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01
    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02
    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03
    还剩3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共3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哈师大附中2021级高二学年下学期4月月考
    地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区域划分指标不同,区域特征相差也很大,读“中国行政区划图”,完成下面小题。

    1. 有关甲、乙两区域气候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甲区域终年高温多雨 B. 甲区域年降水量比乙区域少
    C. 乙区域气候大陆性较强 D. 乙区域比甲区域无霜期短
    2. 与丙省相比,丁省( )
    A. 劳动力资源丰富 B. 陆地交通便捷 C. 第一产业比重小 D. 第三产业比重小
    【答案】1. B 2. D
    【解析】
    【分析】
    【1题详解】
    读图可以看出,甲位于我国黑龙江省,乙位于我国浙江省。甲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其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因此A错误;秦岭-淮河大致与我国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甲位于秦岭-淮河以北,乙位于秦岭-淮河以南,由于我国降水分布是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因此甲区域年降水量比乙区域少,B正确;乙地靠近海洋,气候海洋性较强,因此C错误;乙地纬度较甲地低,获得太阳辐射更多,无霜期更长,D错误。故选B。
    【2题详解】
    读图,丙是山东省,丁是青海省。我国人口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该线东南人口数量多,分布稠密,丁(青海省)位于该线以西,人口少,劳动力资源不足,A错误;丙(山东省)位于沿海,地形为平原丘陵,经济发达,陆地交通便捷,而丁(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上,自然环境恶劣,经济落后,陆地交通不发达,因此B错误;按照我国经济区划来看,丙位于东部经济地带,经济发达,第三产业比重大,第一产业比重小,而丁位于我国西部经济地带,第一产业比重较大,第三产业比重较小,因此D正确。故选D。
    【点睛】无霜期指一年中终霜后至初霜前的一整段时间。在这一期间内,没有霜出现。农作物的生长期与无霜期有密切关系。无霜期愈长,生长期也愈长。无霜期的长短因地而异,一般纬度越低、海拔高度愈低,无霜期愈长。我国各地无霜期长短不同。据统计,南岭以南、台湾、云南南部、四川盆地无霜期均在300天以上,长江中下游地区为250—275天,华北地区为175—225天,东北北部、内蒙、新疆北部为100—150天左右。总的分布特点是南部无霜期长,北部无霜期短。
    形形色色的传统民居建筑深深地打上了地理环境的烙印,生动地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口袋房,万字炕,烟囱出在地面上”形象地说出了我国传统民居“口袋房”的特征。下图分别示意中国建筑气候区划和“口袋房”平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图中各区域( )
    A. 按照单一指标进行划分的 B. 内部建筑特征完全一致
    C. 界线处有对应的自然标志 D. 界线两侧建筑特征迥异
    4. “口袋房”反映所处区域的主要气候特征是( )
    A. 夏季高温多雨 B. 昼夜温差大 C. 光照不足 D. 冬季寒冷大风
    【答案】3. A 4. D
    【解析】
    【分析】
    【3题详解】
    据材料可知,示意图为中国建筑气候区划,主要以气温进行划分,A正确;各区域内部建筑特征也有所差异,比如同为寒冷地区的黄土高原的窑洞和华北平原的四合院,差异显著,B错误;自然区域没有界限标志,只有行政区域有明确的界限,C错误;界线两侧建筑特征会呈现过渡性的改变,不会出现迥异现象,D错误。故选A。
    【4题详解】
    从图示可知,口袋房屋内东面设有灶屋,西面、北面、南面都设有抗,这是取暖设施,所以反映该地冬季寒冷大风的特征,D正确;口袋房的结构与高温多雨、昼夜温差和光照关系不大,A、B、C错误,故选D。
    【点睛】早期的“口袋房”屋顶用桦树皮或茅草覆盖,甚至墙壁也多用树干加工后排列“砌”成;多间北房在最东一间开门,房屋形似口袋;其北屋内南、西、北三面筑有“匚”字型大土坯炕,叫作“万字炕”;烟囱安装在距墙壁半米以上的房西地面上,以一段横烟道与灶屋相连。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5. 图示两区域的共同特点是( )
    A. 等级相同 B. 划分指标相同
    C. 有明确界线 D. 占有一定空间
    6. 成都和拉萨纬度相近,但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很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海陆位置 B. 水源 C. 地形 D. 土壤
    【答案】5. D 6. C
    【解析】
    【分析】
    【5题详解】
    根据区域的概念可知,区域都占有一定空间,区域的边界有的是明确的,有的是模糊的,一般行政区区域间边界是明确的,自然区域间边界是模糊的。图中西藏自治区是属于行政区域,其与其他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四川盆地属于自然区域,其与其他区域的边界是模糊的,图中两个区域划分的标准不同,等级也不相同。据此分析ABC错误,D正确,故选D。
    【6题详解】
    考查区域地理环境差异分析,据图可知,拉萨和成都都处于30°N附近,但两地地理环境差异很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成都地处四川盆地,地势较低,水热丰富,自然带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为主;拉萨位于青藏高原上,地势高,气温低,以高寒环境为主,因此C正确。海陆位置,水源、土壤也不是两地地理环境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ABD错误。故选C。
    【点睛】区域差异的分析方法:比较主要从自然与人文两个方面比较:自然环境从气候、地貌、水文、土壤、植被等方面比较;人文环境从经济(发展水平、农业、工业、第三产业)、社会(人口、城市化)、文化等方面比较。
    虚拟水指生产单位产品所需水量。在区城间投入一产出的经济量值基础上,将经济数据转换成相应的用水相关数据,即区域间的虚拟水转移。下图为2010年我国部分省(区、市)三大产业虚拟水的输入量与输出量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北上广地区三大产业虚拟水的转移反映出( )
    A. 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地区互补性强 B. 第一产业发展最快,产值效益最高
    C. 虚拟水输入量大,经济效益较低 D. 经济发展水平高,资源消耗量大
    8. 图示省(区、市)第三产业的虚拟水转移量最小,其主要原因是第三产业( )
    A. 发展速度最慢 B. 消耗的资源量较小 C. 服务范围较小 D. 产生的经济效益低
    【答案】7. D 8. B
    【解析】
    【分析】
    【7题详解】
    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上、广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资源消耗量大,在自然资源不足的条件下,对虚拟水输入量大,为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保障,C错误,D正确;由图示省市区的第一、二、三产业的虚拟水转移情况,反映出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虚拟水输入量大地区第一、二产业比重较大,第三产业比重较低,AB错误。故选D。
    【8题详解】
