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南京专用)
黄金卷5(原卷版+解析版)-【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南京专用)
展开这是一份黄金卷5(原卷版+解析版)-【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南京专用),文件包含黄金卷5-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南京专用解析版docx、黄金卷5-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南京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赢在中考·黄金八卷】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南京专用)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第五模拟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满分:12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 2B 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3.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测试范围:初中语文全册。
6.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24分)
1.用古诗文原句填空,其中第(3)题需要填写作者。(8分)
(1) ,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2)安得广厦千万间,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 ,万古惟留楚客悲。 ( 《长沙过贾谊宅》)
(4)生活中表示既要善于从正面学习,也要善于从反面借鉴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 ,
。”
(5)在《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揭示出历史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任何强大的统治者也避免不了最终的灭亡的句子是:“ , ”
【答案】(1)会挽雕弓如满月 (2)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3)三年谪宦此栖迟 刘长卿 (4)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5)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解析】考查对古诗文的识记理解。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本题中应注意“雕、庇、俱、谪、栖、卿、宫阙”这几个字词的写法。
2.学校开展“爱我家乡”征文活动,下面是小轩写的《最美南京》的一段话。请阅读后,完成各小题。(9分)
①南京是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xiánɡ 地,为六朝古都,因而这个古城积累了太厚重的历史,每寸方土都有着历史的滑痕,辉煌与哀伤俯拾皆是。②鳞次栉比的皇城宫殿早已消失,只有古城墙的残yuán ,屹立在午朝门公园的石碑诉说着往日的辉煌;③朱元璋的皇陵也只有无语的石像傲视着百年的苍桑;④中山陵拾级而上的石阶显示对着一个逝去伟人的敬仰……⑤三月的南京是个不动声色让人留恋的季节。⑥先不说这城市秀丽的山水风貌,仅是这城市特有的庞辱不惊的从容气质,也会让有滋有味的生活一天天在这里繁衍生息。
(1) 小轩对加点字的读音把握不准,对个别字词会读不会写,请你帮他。(3分)
①发xiánɡ 地 ②残yuán ③拾级而上
【答案】①祥 ②垣 ③shè
【解析】本题考查字形和字音。①xiánɡ--祥,发祥地:原指帝王祖先兴起的地方,后指民族、文化等的发源地;②yuán--垣,残垣:残破或倒塌的墙壁;③拾--shè,拾级而上:顺着阶梯一步一步地往上走。
(2)有同学发现语段③⑥句中有两个错别字,请你找出来并改正。(2分)
① A 改为 B ② C 改为 D
【答案】① A:苍 B:沧 ② C:庞 D:宠
【解析】本题考查字形辨析。沧桑:比喻世事变化很大。“沧”不能写成“苍”;宠辱不惊:受宠或受辱都不为所动,形容把得失置之度外。“宠”不能写成“庞”。
(3)小语查字典得知,“比”的主要义项有:①比较;较量。 ②能够相比。③比画。 ④对着;向着。 ⑤仿照。⑥比方;比喻。⑦紧靠;挨着。⑧依附;勾结。⑨近来。⑩等到。根据释义,你认为下面词语加点字的意思与语段句②词语“鳞次栉比”的“比”意思相同的是( )(2分)
A.比翼双飞 B.连说带比 C.朋比为奸 D.比肩而立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字义。“鳞次栉比”的意思是:像鱼鳞和梳子的齿一样,一个挨着一个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等密集。比:紧靠;挨着。A.“比翼双飞”:夫妻恩爱,相伴不离或男女情投意合,在事业上并肩前进,结为伴侣。比:比较,较量。B.“连说带比”:边说边比画。比:比画。C.“朋比为奸”:结党营私,互相勾结干坏事。比:依附,勾结。D.“比肩而立”:肩并肩地站立。比喻彼此距离极近。比:紧靠;挨着。故选D。
