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浙江省名校协作体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展开2023届浙江省名校协作体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2022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5月22日)在中国昆明召开,口号是所有生命构建共同的未来,强调生物多样性是应对若干可持续发展挑战的办法。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类活动可能导致生物多样性锐减
B.外来物种入侵是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之一
C.迁地保护的最终目的是建立植物园、动物园等增加经济收益
D.建立种子库和基因资源库是对物种的遗传资源进行长期保存
【答案】C
【分析】生物多样性的保护:(1)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是保护物种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2)易地保护:动物园、植物园。(3)利用生物技术对生物进行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如建立精子库、种子库等。(4)利用生物技术对生物进行濒危物种进行保护。如人工授精、组织培养和胚胎移植等。
【详解】A、人类活动如过度开发、过度放牧、滥砍乱伐等可能导致生物多样性锐减,A正确;
B、外来物种入侵可能会导致本地物种灭绝,是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之一,B正确;
C、迁地保护的最终目的是保护生物多样性,而不是建立植物园、动物园等增加经济收益,C错误;
D、建立种子库和基因资源库是对物种的遗传资源,如植物种子、动物精液、胚胎和真菌菌株等,进行长期保存,D正确。
故选C。
2.一般植物通常都会落叶,通过根、茎、芽或者种子等器官的休眠度过寒冷、干旱等不适宜生长的季节。下列能帮助植物度过不良环境的植物激素是( )
A.乙烯 B.生长素 C.赤霉素 D.细胞分裂素
【答案】A
【分析】不同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生长素:合成部位: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主要生理功能:生长素的作用表现为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赤霉素:合成部位:幼芽、幼根和未成熟的种子等幼嫩部分。主要生理功能:促进细胞的伸长;解除种子、块茎的休眠并促进萌发的作用。细胞分裂素:合成部位:正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幼嫩根尖。主要生理功能:促进细胞分裂;诱导芽的分化;防止植物衰老。脱落酸:合成部位:根冠、萎蔫的叶片等。主要生功能:抑制植物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促进植物进入休眠;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脱落。乙烯:合成部位:植物体的各个部位都能产生。主要生理功能:促进果实成熟;促进器官的脱落;促进多开雌花。
【详解】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对植物体的生长和发育起促进作用,脱落酸和乙烯能帮助植物度过不良环境。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3.唐氏综合征的病因是父母的生殖细胞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21号染色体发生不分离现象所致。这种变异属于( )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染色体结构变异 D.染色体数目变异
【答案】D
【分析】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基本类型:
(1)细胞内的个别染色体增加或减少。如:21三体综合征。
(2)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增加或减少。
【详解】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21号染色体发生不分离会导致子代多一条或少一条染色体,其中唐氏综合征(21三体综合征)是由于第21号染色体多出一条导致的,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4.生物技术安全性和伦理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鼓励发展基因编辑技术来设计试管婴儿解决不孕问题
B.我国在任何情况下不发展、不生产、不储存生物武器
C.克隆技术还不成熟,与社会伦理有严重冲突,应禁止生殖性克隆人
D.应严格选择转基因植物的目的基因,避免产生对人类有害的物质
【答案】A
【分析】1、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食物安全(滞后效应、过敏源、营养成分改变)、生物安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环境安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2、克隆技术:(1)治疗性克隆:指利用克隆技术产生特定细胞和组织(皮肤、神经或肌肉等)用于治疗性移植。(2)生殖性克隆:指将克隆技术用于生育目的,即用于产生人类个体。(3)中国政府的态度:禁止生殖性克隆人,坚持四不原则(不赞成、不允许、不支持、不接受任何生殖性克隆人实验),不反对治疗性克隆人。
3、生物武器的传播是把这些病原体直接或者通过食物、生活必需品等散布到敌方,可以对军队和平民造成大规模杀伤后果。
【详解】A、基因编辑技术存在安全风险,有人滥用设计试管婴儿技术选择性设计婴儿,A错误;
B、中国政府在任何情况下不发展、不生产、不储存生物武器,B正确;
C、克隆技术还不成熟,与社会伦理有严重冲突,应禁止生殖性克隆人,但不反对治疗性克隆人,C正确;
D、应严格选择转基因植物的目的基因,避免产生对人类有害的物质威胁人类安全健康,D正确。
故选A。
5.儿童早衰症属于遗传病,患者体内的器官快速衰老,造成各种生理功能下降。下列关于细胞衰老和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的呼吸速率随细胞衰老而不断增大
B.衰老细胞的膜脂氧化导致细胞膜流动性降低
C.早衰症患者体内衰老细胞的死亡不属于细胞凋亡
D.细胞凋亡因没有膜封闭而容易引起炎症
【答案】B
