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新教材高考地理复习特训卷第二版块人文地理单元定时检测七人口与环境(人教版)含答案
展开单元定时检测(七) 人口与环境
一、选择题
K国位于波斯湾西南岸,2018年人口总数约278.17万人。下表为K国2017~2019年人口状况。据此完成1~2题。
年份 | 男性比例/% | 女性比例/% | ≥65岁人口比例/% |
2019 | 75.33 | 24.67 | 1.52 |
2018 | 74.91 | 25.09 | 1.37 |
2017 | 75.07 | 24.93 | 1.23 |
1.推测导致K国人口性别比出现表中所示状况的主要因素是( )
A.文化 B.经济 C.政策 D.军事
2.K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低,主要原因是( )
A.人口总数少 B.人口增长快
C.育龄妇女多 D.迁入人口多
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背景下,国内流动人口的返乡回流现象逐渐显现。通过分析2016年不同省市作为流入地的流动人口回流意愿,发现东南沿海地区流动人口回流意愿较高。据此完成3~5题。
3.回流意愿较高的流动人口的特征有( )
A.年龄较小、受教育水平较高、有配偶
B.年龄较小、受教育水平较低、无配偶
C.年龄较大、受教育水平较低、无配偶
D.年龄较大、受教育水平较高、有配偶
4.东南沿海地区流动人口回流意愿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
A.产业升级,当地的劳动力需求转型
B.经济发达,日常生活成本居高不下
C.山河阻隔,地区间语言文化差异大
D.城区扩张,人居环境质量不断下降
5.东南沿海地区流动人口回流意愿相对较强的小城市需要( )
A.疏解流动人口,预防出现城镇化问题
B.促增长强保障,引导人口就地城镇化
C.开展回流人员技能培训,补充本地农村劳动力
D.鼓励流动人口返乡创业,减轻本地的社会负担
眼下的中国,“银发浪潮”扑面而来。武汉市2017年户籍总人口数为853.65万,60岁以上人口数达178.85万。目前当地老年人口主要选择三种养老方式,即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比例为90∶7∶3)。下图为三种养老方式结构图。读图,完成6~7题。
6.图中,正确表述武汉市养老方式结构图的点是( )
A.A B.B C.C D.D
7.未来几年,武汉市可能提出的人口政策是( )
A.按照大步调整、分类推进等原则,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B.发展银发经济,开发适老化技术,培育智慧养老新业态
C.完善养老服务网络,构建以社区养老为主体的养老体系
D.推进用人单位、私营企业提供幼儿托育、养老照护服务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全国人口共14.117 8亿人,比2010年增长了7 206万人,年均增长率0.53%;与2010年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8 930人上升为15 467人;人口地区分布差异增大。据此完成8~10题。
我国各地区人口数量变化比重统计表(单位:%)
区域 | 东部 | 中部 | 西部 | 东北 |
占比(%) | 39.93 | 25.83 | 27.12 | 6.98 |
变化(%) | +2.15 | -0.79 | +0.22 | -1.20 |
8.我国人口近十年来增长缓慢的原因( )
①育龄妇女人口数减少 ②生育政策的调整
③养儿防老观念发生转变 ④养育成本提高
⑤人口老龄化严重 ⑥受教育年限延长,婚育年龄拖后
A.①②⑤⑥ B.①③④⑥
C.②③④⑤ D.③④⑤⑥
9.引起东北三省人口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老年人“候鸟式迁徙”
B.矿产资源枯竭
C.经济发展速度缓慢
D.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10.根据人口数据分析,我国今后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A.适度降低城镇化水平,解决城镇化问题
B.控制东部人口数量,鼓励人口向东北部地区迁移
C.继续控制人口增长,采取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
D.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和新兴工业
农村人口老龄化和城镇人口老龄化对城镇化产生抑制作用。下图示意农村人口老龄化和城镇人口老龄化对城镇化的影响机制和方向。据此完成11~13题。
11.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城镇化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主要是因为( )
A.产业转移速度加快
B.进城人员的返乡意愿增强
C.城镇就业岗位大量减少
D.国家和家庭养老压力增加
12.为缓解城镇人口老龄化对城镇化的抑制作用,促进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有效措施有( )
