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新高考语文第2部分 专题10 Ⅲ 核心突破 突破四 答好三步,用好一法,概括分析文意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新高考语文第2部分 专题10 Ⅲ 核心突破 突破四 答好三步,用好一法,概括分析文意第1页
    新高考语文第2部分 专题10 Ⅲ 核心突破 突破四 答好三步,用好一法,概括分析文意第2页
    新高考语文第2部分 专题10 Ⅲ 核心突破 突破四 答好三步,用好一法,概括分析文意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新高考语文第2部分 专题10 Ⅲ 核心突破 突破四 答好三步,用好一法,概括分析文意

    展开

    这是一份新高考语文第2部分 专题10 Ⅲ 核心突破 突破四 答好三步,用好一法,概括分析文意,共6页。


    突破四 答好三步用好一法概括分析文意

    [导语] 概括分析题是高考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它直接考查考生对文意的理解。如何做到准确理解?除了要老老实实、认认真真地读文外,还要遵循一定的答题步骤,用好最重要的答题方法——比对法。

    全国卷概括分析文意题有着很强的规律性选文全为人物传记结构大致相同选项命制特点鲜明把握住这些规律和特点后再遵循一定的答题步骤用好比对答题方法拿下该题便相当容易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叶味道,初讳贺孙,以字行,更字知道,温州人。少刻志好古学,师事朱熹。试礼部第一。时伪学禁行,味道对学制策,率本程颐无所避。知举胡见而黜之,曰:此必伪徒也。既下第,复从熹于武夷山中。学禁开,登嘉定十三年进士第,调鄂州教授。

    理宗访问熹之徒及所著书,部使者遂以味道行谊闻,差主管三省架阁文字。迁宗学谕,轮对,言:人主之务学,天下之福也。必坚志气以守所学,谨几微以验所学,正纲常以励所学,用忠言以充所学。至若口奏,则又述帝王传心之要,与四代作歌作铭之旨,其终有曰:言宣则力减,文胜则意虚。从臣有荐味道可为讲官,乃授太学博士,兼崇政殿说书。

    故事,说书之职止于《通鉴》,而不及经。味道请先说《论语》,诏从之。帝忽问鬼神之理,疑伯有之事涉于诞。味道对曰:阴阳二气之散聚,虽天地不能易。有死而犹不散者,其常也。有不得其死而郁结不散者,其变也。故圣人设为宗祧,以别亲疏远迩,正所以教民亲爱,参赞化育。今伯有得罪而死,其气不散,为妖为厉,使国人上下为之不宁,于是为之立子泄以奉其后,则庶乎鬼有所知,而神莫不宁矣。盖讽皇子事也。

    三京用师,廷臣边阃交进机会之说。味道进议状,以为:开边浸阔,应援倍难,科配日繁,馈饷日迫,民一不堪命,庞勋、黄巢之祸立见,是先摇其本,无益于外也。经筵奏事,无日不申言之,而洛师寻以败闻。于是人谓味道见微虑远。

    味道所奏陈,无一言不开导引翼,求切于君身;旁引折旋,推致于治道。迁秘书著作佐郎而卒。讣闻,帝震悼,出内帑银帛赙其丧,升一官以任其后,故事所未有也。(节选自《宋史·叶味道传》,有删改)

     宗学谕:宗室子弟学校的教官。伯有之事:公元前544年发生在郑国的一场内乱。子泄:人名。边阃:边关。

    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叶味道学识卓越笃志古学他参加礼部考试夺得第一受到禁行伪学的影响而落第仍然师从朱熹后又考取进士

    B叶味道博学多才德识兼进他入对时不光劝谏皇帝要搞好国家管理还告诉皇帝传世心学的要领和虞周四代作歌作铭的旨意

    C叶味道敢于直言见微虑远在三京用兵时朝廷的大臣和边境的将帅支持用兵但他坚决反对指出开边拓疆的害处后来洛师兵败印证了他的看法

    D叶味道忠心事主荣宠无比生前深谋远虑善用奏对所提建议无不被皇帝采纳死后皇帝拿出国库钱帛帮忙办理丧事并任用他的后人

    答案 D

    解析 所提建议无不被皇帝采纳于文无据。原文有经筵奏事,无日不申言之,而洛师寻以败闻,其中洛师寻以败闻说明,在此事上,他的建议并未被皇帝采纳。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叶味道师从朱熹不改初衷即使是伪学遭到禁行他考策对时仍然毫无避忌依从程颐学说落第之后又跟随朱熹到武夷山游学