    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三产业虚拟水转移总体量值相对较小,主要由第三产业多为服务性行业和新兴行业,资源消耗量小,B正确;与第三产业发展速度、服务范围、经济效益关系不大,ACD错误。故选B。
    【点睛】产业合理的表现:第一产业比重低;第二、三产业比重高,且第三产业超过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
    集中连片特困区的贫困户往往陷入贫困陷阱,在自发作用下难以实现集体脱贫。易地扶贫搬迁是精准扶贫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图示意易地扶贫模式。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 我国大部分集中连片特困区陷入贫困陷阱根本上受制于( )
    A. 地理位置偏僻 B. 耕地不足 C. 人口密集 D. 科技落后
    10. 易地扶贫后,最先改变的是贫困群体的( )
    A. 饮食习惯 B. 消费水平 C. 文化素质 D. 就业结构
    【答案】9. A 10. D
    【解析】
    【分析】
    【9题详解】
    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如果仅仅是耕地不足未必会导致贫困,比如沿海地区虽然耕地不足,但利用位置优势发展商贸业实现致富,B错误;特困区人口密度不一定较大,但由于耕地更少且质量低,人均耕地较少,C错误;科技落后不是根本原因,D错误;由图可知,市场进入性差、交通可达性差说明特困区位置偏远,A正确。故选A。
    【10题详解】
    由图可知,易地扶贫后,政府通过无息贷款、税收减免等方式促进就业和创业,且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因此贫困群体由主要从事低效的农业生产向从事类型更加丰富的产业转变,D正确;消费水平、文化素质、饮食习惯的改变需要有一个慢慢转变的过程,ABC错误。故D选项正确。
    【点睛】易地扶贫是指将生活在缺乏生存条件地区的贫困人口搬迁安置到其他地区,并通过改善安置区的生产生活条件、调整经济结构和拓展增收渠道,帮助搬迁人口逐步脱贫致富。
    区域的发展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衰落阶段。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成长阶段可分为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下列关于区域内产业结构及产业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
    B. 传统农业占较大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
    C. 工业化的起步源于本阶段科技的创新
    D. 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已表现得比较明显
    12. 图中A、B、C各点分别代表区域发展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特征。从区域发展的过程来看,其正确的顺序是( )
    A. A--B--C B. B—C—A C. C—A—B D. B--A--C
    【答案】11. B 12. C
    【解析】
    【11题详解】
    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第三产业比重低,发展较为缓慢,A错误;据材料可知,初期阶段表现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传统农业占有较大的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B正确;工业化的起步阶段属于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以传统农业为主体,工业化的起步源于本阶段的农业发展和劳动力的过剩,C错误;初期阶段人地关系比较和谐,是低水平的平衡状态,D错误。故选B。
    12题详解】
    据图表可知,A时期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各自的比重分别约为20%,60%,20%,第二产业占比重大,对应工业化阶段;B时期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各自的比重分别约为5%,40%,55%,第三产业占比重大,对应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C时期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各自的比重分别约为85%,5%,10%,第一产业占明显优势,对应初期阶段。因此从区域发展的过程来看正确排序为C-A-B,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衡量区域发展水平,常用的指标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三次产业产值比重等。根据这些指标,可将区域划分为发达地区与发展中地区,或高收入地区、中等收入地区和低收入地区。
    下图示意某省区域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该省产业结构( )
    A. 第一产业地位下降,农业产值降低 B. 第二产业比重上升,主导地位加固
    C. 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劳动效率最高 D. 经济陷入困境,经济结构趋于恶化
    14. 下列该省经济发展方向,最适宜的是( )
    A. 第一产业重点转向乳畜业发展
    B. 加工制造业向劳动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升级
    C. 发展农产品深加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D. 第三产业以高智、高资(本)的高端服务业为主营方向
    【答案】13. B 14. C
    【解析】
    【分析】
    【13题详解】
    由图可知,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均下降,但产值比重下降并不意味着产值降低,A错误;第二产业的产值和就业比重都明显上升,主导地位进一步加固,B正确;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口比重上升远大于产值比重上升,说明劳动生产率较低,C错误;第三产业比重上升,说明经济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D错误。故选B。
    【14题详解】
    由所学知识可知,第一、三产业分别以乳畜业和高端服务业为主营方向,是区域高级阶段的农业发展方向,而该区域尚处于工业化初期或中期阶段,区域发展,不符合现状,AD错误。加工制造业应向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升级,B错误;该区域农业就业比重过高,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可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机会,C正确。故选C。
    【点睛】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的区域经济特征:工业化、城市化水平已较高,加工制造业向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全面升级。第二、三产业比重较大,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和产值比重超过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高科技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基础设施齐全,交通和通讯基本形成网络。区域内部的发展差异缩小,区域的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增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广东省产业高成本时代的到来,严重削弱了其产业竞争力和全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原有的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如何应对“高成本时代”的挑战,转变产业发展模式,成为广东省谋求新发展的一个核心课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下列预示着广东进入“高成本时代”的是( )