【分析】细胞衰老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结果使细胞萎缩,体积变小,细胞新陈代谢速率减慢。(2)细胞内多种酶的活性降低。(3)细胞内的色素会随着细胞衰老而逐渐累积,它们会妨碍细胞内物质的交流和传递,影响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4)细胞内呼吸速度减慢,细胞核的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5)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详解】A、细胞衰老时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A错误;
B、衰老细胞膜脂氧化导致细胞膜流动性降低,B正确;
C、早衰症患者体内衰老细胞的死亡是基因控制的,属于细胞凋亡,C错误;
D、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有利于个体生长发育,凋亡中形成凋亡小体,不会引起炎症反应,D错误。
故选B。
6.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级一般不超过5个与能量逐级递减有关
B.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属于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
C.信息传递可发生在生物之间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
D.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以CO2和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循环
【答案】D
【分析】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就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
【详解】A、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即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能量传递效率一般在10﹣20%之间,所以食物链一般不超过5个环节,A正确;
B、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B正确;
C、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发生在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且这种传递往往是双向的,C正确;
D、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D错误。
故选D。
7.某同学制作了6个碱基对的规则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含3个A﹣T碱基对,则需要的连接物共49个
B.若含3个C﹣G碱基对,代表4种碱基的材料数量相等
C.磷酸基团和含氮碱基交替连接排列在主链的外侧
D.搭建脱氧核苷酸时,每个磷酸分子连着1个脱氧核糖
【答案】C
【分析】1、DNA的双螺旋结构:①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②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在内侧。③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起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2、在双链DNA中,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T、G=C。设能搭建的DNA分子含有n个碱基对,则每条链需要脱氧核糖和磷酸之间的连接物的数目为2n﹣1,共需(2n﹣1)×2个。
【详解】A、一分子脱氧核苷酸中磷酸与脱氧核糖之间需要通过一个连接物相连,同时相邻核苷酸之间还需要一个连接物将相邻核苷酸连接形成链状,因此搭建6个碱基对的DNA结构模型,需要磷酸与脱氧核糖的连接物为(6×2﹣1)×2=22个;由于含有3个A﹣T碱基对,则需要碱基对之间的的连接物为3×2+3×3=15个;需要碱基与脱氧核糖的连接物为12个,因此,共需要的连接物为22+15+12=49个,A正确;
B、若含3个C-G碱基对,代表4种碱基的材料数量相等,都是3个,B正确;
C、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中,磷酸基团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排列在主链的外侧,形成基本骨架,C错误;
D、由于一分子脱氧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构成,所以搭建脱氧核苷酸时,每个磷酸分子连着1个脱氧核糖,D正确。
故选C。
8.阅读某品牌牛肉干包装上的主要营养成分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成分名称
含量(每100g)成分
成分名称
含量(每100g)
水分(g)
9.3
能量(kJ)
2301
蛋白质(g)
45.6
脂肪(g)
40
糖类(g)
1.9
胆固醇(mg)
120
A.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载者但不作为能源物质
B.100g牛肉干能为人体提供2301kJ热能
C.脂肪作为储能物质时不必携带多余的水
D.胆固醇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故人体不宜摄取
【答案】C
【分析】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磷脂是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固醇类:胆固醇,动物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性激素,促进生殖器官的生殖发育,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维生素 D ,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磷的吸收。
【详解】A、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载者,也可作为能源物质,A错误;
B、据题意可知,100g牛肉干含有2301kJ能量,不代表能为人体提供2301kJ热能,B错误;
C、脂肪不亲水,作为储能物质时不必携带多余的水,C正确;
D、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但是血液中的胆固醇过多可能引发心脑血管疾病,故摄入胆固醇需适量,D错误。
故选C。
9.生物研究小组利用自制的纤维素水解液(含5%葡萄糖)培养酵母菌并研究其细胞呼吸(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增加甲瓶的酵母菌数量可提高乙醇最大产量