    B叶味道不卑不亢忠诚劝勉他在升为宗学谕后劝告皇帝要坚守志气来固守所学端正纲常来磨砺所学取用忠言来充实所学

    C叶味道善用时机讽谏皇帝他在任职说书时请求先讲说《论语》在皇帝问起鬼神的事理时他借皇子赵竑的事情讽谏皇帝

    D叶味道分析问题见微虑远三京用兵时朝廷大臣边关将帅都认为这是机会而叶味道能条分缕析阐述开边拓疆存在的困难

    答案 C

    解析 他借皇子赵的事情讽谏皇帝分析有误。原文盖讽皇子事也是说,大概他在借伯友的事情讽谏皇子赵的事情。

    参考译文

    叶味道,最初名叫贺孙,以字行于世,又改字为知道,是温州人。少年笃志喜好古学,师从朱熹。参加礼部考试,名列第一。当时伪学遭到禁行,叶味道考策对时,全都依照程颐的思想学说,无所避忌。知举胡见到他的策对就将他除名,说:这一定是伪学之徒。(叶味道)落第之后,又到武夷山中跟随朱熹游学。学禁解除,考中嘉定十三年进士,调任鄂州教授。

    宋理宗访求朱熹的门徒以及其所写的书籍,部使者就把叶味道的事迹上报,朝廷派叶味道主管三省架阁文字。升为宗学谕,轮流入对时,叶味道说:皇上致力于学问,这是天下人的福气。()一定要坚守志气来固守所学,谨慎对待细小之处来验证所学,端正纲常来磨砺所学,取用忠言来充实所学。到了上奏时,就又述说帝王传世心学的要领和虞、夏、殷、周四代作歌作铭的旨意,最后他又说:言语宣发内力就会衰减,文辞取胜意蕴就会空虚。随从臣子有人推荐叶味道(认为他)可以做讲官,于是授任他太学博士,兼任崇政殿说书。

    依旧例,说书的职责只是对《通鉴》进行讲说,而不涉及经书。叶味道请求先讲说《论语》,皇帝下诏应允了他。皇帝忽然问起鬼神的事理,怀疑伯有的事情牵涉荒诞。叶味道回答说:阴阳二气的聚散,即使天地也不能改变。有的人死了然而魂魄仍然不散,这是常态。有的人不得善终而魂魄郁结不散,这是变态。所以圣人设立宗庙,来区分亲疏远近,正可以用来教化百姓亲爱,参与、调节人与天地的关系。现在伯有获罪而死,他的阴魂不散,成为妖成为厉鬼,让国人上下因为他而不得安宁,在这时如果为他立子泄来侍奉他的后人,那么或许鬼神有知,不会不安宁了。大概是讽谏皇子赵的事情

    三京用兵,朝廷的大臣、边境的将帅都进言说这是机会。叶味道呈上议状,认为:开边拓疆,接应援助倍加艰难,摊派日益繁重,转运粮饷一天天地急迫,百姓一旦活不下去,庞勋、黄巢那样的祸端就会立刻出现,这是先动摇了根本,对于边事无益。他在经筵上奏事时,没有一天不重申这些看法,洛阳的军队不久传来战败的消息。于是人们认为叶味道能见微虑远。

    叶味道的奏书陈言,没有一句不是引导和辅佐,以求切合皇帝自身;旁征博引循环往复,推求达到治道。叶味道升迁为秘书著作佐郎后去世。讣告一出,皇帝为之震惊痛悼,拿出国库的钱帛帮忙办理丧事,升官一级且任用他的后人,这是旧例所没有的。

    答题三步骤:

    概括分析文意题重在考查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故应注意以下两点:

    细读原文。按人物的一个个小故事给文章分层,分清是何人在何时、何地、何职做了何事起因、经过、结果,这些事有什么意义;文中还涉及哪些人物,这些人物之间的关系及其对事件各持什么态度;事件表现了主要人物的什么精神。总之,考生要学会习惯性地多问自己几个问题,使文章的主要内容在自己脑中顺序化、网络化,这样才能信手拈来,准确答题。

    利用信息明示的信息或隐藏的信息分析内容。考生应注意选文的出处、注释等内容,当然也包括命题者在本题中所提供的75%的正确信息。此外考生还应结合自身所储备的有关作者的信息,有关文学、历史等方面的知识对文段进行耐心的解读,力求读懂、读透文章。

    在答概括分析文意题三步骤中最重要的是第三步仔细比对反复推敲选项内容多是命题者对原文的概括转述和分析比对法就是把选项与原文进行细致的比对反复推敲从中发现选项与原文意思不一致的地方进而找出选项的干扰之处比对法主要是从关键词语人物时间地点添加内容句间关系等方面进行比对

    1比对关键词语,看是否曲解文意

    命题方式

    故意曲解文中某一关键词语的意思,从而制造干扰项干扰考生,这种方式是命题的主要设误方式

    比对方法

    细心辨析选项中对人物的分析、对文本道理的阐述等有无夸大、歪曲或偷换概念的现象,要注意比对选项转述时是否漏掉了某个起关键作用的词语

     

    边练边悟1 阅读下面的选项与原文认真比对看看选项概括分析是否有误

    选项(2020年新高考全国卷12D)左光斗饱受迫害死后得以平反他家中受到株连母亲兄长以及同宗群从十余人被迫害致死直到魏忠贤被诛他才受到追赠谥为忠毅

    原文光斗既死,赃犹未竟。忠贤令抚按严追,系其群从十四人。长兄光霁坐累死,母以哭子死。都御史周应秋犹以所司承追不力,疏趣之,由是诸人家族尽破。忠贤既诛,赠光斗右都御史,录其一子。已,再赠太子少保。福王时,追谥忠毅。(节选自《明史·左光斗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原文说左光斗母以哭子死选项将其曲解为被迫害致死