(4)小文觉得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表达欠妥,请你加以修改。(2分)
修改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三月的南京是个不动声色让人留恋的城市。”或“南京的三月是个不动声色让人留恋的季节。”
【解析】本题考查语病。提取句子主干为:南京是季节,可知属于主语和宾语搭配不当。所以应将“南京”与“三月”调换位置或者将“季节”改为“城市”。
3.南京先锋书店将举办讲故事比赛,大家帮助小语备战本次比赛,请你把讨论内容补充完整。(3分)
小语:我梳理了《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故事情节,你们给我提点建议吧。
小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很适合讲故事比赛。林冲历经磨难,隐忍不发,最后忍无可忍,手刃仇敌,大快人心。讲这个故事要像说书人那样,用悬念、巧合、跌宕起伏的情节,紧紧抓住听众的心。
小强:我觉得情节图里 ① 和 ② 这两个情节的顺序应该调换。
小文:情节图还要注明另一个巧合 ③ , 突出情节的曲折离奇。
【答案】①改守草料场;②林冲怒寻未果;③草棚被大雪压塌,林冲改投山神庙
【解析】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掌握。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情节是围绕着林冲从大火中逃过一劫这一中心开开展的,而林冲能死里逃生,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一关键性的巧合草料场的坍塌。当时寒风刺骨、雪下得正紧,为了取暖林冲出门去打了酒,也就是这一次出门就他躲过了草料场被大雪压塌的灾难,当时林冲“只叫得苦”因为草料场的坍塌使得没了安身之所,可没想到的是这一次小的巧合竟然推动了下一次更大的巧合的产生。草料场坍塌后林冲晚_上没了休息的地方,不得不暂避古庙。据此可知另一个巧合是:草棚被大雪压塌,林冲改投山神庙。
4.为帮助小语演练,大家设计了讲故事比赛的评价表。请根据你的学习经历以及下面的小贴士,修改这份评价表。(4分)
(1)评价表中有一处归类不当,请指出并正确归类。(2分)
【答案】示例:归类不当之处:“仪表得体,情绪饱满”不是“口头语言”;正确归类:应该将其放在“肢体语言”一栏中。
【解析】本题考查活动设计修改。根据题干“有一处归类不当”的提示,找到“口头语言”中的“仪表得体,情绪饱满”,可知此处归类不当,应归入“肢体语言”。
(2)在“情节结构”和“现场情况处理”中各增加一条要求。(2分)
【答案】示例:①添加“情节结构”的要求;情节跌宕起伏,让人想听下去;②添加“现场情况处理”要求:观察听众反应,随时做出调整。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设计活动的能力。对于设计活动类型的题目,我们一般从平时掌握的几种常见的主题活动中做出选择即可。只是需要在表达时注意考题对于句子形式上的要求。根据“添加情节结构”的要求,思考如何使情节引人入胜,选择一个方面添加即可。注意不能与题中已有要求重复,如:设置悬念,设计巧合,善用伏笔。
二(46分)
(一)阅读古诗文,完成5-10题。(14分)
[诗歌阅读]
恨别 [唐]杜甫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①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注释:①宵:夜晚。
5.诗歌第一句从 ① 角度写离家之远,第二句从 ② 角度写战争之久。(2分)
【答案】①空间 ②时间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首联“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意为:我离开洛阳之后便四处漂泊,远离它已有四千里之遥,安史之乱叛军长驱直入中原也已经有五六年了。由第一句中的“四千里”可知,诗文是从空间角度写了离家之远;由第二句中的“五六年”可知,是从时间角度写了战争之久。故答案为:空间 时间
6.诗歌颈联描写了诗人的反常之举。请你指出这种反常之举,并联系全诗分析此举背后的原因。(3分)【答案】①诗人在清冷的月夜,忽步忽立,而在白天却卧看闲云,倦极而眠。这种夜晚活动、白天睡觉的行为是反常的(1分)。②从全诗来看,此举背后的原因有:从表面看是因为诗人远离家乡不能与家人团聚,思家思亲而辗转反侧(1分);从深层看是因为战争持续时间长,百姓被迫流落在外,诗人忧国忧民而夜不成寐(1分)。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和思想感情的能力。首联“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叙写诗人离开洛城四处漂泊,远离家乡有四千里之遥,安史之乱叛军长驱直入中原也已经有五六年了,写出了诗人远离家乡,远离亲人,思亲念家之情隐含其中。尾联“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叙写诗人听说司徒已攻克河阳,正乘胜追击敌人,急于要拿下幽燕而兴奋。据此可知,颈联写“宵立昼眠”的这种夜晚活动、白天睡觉的反常的生活细节,一方面是诗人的思亲念家,打破了生活的常规所致;另一方面,是为官军将要平定叛乱,流离失所的百姓能够回到家园而兴奋所致,也可以说是诗人忧国忧民而致夜不成寐。据此理解分析作答。
[古文阅读]
诸葛亮传
