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中考二轮】冲刺2023年中考地理大题突破专题
冲刺2023年中考地理大题突破 专题14 省际区域-【大题夺高分】
展开这是一份冲刺2023年中考地理大题突破 专题14 省际区域-【大题夺高分】,文件包含专题14省际区域-大题夺高分冲刺2023年中考地理非选择题突破解析版docx、专题14省际区域-大题夺高分冲刺2023年中考地理非选择题突破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0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地理第二轮复习策略
一、强调各单元知识结构,加强知识间内在联系
有了地理基本知识后,就能以此为知识的生长点去获得更多的知识,能够进行创造。
二、进行专题训练,培养地理思维能力
把地理教材内容概括为四大系统:地球运动系统、人地关系系统、区域地理系统和地理图表系统。
三、加强学习方法指导,注重综合复习
指导学生的复习方法,指导他们自己整理出基础知识,总结出知识规律,构建知识网络。
四、精选习题,加强模拟训练
考前做一定数量的习题,是巩固知识,提高技能的需要,防沉溺于“题海”而不能自拔。
专题14 省际区域
热点角度1:东北地区
热点角度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1、自然地理概况
(1)地理位置:黄土高原地区位于中国华北地区西部,居于内陆;北半球中纬度,东半球;北临内蒙古高原、西临青藏高原、东临华北平原、南临秦岭。
(2)气候特征:黄土高原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气温年较差较大,降水集中,多暴雨。
(3)地形特征:黄土高原平均海拔约 1000~2000 米,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
(4)水土流失的原因
①自然原因——地势较高,起伏较大;降水集中,多暴雨;植被覆盖较差;黄土结构疏松,多裂隙。
②人为原因——人类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导致植被破坏。如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不合理开采矿产等。
(5)水土流失的危害
①加剧当地水土资源紧缺,土壤生产力下降,加剧旱灾。
②加大河流泥沙含量,导致下游淤积加重,河床抬高,加剧洪涝灾害。
2、传统生活方式的改变
黄土高原传统生活方式
黄土高原现代生活方式
饮食结构
以小麦和杂粮为主食,咸菜、辣椒、醋为佐食,饮食结构简单
食物日趋丰富,鱼肉、蔬菜四季不断
居住
传统窑洞,居住条件差
或住新窑洞,或住高楼房
交通、通讯方式
交通工具以马车、驴车为主,对外联系不便
修建了许多铁路和公路,出行方便;通过电脑、手机上网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1)宏观措施:
①控制人口增加,生态移民。
②压缩农业用地,建设基本农田。
③扩大林草种植面积,建设防护林。
④改善天然草场植被。
⑤搞好矿区的土地复垦。
(2)微观措施——小流域综合治理:
①工程措施——平整土地;缓坡修筑水平梯梯田;打坝建库,拦泥蓄水;
②生物措施——营造护田林网;封坡育林、育草;
③农业技术措施——建设林粮间作、果粮间作的生态农业体系,改善灌溉方式,节约用水。
热点角度3:珠江三角洲
1、对外开放的前沿
(1)位置:广东省东南部,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
(2)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
(3)气候: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
(4)条件:
①区位因素(地利)——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海陆交通便利,就近接受港澳的产业扩散, 产品大量销往港澳和东南亚地区。
②人文因素(人和)——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低廉,又是著名的侨乡,便于引进外资、技术和管理方法。
③政策因素(天时)——国家制定了特殊的经济政策。
2、外向型的经济
(1)贸易:产品通过港澳贸易管道,出口至东南亚、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等地区,是全球最大的电子和日用消费品生产出口基地之一。
(2)港澳地区与珠江三角洲的分工合作模式——“前店后厂”。
3、主要城市
(1)广州—珠江三角洲区域的中心城市,别称“羊城”,为广东省省会。广州市著名的侨乡,华侨人数居全国各城市之首。广州港是华南地区的国际贸易巨港,广州白云机场时新兴的国际航空枢纽,广州是岭南文化的中心地。
(2)深圳—经济特区,中国重要的金融中心、商贸中心、信息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综合竞争力在全国城市中名列前茅。
(3)粤港澳大桥因为连接珠海、香港、澳门三地,又被香港称为港珠澳大桥。由于粤港澳大桥所经过的水域 95%以上都在珠海水域内,大桥的建设应以珠海地区为主,港澳配合为辅。港珠澳大桥以公路桥的形式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建成通车,有利于形成深港、广佛、珠澳核心都市圈。
热点角度4:长江三角洲
1、长三角区域概况
(1)位置和范围:长江三角洲简称“长三角”。由长江及钱塘江的泥沙淤积形成的滨海平原,是中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与长江流域的结合部。
(2)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河网密布。
(3)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好。长三角有“鱼米之乡”“丝绸之乡”之称。
(4)内外交通:
①长江黄金水道的河运、众多的铁路、公路运输,以及现代化的港口群、航空港,形成密集的立体交通。
②杭州湾跨海大桥,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之一,尤其加强了与上海市的发展联系。
③长三角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是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
2、长三角区域的核心和两翼
(1)上海——长江三角洲的核心,上海港的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均居世界各港口第一位。上海是全国高水平的工业基地、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是享誉世界的国际化大都市,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城市。浦东新区是国际区域性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
(2)南京——长三角北翼的中心城市,南京是江苏省省会,有“六朝古都”的美誉,是中国东部主要的电子、汽车、化学工业基地,也是江苏省最大的交通运输枢纽和教育科研基地。南京港是中国内河航运第一大港。
(3)杭州——长三角南翼的中心城市,杭州是浙江省省会,号称“中国丝都”。
(4)宁波港是中国特大型深水良港,货物吞吐量在中国沿海港口中名列前茅。苏州是江苏省的东南门户, 是长江三角洲重要的经济、文化和旅游中心。苏州高新区是中国著名的外向型高科技产业基地。昆山是长江三角洲北翼的新兴工商业城市,综合实力跃居全国百强县之首,“百戏之祖”昆曲发源于此。
热点角度5:云贵高原(以贵州省为例)
1、自然地理概况
(1)位置:位于云贵高原东部