B.乙瓶的溶液由蓝色变绿再变黄,表明酵母菌产生了CO2
C.乙瓶中有气泡产生时即可向甲瓶加入重铬酸钾溶液以检测乙醇生成
D.若增加需氧呼吸的对照实验,除插入通气管外其他处理与本组相同
【答案】B
【分析】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中:(1)检测CO2的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2)检测酒精的产生: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反应,变成灰绿色。
【详解】A、乙醇的最大产量与容器中的葡萄糖量有关,与酵母菌数量无关,A错误;
B、CO2通入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中,颜色变化为蓝→绿→黄,B正确;
C、用重铬酸钾检测酒精时,应该待实验结束后从甲瓶取出部分液体进行鉴定,C错误;
D、若增加需氧呼吸的对照实验,将通气管先通入澄清石灰水,再通入酵母菌培养液,其他处理与本组相同,D错误。
故选B。
10.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处于寒冷环境时,机体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B.甲状腺激素分泌量的减少,将促进下丘脑分泌相关激素
C.眼球被撞击,产生眼冒金星的感觉不属于非条件反射
D.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肽类激素,均通过垂体门脉系统作用于垂体
【答案】C
【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依赖于反射弧的结构完整性。
【详解】A、人体处于寒冷环境时,机体的产热量仍等于散热量,A错误;
B、甲状腺激素分泌量的减少,对下丘脑的抑制作用减弱,下丘脑分泌相关激素会增加,B错误;
C、感觉是大脑皮层产生的,由于没有完整的反射弧参与,因此不属于反射,C正确;
D、神经元分泌的肽类激素,统称为下丘脑调节肽,并不是均通过垂体门脉系统作用于垂体,比如抗利尿激素,D错误;
故选C。
11.某生物公司将国外萨福克羊(一种优良品种)的胚胎移植到本地大尾羊的子宫中来生产萨福克羊。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可采用胚胎分割技术增加子代的数量
B.胚胎移植前可取滋养层细胞进行性别鉴定
C.胚胎体外培养所需培养液属于合成培养基
D.可采用促性腺激素饲喂本地大尾羊实现同期发情处理
【答案】D
【分析】1、胚胎移植是指将雌性动物的早期胚胎,或者通过体外受精及其他方式得到的胚胎,移植到同种的、生理状态相同的其他雌性动物的体内,使之继续发育为新个体的技术。
2、胚胎移植的生理基础:(1)供体与受体相同的生理变化,为供体的胚胎植入受体提供了相同的生理环境;(2)胚胎在早期母体中处于游离状态,这就为胚胎的收集提供了可能;(3)子宫不对外来胚胎发生免疫排斥反应,这为胚胎在受体内的存活提供了可能。(4)胚胎遗传性状不受受体任何影响。
3、胚胎移植的意义:大大缩短了供体本身的繁殖周期,充分发挥雌性优良个体的繁殖能力。
【详解】A、为了提高已有胚胎的利用率,可采用胚胎分割技术增加子代的数量,A正确;
B、可取囊胚的滋养层细胞做DNA分析进行性别鉴定,B正确;
C、胚胎体外培养所需培养液是根据胚胎发育的要求配制而成的,属于合成培养基,C正确;
D、促性腺激素能被消化道分解所以不能饲喂,D错误。
故选D。
12.阅读某人的血清化验报告单部分内容(血清为血浆去除纤维蛋白原及某些凝血因子后分离出的淡黄色透明液体)。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项目
结果
参考值
项目
结果
参考值
尿素氮
4.13
1.43~7.14μmoL/L
总胆固醇
3.73
0~5.17μmoL/L
谷丙转氨酶
11.6
5~40U/L
甘油三酯
0.78
0~2.3μmoL/L
尿酸
306
170~428μmoL/L
葡萄糖
4.83
3.89~6.11μmoL/L
注:谷丙转氨酶是主要存在于肝脏内的一种酶,催化谷氨酸和丙酮酸之间的氨基转化。
A.血清尿素氮含量可反映人体蛋白质代谢的情况
B.该报告单显示血清中葡萄糖含量符合健康标准
C.该报告单中的参考值变化范围主要考虑了化验结果的误差
D.血清中谷丙转氨酶的含量可以作为检测肝脏细胞损伤程度的指标
【答案】C
【分析】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的各器官,系统的分工合作,使内环境成分和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中。
【详解】A、蛋白质代谢产生的尿素氮会进入血液,血清尿素氮含量可反映人体蛋白质代谢的情况,A正确;
B、该报告单显示血清中葡萄糖含量在正常范围内,符合健康标准,B正确;
C、该报告单中的参考值变化范围主要考虑了内环境是一个动态平衡而非稳定不变的,并非实验误差,C错误;
D、谷丙转氨酶存在于肝细胞内,血清中谷丙转氨酶的含量可以作为检测肝脏细胞损伤程度的指标,D正确。
故选C。
13.某同学重复了生态学家高斯的草履虫竞争实验:将从同一自然水域获得的双小核草履虫(a)和大草履虫(b)两种草履虫放在一个培养管中混合培养时,其种群增长如图1;当两种草履虫单独培养在不同的培养管中培养时,结果如图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两种草履虫单独培养时种群数量均呈逻辑斯谛增长
B.由图1可以推断,在自然环境中大草履虫存在竞争优势
C.图1中2小时之前两种草履虫生态位有重叠,但不一定存在竞争
D.若在培养管中继续单独培养,两种草履虫的数量可能均会下降
【答案】B
【分析】据图分析可知:图1表示混合培养时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的种群数量变化,双小核草履虫种群数量持续增加,而大草履虫种群数量最终减少,说明两者是竞争关系;图2表示单独培养时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的种群数量变化,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均达到环境容纳量。
【详解】A、两种草履虫单独在不同的培养管中培养时,由于资源、空间有限,故种群数量都呈逻辑斯谛增长(即“S”曲线增长),A正确;
B、由图1可推断,两种草履虫在一个培养管中混合培养时,到了后期,明显a数量大于b,说明在自然环境中双小核草履虫(a)占竞争优势,B错误;
C、两种草履虫的食性相似,代表着两种草履虫存在有生态位重叠;由图1知,2小时之前a与b的种群数量相似,增长速度相当,培养初期,资源、空间、环境等条件充足可判断两种草履虫不一定会存在竞争,C正确;
D、培养后期,由于食物减少或消耗完、空间有限,即使单独培养,两种草履虫数量均会下降,D正确。
故选B。
二、选择题组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蜜蜂中的雌蜂(2N=32)由受精卵发育而来,雄蜂(N=16)由未受精的卵发育而来。蜜蜂中有一种DNMT3蛋白作用如图所示,雌蜂幼虫持续取食蜂王浆,使得部分被甲基化的dynactin p62基因去甲基化而能发育为蜂王。若载除dnmt3基因后,雌蜂幼虫将发育成蜂王,与取食蜂王浆有相同效果,雄蜂在产生精子的过程中,精母细胞经过连续的两次分裂,第一次分裂时,细胞核不分裂,细胞质不均等分裂;第二次分裂时,细胞核进行正常均等分裂,细胞质则发生不均等分裂,含细胞质多的子细胞进一步发育成精子,含细胞质少的子细胞则逐渐退化。
