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方郭中学中考物理二模试卷
展开2023年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方郭中学中考物理二模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16.0分)
1. 如图所示,木块竖立在小车上,随小车一起以相同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考虑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如果小车突然停止运动,木块将向左倾倒
B. 由于木块向右运动,木块受到向左的摩擦力
C. 小车对木块的支持力与木块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 地面对小车的支持力等于小车的重力
2. 如图所示,下列对基本测量仪器的操作和使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甲中,非接触温度计是利用红外线实现对人体体温的测量
B. 图乙中,测量铅笔长度时,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C. 图丙中,视线读数错误,应与液面的凹凸面相平,这样读数所测液体的体积偏小
D. 图丁中,测量液体质量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恢复平衡
3. 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4s内甲、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 3s末时甲在乙的前方
C. 4s末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 D. 0~4s内甲、乙的平均速度相等
4. 如图所示是一款不需要电池的门铃。当人按压门铃压板时,压板后的弹簧会带动磁体运动,从而在线圈中产生电流,发声元件便可发声。下列四幅实验装置图中能反映其工作原理的是( )
A.
B.
C.
D.
5. 夏季到来交警部门加大了对电动车安装遮阳伞的检查拆除力度,如图所示遮阳伞虽能遮挡阳光,但是当电动车快速行驶时,伞面被向上吸,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以下四种情景与其原理不同的是( )
A. 人站在高铁站的安全线以外候车 B. 飞机的机翼设计成流线型
C. 气垫船船体脱离水面行驶 D. 赛车尾部安装的气流偏导器
6. 互联网给农村经济带来了新的契机,如图是某村通过直播为当地特产带货的场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摄像头的镜头是凹透镜
B. 直播使用的手机摄像头成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C. 为了使网友看到更大的商品画面,应将商品靠近摄像头
D. 手机屏幕的彩色画面是由红、黄、蓝三种色光组成的
7. 如图所示,在“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支点在杠杆的中点,若实验时在杠杆的左端悬挂一个重为G的物体,右端用弹簧秤拉着,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现握着弹簧秤缓慢地沿图中虚线的位置1移动到2(杠杆始终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一直是省力杠杆 B. 杠杆的阻力就是重物的重力G
C. F1与L1的乘积变小 D. 弹簧测力计示数先变小再变大
8. 现在很多学校教室都采用智能灯光系统,智能开关(ISCM)为总开关,S1、S2、S3作为支路开关。下列简化电路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8.0分)
9. 琥珀是抚顺市特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琥珀是松柏科植物的树脂滴落,______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松香,松香没有确定的熔点,属于______ (填“晶体”或“非晶体”)。松香掩埋在地下千万年石化形成琥珀。如图所示,是一颗极为珍贵的昆虫琥珀,我们看到的昆虫,是由光发生______ 现象而产生的虚像。
10. 由于燃油价格的上涨,很多人选择购买电力能源汽车。电能属于______ (填“一次”或“二次”)能源。如图是一辆正在充电的汽车,给汽车蓄电池充电时,是将电能转化为______ 能。
11. 小明用刻度尺测量物块长度,已经测量的数据有1.84cm、2.35cm、1.86cm和1.84cm,图甲是他第五次测量物块长度的情境,去掉其中错误的数据后,该物块长度的测量结果应该取______ cm;图乙是用摄氏温度计测量某地气温的示数,此时的气温是______ ℃,图丙中停表的读数是______ s。
12. 能源、信息、材料是现代社会的三大支柱,核电站是利用 释放的核能来发电的(选填“核裂变”或“核聚变”),核能是 能源(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所以我们要节约用电;电能表是用来测量消耗电能的工具,小明家的电能表参数如图所示,现有额定功率为1000W的电水壶,正常工作3min,则这3min内电能表指示灯闪烁 次。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13. 如图所示,小明同学站在水池旁,通过水面恰好看见空中小鸟和水中鱼重合。A代表小明的眼睛、B代表看到的小鸟和鱼。请你画出小鸟(用点C表示)和鱼(用点D表示)原来位置的大致光路图。
14. 如图所示,小明要将购物推上台阶,需要在把手上施加一个斜向下的力,已知购物车的支点为O点(小黑点),请在图中A点画出最小的力F1。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8.0分)
15. 小明用如图甲所示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其中蜡烛A、B完全相同。
(1)选取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
(2)有3mm厚和1.5mm厚的玻璃板各一块,则应选择 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3)小明移动蜡烛B,当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时,移去蜡烛B,在其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
