。故选C。
【点睛】工业区的布局:为减少污染,污染大的工业区如化工厂一般选择布局在城市外围、盛行风下风向(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或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城区河流的下游。高新技术产业区多与科教文化区、环境优美的地区邻近。
(2022·山东·高考真题)尼日利亚东南部的热带雨林是非洲仅存的原始热带雨林之一。1991年,尼日利亚政府在热带雨林存量较大的地区建立了克罗斯河国家公园。某机构利用遥感等地理信息技术对1986年和2010年国家公园所在区域的景观进行了对比研究(下图)。据此完成下面3-4小题。
3.与1986年相比,2010年克罗斯河国家公园范围内( )
A.分散林地和农场的面积缩小 B.生物生存环境的连通性下降
C.热带雨林景观的完整性提高 D.雨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增强
4.图中国家公园内退化斑块的景观类型可能是( )
①灌丛草地②草甸沼泽③落叶阔叶林④常绿硬叶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3.B 4.A
【解析】3.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分散林地和农场面积增大,A错误。雨林景观变得破碎,导致生物生存环境的连通性下降,B正确,C错误。雨林遭受破坏,生态系统稳定性下降,D错误。所以选B。
4.该地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降水较多,地表水充足,灌丛草地、草甸沼泽广布,人类活动对其影响较大,导致该类景观类型退化,①②正确。由于该地纬度位置较低,海拔较低,难以形成大片的温带落叶阔叶林和常绿硬叶林,所以③④错误。所以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热带雨林是地球上一种常见于赤道附近热带地区的森林生态系统,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非洲刚果河流域、中美洲和众多太平洋岛屿。还分布在墨西哥、巴西的东南部、马达加斯加东部、印度南部、澳大利亚东北部。
(2022·浙江·统考高考真题)下图为北美洲局部地区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完成下面5-6小题。
5.图中①②自然带分别是( )
A.温带荒漠带、亚寒带针叶林带
B.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温带草原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6.图中②③④自然带分布体现了( )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垂直分异规律
C.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答案】5.B 6.A
【分析】5.读图可知,①位于美国西部内陆高原山地地区,受西部高大山地阻挡降水,距离东部地区较远,东部大西洋的水汽到达也少,降水少,自然带以温带草原带为主;②地区位于美国东部五大湖附近,受大西洋的水汽影响大,降水较丰富,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正确,ACD错误。故选B。
6.图中②③④自然带分布呈现东西向延伸,南北向更替,随纬度的变化而变化。主要是由于太阳辐射从低纬向高纬递减而引起的热量差异导致的分异。体现了纬度地带分异规律,A正确;垂直分异规律是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变化,B错误;干湿度地带分异主要是水分条件的差异引起的分异,主要体现在由沿海向内陆的分异,C错误;地方性分异规律受的是地方性因素如(地形、水源、海陆分布等因素)影响而发生的地带性自然带的改变、缺失、或分布受限等。D错误。故选A。
【点睛】地域分异的判断方法:地域分异的判断主要看自然带的延伸方向和更替方向。一般来说,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的是纬度地带分异规律,这种分异最明显的大洲是非洲;南北方向延伸、东西方向更替的是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如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向内陆自然带的变化;从山麓到山顶的更替是垂直分异,如喜马拉雅山等中低纬度高山地区自然带的垂直分异。
