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3年芜湖市无为市部分学校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2023年芜湖市无为市部分学校中考二模化学试题第1页
    2023年芜湖市无为市部分学校中考二模化学试题第2页
    2023年芜湖市无为市部分学校中考二模化学试题第3页
    还剩1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年芜湖市无为市部分学校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芜湖市无为市部分学校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共22页。
    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中考模拟检测(一)化学试题卷注意事项:1.化学试卷共两大题17小题,满分40分。化学与物理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1-35.5  K-39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1. 小明为妈妈设计了一份午餐食谱,其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A. 清蒸鱼 B. 清汤面 C. 红烧肉 D. 香蕉2.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要加强和改善乡村环境,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A. 修建新型厕所,推广使用节水马桶B. 减少燃煤取暖,增加太阳能、风能发电C. 为保护环境,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D. 垃圾分类,不可回收的垃圾就地焚烧3. 如图是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方格”和其粒子结构示意图信息,下列说法中 不正确的是A. n=a+b+8 B. “?”处元素符号为 ClC. 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35.45 D. 该粒子化学性质稳定4. 辣椒是重庆美食中不可或缺的特色食材。辣椒中含有的辣椒碱是一种天然植物碱,其分子式为C18H27NO3下列关于辣椒碱说法不正确的是A. 从分类上看:辣椒碱属于有机物B. 从构成上看:辣椒碱由四种原子构成C. 从组成上看: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92D. 从变化上看:该物质可与酸发生中和反应5. 为除去粗盐中的泥沙并计算产率,某同学进行了实验。下图是实验过程中的部分操作,其中操作错误的是A. 取粗盐 B. 称粗盐C. 过滤 D. 蒸发结晶6. 下列劳动项目与所述化学知识没有关联A. 家政服务:用洗洁精去油污——洗洁精有乳化功能B. 社区服务:用O3给游泳池消毒——O3易溶于水C. 家务劳动:用硝酸铵制冰镇饮料——硝酸铵溶于水使温度降低D. 学农活动:向种植菠菜的地里施加草木灰(主要成分K2CO3)——提供钾元素7. 2008年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2022年北京冬奥会飞扬火炬的外壳材料的主要成分和燃料如表所示。奥运火炬的迭代,体现了我国科技水平的提高。下列有关两火炬的说法错误的是 样云火炬飞扬火炬外壳材料的主要成分铝合金碳纤维复合材料燃料丙烷(C3H8)氢气(H2) A. 外壳材料的主要成分都属于非金属单质B. 燃料都具有可燃性C. 燃料燃烧时,助燃物都是氧气D. 燃料燃烧时,都有水生成8. 氮是生命的基础,氮的循环在自然界中具有重要意义,下列关于氮气及其化合物的转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X的化学式是NH3 B. 反应只生成一种物质C. 催化剂ab在反应前后性质不变 D. 反应过程中分子的种类不变9. 元素化合价和物质类别是认识物质的两个重要维度。如图表示硫元素的化合价与含硫物质类别之间的关系,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B点表示的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B. A点表示的物质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 E点表示的物质的化学式为Na2SO3D. D点表示的物质可用于工业除铁锈10. 善于归纳知识有利于培养化学素养,下列对知识的整理内容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化学与安全B.化学与环保①进入地窖前先做灯火试验②可以用手接触实验室中无毒的药品①保护水资源——农业上禁止使用化肥与农至②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尽量乘坐公交车或步行C.化学概念D.化学中常见“三①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②纯水一定是软水,软水不一定是纯水①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②三种可加热仪器:试管、量筒、烧杯 A. A B. B C. C D. D11.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鉴别氯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加水后触摸容器外壁B鉴别过氧化氢溶液和蒸馏水加入二氧化锰观察是否产生气泡C检验烧碱样品是否完全变质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否变色D检验氧化钙中是否含有碳酸钙加入稀盐酸观察是否产生气泡 A A B. B C. C D. D12. 某同学在图1三颈瓶中加入一定量的暖宝宝原料(主要成分为铁粉和碳粉),并滴加几滴水,分别用压强、氧气浓度和温度三种数字传感器绘制出数据变化图像如图2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曲线为氧气变化曲线B. 曲线为温度变化曲线C. 曲线开始上升是因为铁缓慢氧化放热所致D. 如果暖宝宝原料足量,压强可降至0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题,共28分)13. 阅读下列科技短文,回答问题。人类历史上最早使用的制冷剂是C4H10O (乙醚)19世纪,CO2NH3SO2C2H6O (甲醚)相继被用作制冷剂。20世纪30年代开始,氟利昂普遍被空调等制冷行业用作制冷剂。1970年代中期,臭氧层变薄浮出水面,人们发现氟利昂释放的氯原子导致了大气平流层中臭氧层的严重破坏。氟利昂还是温室气体,其温室效应是CO23400倍以上,氟利昂在多个行业都有应用,我国预在2030年全面禁止使用氟利昂。NH3CO2是较早开发,至今仍在使用的制冷剂。NH3有爆燃的可能,存在一定安全隐患。