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3届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测试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3届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测试含答案第1页
    2023届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测试含答案第2页
    2023届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测试含答案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届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测试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届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测试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22·邯郸市高三一模]周初分封将周部族、先代部族、殷遗族众以及众多蛮夷戎狄都划在周政与周制的圈子里,周统治者还做了一系列具体的制度上的规划,如策命赐物、朝聘盟会、爵制和服制等。据此可知,西周初期( )
    A.大一统的政治格局已形成
    B.民族演进滞后于国家形态变动
    C.华夏族群的认同感加强
    D.诸侯国君主的权力得到了彰显
    2.[2022·临川一中实验学校高三模拟]有学者对西周某一制度的评价是:“它带有鲜明的以宗法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军事殖民色彩,造成了宝塔式的贵族统治体制。”该制度应该是( )
    A.世袭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礼乐制
    3.[2022·包头市第二次模拟考试]夏商西周时期,社会的价值观念经历了从夏尊命、商尊神,再到周尊礼、敬德之价值主体转换的发展过程。这一变化( )
    A.废除了宗教迷信的束缚
    B.适应了商周的社会变革
    C.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D.确定了儒家思想的地位
    4.[2022·江西省五市九校协作体高三二联]春秋时期,贵族中的“士”是军队的主力,当兵是一种荣誉与身份的象征,但是到了战国时期“士”渐渐从军队脱离转向“游士”和“游侠”成为“四民之首”,兵制也从“征兵制”过早地转变到了“募兵制”。这种变化反映了战国时期( )
    A.产生了四民阶层
    B.贵族势力遭到削弱
    C.官僚政治已确立
    D.社会转型在加剧
    5.[2022·锡林郭勒盟高三二模]秦灭六国,诸夏为一,秦始皇接受了邹衍的“大九州”理论,欲把边疆之土与四境夷狄尽数吸纳到帝国的政治结构之内。秦始皇的这一构想( )
    A.有利于中原农耕文明的拓展
    B.为秦国建立大一统王朝奠定了基础
    C.反映了华夷观的形成与发展
    D.推动了儒、法思想的相互融合
    6.秦朝统一后,秦始皇巡游天下,采纳齐鲁儒生刻石颂德的建议,在齐、楚旧地七处刻石。下表是刻石部分内容。据此可知,秦朝 ( )
    A.以法治强化伦理观念
    B.注重社会行为规范的建设
    C.对齐楚旧地恩威并施
    D.以神权维护统治的合法性
    7.[2022·昆明一中高三训练]下图为秦汉郡县乡里组织图。据图可知,秦汉时期 ( )
    A.官僚政治制度已经成熟
    B.地方治理体系基本形成
    C.地方机构建设分权明显
    D.彻底消除封建割据隐患
    8.[2022·太原市高三模拟]汉武帝于公元前127年颁布“推恩令”,又于公元前117年分封皇子刘闳、刘旦、刘胥为齐王、燕王、广陵王,分别定都于今天的临淄、北京、扬州。这反映出( )
    A.大一统局面得以实现
    B.宗法制度仍得以延续
    C.分封的原则发生改变
    D.维护统治的现实需要
    9.[2022·东北师大附中高三模拟]秦朝及以后,历代监察官多是职位低的官员监察职位高的官员,如汉代以六百石的刺史监察两千石的郡国相,唐代巡视各道的监察御史也仅为正八品。这种做法( )
    A.保证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B.有效防范高级官员渎职
    C.以小驭大体现皇权至上
    D.兼顾行政与监察高效能
    10.[2022·西南三省三校联考]下图是中国某一时期的地方机构设置示意图。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政治( )
    A.充分吸取了隋唐以来地方机构设置的教训
    B.有效改变先前武将擅权、藩镇割据的状况
    C.分化事权、相互监督,有效加强君主权力
    D.为此后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埋下制度伏笔
    11.[2022·怀仁市高三上学期期终调研]利玛窦在《中国札记》中说,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如果没有与内阁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作出最后的决定……所有这类文件都必须先由大臣审阅然后呈交给皇帝。利玛窦认为中国明朝时( )
    A.君主制不是中国政府的主要形式
    B.内阁掌握着明朝的行政大权
    C.君主与内阁大臣有同等的决策权
    D.内阁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君权
    12.[2022·攀枝花市高三二诊]明清时期,官府往往委任“族正”及“家长”,由他们充当官府与宗族间的合法联系人,或将族长等作为乡村管理人,代官府行事。这反映出明清时期( )
    A.宗族组织纳入官府轨道
    B.宗法社会被行政统治消解
    C.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弱化
    D.官僚政治逐步确立并发展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和明代地方行政和监察制度比较表