(2023·贵州·统考模拟预测)纵向岭谷区以其南北发育的巨大山系和深切河谷,构成了世界范围内独特的高山峡谷景观,具有独特的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下图示意部分纵向岭谷区。据此完成7-9题。
7.白马雪山低海拔和高海拔地区物种丰富程度较低,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 )
A.纬度、坡向 B.水分、热量 C.光照、坡度 D.河流、土壤
8.与无量山相比,高黎贡山( )
A.纬度较高,物种丰度程度较低 B.相对高度大,物种丰富程度较高
C.距海较远,物种丰度程度较低 D.山地坡度小,物种丰富程度较高
9.下列山地的主峰中,年昼长总时数最少的是( )
A.滑竹梁子 B.无量山 C.高黎贡山 D.白马雪山
【答案】7.B 8.B 9.A
【解析】7.白马雪山低海拔地区,由于地势低,气温高,蒸发旺盛,为干热河谷,且年降水量少,水分条件差,导致物种丰富程度低,而高海拔地区由于地势高,气温低,热量条件差,所以导致物种丰富程度低,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
8.与无量山(3370米)相比,高黎贡山(5128米),地势更高,相对高度大,所以物种丰富程度较高,B正确;无量山和高黎贡山纬度相差不大,A错误;两地经度位置相似,C错误;根据材料无法判断山地坡度,D错误。故选B。
9.由于地球是个球体,海拔高的地方,日出会相对提前,日落会相对推迟。滑竹梁子主峰海拔最低,年昼长总时数最少。故选A。
【点睛】影响生物多样性的因素有以下四个。1、水分和热量——高温多雨,水热条件优越的地区,生物种类丰富。②自然环境复杂——气候复杂的地区,生物种类丰富;水域环境复杂,水生生物丰富;地形复杂,起伏大的地区,生物种类丰富。2、环境变迁与突发事件——如地质时期的冰期导致多样性减少;陨石撞击地球导致恐龙灭绝;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环境变化导致食物缺乏等。3、天敌与外来物种的干扰——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4、人类活动的破坏与干扰——最主要原因是人类的滥捕滥猎、人类的生产和活动及污染排放破坏生态环境(如食物链的破坏、对动物栖息地的破坏、动物食用被污染的食物等),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
(2023·天津·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第一中学校联考二模)蓄水能力是评价土壤水源涵养、调节水循环能力的主要指标之一。林地土壤蓄洪作用主要反映在毛管孔隙水的贮存能力上。土壤持水量饱和后会产生地表和地下径流。下表为四川盆地东部海拔350~951米某山不同林地土壤孔隙度和持水性资料。据此完成下面10-11小题。
林地类型
孔隙度(%)
有机质含量(%)
饱和持水量(吨/公顷)
总孔隙
非毛管孔
毛管孔
针阔混交林
59
17
45
4.62
503
常绿阔叶林
63
16
47
3.18
648
楠竹林
52
12
40
2.08
312
灌木林
73
17
56
7.79
1833
10.不考虑其他因素,在相同降水条件和相同前期土壤湿度条件下,产生径流时间最早的是( )
A.针阔混交林 B.常绿阔叶林 C.楠竹林 D.灌木林
11.当地灌木林有机质含量高,与其关联度最小的是( )
A.枯枝落叶多 B.植物种类多 C.地表径流大 D.年均温较高
【答案】10.C 11.C
【解析】10.从材料中得知,林地土壤蓄洪作用主要反映在毛管孔隙水的贮存能力上。土壤持水量饱和后会产生地表和地下径流。读表格数据可知,楠竹林的毛管孔孔隙度百分比最小,且单位的饱和持水量(吨公顷)也是最小,土壤最容易达到饱和,产生径流的时间最早。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1. 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枯枝落叶多,将更多的有机养分归还给地表,A关联大。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植物种类多,有利于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B关联性大。 地表径流大,会加大对地表有机质的侵蚀,搬运等作用,导致有机质降低,C关联小。 年均温较高,化学和生物风化增强,有机残体归还较多,有利于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D关联大。 故与当地灌木林有机质含量高关联度最小的是C。故选C。