    A. 劳动力供过于求,就业困难 B. 劳动力供不应求,生产成本降低
    C. 防治环境污染的投入不断减少 D. 土地、能源、水资源和原材料供应紧张
    16. 应对“高成本时代”的到来,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下列措施合理的有( )
    ①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控制工业的规模②促进产业升级,加大科技投入③加快区域协调发展的步伐,提升区域合作水平④加速城市化进程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15. D 16. B
    【解析】
    【15题详解】
    劳动力供过于求,成本比较低,A错误;劳动力供不应求,生产成本会增加,B错误;防治环境污染的投入不断减少,不会造成高成本,C错误;土地、能源、水资源和原材料供应紧张会造成高成本,D正确,所以选D。
    【16题详解】
    促进产业升级,加大科技投入;加快区域协调发展的步伐,提升区域合作水平,有利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②③正确;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不应该控制工业规模,①错误,加速城市化进程,对形成经济增长点影响不大,④错误,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所以选B。
    【点睛】广东省应对高成本时代的措施有:1、转变政府职能,构建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政府运行机制和调节机制。2、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提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3、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分工合作的创新体系。4、促进内外源型经济协调发展,培育经济增长潜力。5、加快区域协调发展步伐,提升区域合作水平。6、加快绿色广东建设,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宁波—舟山港是全球货物吞吐量第一大港,有国内最大的原油码头和储罐群,近年来加强与上海港分工合作,提升了长三角港口群综合竞争力。下图为“上海港和宁波—舟山港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 与上海港相比,宁波—舟山港的自然优势主要是( )
    A. 封冻期短 B. 水域较深 C. 地基稳定 D. 风浪更小
    18. 宁波、舟山开通中欧班列后,带动了港口的发展,主要是因为( )
    A. 人工费用降低 B. 海运成本下降 C. 港口腹地扩大 D. 原油进口增加
    19. 为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下列产业中最适合由上海向宁波、舟山转移的是( )
    A. 生物制药 B. 大型化工 C. 现代金融 D. 信息产业
    【答案】17. B 18. C 19. B
    【解析】
    【17题详解】
    宁波一舟山海域在西侧形成大陆海岸线为主,东侧舟山群岛形成天然掩护,整个海域内口门众多,深水近岸、航道纵横,岸滩未定,淤积轻微,锚泊水域广阔,具有得天独厚的深水港口岸线资源和航道资源,B正确;封冻期、地基、风浪条件与上海港相比相差不大,ACD错误。故选B。
    【18题详解】
    宁波、舟山开通中欧班列后,可以把货物运到欧洲,港口腹地扩大,市场变得更广阔,带动了港口的发展,C正确。宁波、舟山开通中欧班列后,与海运成本、人工费用无关,AB错误;中欧班列运输动力是电力,不是燃油,原油进口不会增加,D错误。故选C。
    【19题详解】
    宁波、舟山有全球货物吞吐量第一大港,交通便利,相比上海地价便宜等,因此上海最适合向宁波、舟山转移大型化工,B正确;生物制药,现代金融和信息产业对技术,资金要求比较高,不活合从上海转到宁波、舟山,ACD错误,故选B
    【点睛】交通线路建设的意义:合理布局交通运输网;促进地区资源开发;增加就业机会;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带动基础设施和相关产业发展;巩固国防,保卫边疆,加强民族团结;促进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维持地区的稳定和繁荣等。
    近年来,浙江省着眼于山区与沿海优势共同发挥,推进“山海协作”工程,重点建设了一批“山海协作”产业因、跨行政区“飞地”园区等共建平台,成效显著。浙江省于2021年被国家选择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成为共同富裕上的探路先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 与江苏省对比,浙江省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更具有代表性,主要是因为浙江省( )
    A. 经济区域差异小 B. 经济发展水平高 C. 地域单元更复杂 D. 气候差异更显著
    21. 相对于山区城市,在沿海城市建设跨行政区“飞地”园区的主要优势是( )
    A. 利用沿海的生态优势 B. 便于引进优质产业和人才
    C. 利用便利的海运优势 D. 便于发展资源加工型产业
    22. 浙江省推动“山海协作”工程主要是为了( )
    A. 社会统筹协调发展 B. 产业统筹协调发展
    C. 生态统筹协调发展 D. 区域统筹协调发展
    【答案】20. C 21. B 22. D
    【解析】
    【20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发展差异的表现区和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浙江省较江苏省经济区域差异大,A错误;浙江省和江苏省比较,江苏省的经济发展水平高,B错误;江苏省以平原为主,地域单元简单,而浙江省山地、丘陵、平原错杂,地域单元更复杂,C正确;江苏省南北狭长有亚热带季风气候、有温带季风气候,而浙江省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气候差异并不显著,D错误。故选C。
    【21题详解】
    与山区相比,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与周围联系密切,作为示范区需要人才和优质产业,B正确;山区人口密度小,人类活动少,生态更有优势,A错误;建设跨行政区“飞地”园区,主要是给国内做示范,海运优势作用小,C错误;该地发展技术指向型的工业,不发展资源加工型产业,D错误。故选B。
    【22题详解】
    浙江省政府推动衢州在杭州,建设“创新飞地”是为了利用杭州优越的条件带动较为落后的衢州发展,主要是为了推动区域统筹协调发展,D正确。社会统筹协调发展、产业统筹协调发展、生态统筹协调发展不是建设“创新飞地”的主要目的,ABC错误。故选D。
    【点睛】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为什么选浙江?浙江整体产业发达,富裕程度较高。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0万元,高于全国60%,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连续20年和36年居全国各省区第1位。更可贵的是,浙江的发展均衡性不错。十九大对我国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界定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其中“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城乡差距大。在均衡城乡发展上,浙江的表现很优异:城乡居民收入倍差为196,远低于全国的256;浙江最高最低地市居民收入倍差为167,是全国唯一一个所有设区市居民收入都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省份。此外,近年来,浙江在科技创新、社会治理、绿色发展等方面的探索也走在全国前列。选择将浙江作为共同富裕示范区,可以在浙江已有成功实践的基础上,探索破解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有效途径,为全国推动共同富裕提供“省域范例”。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发展,城市群成为未来城市化的主要空间支撑形态。城市群的构建旨在通过区域协作,形成竞争合力。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小城镇与城市群整体发展水平不匹配的现象,被称为“集聚阴影区”(发展水平滞后区)。有专家提出,小城镇可以通过借用邻近大城市因规模大具备的优势条件来发展自己,这种理论被称为“借用规模”。下图为“苏锡常小城镇‘集聚阴影区’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 上海周边“集聚阴影区”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 周边资源匮乏 B. 与上海间交通不便
