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2023届·普通高中名校联考信息卷(模拟三)(高考研究卷)化学试题
展开这是一份湖南2023届·普通高中名校联考信息卷(模拟三)(高考研究卷)化学试题,文件包含2023届湖南省普通高中名校联考信息卷模拟三·化学答案docx、湖南2023届·普通高中名校联考信息卷模拟三高考研究卷化学试题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湖南省普通高中名校联考信息卷(模拟三)
(高考研究卷)
化 学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Cl—35.5 V—51 Cr—52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的发展为推动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我国科学家研究的由CO2到淀粉的全合成有利于实现“碳中和”
B.“神舟飞船”返回舱外层材料的酚醛树脂球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C.服装中含有的“Gore-Tex”聚四氟乙烯薄膜面料的单体是卤代烃
D.“光刻技术”的光敏树脂在曝光条件下发生分子间聚合成像是物理变化
2.白磷(P4,结构见图)与Cl2反应得PCl3,PCl3可继续与Cl2反应:。固态PCl5中含有,两种离子。下列关于H2O,P4、PCl3和的说法正确的是
A.H2O很稳定是因为分子间含有氢键
B.PCl3的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
C.P4与中的键角相同
D.H2O,PCl3与的中心原子都是sp3杂化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刚石经锤易碎,原因是共价键具有方向性,外力作用下原子易错位而断裂
B.乙醛能与水任意比互溶,原因是其水溶液中形成了3种氢键
C.含钙化合物中的钙元素常显正二价,原因是钙的第二电离能小于其第一电离能
D.碳原子的轨道表示式为,原因是违反了泡利原理
4.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用于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泡沫灭火器喷出白色泡沫用于灭火;
B.用饱和Na2CO3溶液处理锅炉水垢中的CaSO4:
C.细有铜丝的铁钉放入滴有酚酞的NaCl溶液,铜丝附近溶液变红:O2+4e-+2H2O=4OH-
D.惰性电极电解NaCl溶液,两极均产生气体;
5.聚酰胺树脂材料具有较好的耐热性,耐水性。一种高分子聚酰胺树脂的合成过程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树脂中所有原子共平面 B.该高分子树脂中含有四种官能团
C.单体A与邻苯二甲酸互为同系物 D.该树脂是由单体A和B通过加聚反应得到
6.中国科学院兰州化物所阎兴斌研究员研究双层电容器中储能行为时,运用到某种离子化合物结构如图所示。其中X,Y,Z、M、L,Q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M、Q同族且两种元素组成的某种阴离子在强酸性溶液环境下可以产生淡黄色沉淀;Y是有机物的基本骨架元素。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Y的氢化物沸点一定低于Z的氢化物 B.X单质的导电性能强于Q单质
C.L的铵盐溶液可以存放在玻璃试剂瓶中 D.原子半径大小的顺序为:Q>M>X
7.用下列实验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略去)进行相关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检验该条件下铁发生了吸氧腐蚀
B.用装置乙可以来加热熔融的烧碱固体
C.用装置丙可分离Fe(OH)3胶体和氯化铁溶液
D.用装置丁可分离苯(沸点80.1℃)和溴苯(沸点156.2℃)
8.部分含N及Cl物质的分类与相应化合价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A.可以通过a的催化氧化反应制备e
B.工业上通过_a→b→c→d→e来制备HNO3
C.浓的a′溶液和浓的c′溶液反应可以得到b′
D.加热d′的固态钾盐可以产生O2
9.根据下列图示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由图甲可知,除去CuSO4溶液中的Fe3+可加入适量NaOH溶液调节pH至4左右
B.图乙是一定温度下三种碳酸盐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102.8
C.图丙是室温下AgCl和Ag2CrO1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阴影区域中的点可以同时生成Ag2CrO4沉淀和AgCl沉淀
D.已知Ag2CrO4,显深红色,则由图丙可知,在用标准AgNO3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K2CrO4溶液时,可滴入NaCl溶液做指示剂
10.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A | 测定等浓度的Na2CO3和Na2SO3溶液的pH | 前者pH比后者大 | 非金属性:S>C |
B | 将NaCl晶体分散在乙醇中,用激光笔照射 | 出现光亮的通路 | 该分散系为胶体 |
C | 向硫酸钡沉淀中加入浓碳酸钠充分搅拌后,取沉淀(洗净后)加盐酸 | 有气泡产生 | Ksp(BaCO3)< Ksp+(BaSO4) |