诸葛亮,字孔明,琅琊阳都人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乐毅①,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建光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南中诸郡并皆叛乱,亮以新遭大丧,故未加兵,且遣使聘吴,因结和亲,遂与为盟。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
十二年春,亮率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②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百姓安居,军无私焉。相持百余日。
是年八月,亮疾病,卒于军。亮遗命葬汉中定军山,因山为坟,冢足容棺③,敛以时服,不须器物。初,亮自表后主曰:“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选自陈寿《三国志》,有删改)
【注释】①乐毅:乐氏,名毅,战国后期杰出的军事家。②流马:诸葛亮发明的运输工具。③冢足容棺:墓坑刚够容纳棺材。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3分)
(1)时人莫之许也 (2)谓为信然 (3)咸决于亮
【答案】(1)赞许、赞同 (2)真实 (3)全,都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积累与掌握。①“人莫之许也”:人们都不赞同这件事。许:赞许、赞同;②“谓为信然”:认为他真的具有管仲、乐毅般的才华。信:真实;③“咸决于亮”:都由诸葛亮决定。咸:全、都。
8.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2分)
亮率大众由斜谷出
【答案】亮/率大众/由斜谷出
【解析】本题考查断句。先读懂句意,再结合技巧断句。“亮率大众由斜谷出”这句话翻译成:诸葛亮率领钟将士从斜谷出来。所以停顿可以在:亮/率大众/由斜谷出。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
【答案】诸葛亮担心粮食接济不上,让自己的壮志无法伸展,因此命令士兵分别屯田,作为长久驻扎的基础。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翻译句子能力。翻译句子注意翻译原则、重点字和句式。本句中的重点字,如“患(担心)”、“是以(所以)”要注意。
10.请结合文本用自己的话具体说说第四段中画线句子在内容表达上的作用。(2分)
【答案】这段话补充交代了起初诸葛亮上表后主的内容;与上文遗命节俭入葬和下文“如其所言”相呼应;充分表现了诸葛亮的清廉,丰富了人物的形象。(答出两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作用。注意作用就是内容上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上表现什么样的人物形象,结构上是否与前后文呼应等。
【附参考译文】
诸葛亮,字孔明,是琅邪郡阳都县人。身高八尺,每每把自己比喻成管仲、乐毅,当时没人赞同。只有博陵的崔州平、颖川的徐庶(字元直)和诸葛亮交情不错,认为他真的具有管仲、乐毅般的才华。
章武三年(223年)春天,先主刘备在白帝城的永安宫病重,把诸葛亮从成都召来,把身后事情嘱托给他。建兴元年(223年),刘后主封诸葛亮为武乡侯,(特别允许他)可以开设官府,管理大小事情,政事不分大小,都由诸葛亮裁决。这时南方好几郡,同时叛乱;诸葛亮因为刚遭逢刘备的大丧事,所以不方便立刻派兵去讨伐。他暂时派遣使者出使东吴,趁机和东吴议和,并结为亲家,于是双方成了盟邦。建兴三年(225年)春天,诸葛亮率军南征,这年秋天叛乱全部平定。
建兴十二年(234年)春天,诸葛亮带领所有军队从斜谷出发,用流马运送军粮,占据在武功五丈原,和司马宣王(司马懿)在渭水南边列阵对抗。诸葛亮常常忧虑粮食接济不上,让自己的壮志无法伸展,因此命令士兵分别屯田,作为长久驻扎的基础。百姓都安居乐业,军队不曾侵扰百姓。两军对峙了一百多天。
这年八月,诸葛亮生重病,死在军中。诸葛亮遗命,自己要埋葬在汉中的定军山,就着这座山来盖坟地,冢墓只要能容得下棺木就好,穿当时的衣服入敛,不须其他器物来陪葬。起初,诸葛亮自己向刘后主上表说:“臣在外任职当官,没有收取(聚敛)什么财物,随身的衣物和饮食,完全由政府供给,也没有另外经营生计,来增加自己微薄的利益。等到臣死的时候,不要让我家里头有多余的币帛,外面有多余的钱财,因而辜负了陛下。”到诸葛亮死的时候,果真和他说的一样。
(二)阅读《蚕》,完成11-14题。(8分)
蚕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有一种昆虫也开启了生命的历程。
蚕的一生
蚕的一个生命周期大约是60~80天。它的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4个阶段。像芝麻般大小,经过半个月孵化为一龄幼虫。一龄幼虫很小,像蚂蚁一样,也叫蚁蚕。从二龄幼虫开始,蚕的食量明显增加,四、五龄幼虫的食量最大,体重也快速增加,可以达到蚁蚕的八九千倍。
蚕的幼虫期一共要蜕4次皮。每次蜕皮前,蚕都不吃不动,像睡着了一样,但它的体内却在进行着非常剧烈的生理活动。在短短的一天内,它要形成新皮,蜕去旧皮,让身体长大,从而进入下一个龄期。五龄幼虫继续长大一段时间后,就不再吃桑叶了。它会找一个地方开始吐丝结茧,为自己建造一个厚实安全的“小屋”,然后在“小屋”中化蛹。再经过大约两个星期,蛹羽化为蚕蛾,即成虫。蚕蛾破茧而出后开始求偶交配,雄蛾交配完成之后就死去,而雌蛾要等到产卵以后才算完成使命,力尽而亡。
