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安徽省中考历史一轮知识点梳理世界近代史第一单元 走向近代 课件
展开中外联系:①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国家开始早期殖民扩张,葡萄牙殖民者攫取在澳门居住权,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后来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②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与美洲联系加强,明代引进了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等物种。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九上P60—64]
2022版课标要求:通过了解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出现,初步理解近代早期西欧社会经济的重要变化。
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1)概况:14世纪中叶以后,越来越多的领主出租自营地,他们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一些富裕农民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英国租地农场:出现得最早,也最典型)。
(2)特点:土地集中经营;雇用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农副产品市场化。
(3)作用:动摇了以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基础的庄园经济。
(2)作用:雇工分工合作,进一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二、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
1.农村:富裕农民、骑士等以新的经营方式掌握了生产、交换等环节,控制了乡村行政事务,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
2.城市:手工业者、商人成为城市居民,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富商巨贾成为强化王权所需要的政治力量。
3.影响:改变了欧洲的经济社会环境和社会结构,冲击封建统治,促进资本主义兴起;推动欧洲由中世纪向近代转型。
文艺复兴运动(4年2考)[九上P65—69]
2022版课标要求:通过了解欧洲兴起的文艺复兴运动及其代表人物和作品,如《神曲》、莎士比亚的戏剧,初步理解“人文主义”的发展及其对人的思想解放的意义。
(1)经济上(根本原因):14世纪中叶,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等地工商业发展,一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2)政治上:形成中的资产阶级不满罗马教廷对精神世界的控制。
2.进程:14世纪中叶兴起于意大利→15、16世纪开始向西欧其他国家和地区传播,延续了近300年之久。
3.核心思想:人文主义(要求建立一种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的生活哲学;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享受现世生活)。[2022.10;2019.11]
4.方式(特征):采取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对古典文化有继承,更有创新。
5.特点:反对教会“神权至上”;提倡人文主义;借助文学艺术创作形式。
6.性质:既是一场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又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①作者:意大利诗人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与彼特拉克、薄伽丘并称为文艺复兴“文学三杰”。
②内容:《神曲》分“地狱”“炼狱”“天堂”三部分,抨击教会的贪婪腐化,表达了市民阶层的情感与理想。
①简介:意大利画家,他与拉斐尔、米开朗琪罗并称为文艺复兴“美术三杰”。
②作品特点:把艺术创作和科学探索结合起来。
③代表作品:《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等。
①简介:英国文学艺术家。
②作品特点:反映了时代风貌和社会本质,深刻批判了封建道德伦理观念和社会陋习,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者的生活理想。
③代表作品:《哈姆雷特》 《罗密欧与朱丽叶》。
(1)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2)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秩序,解放了被宗教戒律压抑和禁锢的人性,使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人本身与现世世界。→高中统编教材
资本主义萌芽:是封建社会内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最初形态,是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转变的过程。
是封建社会内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最初形态,是封建生产
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转变的过程。
【✕】但丁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著名的文学家,他的作品代表了当时文学的最高成就。
改正:“但丁”改为“莎士比亚”
“但丁”改为“莎士比亚”
探寻新航路(4年1考)[九上P70—74]
2022版课标要求:通过哥伦布、麦哲伦等航海家的探险活动,认识新航路开辟的世界影响,理解世界逐渐形成一个整体。
(1)经济根源:欧洲商品经济日趋发达。新生资产阶级渴求开拓新的贸易市场。
(2)社会诱因:①东方的丝绸等在欧洲市场极受欢迎。②马可·波罗对东方富庶昌明的描述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想象和向往。
(3)商业因素:①15世纪中期,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东西方贸易的所有重要商道。②欧洲人想要寻求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4)精神动力:①人文主义鼓励冒险精神。②欧洲人希望通过向海外扩张来传播基督教。→高中统编教材
2.条件[2022.18(1)]
(1)客观条件:①地圆学说的流行。②中国“罗盘”导航技术(指南针)的传入。③欧洲造船技术发展。
(2)主观条件:①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国王室的支持。②航海家具有探索和冒险精神。
3.时间:15—17世纪。
(1)对欧洲: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对世界: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条件,是经济全球化的开端)
【✕】迪亚士从西班牙出发,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发现”美洲新大陆。
改正:“迪亚士”改为“哥伦布”
“迪亚士”改为“哥伦布”
早期殖民掠夺[九上P75—78]
2022版课标要求:通过新航路开辟后的殖民扩张、物种交换和全球贸易,了解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性和残酷性。
一、资本原始积累(4年1考)
1.概念:从中世纪晚期开始,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以前,通过暴力等非正当手段使生产者与生产资料分离,使生产资料集中在少数人手里的过程。
2.背景:随着新航路的开辟,美洲大陆的“发现”和环球航行的成功,开阔了欧洲人的眼界。
3.方式:建立殖民据点和商站、掠夺殖民地、进行劫掠式贸易、成立特许贸易公司、殖民争霸战争等。[2020.18]
(1)葡萄牙与西班牙的殖民掠夺:①葡萄牙人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建立殖民据点与商站,进行劫掠式的贸易。②西班牙凭借“无敌舰队”,在美洲建立殖民大帝国,开发种植园。
(2)英国的殖民扩张:①1588年,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逐渐成为海上霸主,开始在海外扩张殖民地。②16、17世纪,成立东印度公司等多个贸易公司。③17世纪,在北美建立殖民地和大种植园、从事贩卖非洲黑奴的贸易。
(3)荷、法、英殖民争霸:从17世纪下半叶起,英国与荷兰、法国为争夺殖民地和世界市场发生了一系列战争,最终英国获胜,夺取了大片殖民地,自诩为“日不落帝国”。
(4)殖民掠夺与物种交换:欧洲殖民者在殖民地掠夺了大量的黄金、白银,他们还将美洲、非洲和亚洲殖民地的马铃薯、玉米、番茄、烟草、可可、茶叶等作物运回欧洲,把欧洲的葡萄酒、啤酒和毛纺织品销往殖民地。
5.实质:资本原始积累。
(1)对欧洲:有助于欧洲殖民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2)对殖民地:①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②欧洲文化传到殖民地,对殖民地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对世界:①加速了物种、商品和文化的交流。②有助于世界市场逐渐形成。
7.认识:资本原始积累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要条件,是资本主义国家崛起的重要途径;欧洲资本原始积累以殖民掠夺和奴隶贸易为主要手段,带有野蛮性和残酷性,给被殖民地区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美国凭借强大的实力战胜了荷兰和法国,在世界各地夺取了大片殖民地,自诩为“日不落帝国”。
改正:“美国”改为“英国”
1.时间:16—19世纪。
2.主要国家:葡萄牙、西班牙(最早进行),英国(主要经营者)。
3.目的:获取更大利润,为美洲增加劳动力。
4.路线(以英国为例)
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掠夺对欧洲的发展有何共同影响→唯物史观
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欧洲社会的转型,向近代化迈进。
西欧由中世纪向近代转型
西欧社会转型蕴含的基本规律是什么?→唯物史观
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变革。
魏晋南北朝时期、新航路开辟时期与“三角贸易”时期人口流动对比
中考历史复习世界近代史第一单元走向近代作业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历史复习世界近代史第一单元走向近代作业课件,共17页。
中考历史复习世界近代史第一单元走向近代作业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历史复习世界近代史第一单元走向近代作业课件,共19页。
中考历史复习世界近代史第一单元走向近代教学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历史复习世界近代史第一单元走向近代教学课件,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租地农场,手工工场,契约关系,彼特拉克,美术三杰,蒙娜丽莎,罗密欧与朱丽叶,好望角,环球航行,西班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