(4)如图1乙所示,小明用直线把蜡烛A和它的像A的位置连起来,用刻度尺测量出它们到玻璃板的距离是相等的,于是,他得出结论: 。这样做 (选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 。
(5)实验中小明发现蜡烛A的像不清晰,于是他将蜡烛B也点燃,用来增加像的亮度,这样 (选填“能”或“不能”)使看到的像更清晰。
(6)如图2,若在一面竖立着的平面镜左方水平放置着一个九格的棋盘,从甲处观察,乙处的“馬”在平面镜中的像在 (选填“p”“R”“S”或“Q”)点。
16. 小东分别在烧杯和试管中放入适量的碎冰(不计加热过程中质量损耗),并各放了一支温度计,组成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冰熔化和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规律”。实验过程中两支温度计的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a图象较细,b图象较粗)。
(1)某时刻,烧杯内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的温度为 ℃。
(2)图象a表示的是 (填“试管”或“烧杯”)中物质的温度的变化图象。
(3)由图象可知冰是 (填“晶体”或“非晶体”)。
(4)由图象可知第5min时,试管中的物质 (填“未熔化”或“已开始熔化”)。
(5)第6min时,试管和烧杯内物质的状态分别是 态和 态。
(6)试管内的碎冰熔化过程需要 min。
(7)第31min时,试管内的水 (选填“会”或“不会”)沸腾。
17. 小华利用如图甲的电路,测量标有“2.5V”字样小灯泡的电阻。现有器材:电源、滑动变阻器(20Ω 1A)、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及导线若干。
(1)用笔画线表示导线,将图甲中的实物图连接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A端动时,电流表示数变小。
(2)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置于 端。
(3)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发现灯泡不亮,电流表、电压表都有示数,则接下来的操作应是 。
(4)移动滑片P到滑动变阻器的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读数为 V。
(5)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小灯泡工作时I-U的关系图象如图丙所示,则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 Ω;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功率为 W。
(6)小华打算只利用电流表测量标有“0.3A”字样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他增加了一个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R0和一个开关S1,请把图丁中的电路图补充完整,使其能完成实验。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0分)
18. 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新建智慧公园中的智能座椅有供暖、提供5G等功能,如图甲所示。其中供暖部分主要由坐垫和靠背组成,其发热电路如图乙所示,供电电压恒为30V。坐垫内的电热丝R1、R2、R3的阻值分别为5Ω、20Ω、10Ω,靠背内的电热丝R4的阻值为40Ω。闭合开关S1,调节开关S2,可使坐垫分别处于“低暖”“中暖”“高暖”三挡。求:
(1)开关S2接c时,电路中的电流;
(2)10秒内智能座椅能够产生的最大电热;
(3)调节开关S2,坐垫在“高暖”挡时消耗的功率。
19. “疯狂物理杯”创新大赛中,评委对小杨的量水仪进行评审检测,其内部简化结构如图所示。一根轻质绝缘细杆将木块A与轻质滑片P固定在一起,底面积为0.01m2的木块A放在圆柱形容器内,当容器中注入水时,滑片P随A的浮动在滑动变阻器R1上滑动。评委检测发现滑动变阻器ab一段发生短路,滑动变阻器的电功率P、电压表示数U与水深H的关系分别如图甲和乙所示。已知电源电压U0恒定不变,R2为定值电阻,R1的阻值与自身长度成正比(容器足够高,不计绝缘杆、滑片的体积和自重及滑片处的摩擦)。求:
(1)当水深H=5cm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2)木块A的重力;
(3)图甲和乙中对应H0的值。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A、随小车一起以相同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木块,当小车突然停止,木块下部由于摩擦速度减小,而木块上部由于惯性会仍然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向右运动,所以会向右倾倒,故A错误;
B、木块随小车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与小车之间没有相对运动趋势,所以木块不受摩擦力,故B错误;
C、小车对木块的支持力与木块受到的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故C正确;
D、地面对小车的支持力等于小车和木块的总重力,所以小车的重力与地面对小车的支持力,它们的大小不同,故D错误。
故选:C。
(1)如果小车突然停止,木块下部由于摩擦速度减小,而木块上部由于惯性会仍然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据此分析可知木块运动方向;
(2)分析木块与小车是否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趋势即可判断出摩擦力情况;
(3)二力平衡必须同时满足四个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惯性、摩擦力产生条件、平衡力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属于中等题.
