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上海市徐汇区高三三模生物试卷(含解析)
展开2023届上海市徐汇区高三三模生物试卷
一、单选题
1.如图结构是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如m是U,则它一定是RNA的基本单位
B.如m是G,则它一定是DNA的基本单位
C.DNA和RNA在核苷酸上的不同点只在a上
D.人体中a有两种,m有4种
2.细菌GFAJ-1可以利用有毒的化学元素砷取代磷实现生长、繁殖,下列该细菌的物质或结构中检测不到砷存在的是( )
A.蛋白质 B.核糖体 C.细胞膜 D.质粒
3.下图是一些细胞的模式图,由图可以看到生物体的细胞( )
A.形态多样 B.结构相同 C.外形一样 D.大小一致
4.如图显示了一个细胞的局部亚显微结构,该细胞( )
A.能固定CO2 B.不能发生渗透作用
C.不能进行无氧呼吸 D.不能发生转录过程
5.铅可导致神经元线粒体空泡化、内质网结构改变、高尔基体扩张,从而影响这些细胞器的正常功能。下列生理过程中,不受这些变化影响的是( )
A.[H]与O2结合生成水 B.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C.分泌蛋白合成和加工 D.无氧呼吸释放能量
6.下列关于“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取2个相同小桶,在每桶内放入2种颜色的相同小球各10个
②摇匀后从两桶内各随机抓取1个小球,记录后分别放回原桶,如此重复50次
③统计每种小球组合和每种组合对应性状的合计数、占总数的百分率
④统计小组的结果比全班的结果更接近孟德尔试验的分离比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下列对各图示的生理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图1中,乳腺细胞合成的免疫球蛋白A通过胞吐的形式释放到细胞外,该过程消耗ATP
B.图2中,葡萄糖顺着浓度梯度运出细胞,该过程不消耗ATP
C.图3中,反映某类酶的作用模型,该类酶可表示蔗糖酶或过氧化氢酶
D.图4中,丙酮酸产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消耗的场所可能是线粒体基质
8.“家燕筑巢”和“飞鸽传书”,从行为获得方式看分别属于( )
A.先天性行为、后天学习行为 B.后天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
C.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 D.后天学习行为、后天学习行为
9.关于细胞的功能特点与其结构基础,以下对应关系有误的是( )
A.性腺细胞合成性激素:具有发达的内质网
B.甲状腺细胞富集 I-:细胞膜上具有 I-协助扩散的载体
C.根毛细胞渗透吸水:具有大液泡
D.浆细胞分泌抗体:富含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10.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出某动物细胞的甲、乙、丙三种细胞器,测定其中三种有机物的含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葡萄糖进入甲分解为CO2和H2O B.乙一定与分泌蛋白的加工修饰有关
C.丙合成的物质遇双缩脲试剂呈紫色 D.酵母菌与该细胞共有的细胞器只有丙
11.抗生素是一类抵抗病原体的药物,被人们广泛应用。由于抗生素的滥用,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产生了超级细菌,使目前使用的抗生素逐渐失去了作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菌的抗药性是在抗生素诱导下产生了基因突变导致的
B.抗生素不仅对细菌起作用,对病毒也具有同等疗效
C.不同抗生素对细菌进化形成超级细菌起到了选择作用
D.减少超级细菌的形成就要杜绝抗生素的使用
12.完整的核糖体由大、小两个亚基组成。下图为真核细胞核糖体大、小亚基的合成、装配及运输过程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上图所示过程可发生在有丝分裂中期
B.细胞的遗传信息主要储存于rDNA中
C.核仁是合成rRNA和核糖体蛋白的场所
D.核糖体亚基在细胞核中装配完成后由核孔运出
13.下图为四种生物结构示意图,关于其共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共同具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 B.都含有DNA和RNA
C.蓝细菌没有叶绿体,但能进行光合作用 D.都含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14.将人体口腔上皮细胞转移至不同浓度(I,II,III) 的三种蔗糖溶液中,结果如右图所示。这三种蔗糖溶液的浓度是( )
A.I>II>III B.II>I>III
C.I<II<III D.I<III<II
15.某二倍体植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4,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图中个体I和个体II是该植物通过不同方式产生的子代,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B过程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B.个体II可能是纯合子
C.若步骤C是指用秋水仙素处理,则个体I的体细胞含有24条染色体
D.该单倍体幼苗可以通过有性生殖产生后代
16.布雷非德菌素A(BrefeldinA)可以阻碍细胞的分泌途径。用这种药物处理细胞时,短时间内机体以下物质的运输不受影响的是( )
A.钠离子 B.神经递质 C.抗体 D.胰岛素
17.结合下列四种化合物的图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所示结构中共有5种碱基、2种核苷酸
B.同一个图乙分子中的氨基和羧基之间可以反应形成肽键
C.组成丙化合物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T中含有P元素
D.化合物丁若由2分子葡萄糖形成,则具有还原性
18.某二倍体生物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了甲、乙、丙、丁4种类型的变异,不成对的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会发生随机分配。图甲中字母表示染色体片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示中各生物变异都是染色体变异
B.图示中的变异类型均涉及碱基数目的改变
C.图中所示的变异类型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均可能发生
D.如果图乙为一个精原细胞,则它一定不能产生正常的配子
19.图甲、乙、丙分别代表三类生物基本结构或部分结构模式图,则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中含有核糖体 B.乙存在于高等植物细胞中
