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3年初中语文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合集(共47份)(含答案解析)
2023年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等二地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含答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等二地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默写,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阅读回答问题, 《为学》中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等二地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1. 默写。
(1) 爱国是中国文学永恒的主题。吟“ ______ , ______ ”,体会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引“黄金台”故事表达的以身报国之志;咏“ ______ , ______ ”,想象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骑“的卢马”乘胜杀敌的磅礴壮阔之景;诵“ ______ , ______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欣赏范仲淹笔下朝暮幻变的洞庭湖,感受祖国大好河山之美!
(2) 春去春回几番景,花开花落总关情。春水初生,春林初盛,白居易信马踏春钱塘湖畔,“ ______ ,浅草才能没马蹄”,一个姹紫嫣红的春天款款而至;夏花绚烂,周敦颐流连荷池,“予独爱 ______ ,濯清涟而不妖”,君子之风盈盈其间;秋风萧瑟,秋瑾小住京华,“ ______ ,秋容如拭”,知音难觅的孤独涌上心头;而当落花时节,好友王昌龄左迁龙标,即便潇洒如李白,也不免在“ ______ ”时生出几分伤感。
2. 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问题。
( A) 甲看看号板,又是一头撞了去;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众人劝也劝不住。金有余道:“你看,这不是疯了么?好好到贡院来耍,你家又不曾死了人,为甚么号淘痛哭?”他也不听见,只管伏著号板,哭个不住;一号哭过,又哭到二号、三号, 满地打滚,哭了又哭,滚的众人心里都凄惨起来。金有余见不是事,同行主人一左一右,架著他的膀子。他那里肯起来,哭了一阵,又是一阵,直哭到口里吐出鲜血来。 众人七手八脚,将他扛抬了出来,在贡院前一个茶棚子里坐下,劝他吃了一碗茶;犹自索鼻涕,弹眼泪,伤心不止。…… 甲道:“若得如此,便是重生父母,我变驴变马,也要报xiào!”爬到地下,就磕了几个头;众人还下礼去。金有余也称谢了众人,又吃了几碗茶。 甲不再哭了,同众人说说笑笑,回到行里。
( B)甲坐在堂上,见那些童生纷纷进来,也有小的,也有老的,仪表端正的,獐头鼠目的,衣冠齐楚的,褴褛破烂的。最后点进一个 童生(乙)来,面黄肌瘦,花白胡须,头上戴一顶破毡帽。广东虽是气候温暖,这时已是十二月上旬;那童生还穿著麻布直褪,冻得乞乞缩缩,接了卷子,下去归号。……出来放头牌的时节,坐在上面,只见那穿麻布的童生上来交卷,那衣服因是朽烂了,在号里又扯破了几块。看看自己身上,绯袍锦带,何等辉煌?
(1) 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直裰 ______
报xiào ______
(2) 以上文段均选自章回体小说《 ______ 》,文段中的甲是 ______ (人名),乙是 ______ (人名),乙后来瞒着家人参加 ______ (科举考试名)考中举人。
(3) “满地打滚”是 ______ 短语;“众人七手八脚,将他扛抬了出来,在贡院前一个茶棚子里坐下,劝他吃了一碗茶”是 ______ 复句。(填短语、复句类型名)
(4) 对比是讽刺小说常用的表现手法,试结合阅读原著的经验积累,从A、B两个语段中任选一例简要分析其作用。
3. 请你参加以“我与青春有个约定”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 【展风采】阅读下面的材料,请以校园记者的身份对高艳能同学进行采访。
要求:①采访要围绕活动主题,一个问题即可;②语言亲切、自然、简洁、明了。
云南省罗平县马街镇第一中学学生高艳能是一个单腿残疾人。他拒绝免试,毅然参加了今年的中考体育测试,借助双拐,用单腿跑完 1000米,完成了测试,被誉为“奔跑少年”。
(央视新闻频道)
(2) 【宣誓言】请在横线上补写一句青春誓言,使所写文字与上下句构成一组排比句。
我与青春有个约定——
我要用阳光的心态拥抱火热的明天;
我要用 ______ ;
我要用昂扬的斗志实现美好的梦想。
刻苦学习,勇于担当,不负青春!
