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自由平等的真谛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自由平等的真谛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七课 尊重自由平等
第1课时 自由平等的真谛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树立正确的自由观和平等观,做一个富有法治精神的人
能力目标: 结合具体案例理解法治与自由的关系,在生活中能做到平等处事、待人
知识目标: 了解自由和平等的含义,懂得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道理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自由的意义、平等的含义,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教学难点:法治与自由的关系。
【教学过程】
导语:
这24字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告诉我们国家社会进步的方向和我们个人行动的指南,所以,今天就让我们在社会层面的价值观引领下带我们去探索那人类永恒追求的自由平等的真谛吧!
一、 导入新课
(一)多媒体出示图片,然后学生思考:
1、孙悟空画圈的目的是什么?
2、唐僧失去自由了吗?
学生答(略)
(二)多媒体出示名人名言:
1、不能制约自己的人,不能称他为自由人。——毕达哥拉斯
2、我们是法律的仆人,以便我们可以获得自由。——西塞罗
3、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孟德斯鸠
让学生从这些名人名言中体会自由与法治的关系
(三)多媒体展示《女王的教室》片段,麻辣教师回答学生犀利问题“为什么不能杀人?”
从三个活动中总结:自由也有一定的界限,我们不能突破宪法和法律的界限。
二、探究新知
活动一、辩一辩
结合多媒体展示三幅图片来探讨课本P90三位同学对自由的看法:
火车说:自由就是在铁轨上来回奔跑;汽车司机说:自由就是遵守交通规则,握好方向盘;风筝说:自由就是在线的牵引下自由飞翔。
总结:有规则约束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播放视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词自由解读》
教师进行知识点小结:
1、 自由是什么?
自由主要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自由在法律上的体现,就是我们享有的和正当行使的各项权利。
2、拥有自由的意义:
拥有自由,不仅能增强个人的幸福感,而且能激发人的活力,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
2.如何理解自由应受必要的限制?
(1)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
(2)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
活动二:探究网络自由
3.查一查:请查阅我国对网络言论的相关法律规定,说一说网络世界自由的边界。
提示:《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第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国际联网制作、复制、查阅和传播下列信息:(五)捏造或者歪曲事实,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六)宣扬封建迷信、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教唆犯罪的;(七)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九)其他违反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的。网络世界自由的边界是遵守道德和法律。
4.教师讲解:无论现实世界还是网络空间,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自由主要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自由在法律上的体现,就是我们享有的和正当行使的各项权利。
活动三、多媒体播放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讲视频,让学生谈感受。
5.教师讲解:自由的必备条件是平等,所以我们应当更追求和探索人类永恒的问题:平等。在《辞海》中平等是指人与人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处于同等地位,享有同等权利。
活动四、多媒体展示8幅图片分别说明“同等情况同等对待”和“不同情况区别对待”
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播放视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词平等解读》
教师进行知识点小结:
1.法律意义上平等的含义
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在法律意义上,平等具有两层含义:
其一是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其二是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活动五、相关链接(了解圆桌会议)
圆桌会议,是指一种平等、对话的协商会议形式。是一个与会者围圆桌而坐的会议。在举行国际或国内政治谈判时,为避免席次争执、表示参加各方地位平等起见,参加各方围圆桌而坐,或用方桌但仍摆成圆形。
据说,这种会议形式来源于英国亚瑟王的传说。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这种形式被国际会议广泛采用。
直到今天“圆桌会议”已成为平等交流、意见开放的代名词,也是国家之间以及国家内部,一种重要的协商和讨论形式。
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有什么意义?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
问题:请你列举我国法律保障男女平等的事例。
提示:在宪法第二章权利与义务的第四十八条第1款中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在继承法的第九条中明确规定:“继承权
男女平等。”在劳动法的第十三条中明确规定:“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利。在录用职工时,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
播放视屏《男女平等》
3.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表现是什么?
(1)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等,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2)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三、板书设计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自由和平等的含义、意义,明白了法治和自由的关系,全面掌握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知识。知道了在日常生活中要正确认识自由,行使自由,努力做到法眼看平等。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有一定高度和难度,理论性较强。通过学习要弄明白自由是珍贵的,也是有限制的,无限制的自由只会产生混乱。当人类依据法治自觉止步于自由的边界,彰显的是理性的力量。同样,平等是珍贵的,但绝对的平等是不可能的。当人类通过法治把“同等对待”“差别对待”统一起来,将一份深挚的关爱给予社会中的特殊群体,闪耀的是文明的光辉。要搜集有针对性的事例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自由平等的真谛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自由平等的真谛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自由平等的真谛教案设计,共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