    C. 劳动力不足 D. 上海的虹吸作用
    24. 消减“集聚阴影区”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区域实施多中心空间战略②科学定位小城镇功能
    ③扩展城市用地规模④借用规模区域联动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答案】23. D 24. B
    【解析】
    【23题详解】
    由题意,苏锡常城市带,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人口众多,距离上海市近,与上海市之间有便捷的交通,有优越的气候资源、较丰富的水资源及劳动力资源,A. B. C错误;上海市经济发展水平高,生活质量、就业环境等要优于苏锡常城市带,具有巨大吸引力,这种吸引会造成苏锡常城市带人口、资源等发展要素向上海流动,从而出现发展水平滞后的“集聚阴影区”,D正确。故选D。
    【24题详解】
    “集聚阴影区”可以把握自身优势,科学定位,寻找发展机遇;通过交通线等的建设,加强与中心城市及周边区域联系,借用大城市规模优势,促进发展;区域发展可设置多中心发展战略,加大对“集聚阴影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①②④正确。扩展城市用地规模不能解决经济协同发展问题,从而无法消减“集聚阴影区”,③错误。故选B。
    【点睛】城市群的发展早期,中心城市因自身优势而率先发展壮大,会大量吸纳周边中小城市的人口、资金、产业等资源,产生聚集效应的现象,即区域中心城市的“虹吸效应”。从而导致周边地区发展滞后。但当城市群发展到一定程度,中心城市要优化产业结构,会将早期发展的产业就近转移到周边区域,辐射带动周边区域的产业发展,进而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山西中部城市群已形成以能源、化工、冶金、新材料、装备制造等为主的工业体系和以旅游、物流、商贸、金融等为主的现代服务业体系,汇集了全省80%以上的创新资源,是山西经济基础最好、经济实力最强的区域。山西省将山西中部城市群发展进入国家规划,作为该省在中部地区争先崛起、在全国版图彰显山西地位的重大战略部署。读山西中部城市群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25. 与山西省其他地区相比,山西中部城市群崛起的突出优势有( )
    ①资源禀赋②地理区位③政策优势④劳动力和土地价格优势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6. 为进一步提高山西中部城市群的经济辐射力,下列措施中不可采取的是( )
    A. 完善基础交通网络 B. 广泛开展对外交流合作
    C. 重点发展高耗能产业 D. 发挥太原市的龙头带动作用
    【答案】25. C 26. C
    【解析】
    【25题详解】
    根据图文材料可知,与山西省其他地区相比,山西省中部城市群崛起的突出优势是地理位置优越,地理区位条件好,②正确;“山西省将山西中部城市群发展进入国家规划,作为该省在中部地区争先崛起、在全国版图彰显地位的重大战略部署”,说明有政策支持,③正确;图中未体现中部地区具有资源、土地和劳动力的优势,①④错误。C正确,故选C。
    【26题详解】
    由材料“山西中部城市群已形成以能源、化工、冶金、新材料、装备制造等为主的工业体系和以旅游、物流、商贸、金融等为主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可知该城市群发展的重点是高新产业,不只发展高耗能产业,且城市水平越高,第三产业比重应该越高,因此今后提高山西中部城市群的经济辐射力,不能把重点只放在发展高耗能产业,C说法错误,符合题干要求;完善交通网络、加强对外合作和发挥太原的带动作用,都是可采取的措施,AB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山西中部城市群发展是进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的重大任务,是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抓住构建“一群两区三圈”城乡区域发展新布局的重大机遇,充分发挥交通基础设施“开路先锋”作用,助力山西省在中部地区争先崛起。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太原都市圈综合立体交通建设为重点,同时,强化山西中部城市群内联外畅的综合交通运输大通道建设。
    都市圈(区)是指由起核心作用的中心城市和周边受到中心城市强烈辐射、有着紧密联系的城市组成的城市经济区域。下图为《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规划(2016-2030年)》中的“两圈四区”总体格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7. 山东省都市圈(区)的形成,得益于( )
    A. 城市空间格局的变化 B. 生产要素的空间集聚
    C. 交通通信方式的发展 D. 人口大量跨区域转移
    28. 青岛成为青岛都市圈中心城市的过程中,其对周边地区的影响,首先起主导作用的是( )
    A. 辐射 B. 集聚 C. 转移 D. 流动
    29. 青岛都市圈形成后( )
    A. 中心城市的集聚作用日益增强 B. 周边城市辐射带动作用会越来越强
    C. 中心城市现代服务业水平提高 D. 周边城市吸引企业的区位优势减弱
    【答案】27. C 28. B 29. C
    【解析】
    【27题详解】
    山东省都市圈(区)以济南和青岛为中心,两城市存在一定的地理距离,但随着交通通讯技术的发展,城市之间联系密切,资源互补,区域产业协同发展,C正确。城市经济的发展带动城市格局的变化,A错误。生产要素集聚能促进区域的发展,但不是促成山东半岛地区因多个城市之间的相互联系紧密而形成都市圈,B错误。区域人口流动只是区域产生联系的一小部分内容,D错误。故选C。
    【28题详解】
    青岛成为青岛都市圈中心城市的过程,即青岛不断发展提升的过程,周边地区的生产要素、人才等向青岛集聚,促使青岛成为青岛都市圈中心城市,B正确;青岛作为中心城市后,其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可能将某些产业转移至周边地区,AC错误;随着青岛辐射带动作用的增强,青岛与周边地区人员、物资流动会更频繁,D错误。故选B。
    【29题详解】
    青岛都市圈形成后,中心城市部分产业转出,产业结构升级,可能会大力发展高端第三产业,如现代服务业,C正确;中心城市部分功能转出,辐射带动周边地区作用增强,集聚作用减弱,AB错误;受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周边城市的区位优势增强,D错误。故选C。
    【点睛】都市圈建设的重点任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科技创新协同促进、现代产业分工协作、高水平开放合作、统一市场建设、公共服务便利共享、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城乡融合发展等8个方面。
    城市群一般是以经济比较发达、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核心城市为中心,由若干个空间邻近、联系密切、功能互补和等级有序的周边城市共同组成。2022年2月24日,长株潭都市圈规划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下图为城市群发展的三个阶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0. 关于城市群发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中心城市不断获取周边资源,产生虹吸效应,不利于城市群发展