    2比对添加内容,看是否无中生有(于文无据)

    命题方式

    在选项中故意添加一些貌似合理的内容,制造出错误选项

    比对方法

    看选项哪点内容是原文中没有的,两相比对,看这点内容在原文中是否有根据

     

    边练边悟2 阅读下面的选项与原文认真比对看看选项概括分析是否有误

    选项郭嘉洞察天下时势颇有谋略他的认识得到太祖的赏识他还上表献计帮助太祖打败吕布并适时提出加快进攻的战略活捉吕布

    原文(太祖)召见(郭嘉),论天下大事。太祖曰: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征吕布,三战破之,布退固守。时士卒疲倦,太祖欲引军还,嘉说太祖急攻之,遂禽布。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十四·郭嘉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无中生有文中并没有说他上表献计帮助太祖打败吕布

    3比对人物,看是否张冠李戴

    命题方式

    在选项中将原文某人做的事、说的话移花接木到另一个人物身上,导致对象错位

    比对方法

    分清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做的不同事,产生的不同结果,防止张冠李戴、颠倒事实。辨析时应重点抓住是谁,在何时何地,说过什么话,做过什么事,尤其要看主语、谓语与原文是否一致

     

    边练边悟3 阅读下面的选项与原文认真比对看看选项概括分析是否有误

    选项张嘉贞为相强躁执法严明峻切秘书监姜晈说他气量不够宽大张嘉贞请求对姜晈施以廷杖广州都督裴伷先因罪下狱张嘉贞认为应该严厉处置

    原文(张嘉贞)迁中书令。居位三年,善傅奏,敏于裁遣。然强躁,论者恨其不裕。秘书监姜得罪,嘉贞希权幸意,请加诏杖,已而。会广州都督裴先抵罪,帝问法如何,嘉贞复援,张说曰:不然,士可杀不可辱。帝然之。(节选自《新唐书·张嘉贞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说张嘉贞气量不够大的是论者并非姜晈并且姜晈被施以杖刑也并非因为说张嘉贞气量不够宽大而是因为得罪(获罪)

    4比对时间、地点,看是否时间、地点颠倒

    命题方式

    在选项中把某一时间、地点发生的事转换到另一时间、地点

    比对方法

    分析时要特别注意选项中的时间词语,人物行为、事件发生的地点,并与原文进行比对,厘清人物在何时何地做了何事,识破时间错误的陷阱,防止地点错误

     

    边练边悟4 阅读下面的选项与原文认真比对看看选项概括分析是否有误

    选项黎士弘治民有术注重民生他在玉山县建立学校并招集流亡百姓开垦田地以恢复旧业也注重让民众休养生息

    原文(黎士弘)署玉山县事,立学建治,招集流亡,垦田定赋,民复旧业。裁缺,改授永新知县。政清狱简,与民休息。(节选自《清史稿·黎士弘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根据原文与民休息是黎士弘改授永新知县后做的事并非在玉山任上

    5比对句间因果关系句,看是否因果失当

    命题方式

    这类干扰项往往把没有因果关系的事件硬说成有因果关系,或者颠倒了两者之间的关系

    比对方法

    注意选项中因此”“所以”“以致等表因果的词语,与原文相关句子比对一下,看看因果关系是否成立

     

    边练边悟5 阅读下面的选项与原文认真比对看看选项概括分析是否有误

    选项(2020年江苏卷第6B)赵太夫人当年待字闺中时烧得一手好菜父亲的好友十分欣赏命其子前来求亲

    原文太夫人姓赵氏,其先江陵人,景泰间徙公安,遂占籍,四传为处士文深。赠中宪东谷公与处士同里,雅相欢也,因悉太夫人勤慎状,曰:是真我家妇。遂命方伯公委禽焉。

    (节选自袁宗道《外大母赵太夫人行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父亲的好友是因为悉太夫人勤慎状才命其子前来求亲并非因为太夫人烧得一手好菜

    相关试卷

    新高考语文第6部分 专题10 对点精练四 概括分析文意课件PPT:

    这是一份新高考语文第6部分 专题10 对点精练四 概括分析文意课件PPT,共39页。

    新高考语文第2部分 专题11 Ⅲ 核心突破 突破三 “法”“情”合一,鉴赏表达技巧课件PPT:

    这是一份新高考语文第2部分 专题11 Ⅲ 核心突破 突破三 “法”“情”合一,鉴赏表达技巧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核心内容导图概览,修辞手法,四类技巧精准理解,特别提醒,虚实结合,联想想象,绘声绘色,高低结合,以动衬静,侧面描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语文第2部分 专题10 Ⅲ 核心突破 突破四 答好三步,用好一法,概括分析文意课件PPT:

    这是一份新高考语文第2部分 专题10 Ⅲ 核心突破 突破四 答好三步,用好一法,概括分析文意课件PPT,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核心内容导图概览,答题三步骤,特别提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