①不断推进产业升级 ②改善城镇条件,创建良好环境 ③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④城镇提供优惠政策,增加岗位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3.延长退休年龄是我国未来应对老龄化问题的有效举措,下列与退休年龄政策配套发展关联度最小的领域是( )
A.人工智能 B.传统工艺
C.医疗技术 D.职业教育
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比例超过7%时标志着这个国家或地区人口进入老龄化。根据城市和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和速度的不同,可将人口老龄化“城乡差异转变模型”分为四个阶段(如图)。据此完成14~16题。
14.与城市相比,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速度快的阶段是( )
A.甲段 B.乙段
C.丙段 D.丁段
15.导致P点前人口老龄化程度城乡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城市( )
A.人均寿命较长 B.人口死亡率较低
C.人口出生率较低 D.青壮年迁入较多
16.人口老龄化会带来劳动力资源短缺,解决此问题的措施有( )
A.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B.完善养老保障制度
C.探索新型养老方式
D.推行延迟退休政策
建国以来,我国人口数量从急剧膨胀到增长趋缓,人口结构从金字塔到长方形,与发达国家比,我国人口转型时间更短、老龄化更迅速、少子化更严重。据此完成17~18题。
17.与发达国家人口转型持续一、二百年相比,我国从建国后逐渐开始转型,预计到2035年左右,前后也就八十年。从图中推断人口转型过快可能带来的问题是( )
A.GDP增速较快 B.劳动力短缺
C.就业岗位不足 D.GDP总量下降
18.老龄化意味着净消耗,少子化意味着没产出。下列属于应对该问题的有效措施是( )
①适度鼓励生育,储蓄劳动力 ②教育科技进步,储蓄产能 ③完善养老体系,储蓄财富
④经济规模生产,储蓄生产率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人口高龄化率是指某一地区某一时点80岁及以上人口占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某人口发展课题组研究我国人口高龄化率演变速度及增长态势。下图为2000~2050年我国东、中部人口高龄化率统计值与预测值图。读图,完成19~20题。
19.影响2010~2015年东部与中部地区人口高龄化率差距大的主要因素是( )
A.环境污染程度 B.社会保障制度
C.气候温暖适度 D.资源丰富程度
20.据图中预测,中部地区平均寿命延长对其人口高龄化率影响最显著的时段是( )
A.2015~2020年 B.2020~2030年
C.2030~2040年 D.2040~2050年
二、综合题
2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于2020年11月1日零时起正式开始,采用入户方式调查以下人口基本项目: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迁移流动、婚姻生育、死亡、住房等。
材料二 图1为“五普城乡人口结构图”,图2为“六普城乡人口结构图”,图3为“五普、六普我国人口流动数量饼状图”。
(1)对比第五次人口普查,描述第六次人口普查人口三个年龄段(0~14岁、15~49岁、50岁以上)城乡人口结构发生的变化,并推测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中上述三个年龄段城乡人口结构变化的趋势。(6分)
(2)分析我国人口流动的特点,并说明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原因和影响。(6分)
(3)请在下面的中国地图上绘出“胡焕庸线”,并写出该线起止地点和省份简称。(4分)
22.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4分)
下图是加拿大人口、矿产等分布示意图。
(1)加拿大矿产资源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2分)
(2)加拿大的____________海域有世界著名大渔场,其形成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埃德蒙顿和蒙特利尔是加拿大重要的石油加工中心,前者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__,后者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__。 (2分)
(4)加拿大人口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试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7分)
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陶朗加是新西兰第五大城市,也是目前经济发展最快的城市,是北岛的公路交通枢纽。陶朗加港是天然深水良港,港航服务业效率位居新西兰首位。陶朗加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是新西兰著名的旅游胜地。为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近年来,当地大量投资新兴制造业。 陶朗加吸引新西兰国内不同年龄段的人口移居。年轻人迁往陶朗加大多数是为了就业。退休老人迁往陶朗加追求舒适的环境和便捷的交通条件,他们的居所往往接近国际机场、主干道。下图示意新西兰前五大城市分布。