14.下列关于雄蜂产生精子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4个大小不等的有核细胞
B.一个精母细胞只能产生1个含16条染色体的精子
C.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能形成8个四分体
D.雄蜂是一种高度不育的单倍体
15.下列关于蜂王和工蜂的发育机制叙述正确的是( )
A.蜂王浆可能会提高雌蜂幼虫细胞中dnmt3基因的表达水平
B.dnmt3基因表达的产物是一种DNA甲基化酶
C.部分被甲基化的dynactinp62基因的遗传信息发生改变
D.DNA甲基化可能干扰了RNA聚合酶与复制起点的结合
【答案】14.B 15.B
【分析】蜜蜂的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成的,没有同源染色体;雌蜂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含有同源染色体。蜜蜂的性别是由染色体数目决定的,没有性染色体。
14.A、由题干“雄蜂在产生精子的过程中,精母细胞经过连续的两次分裂,第一次分裂时,细胞核不分裂,细胞质不均等分裂;第二次分裂时,细胞核进行正常均等分裂,细胞质则发生不均等分裂,含细胞质多的子细胞进一步发育成精子,含细胞质少的子细胞则逐渐退化”可知,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1个含16条染色体的有核细胞,A错误;
B、由A项可知,一个精母细胞只能产生1个含16条染色体的精子,B正确;
C、雄蜂不含同源染色体,不会联会形成四分体,C错误;
D、雄蜂虽然是单倍体,但是能产生1个含16条染色体的精子,即是可育的,D错误。
故选B。
15.A、由题干信息“敲除dnmt3基因后,雌蜂幼虫将发育成蜂王,与取食蜂王浆有相同效果”,说明蜂王浆可能会抑制雌蜂幼虫细胞中dnmt3基因的表达,A错误;
B、抑制dnmt3基因表达后可以显著降低幼虫体内dynactinp62基因的甲基化水平,说明其表达产物可能是一种DNA甲基化酶,B正确;
C、被甲基化的dynactinp62基因的遗传信息没有发生改变,C错误;
D、DNA甲基化可能干扰了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的结合,D错误。
故选B。
三、单选题
16.下列关于微生物培养和发酵工程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减少菌种的传代次数能减小菌种发生自发突变的概率
B.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细菌时,一定要通入无菌空气
C.监控发酵过程的营养供给、氧气、温度、pH等是发酵工程的前提条件
D.将单菌落接种到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均是由一个细胞分裂形成的细胞集团
【答案】A
【分析】1、发酵工程是指利用微生物的特定功能,通过现代工程技术,规模化生产对人类有用的产品,主要包括微生物的代谢物、酶及菌体本身。发酵工程一般包括菌种的选育,扩大培养,培养基的配制、灭菌,接种,发酵、产品的分离、提纯等方面。发酵过程一般来说都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条件温和、反应安全,原料简单、污染小,反应专一性强,因而可以得到较为专一的产物。
2、发酵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度pH、溶氧、通气量与转速等发酵条件。
【详解】A、减少菌种的传代次数,可减少菌种发生自发突变的概率,防止菌种退化,有利于保持菌种优良性状,A正确;
B、是否往培养基通入无菌空气要看培养的微生物是否为好氧菌,例如培养乳酸菌,就无需通入无菌空气,B错误;
C、发酵过程中要严格控制营养供给、温度、pH、溶氧、通气量与转速等发酵条件,需要随时检测影响发酵过程的各种环境条件并予以控制,这是发酵工程的中心环节,C错误;
D、将单菌落接种到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一般是由一个细胞分裂形成的细胞集团,若培养基、接种环受到污染,就不是由一个细胞分裂形成的细胞集团,D错误。
故选A。
17.细胞周期检查点是细胞周期调控的一种机制,以调控周期各时相有序而适时进行更迭,以下是常见检查点的功能列表,其中检验点甲决定细胞是否进入M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检查点名称
对应功能
甲
评估细胞是否生长到合适大小,环境因素是否适合细胞分裂
乙
评估DNA是否损伤,外界环境是否适宜细胞进入S期
丙
评估DNA是否损伤,若损伤则修复;同时评估DNA是否复制完成
丁
评估纺锤体是否正确组装
A.检验点甲接受的反馈信号是细胞数量达到一定值
B.有丝分裂过程中各检查点的先后顺序是甲、乙、丙、丁
C.检查点甲、乙、丙、丁均处于分裂间期
D.处于检查点丙、丁之间的核DNA载体可能仍呈松散状态
【答案】D
【分析】细胞周期检验点是确保周期每一时相事件有序进行。若能顺利通过检验点,才能顺利进行到下一时期。
【详解】A、甲检查点的功能看,此时的细胞在分裂间期与分裂期的交界处,通过甲检验点后,细胞将进入分裂期。检验点是针对单个细胞而言,A错误;
B、从上述表格各检验点的功能可推出:甲检验点对应G2/M;乙检验点对应G1/S点;丙检验点对应S/G2点;丁检验点对应分裂前期;各检验点的先后顺序是:乙、丙、甲、丁,B错误;
C、丁检验点的功能是评估纺锤体是否正确组装,纺锤体的组装发生在分裂前期,C错误;
D、丙检验点时细胞完成DNA复制,丁检验点时细胞形成纺锤体和染色体。丙丁之间的时期,DNA的载体大概率是以染色质丝的形式存在,D正确。
故选D。
四、选择题组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线粒体拥有自己的DNA,通过DNA复制实现自我增殖。其分裂机制有两种:中间分裂产生两个子线粒体(如图1)。中间分裂前后的线粒体生理状态并没有太大的差异;当线粒体出现损伤时会发生应激性反应,如膜电位和pH降低,Ca2+和活性氧自由基(ROS)增加,此时进行外周分裂(如图2),外周分裂产生大小不一的子线粒体,其中较小的子线粒体不包含复制性DNA(mtDNA),最终被自噬体吞噬,即线粒体自噬,而较大的子线粒体得以保全。
18.结合文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逆境胁迫下,外周分裂的生物学意义是消除ROS和Ca2+又对细胞的影响
B.中间分裂和外周分裂均需DRP1参与,与自噬相关的细胞器仅有溶酶体
C.线粒体通过中间分裂进行遗传物质的均分,遵循基因分离定律
D.外周分裂产生的较大的子线粒体中含有mtDNA,较小的子线粒体一侧H+浓度较低
19.下列有关线粒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骨骼肌细胞耗能多,增加线粒体时较多进行中间分裂
B.与真核生物相比,线粒体内的结构更接近原核生物
C.[H]经线粒体内膜上电子传递链的传递与氧气结合生成水
D.解离、漂洗后才能用龙胆紫溶液对线粒体染色质进行染色