C.丙没有具膜细胞器 D.甲和丙是乙的细胞器
20.某种高等植物的性别决定类型为XY型。该植物有宽叶和窄叶两种叶形,宽叶对窄叶为显性。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含有基因b的花粉不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窄叶性状只能出现在雌株中
B.宽叶雌株与宽叶雄株杂交,子代中不可能出现窄叶雄株
C.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子代中既有雌株又有雄株
D.若亲本杂交后子代雄株均为宽叶,则亲本雌株是纯合子
二、综合题
2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
野牛草抗旱性强,易养护,是较理想的草坪绿化植物,但其种子发芽率低,幼苗生长缓慢。为使野牛草更容易养殖,研究者分别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和赤霉素对野牛草种子浸泡14小时,培养7天后测定发芽率,14天后测定苗长和根长及叶片的淀粉含量,结果如表。
组别
实验处理
发芽率(%)
苗长(cm)
根长(cm)
叶片淀粉含量(%)
激素
浓度(mg·L-1)
1
蒸馏水
53
2.3
1.9
0.14
2
生长素
250
61
3.2
3.4
0.10
3
350
58
3.1
2.8
0.08
4
450
62
3.1
3.0
0.35
5
赤霉素
1000
70
3.9
2.1
0.03
6
1500
74
4.3
1.8
0.38
7
2000
76
4.5
1.9
0.13
(1)植物中能合成生长素的部位有_____。(多选)
A.茎尖 B.侧芽 C.根尖 D.发育的种子
(2)除生长素和赤霉素外,植物合成的调节生长的激素还有_____(写出两个即可)。
(3)关于野牛草叶片中淀粉的分析,正确的是_____。(多选)
A.叶片中的淀粉是在叶绿体中由光合产物转变而来
B.叶片中的淀粉可以直接运输到野牛草的其他器官
C.叶片单位时间内的淀粉合成量可以反映光合速率
D.叶片淀粉中的碳可能来自叶肉细胞呼吸产生的CO2
(4)据表判断,下列说法肯定正确的_____(多选)
A.生长素对苗长和根长都有较明显的促进增长作用
B.赤霉素对苗长的增长作用明显优于对根长的作用
C.250mg·L-1的生长素和2000mg·L-1的赤霉素联合使用,能有效促进发芽和生长
D.随着生长素和赤霉素浓度的变化,叶片淀粉的含量表现出更大变化幅度
(5)为使野牛草更易种植,据题意和表中信息选择合理的激素处理方法并写出选择的依据。_____。
22.卡尔曼氏综合征(KS)亦称性幼稚嗅觉丧失综合征,是单基因遗传病且有多种遗传方式。在胚胎发育时,掌管性发育的GnRH神经元和主司嗅觉功能的嗅神经元既是“邻居”,也是“童年的伙伴”,它们俩互相影响,结伴同行,如图。青春期的启动是以睡眠期下丘脑脉冲释放GnRH为标志,周期约60-90min,随着年龄增长频率逐渐增加,直至昼夜均有规律的脉冲峰出现。
(1)据图和题意可知,GnRH激素的名称为____________。
(2)对于那些发育表现落后的青少年,如果同时存在嗅觉问题,则有很大可能是KS患者,理由是:___________。
如图为患KS的甲、乙两个家族的系谱图,甲、乙家族均不携带对方家族的致病基因且遗传方式不同,甲家族相关基因用A、a表示,乙家族相关基因用B、b表示。
(3)已知6号和17号均携带致病基因,则甲家族所患KS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_,乙家族所患KS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__。
(4)8号和17号结婚,生下一个患KS的孩子,则该患儿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
(5)8号和17号想要生二胎,为确保生下健康的孩子,在保障伦理安全并满足政策和法规要求的情况下,你认为可行的措施是____________。
A.对8号和17号进行基因检测 B.对胎儿进行基因检测
C.对胎儿进行性别鉴定 D.对8号和17号的受精卵进行基因编辑
(6)KS是一种可治性的遗传病,患者出生后可以通过适当的干预以确保青春期的启动及后续的生育能力。请提出合理的干预措施:___________。
23.细胞是生物体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图为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1)图中细胞分解异物和衰老细胞器的结构 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 量主要来源于[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高等植物叶肉细胞相比,该细胞不具有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项)
某生物基因型为 AaBb(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染色体上)。图为该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某时期示意图。
(3)图细胞处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期,图中所示同源染色体 行为的生物学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生物进行减数分裂最多可能产生 4 种配子,这种产生配 子种类多样性的变异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回答下列有关生物工程的问题
从人的胰岛细胞中制备胰岛素编码基因,将其与合适的质粒用产自大肠杆菌的DNA连接酶拼接成重组分子,后者导入酵母中便可实现重组人胰岛素的工业化生产,用于糖尿病的治疗。
(1)下列与质粒的基本单位相同的有____________(填编号)。
①胰岛素基因 ②mRNA ③拟核DNA ④人胰岛素
(2)若人胰岛素编码基因(长度为1.2kb)两端是用限制酶PstI(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如图2所示)切开的,那么如图1所示的质粒应使用限制酶____________切开,才能保证人胰岛素编码基因与质粒直接粘连拼接。
(3)已转到重组质粒上的单个人胰岛素编码基因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再用(2)题中的限制酶切开,理由是____________。
(4)构建好的重组质粒长度为_____________kb,接着需要进行的下一步操作是_____________,经筛选后进行大规模培养便可获得人胰岛素产品。
(5)上述基因工程的理论依据是不同生物____________。
A.细胞结构完全相同 B.DNA双螺旋结构相同
C.都遵循中心法则 D.共用一套密码子
(6)医学上还可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将小鼠骨髓瘤细胞与一种B淋巴细胞融合,融合后细胞经培养可产生单克隆抗体,其理论依据有____________(填编号)。
①骨髓瘤细胞可以产生抗体,但不能无限增殖
②骨髓瘤细胞可以无限增殖,但不能产生抗体
③B淋巴细胞可以产生抗体,但不能无限增殖
④B淋巴细胞只有与骨髓瘤细胞融合才能产生抗体
25.某同学在学习了高一生物有关知识后,绘制出一个植物叶肉细胞及其叶绿体中的光合作用过程。如图1所示。