    材料二'清朝前期,政府征集名儒编纂巨籍三十多种,一以整理文化遗产,消磨学者精力;一以销毁禁书,统制思想。康熙时敕修、雍正初完成的《古今图书集成》,凡一万卷;乾隆时的《四库全书》,凡三千四百五十七部,七万九千七十卷,更是巨籍,对学术的贡献亦甚大。
    ——以上材料据江增庆《中国通史纲要》整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宋、明两代地方行政和监察制度的异同。(13分)
    (2)根据材料二,说明清朝统治者大修典籍的动机及影响。(12分)
    14.[2022·宝鸡市渭滨区适应性训练](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谈者好以专制政体为中国政治诟病,不知中国自秦以来,立国规模,广土众民,非一姓一家之力所能专制。故秦始皇始一海内,而李斯、蒙恬之属,皆以游士擅政,秦之子弟宗戚,一无预焉。汉初若稍稍欲返古贵族分割宰制之遗意,然卒无奈潮流之趋势何!故公孙弘以布衣为相封侯,遂破以军功封侯拜相之成例,而变相之贵族擅权制,终以告歇。博士弟子,补郎、补吏,为入仕正轨,而世袭任荫之恩亦替。自此以往,入仕得官,遂有一公开客观之标准。“王室”与政府逐步分离,“民众”与“政府”则逐步接近。政权逐步解放,而国家疆域亦逐步扩大,社会文化亦逐步普及。
    ——钱穆《国史大纲》
    阅读材料,提炼观点,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予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单元综合测试(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解析:西周分封制把不同部族都涵盖其中,并设立制度约束,形成一个多元一体的宗法政治共同体,周王室、同姓和异姓方国甚至土著族众都在其中,这些不同族群在分封制推动下,民族认同会不断得到加强,故选C项;秦汉时期,中国大一统的政治格局形成,排除A项;题干反映的是先秦民族演进过程与同时期的国家形态变动同步,排除B项;题干强调的是分封制下民族认同的机制,没有凸显诸侯权力,排除D项。
    答案:C
    2.解析:西周分封制分封的大多是同姓贵族,改变了方国同盟的分散格局,经过层层分封,形成了自上而下金字塔式的统治结构,故选C项;世袭制不带有“军事殖民色彩”,排除A项;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军事殖民色彩”指的是分封制,排除B项;礼乐制是维护贵族等级的,不同等级的贵族遵行不同等级的礼仪,排除D项。
    答案:C
    3.解析:据材料“夏尊命、商尊神,再到周尊礼、敬德”并结合所学知识,商朝王权和神权相结合,西周制定礼乐制度维护周天子的统治,由此可知,价值主体转换的发展过程适应了商周的社会变革,故选B项;材料未涉及宗教迷信,排除A项;西汉董仲舒提出天人合一思想,排除C项;汉武帝时期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排除D项。
    答案:B
    4.解析:根据所学知识,战国时期由于生产力发展和诸侯国统一战争的需要,“士”渐渐从军队脱离转向“游士”和“游侠”,故选D项;四民阶层早已产生,“士”身份的变化体现的只是四民序列的变化,排除A项;B项不能反映本质问题,只是社会转型的部分表现,排除B项;C项不符合史实,官僚政治确立是在秦朝,排除C项。
    答案:D
    5.解析:据材料“欲把边疆之土与四境夷狄尽数吸纳到帝国的政治结构之内”可知,秦始皇欲将边疆之土与四境夷狄尽数吸纳到帝国的政治结构之内,这体现了王者无外的疆域观念,有助于秦朝将农耕文明传播到四夷之地,故选A项;材料描述的是秦统一之后的情形,排除B项;华夷观形成是在商周时期,排除C项;儒、法融合发生在汉朝,排除D项。
    答案:A
    6.解析:“男女礼顺”“建定法度”“事各有序”等都是对社会行为进行规范,故选B项;A项只是材料的部分内容,排除;材料主要强调百姓遵守秩序,没有体现恩威并施,排除C项;据材料“采纳齐鲁儒生刻石颂德的建议”可知,刻石的目的是颂德而不是以神权维护统治,排除D项。
    答案:B
    7.解析:据图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汉时期的地方治理分为郡监(监察)、郡守(行政)、郡尉(军事),分工合理,并且形成了垂直的郡、县、乡、里、什、伍管理体系,说明地方治理体系基本形成,故选B项;秦朝郡县制的推广标志官僚政治制度的建立,不是成熟,排除A项;地方机构建设除了分权明显,还形成了垂直的郡、县、乡、里、什、伍管理体系,以偏概全,排除C项;汉代实行郡国并行制,存在割据隐患,排除D项。
    答案:B
    8.解析: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目的是削弱诸侯王的势力,后又分封诸侯王,其目的也是为了加强统治,材料反映出汉武帝根据现实需要,不断调整政策以维护统治,故选D项;大一统局面得以实现是在推恩令颁布之后,排除A项;材料旨在强调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并未提及宗法制度,排除B项;汉武帝并非延续分封制的原则,而是为了削弱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排除C项。
    答案:D
    9.解析:历代监察官的职位较低,但是巡查时代表中央,是皇帝的耳目和工具,因此以小驭大体现了皇权至上,故选C项;派出职位低的监察官去巡视地方,有利于中央了解地方官员政绩,从而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管理,但是不能保证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排除A项;加强对官员的监督,无法有效防范高级官员渎职,排除B项;监察官仅行使监察职能,当时,监察官尚未形成某一级行政机构,无法兼顾行政职能,排除D项。
    答案:C
    10.解析:上表为宋代地方机构设置,结合所学“安史之乱”后的唐朝和五代十国时期,中国长期存在武将擅权、藩镇割据的状况,北宋如此设置地方机构,就是为了改变这一情况,而且实际效果显著,故选B项;表中地方机构的设置吸取了安史之乱后的教训,不包括隋朝和唐初,排除A项;北宋地方机构如此设置有分化事权、相互监督的作用,但主要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而不是君主权力,排除C项;北宋中期积贫积弱局面形成的制度因素是北宋从中央到地方一整套政治、经济、军事等制度设计和运营引发的,不只是地方机构的设置,排除D项。