2.【答案】D
【解析】解:A.红外体温检测仪测温原理是将物体发射的红外线所具有的辐射能转变成电信号,再根据转变电信号确定物体的温度,故A正确;
B.测量铅笔长度时,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故B正确;
C.使用量筒量取液体时,操作时视线要与液体的的凹、凸面相平,测量某液体的体积时,仰视读数会偏小,故C正确;
D.称量物体质量时,若天平横梁不平衡,要增减砝码或移动游码来使天平的横梁平衡,不能调节平衡螺母,故D错误。
故选:D。
(1)红外体温检测仪有着非接触、效率高、使用方便等特性,其测温原理是将物体发射的红外线所具有的辐射能转变成电信号,再根据转变电信号的大小确定物体的温度,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热成像;
(2)改进测量方法、选用更加精密的测量工具、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有效地减小误差;
(3)使用量筒读数时,视线要和液面的凹凸面相平,既不能仰视,也不能俯视;
(4)天平的横梁不平衡有两种情况:在称量物体的质量之前,要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平衡螺母向上翘的一端移动;在称量物体的过程中,要增减砝码或移动游码来使天平的横梁平衡。
此题涉及到天平的使用、量筒的使用、红外线的应用、误差及其减小方法等多个知识点,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
3.【答案】D
【解析】解:A、由图可知,2~4s内乙的s-t图象是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说明乙处于静止状态,故A错误;
B、由图可知,3s时甲通过的路程小于乙通过的路程,则甲在乙的后方,故B错误;
C、第4s时,乙处于静止状态,甲处于运动状态,因此甲、乙的速度并不相等,故C错误;
D、由图可知0~4s内甲、乙通过的路程相等,根据v=st可知0~4s内甲、乙的平均速度相等,故D正确。
故选:D。
(1)在s-t图象中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表示物体的路程不变,说明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2)从图中可知3s时甲通过的路程与乙通过的路程的大小关系,即可知道甲、乙的位置关系;
(3)从图中可知第4s时甲、乙的运动状态,据此分析甲、乙速度是否相等;
(4)从图中可知0~4s内甲、乙通过的路程相等,根据v=st可知0~4s内甲、乙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关系。
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和对运动图象的理解,从图中读取相关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4.【答案】D
【解析】
【解答】
当按压门铃压板时,压板后面的弹簧会带动磁体运动,从而在线圈中产生电流,这是电磁感应现象,此过程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A中图是奥斯特实验,其原理是电流的磁效应;
B中图是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大小因素的实验,是电流的磁效应;
C中图是探究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
D中图是演示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装置;故D正确。
【分析】
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会产生感应电流,这是电磁感应现象。
本题考查了电磁感应现象的应用,以及与其它电磁现象的区别,属于基础知识。
5.【答案】C
【解析】解:伞面“上凸下平”,当电动车快速行驶时,伞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下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伞就受到一个向上的升力,使伞面被向上吸,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A、人离高速列车比较近时,人和列车的之间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人外侧的压强不变,人受到向列车方向的压强差,容易被压向列车,故人站在高铁站的安全线以外候车,故A不合题意;
B、飞机的机翼设计成流线型,由空气通过机翼上表面的流速大、压强小,通过下表面的流速小、压强大,从而形成向上的升力,利用了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故B不合题意;
C、气垫船船体脱离水面行驶,是利用了使接触面脱离减小摩擦,没有涉及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故C符合题意;
D、赛车尾部安装的气流偏导器,相当于倒置的飞机机翼,赛车行驶时,上方的气流速度小于下方气流速度,形成对气流偏导器向下的压力,能使车轮更好地抓紧地面,利用了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液体和气体都称为流体,流体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大。
本题考查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重点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掌握流体压强跟流速的关系,并能用流体压强知识解释有关的问题。
6.【答案】C
【解析】解:
AB、手机摄像头是一个凸透镜,其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B错误;
C、为了使网友看清商品细节,像应变大,像距变大,物距变小,应将商品靠近摄像头,故C正确;