(1)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是:(原料、产物、条件要写全)___
(2)类囊体膜上分布着丰富的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和蛋白质,其中蛋白质可能是( )
A.酶蛋白 B.载体或通道蛋白
C.激素蛋白 D.信号分子
(3)下列结构中存在于图1中①区域的细胞器可能有___。
(4)图2显示了叶绿素a分子的结构图,缺镁导致的叶片发黄,会使植物吸收光的能力减弱,其中吸收明显减少的是( )
A.黄光、红橙光 B.红橙光、蓝紫光
C.蓝紫光、黄光 D.绿光、黄光
(5)植物通常不会产生ATP的场所是( )
A.类囊体 B.细胞质基质 C.线粒体基质 D.叶绿体基质
(6)在最适温度和最适pH条件下,测得酶促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m点增加酶的数量必然提高反应速率
B.m点增加底物浓度必然提高反应速率
C.m点升高或降低pH必然降低最终产物产量
D.m点升高或降低温度必然降低最终产物产量
(7)下图是低光照条件下某植物叶肉细胞内的叶绿体和线粒体及外界之间气体交换的示意图,a、b、c、d表示气体。图中表示二氧化碳的是( )
A.a和d B.a和c C.b和d D.b和c
(8)光合作用过程中发生的先后顺序为( )
①水的分解②二氧化碳的固定③ATP、NADPH的合成④氧气的产生⑤糖酵解⑥三羧酸循环⑦光能转化为电能⑧三碳化合物的还原
A.①④⑦③⑤⑥ B.④①③⑦⑧②
C.①④⑦③②⑧ D.⑦①④③②⑧
(9)你向同学展示了自己的生物笔记,小明和小白两位同学对其中的一幅图产生了不同观点,小明说“这是线粒体内膜”,小白说“这是类囊体膜”,你是怎么想的?能否将你的想法与同学分享: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查阅资料,某同学了解到关于真核细胞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内共生起源学说,由类国生物学家马古利斯(LynnMargulis)于1970年出版的《真核细胞的起源》一书中正式提出。她认为,需氧菌被变形虫状的原始真核生物吞噬后,经过长期共生能成为线粒体,蓝藻被吞噬后经过共生能变成叶绿体。其过 图所示。
(10)如果要验证叶绿体的内共生学说,可检测的指标应该是( )
A.蓝藻DNA与需氧菌DNA差异
B.蓝藻DNA与真核生物细胞核DNA差异
C.蓝藻DNA与叶绿体DNA差异
D.蓝藻细胞质膜与线粒体内膜成分差异
(11)下列支持“内共生学说”的描述是( )
A.叶绿体的DNA和原核生物拟核中的DNA相似,都是裸露的环状DNA分子
B.叶绿体、线粒体均具有双层膜,内膜比外膜的物质运输更有选择性
C.叶绿体、线粒体基因组不完整,不能够在细胞外独立长时间存活
D.线粒体、叶绿体中都有少量DNA和RNA,都可以在细胞内自我复制
(12)参与光反应的原料有下列哪些物质( )
①NADP+②CO2③NADPH ④O2⑤ADP ⑥H2O ⑦Pi ⑧ATP
A.①②⑥⑦ B.②③④⑦ C.①⑤⑥⑦ D.②④⑤⑥
(13)图1表示八月份某一晴天一昼夜0—24时某棉花植株叶肉细胞CO2的吸收和释放曲线:图2表示该棉花叶肉细胞两种细胞器的四种生理活动状态。则图1中时间a、b、c、d依次对应图2所示的①②③④中哪种状态( )
A.③①②④ B.④③②① C.③④①② D.④②③①
(14)提高温室塑料大棚作物产量的方法有( )
A.阴雨天增加光照,可提高光合作用速率
B.适当通风增加大棚内CO2浓度,可提高光合作用速率
C.通过适当增大昼夜温差,可提高作物产量
D.将塑料大棚薄膜颜色由透明改为蓝紫色,可增加叶绿体色素对光能的吸收利用
(15)植物因缺乏某些矿质元素而导致光合速率下降,直接影响的是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还是碳反应阶段?说出你的判断及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上海市16至18岁学生肥胖率已高达14.5%,肥胖的发生与糖类、脂类、蛋白质三类有机物的代谢密切相关。如图是三类有机物代谢关系简图(图中数字表示途径,字母表示物质),据图回答。
(16)A是指___。过程⑩称为___;上图中释放能量最多的途径是___。(填数字)。人体摄食过量蛋白质也会导致肥胖。试写出能解释该现象的物质转化途径(用上图中数字编号和箭头有序表达)___。
(17)下列属于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共同点的是( )
①都需要酶②都产生二氧化碳③都产生水④都产生ATP⑤都经过糖酵解⑥都是分解有机物
A.①④⑤⑥ B.①②③⑥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⑥
(18)生物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做法不符合生物学原理的是( )
做法
主要原理
A
正其行,通其风
能增加二氧化碳浓度,提高光合作用强度
B
及时排涝
减少根细胞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损耗
C
带土移栽花草
保护根毛和幼根,提高成活率
D
及时晾晒收获的小麦
降低呼吸作用,延长贮藏时间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
1.A
【分析】1、核酸根据五碳糖不同分为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叶绿体也含有少量DNA,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细胞核中也含有RNA。
2、DNA与RNA在组成上的差别是:一是五碳糖不同,二是碱基不完全相同,DNA中含有的碱基是A、T、G、C,RNA的碱基是A、U、G、C,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3、m表示碱基,DNA中含有的碱基是A、T、G、C,RNA的碱基是A、U、G、C。
a表示五碳糖,DNA中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RNA中的五碳糖是核糖。
【详解】AB、m表示碱基,DNA中含有的碱基是A、T、G、C,RNA的碱基是A、U、G、C,故如果m是U,则它一定是RNA的基本单位;如果m是G,则它可能是RNA或DNA的基本单位,A正确,B错误;
C、DNA和RNA在核苷酸上的不同点在a(五碳糖)、b(碱基)上,C错误;
D、a表示五碳糖,DNA中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RNA中的五碳糖是核糖,有两种,m表示碱基,有5种,D错误。
故选A。
2.A
【分析】根据题干中“砷取代磷”的信息,分析下列各种物质的组成成分,只要含有P元素,都可能含有砷。
【详解】A、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是C、H、O、N不含P元素,所以不含砷,A正确;
B、核糖体由蛋白质和RNA组成,RNA由C、H、O、N、P组成,所以含砷,B错误;
C、细胞膜中含有磷脂,磷脂分子含C、H、O、N、P,所以含砷,C错误;
D、质粒是小分子DNA,由C、H、O、N、P组成,所以含砷,D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各种化合物的组成元素,要求学生识记各种化合物的组成元素,同时分析题干中的信息,分析各选项。
3.A
【详解】由图可知生物体细胞形态多样,外形大小不同,A正确。
故选A。
【点睛】