【答案】18.A 19.D
【分析】1、线粒体:真核细胞主要细胞器(动植物都有),机能旺盛的含量多。呈粒状、棒状,具有双膜结构,内膜向内突起形成“嵴“,内膜和基质中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是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的场所,生命体95%的能量来自线粒体,又叫“动力工厂”。含少量的DNA、RNA。
2、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和吞噬杀死侵入细胞的细菌或病毒,与线粒体自噬过程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有溶酶体和线粒体(提供能量)等。
18.A、当线粒体出现损伤(如Ca2+和活性氧自由基ROS增加)时,会出现外周分裂,产生的较小的子线粒体不包含mtDNA,但是包含了高ROS和高Ca2+,最终被线粒体通过自噬作用降解,所以逆境胁迫下,线粒体可通过外周分裂消除ROS和Ca2+对细胞的损伤,A正确;
B、图1、2两图可知,中间分裂和外周分裂均需DRP1参与,与线粒体自噬过程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有溶酶体和线粒体(提供能量)等,B错误;
C、线粒体存在于细胞质中,属于细胞质遗传,不遵循基因分离定律,C错误;
D、外周分裂产生大小不一的子线粒体,其中较小的子线粒体不包含复制性DNA(mtDNA),较大的子线粒体中含有mtDNA,较小的子线粒体一侧H+浓度较高,D错误。
故选A。
19.A、由题意“中间分裂前后的线粒体生理状态并没有太大的差异”可知,这表明中间分裂是为较高能量需求或细胞增殖服务的,如骨骼肌细胞内线粒体较多进行中间分裂,A正确;
B、线粒体内没有细胞核,其内部的结构更接近原核生物,B正确;
C、电子传递链位于线粒体内膜上,在有氧呼吸第三阶段[H]通过电子传递链的传递,与氧结合生成水,并释放大量能量,C正确;
D、线粒体中含有少量的DNA和RNA,但是不含染色质,D错误。
故选D。
五、单选题
20.雌性小鼠在胚胎发育至4~6天时,细胞中两条X染色体会有一条随机失活(不影响配子中X染色体的活力),雄性小鼠不存在X染色体失活现象。现有两只转荧光蛋白基因的小鼠,甲为发红色荧光的雄鼠(基因型为XRY),乙为发绿色荧光的雌鼠(基因型为XGX)。甲、乙杂交产生F1,F1雌雄个体随机交配产生F2。若不发生突变,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F1中只发绿色荧光的个体既有雌性又有雄性
B.F1中只发红色荧光的个体其发光细胞分布情况相同
C.F1中同时发出红绿荧光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1/2
D.F2中只发一种荧光的个体出现的概率是11/16
【答案】D
【分析】雄性小鼠:XRY产生的配子有两种XR、Y;雌性小鼠:XGX产生的配子有两种XG、X;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产生的后代基因型:XRXG、XRX、XGY、XY。
【详解】A、F1基因型:XRXG、XRX、XGY、XY,只有雄性个体中,XGY发绿光,A错误;
B、F1只发红光的个体基因型为XRX,雌性个体中,X染色体随机失活一条,所以不同细胞中发光分布情况不同,B错误;
C、F1同时发出红绿荧光的基因型及比例,1/4XRXG,C错误;
D、F1基因型:雌性:1/2XRXG、1/2XRX;雄性:1/2XGY、1/2XY;F1雌雄个体随机交配产生F2,F2后代及比例为:1/16XGXG;1/8XRXG;1/8XGX;1/8XRX;1/16XX;1/8XGY;1/4XRY;1/8XY;其中只发一种荧光的个体有:1/16XGXG;1/8XRXG;1/16XGX;1/16XRX;1/8XGY;1/4XRY;总和为11/16,D正确。
故选D。
六、综合题
21.2022年末,随着防疫政策的调整,各地陆续迎来新冠病毒感染高峰。医护人员奋战在抗疫第一线,救治病患时长时间穿着防护服且不进食不喝水,成为新时代可歌可泣的人。目前,注射疫苗仍是预防新冠病毒感染、防重症的有效手段。回答下列问题:
(1)医护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长时间不进食,与正常情况相比,血液中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的比值会 _____。长时间不喝水会使医护人员的血浆渗透压升高,刺激 _____渗透压感受器兴奋,一方面将兴奋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另一方面刺激神经垂体释放 _____,使尿量减少。
(2)正常人排尿过程中,当通尿肌开始收缩时,刺激了膀胱壁内牵张感受器,由此导致膀胱通尿肌反射性地 _____,尿道括约肌舒张,并持续到膀胱内尿液被排空为止,该过程为 _____(填“正反馈”或“负反馈”)调节。医护人员因为身穿防护服,即使有尿意也能憋尿,是因为脊髓排尿中枢受 _____的控制。
(3)人体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免疫系统会产生相应的抗体及 _____,后者在新冠病毒感染人体时,可迅速增殖分化,引发强烈特异性免疫反应。下列疫苗注射进入人体后可经过翻译产生抗原的有 _____(填序号①~⑥)。
①灭活病毒疫苗②减毒活疫苗③DNA疫苗④mRNA疫苗⑤重组蛋白疫苗⑥腺病毒载体疫苗
【答案】(1) 降低 下丘脑 抗利尿激素
(2) 收缩 正反馈 大脑皮层
(3) 记忆(B)细胞 ②③④⑥
【分析】当人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会升高,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会受到刺激。这个刺激一方面传至大脑皮层,通过产生渴觉来直接调节水的摄人量;另一方面促使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从而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了尿量的排出,保留了体内的水分,使细胞外液的渗透压趋向于恢复正常)。相反,当人饮水过多或盐分丢失过多而使细胞透压下降时,对渗透压感受器的刺激减少,也就利尿激素的分泌和释放,肾排出的水分就会增加,外液的渗透压就恢复正常。
【详解】(1)与正常情况相比,这些医生血液中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的比值偏低,因为机体内的 血糖浓度处于较低水平。长时间不喝水会使医生的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感受刺激产生兴奋,一方面将兴奋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另一方面会使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从而使尿量减少。
(2)当逼尿肌开始收缩时→刺激了膀胱壁内牵张感受器→传入神经→排尿中枢→传出神经→由此导致膀胱逼尿肌反射性地进一步收缩,调节方式属于正反馈调节。医护人员因为身穿防护服,即使有尿意也能憋尿,这是因为脊髓排尿中枢受大脑皮层(高级中枢)的控制。