CO2是一种天然绿色制冷剂。2022年北京冬奥会采用CO2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打造出冬奥历史上最快的冰。该技术将制冰过程吸收的热量回收,用于奥运场馆供热、供电,每年可节约200多万度电。1NH3N的化合价是_____价。219世纪所用的制冷剂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3使用氟利昂作制冷剂带来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__4CO2跨临界直冷技术制冰过程中,微观上制冷管道内发生改变_________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 氨气是一种安全的制冷剂B. 氟利昂的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强C. 制冷剂选择应考虑安全、环保等因素14. 小明跟小组同学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并进行相关实验。1标号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小明想要制取并收集50mLCO2,他选择了______(填字母序号)进行实验。3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反应特别剧烈,他应该如何操作?______。小明还可以采取什么措施?______(写一条即可)。15. 某化工厂利用粗氧化锌(含杂质氧化铜)制备活性氧化锌的生产流程如下:1反应①酸溶中使用的酸是     (填字母序号)A. HCl B. H2SO4 C. HNO32滤液甲中的金属阳离子有_______(填离子符号)3反应③后进行的分离操作名称是____,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_____4滤液乙的主要成分在农业上可用作_______5Zn2(OH)2CO3固体焙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16.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做酸碱中和反应时,将稀盐酸滴加到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氢氧化钠未变质),该小组同学对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是否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了兴趣,他们做了如下实验。【提出猜想】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    【收集证据】小红通过分析实验一、实验二和实验三来验证酸碱发生反应。1实验一:如图1可说明两种物质发生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2实验二:如图2所示,M点溶液中溶质为________(填化学式);3实验三:如图3所示,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入稀盐酸中,观察到U形管中右侧红墨水液面上升,该现象不能证明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理由是_________【反思与评价】4请从微观角度分析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质__________;由中和反应得出部分离子在溶液中不能共存,请再写出一组不能共存的离子_____【拓展延伸】          5实验四:某同学将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有气泡产生,他认为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成Na2CO3,该同学用pH传感器测定稀盐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过程中pH的变化。采集数据得到曲线如图4所示,0-5s时,观察到溶液中并没有想象中的气泡产生,B点溶液pH大于7,是因为_________(填物质名称)的水溶液呈碱性。5-10s时,观察到溶液中有气泡产生,请写出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17. 氯酸钾与碳,磷,有机物等混合受到撞击时,都易发生燃烧和爆炸,因此,氯酸钾是一种敏感度很高的炸响剂。实验室中制备KClO3的反应原理可用如下化学方程式表示:,若21.3gCl2200gK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请完成下列问题。1X的化学式为______2所用K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中考模拟检测(一)化学试题卷解析版注意事项:1.化学试卷共两大题17小题,满分40分。化学与物理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1-35.5  K-39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1. 小明为妈妈设计了一份午餐食谱,其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A. 清蒸鱼 B. 清汤面 C. 红烧肉 D. 香蕉【答案】A【解析】【详解】A、清蒸鱼富含蛋白质,故正确;B、清汤面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错误;C、红烧肉富含蛋白质和油脂,故错误;D、香蕉富含维生素,故错误。故选A2.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要加强和改善乡村环境,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A. 修建新型厕所,推广使用节水马桶B. 减少燃煤取暖,增加太阳能、风能发电C. 为保护环境,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D. 垃圾分类,不可回收的垃圾就地焚烧【答案】D【解析】【详解】A、使用节水马桶,能节约水资源,该选项做法符合要求,不符合题意;B、减少燃煤取暖,增加太阳能、风能发电,能减少污染性物质产生,该选项做法符合要求,不符合题意;C、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能保护环境,该选项做法符合要求,不符合题意;D、焚烧垃圾,会产生污染性物质,该选项做法不符合要求,符合题意。故选D3. 如图是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方格”和其粒子结构示意图信息,下列说法中 不正确的是A. n=a+b+8 B. “?”处元素符号为 ClC. 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35.45 D. 