    B. 城市群阶段开始体现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C. 中心城市应当加快市内基础设施建设,以促进城市群发展由强核阶段进入外溢阶段
    D. 城市群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较稳定
    31. 为加快推进城市群发展,应促进区域内城市( )
    A. 同质化 B. 同城化 C. 均衡发展 D. 行政合并
    32. 长株潭都市圈的形成,主要得益于下列优势( )
    A. 有色矿产 B. 政策倾斜 C. 产业基础 D. 土地价格
    【答案】30 D 31. B 32. C
    【解析】
    【30题详解】
    城市群阶段,周边的城市已经在中央城市的辐射带动下,发展出规模,此时是共同带动发展,A错误。外溢阶段开始体现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B错误。市内基础设施建设只是发展规划中的一部分,此外还包括自身产业经济发展等情况,C错误。城市群阶段,中央城市发展成熟,周边城市也进入发展强势阶段,都各种形成了产业规模,产业带动就业,情况稳定,D正确。故选D。
    【31题详解】
    同城化是指一个城市与另一个或几个相邻的城市,在经济、社会和自然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能够融为一体的发展条件,以相互融合、互动互利,促进共同发展;以存量资源,带动增量发展,增强整体竞争力;以优势互补,相互依托,完善城市功能,建设和谐宜居城市,在加快发展阶段,同城化发展最为有利,B正确。城市同质化发展不符合因地制宜,A错误。均衡发展和行政合并不一定适合城市群发展,CD错误。故选B。
    【32题详解】
    长株潭都市圈不同城市之间的产业定位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形成了不同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向,差异化和多样性的产业结构增强了产业竞争力,工程机械、轨道交通和航空航天三大产业具有较强优势和竞争力,工程机械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轨道交通装备产业规模位列全国首位,航空航天产业已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链。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现出较强的创新活力,形成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C正确。长株潭发展的方向主要是技术类、资金密集类产业,矿产资源的优势体现不明显,A错误。对于都市圈的发展,政策倾斜程度差不多,B错误。长株潭在湖南省内经济发展程度较高,土地价格相比较高,D错误。故选C。
    【点睛】长株潭都市圈是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的都市圈之一,推进以长沙、株洲和湘潭为中心,以岳阳、益阳和萍乡为支撑的长株潭都市圈建设,有利于发挥省会城市长沙的引领带动功能和辐射延伸作用,是长江中游城市群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美国休斯敦产业转型是世界经济发展中成功的典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3. 休斯敦的区位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处高原,气候干旱 B. 深居内陆,草地广阔
    C. 石油资源丰富 D. 距太平洋近
    34. 下列有关休斯敦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提高对石油工业的投入 B. 大力发展棉纺织工业和钢铁工业
    C.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医疗产业及服务业 D. 抛弃传统产业
    【答案】33. C 34. C
    【解析】
    【分析】
    【33题详解】
    休斯顿位于美国南部,墨西哥湾沿岸,地处平原,气候为亚热带湿润气候,降水多,A、B错误。墨西哥湾石油资源丰富,C正确。墨西哥湾属于大西洋,D错误。故本题选C。
    【34题详解】
    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产业转型应该减少对石油工业的投入,A错误。棉纺织业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钢铁工业是重工业,都属于第二产业,产业转型应该发展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等,B错误C正确。传统产业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不能抛弃,D错误。故本题选C。
    【点睛】了解休斯顿的地理位置是解题的关键,产业结构优化是发展第三产业,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
    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需关注经济与环境协调。对区域内城市经济发展和环境质量进行评分排序比较,得出经济与环境发展协调度类型。经济排名比环境排名靠前2位以上为“经济先行”,反之为“环境先行”,二者排名差距小于2位为“同步发展”。下图为长三角中心区城市经济与环境发展协调度类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5. 长三角中心区城市中( )
    A. 上海与南通经济水平相当
    B. 金华的经济水平高于南京
    C. 常州的环境质量优于杭州
    D. 上海的环境质量位居前列
    36. 长三角高质量--体化发展的基础是( )
    A. 气候温暖适宜
    B. 地形平坦广阔
    C. 城镇体系完备
    D. 农业部门齐全
    37. 上海市对长三角地区其他城市的辐射( )
    A. 依托发达的交通和通信网络
    B. 强度与城市间距离关系不大
    C. 与长三角经济发展水平无关
    D. 不利于上海市产业优化升级
    【答案】35. D 36. C 37. A
    【解析】
    【35题详解】
    由图可知,上海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南通,金华经济水平低于南京,A、B项错误;常州和杭州的发展类型都为“环境先行”,其环境质量相当,C项错误;上海是长三角经济最发达的城市,其发展类型为“同步发展”,说明上海的环境质量位居前列,故正确答案为D。
    【36题详解】
    高质量发展意思为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城镇体系完备,经济发展水平高,基础设施齐全,管理完善,对环境的破坏小,C项正确;气候温暖、地形平坦对协调发展的影响小,A、B项不是最佳答案;长三角重点发展的不是农业,农业部门齐全对协调发展影响较小,D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C。
    【37题详解】
    交通和通信发达,城市联系更加紧密,核心城市对周边城市辐射作用强,A项正确;距离近,辐射强度大,B项错误;长三角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城市服务门类越齐全,越利于加强城市之间的联系,C项错误;上海对周边城市进行辐射主要通过产业转移的方式进行,利于上海产业优化升级,D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A。
    【点睛】城市群的建设主要依靠核心城市的带动作用,发达城市通过进行产业转移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交通和距离影响城市之间的联系。
    读区域产业结构演进与自然资源支撑模式图,完成下面小题。

    38. 影响农业产业结构从石油农业到生态农业再到高科技集约农业转变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
    A. 环境、科技 B. 科技、市场
    C. 市场、环境 D. 成本、人才
    39. 产业结构的演进过程中( )
    A. 农业产值在减少,工业产值在增加 B. 农业部门在减少,工业部门在增加