(3) 【展未来】下面是小华演讲稿中的一段文字,请你帮助修改。
[甲] 一百多年前,热血青年们意气风发,绘就了恢宏的历史画卷;七十余年来,新中国人民奋勇拼搏,谱写了壮丽的青春之歌。新火相传,青春无悔。时代召唤我们锃亮奋斗的底色,让蓬勃青春与家国情怀同频共振,[乙] 用青春和汗水创造出让世界侧目而视的新奇迹!
①文段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 ______ ”,正确写法是“ ______ ”。
②[甲]处画线句子存在不合逻辑的问题,应将“ ______ ”和“ ______ ”互换位置。
③[乙]处画线句子用词不当,应将“ ______ ”改为“ ______ ”。
(4) 【有行动】班级拟组织一次助学活动,请完成下面的活动方案。
要求:内容与“助学”有关;形式与①③一致。
活动方案
①
确定助学对象,捐赠学习用品
②
______
③
走访困难家庭,商讨帮扶措施
4.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荷花淀
孙犁
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大门还没关,丈夫还没回来。
很晚丈夫才回来了。这年轻人不过二十五六岁,叫水生,小苇庄的游击组长,党的负责人。今天领着游击组到区上开会去来。女人抬头笑着问:“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站起来要去端饭。
水生坐在台阶上说:“吃过饭了,你不要去拿。”
女人就又坐在席子上。她望着丈夫的脸,她看出他的脸有些红胀,说话也有些气喘。她问:“他们几个哩?”
水生说:“还在区上。爹哩?”
女人说:“睡了。”
“小华哩?”
“早就睡了。他们几个为什么还不回来?”
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得不像平常。
① _______
水生小声说:“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
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
水生说:“今天县委召集我们开会。假若敌人再在同口安上据点,淀里的斗争形势就变了。会上决定成立一个地区队。我第一个举手报了名的。”
女人低着头说:② _______
水生说:“我是村里的游击组长,是干部,自然要站在头里,他们几个也报了名。他们不敢回来,怕家里的人拖尾巴。公推我代表,回来和家里人们说一说。”
女人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她才说:③ _______
水生指着父亲的小房叫她小声一些。说:“家里,自然有别人照顾。可是咱的庄子小,这一次参军的就有七个。庄上青年人少了,也不能全靠别人,家里的事,你就多做些,爹老了,小华还不顶事。”
女人鼻子里有些酸,但她并没有哭。只说:④ _______
水生想安慰她。因为要考虑准备的事情还太多,他只说了两句:“千斤的担子你先担吧,打走了鬼子,我回来谢你。”
说罢,他就到别人家里去了,他说回来再和父亲谈。
鸡叫的时候,水生才回来。女人还是呆呆地坐在院子里等他。
第二天,女人给他打点好一个小小的包裹,里面包了一身新单衣,一条新毛巾,一双新鞋子。那几家也是这些东西,交水生带去。一家人送他出了门。
全庄的男女老少也送他出来,水生对大家笑一笑,上船走了。
女人们到底有些记挂。过了两天,四个青年妇女集在水生家里来,大家商量:
“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
“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
水生的女人说:
“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
“哪里就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
于是这几个女人偷偷坐在一只小船上,划到对面马庄去了。
到了马庄,来到村头一个亲戚家里,才知道队伍昨晚就出发了,也不知去了哪里。
几个女人告辞出来,摇开靠在岸边上的小船。已经快到晌午,万里无云,可是因为在水上,还有些凉风。水面没有一只船,水像无边的跳荡的水银。
她们有点失望,也有些伤心。可是青年人,永远朝着愉快的事情想。不久,她们就又说笑起来了。
“你看说走就走了。”
“现在你知道他们到了哪里?”
“管他哩,也许跑到天边上去了!”
她们都抬起头往远处看了看。
“唉呀!那边过来一只船。”
“唉呀!日本鬼子,你看那衣裳!”