(2)地形: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表崎岖。
(3)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暖夏凉,湿润多雨。
(4)河流:主要河流有乌江、北盘江、赤水河等,水能资源开发具有显著优势。
(5)自然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丰富
(6)地表特征:地表崎岖,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暗河众多,给水资源利用带来困难。
2、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
(1)贵州境内石灰岩分布广泛,大部分地区土层较薄,由于不合理的垦殖活动,破坏了原有植被,造成水土流失,导致基岩大面积裸露而出现石漠化现象。
(2)每逢暴雨,有些地区还会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3)近些年来,贵州有时发生严重的干旱,有时出现冰冻、冰雹等灾害性天气。
3、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
实施封山育林、人工种草、草地改良、坡耕地改梯田等生态工程,区域的植被覆盖率逐渐增加,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
4、资源利用的成功经验
(1)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贵州建设了一大批水利基础设施。
(2)贵州是长江以南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充分发挥“水火互济”优势,优先发展火电,深度开发水电。
(3)大力发展旅游业。
1.阅读下面的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八年级(6)班的地理研究学习小组运用比较法探究两个地区的异同。他们找到两个地区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根据图中的信息进行对比分析。
(1)两个地区分别位于______大陆的东、西两侧。
(2)两个地区地形的共同特点之一是______面积广大,两个地区均适宜大面积种植的粮食作物是______。
(3)图1中的山区是我国重要的______ (填土地利用类型名称)分布区。图2中,英国和西欧平原终年温和湿润,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______业十分发达。
(4)我国东北三省位于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图2中,地中海沿岸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火山、______活动频繁。
【答案】1.(1)亚欧
(2)平原 小麦
(3)林地 畜牧
(4)地震
【解析】1.本题以图文的形式为材料,涉及亚欧板块,地形,农作物,气候等知识点,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知识的运用能力。
(1)读图可知,图1是我国东北地区,位于亚欧大陆的东侧,图2是欧洲西部,位于亚欧大陆的西侧。
(2)读图可知,图1是我国东北地区,图2是欧洲西部,地形主要以平原为主,因此,两个地区的地形共同特点之一是平原面积广大,两个地区均适宜大面积种植的粮食作物是小麦。
(3)读图可知,图1是我国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山区是我国重要的林地分布区,图2是欧洲西部,英国和西欧平原终年温和湿润,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畜牧业十分发达。
(4)我国东北地区位于板块内部,地壳稳定,欧洲西部中地中海沿岸位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火山、地震活动频繁。
2.读“三江平原、三江源地区示意图及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三江平原中的“三江”,结冰期最长的是 _____,三江源中的“三条河”没有流经云南的是 _____。
(2)①是 _____工业基地(填工业基地名称),三江平原作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_____。
(3)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我国四大牧区之一的 _____牧区,小玲乘坐火车经过“三江源”湿地时,发现多处草场退化严重,如果这一现象加剧,对“三江”中下游地区带来的不利影响是 _____。(写出一点即可)
(4)读图,东北地区降水量空间分布规律是 _____。
【答案】2.(1)黑龙江 黄河
(2)辽中南 热量不足
(3)青海 使得江河含沙量增大
(4)从东南到西北递减。
【解析】2.本大题以三江平原、三江源地区示意图及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图为材料,设置四道小题,涉及河流的水文特点、四大工业基地分布、四大牧区分布、东北的降水分布特点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1)三江平原中的“三江”,黑龙江纬度最高,因此黑龙江结冰期最长,三江源中的“三条河”没有流经云南的是黄河。
(2)读图可知,①是辽中南工业基地,它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三江平原作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其纬度高,气温低,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热量不足。
(3)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我国四大牧区之一的青海牧区,小玲乘坐火车经过“三江源”湿地时,发现多处草场退化严重,如果这一现象加剧,对“三江”中下游地区带来的不利影响是使得江河含沙量增大。
(4)读图可知,东北地区降水量空间分布规律是从东南到西北递减,主要受海陆位置的影响,东南离海近受海洋影响大,降水多,西北离海远受海洋影响小,降水少。
3.“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为了青山常在,东北甲林场积极探索“从伐木取材到生态建设的转型”之路。图示意甲林场所在省级行政区域的气温、降水和地形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省级行政区域是____。甲林场的土地利用类型以____为主,对比福建土地利用类型多以____为主
(2)“青山不墨”是指青翠的山岭不是笔墨丹青画出来的,而是森林为其着墨。从资源可否再生和可否更新角度看,森林属于____资源。
(3)森林具有调节气候、____等生态环境效益。
(4)甲林场所在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夏季温暖,年降水量较____,有利于森林生长;年平均气温____,树木生长速度慢,成材时间长。
(5)为了“青山不墨千秋画”,甲林场加强林场生态建设。开发冰雪旅游是甲林场转型举措之一,从气候、地形角度简要分析甲林场发展冰雪旅游的优势。
【答案】3.(1)黑龙江省 林地 林地
(2)可再生
(3)涵养水源
(4)温带季风气候 丰富 低
(5)冬季寒冷而漫长,冰雪资源丰富;山地为滑雪场的建设提供理想的地形条件。
【解析】3.本题以黑龙江省气温、降水和地形分布图为材料,涉及黑龙江省的地理位置、土地利用类型、森林资源的属性、森林的作用、黑龙江省的气候类型及特点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能力和综合思维的核心素养。