D、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手机屏幕上的彩色画面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故D错误。
故选:C。
(1)手机摄像头是一个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3)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
本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光的三原色,属于基础题。
7.【答案】D
【解析】解:当施加的动力垂直于杠杆时,动力臂最长;
因为杠杆始终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阻力为重物对杠杆的拉力,此时的阻力和阻力臂一定,所以当动力沿竖直向下的方向时,动力最小,故从位置1移动到2的过程中,动力臂先变大后变小,则动力F先减小再增大;支点在杠杆的中点,根据力臂的定义可知,开始时的动力臂小于阻力臂,为费力杠杆,动力臂逐渐变大,当动力方向竖直向下时,动力臂最大,等于阻力臂,为等臂杠杆,动力方向继续改变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为费力杠杆;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F1与L1的乘积等于阻力与阻力臂的乘积,阻力与阻力臂大小不变,所以F1与L1的乘积不变;
综上所述,D正确。
故选:D。
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可知,阻力和阻力臂一定时,动力臂越长越省力,因此找出最省力时,动力的方向,然后根据动力臂的变化确定动力的变化。
使用杠杆,若阻力和阻力臂一定,则动力臂最长时最省力(动力最小)。
8.【答案】B
【解析】解:学校内部的灯泡是并联的,智能开关(ISCM)为总开关,连接在干路中;S1、S2、S3作为支路开关,分别连接在支路中,故B正确。
故选:B。
根据题意分析总开关和每个支路开关的作用,然后选出正确的电路图。
本题考查了串、并联电路的设计,解答时可以根据题意分析选项找出符合要求的选项即可。
9.【答案】凝固 非晶体 折射
【解析】解:(1)琥珀是由柏松树上分泌出来的树脂油变成的固体形成的,这是凝固过程。
(2)树脂油没有固定的熔点,所以树脂油是非晶体。
(3)晶莹剔透的琥珀形成一个凸透镜,昆虫反射出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进入人的眼睛,所以我们看到的昆虫属于折射现象。
故答案为:凝固;非晶体;折射。
(1)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过程。
(2)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3)琥珀中间厚边缘薄,形成一个凸透镜,透过透镜看物体,物体射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进入人的眼睛,属于折射现象。
本题考查了物态变化、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光的折射等,属于基础题。
10.【答案】二次 化学
【解析】解:(1)电能需要消耗一次能源得到,属于二次能源;
(2)给汽车蓄电池充电时,电能将转化为化学能。
故答案为:二次;化学。
(1)电能无法从自然界直接获取,必须通过消耗一次能源才能得到,称为二次能源;
(2)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属于蓄电池,充电过程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知道蓄电池充电过程的能量转化,明确电能属于二次能源,可解答此题。
11.【答案】1.85 -5 337.5
【解析】解:观察4个测量值数据发现,数据2.35cm与其余3次记录的数值偏差太大,此测量数据是错误;
物体的长度L'=1.84cm+1.86cm+1.84cm3≈1.85cm;
图乙温度计的刻度在零摄氏度以下,分度值为1℃,因此图甲中的温度值为-5℃;
图丙中停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在“5”和“6”之间,偏向“6”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5min;在停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指针在37.5s处,即停表的读数为5min37.5s,即337.5s。
故答案为:1.85;-5;337.5。
(1)偏差较大的读数是错误的,去错误读数,取其余4个正确测量值的平均值即为测量结果,根据刻度尺的读数方法确定准确值;
(2)要弄清楚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再去读数,要注意液面在零上还是零下。
(3)停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停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
本题考查了刻度尺的使用、温度计的读数和停表的使用,需要掌握各种测量工具的基本知识。
12.【答案】核裂变 不可再生 150
【解析】解:(1)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释放的核能来发电的,核能消耗后短期内无法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2)电水壶消耗的电能W=Pt=1000W×3×60s=1.8×105J=0.05kW⋅h,
电能表上的参数3000imp/(kW⋅h):表示接在这个电能表上的用电器每消耗1kW⋅h的电能,电能表上的指示灯3000次,
电水壶工作时指示灯闪烁的次数n=0.05kW⋅h×3000imp/(kW⋅h)=150imp。
故答案为:核裂变;不可再生;150。
(1)核裂变的应用有核电站中的核反应堆和原子弹,核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2)先用W=Pt得到消耗的电能,再根据电表参数分析指示灯闪烁的次数。
本题考查核能、核裂变的应用和电能表的参数应用,属于基础内容,要熟练掌握。