“快摇!”
小船拼命往前摇。
大船追得很紧。
幸亏是这些青年妇女,白洋淀长大的,她们摇的小船飞快。小船活像离开了水皮的一条打跳的梭鱼。
后面大船来的飞快。那明明白白是鬼子!这几个青年妇女咬紧牙制止住心跳,摇橹的手并没有慌,水在两旁大声哗哗,哗哗,哗哗哗!
“往荷花淀里摇!那里水浅,大船过不去。”
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无边际的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她们向荷花淀里摇,最后,努力地一摇,小船窜进了荷花淀。几只野鸭扑楞楞飞起,尖声惊叫,掠着水面飞走了。就在她们的耳边响起一排枪!
整个荷花淀全震荡起来。她们想,陷在敌人的埋伏里了,一准要死了,一齐翻身跳到水里去。渐渐听清楚枪声只是向着外面,她们才又扒着船帮露出头来。她们看见不远的地方,那宽厚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那不是水生吗?又往左右看去,不久各人就找到了各人丈夫的脸,啊!原来是他们!
但是那些隐蔽在大荷叶下面的战士们,正在聚精会神瞄着敌人射击,三五排枪过后,他们投出了手榴弹,冲出了荷花淀。
手榴弹把敌人那只大船击沉,一切都沉下去了。水面上只剩下一团烟硝火药气味。战士们就在那里大声欢笑着,打捞战利品。
妇女们带着浑身水,又坐到她们的小船上去了。
忽然从她们的船底下冒出一个人来,只有水生的女人认的那是区小队的队长。这个人抹一把脸上的水问她们:
“你们干什么来呀?”
水生的女人说:
“给他们送了一些衣裳来!”
小队长开了个玩笑,说:
“你们也没有白来,不是你们,我们的伏击不会这么彻底。可是,任务已经完成,该回去晒晒衣裳了。情况还紧的很!”战士们已经把打捞出来的战利品,装在他们的小船上。
战士们的三只小船就奔着东南方向,箭一样飞去了。
几个青年妇女划着她们的小船赶紧回家,一路走着,因过于刺激和兴奋,她们又说笑起来,坐在船头脸朝后的一个噘着嘴说:
“你看他们那个横样子,见了我们爱搭不理的!”
“啊,好像我们给他们丢了什么人似的。”
她们自己也笑了,今天的事情不算光彩,可是:
“我们没枪,有枪就不往荷花淀里跑,在大淀里就和鬼子干起来!”
“我今天也算看见打仗了。打仗有什么出奇,只要你不着慌,谁还不会趴在那里放枪呀!”
“水生嫂,回去我们也成立队伍,不然以后还能出门吗!”
“刚当上兵就小看我们,过二年,更把我们看得一钱不值了,谁比谁落后多少呢!”
这一年秋季,她们学会了射击。冬天,打冰夹鱼的时候,她们一个个登在流星一样的冰船上,来回警戒。敌人围剿那百顷大苇塘的时候,她们配合子弟兵作战,出入在那芦苇的海里。
(有删改)
(1) 请将下面四句话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只填序号)
①: ______ ②: ______ ④: ______ ③: ______
选项:
A:“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
B:“你总是很积极的。”
C:“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
D:“怎么了,你?”