①
蚕在野外的桑树上生活,随时会面临恶劣的环境和天敌的围追堵截。蚕的一生中最脆弱的时期就是刚孵化的蚁蚕期和没有行动能力的蛹期,那么蚕是怎么保护自己的呢?
蚁蚕非常柔弱,甚至连吃和爬动的力气都没有,更没有能力保护自己。聪明的它们就模仿蚂蚁的样子,招呼同伴,密密麻麻地聚集在一起,让天敌误以为它们是蚂蚁。我们都知道,蚂蚁是攻击性很强的社会性昆虫,喜欢集体行动,敢惹它们的动物不是很多,所以很多小昆虫都模仿它们,这些昆虫被称为“拟蚁昆虫”,蚁蚕就是其中的一种。
蚕结茧是为了给自己营造安全的空间,可以不被打扰地在里面化蛹和羽化。在化蛹和羽化的过程中,蚕如果被外界打扰,它们的生命进程就会停止,要么无法化蛹,要么无法羽化。
一生只吐一根丝
蚕吐丝可是一个力气活。吐丝时,蚕的头部会不停地摆动,呈“S”型或“8”字形,在自己的四周不断拉出丝线。像这样不吃不喝连续摆动两三天、摇摆30多万次之后,所吐之丝就把自己严严实实地裹住了。蚕一次吐出的丝长达一两千米,有的甚至达到了三千米。令人惊叹的是,这是一根不间断的细丝,而且这根细丝是由几百根更细的细丝扭合而成的,因此十分坚韧牢固。这样的蚕丝制成的丝绸非常轻薄飘逸,因此就有了“罗衣飘蝉翼”“风过动罗纹”这样的诗句。
②
蚕最喜欢吃的食物就是桑叶。蚕的嗅觉很发达,能准确地嗅到桑叶发出的类似薄荷的味道。不过,蚕的食谱并不只是桑叶,榆树叶、无花果叶、蒲公英叶等都能成为它的食物,只是它更偏爱桑叶罢了。但自然界的桑叶并不是一年四季都有,所以人工饲料就成了实现工厂化高效生产优质蚕茧的关键。近年来,科研人员们研发出了能替代桑叶的人工饲料,蚕的食谱也就更加丰富了。
(文/杨红珍,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11.请在横线处各拟写一个小标题。(2分)
【答案】①蚕的自我保护方式 ②蚕的食谱
【解析】本题考查拟写标题。①处根据第④段“蚕在野外的桑树上生活,随时会面临恶劣的环境和天敌的围追堵截。垂的一生中最脆弱的时期就是刚孵化的蚁蚕期和没有行动能力的蛹期,那么蚕是怎么保护自己的呢?“分析,句子的落脚点在“那么垂是怎么保护自己的呢?”,据此拟标题为:蚕的自我保护方式。②处据第⑧段“蚕最喜欢吃的食物就是桑叶”“蛋的食谱并不只是桑叶榆树叶、无花果叶、蒲公英叶等都能成为它的食物”“近年来,科研人员们研发出了能替代桑叶的人工饲料,蚕的食谱也就更加丰富了”概括得出:介绍的是蚕的食谱。据此拟为:蚕的食谱。
12.从修辞角度简析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2分)
【答案】运用拟人修辞,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蚁蚕保护自己的方式。
【解析】本题考查修辞方法及作用。结合语境首先写出修辞方法,然后写出表达效果和体现的情感。结合划线句分析,“聪明”“招呼同伴”把“蚁蚕”人格化,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结合“聪明的它们就模仿蚂蚁的样子招呼同伴”分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蚁蚕是如何保护自己的。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13.选文中画直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答案】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且体准确地说明了蚕吐丝可是一个力气活。
【解析】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作用。根据“两三天”“30多万次”分析,采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结合“蚕吐丝可是一个力气活”分析,具体准确地说明了蚕吐丝可是一个力气活,增强了说服力。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4.在读到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时,小晶说:“原来蚕吐完丝生命也就走到了尽头。”小志说:“其实丝尽蚕未亡。”你赞同谁的说法?请依据选文说说你的理由。(2分)
【答案】示例1:我赞同小晶的说法。如果蚕在化蛹和羽化的过程中,被外界打扰,它们的生命进程就会停止,要么无法化蛹,要么无法羽化。就是所谓的“春蚕到死丝方尽”了。示例2:我赞同小志的说法。蚕的幼虫停止取食并吐丝结茧;结茧后幼虫化为娟,到了蜩期蛹皮变硬不能吐丝,蛹不食不动;蛹过一段时间能羽化为蚕哦。因此蚕吐尽丝时并未死亡,只是发育成蛹。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挖掘。两种观点都可以,结合文本内容写出理由即可。如支持小晶的说法,可结合第⑥段“蚕结茧是为了给自己营造安全的空间,可以不被打扰她在里面化蛹和羽化。在化蛹和羽化的过程中,蚕如果被外界打扰,它们的生命讲程就会停止,要么无法化蛹,要么无法羽化“说明理由。如支持小志的说法,可结合第③段“五龄幼虫继续长大一段时间后,就不再吃桑叶了,它会找一个地方开始吐丝结茧,为自己建造一个厚实安全的‘小屋’,然后在‘小屋’中化蛹。再经过大约两个星期,蛹羽化为蚕蛾,即成虫,蚕蛾破茧而出后开始求偶交配,雄蛾交配完成之后就死去,而雌蛾要等到产卵以后才算完成使命,力尽而亡”说明理由。
(三)阅读《主角(节选)》,完成15-19题。(13分)
主角(节选) 陈彦
⑴苟老师把第三遍妆化完,提了眉,包了大头,穿了行头。不知道他性别的人,还真看不出这是男扮女装呢。