该粒子化学性质稳定【答案】A【解析】【详解】An=原子序数=17,该微粒结构示意图最外层电子为8,则该微粒为Cl得到一个电子形成Cl-,其中a=2,b=8,n=a+b+7,故选项说法错误;B、氯元素的元素符号为Cl,故选项说法正确;C、根据元素周期表信息可知Cl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45,故选项说法正确;D、该微粒为Cl得到一个电子形成氯离子,微粒最外层已经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则化学性质稳定,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4. 辣椒是重庆美食中不可或缺的特色食材。辣椒中含有的辣椒碱是一种天然植物碱,其分子式为C18H27NO3下列关于辣椒碱说法不正确的是A. 从分类上看:辣椒碱属于有机物B. 从构成上看:辣椒碱由四种原子构成C. 从组成上看: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92D. 从变化上看:该物质可与酸发生中和反应【答案】B【解析】【详解】A、由化学式可知,辣椒碱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A说法正确;B、由化学式可知,辣椒碱是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辣椒碱是由辣椒碱分子构成的,辣椒碱分子是由碳、氢、氮、氧四种原子构成的,故B说法错误;C、由化学式可知,辣椒碱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8):(16×3=92,故C说法正确;D、辣椒碱是一种天然植物碱,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故D说法正确;故选B5. 为除去粗盐中的泥沙并计算产率,某同学进行了实验。下图是实验过程中的部分操作,其中操作错误的是A. 取粗盐 B. 称粗盐C. 过滤 D. 蒸发结晶【答案】C【解析】【详解】A、用药匙取粗盐时,瓶塞要倒放,故A操作正确;B、称粗盐时要在天平托盘上放相同质量的纸,防止污染药品,且左物右码,故B操作正确;CC是过滤操作,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故C操作错误;D 、蒸发结晶时,要用玻璃棒不断的搅拌,可以使溶液受热均匀,防止底部局部过热而导致飞溅,故D操作正确。故选C6. 下列劳动项目与所述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A. 家政服务:用洗洁精去油污——洗洁精有乳化功能B. 社区服务:用O3给游泳池消毒——O3易溶于水C. 家务劳动:用硝酸铵制冰镇饮料——硝酸铵溶于水使温度降低D. 学农活动:向种植菠菜的地里施加草木灰(主要成分K2CO3)——提供钾元素【答案】B【解析】【详解】A、用洗洁精去油污,是因为洗洁精中含有乳化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将油污乳化为细小油滴,随水冲走,不符合题意;B、用O3给游泳池消毒,是因为臭氧具有强氧化性,符合题意;C、用硝酸铵制冰镇饮料,是因为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温度降低,不符合题意;D、向种植菠菜的地里施加草木灰,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含钾元素,可作钾肥,不符合题意。故选B7. 2008年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2022年北京冬奥会飞扬火炬的外壳材料的主要成分和燃料如表所示。奥运火炬的迭代,体现了我国科技水平的提高。下列有关两火炬的说法错误的是 样云火炬飞扬火炬外壳材料的主要成分铝合金碳纤维复合材料燃料丙烷(C3H8)氢气(H2) A. 外壳材料的主要成分都属于非金属单质B. 燃料都具有可燃性C. 燃料燃烧时,助燃物都是氧气D. 燃料燃烧时,都有水生成【答案】A【解析】【详解】A祥云火炬的主要成分是铝合金、镁等,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材料,在宏观上组成具有新性能的材料,不都属于非金属单质,选项错误。B、燃料都具有可燃性,能作燃料,正确。C、氧气能支持燃烧,助燃物都是氧气,正确。D、由质量守恒定律,两种火炬的燃料中均含有氢元素,都有水生成,正确。故选:A8. 氮是生命的基础,氮的循环在自然界中具有重要意义,下列关于氮气及其化合物的转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X的化学式是NH3 B. 反应只生成一种物质C. 催化剂ab在反应前后性质不变 D. 反应过程中分子的种类不变【答案】A【解析】【详解】AX的一个分子由1N3H构成,则化学式为NH3,正确;B、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中有氢元素而生成物中没有氢元素,所以 反应生成不只一种,错误;C、催化剂ab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物理性质可能改变,错误;D、化学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则反应过程中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错误;故选A9. 元素化合价和物质类别是认识物质两个重要维度。如图表示硫元素的化合价与含硫物质类别之间的关系,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B点表示的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B. A点表示的物质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 E点表示的物质的化学式为Na2SO3D. D点表示的物质可用于工业除铁锈【答案】D【解析】【详解】A、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零,B点表示的物质为硫单质,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不正确;BA点表示的物质为+6价硫元素形成的氧化物SO3,非金属氧化物三氧化硫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E点物质硫酸盐,不正确;CE点表示的物质是+6价硫元素形成的盐Na2SO4,不正确;DD点表示的物质+6价硫元素形成的酸H2SO4,可用于工业除铁锈,正确;故选D10. 善于归纳知识有利于培养化学素养,下列对知识的整理内容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化学与安全B.化学与环保①进入地窖前先做灯火试验②可以用手接触实验室中无毒的药品①保护水资源——农业上禁止使用化肥与农至②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尽量乘坐公交车或步行C.