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3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生物(云南卷)(解析版)

    2023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生物(云南卷)(解析版)第1页
    2023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生物(云南卷)(解析版)第2页
    2023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生物(云南卷)(解析版)第3页
    还剩1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生物(云南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生物(云南卷)(解析版),共22页。
    绝密★启用前
    2023年云南省初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
    生 物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
    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产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B.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C.生物圈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 D.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和它们生活所需要的环境
    【答案】C
    【分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是生物生存的家园,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详解】A.生物圈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A正确。
    B.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B正确。
    C.生物圈包括大气圈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C错误。
    D.生物圈包括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活的环境,是最大的生态系统,D正确。故选C。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生物圈的范围、理解生物圈的概念。
    2.图①-④为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操作过程示意图,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③④②① D.④②①③
    【答案】C
    【分析】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有:擦、滴、撕、展、盖、染,解答即可。
    【详解】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擦、滴、撕、展、盖、染、吸。 “擦”,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滴”,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撕”,把洋葱鳞片叶向外折断,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的内表面撕取一块薄膜;“展”,把撕取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的把水滴中的薄膜展开; “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吸”,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所以正确的操作顺序正确的是③滴、④取材、②展平、①盖。故选C。
    【点睛】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根据所学知识对方法步骤、操作要点、注意事项作出合理的解释。
    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影响这个自然现象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A.水分 B.温度 C.土壤 D.太阳
    【答案】B
    【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
    【详解】“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表明环境影响生物的生长开花等,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左右,因此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的晚。才有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自然现象,影响这个自然现象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温度。
    故选B。
    4.为了预防肺结核,在婴儿刚出生时就接种卡介苗,这一措施属于预防传染病中的(   )
    A.保护易感人群 B.切断传播途径 C.控制传染源 D.以上三者都不是
    【答案】A
    【解析】传染病流行的时候,只要切断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因此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详解】健康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对健康人进行预防接种等措施就属于保护易感人群,所以为了预防肺结核,在婴儿刚出生时就接种卡介苗,这一措施属于预防传染病中的保护易感人群。故选A。
    【点睛】牢记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是解题的关键。
    5.住宅装修完毕,室内空气中含有较多的苯、甲醛等有害气体,除去这些有害气体的根本办法是(    )
    A.关闭门窗,放大量的茶叶 B.关闭门窗,放大量的醋
    C.打开门窗,通风透气 D.喷空气清新剂
    【答案】C
    【分析】住宅装修完毕,室内空气中含有较多的苯、甲醛、氡等有害气体,这些气体直接损害人的身心健康。
    【详解】房屋装修,装修或是装饰材料中往往含有有害气体,例如人造材料、各种油漆、涂料、粘合剂以及家具等,其主要污染物是甲醛、苯、二甲苯等有机物和氨气、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无机物,还有如大理石等建材中,往往含有放射性的污染源,这些都对人体有害,所以房屋装修后要首先打开门窗,通风透气等有害气体散发尽了,再入住。故选C。
    【点睛】空气的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可根据具体的情况使用具体的方法。
    6.小明在检测教室内的细菌和真菌时,培养基上出现不同类型的菌落,判断是细菌的菌落的原因是(  )
    A.菌落大、呈青绿色 B.菌落大、呈黄褐色
    C.菌落小、表面光滑黏稠 D.菌落大,呈绒毛状
    【答案】C
    【分析】菌落是指一个细菌或真菌在适宜的培养基上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细菌或真菌集团)。细菌菌落特征:菌落较小,形状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易挑起,多为白色;
    真菌菌落特征:菌落较大、菌丝细长,菌落疏松,成绒毛状、蜘蛛网状、棉絮状,无固定大小,多有光泽,不易挑,有时还呈现红色、褐色、绿色、黑色、黄色等不同的颜色(孢子的颜色)。
    【详解】细菌菌落特征:菌落较小,形状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易挑起,多为白色;真菌菌落特征:菌落较大、菌丝细长,菌落疏松,成绒毛状、蜘蛛网状、棉絮状,无固定大小,多有光泽,不易挑,有时还呈现红色、褐色、绿色、黑色、黄色等不同的颜色(孢子的颜色)。因此菌落小,表面光滑粘稠的是细菌菌落。
    故选C。
    7.某同学在给微生物分类时,把大肠杆菌、乳酸菌归为一类,把霉菌、蘑菇归为一类,其分类依据是(    )
    A.细胞内有无叶绿体 B.细胞有无细胞壁
    C.细胞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D.营养方式是否是异养
    【答案】C
    【分析】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真菌的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
    【详解】霉菌、蘑菇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能产生孢子,靠孢子来繁殖新个体,体内无叶绿素,营养方式为异养,都属于真菌;大肠杆菌和乳酸菌的细胞基本结构为: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未成形的细胞核,都属于细菌。可见,把大肠杆菌、乳酸菌归为一类,把霉菌、蘑菇归为一类。她分类的依据是细胞有无成形细胞核。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真菌的霉菌、蘑菇和细菌的大肠杆菌和乳酸菌的区别,即细胞有无成形细胞核。
    8.图为男女主要生殖器官的发育趋势图,据图分析,不能得出下列哪个结论(  )