⑵易青娥知道,苟老师为演这两折戏,几个月瘦下来几十斤。没戏演的十多年里,他的裤子晾在院子,大家都笑话:不知哪是裤长,哪是裤腰呢。因为裤长才二尺九,而腰围是三尺三。直到要演《鬼怨》《杀生》,他的腰围猛减到了二尺五以下。彩排的时候,他发现,穿上李慧娘的衣裳,小肚子有点不好看,就又用吃大黄拉肚子的方式,直减到现在二尺二的腰身,而皮肤就塌陷了。所以在化妆时,他一直在叹息:这老脸,对不起李慧娘,对不起观众,尤其是对不起当年看过他戏的老观众了。
⑶今天观众特别多,连过路道都占满了人,都在说,十多年前在五福戏楼演了三个月《李慧娘》的苟存忠,今晚又披挂上阵了。易青娥也为她师父骄傲着,这么多年过去了,竟然还有这些老观众,是深深记着师父的。
⑷在一声长长的鬼的叹息中,她师父出场了。
⑸师父穿着一身白衣服,披着一件长长的白斗篷,飘飘荡荡地来到了人间。他在哀怨,在痛斥,在诉说,在寻找。易青娥甚至模糊了师父与李慧娘之间的界限,也不知,他是他,还是她。一个年近花甲的老人,硬是在飘飘欲仙的身段中,全然掩藏住了性别、年龄的隔膜,将一个充满了仇恨与爱怜的鬼魂,演得上天不得、入地不能地可悲、可怜了。
⑹就在慧娘面对凄凄寒风,无依无靠地瑟瑟发抖着,一点点蜷缩起身子时,苟老师是用了一个“卧鱼”动作。苟老师平常是能用两分钟朝下卧的。可今天,在易青娥心里数到一百一十下时,他撑不住,全卧下去了。并且在最后一刻,双腿是散了架的。尽管如此,剧场里还是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
⑺《杀生》是比《鬼怨》难度更大的一折戏。“秦腔吹火”就是这一折戏的灵魂,也是秦腔这门艺术的绝活。
⑻苟老师说过一句话:
⑼“秦腔吹火,那个苦就不是人能干的事。那是鬼吹火,只有鬼才能拿动的活儿。不蜕几层皮,你休想吹好。”的确,松香一旦点着,变成明火,立马就会产生浓烈的烟雾。吹几十口火下来,无论什么地方,都会变得相互看不清脸面。一趟火吹下来,苟老师不仅嗓子密实了,眼睛睁不开了,而且呼吸也会极度困难起来。易青娥每练一次,都是要从房中跑出去,透好半天气,才能再回来吹的。
⑽易青娥明显感到,师父今晚的气力有些不够用了。但他一直控制得很好。她知道,他是要把最好的力道,用在最后那三十六口“连珠火”上的。她按师父的要求,在侧台仔仔细细地看着他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口火吹出来,她都要认真研究师父的气息、力量,以及浑身的起伏变化。那一晚,她觉得她比平常任何时候学的东西都要多。并且更具有茅塞顿开、点石成金的效用。也就在师父一步步将《杀生》推向高潮时,她似乎也完成了一次演戏的启蒙。她甚至突然觉得,自己是能成一个好演员,成一个大演员了。
⑾终于,师父开始吐最后一道火了。也就是那个三十六口“连珠火”。师父依然控制着气力,一口,两口,三口,四口……由慢到快,由弱到强,直到“连珠火”将贾府变成一片火海。
⑿继而天地澄净,红梅绽开。
⒀乐队几乎使出浑身解数,将大鼓、大锣、大铙、吊镲全用上了,可观众的掌声还是如浪涛一般,滚滚涌上了舞台。就在台上贾府人于火海中挣扎时,苟老师被人搀扶下来了。他已经使完了人生最后一点力气,奄奄一息了。他浑身颤抖着在呼唤:
⒁“青娥,青娥……”
⒂“师父,师父,我在这里,我在这里。”易青娥紧紧抓着师父的手。
⒃苟老师抖抖索索地摸着她的手说:
⒄“娃,娃,……师父不行了……记住……吹火的松香,…要,要自己磨……自己拌。记住比例……”
15.第⑨段加点短语“蜕几层皮”在文中的意思是 (2分)
【答案】经历多次失败或“吃很多苦”“克服困难”等也可
【解析】本题考查对句子含义的理解能力。根据“秦腔吹火,那个苦就不是人能干的事。那是鬼吹火,只有鬼才能拿动的活儿 ”“的确,松香一旦点着,变成明火,立马就会产生浓烈的烟雾。吹几十口火下来,无论什么地方,都会变得相互看不清脸面。一趟火吹下来,苟老师不仅嗓子密实了,眼睛睁不开了,而且呼吸也会极度困难起来。易青娥每练一次,都是要从房中跑出去,透好半天气,才能再回来吹的”可以概括出答案: 经历多次失败。
16.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2分)
精心化妆准备演出→ ① →表演《杀生》成功吹火→ ②
【答案】①表演《鬼怨》艰难“卧鱼” ②叮嘱徒弟掌握要领。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梳理。根据第⑥段“就在慧娘面对凄凄寒风,无依无靠地瑟瑟发抖着,一点点蜷缩起身子时,苟老师是用了一个“卧鱼”动作。苟老师平常是能用两分钟朝下卧的。可今天,在易青娥心里数到一百一十下时,他撑不住,全卧下去了”可以概括出:表演《鬼怨》艰难“卧鱼”;根据最后两段“苟老师抖抖索索地摸着她的手说:“娃,娃,……师父不行了……记住……吹火的松香,…要,要自己磨……自己拌。记住比例……””可以概括出:叮嘱徒弟掌握要领。
17.对第②段中插叙的作用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交代苟老师为这一次演戏努力减肥的过程。
B.表现苟老师的敬业,为故事结尾埋下伏笔。
C.彰显苟老师“要对得起观众”的职业道德。
D.说明皮肤塌陷之由,呼应开头化妆的情节。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插叙作用的能力。D.苟老师化妆,一方面他是演员要精心化妆,另一方面他女盼男装,要尽量化得非常逼真。再根据“直减到现在二尺二的腰身,而皮肤就塌陷了”可看出苟老师的皮肤塌陷并不是在面部,因此呼应开头化妆的情节的理解不正确。故答案为:D
18.分析第⒀段画线句的语言表现力。(4分)