(1)读图可知,该省级行政区域是黑龙江省。甲林场小兴安岭的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为主。对比福建土地利用类型多以林地为主。
(2)“青山不墨”是指青翠的山岭不是笔墨丹青画出来的,而是森林为其着墨。森林属于可再生资源,因为它在一定条件下具有自我更新,自我复制的机制,具有循环再生的特性。
(3)森林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维护生态平衡。等生态环境效益。
(4)甲小兴安岭林场所在地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温暖,年降水量较大,有利于森林的生长;因其纬度高,年平均气温低,树木生长速度慢,成材时间长。
(5)甲小兴安岭林场发展冰雪旅游的优势是纬度高,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气候寒冷而漫长,冰雪深厚;地形属低山丘陵.,北部多山地,中部低山丘陵,山势和缓,为滑雪场的建设提供理想的地形条件。
4.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雪乡·双峰林场(44°30′N,128°51′E),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这里有最密的林海,最厚的积雪,雪量堪称中国之最,素有中国“雪乡”的美誉。
材料二、海南省位于我国最南部,地处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南海是我国通往东南亚、印度洋直到非洲、欧洲的海上通道;《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正式对外发布,“要重点发展旅游、互联网、医疗健康、金融、会展等现代服务业,加快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形成以服务型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
材料三、东北局部地区图、海南省图和海南岛图
(1)“雪乡”位于图中的____(填数字代号);东北三省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请分析其社会经济因素:____。(至少写出两条)
(2)图中A山脉为大兴安岭,试列举该山脉的地理意义:____、____。(至少写出两条)
(3)海南自贸区产业结构以____为主,其建设的优势条件有____;海南自贸区的建设为当地居民带来哪些有利影响?____。
(4)海南岛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是____,其主要影响因素为____。
(5)冬季,东北地区“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而海南则是“阳光和煦,瓜果飘香”,试分析此现象产生的原因:____。
【答案】4.(1)④ 人少地多,适合大型农场规模化经营;粮食产量大,商品率高;交通便利;市场广阔
(2)东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的分界线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地势二、三阶梯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分界线等)
(3)服务业 海运便利;市场广阔;国家政策支持 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人与生活水平
(4)大致自东向西递减 地形
(5)我国南北跨纬度大,东北地区纬度高,冬季东北地区比南方地区的白天短、正午太阳高度低,获得的太阳辐射远比南方少;再加上东北地区距离冬季风的源地近,受到的影响大。
【解析】4.本题考查东北地区和海南岛的概况,包括东北三省发展农业的特点、大兴安岭的位置、海南自贸区的产业发展、海南岛的降水特点等知识,难度较大。
(1)读图及材料,依据经纬度可判定,“雪乡”位于图中的④地;东北三省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其社会经济因素是:人少地多,适合大型农场规模化经营;粮食产量大,商品率高;交通便利;工业基础雄厚;市场广阔;有国家政策支持等。
(2)依据位置可知,图中山脉A为大兴安岭。大兴安岭是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内蒙古高原与东北平原的分界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大致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吻合等。
(3)由材料二信息可知,海南自贸区产业结构以服务业为主,其建设的优势条件有海运便利,市场广阔,国家政策支持等。海南自贸区的建设为当地居民带来的有利影响有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与生活水平等。
(4)由图示信息可知,海南岛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是自东向西逐渐减少,原因在于东部地处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东部多台风登陆,多台风雨。
(5)冬季,东北地区“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而海南则是“阳光和煦,瓜果飘香”,此现象反映了我国南北温差大。产生的原因是我国南北跨纬度大,东北地区纬度高,冬季东北地区比南方地区的白天短、正午太阳高度低,获得的太阳辐射远比南方少;再加上东北地区距离冬季风源地近,受到的影响大,加大了南北温差。
5.逐梦陇原,踏歌乡村。合水县西华池镇借助独特的气候条件和超洁净的自然环境,孕育出了以高原甜瓜、富硒苹果等为代表的特色果蔬品种,并在市场导向的驱动下,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条主线,不断加大种植结构调整力度,通过推广复种技术、扩大复种面积、采取粮食复种蔬菜的模式,拓宽群众增收路径,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更多内生动力。读“合水县位置简图和合水县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读位置:合水县位于____省东部,地处____(填地形区名称)。
(2)析特征: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造就区域的人文特色,请完成下面的框架图。
①____,②____。
(3)提措施:在乡村建设中,合水县西华池镇突出传统民居____特色,大力实施村庄风貌提质改造工程。传统民居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请你为保护传统民居提出一条切实可行的措施:____。
【答案】5.(1)甘肃 黄土高原
(2)①高 ②温带季风(填温带大陆性气候也可以)
