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园地三》2课时 指导方案
展开语文园地指导方案
教学目标
1.梳理本单元“有目的地阅读”的基本策略和常用方法,并逐步养成根据阅读目的选择阅读方法的习惯。
2.引导学生通过词句段运用的练习,学习刻画人物入迷状态的方法;学习用先总说观点,再逐条说明理由的方式表达一个观点。(重点)
3.了解古诗《春日》的大意,背诵并积累古诗。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词句段运用”中有关句子的PPT,古诗《春日》图片。
学生准备:搜集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目标导入
本单元语文园地共安排了3个板块的内容: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和日积月累。根据学习任务安排了两课时来完成。我们进行了一下调整,把“交流平台”和“日积月累”安排在一课时来学习,“词句段运用”用一课时来学习。这节课我们就学习“交流平台”和“日积月累”的内容。
二、交流平台
1.谈话:同学们,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在阅读方面有什么收获吗?
2.生交流。
3.读读交流平台中学习伙伴的对话,再结合课文说说交流平台中的阅读方法。
预设:
生1:我知道了要根据不同的阅读任务,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如,要为家人计划故宫一日游,就要重点阅读《故宫博物院》中的材料一、材料三和材料四。因为从材料一中可以了解故宫博物院的结构,以及主要宫殿的特点。材料三告诉我们故宫博物院规定的参观路线。材料四是故宫博物院的平面示意图,可以通过它来为游览进行路线规划。
生2:如果我要准备详细向家人介绍故宫的一两个景点的话,就要重点读读材料一、材料二。
生3:我学会了在读文章时与阅读目的关联性不强的内容,不需要逐字逐句地读,这样可以提高阅读速度。如,带着“写玩具制作指南,并教别人玩这种玩具”这一任务读《竹节人》,有关玩竹节人的有趣经历这部分内容,浏览一下就可以了。
生4:如果要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就要认真阅读“玩竹节人的有趣经历”这一部分,而课文里有关竹节人制作方法的内容就可以略读。
生5:如果要想了解人类是否有可能移居火星,就要对《宇宙生命之谜》中有关天体上生命存在的条件,以及火星的特点这部分内容进行细致阅读,可以多读几遍。
4.师小结:你看,当我们带着不同的阅读目的、阅读任务去读同一篇材料时,就要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这样才能让我们的阅读更具针对性,更有效果。另外,我们要养成一个习惯,读书时先想想阅读的目的,再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
三、日积月累
1.过渡:春天生机勃勃,万物萌发。在文人墨客的笔下留下了著名的诗篇。今天我们就来学一首古诗《春日》。
2.教师诵读古诗《春日》,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出示古诗《春日》)
3.简单介绍诗人朱熹。
4.学生自由朗读。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
5.指名读诗。教师正音。
6.学生齐读。
7.提供学习资料(课件出示诗中词语注释),图文对照,说说这首诗让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春天。
春日:春天。
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
寻芳:游春,踏青。
泗水:河名,在山东省。
滨:水边。
光景:风光景物。
等闲:轻易,寻常,随便。“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东风:春风。
8.点拨拓展:王相注《千家诗》,认为这是游春踏青之作。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也很像是这样。首句“胜日”点时,“泗水”点地,“寻芳”二字点明主题,下面三句,都是“寻芳”的所见、所得。“寻”字不仅写出诗人的逸兴,也给诗增添了不少情趣。次句虚写眼前所见,觉无限风光景物,焕然一新。这“新”,既是春回大地、万象更新的新,也是出郊游赏、耳目一新的新。非春日不会有此新的景象,非寻芳也不会有此新的感觉。
9.课件出示古诗《春日》图片,引导学生感受到一个桃红柳绿、百花盛开、微风拂面的春天,到处生机勃勃,惹人喜爱。
10.再读古诗,熟读成诵。
四、拓展积累
请同学们搜集描写春天的古诗,然后在班会上举行一次以“春”为主题的诗歌朗诵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