化学概念D.化学中常见的“三①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②纯水一定是软水,软水不一定是纯水①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②三种可加热仪器:试管、量筒、烧杯 A. A B. B C. C D. D【答案】C【解析】【详解】A地窖中可能由于植物呼吸作用而二氧化碳含量过高,则进入之前要做灯火实验,说法正确;在实验室中,不能用手触摸药品,说法错误,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目前不能完全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说法错误;二氧化碳会引起温室效应,则尽量乘坐公交车或步行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说法正确,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中只含有氧元素,说法正确;软水为不含或少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则纯水一定是软水,软水不一定是纯水,说法正确,该选项符合题意。D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说法正确;量筒不能用于加热,试管和烧杯可用于加热,说法错误,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11.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鉴别氯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加水后触摸容器外壁B鉴别过氧化氢溶液和蒸馏水加入二氧化锰观察是否产生气泡C检验烧碱样品是否完全变质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是否变色D检验氧化钙中是否含有碳酸钙加入稀盐酸观察是否产生气泡 A. A B. B C. C D. D【答案】C【解析】【详解】A、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变化不明显,而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温度降低,则鉴别氯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可通过加水后触摸容器外壁,判断温度的变化,故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B、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可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而水中加入二氧化锰,无明显现象,则鉴别过氧化氢溶液和蒸馏水,可通过加入二氧化锰观察是否产生气泡,故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C、烧碱是氢氧化钠俗称,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二发生变质,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均显碱性,均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则检验烧碱样品是否完全变质,不能通过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是否变色,故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D、氧化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该反应无气泡冒出,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有气泡产生,则检验氧化钙中是否含有碳酸钙,可通过加入稀盐酸观察是否产生气泡,故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C12. 某同学在图1三颈瓶中加入一定量的暖宝宝原料(主要成分为铁粉和碳粉),并滴加几滴水,分别用压强、氧气浓度和温度三种数字传感器绘制出数据变化图像如图2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曲线为氧气变化曲线B. 曲线为温度变化曲线C. 曲线开始上升是因为铁缓慢氧化放热所致D. 如果暖宝宝原料足量,压强可降至0【答案】C【解析】【分析】通过题中信息可知,暖宝宝原料主要成分为铁粉和碳粉,滴加几滴水后,暖宝宝中的物质发生缓慢氧化,消耗氧气,使氧气浓度降低,会导致容器内气压减小;但缓慢氧化会放出热量,使容器内气体受热膨胀,容器内气压增大,而放热时使气压增大的幅度要大于因氧气消耗而使气压减小的幅度,故在放热过程中容器内气压呈上升趋势,但当反应完成后,温度冷却至室温,容器内气压会低于原来的气压。由于反应消耗了氧气,所以氧气的浓度呈一直下降的趋势;反应过程放出大量热量,温度升高,待反应结束后,设备恢复到室温。【详解】A、铁进行氧化反应放热,容器内温度升高,反应结束后,温度逐渐恢复到室温。曲线中,反应前后数值相等,为温度变化曲线,此选项错误;B、由分析可知,反应放热导致气压增大的幅度大于氧气被消耗导致气压被减小的幅度,所以容器内气压先升后降,当温度冷却到室温时,容器内气压要比正常低。曲线中数值先增大后减小,为压强变化曲线,此选项错误;C、根据分析可知,曲线是温度变化曲线、曲线是压强变化曲线;曲线开始上升是因为铁缓慢氧化放热所致,此选项正确;D、如果暖宝宝原料足量,压强不能降至0,是因为容器内还有不能被消耗氮气、稀有气体等气体,此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铁和水、氧气同时接触时容易生锈,放出热量。本题主要考查物质性质,解答时要根据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题,共28分)13. 阅读下列科技短文,回答问题。人类历史上最早使用的制冷剂是C4H10O (乙醚)19世纪,CO2NH3SO2C2H6O (甲醚)相继被用作制冷剂。20世纪30年代开始,氟利昂普遍被空调等制冷行业用作制冷剂。1970年代中期,臭氧层变薄浮出水面,人们发现氟利昂释放的氯原子导致了大气平流层中臭氧层的严重破坏。氟利昂还是温室气体,其温室效应是CO23400倍以上,氟利昂在多个行业都有应用,我国预在2030年全面禁止使用氟利昂。NH3CO2是较早开发,至今仍在使用的制冷剂。NH3有爆燃的可能,存在一定安全隐患。CO2是一种天然绿色制冷剂。2022年北京冬奥会采用CO2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打造出冬奥历史上最快的冰。该技术将制冰过程吸收的热量回收,用于奥运场馆供热、供电,每年可节约200多万度电。1NH3N的化合价是_____价。