    A.女孩性器官发育的年龄比男孩早
    B.性器官迅速发育是青春期的特征之一
    C.大约8岁前男女性器官发育都很慢
    D.在性器官发育时,身高体重变化不大
    【答案】D
    【详解】由图知,在进入青春期以后,女孩约在9-11岁,男孩约在11-13岁,性器官开始迅速发育,在性器官的发育上男孩一般比女孩晚两年,A正确;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其次是体重增加,另外,从图中看出性器官开始迅速发育,这是青春期的突出特征,B正确;从图中可以看出不论男孩还是女孩在1-10岁之前性器官的发育都比较缓慢,几乎处于静止状态,C正确;在性器官发育时,是出于青春期,从图中可以看出12岁左右,器官达到的重量快速上升,因此,该时期身高体重很大,D错误。故选D。
    9.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复杂高等,这有利于(  )
    A.获得食物
    B.逃避敌害
    C.寻找配偶
    D.适应复杂的生活环境
    【答案】D
    【分析】学习是指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经验的影响,发生行为的改变或形成新行为的过程。动物的种类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行为所占的比重越大,利用经验解决问题能力就越强。
    【详解】动物通过后天的学习,大大地提高了适应复杂环境的学习能力。动物学习能力的大小与其进化的程度成正相关,动物的种类越高等,学习能力就越强,学习行为所占的比重就越大,适应复杂的生活环境的能力越强。故选:D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学习行为的意义。
    10.图为哺乳动物牙齿的结构,据图可以判断两类动物的食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为肉食动物,②为草食动物
    B.①、②均为肉食动物
    C.①为草食动物,②为肉食动物
    D.①、②均为草食动物
    【答案】C
    【分析】食草性动物牙齿有臼齿和门齿的分化,无犬齿;食肉性动物牙齿有门齿、臼齿、犬齿的分化。
    【详解】食草性动物,牙齿有臼齿和门齿的分化,无犬齿;门齿开头像凿子,适于切断食物;臼齿的咀嚼面宽阔,适于磨碎食物;犬齿尖锐锋利是肉食性动物的特点,适于撕裂食物。图①中的牙齿有门齿和臼齿,所以是草食性动物的牙齿;图②中的牙齿有门齿、臼齿、犬齿,所以是肉食性动物的牙齿,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关键知道食草性动物没有犬齿。
    11.科学家袁隆平利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水稻多次杂交,培育出高产新品种,是利用了
    A.基因的多样性 B.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染色体的多样性
    【答案】A
    【分析】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详解】基因(遗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如野生水稻和栽培水稻之间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我国动物、植物和野生亲缘种的基因多样性十分丰富,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科学家袁隆平利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水稻多次杂交,培育出高产新品种,是利用了基因的多样性,A正确。
    【点睛】掌握生物的多样性的内涵和价值是本题解题关键。
    12.下图表示人在吸气时膈肌的运动情况。此时,膈肌所处的状态、胸廓容积和肺内气压的变化分别是(    )