4.A
【分析】分析题图,该细胞有液泡、有叶绿体,有核膜,属于真核细胞,且能进行光合作用。
【详解】A、该细胞中含有叶绿体,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能固定二氧化碳,A正确;
B、该细胞含有液泡,含有原生质层,可以发生渗透作用,B错误;
C、该细胞为真核细胞,在无氧条件下,该细胞可以发生无氧呼吸,C错误;
D、该细胞中可以合成蛋白质,可以发生转录过程,D错误。
故选A。
5.D
【分析】分泌蛋白合成的过程为: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由线粒体提供能量。
【详解】A、[H]与O2结合生成水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场所在线粒体,所以会影响该过程,A不符合题意;
B、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方式要通过胞吐作用,由于铅影响了线粒体和高尔基体的功能,所以会影响该过程,B不符合题意;
C、结合分析可知,分泌蛋白的合成需要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的参与,因此会影响该过程,C不符合题意;
D、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与上述细胞器无直接关系,故不受影响,D符合题意。
故选D。
6.A
【分析】根据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基因)决定的,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为显性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如:D),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如:d),而且基因成对存在。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为纯合子,不同的为杂合子。生物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当杂合子自交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3:1。用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甲乙两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用不同彩球的随机结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
【详解】①取2个相同小桶代表雌雄生殖器官,由于杂合子在产生配子时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雌或雄配子,故在每桶内放入2种颜色的相同小球各10个,代表不同基因型的雌雄配子,①正确;②摇匀后从两桶内各随机抓取1个小球,记录后分别放回原桶,如此重复50次,该过程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②正确;③统计每种小球组合和每种组合对应性状的合计数、占总数的百分率,该过程相当于统计杂合子自交后代的基因型种类和比例以及表现型和比例,③正确;④孟德尔的数据分离比是对大量数据分析的结果,故统计全班的结果比统计小组的结果更接近孟德尔试验的分离比,④错误。综上分析,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理解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实验原理,是解题的关键。
7.D
【详解】由图可知免疫球蛋白A属于大分子物质是通过胞吞进入细胞的,不是乳腺细胞合成的,免疫球蛋白通过胞吐释放到细胞外,胞吐不需要载体但需要消耗能量,故A错误。图2中可以看出葡萄糖是从高浓度到低浓度,但有糖被的细胞外侧,所以此图表示的是葡萄糖进入细胞,此时不需要消耗ATP,需要载体蛋白,属于协助扩散,故B错误。图3中表示的在酶的作用下合成某种物质,而蔗糖酶或过氧化氢酶是水解酶,故C错误。丙酮酸产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如果进行有氧呼吸其在线粒体基质被消耗,故D正确。故选D。
8.A
【分析】动物的行为从获得的途径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2)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详解】“飞鸽传书”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家燕筑巢”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属于先天性行为,综上分析,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9.B
【分析】叶绿体是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在内膜内有类囊体薄膜,分布着色素,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细胞的动力车间;
内质网是由膜连接而成的网状结构,是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
高尔基体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
核糖体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有的依附在内质网上称为附着核糖体,有的游离分布在细胞质中称为游离核糖体。
溶酶体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入侵的病毒或细菌。
液泡是调节细胞内的环境,是植物细胞保持坚挺的细胞器。含有色素(花青素)。
中心体与低等植物细胞、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由两个相互垂直的中心粒构成。
【详解】A、性激素属于脂质,其合成场所是内质网,因此性腺细胞具有发达的内质网,A正确;
B、碘离子进入甲状腺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不是协助扩散,B错误;
C、由于根毛细胞具有大液泡,具有很高的浓度,所以能渗透吸水,C正确;
D、浆细胞能分泌抗体,抗体属于分泌蛋白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因此浆细胞富含内质网和高尔基体,D正确。
故选B。
10.C
【分析】由题图可知,甲细胞器含有蛋白质、脂质,属于具膜细胞器,又含有核酸,应该是线粒体和叶绿体,又知该细胞是动物细胞,因此只能是线粒体;乙含有蛋白质和脂质,不具有核酸,可能是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等,丙细胞器含有蛋白质和核酸,不具有磷脂,因此属于核糖体。
【详解】A、甲细胞器含有蛋白质、脂质,属于具膜细胞器,又含有核酸,应该是线粒体和叶绿体,又知该细胞是动物细胞,因此只能是线粒体,葡萄糖不能直接被线粒体利用,A错误;
B、乙含有蛋白质和脂质,不具有核酸,可能是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等,其中溶酶体与分泌蛋白的加工修饰无关,B错误;