【答案】指出表现手法,如比喻、夸张、通感、对比、传神的动词“涌”等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观众掌声之热烈,衬托苟老师“吹火”绝技之精湛,表达了作者(叙述者)的赞叹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语言的能力。“观众的掌声还是如浪涛一般,滚滚涌上了舞台”把观众的掌声比作浪涛,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而且也是极度的夸张。掌声本来是听觉,这里用“涌”字,把视觉当做听觉来写,运用痛感的修辞手法。这里生动形象地写出观众掌声之热烈,衬托苟老师“吹火”绝技之精湛,表达了作者(叙述者)的赞叹之情。戏剧已经达到高潮,而苟老师的生命却走到尽头,这两者之间形成对比。生动形象地写出观众掌声之热烈,衬托苟老师“吹火”绝技之精湛,表达了作者(叙述者)的赞叹之情。乐队几乎使出浑身解数,将大鼓、大锣、大铙、吊镲全用上了,可观众的掌声还是如浪涛一般,滚滚涌上了舞台。就在台上贾府人于火海中挣扎时,苟老师被人搀扶下来了。他已经使完了人生最后一点力气,奄奄一息了。他浑身颤抖着在呼唤:故答案为: 指出表现手法,如比喻、夸张、通感、对比、传神的动词“涌”等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观众掌声之热烈,衬托苟老师“吹火”绝技之精湛,表达了作者(叙述者)的赞叹之情。
19.标题“主角”在文中指的是老艺人苟存忠,为什么文章还要多处描写易青娥的言行与心理活动?请简要
分析。(3分)
【答案】从内容上看,易青娥是苟老师的徒弟,是秦腔绝活的传承人(1分);描写她的言行与心理活动,是为了表现苟老师高尚的艺德(或:师父培养徒弟的苦心孤诣;以及传统艺术后继有人的主题)(1分);从结构上看,这些描写贯穿了全文,成为故事情节推进的线索(或:小说借用她的所见所感来叙述故事)(1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重要情节作用的理解能力。苟老师是秦腔艺术家,易青娥是苟老师的徒弟,当然也是秦腔绝活的传承人。从情节发展角度来说,这篇小说的主要情节“精心化妆准备演出→表演《鬼怨》艰难“卧鱼”→表演《杀生》成功吹火→叮嘱徒弟掌握要领 ”等都是易青娥亲耳所闻,亲眼所见,亲身所感,因此这篇小说以易青娥的所见所闻所感为线索贯穿全文。从人物塑造来分析,从易青娥的所见所感中,我们可以看出苟老师高尚的艺德及杰出的演出才华。据此分析概括答题即可。
(四)阅读思辨性文本,完成20-23题。(11分)
生命永恒的香味 马德
①书香,是生命永恒的香味。一个人,若手头,桌头,床头,总有悦心的书陪伴,是一生的幸事。书在左右,或信手闲翻,或倾心品赏,芬芳盈口,满心余香,所得的,都是生命的真意趣,大滋味。
②把读书作为生活的常态,是生命最美好的习惯。从春花读到秋月,从夜雪初霁读到朝辉甫上。在春秋默然交替里,在岁月寂然运行中,心灵因书,时而大恸,时而微喜,时而寒霜彻骨,时而微风拂面,一波三折,百转千回,在起起伏伏中,或悟人生至理,或叹人世苍凉,都不失为人生之快事。即便从青春读到暮年,从黑发读到白首,也自痛快淋漓,无怨无悔。
③读书是智慧的行为,而这种行为本身,却可以引领一个人走向更大的智慧。一个人在自我精神的世界里,能够始终恬淡愉悦,一定是一本本的书,为他的心灵,暗开了一扇扇门,默指了一条路,所以才活得豁然开朗,意境层生。而所有这一切,都是书的智慧,对人的提升与引领所致。愚昧的人,一辈子像行进在暗夜之中,只能随波逐流,浑浑噩噩活过;而智慧的人,书是心中永远的明灯,引领自己时时清醒,步步睿智,最终走出完美的人生。
④读书可以培养人儒雅的气度。 A 。书博采百家之灵气,荟萃文化之精髓,古今中外,万千气象,云集其中。这些书,足以陶冶人的情操,历练人的性情,完美人的灵魂。常读书的人,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受书的熏陶,锦心绣口,才华横溢。 B ,其实就是指书的灵秀,书的雅致,书的睿智,穿过岁月的尘烟,浸润到读书人的心底里,然后,由内及外,附着于举手投足做人处世之中,从而形成了一种翩然的风度,一种迷离的气质,超凡脱俗,卓然于众人之上。
⑤被命运的大书影响过的人,不会轻易被生活打败。在这个世界上,有经历过大起大落大荣大辱,九死一生而百折不挠的人,有遭遇过多舛的命运,遭受过灭顶的打击而顽强拼争过来的人,读这些人物的著作或传记,常常让人热血喷涌,灵魂震撼。这样的书,连缀在字里行间的,都是精神之钙。读它,可以厚重人的内涵,使人变得刚强勇毅,不畏强暴,不畏艰险,从而淡定地面对生活呈现给自己的一切。
⑥读书的人不会孤独。一本本书,就是一个个心灵的朋友,在独酌的时候,它会与你同饮;在孤寂的时候,它会与你静坐。它是平淡的朋友,不喧哗,不招摇,以自身的智慧丰富着你的智慧,以自身的儒雅引领着你的儒雅,以自身的内涵厚重着你的内涵。它不说话,却无时无刻不在催促着你的思索。它以自己的简单,成就着你的丰富,它以自己的开放与接纳,完善着你的精神世界。
⑦时光流逝,岁月不言,生命一天天在书香的濡染中,会变得愈加醇厚耐品,一种灵魂的香味,自然会生发出来,飘逸四散。那如兰的一缕芬芳,就是我们留存在这个世界上最美的痕迹。(有删改)
20.通读全文,简要概括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论证“读书能让生命散发永恒香味”这一观点的。(3分)
【答案】①读书可以引领一个人走向更大的智慧;②读书可以培养人儒雅的气度;③读书可以厚重人的内涵。
【解析】本题考查概括分论点。简要概括作者关于“读书能让生命散发永恒香味”的几方面。在文中找到相关内容概括下即可。文中③段首句“读书是智慧的行为,而这种行为本身,却可以引领一个人走向更大的智慧。”④段首句“读书可以培养人儒雅的气度。”⑤段中间句“读它,可以厚重人的内涵。”可以得出三个点。
21.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3分)
【答案】运用了比喻论证(1分)和正反对比论证(1分),形象而有力地论证了读书是智慧的行为,可以引领一个人走向更大的智慧(1分)。