    A.收缩、缩小、降低 B.舒张、扩大、降低
    C.舒张、扩大、升高 D.收缩、扩大、降低
    【答案】D
    【分析】胸廓容积的大小与膈的运动有关,当人吸气时,膈肌会收缩,隔顶部下降,造成胸廓的上下径增大。
    【详解】人吸气时,膈肌收缩,肺内胸廓容积扩大,导致肺内气压降低,外界的气体就进入肺内,D正确。
    故选D。
    13.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的实质是(  )
    A.基因的多样性 B.生存环境的多样性
    C.形态的多样性 D.适应性的多样性
    【答案】A
    【分析】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详解】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生物的性状千差万别,表明组成生物的基因也成千上万,同种生物如兔之间(有白的、黑的、灰的等)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种类的多样性,不同种类的生物与环境又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因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
    故选A。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14.在分类学上,小麦和玉米是同科不同属,小麦与大豆是同门不同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麦和玉米、大豆之间没有共同特征
    B.小麦与玉米、大豆之间共同特征一样多
    C.小麦和玉米之间共同特征少,小麦和大豆之间共同特征多
    D.小麦和玉米之间共同特征多,小麦和大豆之间共同特征少
    【答案】D
    【分析】考点:植物的分类.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植物分类的知识,据此作答.
    【详解】生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所属的等级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越多,等级越大,亲缘关系越远,共同特征越少.由题意可知,小麦和玉米是同科不同属,小麦与大豆是同门不同纲.科比门小,因此小麦和玉米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近,共同特征多,小麦和大豆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远,共同特征少.可见D符合题意.
    【点睛】熟练掌握生物的分类的等级单位,明确所属的等级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越多,等级越大,亲缘关系越远,共同特征越少.即可解答本题.
    15.下列微生物的生活方式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A.流感病毒 B.痢疾杆菌 C.醋酸菌 D.肺炎双球菌
    【答案】C
    【分析】微生物的细胞内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只能以现成的有机物获得营养物质,我们把这种营养方式叫异养。异养主要分为腐生和寄生。寄生是生活中在活的动植物的体内,从中获得营养物质。腐生是指腐生生物从动植物遗体、遗物获得营养物质,分解动植物体内的有机物,使动植物腐烂掉,促进物质的循环。
    【详解】A、流感病毒属于病毒,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样,具有遗传、变异、进化的特征,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营养方式属于寄生。
    B、痢疾杆菌是细菌,在人的肠道中吸收人体的营养物质,容易使人造成腹泻,痢疾杆菌在生长发育时分泌的毒素对人有毒害作用。痢疾杆菌的生活方式属于寄生生活。
    C、醋酸菌是细菌,靠分解现存有机物生活,生活方式为腐生。
    D、肺炎双球菌属于细菌,营养方式为异养,寄生在人体的肺内,靠从活的细胞内吸取有机物生活,属于寄生生活。
    故选C。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微生物的生活方式。
    16.艾滋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对其叙述不正确的是
    A.艾滋病病毒主要瓦解人类的免疫系统
    B.从理论上讲,研制艾滋病疫苗有利于保护易感人群
    C.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包括:输入含艾滋病病毒的血液、母婴传播
    D.艾滋病是可防可控可治的
    【答案】D
    【分析】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简称,其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因此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与已感染的伴侣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静脉注射吸毒(与他人共用被感染者使用过的、未经消毒的注射工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HIV传播途径)、母婴传播(在怀孕、生产和母乳喂养过程中,感染HIV的母亲可能会传播给胎儿及婴儿)、血液及血制品传播(输入被HIV污染的血液及其血液制品)等。但是,交谈、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同吃同饮、共用厕所和浴室、共用办公室、公共交通工具、娱乐设施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HIV。关心、不歧视艾滋病病人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也是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的重要方面。
    【详解】A.当人体处于正常状态时,体内免疫系统可以有效抵抗各种病毒的袭击。一旦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体内,这种良好的防御体系便会土崩瓦解,各种病毒乘机通过血液、破损伤口长驱直入。所以艾滋病病毒瓦解的是人体的免疫系统,A不符合题意。
    B.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注射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B不符合题意。
    C.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与已感染的伴侣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静脉注射吸毒(与他人共用被感染者使用过的、未经消毒的注射工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HIV传播途径)、母婴传播(在怀孕、生产和母乳喂养过程中,感染HIV的母亲可能会传播给胎儿及婴儿)、血液及血制品传播(输入被HIV污染的血液及其血液制品)等,C不符合题意。
    D.艾滋病是可防可控的,但至今还没有确实有效的治疗方法,各种治疗方法,只能一定程度的延缓病程发展速度,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熟知传染病的相关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7.流出肾脏的血液成分与流入肾脏的血液成分相比,其特点是(  )
    A.氧含量增加,尿素含量减少
    B.二氧化碳含量减少,尿素含量增加
    C.氧含量减少,尿素含量增加
    D.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尿素含量减少
    【答案】D
    【分析】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形成原尿);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
    【详解】血液经过肾脏的时候,由于肾脏是由肾单位组成的,肾单位又包括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在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肾小囊中的液体称为原尿。
    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这样从肾静脉中流出的血液尿素的含量就大大减少了,无机盐的含量也相对减少;由于组织细胞的呼吸作用也消耗了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因此血液由含氧丰富动脉血变成含氧少静脉血。故从肾脏流出的血液,氧减少,无机盐减少、营养物质减少、二氧化碳增多,尿素减少。D正确。
    【点睛】血液流经肾时血液成分的变化:从肾流出的血液,氧减少,二氧化碳增多,尿素减少;含尿素最少的是肾静脉。
    18.下表是徐爷爷在某民院的血常规检验报告单的截取部分,请你利用已学的初中生物学知识分析,徐爷爷很可能()
    检验项目/方法(缩写)
    检验结果
    参考范围
    白细胞数(WBC)
    12.30×l09/L
    8.00~10.00×l09/L
    红细胞数(RBC)
    3.59×l012/L
    4.00~4.50×l012/L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内含量(MCH)
    26.5g/L
    26.9~33.3g/L
    血小板数(PLT)
    318×l09/L
    100 〜450×l09/L