C、丙细胞器含有蛋白质和核酸,不具有磷脂,因此属于核糖体,核糖体可合成蛋白质,蛋白质遇双缩脲试剂呈紫色,C正确;
D、酵母菌属于真核细胞,与该细胞共有的细胞器包括线粒体、高尔基体、核糖体、内质网、溶酶体等多种细胞器,D错误。
故选C。
11.C
【分析】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有更多的机会产生后代,种群中相应基因的频率会不断提高;相反,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留下后代的机会少,种群中相应基因的频率会下降。因此,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 向不断进化。
【详解】A、细菌抗药性的产生与抗生素的使用无关,抗生素起选择作用,A错误;
B、抗生素是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故抗生素的作用对象是细胞类生物,而不是病毒,B错误;
C、细菌产生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而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是定向的,使细菌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C正确;
D、减少超级细菌的形成不是杜绝抗生素的使用,而是要控制抗生素的滥用,避免抗生素长期对细菌种群进行选择,D错误。
故选C。
12.D
【分析】图中显示出了核糖体的合成过程,位于核仁中的rDNA经过转录形成了rRNA前体物质,核糖体蛋白从核孔进入细胞核后,和rRNA前体结合,一部分生成了核糖体小亚基,另一部分和核仁外DNA转录形成的5S rRNA结合生成核糖体大亚基,都从核孔进入细胞质。
【详解】A、有丝分裂中核膜、核仁已经在前期解体,该过程不可能发生在有丝分裂中期,A错误;
B、rDNA上的信息主要与核糖体合成有关,不是细胞的遗传信息的主要储存载体,B错误;
C、从图中看出核仁是合成rRNA的场所,而核糖体蛋白的合成场所在核糖体,C错误;
D、从图中看出,细胞核装配好核糖体亚基后从核孔中运出,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核糖体的合成过程,需要考生分析图示,理解图中核糖体的合成过程,结合教材转录和翻译的基本知识进行解答。
13.C
【分析】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但寄生在宿主细胞中,利用宿主细胞中的物质生活和繁殖。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区别:原核生物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详解】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没有核糖体,A错误;
B、病毒只有一种核酸,B错误;
C、蓝细菌没有叶绿体,但有叶绿素和藻蓝素,能进行光合作用,C正确;
D、病毒没有细胞结构,D错误。
故选C。
14.B
【详解】Ⅰ溶液中,细胞大小不变,用的是等渗溶液;Ⅱ溶液中,细胞失水皱缩,应该是高浓度的盐溶液;Ⅲ溶液中,细胞吸水变大甚至涨破,用的是低浓度溶液,因此三种溶液的浓度Ⅱ>Ⅰ>Ⅲ,B正确,
故选B。
【点睛】
15.D
【分析】分析题图:题图是某二倍体(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4条,基因型为AaBb,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植物的体细胞的有关生理过程图。图中A表示减数分裂形成配子,B表示花药离体培养,D表示受精作用,E表示细胞增殖和分化,C表示用秋水仙素进行人工诱导。
【详解】A、B过程将花粉粒培养成单倍体幼苗,利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A正确;
B、该植物的基因型为AaBb,产生的精子与卵细胞随机结合形成受精卵,个体Ⅱ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所以有可能是纯合子,B正确;
C、该二倍体植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4条,则B过程为花药离体培养形成单倍体植株(染色体数目为12条),C过程一般是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使得染色体数目加倍,则个体Ⅰ的体细胞中含有24条染色体,C正确;
D、该单倍体幼苗高度不育,不能通过有性生殖产生后代,需用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的个体Ⅰ可以通过有性生殖产生后代,D错误。
故选D。
16.A
【分析】细胞的分泌途径一般是指通过囊泡运输并与细胞膜融合,将物质胞吐释放到细胞外。
【详解】神经递质 、抗体和胰岛素均是由胞吐分泌的物质,用布雷非德菌素处理细胞时,其运输会受影响,而钠离子进出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短时间内不受影响,A正确。
故选A。
17.D
【分析】甲中一条链是脱氧核苷酸链,一条是核糖核苷酸链。乙是氨基酸的结构简式。丙是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丁是二糖的分子式。
【详解】A、甲图中上面的一条链是脱氧核苷酸链,含有4种脱氧核苷酸,下面一条链是核糖核苷酸链,含有4种核苷酸,故共有8种核苷酸,5种碱基,A错误;
B、乙是氨基酸,一个氨基酸中的氨基和另一个氨基酸的羧基之间可以反应形成肽键,B错误;
C、丙是核苷酸,因为碱基是T,故五碳糖是脱氧核糖,丙表示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碱基T含有N元素,不含有P元素,C错误;
D、化合物丁若由2分子葡萄糖形成,则丁是麦芽糖,则具有还原性,D正确。
故选D。
18.C
【分析】1、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
2、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重复、缺失、易位、倒位)和染色体数目变异。
【详解】A、甲图中出现了两个基因c,发生的是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乙图中发生了染色体数目个别增加,形成三体,属于染色体数目的变异;丙图表示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发生互换,属于基因重组;丁表示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易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A错误;
B、图中丙为基因重组,发生原因是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换基因,不涉及碱基数目的改变,B错误;
C、减数分裂过程中三种可遗传变异类型(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均可发生,因此图中所示的变异类型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均可能发生,C正确;