(2) 本文情节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部分,请分别用四字短语概括一、二部分内容。
______ → ______ →助夫歼敌
(3) 请按要求赏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①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从描写角度赏析)
②那一望无边际的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从修辞角度赏析)
(4) 请简要概括水生嫂这个人物形象在小说前后所发生的变化。
(5) 请从语言风格角度比较本文描写战争和链接材料描写战争的不同之处。
链接材料:……据这个营的营长告诉我,战后,这个连的阵地上,枪支完全摔碎了,机枪零件扔得满山都是。烈士们的尸体,做着各种各样的姿势,有抱住敌人腰的,有抱住敌人头的,有卡住敌人脖子,把敌人捺倒在地上的,和敌人倒在一起,烧在一起。还有一个战士,他手里还紧握着一个手榴弹,弹体上沾满脑浆,和他死在一起的美国鬼子,脑浆崩裂,涂了一地。另有一个战士,他的嘴里还衔着敌人的半块耳朵。在掩埋烈士们遗体的时候,由于他们两手扣着,把敌人抱得那样紧,分都分不开,以致把有的手指都折断了。……
——节选自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5.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这段时间,面对美方的蛮横打压,无耻诬蔑,面对此起彼伏的“断供”风波,华为公司始终表现得处变不惊、淡定从容。这不是故作姿态,因为华为有底气、有准备,通过未雨绸缪、持续不断的研发,牢牢掌握了核心技术,所以才能有应对美方遏制的千钧之力。
“越高端,‘备胎’越充分”,华为长期打造的创新“备胎”一夜转正,赢得一致推祟。“备胎”的背后是坚持底线思维,永远保持一种忧患意识。
正所谓“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企业要谋长远发展,就必须居安思危,勇于技术创新。对自身的短板要有清醒的认知,切不可被一时、一地、一事的成功遮蔽了眼睛。如果只顾眼前,缺乏布局未来的自觉和行动,等到“胎坏了”才考虑,恐怕就连生存都成了问题。
创新不是“一个人的战斗”,也不是三两天的奋发,而是一场艰苦的持久战。只有持续投入基础研究和教育的优质“火石”,创新引擎才会始终动力澎湃。在华为总部的接待大厅,大屏幕上反复播放着一个宣传片,其核心内容就是基础教育和基础科研是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备胎”能在关键时候用得上,是因为十几年如一日的坚持不懈,心无旁骛。
板凳要坐十年冷,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当业界纷纷为华为挣脱羁绊叫好的时候,不妨多一些自照和反思,摒弃功利思维,扎扎实实做好技术创新的必修课。当企业抓创新、抓研发蔚然成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就有了无比深厚的底气。
(节选自《学习强国》,有删改)
材料二:
①在快节奏生活的当下,不少物事的生产创造似乎也加速起来。比如各类技能培训,只要有钱,到处都是班,两三个月就能拿到一本证书。写书、拍电视剧等等,也无不可以速成。
②现代社会,时间就是生命,办事讲效率没有错。随着科技的进步,很多事情确实可以做到事半功倍。但实践也告诉我们,有些时候欲速则不达,一味地追求速成不是好事。事物的成长发展往往有其规律,那些违背规律的速成,往往会先天不足,无异于拔苗助长,这样的速成就不仅无益,而且有害。
③常言道:慢工出细活,文火煲靓汤。很多事急不得,更速成不得。古人对事物的创造,往往是匠心独运,不尚速成。如丝绸、瓷器、漆器、金银器等各类技艺精湛的手工艺品,饱蘸着匠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对创造的虔敬,对工序的苛求。有多少巨匠们一生默默无闻,远离名利场只为了完成一件作品,办好一件事情。
④只有沉得下心,才能做出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产品。高凤林作为一名特种熔融焊接工, 35年如一日,一心专注火箭发动机焊接工作,被称为焊接火箭“心脏”的人,0.08毫米是高凤林焊接生涯里挑战过的最薄纪录。载人潜水器有十几万个零部件,其组装对精密度要求达到“丝”级。顾秋亮作为一名焊工,40多年来兢兢业业、刻苦钻研,在平凡的岗位上不断追求卓越,一次次挑战极限,成功地把“蛟龙”送入海底,他也被称为“有钻劲儿的螺丝钉”。没有那种精细入微的追求,没有那种“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体认,就很难有过硬的高精尖技术。