D | 向FeCl2和KSCN的混合溶液中滴入酸化的AgNO3溶液 | 溶液变红 | 氧化性:Ag+>Fe3+ |
11.某反应A(g)+B(g)→C(g)+D(g)的速率方程为v=k·cm(A)·cn(B),其半衰期(当剩余的反应物恰好是起始的一半时所需的时间)为。当其他条件不变,改变反应物浓度时,反应的瞬时速率如表所示:
c(A)/(mol·L-1) | 0.25 | 0.50 | 1.00 | 0.50 | 1.00 | c1 |
c(B)/(mol·L-1) | 0.050 | 0.050 | 0.100 | 0.100 | 0.200 | 0.200 |
v/(mol-1·L-1·min-1) | v1 | v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速率方程中的m=n=1
B.该反应的速率常数
C.表格中的c1=0.75,
D.在过量的B存在时,反应掉93.75%的A所需的时间是375min
12.有机物液流电池因其电化学性能可调控等优点而备受关注。南京大学研究团队设计了一种水系分散的聚合物微粒“泥浆”电池(图1)。该电池在充电过程中,聚对苯二酚(图2)被氧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放电时,电流由a电极经外电路流向b电极
B.充电时,a电极附近的pH减小
C.充电时,b电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为
D.电池中间的隔膜为特殊尺寸半透膜,放电时H+从a极区经过半透膜向b极区迁移
13.钪(Sc2O3)是一种稀土金属。从钛白酸性废水(主要含Ti4+、Fe2+、微量Sc3+)中富集钪,并制备氧化钪(Sc2O3)的工艺流程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酸洗时加入H2O2的目的是将Fe2+氧化为Fe3+
B.“操作Ⅰ”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
C.“滤渣Ⅰ”的主要成分是Ti(OH)4,Fe(OH)3
D.草酸钪焙烧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4.常温下,将一定量稀硫酸逐滴滴人高铁酸钠(Na2FeO4)溶液中,溶液中含铁微粒存在如下平衡; ,各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δ(X)随pOH变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Ⅲ代表的变化曲线
B.a,b,c三点水的电离程度相等
C.
D.a点处:
二、非选择题:共58分。
15.(13分)硫酸工业所得废钒催化剂主要含VOSO4、V2O5、SiO2,K2SO4和Fe2O3。一种利用废钒催化剂制取V2O5的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①“酸浸”后的溶液中含钒元素的离子是VO2+。
②钒元素的存在形态较多,部分四价钒和五价钒物种的分布分数δ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
(1)写出“酸浸”时V2O5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2)“调pH”时,控制溶液的pH>11,其目的是______。
(3)写出“氧化”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4)“沉钒”时控制溶液pH约为7,生成偏钒酸铵(NH4VO3)固体。沉钒率随温度变化如图,温度高于80℃,沉钒率下降的原因是______。
(5)在“煅烧”NH4VO3的过程中,固体的残留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则A点剩余固体的成分为______(填化学式)。
(6)在空气中“煅烧”NH4VO2分解制备V2O5,分解一段时间后,得到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随后固体中检测到了V2O4杂质,不断搅拌,充分反应后,最终无该杂质。请分析生成V2O4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16.(15分)CO2资源化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
方法1:化学还原CO2制备CH3CH2OH。
已知:①
②C2H5OH(g)完全燃烧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1)根据上述数据,______(填“能”或“不能”)计算C2H5OH(g)的燃烧热。
(2)
______kJ·mol-1。
(3)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发生反应,下列情况表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填标号)。
A.混合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B.气体总压强保持不变
C.气体平均摩尔质量保持不变 D.产物浓度之比保持不变
(4)在容积相同,起始温度相同的甲、乙两个容器中都充入1mol CO2(g),3mol H2(g),发生反应,在不同条件下达到平衡,如下表所示:
容器 | 甲 | 乙 |
条件 | 恒温、恒容 | 绝热、恒容 |
平衡常数K | K甲 | K乙 |
达到平衡时所用的时间/min | t甲 | t乙 |
则K甲_______(填“>”“<”或“=”,下同)K乙:t甲______t乙。