【点睛】不同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相差很大,与气候、植被、地形、土壤类型、耕作措施等密切相关。由于微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分解和周转的主要驱动力,因此,凡是能够影响微生物活动及其生理作用的因素都会影响有机质的含量。具体表现在:(1)温度在0-35℃范围内,提高温度能促进有机物质的分解;(2)土壤水分和通气状况土壤处于嫌气状态时会导致有机质积累,土壤干湿交替会促进土壤有机质的分解;(3)植物残体的特性碳氮比不同对有机质的分解和转化有重要影响;(4)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与粘粒含量密切相关,粘质土通常比砂质土含有更多的有机质,土壤pH对土壤有机质的矿化和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
(2023·河北张家口·统考二模)植物群落的稳定性是指其抵抗干扰以及在干扰消除后恢复的能力,大多情况下与物种的多样性呈正相关。如果少数植物种类通过种间竞争获得优势,则植物多样性降低;若种间竞争减弱,则植物多样性升高。下左图示意黄土高原植被带分布,下右图示意黄土高原不同植被带中草地群落的稳定性指数,指数越大,稳定性越高。据此完成下面12-14小题。
12.黄土高原形成多种植被带,主要是因为该地( )
A.纬度跨度大 B.相对高度大 C.干湿度差异大 D.土壤类型多样
13.与森林草原带相比,森林带中草地群落稳定性较弱,主要是因其( )
A.植物多样性更好 B.植物物种竞争强 C.植物生物量更多 D.植物物种差异小
14.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黄土高原稳定性增强的草地群落最可能位于( )
A.森林带 B.森林草原带 C.草原带 D.草原荒漠带
【答案】12.C 13.B 14.A
【解析】12.黄土高原地处半湿润区向半干旱区过渡的位置,东南部降水多,西北部降水少,植被带由森林带向草原带、荒漠带演替,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水分差异引起的干湿度条件的不同,C正确,根据图示,黄土高原植被差异不是沿纬度变化,A错误;黄图高原相对高度差别不大,B错误;土壤类型都为黄土,土壤类型差别不大,D错误;故选C。
13.森林带比森林草原带水分条件好,林下草地群落生长条件好,群落内种间竞争强,少数草类植物通过种间竞争获得优势,导致草类植物多样性较低,群落稳定性相对较弱。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4.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黄土高原蒸发加剧,气候变干,森林带可能向森林草原带演替。读图可知,森林草原带中的草地群落稳定性强于森林带中的草地群落,A正确;其他植被带会向更干燥的植被带演替,草地群落的稳定性下降。BCD错误,故选 A。
【点睛】三向植被带:①纬向植被带:因气温的不同从赤道向极地依次出现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寒温带针叶林、寒带冻原和极地荒漠。②经向植被带:因水分条件的不同,在中纬度地区的植被出现森林-草原-荒漠的更替。③垂直植被带:沿山地等高线分布,植被从山麓到山顶,因海拔的升高所引起的水热因素变化,作规律的排列和更迭。
(2023·广东佛山·统考二模)多样性指数是衡量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和丰富度的重要指标,气候和土壤是其主要影响因子。某研究团队对我国某山脉东坡山簏至山顶的五种典型植被样地进行调查,得出其乔木、灌木、草本层多样性指数随海拔的变化(下图),据此完成下面15-16小题。
15.该山脉最有可能是( )
A.太行山脉 B.武夷山脉 C.贺兰山脉 D.长白山脉
16.高山灌丛草甸带的草本层植物多样性指数高于山地针叶林带的,主要是由于其( )