(1)陶朗加吸引大量年轻人移居至此地工作,分析其原因。(4分)
(2)便捷的交通条件是陶朗加吸引退休老人移居的重要因素,试说明理由。(6分)
(3)说明移居陶朗加的人口多来自北岛的原因。(8分)
2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城市人口容量应与城市的经济发展和资源总量相适应。有人根据上海经济发展水平和水资源总量,估算出2010年、2020年和2030年上海常住人口容量(见下表)。随着上海城市化进程的加速,2010年上海常住人口已达2 301.91万人,超过估算的人口容量。
上海市人口容量估算表/万人
| 2010年 | 2020年 | 2030年 |
水资源限制的人口容量 | 1 535.95 | 1 705.68 | 1 894.17 |
经济发展限制的人口容量 | 1 460.99 | 1 543.03 | 1 596.84 |
综合常住人口容量 | 1 788.5~1 870 | 1 841.5~1 935 | 1 894.5~2 000 |
(1)读图甲,估算2010年上海的人口三个年龄段(0~14岁、15~64岁和65岁以上)年龄构成,并判断上海的人口年龄构成特征。(4分)
(2)根据上海2010年人口年龄构成,说明上海劳动人口数量特点,并分析其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4分)
(3)随着城市的发展,上海人口在地域分布上也有较大的变化。读图乙,描述1990年到2008年上海常住人口在不同区域的变化特征。(4分)
(4)结合影响人口容量因素的知识,从水资源和经济发展两个方面,分析上海今后提升人口容量可以采取的措施。(4分)
单元定时检测(七)
1~2.答案:1.B 2.D
解析:第1题,K国位于波斯湾西南岸,石油资源非常丰富,本国经济以石油开采和加工工业为主,属于重工业,对男性工人需求量大,对女性工人需求量很小,导致性别比失调。所以,推测导致K国人口性别比出现表中所示状况的主要因素是经济,B正确。跟文化、政策和军事无关,A、C、D错误。故选B。第2题,K国本国人口稀少,石油工业发达,收入高,吸引了北非和南亚等地区的年青劳动力迁入,老龄化程度较低,D正确,A、B、C错误。故选D。
3~5.答案:3.C 4.A 5.B
解析:第3题,回流的劳动群体多为受教育水平较低,在城市寻求工作的群体,随着沿海地区产业转型,对劳动力的需求转型,使得其回流意愿较高,这部分群体的年龄偏大(年龄小的群体留在大城市的意愿更强),无配偶(有配偶的人口迁移考虑的因素更多,迁移难度更大),C正确,A、B、D错。故选C。第4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东南沿海地区产业升级,当地的劳动力需求转型,对劳动力数量的要求降低,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提高,促使流动人口回流意愿较高,A正确;生活成本高以及人居环境下降等均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主要原因,B、D错;目前而言,语言文化差异导致人口回流的可能性很小,C错。故选A。第5题,东南沿海地区流动人口回流意愿相对较强的小城市应该促增长,强保障,引导人口就地城镇化,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B正确;小城市的人口数量较少,城镇化问题少,A错;回流人员在大城市工作多年,其技能水平高,C错;流动人口返乡创业,当地的人口数量增多,社会负担可能加重,D错。故选B。
6~7.答案:6.B 7.B
解析:第6题,武汉市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比例为90∶7∶3,据图分析可知,B点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比例约为90∶7∶3,因此图中,正确表述武汉市养老方式结构图的点是B,B正确。故选B。第7题,“武汉市2017年户籍总人口数为853.65万,60岁以上人口数达178.85万”,60岁以上人口比重达到20%,说明武汉面临严重老龄化,未来几年武汉市可能提出的人口政策是发展银发经济,开发适老化技术,培育智慧养老新业态,B正确。人口政策应该小幅调整,如中国生育政策就是小幅调整、逐步过渡,A错误。完善养老服务网络,构建以居家养老为主体的养老体系,C错误。推进用人单位、私营企业有自己的工作、任务,不会承担提供幼儿托育、养老照护服务,应该有专门的机构去承担此项任务,D错误。故选B。
8~10.答案:8.B 9.C 10.D