(5)在一定温度下,向容积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CO2(g)、xmol H2(g),发生反应,测得平衡体系中,C2H5OH(g)的体积分数φ与x的关系如图所示。
在m,n,p点中,CO2的转化率最大的是______(填字母)点。
在该温度下,平衡常数K为______。
(6)用电解法可将CO2转化为多种原料,原理如图。若铜电极上只产生C2H4和CO气体,写出产生C2H4的电极反应式______;电解后溶液pH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
17.(15分)三氯化铬(CrCl3)为紫色单斜晶体,熔点管式炉。尾气处理为83℃,易潮解,易升华,溶于水但不易水解,高温下能被氧气氧化,工业上主要用作媒染剂和催化剂。
(1)某化学小组用Cr2O3和CCl4在高温下制备无水三氯化铬,部分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A中三颈烧瓶内装有CCl4,其沸点为76.8℃。
①Cr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
②实验前先往装置A中通入N2,其目的是排尽装置中的空气,在实验过程中还需要持续通入N2,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装置C的水槽中应盛有________。(填“冰水”或“沸水”)。
④装置B中还会生成光气(COCl2),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CrCl3的工业制法:先用40%的NaOH将红矾钠(Na2Cr2O7)转化为铬酸钠(Na2CrO4),加入过量CH3OH,再加入10%HCl溶液,可以看到有气泡产生。写出用CH3OH将铬酸钠(Na2CrO4)还原为CrCl3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进一步探究CrCl3的性质,某同学取试管若干支,分别加入10滴0.1mol·L-1CrCl3溶液,并用4滴2mol·L-1H2SO4酸化,再分别加入不同滴数的0.1mol·L-1KMnO4溶液,并在不同的温度下进行实验,反应现象记录于表中。
KMnO4的用量(滴数) | 在不同温度下的反应现象 | |
25℃ | 90~100℃ | |
1 | 紫红色 | 蓝绿色溶液 |
2~9 | 紫红色 | 黄绿色溶液,且随KMnO4滴数增加,黄色成分增多 |
10 | 紫红色 | 澄清的橙黄色溶液 |
11~23 | 紫红色 | 橙黄色溶液,有棕褐色沉淀,且随KMnO4滴数增加,沉淀增多 |
24~25 | 紫红色 | 紫红色溶液,有较多的棕褐色沉淀 |
①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CrCl3与KMnO4在常温下反应,观察不到离子的橙色,甲同学认为其中一个原因是离子的橙色被离子的紫红色掩盖,另一种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所以必须将反应液加热至沸腾4~5min后,才能观察到反应液由紫红色逐渐变为橙黄色的实验现象。
②CrCI3与KMnO4的用量对反应的影响
对表中数据进行分析,在上述反应条件下,欲将Cr3+氧化为,CrCl3与KMnO4最佳用量比为______,这与由反应所推断得到的用量比不符,你推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15分)厄洛替尼(化合物H)是一种靶向特异性药物,可用于晚期局限性,转移性非小细胞性肺癌的二线或三线治疗。由化合物A制备H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分子式为______。
(2)由B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3)由D生成E和由G生成H的反应类型分别为______、______。
(4)F的结构简式是______。
(5)3-乙炔苯胺()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化合物X是3-乙炔苯胺的同系物,其相对分子质量比3-乙炔苯胺大14,核磁共振氢谱显示X有5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且峰面积比为2:2:2:2:1,写出2种符合要求的X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吉非替尼()是一种口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阻碍肿瘤的生长,转移和血管生成,并增加肿瘤细胞的凋亡,写出用和 为原料制备吉非替尼的合成路线:____________(其他试剂任选)。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0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信息卷四 化学 PDF版,文件包含2020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信息卷四化学pdf、化学答案4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信息卷三 化学 PDF版含答案,文件包含2020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信息卷三化学PDF版pdf、化学答案3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普通高中名校联考信息卷模拟三(高考研究卷)化学试卷(含答案),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