    A.有炎症和贫血 B.有凝血障碍和炎症
    C.有糖尿病 D.只有炎症和但不贫血
    【答案】A
    【分析】血常规化验单中有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等的数量,可通过与正常值对比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
    【详解】白细胞的正常值为:(8~10)×109个/L,而测定值为12.30x109个/L,高于正常值,由于白细胞具有防御疾病的功能,所以徐爷爷身体患有炎症;贫血的原因是红细胞过少或者血红蛋白过少,红细胞的正常值是:(4~4.5)×1012个/L,而测定值为3.59x1012个/L,低于正常值;
    血红蛋白的正常值为:26.9~33.3g/L,而患者的血红蛋白数量为26.5g/L,低于正常值,因此徐爷爷可能患有贫血。
    【点睛】正确解读血常规化验单是考查的重点,多以材料题的形式出现,难度一般。
    19.有关鸟的身体结构与生理特征相适应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鸟的身体呈流线型,有利于减少飞行时的阻力
    B.鸟的龙骨突的两侧生有发达的胸肌,有利于鸟飞行时提供强大的动力
    C.鸟有发达的气囊,可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
    D.家鸽体表的羽毛是其适于飞行最主要的器官
    【答案】D
    【分析】鸟类的身体呈流线型,可减少飞行时的阻力,身体被覆羽毛,具有可用于飞翔的翼,胸肌发达,胸骨有龙骨突,长骨中空,消化系统发达,有独特的气囊,可以帮助呼吸,据此作答。
    【详解】鸟的身体呈流线型,有利于减少飞行时的阻力,故A正确;鸟的龙骨突的两侧生有发达的胸肌,有利于鸟飞行时提供强大的动力,有利于鸟类的飞行,故B正确;鸟类的体内有很多气囊,这些气囊与肺相通。鸟类吸气时,空气进入肺,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同时一部分空气进入气囊暂时储存;呼气时,气囊中的气体又进入肺,再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这样每呼吸一次,气体两次进入肺,在肺内进行两次气体交换,这样的呼吸方式叫做双重呼吸,这种气囊辅助呼吸的双重呼吸是鸟类特有的呼吸方式,它大大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故C正确;家鸽体表被覆羽毛,具有保温作用,翼是鸟类飞行的主要器官,故D错误。故选D。
    【点睛】鸟的飞行生活是和它的形态结构特点相适应的,可结合着鸟类的主要特征理解掌握。
    20.下列动物都是营寄生生活的是(  )
    A.绦虫、秀丽隐杆线虫 B.蛲虫、血吸虫
    C.华枝睾吸虫、涡虫 D.血吸虫、珊瑚虫
    【答案】B
    【详解】营寄生生活的生物叫寄生生物。题干中的绦虫、蛲虫、华支睾吸虫、血吸虫专门从寄主体内获得营养,营寄生生活;秀丽隐杆线虫是营自由生活的动物;涡虫在肠道可分多支,可进行细胞外和细胞内消化,生活方式是营自由生活;珊瑚虫属于腔肠动物,生活方式是营自由生活,B正确。
    21.如图为缩手反射的反射弧模式图,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①为感受器,受到针扎刺激能产生痛觉
    B.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内
    C.打针时小孩看见注射器的针头就缩手,属于条件(复杂)反射
    D.若④处损伤,其他部分正常,受到刺激表现为有感觉无反应
    【答案】A
    【分析】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图中结构:①感受器,③传入神经,④传出神经,②效应器,⑤神经中枢
    【详解】A.痛觉是在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产生的,A错误。
    B.缩手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属于低级神经活动,它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内,B正确。
    C.打针时小孩看见注射器的针头就缩手,属于复杂反射(条件反射),由大脑皮层来完成,C正确。
    D.④是效应器接收到指令,做出反应。运动神经纤维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一起称为效应器。若④处损伤,其他部分正常,受到刺激表现为有感觉无反应,D正确。
    故选A。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熟记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
    22.父亲有耳垂(A)为显性,母亲无耳垂(a)为隐性,生下的女儿无耳垂,则父亲的基因组成是(     )
    A.AA B.Aa C.AA或Aa D.aa
    【答案】B
    【详解】试题分析: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当控制某个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生物体体细胞中的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父方,另一条来自母方,从而使后代具有父母双方的遗传物质.从题干中可知女儿无耳垂为隐性性状由aa控制.一定有一个a来自父亲,而父亲有耳垂(A)为显性,因此父亲的基因组成为Aa.
    考点: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基因的传递.
    23.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天竺葵的绿色叶片放在暗处12小时,再将此叶片一半曝光,一半用锡箔遮光。经过一段时间光照后,用碘蒸汽处理叶片,结果发现叶片的曝光部分显蓝色,遮光部分显棕色(如图),该实验可以证明