D、如果图乙为一个精原细胞,该细胞为三体细胞,异常的一组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随机组合,也能进行减数分裂产生正常的配子,D错误。
故选C。
19.C
【分析】据图分析,甲没有细胞结构,为病毒;乙有细胞核、中心体、线粒体、内质网等,一属于真核细胞;丙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
【详解】A、甲为病毒,没有核糖体,A错误;
B、乙有中心体,不可能存在于高等植物细胞中,B错误;
C、丙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其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而核糖体没有膜结构,C正确;
D、甲和丙都是生物,不是细胞器,D错误。
故选C。
20.D
【分析】题意分析,某种高等植物的性别决定类型为XY型,则染色体组型为XX代表雌性个体、XY代表雄性个体。“宽叶(B)对窄叶(b)呈显性,B和b均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无此基因”,属于伴性遗传,宽叶雌株的基因型是XBXB或XBXb,宽叶雄株的基因型是XBY,窄叶雄株XbY。“窄叶基因b会使花粉致死”,表明雄配子没有Xb,因此群体中没有窄叶雌性(XbXb)。
【详解】A、窄叶性状个体的基因型为XbXb或XbY,由于父本无法提供正常的Xb配子,故雌性后代中无基因型为XbXb的个体,故窄叶性状只能出现在雄性植株中,A错误;
B、宽叶雌株与宽叶雄株,宽叶雌株的基因型为XBX-,宽叶雄株的基因型为XBY,雌株中可能有Xb配子,所以子代中可能出现窄叶雄株,B错误;
C、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宽叶雌株的基因型为XBX-,窄叶雄株的基因型为XbY,由于雄株提供的配子中Xb不可育,只有Y配子可育,故后代中只有雄株,C错误;
D、若杂交后代中雄株均为宽叶,故其母本只提供了XB配子,由于母本的Xb是可育的,故亲本雌株的基因型为XBXB,即亲本雌株是纯合子,D正确。
故选D。
21.(1)ABCD
(2)细胞分裂、脱落酸和乙烯
(3)ACD
(4)ABD
(5)采用450mg·L-1的生长素处理,此时野牛草的发芽率、苗长和根长明显高于对照,赤霉素对根长没有促进作用
【分析】生长素主要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在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中;赤霉素合成部位主要是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
(1)
植株中能合成生长素的部位有根尖、茎尖、幼嫩的芽和叶以及发育中的种子。
故选ABCD。
(2)
植物激素包括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脱落酸和乙烯等。
(3)
A、叶片中的淀粉可以由光合作用产物葡萄糖直接合成,A正确;
B、淀粉不能直接运输至各器官,需要转变为小分子物质,运输至各器官,再合成淀粉,B错误;
C、光合作用的合成产物不止淀粉,还有其他产物,所以不能用位时间内的淀粉合成量反映光合速率,C错误;
D、叶片淀粉中的碳可能来自叶肉细胞呼吸产生的CO2 ,D正确。
故选AD。
(4)
A、根据表格数据分析,生长素处理的根和苗均长于对照组,说明生长素对苗长和根长都有较明显的促进增长作用,A正确;
B、从表中可以看出,用赤霉素处理后,苗增长较快,根增长较慢,或者抑制生长,说明赤霉素对苗长的增长作用明显优于对根长的作用,B正确;
C、从表格中只能看出250mg·L-1的生长素和2000mg·L-1的赤霉素单独使用的作用,但不能看出二者联合使用的效果,C错误;
D、根据表格数据可以看出,当生长素浓度在250mg·L-1叶片淀粉含量低于对照,但上升到450mg·L-1时,高于对照,赤霉素也是如此,所以随着生长素和赤霉素浓度的变化,叶片淀粉的含量表现出更大变化幅度,D正确。
故选ABD。
(5)
从表格中的数据分析,为使野牛草更易种植,应采用450mg·L-1的生长素处理,此时野牛草的发芽率、苗长和根长明显高于对照,赤霉素对根长没有促进作用。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植物激素的作用,重点是分析表格的数据,得出结论,结合生长素和赤霉素的作用进行分析解答。
22.(1)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2)正常情况下,GnRH神经元前体在嗅觉轴突的引导下遵循复杂的迁移路线最终到达下丘脑并发挥作用。若嗅觉轴突或嗅球发育障碍,会导致GnRH神经元不能正常迁移到下丘脑,GnRH合成、分泌缺陷
(3) X连锁隐性遗传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4)BBXaY或BbXaY
(5)BC
(6)在一定的成长阶段,以特定的周期或频率补充GinRH。(回答补充促性腺激素或性激素可酌情给分)。
【分析】1、根据题意可知,卡尔曼氏综合征(KS)亦称性幼稚嗅觉丧失综合征,该病的发生与掌管性发育的GnRH神经元和主司嗅觉功能的嗅神经元互相影响所致。识图分析可知,正常情况下,GnRH神经元前体在嗅觉轴突的引导下遵循复杂的迁移路线最终到达下丘脑并发挥作用,青春期的启动是以睡眠期下丘脑脉冲释放GnRH为标志,周期约60-90min,随着年龄增长频率逐渐增加,直至昼夜均有规律的脉冲峰出现。若嗅觉轴突或嗅球发育障碍,会导致GnRH神经元不能正常迁移到下丘脑,GnRH合成、分泌缺陷,进而引发卡尔曼氏综合征(KS)。
2、结合题意和遗传系谱图可知,卡尔曼氏综合征(KS)是单基因遗传病,甲、乙家族均不携带对方家族的致病基因且遗传方式不同,已知6号和17号均携带致病基因,则乙家族所患KS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那么甲家族所患KS的遗传方式是伴X隐性遗传病。
(1)
根据题意可知,GnRH由下丘脑分泌的激素,作用是掌管性发育,因此GnRH激素的名称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2)
根据题意,发育表现落后的青少年,如果同时存在嗅觉问题,则有很大可能是KS患者,因为正常情况下,GnRH神经元前体在嗅觉轴突的引导下遵循复杂的迁移路线最终到达下丘脑并发挥作用。若嗅觉轴突或嗅球发育障碍,会导致GnRH神经元不能正常迁移到下丘脑,GnRH合成、分泌缺陷,导致发育表现落后且同时存在嗅觉问题。
(3)
根据系谱图和题意分析可知,甲、乙家族均不携带对方家族的致病基因且遗传方式不同,6号和17号均携带致病基因,因此乙家族所患KS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那么甲家族所患KS的遗传方式是伴X隐性遗传病。
(4)
根据第(3)问的分析,8号和17号的基因型分别为BBXaXa、BbXAY,二者结婚,则后代患KS的孩子的基因型为BBXaY或BbXaY。
(5)
8号和17号的基因型分别为BBXaXa、BbXAY,二者结婚,则后代的基因型为B_XAXa(表现正常的女孩)、B_XaY(表现为患者男孩),因此8号和17号想要生二胎,为确保生下健康的孩子,可以选择性别为女孩的孩子或者对胎儿进行基因检测,而对8号和17号的受精卵进行基因编辑违背伦理安全,综上所述,BC符合题意,AD不符合题意,故选BC。
(6)