(3)人体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后,免疫系统会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B)细胞,当抗原再次进入人体时,记忆细胞可迅速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从而产生更多的抗体,引发强烈的特异性免疫。有活性的病毒要有病毒的完整结构:蛋白质和核酸,并且未被灭活(杀灭活性),故注射进入人体后可经过翻译产生相应蛋白发挥抗原作用的是②减毒活疫苗③DNA疫苗④mRNA疫苗⑥腺病毒载体疫苗,①灭活病毒疫苗已被灭活,⑤重组蛋白疫苗本身就是蛋白,这二者均无法再翻译成抗原,因此注射进入人体后可经过翻译产生相应蛋白发挥抗原作用的有②③④⑥。
22.2022年夏季,全国出现罕见的极端高温天气,重庆多地发生森林火灾,山火肆虐,险象环生。在各方力量的共同救援下,山火最终被扑灭。目前正在开展山火后的一系列修复工作。回答下列问题:
(1)森林中个体数量多、生活力较强的乔木作为森林群落 _____的,具有高度的生态适应性。森林可以起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的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_____价值。在生态系统层次上对森林的能量流动进行研究时,依据该物种的 _____把每个物种都归属于一个特定的营养级中。
(2)山火有地下火、地表火和树冠火,这是由森林群落的 _____结构决定的。火灾初期,强度较弱的地表火对森林是有利的,从生态系统的功能角度分析,原因是能烧掉枯枝落叶,促进 _____。
(3)被烧毁植物群落的恢复过程属于 _____演替。当群落演替到与当地的 _____和土壤处于平衡状态时,群落的净初级生产量与 _____的呼吸消耗量相等,群落的总生物量将保持相对稳定。评估火灾后森林的恢复情况,对森林土壤动物类群丰富度进行调查时,可用 _____进行取样,对体型较小的动物使用 _____法进行分离。
【答案】(1) 优势种 间接(使用) 主要食性
(2) 垂直 物质循环
(3) 次生 气候 次级生产者 取样器 吸虫器
【分析】1、群落演替的两种类型:(1)初生演替: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进行的演替,例如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的演替。(2)次生演替: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进行的演替,例如森林砍伐地、弃耕农田上的演替。
2、土壤动物类群丰富度调查方法:取样器取样法。土壤动物分离时,体型较大的动物可用包着纱布的镊子拣出,较小的动物用吸虫器取出。
【详解】(1)森林中个体数量多、生活力较强的乔木是森林群落的优势种。森林可以起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的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在研究能量流动时,依据该物种的主要食性把每个物种都归属于一个特定的营养级中。
(2)山火有地下火、地表火和树冠火,这是由森林群落的垂直结构决定的。从生态系统的功能角度分析,地表火能烧掉枯枝落叶,可促进物质循环。
(3)被火烧毁植物群落,存在一定的生物基础和土壤条件,其恢复过程属于次生演替。当群落演替到与当地的气候和土壤处于平衡状态时,群落的净初级生产量与次级生产者的呼吸消耗量相等,群落的总生物量将保持相对稳定。对森林土壤动物类群丰富度进行调查时,可用取样器进行取样,对体型较小的动物使用吸虫器法进行分离。
七、实验题
23.研究遮阴对某一年生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人员从开花至果实成熟,每天定时对该植物采用黑色遮阳网进行遮阴处理。测定不遮阴(甲组)和适当遮阴下(乙组和丙组)的实验结果见下表,其中光补偿点指当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时的光强度。
指标
不遮阴(甲组)
遮阴2h(乙组)
遮阴4h(丙组)
光饱和点(kIx)
40
35
30
光补偿点(x)
550
515
500
叶绿素含量(mg•dm﹣2)
2.09
2.66
3.03
单株光合产量(g)
18.92
18.84
16.64
净光合速率(μmol•m﹣2•s﹣1)
24.3
15.3
11.4
呼吸速率(μmol•m﹣2•s﹣1)
1.4
0.9
0.4
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结果可知,该植物通过增加 _____,提高吸收光的能力,进而适应弱光环境。欲提取该植物叶片的光合色素,在叶片量一定的情况下,为了提高提取液色素浓度,除了选取新鲜绿叶、适当减少95%乙醇的用量、添加SiO2充分研磨外,还可以采取的措施:_____、_____。若采用分光光度计通过对光的吸收率来测定叶绿素的含量,应选用 _____(填“蓝紫光”或“红光”或“绿光”)照射。
(2)与乙组相比,相同条件下丙组的总光合速率降低了 _____μmol•mm2•s﹣1。若向培养该植物的温室内通入14CO2,在酶的催化下,位于 _____的五碳糖与14CO2结合,生成的第一个放射性物质是 _____,该物质随即分解成三碳酸分子,并进一步被NADPH _____(填“氧化”或“还原”)形成三碳糖。若将不遮阴下正常生长的植物,进行遮光处理2小时,达到稳定时植物叶肉细胞内三碳酸分子含量 _____(填“增加”或“减少”或“不变”)。
(3)当光照强度为植物的光补偿点时,植物叶肉细胞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量 _____(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该细胞中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量。根据相关指标的分析,在该植物与其他高秆作物进行间种时,高秆作物一天内对该植物的遮阴时间不超过2小时才能获得较高的产量,做出此判断的依据是 _____。
【答案】(1) 叶绿素含量 放入烘箱中烘干、粉碎 加入碳酸钙 红光
(2) 4.4 叶绿体基质 六碳分子 还原 减少
(3) 小于 遮阴不超过2小时的条件下(对照不遮阴和遮阴两小时),单株光合产量与不遮阴时相差不大;随着遮阴时间延长,单株光合产量明显下降
【分析】分析表格:随着遮阴时间的上升,植物的叶绿素含量上升、光补偿点和饱和点都下降,单株光合产量下降。
【详解】(1)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遮阴一段时间后,该植株的叶绿素含量在升高,提高了对光的吸收能力。即该植株通过增加叶绿素含量,提高吸收光的能力,进而适应弱光环境。在叶片量一定的情况下,为了提高提取液色素浓度,可以将叶片放入烘箱中烘干、粉碎,更利于原料与有机溶剂的接触,加大提取效率,也可以加入碳酸钙,防止叶绿素被破坏,利于色素的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是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其中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若采用分光光度计通过对光的吸收率来测定叶绿素的含量,应选用红光照射。