13.【答案】解:(1)小明看到B点有条鱼,所以这个看到的鱼是折射后的虚像,连接眼睛A和虚像B,与水面交于一点O,O即为入射点,连接入射点O和人的眼睛A,可得折射光线;根据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可知鱼的实际位置应该在虚像B的下方D点,连接DO可得入射光线,如图所示:
(2)根据平面镜成像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的特点作出B点的像C,即为小鸟所在原来位置,然后连接CO即为入射光线,OA即为反射光线,如图所示:
【解析】(1)小明看到B点有条鱼,所以这个看到的鱼是折射后的虚像,所以B是虚像,应该连接人眼和虚像B,实际的鱼在B点的下方。据此作出小明观察到鱼的光路图;
(2)根据平面镜成像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的特点确定小鸟的位置,然后根据光沿直线传播作出小明观察鸟的光路图。
此题通过作图考查了学生有关光的折射规律的知识,同时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难点是确定光的入射点与光线的方向。
14.【答案】解:由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在阻力跟阻力臂的乘积一定时,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图中支点在O点,因此OA作为动力臂最长,过点A垂直于OA做向左下方的力,即为最小的力F1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解析】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F1L1=F2L2),在阻力跟阻力臂的乘积一定时,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
本题的解题关键是通过杠杆的平衡条件得出:在阻力跟阻力臂的乘积一定时,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的结论。
15.【答案】大小 1.5 不能 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不合理 一组数据太少,存在偶然性 不能 P
【解析】解:(1)选取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2)玻璃板的两个反射面都可以成像,玻璃板越薄,两个反射面所成的像距离越近,这样测量误差越小,故选1.5mm;
(3)移去蜡烛B,在原位置放一光屏,从光屏一侧看,光屏上却看不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4)小明用直线把蜡烛A和它的像A的位置连起来,用刻度尺测量出它们到玻璃板的距离是相等的,于是,他得出结论: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这样做不合理,理由是只有一次实验数据总结实验结论,实验结论具有偶然性;
(5)在实验中,用一支相同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另一侧,是为了确定像的位置和比较像的大小,若将另一侧的蜡烛点燃,结果使得玻璃后面太亮,更不容易看清反射光,所以像会更不清晰;
(6)平面镜成像中,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且关于平面镜对称,与人眼的位置无关,所以不管从哪个角度观察,乙处的“馬”在镜中的位置都在P点。
故答案为:(1)大小;(2)1.5;(3)不能;虚;(4)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不合理;一组数据太少,存在偶然性;(5)不能;(6)P。
(1)实验时采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一支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并点燃,另一支放在玻璃板的后面,当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和玻璃板前面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时,可以确定像的位置,同时也可以比较物像大小关系;
(2)玻璃板有两个反射面,成两个像,玻璃板越薄,两个像的位置越近,测量误差越小;
(3)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
(4)根据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分析: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通过实验数据总结实验结论时,一般要进行多次实验,根据实验数据得到的结论才具有普遍性,否则具有偶然性;
(5)物体射出的光线对人眼刺激越强,人眼感觉物体越亮,物体经过平面镜反射,反射光线进入人眼的光线越多,人眼感到物体的像越亮。在比较亮的环境中,很多物体射出光都对眼睛有刺激,干扰人的视线;
(6)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进行判断。
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及其应用,这是光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近几年来中考经常出现的题型,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并学会灵活运用。
16.【答案】-9 烧杯 晶体 未熔化 固液共存状 固液共存状 7 不会
【解析】解:(1)由图乙可知,温度在0℃以下,分度值为1℃,故示数为-9℃;
(2)由图丙可知,分析图象a先熔化且先到达沸点,所以图象a表示的是烧杯中物质的温度的变化图象;
(3)从乙图中曲线可以明显看出,冰熔化过程中,存在一段时间内温度保持不变,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因此冰为晶体;