①光照更充足②降水更丰富③微生物活动更弱④土壤蒸发量更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15.C 16.B
【解析】15.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该地的基带为荒漠草原,因此可以判断出该山脉位于西北内陆地区,贺兰山脉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降水较少,基带为荒漠草原,所以该山脉最有可能是贺兰山脉,C正确。长白山位于东北地区,太行山位于华北地区,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基带以温带落叶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为主,AD错误。武夷山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基带以常绿阔叶林为主,B错误,故选C。
16.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高山灌木草甸带的海拔比山地针叶林带海拔更高,由于海拔高,所以大气稀薄,光照更充足,并且高山灌丛草甸的草本层没有高大乔木挡光,而山地针叶林带的草本层植物受到针叶林的遮挡,光照较弱,所以高山灌丛草甸带光照更充足,①正确。由于高山灌木草甸带的海拔比山地针叶林带海拔更高,所以高山灌丛草甸带的气温更低,因此土壤蒸发更弱,微生物活动更弱,③正确,④错误。草甸带与针叶林带相比,草甸带分布在海拔更高,更干旱寒冷的地区,所以高山灌丛草甸带的降水更少,②错误,所以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贺兰山脉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北起巴彦敖包,南至毛土坑敖包及青铜峡。贺兰山地区垂直气候带较为明显,东西侧自然景观及农业生产有很大差异。贺兰山西部和北部有著名的腾格里大沙漠和乌兰布和大沙漠。具有气候干燥,夏季炎热,冬季严寒,雨雪稀少,风大沙多,蒸发强烈的特点;而贺兰山东部则是银川平原,素有“塞上江南鱼米之乡”的美称,盛产大米、西瓜、苹果、枸杞等,闻名中国,气候上具有无霜期长,热量资源丰富,日照充足,年日较差大等特点。
(2023·河南平顶山·河南省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校考模拟预测)青藏高原是我国典型的高山区,坡向和海拔对高寒山地草甸植被分布影响较大。某科研团队选取青藏高原东段的巴卡台农牧场作为研究对象,该地平均海拔3700米,平均坡度为6°~9°。图1为不同样地物种累积曲线、图2为不同样地植被功能群相对多度。据此完成下面17-19小题。
17.下列关于不同样地物种累积的比较,正确的是( )
A.阳坡>阴坡>山脊 B.阳坡>山脊>阴坡
C.阴坡>山脊>阳坡 D.阴坡>阳坡>山脊
18.图2中I、Ⅱ、Ⅲ分别代表的植被可能为(注:禾本科多数为草本植物,少数为木质植物;莎草科为多年生草本植物)( )
A.禾本科植物莎草科植物杂草类 B.莎草科植物禾本科植物杂草类
C.杂草类莎草科植物禾本科植物 D.杂草类禾本科植物莎草科植物
19.关于影响巴卡台农牧场小尺度山体植被分布格局特征的因素,正确的是( )
A.海拔只是影响土壤热量的变化 B.河流和气候共同调控水热再分配
C.坡向只是影响土壤含水量变化 D.海拔和坡向共同调控水热再分配
【答案】17.D 18.A 19.D
【解析】17.读图1可得物种累积丰富度阴坡>阳坡>山脊,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8.该地平均海拔3700米海拔较高,影响植被的主要因素为水分条件,禾本科植物由草本植物有木质植物,对水分条件要求更大,山脊水分条件差,图2中,山脊相对多度里I所占的比重是最小的,因此I为禾本科,A符合题意;BCD错误。故选A。
19.随着海拔的升高温度降低,影响土壤热量,水的流动方向由海拔高处流向海拔低处,影响土壤含水量。阴坡阳坡获得的太阳辐射有所差异,会影响土壤的热量,进而影响蒸发量,影响土壤含水量,迎风坡和背风坡会影响降水量的不同,影响土壤的含水量,故D正确,AC错误;气候是大气环流,小尺度上气候相同,B错误。故选D。
【点睛】多度是指某种植物在群落内的个体数量。相对多度是某植物种的个体数占该生活型群落总体个数的百分率。
(2023·辽宁·模拟预测)贵州梵净山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其中1000万年前的古老物种珙桐为落叶乔木,喜凉湿,曾经在我国广泛分布,由于地理环境的变迁,现仅存于我国地形复杂的西南地区。图为梵净山植被垂直带谱图。据此完成下面20-21小题。