    答案:B
    11.解析:由材料“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作出最后的决定……所有这类文件都必须先由大臣审阅然后呈交给皇帝”可知,皇帝做出的决定受到内阁大臣的牵制,说明内阁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君权,故选D项;材料“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强调政府的主要形式是君主制,排除A项;明朝行政大权掌握在皇帝的手中,排除B项;“同等”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
    答案:D
    12.解析:明清时期,“族正”“家长”成为官府与宗族间的合法联系人、代替官府管理地方等,这反映出宗族组织被政府利用,已纳入官府轨道,故选A项;宗法社会被行政统治消解与“由他们充当官府与宗族间的合法联系人,或将族长等作为乡村管理人,代官府行事”不符,排除B项;材料表明宗族组织被政府利用,已纳入官府轨道,反映中央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排除C项;官僚政治逐步确立并发展是从秦朝开始,排除D项。
    答案:A
    13.解析:第(1)问,相同点:根据材料一“每路设四监司,分掌财政、军政、刑法及仓谷”“各省设三司,分掌行政、军事及司法,互不统属,直隶中央”得出都分散地方的权力;根据材料一“设独立的谏院和御史台,监察百官”“中央设都察院,监察百官;置十三道监察御史,巡视地方”得出都设立专门的监察机构,监察百官。不同点:根据材料一“通判可直接向中央报告地方吏治的得失”得出宋代设置通判,兼监督地方行政长官;根据材料一“各省设三司”“分封子孙为王”得出明代三司和分封并存;根据材料一“中央设都察院,监察百官;置十三道监察御史,巡视地方”得出明代监察体系更加完善。第(2)问,第一小问动机,根据材料二“整理文化遗产”可知,传承中华文化;根据材料二“销毁禁书,统制思想”等信息可推测出加强思想控制,促进文化认同。第二小问影响,从传承文化角度可得出对古代文化典籍的保留和文化传承贡献巨大;从加强思想控制角度可得出,有利于巩固清王朝的统治。
    答案:(1)同:分散地方的权力,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设立专门的监察机构,监察百官。(7分)
    异:宋代设置通判,兼监督地方行政长官。明代三司和分封并存;监察体系更加完善。(6分)
    (2)动机:传承中华文化;加强思想控制,促进文化认同。(6分)
    影响:对古代文化典籍的保留和文化传承贡献巨大;有利于巩固清王朝的统冶。(6分)
    14.解析:本题属于开放型试题,据材料可从“中国古代不是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或者“中国古代是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对中国古代的专制制度的评价,应在特定环境下辩证看待”等角度提取观点:中国古代专制政体值得称颂;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存在或不存在等。然后结合古代中国社会政治制度、地理环境等从“政治制度、选官制度以及中央集权加强”等角度归纳论证,最后进行总结,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论点:中国古代专制政体值得称颂。(2分)
    论证:自秦确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古代中国贵族政治被官僚政治取代,汉代还出现了布衣将相的局面,社会逐渐形成了规范的选官制度,军功授爵到察举制到科举制,选拔人才重视才能;政治制度不断完善,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维系了政治的稳定,疆域不断扩大,维系了祖国的统一;封建经济持续发展,生产力不断进步,宋代商品经济高度发达;大型建设工程问世,修长城、大运河;传统文化发展繁荣,儒家思想成为了整个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古代科技领先于世界。(8分)
    结论:古代中国社会专制政体有着很大的积极意义,不应该为世人诟病。(2分)
    内容
    刻石名称
    “贵贱分明,男女礼顺,慎遵职事。昭隔内外,靡不清净”
    泰山刻石
    “大圣作治,建定法度”“普施明法,经纬天下”
    之罘刻石
    “男乐其畴,女修其业,事各有序”
    碣石刻石
    “防隔内外,禁止淫泆,男女絮(洁)诚”“妻为逃嫁,子不得母,咸化廉清”
    会稽刻石
    宋代
    明代
    地方
    行政
    每路设四监司,分掌财政、军政、刑法及仓谷;各州加设通判,知州发出的政令须由通判副署;通判可直接向中央报告地方吏治的得失
    各省设三司,分掌行政、军事及司法,互不统属,直隶中央;分封子孙为王,以镇守地方,屏藩皇室
    监察
    制度
    设独立的谏院和御史台,监察百官,以监督宰相为要务
    中央设都察院,监察百官;置十三道监察御史,巡视地方

    相关试卷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检测:0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检测:0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含解析,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检测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检测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含解析,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通用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测试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届通用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测试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