(4)由图乙知,试管中的物质从第6分钟开始熔化,所以第5min时,试管中的物质未熔化;
(5)由图象可知在第6min时,烧杯中的冰在熔化过程,试管中的冰到达熔点开始融化,所以它们都是固液共存状态。
(6)由图乙可知试管中的碎冰熔化时间段是6min~13min,所以试管内的碎冰熔化过程经历了7min;
(7)水沸腾需要达到沸点且吸收热量,因为烧杯中的水沸腾后温度不再升高,导致试管内外没有温差,试管中的水虽然能达到沸点,但是不能继续吸收热量,所以不会沸腾。
故答案为:(1)-9;(2)烧杯;(3)晶体;(4)未熔化;(5)固液共存状;固液共存状;(6)7;(7)不会。
(1)温度计读数需注意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判断温度是零上还是零下;
(2)根据图象进行判断;
(3)晶体与非晶体的最主要区别在于晶体有固定的熔点;
(4)(5)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区别: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晶体熔化时的温度为熔点。
晶体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完为晶体的熔化过程,此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态;
(6)试管中的碎冰熔化时间段是6min~13min;
(7)水沸腾需要达到沸点且吸收热量,因为烧杯中的水沸腾后温度不再升高,导致试管内外没有温差,试管中的水虽然能达到沸点,但是不能继续吸收热量。
此题考查了探究晶体熔化特点的实验过程,涉及到了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和读数、熔化特点、图象分析等,充分利用图象总结规律,是解答的关键。
17.【答案】A 向B端移动滑片,观察灯泡的发光情况 2.1 10 0.625
【解析】解:(1)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A端动时,电流表示数变小,则电阻变大,故变阻器右下接线柱连入电路中与灯泡串联,如下图1所示:
(2)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置于阻值最大处的A端;
(3)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发现灯泡不亮,电流表、电压表都有示数,则接下来的操作应是向B端移动滑片,观察灯泡的发光情况;
(4)移动滑片P到滑动变阻器的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电压表选用小量程,分度值为0.1V,读数为2.1V;
(5)根据小灯泡工作时I-U的关系图象如图丙所示,灯在额定电压下的电流为0.25A,则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
R=UI=2.5V0.25A=10Ω;
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功率为:
P=UI=2.5V×0.25A=0.625W。
(6)根据上面的分析,将定值电阻R0串联在电路中,开关S1与灯并联,如下所示:
闭合S1,滑片移动到最左端,则电路为定值电阻的简单电路,记下电流表的示数I1,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源电压为:
U总=I1R0;
断开开关S1,移动滑动变阻器,使电流表示数为0.3A,灯正常发光;保持滑片的位置不变,闭合S1,灯短路,此时定值电阻与变阻器串联,记下电流表示数I2,根据串联电阻的规律及欧姆定律,则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
R滑=U总I2-R0=I1R0I2-R0;
根据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电阻的规律,灯正常发光的电阻为:
R灯=U总I额-R滑-R0=I1R00.3A-I1R0I2-R0-R0
故答案为:(1)见图1;(2)A;(3)向B端移动滑片,观察灯泡的发光情况;(4)2.1;(5)10;0.625;(2)见图2。
(1)根据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A端动时,电流表示数变小确定变阻器右下接线柱连入电路中与灯泡串联;
(2)闭合开关前,为保护电路,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置于阻值最大处;
(3)电流表有示数,说明电路是通路,电压表有示数,说明灯泡两端有电压,由此可知接下来的操作;
(4)根据电压表选用小量程确定分度值读数;
(5)根据小灯泡工作时I-U的关系可知灯在额定电压下的电流,由欧姆定律得出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根据P=UI得出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功率;
(6)已知灯的额定电流为0.3A,当通过灯的电流为0.3A时,灯正常发光,将电阻定值与灯串联和变阻器串联在电路,通过移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流表示数为0.3A,灯正常发光,为求出此时灯正常发光的电阻,根据串联电阻的规律及欧姆定律求出电源电压和变阻器连入电路电阻即可,故将开关S1与灯并联,将开关S1闭合,灯短路,保持滑片位置不变,记下电流表示数,根据欧姆定律和串联电阻的规律可得出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为得出电源电压,再将滑片移动到最左端,此时电路为定值电阻的简单电路,记下此时电路的电流,由欧姆定律可得出电源电压,从而可得出灯正常发光时的电阻。
本题测量标有“2.5V”字样小灯泡的电阻,考查电路连接、电功率计算、注意事项及在只有电流表的条件设计方案测电阻的能力,最后一问难度较大。
18.【答案】解:(1)开关S2接c时,R4和R3串联,电路中的电流为:I=UR3+R4=30V10Ω+40Ω=0.6A;
(2)开关S2接a时,电热丝R4和R1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减小,由P=U2R可知此时电功率最大,处于“高暖”挡,10s内智能座椅能够产生的最大电热为:Q=W=U2R1+R4t=(30V)25Ω+40Ω×10s=200J;