(3)窑洞 注重区域环境保护,防止生态破坏损害传统民居;尊重原貌,适度修复;宣传保护传统民居的重要性,提高全民保护意识等(任答一点,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5.本题以合水县位置简图和合水县气候资料图为材料,涉及合水县的地理位置、所处的地形区、自然环境状况、传统民居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1)读图可知,合水县位于甘肃省的东部,地处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2)根据合水县的气候资料图可以判断,该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对农业最大的优势就是雨热同期,该地地处黄土高原,海拔高,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3)由于合水县地处黄土高原,故特色民居是直立性强的窑洞,传统民居建筑不仅是简单意义上的住宅,更能够很好的反映当地人文特点,是当地人民留住美好回忆的物质基础,传统民居建筑通过一种无声的语言,向人们诉说着不同时代背景下的文化特点,是我国发展中的宝贵历史资源,保护传统民居需要注重区域环境保护,防止生态破坏损害传统民居;尊重原貌,适度修复;宣传保护传统民居的重要性,提高全民保护意识等。
6.2020年陕西省苹果产量位居国内第一,占全国产量的26.4%。读“黄土高原示意图和传统民居景观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两条山脉,位于华北平原与黄土高原分界线上的是____。
(2)黄土高原地区的传统民居是____,该民居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其中不包括____(填字母)
A.节约淡水资源 B.节约生活能源 C.减少土地占用 D.减少建材消耗
(3)陕西省黄土高原地区适且种植苹果,种植苹果既能增加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又预防了当地的主要生态问题——____。
(4)黄土高原地区种植的苹果非常甜,主要原因是该地区光照强,昼夜温差____。
(5)西安是我国四大古都之一,据图分析西安成为著名古都的优越自然条件____。
【答案】6.(1)甲
(2)窑洞 A
(3)水土流失
(4)大
(5)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解析】6.本大题以“黄土高原示意图和传统民居景观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黄土高原的位置、传统民居、主要生态问题、气候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1)读图可知,图中甲为太行山脉、乙为秦岭,位于华北平原与黄土高原分界线上的是甲太行山脉。
(2)读传统民居景观图可知,黄土高原地区的传统民居是窑洞,黄土具有直立性,不易崩塌,该民居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节约了生活能源、减少土地占用、减少建材消耗,其中不包括节约淡水资源。
(3)读题干可知,2020年陕西省苹果产量位居国内第一,占全国产量的26.4%。黄土土质疏松,多孔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地表裸露,缺乏植被保护。陕西省黄土高原地区适且种植苹果,种植苹果既能增加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又预防了当地的主要生态问题—水土流失。
(4)黄土高原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降水稀少,温带季风气候,其特点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黄土高原地区种植的苹果非常甜,主要原因是该地区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
(5)西安处在关中平原的位置,这里紧挨着黄河,自古以来“天下粮仓”的地位无人撼动。西安处在内陆,又不在地震带上,所以很少受到自然灾害的侵扰。西安地处西北,四季分明,昼夜温差较大,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而且西安河流众多,雨水丰沛,便于灌溉。西安是我国四大古都之一,据图分析西安成为著名古都的优越自然条件: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7.读黄土高原地区和青藏地区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差异显著,人类活动各具特色。
材料一黄土高原地区相关资料
材料二青藏地区相关资料
材料三
(1)读图可知,黄土高原位于____(山脉)以北,属于北方地区,耕地类型以____为主。
(2)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该地区独特的自然特征是____,该地发展农业最缺乏的是____。
(3)图1所示的黄河景观,出现在____(选填“上游”“中游”“下游”)河段,该河段有“____”之称。
(4)实验探究: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关系。读图3,甲、乙、丙的烧杯中沙土最多的是____。结论:同等降雨量,同等坡度,植被越稀疏,水土流失越____。
【答案】7.(1)秦岭 旱地
(2)高寒 热量
(3)下游 地上河
(4)丙 严重
【解析】7.本题考查了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地区的地理特征,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
(1)黄土高原位于秦岭山脉以北,属于北方地区,这里属于半湿润地区,降水在400mm~800mm之间,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
(2)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平均海拔位于4000米以上,海拔高,气温低,该地区独特的自然特征是高寒,该地热量不足,热量也是该地发展农业最缺乏的因素。
(3)图1所示的黄河景观,出现在黄河下游,该河段由于水流缓慢,从中有携带的泥沙大量淤积,河床被抬高,形成了典型的“地上河”。
(4)读图3,可判断甲、乙、丙的烧杯中沙土最多的是丙。故结论为同等降雨量,同等坡度,植被越稀疏,水土流失越严重,因此为了治理水土流失,可采取的生物措施是植树造林、退耕还草。
8.筑牢我国生态安全屏障,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读我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布局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建设北方防沙带,筑起防风固沙绿色长廊,能有效遏制____(气象灾害)对我国中东北部地区带来的危害。
(2)黄河中游流经的____(地形区)是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地区。本区通过采取生物措施、工程措施相结合,使当地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3)未来5年,我国生态屏障建设集中在“三区四带”,关于“三区四带”的规划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单选)
A.黄河重点生态区大力发展畜牧业和绿洲农业
B.长江重点生态区实施退田还湖,下游大力发展水电
C.南方丘陵山地带大力发展种植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D.海岸带禁止过度捕捞海洋生物资源,努力做到捕养结合
(4)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过度放牧、采药、偷猎野生动物等现象屡禁不止,该地区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关于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玲玲与贝贝有不同的观点,你赞成____?