219世纪所用的制冷剂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3使用氟利昂作制冷剂带来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__4CO2跨临界直冷技术制冰过程中,微观上制冷管道内发生改变的是_________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 氨气是一种安全的制冷剂B. 氟利昂的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强C. 制冷剂选择应考虑安全、环保等因素【答案】1-3    2二氧化碳、二氧化硫    3破坏臭氧层、导致温室效应    4二氧化碳分子的间隔    5BC【解析】【小问1详解】在氨气中,氢元素显+1价,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设氮元素化合价为,则有,解得,故NH3N的化合价是-3价;【小问2详解】氧化物是由氧元素和另外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故19世纪所用的制冷剂中,属于氧化物的是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小问3详解】由题目信息“臭氧层变薄浮出水面,人们发现氟利昂释放的氯原子导致了大气平流层中臭氧层的严重破坏。氟利昂还是温室气体,其温室效应是CO23400倍以上”可知,使用氟利昂作制冷剂带来的主要问题是破坏臭氧层、导致温室效应;【小问4详解】CO2跨临界直冷技术制冰过程中,二氧化碳吸收热量,温度改变,所以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改变,故微观上制冷管道内发生改变的是二氧化碳分子的间隔;【小问5详解】A、氨气有爆燃的可能,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因此氨气是一种不安全的制冷剂,故A错误;B、氟利昂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3400倍以上,因此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强,故B正确;C、制冷剂选择应考虑安全。环保等因素,故C正确;故选BC14. 小明跟小组同学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并进行相关实验。1标号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小明想要制取并收集50mLCO2,他选择了______(填字母序号)进行实验。3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反应特别剧烈,他应该如何操作?______。小明还可以采取什么措施?______(写一条即可)。【答案】1分液漏斗    2    ①.     ②. BE##EB    3    ①. 减慢分液漏斗中液体的滴加速度    ②. 降低分液漏斗中液体的浓度【解析】【小问1详解】标号仪器a的名称是分液漏斗。【小问2详解】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制取并收集50mLCO2,碳酸钙和稀盐酸在常温下反应,发生装置选B,收集装置选E,故选择了BE进行实验。【小问3详解】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反应特别剧烈,应该减缓反应速率,分液漏斗可以控制稀盐酸的滴加速率,进而控制反应速率,故操作为减慢分液漏斗中液体的滴加速度。稀盐酸的浓度大,反应速率较快,故还可以采取的措施为降低分液漏斗中液体的浓度。15. 某化工厂利用粗氧化锌(含杂质氧化铜)制备活性氧化锌的生产流程如下:1反应①酸溶中使用的酸是     (填字母序号)A. HCl B. H2SO4 C. HNO32滤液甲中的金属阳离子有_______(填离子符号)3反应③后进行的分离操作名称是____,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_____4滤液乙的主要成分在农业上可用作_______5Zn2(OH)2CO3固体焙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答案】1B    2Cu2+ 、Zn2+##Cu2+ 和Zn2+##Zn2+、Cu2+ ##Zn2+和Cu2+    3    ①. 过滤    ②. 漏斗    4氮肥    5【解析】【分析】在反应②中,加入过量的锌粉得到硫酸锌溶液,说明滤液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从而得出反应①中加入的酸是H2SO4,反应①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ZnO+H2SO4=ZnSO4+H2OCuO+H2SO4=CuSO4+H2O【小问1详解】由分析可知:反应①“酸溶中使用的酸是H2SO4【小问2详解】由分析可知:滤液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硫酸铜和硫酸锌,可能有硫酸,故滤液甲中的金属阳离子有:Cu2+ 、Zn2+【小问3详解】反应③后是把固体和液体分离,则进行的分离操作名称是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小问4详解】反应③中参加反应的有铵根离子,生成物中应含有铵盐,则滤液乙中含有铵盐,故滤液乙的主要成分在农业上可用作氮肥;【小问5详解】Zn2(OH)2CO3固体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氧化锌、水和二氧化碳,故化学方程式为:Zn2(OH)2CO3 2ZnO + H2O + CO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物质制备,在解决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考查的问题,然后结合题中的知识和所给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16.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做酸碱中和反应时,将稀盐酸滴加到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氢氧化钠未变质),该小组同学对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是否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了兴趣,他们做了如下实验。【提出猜想】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    【收集证据】小红通过分析实验一、实验二和实验三来验证酸碱发生反应。