⑤其实,不管是科技研究、手工制造、养殖种植,还是行医执教、著书立说,行业千万种,从业者至少都应该有一颗基本的“匠心”。这颗匠心,不仅是对规律的尊重,对创造的敬畏,更是一种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精神。养此匠心则会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下得了苦功夫,生出一种宁静致远、潜心于事的定力。涵养工匠精神,容不得浮躁,容不得唯利是图,容不得急功近利的“速成”。
⑥“速成”是匠心的克星,欲养匠心,必戒“速成心”。多少粗制滥造、速生速朽的物事告诉我们,急于求成于事无益,急功近利更难立身。唯养一颗匠心,不迷于声色,不惑于杂乱,沉潜自己,专注一事,方能有所成,有所立。
(摘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 下列对以上材料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企业应具备忧患意识,居安思危。
B.企业要摒弃功利思维,扎扎实实做好技术创新的必修课。
C.不管从事什么职业,都应具备一颗“匠心”。
D.欲速则不达,追求速成不是好事。
(2) 材料二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3) 请简要概括材料一的行文思路。
(4) 结合材料二,谈谈如何养成一颗“匠心”。
6. 阅读回答问题。
【甲】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予者哉?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
后生家①每临事,辄曰“吾不会做”,此大谬也。凡事做则会,不做则安能会耶?又,做一事,辄曰“且待明日”,此亦大谬也。凡事要做则做,若一味因循,大误终身。
家鹤滩先生有《明日歌》最妙,附记于此:“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②。世人苦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节选自钱泳《履园丛话•臆论》)
[注]①后生家:年轻人。②蹉跎:光阴白白地过去。
(1) 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______
②假诸人而后见也 ______
③辄曰“吾不会做” ______
④不做则安能会耶 ______
(2) 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
②若一味因循,大误终身。
(3) 【甲】【乙】两段选文都点明了后辈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甲】文作者指出年轻人学业不精是因为“ ______ ”;【乙】文作者则直接批评了年轻人做事时两个严重的错误:爱说“ ______ ”和“ ______ ”。(用原文语句填空)
(4) 结合【甲】【乙】两段文字,你认为中学生应该用怎样的态度去读书和做事?
7. 《为学》中说:“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生活中,很多事情看起来难,做起来或许并没有那么难;很多情况看起来复杂,接触以后或许觉得没有那么复杂。重要的是,你是否愿意去做,是否愿意去接触。
请结合自己的经历,以“其实没有那么难”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2)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3)书写工整规范。
答案和解析
1.【答案】【小题1】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小题2】乱花渐欲迷人眼,出淤泥而不染,为篱下黄花开遍,杨花落尽子规啼
【解析】答案:
(1)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朝晖夕阴 气象万千(注意“晖”的书写)
(2)乱花渐欲迷人眼 出淤泥而不染 为篱下黄花开遍 杨花落尽子规啼(注意“染”的书写)
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的默写。解答此题,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做好积累,要根据题干的提示写出相应的句子,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
古诗文默写类答题技巧:熟背古诗文;理解古诗文名句意思;注重积累,将易错处分类整理,加强记忆。
2.【答案】【小题1】duō,效
【小题2】儒林外史,周进,范进,乡试
【小题3】偏正,承接