【答案】8.(1)沙尘暴
(2)黄土高原
(3)D
(4)高寒 贝贝
【解析】8.本大题以我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布局分布图为材料,设置四道小题,涉及我国的主要地形区、气候类型及分布、气象灾害、环境保护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1)沙尘暴天气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这是由于冬春季半干旱和干旱区降水甚少,地表极其干燥松散,抗风蚀能力很弱,当有大风刮过时,就会有大量沙尘被卷入空中,形成沙尘暴天气。北方防沙带在我国北方构筑起防风固沙的生态屏障,能有效遏制沙尘暴对我国中东北部地区带来的危害,有效遏制沙化土地蔓延,有效控制生态恶化趋势,综合效益更加突出,防风固沙、水土保持、水源涵养、净化水质、控制侵蚀、调节气候等生态功能将得到有效发挥,将有效维护我国北方生态安全。
(2)黄河中游穿行于土质疏松、植被稀少的黄土高原,在夏季暴雨的冲刷下,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3)黄河重点生态区发展灌溉农业,不适宜大力发展畜牧业,A错误;长江下游地势低平,水能资源不丰富,不适宜发展水电,B错误;根据因地制宜原则,平原地区发展种植业,丘陵地区不适宜大力发展种植业,C错误;海岸带禁止过度捕捞海洋生物资源,努力做到捕养结合,D正确。故选D。
(4)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候终年寒冷,其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高寒。关于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加快青海省产业机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加强珍惜动植物保护,推进绿色发展,贝贝说法正确;停止经济建设,将居民全部迁出不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玲玲说法错误。
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相关要求。
材料一:2021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东营市考察黄河入海口,考查生态环境,关心绿色发展,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强调要加强黄河生态保护治理、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材料二:下图示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一带五区多点”空间布局。
材料三:黄河干流主要水文站实测含沙量特征值对比表
水文站
兰州
龙门
潼关
利津
年均含沙量
(千克/立方米)
多年平均(近50年)
2.05
26.2
29.1
23.0
2018年
2.17
9.54
9.01
8.89
(1)黄河发源于我国青藏高原A_______(山脉),其主要的奉献有 ______。(任答一点)
(2)黄河从兰州流至河口径流量减少,其主要人为原因是______。
(3)黄河泥沙主要来自于 _____河段(上游/中游/下游),原因是___________。
(4)黄河的水污染“表象在水里,根子在岸上”。谈谈你对“根子在岸上”的理解是______。
(5)图中甲地区某贫困县依靠“红色苹果、绿色生态、黄色瀑布”,三措并举发展特色经济,已脱贫致富走上小康路。关于当地发展措施,正确的是 。(选择填空)
①气候高寒,适宜种植苹果 ②陡坡发展粮食种植,治理水土流失
③利用黄色瀑布发展旅游业 ④林草面积增加,丰富了生物多样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位于河口生态保护区的黄河三角洲湿地是我国最广阔的湿地生态系统,湿地有“鸟类乐园地球之肾”等美称。
(6)人们利用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地形和水源优势,大力发展农业,湿地面积在不断缩小,这样可能会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有__________,为了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列举一点)
(7)总书记在座谈会上指出:“新时代,我们要把保护治理母亲河这篇文章继续做好。”怎样治理黄河,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9.(1)巴颜喀拉山 塑造平原、提供水能、灌溉农田等。
(2)工农业用水量增多。
(3)中 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4)沿岸地区工业污水的排放,生活污水的排放,农业污水的排放等。
(5)D
(6)生物多样性减少、涵养水源能力下降等。 建立自然保护区;退耕还湿地等。
(7)上游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中游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修建水利工程;在下游加固黄河大堤。
【解析】9.本大题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一带五区多点”空间布局为材料,涉及黄河的概况及治理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学科素养。
(1)读图可知,黄河发源于我国青藏高原A巴颜喀拉山,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其主要的奉献是:塑造了华北平原、宁下平原、河套平原;水能资源丰富,提供水能;为黄河沿岸地区提供了灌溉之利。
(2)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河从兰州流至河口径流量减少,其主要人为原因是主要流经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流经地区农业发达,灌溉用水量大,大量引水灌溉导致河流水量减少。
(3)由图可知,黄河泥沙主要来自于中游河段,原因是中游流经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少,水土流失严重。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河的水污染“表象在水里, 根子在岸上”谈谈你对“根子在岸上”的理解是沿岸地区工业污水的排放,生活污水的排放,农业污水的排放。
(5)图中甲地区某贫困县依靠“红色苹果、 绿色生态、黄色瀑布”,三措并举发展特色经济,已脱贫致富走上小康路。当地可以利用黄色瀑布发展旅游业,植树种草等,③④正确,D正确。气候高寒,不适宜种植苹果,陡坡发展粮食种植,水土流失会加重,①②错误,A、B、C错误,故选D。
(6)人们利用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地形和水源优势,大力发展农业,湿地面积在不断缩小,这样可能会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有生物多样性减少、涵养水源能力下降,为了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可采取的措施有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湿地监管力度;退耕还湿地;加强宣传教育等。
(7)总书记在座谈会上指出:“新时代,我们要把保护治理母亲河这篇文章继续做好。在上游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中游黄土高原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修建水利工程‘在下游加固黄河大堤。
