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邹城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展开山东省济宁邹城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化学试题
说明:
①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40分,第Ⅱ卷60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②请考生将第Ⅰ卷选择题的正确选项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第Ⅱ卷题目的答案用0.5毫米黑色中性笔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答案写在试卷上的无效。
③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第Ⅰ卷 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2022北京冬奥会是我国提出“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目标后的首个世界级体育盛会,冬奥会承诺碳排放将全部中和。下列技术中不能促进碳中和的是
A. 在火力发电中,对烟尘采用脱硫除尘处理减少空气污染
B. 张北风电、太阳能发电实现绿色用电
C. “平原用电、山地用氢”的原则,在各赛区推广电动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
D. 中科院首次实现了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全合成
2. 空气质量报告主要包括“空气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状况”等。下图为一报告截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该市当天空气首要污染物是PM2.5 B. 该市当天空气质量等级属于重度污染
C. 均可导致酸雨 D. 污染物可能主要来源于机动车尾气
3. 下列变化过程中,属于放热的有几个
①液态水汽化 ②Fe丝在纯氧中燃烧 ③高温下分解 ④Mg和HCl反应 ⑤稀释浓硫酸 ⑥固体溶于水 ⑦KOH溶液和反应 ⑧与固体混合搅拌 ⑨生石灰溶于水 ⑩HCl与反应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4. 下图是有关二氧化硫性质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中紫色石蕊先变红后褪色
B. b中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又恢复红色
C. c中氢硫酸溶液出现黄色浑浊,体现的还原性
D. d中溴水褪色,体现了二氧化硫漂白性
5. 科技改变生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冬奥会使用的“被动房”利用太阳能和地热能供能,太阳能电池板的主要材料是二氧化硅
B. 天宫课堂“乙酸钠过饱和溶液”结晶形成热冰现象,属于吸热反应
C. “嫦娥五号”使用的太阳能电池阵和锂离子电池组,均可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
D. 被称为“冰丝带”的国家速滑馆采用二氧化碳超临界制冰技术,比传统制冷剂氟利昂更加环保
6. 喷泉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使用下列各组物质能形成喷泉,但不是红色喷泉的是
选项 | 气体 | 溶液 |
A | NaOH溶液 | |
B | HCl | 品红溶液 |
C | 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 |
D | 滴加酚酞的水溶液 |
A. A B. B C. C D. D
7. 一定条件下,金刚石转化为石墨要释放能量。在该条件下,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等质量的金刚石和石墨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相同
B. 1molC (金刚石)比1molC (石墨)的总能量高
C. 金刚石比石墨更稳定
D. 金刚石与石墨不是同素异形体
8. 某兴趣小组设计的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该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锌片为正极 B. 碳棒上发生了还原反应
C 电子由碳棒经导线流向锌片 D. H+向锌片移动
9. 有a、b、c、d四种金属电极,有关的实验装置及部分实验现象如下:
实验装置 | ||||
部分实验现象 | a极质量减小,b极质量增大 | b极有气体产生,c极无变化 | d极溶解,c极有气体产生 | 电流从a极流向d极 |
由此可判断这四种金属活动性顺序是
A. a>b>c>d B. b>c>d>a C. d>a>b>c D. a>b>d>c
10. 下列四种盛有不同溶液的烧杯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锌粉,其中反应最快的是
A. 10℃20mL3mol/L的HCl溶液 B. 20℃20mL4mol/L的HCl溶液
C. 20℃20mL3mol/L的溶液 D. 10℃10mL4mol/L的溶液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1. 下列实验操作或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或实验方案 | 目的 |
A | 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输送氨气的管道 | 检验氨气是否泄漏 |
B | 取少量待测样品溶于蒸馏水,加入足量稀盐酸,再加入足量溶液 | 检验固体是否变质 |
C | 用溶液分别与相同体积0.05mol/L、0.1mol/L的反应,记录出现浑浊的时间 | 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D | 向盛有某无色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浓NaOH溶液,在管口放一片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 检验的存在 |
A. A B. B C. C D. D
12. 2020年上海进博会展览中,诸多氢能源汽车纷纷亮相。氢燃料电池被誉为氢能源汽车的心脏。某种氢燃料电池的内部结构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处通入氧气
B. 电池每消耗1mol氢气,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目为NA
C. 右侧的电极反应式为:
D. 右侧电极为电池的负极
13. 下列有关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利用图甲装置,盛放浓硝酸 B. 利用图乙装置,吸收尾气
C. 利用图丙装置,选用和NaOH固体制备 D. 利用图丁装置,收集
14. 一定条件下,将2molA气体和2molB气体通入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在2min末测得剩余B的物质的量为1.2mol,生成C的物质的量为2.4mol。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x的数值为3
B. 2min末,A的浓度为0.4 mol∙L−1
C. 2min内,用D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D. 将容器的容积变为3L,化学反应速率将减小
15. 工业上用克劳斯工艺处理含的尾气获得硫磺,工艺流程如下:
注:已知反应炉中部分发生反应: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每回收32g单质硫,理论上消耗氧气的体积为
B. 催化转化器中发生的反应为
C. 为提高转化为S的比例,理论上应控制反应炉中的转化率约为66.7%
D. 可用品红溶液检验排放的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硫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60分)
16. A、B、C、D、E五种物质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根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Ⅰ. 完成下列问题
(1)若A在常温下为黄色晶体,E为_______(填名称),写出Cu与E的浓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将C通入B的水溶液中,产生的现象为_______,体现了C的_______性(填“氧化”或“还原”)。
(3)将C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产生的现象为_______,体现了C的_______性(填“氧化”或“还原”)。
Ⅱ.完成下列问题
(4)若A为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B→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5)D→E的过程中同时有C生成,标准状况下每生成22.4L的C转移_______mol电子。写出Cu与E的稀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18. 根据原电池原理,结合装置图,按要求解答问题:
(1)若X为Zn,Y为稀硫酸溶液,则铜电极上的现象为_______;溶液中的移向_______(填“Cu”或“Zn”)电极。
(2)若X为银,Y为硝酸银溶液,则电子从_______(填“Cu”或“Ag”)电极流出,Ag电极上电极反应为_______。
(3)若X为Fe,Y为浓硝酸,则X为_______极(填“正”或“负”),电池的总反应为_______。
(4)若把反应利用上图设计成原电池,则X为_______(填材料的名称),Y为_______(填化学式)。
20. 某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模拟工业生产制备少量硝酸,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实验时先用酒精喷灯加热催化剂,然后通入反应气体,当催化剂红热后撤离酒精喷灯,催化剂始终保持红热,温度可达到700℃以上。下列图示中,能够正确表示该反应过程能量变化的是_______(填字母)。