【小题4】略
【解析】(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直裰”的“裰”应读duō;根据上文“若得如此,便是重生父母”可知,“报xiào”的意思是“报答,愿为之效力”,“xiào”应写作“效”。
(2)本题考查名著内容和人物。
根据“甲看看号板,又是一头撞了去;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可知,甲是《儒林外史》中的周进;“甲坐在堂上,见那些童生纷纷进来……最后点进一个童生乙来,面黄肌瘦,花白胡须,头上戴一顶破毡帽。广东虽是气候温暖,这时已是十二月上旬;那童生还穿著麻布直褪,冻得乞乞缩缩,接了卷子,下去归号”可知,乙是范进,他后来瞒着家人参加乡试中了举人。
(3)本题考查短语和复句。
“满地打滚”是偏正短语;“众人七手八脚,将他扛抬了出来,在贡院前一个茶棚子里坐下,劝他吃了一碗茶”描写了众人照顾周进的连续性动作,是承接复句。
(4)本题考查对比的写作方法。
(A)把周进见号板哭晕过去的表现和众人的态度做对比,突出了周进痴迷科举的情态,有力地讽刺了封建科举制度对对数人的毒害之深。
(B)把范进穿着的寒酸与其他考生相对比,表现了范进因痴迷科举生活艰难地情形,有力地讽刺了封建科举制度对对数人的毒害之深。
答案:
(1)duō 效
(2)儒林外史 周进 范进 乡试
(3)偏正 承接
(4)示例一:(A)把周进见号板哭晕过去的表现和众人的态度做对比,有力地讽刺了封建科举制度对对数人的毒害之深。
示例二:(B)把范进穿着的寒酸与其他考生相对比,有力地讽刺了封建科举制度对对数人的毒害之深。
《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全书五十六回,以写实主义描绘各类人士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一方面真实的揭示人性被腐蚀的过程和原因,从而对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端、礼教的虚伪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一方面热情地歌颂了少数人物以坚持自我的方式所作的对于人性的守护,从而寄寓了作者的理想。小说白话的运用已趋纯熟自如,人物性格的刻画也颇为深入细腻,尤其是采用高超的讽刺手法,使该书成为中国古典讽刺文学的佳作。
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度和深度,既要掌握名著表面的文学常识和主要情节,还要深入了解一些细节,及时做笔记,不断复习巩固,逐步加深理解,牢固记忆。
3.【答案】【小题1】略
【小题2】用不懈的努力谱写奋进的华章
【小题3】新火相传,薪火相传,绘就了恢宏的历史画卷,谱写了壮丽的青春之歌,侧目而视,刮目相看
【小题4】成立互助小组,开展联谊活动
【解析】答案:
(1)示例:高艳能同学,你好!我是校园记者××。是什么原因让你放弃中考体育测试免试的机会?
(2)示例:用不懈的努力谱写奋进的华章
(3)①新火相传 薪火相传
②绘就了恢宏的历史画卷 谱写了壮丽的青春之歌
③侧目而视 刮目相看
(4)示例:成立互助小组,开展联谊活动
(1)本题考查语言表达、采访问题的设计。解答此题,开头应有称呼,然后介绍自己,再要结合材料中高艳能的事迹来提出采访问题,问题要有针对性。要注意语言连贯,表达得体。
(2)本题考查仿写句子。解答此题,要注意例句的句式特点。例句是“我要用……(偏正短语+动词+偏正短语)”的形式,仿写的句子要和例句保持一致,符合语境。
(3)①本题考查汉字字形。根据字词积累,“新火相传”中的“新”应写作“薪”。
②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甲]处画线句子语序不当,应将“绘就了恢宏的历史画卷”和“谱写了壮丽的青春之歌”互换位置。
③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乙]处画线句子用词不当,应将“侧目而视”改为“刮目相看”。
(4)本题考查活动设计。①③为“动词+偏正短语,动词+偏正短语”的形式,解答时,要围绕“助学”设计活动,且与①③保持形式一致。
设计采访问题时,要考虑采访对象的身份和职业,问题要明确,不要设计敏感性问题或令对方尴尬的问题。
4.【答案】【小题1】D,B,A,C
【小题2】夫妻话别,探夫遇敌(敌我相遇)
【小题3】略
【小题4】略
【小题5】略
【解析】(1)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需要结合上下文夫妻二人对话的内容选择恰当的语句。①处,根据上文“女人看出他笑得不像平常”和下文水生进行回答可知,此处女人应该问水生为什么笑,与D选项的语句相符;②处,根据上文“我第一个举手报了名的”不难看出水生对于参军的积极踊跃,因此女人此处应该是对水生积极参军的肯定,与B选项的语句相符;③处,根据下文水生“家里,自然有别人照顾”的回答,可知此处体现了女人对家中情况的担忧,与A选项的语句相符;④处,根据上文水生的回答和下文水生所说的“千斤的担子你先担吧”可知此处是女人对水生略带埋怨的同时又理解并支持水生参军,与C选项的语句相符。