    ①光合作用需要水 ②光合作用需要光
    ③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④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答案】B
    【分析】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吸收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的过程。光合作用需要在有光条件下进行,合成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

    【详解】叶片一半曝光,一半用锡箔遮光,形成有光无光的对照。淀粉具有遇碘变蓝的特性,未遮光的部分变蓝说明光合作用生成了淀粉,遮光的部分不变蓝,说明没有淀粉的合成,即叶片没有进行光合作用光。实验说明光合作用的进行需要光。
    【点睛】掌握光合作用实质是解题关键。
    24.下列有关生物遗传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不同的基因含有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信息
    B.染色体数目的稳定对生物的遗传具有重要意义
    C.变异的存在使生物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成为可能
    D.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导致了生物的进化
    【答案】D
    【分析】(1)遗传是指亲子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在性状上的差异。(2)遗传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基础,生存环境变化是自然选择的根本原因(外因),弱肉强食即生存竞争是自然选择的方式,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详解】A.不同的基因含有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信息,正确。B.染色体数目的稳定对生物的遗传具有重要意义,正确。C.变异的存在使生物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成为可能,正确。D.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而环境的改变才导致了生物的进化,错误。故选:D。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
    25.生来就有的反射是简单反射。以下属于简单反射的是(   )
    A.望梅止渴 B.谈虎色变 C.孔雀开屏 D.鹦鹉学舌
    【答案】C
    【分析】简单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膝跳反射、眨眼反射、缩手反射、婴儿的吮吸、排尿反射等都是非条件反射;复杂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详解】望梅止渴是吃过梅,或知道梅子很酸后形成的;谈虎色变是知道老虎很厉害令人害怕后形成的;鹦鹉学舌是后天学习得到的;因此A、B、D、都是复杂反射;孔雀开屏是孔雀生来就有的不学就会的,为一种繁殖行为,因此是简单反射。故选:C。
    26.桃是深受广大人民喜爱的水果之一。不仅外观艳丽,汁多味美,而且营养丰富。下列关于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桃花是两性花,借助风力完成异花传粉
    B.桃能吃的那部分是由胚珠发育而来的
    C.若想在短时间内获得口感、色泽俱佳的桃的新品种,较理想的繁殖方式是嫁接
    D.对桃树进行修剪、整枝等多项处理,目的是利用了植物的顶端优势,提高产量
    【答案】C
    【分析】(1)雄蕊花药里的花粉散落出来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
    (2)受精作用完成后,子房继续发育成果实,其中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种子的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
    【详解】A.一朵桃花中,既有雄蕊,又有雌蕊,是两性花,便于自花传粉,A不符合题意。
    B.桃的可食用部分是果皮,由子房壁发育而来,B不符合题意。
    C.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接上去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叫砧木,嫁接时应当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嫁接属于无性繁殖,保证了后代性状的稳定性,接穗决定品种的优劣,果树换新品种适合用嫁接,所以若想在短时间内获得口感、色泽俱佳的桃的新品种,较理想的繁殖方式是嫁接,C符合题意。
    D.对桃树进行修剪、整枝等多项处理,目的是抑制植物的顶端优势,促进果枝的生长,利于多结出果实,能提高产量,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7.下列有关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成年人缺碘会导致“甲亢”
    B.垂体只能分泌生长激素,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
    C.胰岛素是由胰岛细胞分泌的,能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
    D.垂体、性腺和唾液腺都是能分泌激素的内分泌腺
    【答案】C
    【分析】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激素分泌异常会引起人体患病。
    【详解】A.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成年人缺碘会引起大脖子病。A错误;
    B.垂体能分泌多种激素,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的生长发育。B错误;
    C.胰岛素是由胰岛细胞分泌的,能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C正确;
    D.人体内有许多腺体,其中有些腺体没有导管,它们的分泌物直接进腺体内的毛细血管输送到全身各处,这类腺体叫做内分泌腺。如垂体、甲状腺、胸腺、胰岛、肾上腺、性腺(睾丸和卵巢)等。有些腺体如汗腺、唾液腺、肝脏等,它们的分泌物可以通过导管排出去,这类腺体叫做外分泌腺。D错误。
    故选C。
    【点睛】关键是掌握人体的内分泌腺以及其分泌的激素及其作用。
    28.如图曲线代表血液中某种成分含量变化的趋势,该曲线不能表示(   )