(3)开关S2接a时,电热丝R4和R1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减小,由P=U2R可知此时电功率最大,处于“高暖”挡,坐垫在“高暖”挡时消耗的功率:P高=U2R1+R4=(30V)25Ω+40Ω=20W。
答:(1)开关S2接c时,电路中的电流为0.6A;
(2)10秒内智能座椅能够产生的最大电热为200J;
(3)调节开关S2,坐垫在“高暖”挡时消耗的功率为20W。
【解析】(1)开关S2接c时,电热丝R4和R3串联,根据串联电路的电阻规律求出电路的总电阻,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电流;
(2)(3)开关S2接a时,电热丝R4和R1串联,R1的阻值最小,根据串联电路的电阻规律判断出电路的总电阻的大小,由P=U2R判断出智能座椅的挡位,根据Q=U2R总t求出10秒内智能座椅能够产生的最大电热;根据P=U2R求出坐垫在“高暖”挡时消耗的功率。
本题主要考查欧姆定律的应用、电功率的计算及电热公式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会根据P=U2R判断出智能座椅的挡位。
19.【答案】解:(1)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gh可得当水深H=5cm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p=ρ水gH=1.0×103kg/m3×10N/kg×5×10-2m=500Pa;
(2)根据图2可知,当水深超过5cm时,电压表开始有示数,表明此时木块A刚好开始离开容器底,处于漂浮状态,根据物体沉浮条件可知木块A的重力为:G=F浮=ρ水gV排=ρ水gHS=1.0×103kg/m3×10N/kg×5×10-2m×0.01m2=5N;
(3)由图2可知,当R1两端电压U1=1.5V时,功率为P1=1.125W,由P=UI可知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I1=P1U1=1.125W1.5V=0.75A,
则电源电压为:U=U1+I1R2=1.5V+0.75A×R2……①
当R1两端电压U2=3.0V时,功率为P2=1.8W,由P=UI可知此时的电流为:
I2=P2U2=1.8W3V=0.6A,
则电源电压为:U=U2+I2R2=3.0V+0.6A×R2……②
联立①②可得:U=9V,R2=10Ω,
当水深为10cm时,R1接入的电阻为:R1=U2I2=3V0.6A=5Ω,
此时滑片向上移动的距离为:h=10cm-5cm=5cm,
则滑动变阻器每1cm的电阻为1Ω,当水位到达H0后,电压表示数不再增加,表明此时滑片处于最上端即最大阻值处,此时的R1的功率也为1.8W,则:
P2=I2R大=(UR2+R大)2R大=(9V10Ω+R大)2R大=1.8W,
解方程可得:R大=5Ω或20Ω,
因为当水深为10cm时,R1接入的电阻为5Ω,则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应为20Ω,
对应的电阻丝的长度为:L=1cm/Ω×20Ω=20cm,
由图2可知,当水位在10~13cm时,电压表示数不变,表明接入电阻不变,
即短路部分的长度为:l=13cm-10cm=3cm,
所以图2中对应H0的值为:H0=L+l=20cm+3cm=23cm。
答:(1)当水深H=5cm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500Pa;
(2)木块A的重力5N;
(3)图甲和乙中对应H0的值23cm。
【解析】(1)已知水的密度和水的深度,根据p=ρgH算出当水深H=5cm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2)分析图2可知,当水深超过5cm时,电压表开始有示数,表明此时木块A刚好开始离开容器底,处于漂浮状态,根据漂浮条件G=F浮=ρ水gSH可求出木块A的重力;
(3)根据图2可知,当R1两端的电压分别为1.5V、3.0V时R1消耗的电功率,根据I=PU分别求出电路中的电流,再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和欧姆定律分别列出电源电压的表达式,联立方程组求出电源电压、R2的阻值,当水深为10cm时根据欧姆定律求出此时R1的阻值,求出滑片上移的距离,进而求出滑动变阻器每1cm的电阻为1Ω,由图2可知,当水位到达H0后,电压表示数不再增加,表明此时滑片处于最上端即最大阻值处,根据图2确定此时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根据P2=I2R大求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求出对应的电阻丝的长度,由图2可知,当水位在10~13cm时,电压表示数不变,表明接入电阻不变,求出短路部分的长度,即可解答。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液体压强的计算、漂浮条件、电功率公式的应用及欧姆定律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会分析图像。
2023年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竹瓦中学中考物理三模试卷-普通用卷: 这是一份2023年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竹瓦中学中考物理三模试卷-普通用卷,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马垅中学中考物理二模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马垅中学中考物理二模试题(含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方郭中学中考二模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方郭中学中考二模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