(2)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概括,需要根据题目要求先划分情节,再加以概括,注意题目要求的“用四字短语概括”。文章从开头到“全庄的男女老少也送他出来,水生对大家笑一笑,上船走了”为第一部分,主要内容为丈夫水生在一天晚上赶回家中,告知妻子自己将要参军的消息,妻子虽有不舍但依然选择送别丈夫去参军,可用“夫妻话别”进行概括。之后从“女人们到底有些记挂”到“就在她们的耳边响起一排枪”为第二部分,主要内容为几个女人想去探望自己的丈夫,却在途中遇到了敌人,情况十分危急,可用“探夫遇敌”进行概括。
(3)本题主要考查对优美语句的赏析,需要根据题目要求结合具体语句进行分析。①句要求从描写角度进行赏析,不难看出该句是对女人的动作(或细节)描写,主要为了表现女人的心理,“手指震动”表明她对于丈夫参军这一消息的惊讶,以及内心深处对丈夫离开的不舍,“放在嘴里吮了一下”表现出她不想声张,不想让丈夫担心的心理。②句要求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不难看出该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密密层层的大荷叶”比作“铜墙铁壁”,将“高高挺起的粉色荷花”比作“哨兵”,富有诗意的美景在作者笔下展现出与众不同的威武雄壮的特点,这生机勃勃的景象不仅表现出根据地人民同仇敌忾的心理以及必胜的信息,也为对敌人的伏击提供了有利条件,暗示敌人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
(4)本题主要考查对人物形象的概括,水生嫂在小说的前半部分主要表现为对丈夫的依赖和对家庭的付出,是传统家庭妇女的形象,但其对丈夫的理解与支持暗示了她接下来的转变,在经历探夫遇敌的危险时,她和其他几名妇女与敌周旋,将敌人带入到包围圈中予以歼灭,体现出她与之前相比,变得机智勇敢、深明大义,并且与丈夫一起投身于抗日斗争中。
(5)本题主要考查对不同文本语言风格的对比探究,需要结合本文和链接材料中有关战争的描写进行对比。文本中对于战争的描写较少,且语言清新淡雅,这不仅淡化了战斗的过程,还体现出一种积极乐观的诗意;链接材料中对于战争的描写出自于参与战争的营长之口,由作者转述,带有浓烈的个人色彩,语言通俗质朴,粗犷中透露着一股豪迈,详细描写战争的激烈场面和烈士们与敌同归于尽的悲壮场景,突显出战士们的勇敢无畏。
答案:
(1)①D;②B;③A;④C。
(2)夫妻话别;探夫遇敌(敌我相遇)。
(3)①动作(细节)描写;“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的原因是她突然听到丈夫水生说明天就要到大部队上参军去,夫妻分别,这出乎她的意料。表现出她对丈夫的依依不舍之情。
②运用巧妙的比喻,对荷花淀威武雄壮的景色进行富有诗意的描写,暗示出这里即将发生一场激烈的伏击战,表现根据地人民同仇敌忾的心理和克敌制胜的信心,洋溢着歌颂人民战争的思想感情。
(4)水生嫂由一位传统、善良的农村家庭妇女转变成为机智勇敢、深明大义的抗日女战士。
(5)本文描写战争的语言清新谈雅,其中还不时穿插着优美景色,淡化了战斗过程,充满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令人感到诗意;链接材料中对战争的描写来自于参与战斗的战士之口,语言通俗质朴,详写战斗过程,表现战争场面的悲壮,突出人物勇敢坚毅的大无畏精神,令人感到粗犷而豪迈。
本文是孙犁的代表作之一,选自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全文充满诗意,被称为“诗体小说”。小说选取小小的白洋淀的一隅,却在激烈残酷的抗日战争里,关系着民族存亡的大背景下,表现农村妇女既温柔多情,又坚贞勇敢的性格和精神。
对于小说文本的阅读,需要抓住以下几个方面:
(1)对人物形象的分析;
(2)对故事情节的概括;
(3)对中心主旨的把握;
(4)对时代背景的了解。
5.【答案】【小题1】D
【小题2】
【小题3】
【小题4】
【解析】(1)D.有误,材料二第二段写到:“但实践也告诉我们,有些时候欲速则不达,一味地追求速成不是好事。”D项去掉了“有些时候”,太过绝对。
ABC.正确。
故选:D。
(2)材料二第④段写高凤林作为一名特种熔融焊接工,40多年来兢兢业业、刻苦钻研,在平凡的岗位上不断追求卓越,一次次挑战极限,成功地把“蛟龙”送入海底,他也被称为“有钻劲儿的螺丝钉”。这是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论证了只有沉得下心,才能做出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产品。