解析:第8题,由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生育政策调整,我国放开二胎旨在提高生育率,与生育率降低的现状不符,②错误,A、C错误。人口老龄化与生育率降低没有必然关系,⑤错误,D错误。由于八十年代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导致当今育龄妇女减少;养育成本的提高,导致生育率降低,人口增长缓慢,①④正确;由“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8 930人上升为15 467人”,可知受教育年限延长,婚育年龄推后,导致生育率降低,人口增长缓慢;传统的养儿防老观念的转变也是生育率降低的因素,③⑥正确,即B正确。故选B。第9题,由题目信息可知,题干中提到最主要的原因是,东北作为我国当前主要人口迁出地之一,最主要原因在于经济发展迟缓,大量劳动力流出,C正确。老年人“候鸟式迁徙”,矿产资源趋于枯竭,都会引起人口数量的变化,但不是主要原因,A、B错误。东北三省农业机械化程度高与人口变化没有太大关系,D错误。故选C。第10题,材料反映的是我国各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由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城镇化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不能有意降低城镇化水平,A错误。东北三省经济发展速度缓慢,东部人口不愿意迁往东北地区,B错误。现今我国人口增长缓慢,我国生育政策调整,旨在提高生育率,而不是继续控制人口增长,C错误。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有利于提高居民收入,缓解抚养成本提高的问题,可以缓解人口生育率降低的问题,D正确。故选D。
11~13.答案:11.B 12.C 13.B
解析:第11题,农村人口老龄化增强说明务工的青壮年在外打工,老人在家里,这种情况下进城务工的人员心理有牵挂,在城市中没有安定感,那么人员的返乡意愿会增强。产业转移是从发达地区转移到欠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老龄化严重会抑制产业转移,农村老龄化增高正因为城镇就业岗位增加,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老龄化都会使得国家和家庭养老压力增加。故选B。第12题,促进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要使得城镇吸引人口的吸引力增强,那么改善城镇的条件,创建良好的环境,增加就业岗位能吸引青壮年的迁入,而缩小城乡差距会减弱城镇的吸引力,推进产业升级会扼制流入城镇人口的数量,因为毕竟高素质的劳动力占比较小,故选C。第13题,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延迟退休的人群想要正常的工作那么身体好是必需的,所以医疗技术的保障要跟上,同时要保障他们有职业技能,发展职业教育,培育职业技能,延长工作寿命,推广人工智能,让体力性工作减少,老年人才能承担的了,A、C、D不符合题意。传统工艺和退休年龄政策配套发展关联度最小,故选B。
14~16.答案:14.A 15.D 16.D
解析:第1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农村人口老龄化变化曲线在甲段时人口老龄化程度比城市高,且差距增大,人口老龄化速度快,A正确;在乙段农村和城市人口老龄化差距缩小,丙段和丁段农村和城市人口老龄化都较高且增速慢,B、C、D错误。故选A。第15题,P点以前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比城市高,原因可能是农村青壮年迁入城市中寻找工作,导致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升高,城市人口老龄化程度降低,D正确;城市人均寿命较长、人口死亡率较低和出生率低会使城市老龄化更严重,A、B、C错误。故选D。第16题,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会减少人口出生,劳动力资源减少,人口老龄化加重,A错误;完善养老保障制度和探索新型养老方式只能降低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家庭问题,对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作用不大,B、C错误;推行延迟退休政策可以使本该退休的老年人变成劳动力,能够缓解劳动力短缺问题,D正确。故选D。
17~18.答案:17.B 18.A
解析:第17题,据材料与发达国家比,我国人口转型时间更短、老龄化更迅速、少子化更严重,人口转型过快可能导致出生率大幅下降,劳动人口占比下降,劳动力会出现短缺,B正确;据图可知因为劳动力短缺,GDP增速会较慢,A错误;老龄化更迅速、少子化更严重,就业岗位会相对充足,C错误;据图可知,GDP增速减慢,但仍是正值,GDP总量不会下降,D错误。故选B。第18题,适度鼓励生育,储蓄劳动力可以增加出生率,降低老年人口比重,①符合;教育科技进步,储蓄产能、经济规模生产,储蓄生产率都与该问题关系不大,②④不符合;完善养老体系,储蓄财富,可以减少消耗,③符合。综上,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9~20.答案:19.B 20.D