20.梵净山海拔1300~1400米处存在天然珙桐林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温暖湿润 B.人类活动影响小
C.物种进化缓慢 D.第四纪冰期影响小
21.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梵净山高山草甸和灌丛的分布( )
A.向高海拔退缩 B.向低纬度扩散 C.面积不断扩大 D.向低海拔扩展
【答案】20.D 21.A
【解析】20.结合材料“其中1000万年前的古老物种珙桐为落叶乔木,喜凉湿,曾经在我国广泛分布,由于地理环境的变迁,现仅存于我国地形复杂的西南地区”可以看出,梵净山海拔1300~1400米处由于海拔差异产生的独特水热组合条件,适合天然珙桐林生长,纬度较低,避免了第四纪冰期的影响,从而保留下来,D正确;该区域气候与同纬度低地相比没有温暖湿润的优势,且天然珙桐林喜凉湿,A错误;海拔高不会导致物种进化速率改变,人类活动影响小也不会使其物种保留千万年,BC错误。故选D。
21.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梵净山高山草甸和灌丛的分布的下界持续上升,而上界受到海拔的限制没有变化,分布范围向高海拔退缩,A正确、排除BCD。故选A。
【点睛】珙桐喜欢生长在海拔1500-2200米的润湿的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中。多生于空气阴湿处,喜中性或微酸性腐殖质深厚的土壤,在干燥多风、日光直射之处生长不良,不耐瘠薄,不耐干旱。幼苗生长缓慢,喜阴湿,成年树趋于喜光。
(2023·辽宁·模拟预测)积雪分布主要受气温、降水和地形地势等因素的影响。下图示意三江源地区多年不同坡向的积雪日数及积雪面积占比。据此完成下面22-23小题。
22.与北坡相比,南坡多年平均积雪日数偏少,是因为南坡( )
A.大风天气少 B.裸地面积广 C.降雪强度小 D.太阳辐射强
23.西北坡多年平均积雪面积占比较小,其原因可能是( )
A.气温低 B.坡度小 C.风力大 D.积雪日数少
【答案】22.D 23.C
【解析】22.北坡更容易受北部冷空气影响,大风天气多,而南坡大风天气少,更利于积雪的保存,A错;材料信息可知积雪分布主要受气温、降水和地形地势等因素的影响,与是否是裸地等地面关联不大,B错;降雪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的降雪量,对多年平均积雪日数的影响弱,C错;整体而言,该区域北坡、西北坡和东北坡等坡向的多年积雪日数更多,主要原因在于偏北坡属于阴坡,太阳辐射较弱,地温和气温较低,积雪日数更多,而南坡多年平均积雪日数偏少,是因为南坡属于阳坡,太阳辐射较强,地温和气温较高,所以与北坡相比,南坡多年平均积雪日数偏少,是因为南坡太阳辐射强,D对。故选D。
23.气温低更容易形成积雪,说明气温低不是其多年积雪面积小的原因,A错;坡度小,积雪面积更广,B错;风力大会有风力侵蚀,导致多年平均积雪面积占比较小,C对;读图可知西北坡积雪日数较多,有利于积雪的保留,因而积雪日数不能成为其积雪面积大小的原因,D错。故选C。
【点睛】三江源地区,区域降水主要受西南暖湿气流影响,该地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于印度洋,南坡是西南风的迎风坡,偏北坡是冷气流的迎风坡,因而南坡、北坡积雪面积广;但北坡气温较低,积雪日数更长 。
二、综合题
24.(2023·湖南·模拟预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冰岛位于北大西洋中央部分的海岭上,岛上分布着大小火山130多座,四分之三土地是高原,沿海有狭小平原,年平均降水量533mm,7月均温lO℃,夏季短暂。冰岛约有11%的陆地被冰川覆盖,因多冰川和火山多被称为“冰与火之岛”。
材料二下图为冰岛地形图。
(1)简述冰岛形成过程。
(2)描述冰岛冰原空间分布特征并简析原因。
(3)推测冰岛地带性植类型被并从地理环境整体性角度解释形成原因。
【答案】(1)位于美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生长边界;岩浆沿板块裂隙喷发,遇海水冷凝形成海岭;火山继续喷发,海岭出露海面,形成岛屿。
(2)主要分布于岛屿南(西南)侧和岛屿高海拔地区。纬度高,海拔高,气温低,利于冰川形成;岛屿南侧是西风迎风坡,降水丰富。