    A.血液流经小肠时葡萄糖含量的变化
    B.血液流经肺部时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
    C.血液流经肌肉时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
    D.从平原进入高原后人体红细胞数量的变化
    【答案】B
    【分析】 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方向是:动脉→毛细血管→静脉;血液在流经某一器官的毛细血管时,与该器官的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因此血液从该器官流出后,血液的成分会发生变化。
    【详解】A.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当血液流经小肠时,消化道中的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甘油和脂肪酸会通过消化道壁进入血液,血液中葡萄糖等养料的含量增高,此曲线能表示,A错误。
    B.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当血液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因而流出的血液二氧化碳含量减少,此曲线不能表示,B正确。
    C.肌肉生命活动消耗了氧气,产生了二氧化碳,血液流经肌肉时,肌肉中的二氧化碳会扩散到血液,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此曲线能表示,C错误。
    D.从平原到高原,由于空气中的氧气稀薄,人体会做相应的调节,红细胞会增多,便于与更多的氧气结合,此曲线能表示,D错误。
    故选B。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要明确血液流经各种器官时成分的变化。
    29.近年来,抗生素的滥用致使很多致病细菌具有一定的耐药性。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分析,耐药细菌越来越多的主要原因是(   )
    A.抗生素的质量下降,杀菌能力低
    B.细菌为了适应环境,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C.抗生素选择了发生耐药变异的个体生存下来
    D.耐药细菌繁殖能力比不耐药细菌繁殖能力强
    【答案】C
    【详解】试题分析:A、耐药细菌越来越多的主要原因是抗生素选择了发生耐药变异的个体生存下来,而不是抗生素的质量下降,杀菌能力低,A不符合题意;
    B、耐药细菌越来越多的主要原因是抗生素选择了发生耐药变异的个体生存下来,而不是细菌为了适应环境,产生了抗药性,变异是不定向的,B 不符合题意;
    C、耐药细菌越来越多的主要原因是抗生素选择了发生耐药变异的个体生存下来,C符合题意;
    D、耐药细菌越来越多的主要原因是抗生素选择了发生耐药变异的个体生存下来,而不是耐药细菌繁殖能力比不耐药细菌繁殖能力强,D不符合题意。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原因 。难度中等,属于理解层次。
    30.人的身体各部分能协调活动,主要靠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描述不正确的是
    A.酒后驾车容易发生重大车祸的主要原因是酒精麻醉小脑,使行为的协调准确性下降
    B.“谈虎色变”属于人类特有的复杂反射
    C.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到激素的调节
    D.人的听觉感受器和视觉感受器分别位于鼓膜和晶状体
    【答案】D
    【详解】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醉驾造成驾车人动作不协调的主要原因是酒精麻醉了人的小脑,故A不符合题意;谈虎色变是通过语言文字,有大脑皮层语言中枢的参与后形成的,是人类特有的,故B不符合题意;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同时也受到激素调节的影响,故C不符合题意;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含有许多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属于视觉感受器,所以人的视觉感受器位于视网膜。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感受振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所以人的听觉感受器位于耳蜗。因此,人的视觉感受器和听觉感受器分别位于视网膜和耳蜗,故D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小脑的功能是协调身体平衡,人体的调节是神经系统和激素调节的结构,听觉感受器是耳蜗,视觉感受器是视网膜,语言中枢是人类特有的。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每空1分,共30分)
    31.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请据图回答:

    (1)鹰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最终来自_________,鹰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_。
    (2)写出该食物网中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鼠与兔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
    (4)因人类破坏导致草原沙化(退化),这说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能力是有限的。
    【答案】(1)     光能     消费者
    (2)草→鼠→鹰##草→兔→鹰
    (3)竞争
    (4)自动调节##自我调节

    【分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食物链和食物网等相关知识。图中共有2条食物链,分别是草→鼠→鹰;草→兔→鹰。
    (1)
    生态系统中,生产者(草)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将光能储存在有机物中,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因此,能量流动的起点是从植物固定太阳能开始的,所以,鹰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最终来源是太阳光能。消费者是指直接或间接利用生产者所制造的有机物质为食物和能量来源的生物,主要指动物。鹰属于该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2)
    该食物网中共有2条食物链,分别是草→鼠→鹰;草→兔→鹰。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3)
    鼠与兔都以草为食,它们之间属于竞争关系。
    (4)
    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虽然在不断地变化着,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人类的破坏仍会导致导致草原沙化(退化),这说明生态系统其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32.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部分的细胞内没有叶绿体)是一种很好的实验材料。图五中,甲表示某班同学们利用银边天竺葵为材料进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装置; 乙为该植物叶片结构,丙为该植物根尖结构。请据图分析作答。

    (1)图甲,将暗处理后的银边天竺葵放在光下照射几小时,摘下两面遮有黑纸片的叶片, 脱色、漂洗、滴加碘液,叶能够变蓝的部分是[__](填字母)。通过[__](填字母)两部分的对照实验,能证明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2)若在夏季晴天的午后,光照过强温度过高,图乙中的结构[4]___________会部分关闭。
    (3)图丙是根尖结构示意图,植物生长需要的无机盐主要由________区吸收,吸收之后与 水分一起通过根、茎、叶中的__________运送到叶肉细胞等处。
    【答案】(1)     B     B和C
    (2)气孔
    (3)     成熟区##根毛     导管##输导组织