解析:第19题,图中显示,2010~2015年,东部地区人口高龄化率高于中部地区,这与东部地区社会保障条件好有密切关系,相对于中部地区,东部地区老年人生活条件好,医疗卫生条件较完善,利于寿命延长,因此东部高龄人口数量更多,导致人口高龄化率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B符合题意;相对中部地区,东部地区环境污染程度高,应该不利于人口高龄化发展,A不符合题意;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自然环境差异不大,且自然环境条件对人口高龄化率影响不大,C不符合题意;与中部地区相比,东部地区资源丰富程度较差,D不符合题意。故选B。第20题,读图中人口高龄化率预测值曲线可知,中部地区2015~2020年人口高龄化率约从17%增长为22%,5年增长了5%,2020~2030年人口高龄化率约从22%增长为31%,10年增长了9%,2030~2040年人口高龄化率约从31%增长为39%,10年增长了8%,2040~2050年人口高龄化率约从39%增长为55%,10年增长了16%,且从图中折线的斜率变化来看,2040~2050年间中部地区折线斜率最大,因此中部地区平均寿命延长对其人口高龄化率影响最显著的时段是2040~2050年,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
21.答案:(1)六普变化特点:0~14岁城市人口比重上升,15~49岁城市人口比重超过乡村,50岁以上的城市人口比重提高并接近乡村。七普推测:0~14岁城市人口比重接近或超过乡村,15~49岁城市与乡村人口比重差异进一步扩大,50岁以上的城市人口比重可能超过乡村。
(2)人口流动的数量增大。原因:人口迁入地经济收入高;人口迁入地的就业机会多于迁出地;人口迁入地的生活条件优于人口迁出地。影响:对迁出地:加强和外界的联系与交流;缓解人地矛盾,保护生态环境;更好地利用和开发土地资源;人才外流,劳动力减少。对迁入地: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促进迁入地的经济发展;迁入地就业压力大、社会治安管理难度大、城市环境污染加重、城市基础设施压力增大。
(3)起点:黑河,省份简称:黑。止点:腾冲,省份简称:云。
图见解析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与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在第六次人口普查中,0~14岁年龄组城市人口比重上升。15~49岁年龄组中,城市人口比重超过乡村(图2中该年龄组虚线高于实线)。50岁以上年龄组中,虚线和实线接近,城市人口比重接近乡村,且城市人口比重较五普期间有所上升。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导致城市劳动力比重增加。所以0~14岁城市人口比重接近或超过乡村;农村15~49岁人口比重在农村年龄结构中比重会继续减小,城市15~49岁人口比重在城市年龄结构中比重继续加大,城市50岁以上人口比重也会继续加大,接近甚至超过农村。第(2)题,读图3可知,2000年流动人口为14 439万人,2010年流动人口为26 139万人,人口流动的数量增大。其主要原因在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流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高,收入更高,就会机会更多,社会福利待遇、教育医疗条件等更好,生活条件更为优越,吸引了大量人口迁出区的人口迁入,所以人口大规模流动。其影响可以对迁出区的影响和迁入区的影响两个方面回答。对于迁出地而言,人口的流动有利于加强和外界的联系与交流,缓解当地的人地矛盾,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人口的迁出,迁出地可以更好地利用和开发土地资源(有利影响)。但迁出地也导致人才外流,劳动力减少等问题(不利影响)。对于迁入地而言,人口的迁入为迁入地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促进迁入地的经济发展(有利影响),但也导致迁入地人口数量大,就业压力大,社会治安管理难度大,城市环境污染加重以及城市基础设施压力增大等城市问题(不利影响)。第(3)题,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可知,“胡焕庸线”即是我国人口密度分界线,连接黑龙江黑河和云南腾冲,注意北京在该线的东南侧,且该分界线不能出国界线,绘图如下:
22.答案:(1)种类多 分布广
(2)东部(或纽芬兰岛附近) 寒暖流交汇给鱼类带来丰富的饵料
(3)原料 市场
(4)东南部(或五大湖沿岸和圣劳伦斯河谷地) 气候适宜;交通便利;开发较早;农业基础较好;工业发达;城市密集等。
解析:第(1)题,要求学生通过读图分析加拿大矿产资源具有的特点,依据题目所给的图形和图例分析得知加拿大矿产资源种类较多且分布广。第(2)题,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根据已学知识很快就能得知加拿大有世界著名的纽芬兰渔场,其形成于拉布拉多寒流和墨西哥湾暖流交汇处,丰富的营养盐类为浮游生物提供充足的养料,鱼类饵料充足。第(3)题,根据图形可以看出埃德蒙顿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而蒙特利尔没有石油,此处却人口密集、城市众多,蒙特利尔靠近广阔的消费市场,这和我国大庆与上海的石化企业的类型很相似。第(4)题,通过读图获知加拿大人口东南部,根据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同时根据其靠近美国东北部,来分析人口分布(自然、社会经济等)原因。
23.答案:(1)港航服务业、旅游业涉及面广、关联性强,劳动力需求量大;新兴制造业对具备专业素养的人才有一定需求,年轻人创新意识强,乐于参与。
(2)新西兰居民生活富裕,退休老人闲暇时间多,接近国际机场便于出国旅行;陶朗加是北岛的公路枢纽,移居陶朗加便于往返原住地,方便探亲;接近主干道,遇到紧急情况能够快速抵达医院,保障老人身体健康。