10.区域的位置、资源等条件对区域的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如图为我国东部四大工业基地分布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地理位置优越,位于“江海交汇之地”,“江海”指的是____。
(2)京津唐工业基地位于我国____平原北部,是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这里矿产资源丰富,人才众多,但水资源缺乏,其缺水的原因是____。(双项选择)
A.工农业发达,生产需水量大 B.全年高温少雨,气候干旱
C.人口密集,生活用水量大 D.当地位于内流区,河流稀少
(3)缓解北京地区水资源短缺的调水工程是____中线工程;该工程调水的源地位于丹江口。
(4)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生产的汽车运往辽中南工业基地的大连港,最经济的交通运输方式是____。
【答案】10.(1)长江和东海
(2)华北 AC
(3)南水北调
(4)海运
【解析】10.本大题以我国东部四大工业基地分布简图为材料,设置四道小题。涉及我国四大工业区的分布、水资源不均的解决措施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位于长江下游,东临东海,因此“江海”指的长江和东海。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京津唐工业基地位于我国华北平原北部;华北地区耕地面积广大、工业发达,因此生产需水量大 ,A正确;华北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B错误;华北地区人口密集,生活用水量大,C正确;京津唐工业基地位于外流区,D错误。综上所述,AC符合题意,排除BD。故选AC。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跨流域调水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主要措施,其中,缓解北京地区水资源短缺的调水工程是“南北水调”中的中线工程,该路线由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引水,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经郑州、石家庄等城市一直流向北京、天津。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生产的汽车运往辽中南工业基地的大连港,最经济的交通运输方式是运输量大的海运。
11.万亿俱乐部。“万亿俱乐部”指的是中国大陆全年GDP达到或超过1万亿元的城市。2020年,中国GDP超万亿元的城市达到23座,这张不俗的“成绩单”彰显了中国经济持续向好的稳定态势。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万亿俱乐部在我国西部分布稀疏,其中成都、重庆GDP过万亿,得益于长江巨大的___________,据此完成下列填空。
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e__________f__________g__________
(2)从图一中可知,我国万亿俱乐部城市分布最密集的区域是_______,其突出的位置优势是__________。
(3)读图二,说明上海在新能源汽车“长三角之旅”中发挥了__________作用,上海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有哪些发展优势?
(4)蚂蚁森林是支付宝公益活动,将一棵虚拟树转化为现实中的真树,请你根据图三在长江流域选择种植真树的地点,并说明理由。
【答案】11.(1)航运价值 大 长 多 大 无 铁路 海运
(2)长江三角洲 江海交汇之地
(3)辐射带动,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管理经验、市场等
(4)长江中上游或具体地点(因为要用上图三,所以必须选择上游);坡度大、水土流失严重
【解析】11.本题以长江流域地形图及长三角经济发展示意图为材料,设置四道小题,涉及航运价值分析,地理位置分析,水土流失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内容的掌握程度。
(1)长江流程被6300千米,流域面积180万平方千米,誉为“黄金水道”,航运价值很高,原因是流域面积大,流程长,支流多,径流量大,含沙量小,无结冰期,同时又有铁路经过,港口海运优势突出。
(2)从图一中可知,我国万亿俱乐部城市分布最密集的区域是长江三角洲地区,该地区突出的位置优势是: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我国东部沿海与长江流域的结合部,属于江海交汇之地。
(3)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上海的创新和服务业优势明显,在新能源汽车“长三角之旅”中可以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有雄厚的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管理经验、市场。
(4)植被具有保持水土,缓解水土流失的功能,所以选择种植真树的地点应在长江中上游地势起伏较大的地区。
12.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21年10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黄河三角洲地区,考察生态环境,关心绿色发展。黄河三角洲地区地势低平,湿地广布,生态环境脆弱,是中国最大的一块新生湿地。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是东北亚内陆和环西太平洋鸟类迁徙重要的"中转站"、越冬和繁殖地。这里的动物分为陆生动物生态群和海洋动物生态群,共记录野生动物1524种。
材料二长江三角洲紧临东海,是中国城市化程度最高、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珠江三角洲面临中国南海,是内地通向世界的重要门户。
材料三图1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示意图,图2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简图,图3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简图。
(1)人们利用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地形和水源优势,大力发展农业,湿地面积在不断缩小,这样可能会对生态环境带来什么影响?____。
(2)长江三角洲区域和珠江三角洲发展经济的共同优势条件有____。
(3)能源短缺限制了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试从“开源”的角度列举一条解决措施。____。
(4)河流对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农业、工业发展分别有何作用?____。
(5)长江三角洲旅游业发达,是我国著名的水乡,形成当地“水巷小桥多,人家尽枕河”景色的原因是____。
(6)同为我国主要河流的入海口,黄河、珠江和长江的入海口处都形成大面积的三角洲,珠江和长江三角洲均成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区,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和黄河三角洲的地理环境特点,试分析黄河三角洲不能形成大规模经济区的主要原因。____。
【答案】12.(1)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资源减少等。
(2)交通便利;政策支持;市场广阔;劳动力丰富等。
(3)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开发新能源等。
(4)为农业提供丰富的灌溉水源等;为工业提供便利的水路运输,工业用水便利等。