    C. 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 D. 经济发展水平越来越高
    40. 随着产业结构的演进,未来最可能的是( )
    A. 农业经济消失 B. 影响演进的因素趋于复杂
    C. 整个社会需要的劳动力越来越少 D. 对产业转移影响变小
    【答案】38. A 39. D 40. B
    【解析】
    【38题详解】
    石油农业对环境负面影响大,为了减轻石油农业带来的环境问题,开始发展资源消耗少、废弃物排放少的生态农业,所以其主导因素是环境;由生态农业到高科技集约农业,必然要以科技为先导。A正确,BCD错误。所以选A。
    【39题详解】
    农业产值在增加,工业产值在增加,A错误;农业部门在增加,工业部门在增加,B错误;经济发展速度波动增加,C错误;经济发展水平越来越高,D正确。故选D。
    【40题详解】
    由图可知,农业经济时代,影响因素主要是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等自然要素;进入工业和后工业经济时代,除了自然要素外,各种科技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大。由此可看出,随着产业结构的演进,经济部门越来越多,发展水平越来越高,则影响演进的因素也必然趋于复杂,B正确。农业经济没有消失,A错误;随着经济的发展需要的劳动力越来越多,C错误;对产业转移的影响加大,D错误。所以选B。
    【点睛】20世纪70、80年代电子信息技术广涉应用之后,进入后工业经济时代,后工业社会以理论知识为中轴,意图是人与人之间知识的竞争,科技精英成为社会的统治人物,科技专家之所以拥有权力,全凭他们受的专业教育与技术专长。
    2021年10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位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交汇处,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起点,在西部打造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1.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区位优势有( )
    ①紧邻东南亚,国际市场广阔②能源矿产丰富,产业基础好③劳动力充足,科技水平较高④经济基础好,城市化水平高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42. 建设成渝双城经济圈的积极意义( )
    A. 加速资源开发利用 B. 彻底解决城市化问题
    C. 优化产业分工协作 D. 带动成都重庆的发展
    【答案】41. D 42. C
    【解析】
    【分析】
    【41题详解】
    成渝地区位于我国西南内陆,不与东南亚接壤,①错误;该区域矿产资源丰富,三线建设时期奠定了较好的产业基础,②正确;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成渝两地高校和科研机构数量多,科技水平较高,③正确;经济基础和城市化水平较东部地区低,④错误。综合起来,D正确,A、B、C错误。故选D。
    【42题详解】
    加速资源开发不利于可持续发展,A错误;成渝经济圈建设有助于缓解成都、重庆大城市病问题,不可彻底解决,B错误;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有利于区域内各城市扬长避短,产业进一步进行分工与协作,C正确;带动成渝地区所有城市的共同发展,D错误。故选C。
    【点睛】建设成渝双城经济圈,唱好“双城记”,共建经济圈,合力打造区域协作的高水平样板,在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发挥支撑作用,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带动作用,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
    贾汪区位于徐州市东北部,煤炭资源丰富,发展了电力、建材等传统产业。贾汪区许多村镇小煤矿分布在省(市)属大煤矿的周围,长期开采导致地表大面积塌陷。贾汪区经历了因煤而兴因煤而困的过程。经过多年的治理和改造,贾汪区实现了绿色发展。图为徐州市贾汪区煤炭开采塌陷区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3. 不同于徐州主城区,乡村地区在矿产资源接近枯竭时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是( )
    A. 聚落空心化 B. 环境污染严重 C. 空间破碎化 D. 产业体系断裂
    44. 图中塌陷地修复中,最可能转化为建设用地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43. C 44. D
    【解析】
    【分析】
    【43题详解】
    与城市地区相比,矿产资源开采占用大量乡村地区土地,导致农田退化、耕地分散;由于资源枯竭型地区长年以来对资源和相关产业发展过度关注,忽略对其乡村地区的规划控制与引导,导致资源枯竭型地区的乡村空间布局散乱;乡村的部分地区由于资源的开采引起土地大面积塌陷变形,加剧了乡村生活空间的分散,空间破碎化严重,C正确。乡村聚落空心化主要是由于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转移引起的,不是由矿产资源枯竭引起的,A错误。乡村地区环境污染较轻,B错误。乡村地区产业结构较为单一,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不会出现产业体系断裂的问题,D错误。故选C。
    【44题详解】
    读图分析,四个地区中,丁地靠近徐州市区,且位于已稳沉区域,地质条件稳定,适合转化为建设用地。故选D。
    【点睛】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的主要措施:
    (1)发展科技。这类地区一般随资源开发而兴起,随资源枯竭而衰落,应注重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2)发展第三产业。例如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3)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种产业,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大力发展城市经济。例如从资源主导到科技主导,从开发矿产到开发旅游,使经济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
    (4)绿化、美化环境,治理环境污染。
    首店经济是区域利用特有优势,吸引首店汇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经济形态。“首店经济”中的“首店”,指的是在行业里有代表性的品牌或新的潮牌在某个地区首次开设门店,例如全球首店,中国首店、区域首店、行业首店、体验首店等,或是已入驻的品牌设立创新模式的概念店等。下图是2019年上半年我国部分城市首店数量及类型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5. 上海成为我国首店数量最多的城市,其主要区位因素是( )
    A. 交通便捷 B. 位置优越 C. 市场广阔 D. 政策优惠
    46. 目前,提升成都对首店的吸引力最直接、有效的措施是( )
    A. 改善城市交通 B. 发展对外贸易 C. 加大科技创新 D. 优化营商环境
    【答案】45. C 46. D
    【解析】
    【分析】
    【45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首店经济是区域利用特有优势,吸引首店汇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经济形态”,上海市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居民消费水平高,市场广阔,对首店的吸引力最大,因此首店数量最多,C正确。我国各大城市在交通、位置、政策方面也都具有优势,因此不是上海成为我国首店数量最多的城市的主要区位因素,ABD错。故选C。
    【46题详解】
    由材料“首店经济是区域利用特有优势,吸引首店汇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经济形态”,影响首店形成的因素有位置、市场、交通、营商环境等,但最直接、有效的措施应是优化营商环境,它包括了交通、贸易等,故D正确,AB错误。成都加大科技创新对成都吸引首店的影响不大,C错误。故选D。