【解析】本题考查议论文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第③段画线句写了愚昧的人和智慧的人不同的人生,其实就是在进行对比。愚昧是黑暗,智慧的人书是心中明灯,其实是比喻,把书比作明灯。论证方法注意答题格式:运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具体有力的证明了什么,作用是什么。答题注意结合文章内容。
22.阅读文章,回答下列问题。(3分)
(1)第⑤段“这样的书,连缀在字里行间的,都是精神之钙”一句中,“精神之钙”在文中具体指什么?(1分)
【答案】刚强勇毅、不畏强暴、不畏艰险的品德
【解析】本题考查关键字理解。第⑤段“读它,可以厚重人的内涵,使人变得刚强勇毅,不畏强暴,不畏艰险。”读书可以让人有力量,所以前文的“精神之钙”指的是“刚强勇毅、不畏强暴、不畏艰险的品德”。
(2)将“有诗云:是真名士自风流”和“常言道:腹有诗书气自华”两句分别放在第④段A、B处,最恰当的是:A处为 ,B处为 。(2分)
【答案】A:常言道:腹有诗书气自华 B:有诗云:是真名士自风流
【解析】本题考查补充道理论据。第④段A处后面跟着的“书博采百家之灵气,荟萃文化之精髓”是写书对人的影响,用“常言道:腹有诗书气自华”恰当。B处跟着的“其实就是指书的灵秀,书的雅致,书的睿智,穿过岁月的尘烟,浸润到读书人的心底里”,是写读书人的气韵,用“有诗云:是真名士自风流”。
23.请根据自己阅读名著的经验,仿照示例,围绕第⑤段的观点补充一个事实论据。(2分)
示例:《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主人公海伦·凯勒又盲又聋,但她在老师的指导下拼命地摸读,不分昼夜地书写,手指头摸出了血也决不放弃,就这样凭着顽强的毅力一生写下了14部著作,成了20世纪美国著名的作家。一个生活在无声无色世界里的弱女子,却诞生了生命的奇迹。
【答案】示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保尔在敌人的严刑拷打面前,他坚强不屈;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他勇往直前;在与病魔的搏斗中,他咬牙坚持创造了“起死回生”的奇迹并奋力向艺术的殿堂攀登,表现了一个革命战士钢铁般的意志。
【解析】本题考查补充事实论据。事实论据是指能够论证观点的真实发生过的事件。第⑤段的论点是“读书可以厚重人的内涵”,围绕这个论点选择合适事例即可,给到的例子是:海伦·凯勒双目失明双耳失聪,坚持学习,留下盲文著作。可以参考类似生活艰苦,受巨大打击后坚持成长的就行,如司马迁受腐刑后坚持写下传世巨作《史记》。
三(50分)
24.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⑴运动赛场上,求学生涯中,每一项新纪录的诞生,都是对自己的突破与超越。个人的生命历程里,人类的历史进程中,每一次创造新纪录,都翻开了发展和进步的新篇章。创造新纪录,一直是我们人类共同的梦想与追求。
以“我创造了新纪录”为题作文。可写实,可想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要求: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作文内容积极向上,字数不少于600字,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⑵作家史铁生的《那个星期天》,记述了自己小时候一个星期天的经历,表达了真实的情感体验。在你的记忆中是否有一个星期天,发生过特别的事情,遇见过特殊的风景,获得了别样的体验?在你的想象中是否有一个星期天,经历一场奇遇,解开一个谜团,见证一个奇迹?
以“那个星期天”为题作文。可写实,可想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要求: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作文内容积极向上,字数不少于600字,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参考例文1】
我创造了新纪录
人,是需要不断进步的。创造新纪录的过程便是不断成长的过程,甜美而又痛苦。
“加油!加油!”我睁开眼,耳边充斥着嘈杂的音乐声和同学们的呐喊助威声。头……好晕,我摇了摇脑袋,双腿像灌铅似地隐隐发痛,喊声,乐声,风声,都渐渐离我远去。
忽然,在眼前的一片虚空间,我看到了一个瘦弱的小女孩。那个孩子穿着脏兮兮的小学校服,孤独地蹲在嘈杂的人群中,满脸羡慕地望着操场上意气风发的运动员。那种表情,那种样貌,那种从身上散发出的失落感……怎么这么熟悉呢?啊,我想起来了,那是小学时期的我。小学六年,我只是运动场上的观众,从未真正踏上跑道,从未骄傲地冲过红线,从未得到属于自己的号码牌。一切有关运动员的商议都与我无关,仿佛隔了万水千山般遥远。六年默默无闻的观众,是我童年最大的遗憾。
突然,镜头跳转,我在绿茵操场的晨曦微光中,看到了另一个女孩。
那个孩子穿着运动服,在跑道上正在奋力追赶着前面的运动员,她的表情专注得可怕,眼神中仿佛燃着一团火……啊,我想起来了,那是初一时的我,那时的我在替补一名运动员上场跑1500米。那时的我既惊喜又忐忑,从未想过我能完成小学时代的梦想,但我又担心自己的能力太弱,会影响班级的成绩。于是,在那场比赛中,我拼尽了全力,最终,我拿到了名次。那次的经历,是我今生最英勇的回忆。
阳光,突然划破了黑暗,刺痛了我的眼睛。我看到了飘扬的彩旗,我听到了欢呼的呐喊,我意识到自己已经成了一名正式的运动员,真正站在1500米的比赛跑道上。额头的汗水流进了眼睛里,顿时涩涩的刺痛,但我的脚步却并没有因此而慢下来。我使劲眨了一下眼,汗水和着泪水一起顺着脸颊流下来。是的,第二次的1500米的一次刷新,是不同于去年的辉煌。再见了,场上孤独的小观众,再见了,初入赛场的候补新人,我将迎接全新的、勇猛的自己。痛苦和疲惫在那一瞬间全部消失,跑吧,去迎接胜利,跑吧,去欢呼雀跃,跑吧,去创造属于自己的新纪录……