根据题意和图示可知,卡尔曼氏综合征(KS)是由于嗅觉轴突或嗅球发育障碍,导致GnRH神经元不能正常迁移到下丘脑,GnRH合成、分泌缺陷所致,因此患者在一定的成长阶段,以特定的周期或频率补充GinRH进行干预,可以确保青春期的启动及后续的生育能力。
【点睛】本题以卡尔曼氏综合征(KS)的发生机理为背景,考查激素的功能以及遗传病的分析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常见激素的分泌部位以及生理功能,能够正确识图获取有效信息,结合题意正确判断卡尔曼氏综合征(KS)的发病原因,这是该题考查的重点;把握人类遗传病的遗传特点和伴性遗传的应用,能够根据系谱图和遗传定律分析解决问题是突破该题的关键。
23. ① 溶酶体 ⑦线粒体 大液泡、细胞壁、叶绿体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为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做准 备或为平均分配遗传物质做准备;为交换(基因重组)提供基础 基因重组
【分析】植物细胞的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和线粒体。细胞壁:支撑细胞结构形态和保护细胞;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能将光能转化为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能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液泡:保持细胞的渗透压和膨胀状态,内有水、糖类等酸、甜、苦、辣、咸味的物质就在液泡中;细胞质:为细胞新陈代谢提供物质和场所;细胞核: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生命活动控制中心,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染色体,它是DNA 的载体。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它具有选择性,细胞内的废物可以出去.有用的物质不能出去;细胞外的营养物质可以进入细胞,有害的物质不能进入细胞。
【详解】(1)细胞中分解异物和衰老细胞器是①溶酶体;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呼吸作用,所以与呼吸作用有关的细胞器是⑦线粒体;
(2)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相比的不同:植物细胞有液泡、叶绿体、细胞壁。
(3)图中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所以该图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的生物学意义是为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做准备或为平均分配遗传物质做准备,为基因重组提供基础。
(4)该生物进行减数分裂最多可能产生4种配子,这种产生配子种类多样性的变异来源是基因重组。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以及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识记和理解各细胞器的功能,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区别以及减数分裂的过程等知识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4.(1)①③
(2)NsiI
(3) 不能 没有相应的识别序列
(4) 4.7 将重组质粒导入受体细胞(酵母细胞)
(5)BCD
(6)②③
【分析】质粒的化学本质是DNA,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
(1)
质粒的化学本质是DNA,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与①胰岛素基因和③拟核DNA的基本单位相同,①③正确。
故选①③。
(2)
人胰岛素编码基因两端用限制酶PstI切开,得到的黏性末端为TGCA↓,质粒上虽没有PstI的识别序列,但是只要切出相同的黏性末端,就可以将目的基因与质粒重组,据图1可知,限制酶NsiI酶切后的黏性末端也为TGCA↓,可以相连。
(3)
构建好重组质粒后,序列变为,既不能被限制酶PstI识别,也不能被限制酶NsiI识别,没有相应的识别序列,所以重组质粒无法再用限制酶NsiI将其切开。
(4)
目的基因的长度为1.2kb,直接嵌入质粒(3.5kb),重组质粒长度为1.2+3.5=4.7kb;目的基因与运载体重组后的操作步骤是将重组质粒导入受体细胞。
(5)
A、上述基因工程是将人胰岛素基因导入酵母,两种细胞的结构不完全相同,A错误;
B、胰岛B细胞和酵母细胞的DNA双螺旋结构相同,B正确;
C、两生物细胞都遵循中心法则,即DNA复制、转录、翻译过程,C正确;
D、翻译时两生物细胞共用一套遗传密码子,D正确。
故选BCD。
(6)
单克隆抗体由杂交瘤细胞产生,杂交瘤细胞的特点是既能像骨髓瘤细胞那样在体外无限增殖,又能像B淋巴细胞那样产生单一抗体,②③正确。
故选②③。
25.(1)CO2+H2O (CH2O)+O2
(2)A
(3)①③④
(4)B
(5)D
(6)A
(7)D
(8)C
(9)膜上有电子的传递以及H+的转移,所以是类囊体薄膜
(10)C
(11)AD
(12)C
(13)B
(14)ABC
(15)植物缺乏元素时可能同时影响光反应和暗反应阶段,如镁元素是构成叶绿素的重要元素,缺镁会导致光反应速率降低;氮元素是叶绿素和多种酶的重要组成元素,所以植物缺乏氮元素时会同时影响光反应、暗反应过程
(16) 丙酮酸 三羧酸循环 ⑪ ⑤→⑩→⑧→③
(17)A
(18)B
【分析】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光反应发生场所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色素吸收、传递和转换光能,并将一部分光能用于水的光解生成NADPH和氧气,另一部分光能用于合成ATP,暗反应发生场所是叶绿体基质中,首先发生二氧化碳的固定,即二氧化碳和五碳化合物结合形成两分子的三碳化合物,三碳化合物利用光反应产生的NADPH和ATP被还原。
【详解】(1)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及某些细菌的叶绿素吸收光能,同化二氧化碳和水等简单无机物,合成复杂有机物并放出氧的过程,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是CO2+H2O(CH2O)+O2。
(2)类囊体膜上分布着丰富的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和蛋白质,其中色素可以吸收、利用、转化光能,蛋白质可能是酶蛋白,起催化作用。故选A。
(3)据图分析,①是植物细胞的细胞质,其中存在的细胞器可能有①内质网,③高尔基体,④线粒体,而②细胞核不属于细胞器,⑤中心体不存在于高等植物细胞内。故选①③④。
(4)叶绿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当缺镁导致的叶片发黄,则影响了叶绿素的合成,则吸收明显减少的是红橙光、蓝紫光,B正确。
故选B。
(5)A、植物的类囊体可以进行光反应,产生ATP,A不符合题意;
B、细胞质基质可以进行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产生ATP,B不符合题意;