(3)苔原带。 纬度高,冬季寒冷漫长,夏季短暂;西风影响,地表风力强,降水较丰富;多冻土,土壤贫瘠;湿冷、多风的环境,形成苔原带。
【分析】本大题以冰岛自然地理特征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冰岛形成过程描述,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综合分析应用能力,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素养。
【详解】(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冰岛多冰川和火山,位于北大西洋中央部分的海岭上,结合图中信息可知,冰岛位于美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生长边界,地壳运动活跃火山喷发较为活跃,岩浆沿板块裂隙喷发,遇海水冷凝形成海岭;岩浆继续向外喷发,海岭逐渐升高,出露于海面形成岛屿。
(2)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冰原多分布于岛屿南侧和岛屿高海拔地区。冰岛所处纬度较高,海拔较高,则气温较低,有利于冰川形成;在该岛屿南侧,为盛行西风迎风坡,降水较多,遇地形抬升,气温降低,易形成冰川。
(3)根据上题可知,本地区分布较多冰原,推测本地区植被为苔原带。本地区所处纬度较高,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较为短暂,气温较低有利于苔原的生长;同时,本地区受盛行西风影响,地表风力较强,同时降水较为丰沛;气温低,多冻土,土壤贫穷,不利于其他农作物生长,反而有利于苔原生长;因此,本地湿冷多风的环境形成苔原带。
25.(2023·广东·三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植被演替是指裸地上植被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东北地区的长白山在800年前发生了大规模的火山喷发,山上大量的原始植被被烧毁,导致植被重新演替。研究表明,火山灰是长白山植被演替滞后的主要原因,长白山北坡植被演替开始时间早,现已进入中后期阶段,东坡植被演替开始较晚。左图示意目前长白山北坡、东坡的植被带分布,右图示意长白山亚高山区(海拔约2000-2200米)的植被演替模式。
(1)据图描述长白山东坡和北坡植被带的垂直分布的差异。
(2)火山喷发后造成长白山北坡和东坡植被演替差异,推测其原因。
(3)根据长白山植被演替模式推测长白山北坡岳桦林分布上界的变化方向,并说明判断依据。
【答案】(1)差异:北坡植被带分布复杂,数量较多,从下到上依次为阔叶林、针叶林、岳桦林和苔原;东坡植被带单一,数量较少,从下到上为针叶林、苔原。
(2)原因:北坡火山灰数量少,较早的被侵蚀殆尽,土地基础稳定,植被更替早;东坡目前还有一定量的火山灰,处于侵蚀过程中,土地基础不稳定,植被演替晚。
(3)变化方向:岳桦林向上移动。
依据:根据亚高山植被演替模式,北坡在亚高山地区火山灰数量少,地质稳定,应以苔原或森林为主;苔原最终演变成森林,所以岳桦林应向上移动。
【分析】本大题以长白山植被演替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山地垂直自然带、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应用地理基本知识分析图文材料的能力。
【详解】(1)根据目前长白山北坡、东坡的植被带分布图可知,北坡从下到上依次为阔叶林、针叶林、岳桦林和苔原,植被带数量多,分布复杂;东坡从下到上为针叶林、苔原,植被带单一,数量较少。
(2)根据材料“研究表明,火山灰是长白山植被演替滞后的主要原因,长白山北坡植被演替开始时间早,现已进入中后期阶段,东坡植被演替开始较晚”,可知北坡火山灰较少,更快的被侵蚀,使地面裸露出来,土地基础稳定,植被更早开始更替;而东坡目前还有火山灰覆盖,正处于被侵蚀过程中,土地基础不稳定,植被较晚开始更替。
(3)根据长白山植被演替模式可知,在土地基础不稳定的情况下,从地衣到苔原演替,最后在土地基础稳定的情况下,形成森林。北坡在亚高山地区火山灰较少,土地基础稳定,目前以苔原为主;苔原最终会演变成森林,根据垂直分布,可知森林应是岳桦林,所以岳桦林应向上移动。
26.(2023·内蒙古通辽·校考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秦岭—大巴山(简称“秦巴山地”)是我国重要的南北地理分界线和生态过渡带,物种丰富,山地植物群落复杂多样,具有过渡性质。某科研团队对秦巴山地植物的南北变化及其过渡情况进行了采样研究。下图1示意秦巴山地植物交错过渡带及东、中、西部三条样线分布,图2示意三条样线上植物物种丰富度变化。