A. B. C.
(2)高温时,,因此氨气与氧气反应难以生成。根据下列1mol物质断键时的能量数据计算,当完全分解时,反应会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_______kJ能量。
(3)在2L的恒温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通入等物质的量的NO和气体,n(NO)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
t/s | 0 | 1 | 2 | 3 | 4 | 5 |
n(NO)/mol | 0020 | 0.012 | 0.008 | 0.005 | 0.004 | 0.004 |
①某同学由数据推测,反应在第4s时恰好到达平衡状态。该推测_______(填“正确”或“错误”)
②在第5s时,的转化率为_______。
③容器中混合气体压强与反应开始时的压强比值为_______。
22. 2022年3月4日,全球首套1000吨/年二氧化碳加氢制汽油中试装置,在山东邹城工业园区开车成功,生产出符合国Ⅵ标准的清洁汽油产品。转化过程如图1:
(1)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一定温度下,向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气体发生反应①,产物均为气态。反应过程中气体和CO气体的物质的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t1min时,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为v正_______v逆 (填“>”“<”或“=”)。
②内,的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
③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填序号)
A. 和CO气体的浓度相等
B.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不再改变
C.单位时间内的消耗量等于CO的消耗量
D.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变化
④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措施任写两条_______。
(3)原料氢气,采用为原料进行气固相反应实现水的分解制得,其反应原理如图3所示。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有_______。
24. 为了证明铁与稀硝酸反应产生一氧化氮,某校兴趣小组设计了一个实验,其装置如图所示(加热装置和固定装置均已略去)。B为一个用金属丝固定的干燥管,内装块状碳酸钙固体;F为一个空的蒸馏烧瓶;E是用于鼓入空气的双连打气球。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采用了可以抽动的金属丝来代替传统的固液发生装置,其优点是_______
(2)实验时,先将B装置下移,使碳酸钙与稀硝酸接触产生气体,目的是_______,一段时间后,当看_______(填现象)时,将B装置上提,使之与稀硝酸分离。
(3)将A中铁丝放入稀硝酸中,装置A中产生_______(填“无色”或“红棕色”)气体。用E向F中鼓入空气,烧瓶F内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4)若反应后向A中溶液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色,则铁丝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5)反应结束后,再将B装置下移,使碳酸钙与稀硝酸接触产生气体,目的是_______
山东省济宁邹城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化学试题
说明:
①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40分,第Ⅱ卷60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②请考生将第Ⅰ卷选择题的正确选项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第Ⅱ卷题目的答案用0.5毫米黑色中性笔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答案写在试卷上的无效。
③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第Ⅰ卷 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题答案】
【答案】A
【2题答案】
【答案】C
【3题答案】
【答案】D
【4题答案】
【答案】B
【5题答案】
【答案】D
【6题答案】
【答案】A
【7题答案】
【答案】B
【8题答案】
【答案】B
【9题答案】
【答案】C
【10题答案】
【答案】C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1题答案】
【答案】D
【12题答案】
【答案】C
【13题答案】
【答案】D
【14题答案】
【答案】BC
【15题答案】
【答案】AC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60分)
【16题答案】
【答案】(1) ①. 硫酸 ②.
(2) ①. 溶液中有乳白色或淡黄色沉淀生成 ②. 氧化
(3) ①. 高锰酸钾溶液变浅(或褪色) ②. 还原
(4)
(5) ①. 2 ②.
【17题答案】
【答案】(1) ①. 有气泡产生 ②. Zn
(2) ①. Cu ②.
(3) ①. 正 ②.
(4) ①. 银(或石墨等其它合理答案) ②. 、或
【18题答案】
【答案】(1)A (2) ①. 吸收 ②. 113
(3) ①. 错误 ②. 40% ③. 4:5
【19题答案】
【答案】(1)
(2) ①. > ②. ③. C ④. 升高温度、增大压强、增大反应物浓度(任写两条,其它合理答案也给分)
(3)
【20题答案】
【答案】(1)便于控制反应开始和结束
(2) ①. 排出装置中的空气(O2),防止干扰NO的检验 ②. 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 ①. 无色 ②. 2NO+O2=2NO2
(4)8H++2NO+3Fe=3Fe2++2NO↑+4H2O
(5)将装置内的氮氧化合物排入D中全部吸收,防止污染空气
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下列各种微粒中只具有氧化性的是,下列做法符合实验室要求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济宁邹城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山东省济宁邹城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文件包含山东省济宁邹城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5_202304高一下学期期中评分细则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济宁邹城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济宁邹城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