(3)北岛城市较多,人口基数大;北岛其他城市到陶朗加距离较近,移居便利;陶朗加是北岛的公路交通枢纽,与北岛其他地区来往频繁;与南岛隔库克海峡,距离较远,周转时间长,交通不便。
解析:第(1)题,吸引年轻人移居工作,说明产业对劳动力需求大,且年轻人一般受教育程度较高,说明该地有对专业技术具备一定要求的就业岗位满足年轻人需求。据材料可知,陶朗加港航服务业效率高,且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近年来,当地大量投资新兴制造业,港航服务业、旅游业能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对劳动力需求量大;新兴制造业对具备专业素养的人才有一定需求,而年轻人创新意识强,乐于参与,因而对年轻人吸引力大。第(2)题,据材料分析,新西兰经济发达,居民生活富裕,退休老人闲暇时间多,旅行需求大,接近国际机场便于出国旅行;退休老人往返探亲频率高,公路枢纽便于和原住地的联系,方便探亲;退休老人年龄大,身体素质变差,医疗保养需求大,接近主干道便于生活及紧急送医,保障身体健康。第(3)题,移居陶朗加的人口多来自北岛的原因,可以从人口数量、距离、交通条件等角度分析。据图可知,北岛比南岛城市更多,人口数量多,人口基数大;相对于南岛城市,北岛其他城市到陶朗加距离较近,方便就近移居;陶朗加是目前经济发展最快的城市,也是北岛的公路交通枢纽,通达性好,便于与北岛其他地区来往;陶朗加位于北岛,与南岛隔库克海峡,距离较远,周转时间长,交通不便,不利于人口迁移。
24.答案:(1)0~14岁人口所占比重约为8%(7.6%~9.6%均可)、15~64岁人口所占比重约为81%(79.8%~82.8%均可)、65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重约为10%(9.6%~10.6%均可);进入严重老龄化阶段。
(2)劳动人口数量特点:劳动人口比重偏大。影响:劳动力资源丰富;但住房、就业等压力大。
(3)1990年至2005年,中心城核心区人口减少,近郊和远郊人口大幅增加。2005年至2008年,中心城核心区出现了人口增加的趋势。
(4)开发新的水源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节约用水。大力发展科技,加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高就业率和生产率。
解析:第(1)题,读图甲,将对应年龄段男女所占比重加在一起,2010年上海的人口年龄构成是0~14岁约8%左右,15~64岁约81.88%左右,65岁及以上约10.12%左右。说明上海的人口年龄构成特征是严重老龄化阶段。第(2)题,根据上海2010年人口年龄构成,上海劳动人口数量特点是劳动人口比重偏大,有大量劳动力人口迁入。有利影响是劳动力资源丰富,社会需求旺盛,促进经济发展。不利影响是导致住房、就业等压力大,交通拥挤、环境压力大等。第(3)题,读图乙,根据图例,1990年到2008年上海常住人口在不同区域的变化特征图中,负值表示减少,正值表示人口增加。1990年至2005年,上海中心城核心区人口减少,近郊和远郊人口大幅增加,说明出现了郊区化现象。随着上海旧城改造和环境改善,中心城核心区新引力增强,2005年至2008年中心城核心区人口出现了人口增加的变化趋势。第(4)题,自然资源是影响一个地区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其中水资源的影响最为明显。提高环境人口容量,上海应开发新的水源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节约用水。科学技术水平越高,经济越发展,其人口容量就越大。从经济发展角度分析,上海应大力发展科技,提高资源开发能力和利用率,加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高就业率和生产率。
2023届新教材高考地理复习特训卷第二版块人文地理单元定时检测十二环境与发展(人教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届新教材高考地理复习特训卷第二版块人文地理单元定时检测十二环境与发展(人教版)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新教材高考地理复习特训卷第二版块人文地理单元定时检测十一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人教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届新教材高考地理复习特训卷第二版块人文地理单元定时检测十一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人教版)含答案,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新教材高考地理复习特训卷第二版块人文地理单元定时检测九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人教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届新教材高考地理复习特训卷第二版块人文地理单元定时检测九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人教版)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三级阶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