(1)据图概括秦巴山地中、西部两条样线植物物种丰富度在南北方向上的共同变化趋势。
(2)说明秦巴山地东、中、西部样线上温带物种丰富度峰值的分布规律及成因。
(3)比较秦巴山地东部、西部样线上温带、亚热带植物交错过渡带宽幅,并推测原因。
【答案】(1)变化趋势:由南向北,亚热带植物物种丰富度呈减少趋势,温带植物物种丰富度呈增加趋势。(从由北向南角度说明亦可)
(2)分布规律: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山地。原因:本地区属于温带、亚热带植物交错带,海拔较高的山地气温较低,利于温带物种的发育。
(3)东部样线上的交错过渡带较西部宽。(或西部样线上的交错过渡带较东部窄)原因:东部样线上的神农架地区虽纬度较低,水分条件较好,但海拔较高,使得该处的温带植物占比有所升高,导致其南北方植物的交错过渡带较宽;西部样线由南向北纬度升高的同时,海拔也在升高,导致热量和水分减少,亚热带植物优势程度减少,温带植物增加,交错过渡带较窄。
【分析】本大题以秦岭—大巴山的植物分布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温度带对植被分布的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阐释地理事物、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素养。
【详解】(1)读图可知中部样线亚热带物种丰富度由北向南的增加幅度比较明显且由北部至汉江增幅较大,随后增幅平缓,保持在 15 种左右;西部样线亚热带物种丰富度由北向南呈现凹向上的曲线递增趋势,陇南以南开始明显增加由5种左右增加至 15 种左右。因而其变化趋势:由南向北,亚热带植物物种丰富度呈减少趋势,温带植物物种丰富度呈增加趋势。
(2)读图可知东部样线的温带物种丰富度由于海拔高度的影响在伏牛山和神农架较高,且神农架温带物种的丰富度(15 种左右)要高于伏牛山 (10 种左右);中部样线温带物种丰富度仅在秦岭有一个峰值 (20~25种),汉江(8种左右)明显减少,在汉江以南稳定在5~10种;秦岭温带物种丰富度由北向南减少的幅度较大(由15~20种减少至2种左右)。东部伏牛山和神农架较高,中部样线秦岭海拔较高,西部样线的北部地区海拔较高,温带物种分布较多;由于本地区属于温带、亚热带过度地带,海拔较高的山地气温较低,利于温带物种的发育,因而在山地特定高度出现温带物种丰富度峰值。
(3)读图可知东部交错过渡带在伏牛山南坡(33.70°N)至神农架(31.80°N)之间;中部的交错过渡带在秦岭南坡(33.70°N)至大巴山北坡(32.80°N)之间;西部的交错过渡带在 32.75°N~33.40°N之间。东部样线上的交错过渡带较西部宽。由于东部样线上的神农架地区纬度较低,受夏季风影响强,水热条件较好,由于海拔较高,气温降低,温带植物占比升高,南北方植物的的演替较为缓慢,使得交错过渡带较宽;西部样线纬度较高海拔较高,水热组合相对差,不利于亚热带植物生长,有利于温带植物生长,植被过渡迅速,使交错带较窄。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查补易混易错点09 流域内协调发展-【查漏补缺】2023年高考地理三轮冲刺过关(新高考专用)(解析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流域综合开发与治理的分析思路,水利工程的评价思路,该类型小流域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查补易混易错点07 构造地貌与河流地貌-【查漏补缺】2023年高考地理三轮冲刺过关(全国通用),文件包含查补易混易错点07构造地貌与河流地貌-查漏补缺2023年高考三轮冲刺过关解析版docx、查补易混易错点07构造地貌与河流地貌-查漏补缺2023年高考三轮冲刺过关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查补易混易错点06 内外力作用与板块运动-【查漏补缺】2023年高考地理三轮冲刺过关(全国通用),文件包含查补易混易错点06内外力作用与板块运动-查漏补缺2023年高考三轮冲刺过关解析版docx、查补易混易错点06内外力作用与板块运动-查漏补缺2023年高考三轮冲刺过关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