(2)总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净光合速率,其中乙组的总光合速率为15.3+0.9=16.2μmol•mm2•s﹣1。丙组的总光合速率为11.4+0.4=11.8μmol•mm2•s﹣1。与乙组相比,相同条件下丙组的总光合速率降低了4.4μmol•mm2•s﹣1。若向培养该植物的温室内通入14CO2,在酶的催化下,位于叶绿体基质中的五碳糖与14CO2结合,生成的第一个放射性物质是六碳分子。该物质随即分解成三碳酸分子,并进一步被NADPH(光反应产物)还原形成三碳糖。若将不遮阴下正常生长的植物,进行遮光处理2小时,则光照强度减弱,光反应减弱,产生的ATP和NADPH减少,达到稳定时光反应会影响暗反应进而导致暗反应减弱,则植物叶肉细胞内三碳酸分子含量会减少。
(3)当光照强度为植物的光补偿点时,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但植物体内存在无法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则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说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量小于该细胞中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量。根据表格数据可知,遮阴不超过2小时的条件下(对照不遮阴和遮阴两小时),单株光合产量与不遮阴时相差不大;随着遮阴时间延长,单株光合产量明显下降,则在该植物与其他高秆作物进行间种时,高秆作物一天内对该植物的遮阴时间不超过2小时才能获得较高的产量。
八、综合题
24.番茄的果实营养丰富,具特殊风味,是深受人们喜爱的蔬果,但番茄不抗冻,在我国冬季无法栽培。现有科研人员利用转基因技术,将北极海鱼中的抗冻基因转入到了番茄细胞中,从而培育成功抗冻番茄。导入目的基因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图1为培育过程使用的Ti质粒,已知Vir区的基因活化能促进T﹣DNA的加工和转移。回答下列问题:
(1)若经过诱变,北极海鱼的一条染色体上的抗冻基因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导致抗冻能力大大增强,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能否区分突变前后的两个抗冻基因?_____,请说明理由 _____。
(2)对于目的基因的获取,研究人员提取了抗冻蛋白,根据氨基酸序列分析了mRNA的碱基序列,继而合成了抗冻基因,通过这种方法得到的目的基因因不含 _____、_____,故无法扩增和表达。选择图示Ti质粒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应选择限制酶 _____(填“Ⅰ”或“Ⅱ”或“Ⅲ”),不选其它限制酶的理由是 _____。
(3)为筛选成功导入抗冻基因的番茄细胞,在培养基中添加 _____。将筛选后获得的番茄细胞经 _____过程形成愈伤组织后,经器官发生途径或 _____途径发育形成植株,再在 _____条件下筛选出具有抗冻性状的番茄植株。
(4)研究人员想比较不同转基因番茄中抗冻蛋白的合成量,制备相应的单克隆抗体,利用图2所示原理进行检测。
①检测前,先将抗冻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固定在支持物上,然后向该检测体系中加入一定量的番茄植株中提取的蛋白质(待测抗原)和等量酶标记抗冻蛋白(酶标记抗原),目的是让待测抗原、酶标记抗原与抗体 _____结合。
②保温一段时间后洗涤,再向检测体系中加入一定量的白色底物,若检测体系蓝色越 _____,则说明番茄提取物中抗冻蛋白的含量越高。
③本检测方法中的单克隆抗体可经杂交瘤细胞体外培养或注射到小鼠腹腔克隆化培养后,分别从 _____、_____中提取。
【答案】(1) 不能 因为碱基对的替换,突变前后基因长度相同,无法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区分
(2) 复制起点 启动子和终止子 Ⅲ 限制酶Ⅰ会破坏四环素抗性基因,影响后续含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的筛选,限制酶Ⅱ会破坏Vir区基因,影响目的基因的转移
(3) 四环素 脱分化 体细胞胚发生 低温/寒冷
(4) 竞争性 浅 细胞培养液 小鼠腹水(顺序不可换)
【分析】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首先将含抗冻基因的DNA和农杆菌的Ti质粒用相应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形成相同黏性末端,再用DNA连接酶连接获得重组质粒。
【详解】(1)因为碱基对的替换,突变前后基因长度相同,无法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区分。
(2)研究人员提取了抗冻蛋白,根据氨基酸序列分析了mRNA的碱基序列,推测出目的基因的碱基序列,合成抗冻基因,通过这种方法得到的目的基因因不含复制起点、启动子和终止子,故无法扩增和表达。构建重组DNA分子时,限制酶Ⅰ会破坏四环素抗性基因影响后续的筛选,限制酶Ⅱ会破坏Vir区基因影响目的基因的转移,因此构建重组DNA分子时,选择的限制酶最好是限制酶Ⅲ。
(3)在培养基中添加四环素,可以筛选成功导入抗冻基因的甘薯细胞;在低温条件下培养植物细胞,也可以筛选成功导入抗冻基因的甘薯细胞。若是通过胚胎发生途径实现植株培养,须将愈伤组织经液体悬浮培养得到大量的单细胞,再转移到含有适当配比的营养物质和生长调节剂的培养基中继续分化成胚状体,最后形成相应的植株。所以,将含有抗冻基因的甘薯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后,要通过液体悬浮培养成胚性细胞,进而启动胚胎发生途径得到抗冻甘薯植株。
(4)根据图示反应原理,待测抗原中的目标抗原和酶标记抗原竞争结合抗体,标记抗原的酶可催化白色底物变为蓝色产物,所以如果待测抗原中目标抗原越多,则酶标记抗原和抗体结合得越少,催化生成的蓝色产物就越少,检测体系蓝色就越浅。本检测方法中的单克隆抗体可经杂交瘤细胞体外培养或注射到小鼠腹腔克隆化培养后,分别从细胞培养液、小鼠腹水中提取。
25.某纯合野生型果蝇品系经γ射线照射后,从大量子代群体中获得了4种浅红眼的单基因突变纯合品系甲、乙、丙和丁,分别与野生型果蝇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表所示(“+”表示红眼,“m”表示浅红眼,相关基因均不位于Y染色体上,不考虑致死、交叉互换的情况)。
组别
亲本果蝇
F1果蝇的表型
F1果蝇的表型及数量
雌性
雄性
雌性
雄性
雌性
雄性
+
m
+
m
1
甲
野生型
+
+
762
242
757
239
2
乙
野生型
+
+
312
101
301
105
3
丙
野生型
+
m
114
104
111
102
4
丁
野生型
+
m
160
151
155
149
回答下列问题:
(1)选择果蝇作为遗传学实验的材料,其优势是 _____(答出2点)。
(2)实验结果表明浅红眼是 _____(填“显性”或“隐性”)性状,根据基因突变对表型的影响分类,浅红眼突变属于 _____突变。由杂交结果可知,突变基因在X染色体上的是突变品系 _____,判断依据是杂交实验中F1果蝇的眼色表现与 _____有关。甲和丙品系不同突变基因的遗传遵循 _____定律。
(3)为探究甲、乙品系不同浅红眼突变基因之间的关系,选择甲品系的雌果蝇和乙品系的雄果蝇进行杂交实验,F1随机交配得到F2。
①若F2表型全为 _____,则突变基因为同一基因突变所致;
②若F2表型及比例为 _____,则突变基因为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③若F2表型及比例为 _____,则突变基因为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4)果蝇的常染色体多一条可以存活并繁殖,在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三条染色体中的任意两条染色体正常配对、分离,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一极,现偶然获得一只基因型为AAa的突变雌果蝇,其次级卵母细胞中含有 _____个染色体组,最多含 _____个A基因,该果蝇产生的配子基因型及比例为 _____。
【答案】(1)果蝇后代数量多、生活周期短
(2) 隐性 形态 丙、丁 性别 自由组合
(3) 浅红眼 红眼:浅红眼≈1:1 红眼:浅红眼≈9:7
(4) 1或2 4/四 AA:Aa:A:a=1:2:2:1
【分析】1、减数第一次分裂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同时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也发生随之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发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2、生物性状与基因之间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一个性状可以受到多个基因的影响。
3、形态突变是指突变主要影响生物的形态结构,导致形状、大小、色泽等的改变。
【详解】(1)果蝇是作为遗传学实验的材料,其优势是繁殖快、生育力强,后代数量多、生活周期短、容易饲养等。
(2)从F2的表型及比例为红眼:浅红眼≈3:1,则红眼为显性,浅红眼为隐性。形态突变是指突变主要影响生物的形态结构,导致形状、大小、色泽等的改变。所以浅红眼的突变属于形态突变。甲、乙组F2杂交后代表型及数量比与性别没有关系,而丙、丁F2杂交后代表型及数量比与性别有关,所以,甲、乙品系的突变位置在常染色体上;故丙、丁品系的突变位置在X染色体上;甲、丙品系的突变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3)①甲、乙两品系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甲、乙品系的突变是同一个位置,甲、乙品系均为单基因隐性突变纯合品系,则杂交后代均是浅红色;
②若突变基因为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设甲品系浅红眼的基因为aa,乙品系浅红眼基因为bb。则甲品系为aaBB,乙品系为AAbb,F1为AaBb,F2为浅红色:1/4AAbb、1/4aaBB,红色:1/2AaBb,即红眼:浅红眼≈1:1。③若突变基因为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则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设甲品系浅红眼的基因为aa,乙品系浅红眼基因为bb。则甲品系为aaBB,乙品系为AAbb,F1为AaBb,F1随机交配,F2表型为9/16红眼(A_B_)、7/16浅红眼(3/16A_bb、3/16aaB_、1/16aabb),即红眼:浅红眼≈9:7。
(4)减数第一次分裂完成的细胞称为次级卵母细胞,此时同源染色体基因完成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染色体组数为1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粒断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两条染色体,此时细胞中的染色体组为2组;若AAa随机分开时,AA移向同级,在次级卵母细胞中的A基因最多会有4个;正常情况下减数第一次分裂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也随之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发生姐妹单体分离,姐妹单体上的基因是相同基因(不考虑突变、交叉互换情况下),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决定最终配子的类型,所以,AAa产生的配子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1:2:2:1。
2023-2024学年浙江省天域全国名校协作体高三10月联考生物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浙江省天域全国名校协作体高三10月联考生物试题含解析,文件包含浙江省天域全国名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联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浙江省天域全国名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联考生物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6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浙江省名校协作体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浙江省名校协作体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文件包含浙江省名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docx、浙江省名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浙江省名校协作体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浙江省名校协作体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共3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三阶段,综合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