    【点睛】商业中心形成条件:1、在它的周围要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商品来源区及销售区,也就是服务区。2、要有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便于商品集散。3、人口因素是商业中心形成的重要条件。因为人口密度、人口数量对商品消费量和消费结构起决定的作用,即人口密度高、人口数量多的地区所需的消费品数量多、品种杂,需要相应设立各种商业生产企业和商业经营管理部门。4、其他因素主要是指政治因素、历史因素、军事因素等,它们对商业中心的形成也是十分重要的。
    德国鲁尔区是世界最著名的工业区之一,形成于19世纪中叶,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鲁尔区经济开始衰落。20世纪70年代以后,鲁尔区开始综合整治,经济由衰落走向繁荣。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7. 该工业区得以发展的资源基础是( )
    A. 石油资源丰富 B. 煤炭资源丰富
    C. 劳动力资源丰富 D. 铁矿石资源丰富
    48. 20世纪50年代以后,该工业区一度衰落,其内在原因是( )
    A.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B. 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C. 世界性钢铁生产过剩 D. 产业结构单一
    【答案】47. B 48. D
    【解析】
    【分析】
    【47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德国鲁尔区,石油资源贫乏,A错误;煤炭资源丰富,B正确;德国人口增长慢,劳动力资源不是该区的资源基础,C错误;该区铁矿石资源贫乏,D错误。故选B。
    【48题详解】
    20世纪50年代以后,该工业区一度衰落,其内在原因是产业结构单一,D正确;新技术革命的冲击,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钢铁生产过剩都是外因,ABC错误。故选D。
    【点睛】实现区域再生的措施区域发展过程中,由于资源枯竭、设备老化、污染严重、地价上涨等造成区域经济整体衰退,区域必须寻找新的发展,才能实现区域高效益综合发展。其措施如下:(1)调整区域产业结构,改造传统工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2)治理环境污染,改善区域环境。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是个世界难题。德国鲁尔区、山西省都属于资源枯竭型地区。鲁尔区的产业发展经历了“辉煌—衰退—振兴”三个阶段。山西省是我国能源大省,但其经济综合竞争力排名在全国靠后。下左图示意德国鲁尔区,下右图示意山西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9. 两地发展煤炭工业的共同区位条件是( )
    A. 水源充足 B. 原料丰富 C. 科技力量雄厚 D. 水陆交通便利
    50. 山西省产业转型可借鉴鲁尔区经验的是( )
    ①产业结构向轻工业方向发展
    ②优化能源供给结构,降低对煤炭的依赖度
    ③优化工业结构,优先发展高端制造业
    ④加大原煤外运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49. B 50. B
    【解析】
    【分析】
    【49题详解】
    山西省的水源短缺,水路交通不便,AD错误; 山西省经济发展水平低,科技力量弱,C错误;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山西与鲁尔区煤炭资源丰富,为发展煤炭工业提供了丰富的 原料,B正确。所以选B。
    【50题详解】
    山西省以传统重工业为主,产业转型可以优化能源供给结构,降低对煤炭的依赖度,②正确;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是发展多元化的原料工业,并延长产业链,发展高端制造业,提高附加值,③正确;产业结构向轻工业方向发展、加大原煤外运不利于山西省产业转型,①④错误。所以选B。
    【点睛】分析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主要从以下角度分析:1、资源本身条件(储量、质量开采条件等);2、市场条件;3、交通条件;4、资金、技术等;5、基础设施以及其它配套资源条件等。
    二、综合探究题(本题共3小题,共50分)
    5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世纪末开始,我国重工业加速发展,重工业增长值占工业增长值的比重由1998年的60.22%提高到2007年的70.58%。钢铁、汽车、化工等重化工业的快速发展,加快了我国工业化进程。我国能源利用率低,单位GDP能源消耗量为美国的3倍、日本的6.6倍。近年来,我国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使产业结构日趋合理。我国的三次产业结构由2008年的11.3:48.6:40.1调整为2018年的7.2:40.7:52.1。
    材料二:下表为我国四大地区2013年和2017年三次产业结构统计表。

    2013年
    2017年
    东部地区
    6.2:46.8:47.0
    4.7:41.6:53.7
    中部地区
    1.8:52.1:36.1
    8.9:45.3:45.8
    西部地区
    12.5:49.5:38.0
    11.4:41.2:47.4
    东北地区
    11.6:49.7:38.7
    11.0:37.3:51.7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____。
    (2)2008年以来,我国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主要原因是什么?____。
    (3)描述我国四大地区产业结构变化的共同特点____。
    (4)四大地区中,产业结构最合理的是____,请说明判断理由____。
    【答案】(1)协调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关系;协调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关系;加快轻工业的发展步伐;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任答三点)
    (2)产业结构不合理;重工业比重过大;第一产业比重偏大;第三产业比重偏小;资源短缺日益严重;环境污染加剧;生态环境恶化;单位产值能耗高;资源利用率低等。(任答四点)
    (3)第一、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并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
    (4) ①. 东部地区 ②. 第一产业比重最低;第三产业比重最高。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我国三次产业的结构调整及原因、四大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等,主要考查图表信息的阅读与信息的应用能力。
    【小问1详解】
    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从三次产业发展和三次产业内部发展两方面分析。由材料“我国的三次产业结构由2008年的11.3:48.6:40.1调整为2018年的7.2:40.7:52.1”可知,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是:协调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关系,缩减重工业比重,增加轻工业比重;协调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关系,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缩小传统产业;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发展,逐渐增加第三产业的比重。
    【小问2详解】