(5)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以季风气候为主,降水丰富,地势低平,多河流,河网密布,人们大多傍水而居,用水方便,以内河航运代替陆路运输。
(6)历史上黄河经常改道;黄河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大、有结冰期,航运价值较低;黄河三角洲的筑港条件不好。
【解析】12.本题以我国黄河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为材料,设置六个小题,涉及三个地区的生态环境、气候类型、经济发展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1)读材料可知,黄河三角洲地区地势低平,湿地广布,生态环境脆弱,是鸟类迁徙、越冬和繁殖地的重要地区,故大力发展农业,导致湿地面积缩小,会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资源减少,不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2)读图接着,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经济区主要工业城市的分布特点是沿海、沿河分布,两地区发展经济的共同优势条件是沿海沿江,交通便利;政策支持;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市场广阔等。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两地能源缺乏,从“开源”的角度列举解决措施有西电东送,“西电东送”就是把煤炭、水能资源丰富的西部省区的能源转化成电力资源,输送到电力紧缺的东部沿海地区;除此之外还可以西气东输、开发新能源如潮汐能、风能等,缓解能源短缺问题。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河流为两地农业提供了丰富的灌溉水源,且河流沿岸或河口三角洲地区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有利于农业的发展;为工业提供丰富的水资源,便利的水路运输,有利于对外联系。
(5)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降水丰富,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多河流,河网密布,人们大多傍水而居,用水方便,以内河航运代替陆路运输,形成了当地“水巷小桥多,人家尽枕河”的景色。
(6)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历史上黄河经常改道,黄河水量季节变化大,黄河流含沙量大,下游地区形成地上河,有结冰期等,导致黄河航运价值较低,且由于携带大量泥沙入海,导致海运港口建设条件差,使黄河三角洲的海岸线不断外移,故难以形成大规模经济区。
13.粤港澳大湾区由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州、深圳等九个珠三角城市组成,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读粤港澳大湾区示意图(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粤港澳大湾区位于____沿岸,濒临____海。
中新社香港2022年3月1日电﹐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月28日发布2021年人口普查的简要结果:截至2021年6月底,香港人口总数为7413070人,在过去10年间的平均年增长率为0.5%。
香港陆地总面积为1106.3平方千米,其中包括香港岛80.7平方千米,九龙46.9平方千米和新界978.7平方千米。
(2)材料反映了香港地区人口数量和土地面积的特点是____,基于上述特点,再加上地形方面的影响,香港扩展城市建设用地的两种重要方式是:____、____。
港珠澳大桥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全长约50千米,中间段是6千米长的海底隧道,2019年年底建成通车。通车后,珠海至香港的车程由3小时缩短到30分钟内。
(3)港珠澳大桥中间段采用海底隧道的方案,这主要是为了( )。
A.缩短通行距离 B.避开台风的威胁 C.方便大型轮船通行 D.方便观赏更多风景
(4)简析港珠澳大桥对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意义。
【答案】13.(1)珠江 南
(2)地狭人稠 填海造陆 建高层建筑
(3)C
(4)完善了大湾区的交通网络;加快大湾区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物流业和旅游业快速发展等。
【解析】13.本大题以粤港澳大湾区示意图 为材料,设置四道小题,涉及粤港澳大湾区的位置及范围、香港的地理概况、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及意义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1)粤港澳大湾区由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州、深圳等九个珠三角城市组成,粤港澳大湾区位于珠江沿岸,地处南海之滨。
(2)通过人口密度的计算可知,香港的人口密度为6700人/平方千米,是地狭人稠的地区,再加上地形方面的影响,香港扩展城市建设用地的两种重要方式是”上天”——建高层建造,“入海”——填海造陆。
(3)港珠澳大桥中间段采用海底隧道的方案,这主要是为了方便大型轮船通行。故选C。
(4)港珠澳大桥对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意义:完善了大湾区的交通网络;加快大湾区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物流业和旅游业快速发展等。
1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以下问题。
材料一:2021年10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黄河三角洲地区,考查生态环境,关心绿色发展。黄河三角洲地区地势低平,湿地广布,生态环境脆弱,是中国最大的一块新生湿地。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是东北亚内陆和环西太平洋鸟类迁徙重要的“中转站”,越冬和繁殖地。这里的动物分为陆生动物生态群和海洋动物生态群,共记录野生动物1524种。
材料二:长江三角洲紧临东海,是中国城市化程度最高、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珠江三角洲面临中国南海,是内地沿海南部通向世界的重要门户。
材料三: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图1珠江三角洲、图2长江三角洲经济区
(1)阅读材料一,人们利用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地形和水源优势,大力发展农业,湿地面积在不断缩小,这样可能会对生态环境带来什么影响______,为了保护当地生态环境,黄河三角洲更适合发展_________产业。
(2)阅读材料三,其中连接A________省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铁路线B是________。
(3)读图1、图2,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经济区主要工业城市的分布特点_________,两地区发展经济的共同优势条件是________。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发展工业区别于其他经济区的条件是_______。