    【分析】1.图乙中:①上表皮,②叶肉,③下表皮,④气孔,⑤叶脉。
    2.根尖是指从根的最先端到着生根毛这一段幼嫩部分。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
    【详解】(1)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场所是叶绿体,条件是光,产物是有机物和氧。图甲中,非绿色部分A无叶绿体、遮光部分C没有光照条件,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淀粉,而绿色部分B,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淀粉。碘遇到淀粉会呈现出蓝色。所以,将暗处理后的银边天竺葵放在光下照射几小时,摘下两面遮有黑纸片的叶片,脱色、漂洗、滴加碘液,叶能够变蓝的部分是[B](绿色部分)。在本实验中,B区域和C区域唯一的不同条件是光。所以,通过[B和C]两部分的对照实验,能证明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2)夏日中午光照最强,而阳光过强、温度过高,会使图乙中的[4]气孔关闭,就会影响二氧化碳的进入,从而抑制光合作用的进行,造成光合作用的速率下降。
    (3)根尖包括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成熟区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扩大了吸收水的面积。因此成熟区(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导管是植物体内,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由下而上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所以,水分和无机盐一起通过根、茎、叶中的导管(输导组织)运送到叶肉细胞等处。
    33.《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规定“引体向上”是初中男生必测项目,理解其中的原理能帮助制定科学的训练方法。

    (1)引体向上可以同时锻炼多块肌肉。据图甲分析,引体向上时,背阔肌________(填“收缩”或“舒张”),牵引肱骨活动,使躯体向上臂方向靠拢。
    (2)如图乙,表示______(填“屈肘”或“伸肘”)动作。图乙中结构①处于_______状态。
    (3)如果动作不规范,且未进行热身运动的情况下容易造成脱臼,结合丙图所示分析,脱臼是由于关节头从[   ] ______里滑脱出来。正常情况下关节连接非常牢固,与_______有关(填结构名称)。
    【答案】(1)收缩
    (2)     屈肘     收缩
    (3)     d 关节窝     关节囊

    【分析】图乙中:①肱二头肌,②肱三头肌。
    图丙中:a关节头,b关节囊,c关节腔,d关节窝,e关节软骨。
    【详解】(1)背阔肌位于腰背部和胸部后外侧皮下,为全身最大的阔肌,呈直角三角形。背阔肌收缩时使肱骨后伸、旋内及内收,可使使躯体向上臂方向靠拢。
    (2)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的相应部位就会产生运动。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所以,如图乙,表示屈肘动作。图乙中结构①肱二头肌处于收缩状态。
    (3)[a]关节头从[d]关节窝中滑脱的现象,称为脱臼。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剧烈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可以减少脱臼现象的发生。关节面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骨的接触面,其中略凸起的一面叫做关节头,略凹进的一面叫做关节窝,这样一凸一凹的结构,有利于关节的牢固性。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在关节囊及囊里面和外面还有很多韧带,使两骨的连接更加牢固。 所以,正常情况下关节连接非常牢固,与关节囊有关。
    34.已知惯用右手和惯用左手是一对相对性状,且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某生物兴趣小组对小王及其家人进行了调查,其结果如下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性状的显隐性, _____ 为显性。
    (2)若显性基因用R表示,隐性基因用r表示,请写出小王的母亲和姑姑的基因型母亲 _____,姑姑 _____。
    (3)若小王的父母再生一个孩子,是惯用左手男孩的概率是 _____。
    (4)若小王经过矫正后依然用右手吃饭、写字,那么这种变异可以遗传给后代吗?答 _____(选填“能”或“不能”)
    【答案】(1)惯用右手
    (2)     Rr     RR或Rr
    (3)1/4##25%
    (4)不能

    【分析】(1)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3)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仅由环境因素引起的,没有遗传物质的发生改变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详解】(1)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祖父、祖母都惯用右手,而父亲惯用左手,表明惯用右手是显性性状,惯用左手是隐性性状,因此判断性状的显隐性:惯用右手为显性。
    (2)”若显性基因用R表示,隐性基因用r表示“,则惯用右手的交易中心是RR或Rr,惯用左手的基因型是rr.外祖母(rr)遗传给母亲的基因一定是r,因此母惯用右手的基因型是Rr,遗传图解如图1:

    祖父、祖母遗传给父亲(rr)的基因一定是r,因此祖父、祖母的基因型是Rr,遗传图解如图2:

    从图2看出,该同学的姑姑的基因型是RR或Rr.
    (3)从图1看出,”若小王的父母再生一个孩子“,则该孩子是惯用左手的几率是50%,又因为生男孩和女孩的概率各占一半,因此小王的父母再生一个孩子,是惯用左手男孩的概率是25%。
    (4)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仅由环境因素引起的,没有遗传物质的发生改变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若小王经过矫正后依然用右手吃饭、写字“,是环境因素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所以这种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35.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2019,简称新冠肺炎)席卷全球,至今还在影响人类的生活,经研究发现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起的,主要由空气中的飞沫传播。此病毒结构模式图如图,请回答:

    (1)新型冠状病毒只由①_______________和②蛋白质外壳构成,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人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里。
    (2)下列生物中与新型冠状病毒基本结构相同的是_____________。
    A.草履虫 B.银杏 C.大肠杆菌噬菌体 D.酵母菌
    (3)新冠病毒能在人体细胞内进行大量复制,需要的原料全部来自______。
    (4)接种疫苗能够预防某些传染病的原因是,疫苗通常是用失活或减毒的_____________制成的生物制品。
    【答案】(1)     (内部的)遗传物质     活细胞
    (2)C
    (3)人体细胞
    (4)病毒

    【分析】抗原和抗体
    ①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抗原,如病原体等异物。
    ②抗体:病原体等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了淋巴细胞,使其产生了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抗体。
    ③抗原与抗体的关系: 一定的抗体能与一定的抗原结合,从而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将抗原清除,或者使病原体失去致病性。
    【详解】(1)病毒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遗传物质和蛋白质外壳组成。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这就是它的繁殖(自我复制)。所以,新型冠状病毒只由①(内部的)遗传物质和②蛋白质外壳构成,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人体活细胞里。
    (2)病毒分为三类:专门侵染植物细胞的病毒叫做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专门侵染动物和人体细胞的病毒叫做动物病毒,如流感病毒;专门侵染细菌的病毒叫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所以,选项中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银杏是裸子植物,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而“大肠杆菌噬菌体”与新型冠状病毒都是病毒,它们的基本结构相同。
    故选C。
    (3)结合第(1)题的分析可知,新冠病毒能在人体细胞内进行大量复制,需要的原料全部来自人体细胞。
    (4)疫苗通常是用失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抗原是能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人体接种疫苗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抗体能够帮助人体清除或灭杀进入人体的病原体。
    36.某生物兴趣小组做了“探究外界环境因素对大豆种子萌发的影响”的实验,实验方案及结果如下表所示。请根据表格分析回答问题
    培养皿编号
    种子数量(粒)
    种子所处的环境条件(有光,其他条件均适宜)
    种子萌发数量(粒)
    1
    30
    少量水,25℃
    28
    2
    30
    无水,25℃
    0
    3
    30
    少量水,4℃
    0
    4
    30
    水淹没种子,25℃
    0

    (1)用1号与2号作对照实验,你提出的探究问题是_____。
    (2)实验探究中,选用30粒大豆种子而不是3粒的原因是_____。
    (3)某同学想用3号和4号作对照,探究空气对大豆种子萌发的影响。该同学的实验设计科学吗?_____,理由是_____。
    (4)如果想进一步探究光对大豆种子萌发的影响,请你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完善实验设计:再取一个培养皿,编号为5号,放入30粒大豆种子,_____。预期的实验结果及结论是_____。
    【答案】     水分影响种子的萌发吗?(意思对即可)     避免偶然性(或减少误差)     不科学     变量不唯一     将种子放在无光的环境中,其他条件均与1号培养皿一致     实验结果:种子大都萌发,结论:大豆种子的萌发与光照无关
    【分析】(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对照实验又叫单一变量实验,只有一个量不同。其它量皆相同的实验。只有一个变量,这就是实验中所有探究的问题,是可以改变的量。
    (3)种子萌发的条件是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详解】(1)用1号与2号作对照实验,通过分析可知唯一的变量是水分的不同,因此可以探究的问题是水分影响种子的萌发吗?
    (2)实验探究中,选用30粒大豆种子而不是3粒的原因是避免偶然性,减少误差。
    (3)某同学想用3号和4号作对照,探究空气对大豆种子萌发的影响,就需要以空气作为唯一变量设计对照组,而表格中的3号和4号变量有两个:空气和温度,不能作为对照组,因此用来探究空气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是不科学的。
    (4)要探究光对大豆种子萌发的影响,就需要设计以光为唯一变量的对照实验:再取一个培养皿,编号为5号,放入30粒大豆种子,将种子放在无光的环境中,其他条件均与1号培养皿一致。预期的实验结果:种子大都萌发;结论:大豆种子的萌发与光照无关。


    相关试卷

    生物(广东卷)-学易金卷: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

    这是一份生物(广东卷)-学易金卷: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文件包含生物广东卷全解全析docx、生物广东卷考试版docx、生物广东卷参考答案带分值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生物(云南卷)(考试版):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生物(云南卷)(考试版),共10页。

    2023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生物(云南卷)(参考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生物(云南卷)(参考答案),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