    从产业结构、资源和环境问题等方面分析。由材料可知,我国工业发展耗能大,能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产业结构不合理,重工业占比大,轻工业和第三产业占比低;资源短缺日益严重;生态环境恶化;单位产值能耗高等。
    【小问3详解】
    由表格数据可知,我国四大地区产业结构变化的共同特点是:第一、二产业比例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小问4详解】
    根据三次产业比重关系判断。一般来说比较合理的三次产业占比排位是: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表格中的东部地区符合这个条件,第三产业占比最大,第一产业占比最小。
    点睛】
    5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国家中心城市是指居于国家战略要津,肩负国家使命,引领区域发展、参与国际竞争、代表国家形象的现代化大都市。2016年12月28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将中原城市群由河南的9个地级市扩充为河南,山西,河北,山东,安徽5省30个地级市,标志着中原城市群正式跻身七大国家级城市群。根据规划,将重点打造郑州大都市区,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全面激发活力,提高综合竞争力。郑州将在引领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支撑中部崛起和服务全国发展大局中发挥更大作用。下图示意中原城市群的范围。

    (1)指出中原城市群中山西省城市。
    (2)说明郑州建设国家级中心城市的区位优势。
    (3)简述郑州在中原城市群中的辐射带动作用。
    【答案】(1)运城、晋城和长治。
    (2)地处我国中原地区的中心,工农业基础雄厚,经济腹地广阔;省会城市,经济发达,城市等级高,服务范围广;地处承接东西部、连通南北方的枢纽地带,交通便利。
    (3)郑州市是区域核心城市,对区域发展起主导作用;通过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拉动周边城市的发展,提高区域城市化水平;引领和带动周边城市的产业发展,促进中部崛起;发挥大城市的经济、技术、资金和信息等优势服务周边城市。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中原城市群相关图文介绍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城市的区位、中心城市的作用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地理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根据材料“将中原城市群由河南的9个地级市扩充为河南,山西,河北,山东,安徽5省30个地级市”确定区域范围,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和省界图例确定山西省的位置,最后找出城市。
    【小问2详解】
    郑州建设国家级中心城市的区位优势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①地理位置:郑州地处我国中原地区的中心,工农业基础雄厚,经济腹地广阔;②城市等级:作为河南的省会,经济发达,城市等级高,服务范围广;③交通运输:地处承接东西部、连通南北方的枢纽地带,交通便利;④政策:国务院正式批复了这个发展规划,说明国家支持郑州建设成为国家级中心城市。
    【小问3详解】
    郑州在中原城市群中的辐射带动作用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①郑州在中原城市群中的地位:郑州市是我国中原地区的核心城市,对整个区域发展起主导作用;②对区域城市化的作用:通过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拉动周边城市的发展,提高区域城市化水平;③对该区域的经济发展的作用:引领和带动周边城市的产业发展,促进中部崛起;④郑州自身优势:发挥大城市的经济、技术、资金和信息等优势服务周边城市。
    5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对于传统化工行业而言,生产参数指标依赖工人的经验,缺乏理论计算的支撑。2018年月,老牌工业城市铜陵和阿里云合作在全省率先推动实施“工业大脑”计划,六国化工公司的“磷酸萃取率提升大数据应用项目”成为第一个示范试点项目,该项目依托阿里云大数据计算平台和E大脑大数据体系,可以准确得到生产各个环节物料添加的最优解,并及时反馈给生产工人,推动化工生产由“经验指标”迈向“数据指标”。经过几年的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图为安徽省部分城市及矿产分布示意图。

    (1)铜陵面临着产业衰落的问题,试阐述其原因。
    (2)分析阿里云选择与铜陵合作的原因。
    (3)六国化工公司实施“工业大脑”计划后,给企业发展带来哪些积极的影响。
    【答案】(1)资源枯竭,工业成本提高;产业结构单一(工业比重较大),转型困难;环境污染严重;老牌传统工业,产能过剩。
    (2)铜陵是老牌工业城市,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经验数据,阿里云在此可以充分发挥大数据计算平台和E大脑大数据体系的优势;铜陵积极探索产业转型升级,对云计算产业的引进有相关的政策支持。
    (3)提升磷酸萃取率,减少工业三废的排放,达到了减排不减产、增收不增耗的目标;缩短了技术工人的培训周期和培训难度;生产流程科学化,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和产量的稳定。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资源枯竭型城市衰落与转型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落实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铜陵属于老牌工业城市,根据图示信息可知,铜陵附近铜矿资源丰富,应属于因资源开发而兴起的工业城市,所以其产业面临衰落主要有以下原因:作为老牌工业城市,开发历史较早,资源趋于枯竭,工业成本提高,同时产业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工业比重较大,产业结构单一,转型困难。在长期重工业发展的过程中,环境污染严重,同时老牌传统工业的产能过剩,这些均导致当地的产业面临衰落。
    【小问2详解】
    阿里云选择与铜陵合作,其原因是双方面的。从阿里云的角度来说,由于铜陵属于老牌工业城市,而传统化工行业生产参数指标依赖工人经验,老牌工业城市工人经验数据多,阿里云选择与铜陵合作可以充分发挥其大数据计算平台和E大脑大数据体系的优势。从铜陵的角度来说,结合前面分析可知,铜陵产业面临衰落的问题,铜陵自身也在积极探索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所以对阿里云计算产业的引进提供了相关的政策支持。
    【小问3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六国化公司实施工业大脑计划,推动磷酸萃取率提升大数据应用项目,通过实施工业大脑计划,借助现代高科技手段,依托大数据计算平台和E大脑数据体系,准确得到生产中各个环节物料添加的最优解,并能及时反馈给生产工人,从而推动工业生产由经验指标迈向数据指标,其生产中的科学性,精确性更强,有利于大大提升磷酸萃取率,从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也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达到了减排不减产,增收不增耗的目标。同时,生产参数指标由经验化迈向数据化,使得生产流程更加的科学,有利于保证产品的质量和产量的稳定。传统的经验指标数据依赖于工人的经验,经验的获得周期相对较长,而实施工业大脑计划,可以有效缩短技术工人的培训周期和培训难度,降低生产成本。
    【点睛】


    相关试卷

    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共3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PDF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PDF版,共4页。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