1实验一:如图1可说明两种物质发生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2实验二:如图2所示,M点溶液中溶质为________(填化学式);3实验三:如图3所示,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入稀盐酸中,观察到U形管中右侧红墨水液面上升,该现象不能证明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理由是_________【反思与评价】4请从微观角度分析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质__________;由中和反应得出部分离子在溶液中不能共存,请再写出一组不能共存的离子_____【拓展延伸】          5实验四:某同学将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有气泡产生,他认为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成Na2CO3,该同学用pH传感器测定稀盐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过程中pH的变化。采集数据得到曲线如图4所示,0-5s时,观察到溶液中并没有想象中的气泡产生,B点溶液pH大于7,是因为_________(填物质名称)的水溶液呈碱性。5-10s时,观察到溶液中有气泡产生,请写出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答案】1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    2NaCl    3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    4    ①. 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    ②. Mg2+OH-    5    ①. 碳酸氢钠    ②.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探究和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质的实验探究。【小问1详解】如图1中,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完全反应后,溶液显中性或显酸性,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可说明两种物质发生了反应;【小问2详解】如图2所示,M点溶液pH值等于7溶液呈中性,则氢氧化钠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溶质为反应生成的氯化钠,故化学式为NaCl【小问3详解】如图3所示,观察到U形管中右侧红墨水液面上升,该现象不能证明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理由是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也能够导致U形管中右侧红墨水液面上升;【小问4详解】从微观角度分析可知,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镁离子能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因此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不能共存;【小问5详解】由题干信息可知,0-5s没有看到气泡且溶液呈碱性,是因为AB段发生的反应是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为:Na2CO3+HCl=NaHCO3+NaCl,故B点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因为碳酸氢钠的存在;5-10s时,观察到溶液中有气泡产生,是因为BC段发生的反应是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点睛】本题需要熟练运用溶液的酸碱性对应的酸碱指示剂变色情况、对应pH值的范围结合中和反应的实质来解答题目,还需要结合反应过程中pH值的变化来判断化学反应发生的阶段,综合性较强。17. 氯酸钾与碳,磷,有机物等混合受到撞击时,都易发生燃烧和爆炸,因此,氯酸钾是一种敏感度很高的炸响剂。实验室中制备KClO3的反应原理可用如下化学方程式表示:,若21.3gCl2200gK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请完成下列问题。1X的化学式为______2所用K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答案】1KCl    2解:设21.3gC12完全反应消耗KOH的质量为x
    x=33.6g所用K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答:所用K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6.8%【解析】【分析】本题涉及根据化学方程式推化学式及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等。【小问1详解】中等号左边氯原子6个、钾原子6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6个,等号右边氯原子1个、钾原子1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6个,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等号两边,原子种类、数目均相等,即5X中含有5个钾原子、5个氯原子,则X的化学式为KCl,故填:KCl【小问2详解】见答案。【点睛】化学方程式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即等号两边原子种类、数目均相等。

    相关试卷

    2023年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市部分学校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2023年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市部分学校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共5页。

    29,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29,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有关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市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市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Na-23,72g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