(4)同为我国主要河流的入海口,黄河、珠江和长江的入海口处都形成大面积的三角洲,珠江和长江三角洲均成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区,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和黄河三角洲处的地理环境特点,试分析黄河三角洲不能形成大规模经济区的主要原因________。
【答案】14.(1)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资源减少、洪涝灾害加剧等(任意一个即可) 旅游(或第三)
(2)山东 京沪铁路
(3)沿海、沿河分布 都沿海沿江,交通便利;劳动力充足;人口稠密,市场广阔;很早就对外开放,政策支持等。(任意一项,合理即可,) 临近港澳,便于引进外资
(4)历史上黄河经常改道,多洪涝灾害,致使三角洲区域总是无法建立和发展城市;黄河的航运价值较低;黄河含沙量高,黄河三角洲的筑港条件不好,不利于发展海运。(任意一项,合理即可)
【解析】14.本大题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经济区为材料,涉及湿地的作用、交通、我国主要经济区的城市分布的形成条件、黄河三角洲不能形成大规模经济区原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和区域认知的地理素养。
(1)阅读材料一,人们利用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地形和水源优势,大力发展农业,湿地面积在不断缩小,湿地是“地球之肾”,有涵养水源、降解污染物、调节气候、蓄洪防洪、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湿地不断改造成耕地,可能会导致涵养水源能力下降,蓄洪抗旱能力减弱,生物多样性锐减等生态环境问题,为了保护当地生态环境,黄河三角洲适合发展旅游产业。
(2)阅读材料三,其中连接A山东省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铁路线B是京沪铁路(北京到上海)。
(3)读图1、图2可知,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经济区主要工业城市的分布特点是沿海、沿河分布,两地区发展经济的共同优势条件是:沿海、沿江,交通便利;对外开放早,国家政策支持;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经济较发达,市场广阔。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发展工业区别于其他经济区的条件是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是著名的侨乡,便于引进外资。
(4)黄河三角洲不能形成大规模经济区的主要原因:黄河下游是“地上河”,支流少,河流水量小,下游航运价值低;历史上黄河经常改道,水灾频发,人口少;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少,季节变化大;黄河三角洲面积较小。河流含沙量大,容易淤积,筑港条件不好。
15.“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贵州省,茶香四溢、资源丰富。下图为贵州省简图及资料。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8年中国空气优良城市排名
排名
1
2
3
城市
海口
拉萨
贵阳
截至2020年底,贵州省茶园总面积已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
(1)根据贵州省的地形、气候(气温、降水量、降水天数)等要素特征,推测当地茶树的生长习性。
①茶树对温度、湿度的需求是________。(单项选择)
A.严寒干燥 B.炎热干燥 C.温和湿润 D.寒冷湿润
②茶树对日照的需求是________。(单项选择)
A.多云雾 B.多雨雪 C.多风沙 D.光照强
③茶树对地形的需求是________。(单项选择)
A.低洼 B.平坦 C.和缓 D.陡峭
贵州是全国首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数字经济增速连续多年排名全国第一。
学习小资料
大数据产业是建立在互联网、物联网基础上,大量数据资源收集、存储和加工的信息服务业。该产业的特点是高耗能,电力成本占整个支出成本的一半以上,其中一半是机器设备散热需要的空调费;其次是大数据存储需要洁净的空气。
(2)与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贵州大数据产业的机器设备散热降温消耗电能较低的原因是( )。(单项选择)
A.海拔较高,夏季凉爽 B.地表崎岖,交通不便
C.河湖众多,水源充足 D.森林茂密,空气新鲜
(3)依据图文资料,结合框图内容,补充贵州发展大数据产业的自然条件优势。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⑥________
【答案】15.(1)C A C
(2)A
(3)高原 亚热带季风气候 大 煤矿##煤 水能##水电 好##高
【解析】15.本题以贵州省简图和贵州气候图为素材,设置了3道小题,涉及贵州的气候、地形、矿产、水能等知识点,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读图识图能力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的核心素养。
(1)①贵州省大部分位于25°N到29°N之间,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冬季平均气温在0℃以上,因此茶树喜欢温和湿润的气候,C正确,ABD错误。故选C。②贵州省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较多,且每月降水天数都在十天以上,说明该地区多阴雨天,少日照,A正确,D错误。该地属于亚热带,冬季很少降雪;我国西北地区多风沙,贵州风沙很少,BC错误。故选A。③贵州省位于云贵高原,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说明贵州的山区面积广大,图示茶园生长在坡度和缓的山区,因此茶树对地形的需求是和缓的坡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贵州海拔高,比同纬度地区气温低,可减少机器设备散热消耗的电能,A正确,BCD错误。故选A。
(3)贵州省地处24°N到29°N之间,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因此该地区的河流水量大;贵州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地势差异显著,落差大,因此,这里的水能资源丰富。贵州省水能和煤炭资源丰富,为大数据产业提供充足的电力;贵州省每月降水天数都在十天以上,多阴雨天,空气湿度大,尘埃少,空气质量好,可大幅降低大数据中心机房除尘成本,利于贵州省大数据产业的发展。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冲刺2023年中考地理大题突破 专题15 省级行政区域-【大题夺高分】,文件包含专题15省级行政区域-大题夺高分冲刺2023年中考地理非选择题突破解析版docx、专题15省级行政区域-大题夺高分冲刺2023年中考地理非选择题突破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冲刺2023年中考地理大题突破 专题12 中国的产业-【大题夺高分】,文件包含专题12中国的产业-大题夺高分冲刺2023年中考地理非选择题突破解析版docx、专题12中国的产业-大题夺高分冲刺2023年中考地理非选择题突破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冲刺2023年中考地理大题突破 专题08 世界区域地理三:国家-【大题夺高分】,文件包含专题08世界区域地理三国家-大题夺高分冲刺2023年中考地理非选择题突破解析版docx、专题08世界区域地理三国家-大题夺高分冲刺2023年中考地理非选择题突破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