丑小鸭只有不断地蜕变才能变成白天鹅。再见了,曾经身为丑小鸭的我,要创造更多的新纪录。
【解析】
本题考查命题作文写作能力。“我创造了新纪录”,关键词“新纪录”指取得前所未有的好成绩,“我”限制了要以第一人称来写作。
“新纪录”可以是运动场上创造的,可以是考场上创造的,这都是具体的准确的好成绩。“新纪录”也可以取其比喻义,比喻突破旧的而创造出新的。要突破旧的,就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产生改变的念头,并且用实际行动去改变去创造新的,要有一个新旧对比,既要有对过去的不足的认识,又要有积极的行动,并且还要有对新面貌的描绘。“新纪录”不容易,要有对旧状态的断然醒悟,还要挣开旧状态的努力。文章的立意,可以是通过叙述,反映现实中自己不断取得进步的过程;也可以是想象中的,写自己在未来的运动或科技竞技场上,突破了自我或他人的已有成绩。
【参考例文2】
那个星期天
我最难忘的是给妈妈打工的那个星期天。
星期六晚上,全家人就商量着星期天怎样安排。爸爸说让我在星期天给妈妈打一天工,顺便也让我学学做家务。我高兴极了。一举三得嘛!一是可以体验一下当打工仔的滋味;二是可以学做一些家务;三是以后买玩具的零花钱就是自己“挣”的啦!
妈妈讲,打工是以件计酬,做一件事计一次工钱。所以规定的项目较多,有拖地、洗碗、洗菜、洗衣服、买东西、大扫除等。工钱根据项目的难易度来定,如果不合格要倒扣工钱,要么重新干。唉!对我来说,这是多么“残酷”呀!
在这些活儿里,最难干工钱又最多的是大扫除了。尽管平时没少看见妈妈做这件事,但我自己做起来才能真正体会到其中的滋味。擦洗瓷片是我第一次接触到的活儿。我兑好了皂液,一会儿就把四壁的污渍、锈斑擦洗净了。但当清洗厨房的瓷片时,真让人头疼。厨房的东西太多了,而且那些东西上面都有一层又黄又黏的油垢,清洗时还必须挪开所有的东西。于是我开始先搬东西,锅、碗、瓢、盆……小小的厨房一会儿就被我折腾得“水泄不通”了。还没开始擦,我就已经累得直喘粗气。休息一会儿吧?不行!妈妈还规定了时间。这会儿我可真正体会到了打工挣钱的滋味了。我喘了口气,赶紧拿起尼龙擦,蘸着皂液干起来。厨房上半部的瓷片上净是油垢,每一片都要使劲擦干净,特别是挂锅的地方与瓷片接缝处,还要用肥皂直接打上去擦才行。
麻烦似乎不止这些,厨房地面没水漏子,墙面上的肥皂污水不易冲洗。我只好用湿布多擦几遍,再用干布擦一遍。墙面瓷片擦干净后,我又耐心地擦洗厨具。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奋战,我终于取得了最后胜利。
妈妈验收我的工作时,一方面表扬我干得好,鼓励我继续“打工”,另一方面教育我劳动的光荣和挣钱的不容易。
从此以后,我再也不乱花零花钱了,我还办了一个储蓄存折呢。我愿意继续给妈妈当“打工仔”,长大后我还要到外面去“闯一闯”。
那个星期天,是我过得最有意义的一个休息日。
【解析】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看似平常的作文题目,能写出新意难度非常大。“那个星期天”,题目只给出了时间,因此可自由发挥的空间非常大,根据写作提示,可写实,在寻个星期天里你发生过特别的事情,遇见过特殊的风景,获得了别样的体验;可想象,在那个星期天里,你经历一场奇遇,解开一个谜团,见证一个奇迹等。
“那个星期天”之所以难忘,是因为那天对于你有特别的意义和感受,如:令人兴奋、感到伤心、非常愉快等。内容可以写一件或者几件星期天发生的故事,可以叙事,小写家庭小事,友情故事,大可以写社会变迁,疫情防控,爱心捐助;可以写人,熟悉的,陌生的,邂逅的,再遇的;也可以叙事写景,写某个季节出游赏景,途中见闻等。还可以发挥想象,写一篇类似科幻的想象作文。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黄金卷8(原卷版+解析版)-【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南京专用),文件包含黄金卷8-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南京专用解析版docx、黄金卷8-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南京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黄金卷7(原卷版+解析版)-【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南京专用),文件包含黄金卷7-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南京专用解析版docx、黄金卷7-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南京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黄金卷6(原卷版+解析版)-【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南京专用),文件包含黄金卷6-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南京专用解析版docx、黄金卷6-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南京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