C、线粒体基质能够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可以产生ATP,C不符合题意;
D、叶绿体基质通常不能产生ATP,D符合题意。
故选D。
(6)A、m点时反应速率不再随底物浓度增加而增加,酶数量限制反应速率进一步加大,故增加酶的数量必然提高反应速率,A正确;
B、在一定的底物浓度范围内,随底物浓度的升高,反应速率加快,当底物达到一定浓度时(m点时),反应速率达到稳定,因此再增加底物浓度也不会提高反应速率,B错误;
CD、图示曲线是在最适温度和最适pH条件下,m点升高或降低pH及升高或降低温度,会降低反应速率,但不会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即不会降低最终的产物量,CD错误。
故选A。
(7)据图可知,在此光照条件下,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其中a是氧气进入线粒体,b是线粒体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细胞外,c是线粒体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d是叶绿体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进入线粒体,被线粒体利用,即表示二氧化碳的是b和c,故选D。
(8)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其中光反应主要包括水的分解和ATP、NADPH的合成,暗首先发生二氧化碳的固定,此后是C3还原,即先后顺序是:①水的分解→④氧气的产生→⑦光能转化为电能→③ATP、NADPH的合成→②二氧化碳的固定→⑧三碳化合物的还原。
故选C。
(9)据图可知,膜上有电子的传递以及H+的转移,所以是类囊体薄膜。
(10)ABD、分析题意,实验目的是验证叶绿体的内共生学说,而该假说认为蓝藻被吞噬后经过共生能变成叶绿体,故需要比较蓝藻与叶绿体的异同点,蓝藻DNA与需氧菌DNA差异 、蓝藻DNA与真核生物细胞核DNA差异、蓝藻细胞质膜与线粒体内膜成分差异均不是两者之间的比较,ABD错误;
C、根据题意可知:蓝藻被吞噬后经过共生能变成叶绿体,因此要验证叶绿体的内共生学说,需要比较两者的从差异,可通过比较蓝藻DNA与叶绿体DNA差异进行,C正确 。
故选C。
(11)A、叶绿体的DNA和原核生物拟核中的DNA相似,都是裸露的环状DNA分子,可说明叶绿体与原核生物的共同点,支持“内共生学说”,A正确;
B、叶绿体、线粒体均具有双层膜,内膜比外膜的物质运输更有选择性,只是描述细胞器本身的特点,没有涉及细胞器与原核生物的比较,不支持“内共生学说”,B错误;
C、叶绿体、线粒体基因组不完整,不能够在细胞外独立长时间存活,没有涉及细胞器与原核生物的比较,不支持“内共生学说”,C错误;
D、线粒体、叶绿体中都有少量DNA和RNA,都可以在细胞内自我复制,说明两者有一定的自主性,可支持“内共生学说”,D正确。
故选AD。
(12)光反应发生场所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色素吸收、传递和转换光能,并将一部分光能用于水的光解生成NADPH和氧气,另一部分光能用于合成ATP,参与光反应的原料有①NADP+、⑤ADP、⑥H2O 、⑦Pi,故选C。
(13)从图1可知,a点只进行细胞呼吸,吸收氧气并释放二氧化碳,所以对应于图2中和④;b点进行了光合作用,但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对应于③;c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对应图中②;d点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对应图中①,故图1中a、b、c、d时间点上该棉花依次发生了图2所示的生理活动是④③②①。故选B。
(14)A、阴雨天温室大棚内人工增加光照,可增加光照时间,提高光反应,有利于光合作用,A正确;
B、二氧化碳是暗反应的原料,适当通风增加大棚内CO2浓度,可提高光合速率,B正确;
C、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夜间适当降温,增大昼夜温差,降低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从而提高农作物产量,C正确;
D、将塑料大棚薄膜颜色由透明改为蓝紫色,会减弱其它光的透过率,不利于光合作用的提高,D错误。
故选ABC。
(15)植物缺乏元素时可能同时影响光反应和暗反应阶段,如镁元素是构成叶绿素的重要元素,缺镁会导致光反应速率降低;氮元素是叶绿素和多种酶的重要组成元素,所以植物缺乏氮元素时会同时影响光反应、暗反应过程。
(16)由图可知,A是葡萄糖代谢的中间产物,指丙酮酸;过程⑩称为三羧酸循环;释放能量最多的阶段是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该阶段利用氧气,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对应图中的⑪;人体摄食过量蛋白质也会导致肥胖,是因为蛋白质在适宜条件下可转化为脂肪,由蛋白质转化成脂肪的途径为:⑤→⑩→⑧→③。
(17)①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都是酶促反应,需要酶的催化,①正确;
②产物是乳酸的无氧呼吸方式不产生二氧化碳,②错误;
③有氧呼吸产生水,无氧呼吸不产生水,③错误;
④⑥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都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都能形成ATP,④⑥正确;
⑤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都是糖酵解形成丙酮酸的过程,⑤正确。
故选A。
(18)A、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正其行,通其风”能使作物周围有充足的二氧化碳,利于光合作用,A正确;
B、植物根的呼吸作用需要的氧气,来自空气中,所以田间松土、及时排涝,有利于根的呼吸,促进根的生长,对有机物的消耗会增加,B错误;
C、移栽幼苗时根部总是带一个土坨是,为了保护根毛和幼根,提高成活率,C正确;
D、收获的小麦及时晾晒,可以减少小麦中的水分,抑制小麦的呼吸作用,D正确。
故选B。
2022-2023学年浙江省高三三模生物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浙江省高三三模生物试卷(含解析),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综合题,非选择题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北京市高三三模生物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届北京市高三三模生物试卷(含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辽宁省高三三模生物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辽宁省高三三模生物试卷(含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