(3)材料一先写面对美方的蛮横打压,无耻诬蔑,面对此起彼伏的“断供”风波,华为公司始终表现得处变不惊、淡定从容,然后写华为能有这种表现是“通过未雨绸缪、持续不断的研发,牢牢掌握了核心技术”,再揭示“华为长期打造的创新‘备胎’一夜转正,赢得一致推祟。‘备胎’的背后是坚持底线思维,永远保持一种忧患意识”,“企业要谋长远发展,就必须居安思危,勇于技术创新。”接着论证“创新不是‘一个人的战斗’,也不是三两天的奋发,而是一场艰苦的持久战”。最后号召企业“不妨多一些自照和反思,摒弃功利思维,扎扎实实做好技术创新的必修课。”企业这样做,“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就有了无比深厚的底气。
(4)从材料二第五段写到:“这颗匠心,不仅是对规律的尊重,对创造的敬畏,更是一种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精神。”“养此匠心则会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下得了苦功夫,生出一种宁静致远、潜心于事的定力。涵养工匠精神,容不得浮躁,容不得唯利是图,容不得急功近利的‘速成’。”从中可以看出,养成一颗“匠心”,要有一种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精神;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下得了苦功夫;要有一种宁静致远、潜心于事的定力;不能浮躁,不能唯利是图,不能急功近利。
答案:
(1)D。
(2)举例论证,举高凤林的例子,具体有力地论证了只有沉得下心,才能做出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产品,更有说服力。
(3)材料一先写华为公司面对此起彼伏的“断供”风波,处变不惊、淡定从容的表现,揭示这种表现的原因:通过未雨绸缪、持续不断的研发,牢牢掌握了核心技术。然后论证企业要谋长远发展,就必须居安思危,勇于技术创新,再指出创新是一场艰苦的持久战,最后号召企业摒弃功利思维,扎扎实实做好技术创新的必修课,让“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更有底气。
(4)要有一种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精神;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下得了苦功夫;要有一种宁静致远、潜心于事的定力;不能浮躁,不能唯利是图,不能急功近利。
材料一通过写华为公司面对此起彼伏的“断供”风波,处变不惊、淡定从容的表现,论证了企业只有摒弃功利思维,扎扎实实做好技术创新的必修课,“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才能有无比深厚的底气。材料二先用在快节奏生活的当下,不少物事的生产创造似乎也加速起来的现实引出论题,再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等论证方法论证了急于求成于事无益,急功近利更难立身。唯养一颗匠心,不迷于声色,不惑于杂乱,沉潜自己,专注一事,方能有所成,有所立。第一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第二题考查论证方法。第三题考查论证思路。第四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
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用具体的事例进行论证。
道理论证:引用名人的言论,古语,谚语,俗语,公众所认可的道理、理论等。
对比论证:用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进行对比,在对比中突出所要论证的论点。
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论证论点。
6.【答案】【小题1】赠送,借,就,怎么
【小题2】略
【小题3】心不若余之专耳,吾不会做,且待明日
【小题4】略
【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
①句意为:父母每年都赠给冬天的皮衣和夏天的葛衣。遗,赠送。
②句意为:从别人处借来然后才能看到了。假,借。
③句意为:总是说:“我不会做。”辄,就。
④句意为:不做又怎么能会呢?安,怎么。
(2)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
①中重点词语有:与,和;夷,和悦。句意为:同他论辩,言语温和而态度谦恭。
②中重点词语有:若,如果;误,耽误。句意为:如果只是一心拖延,那就会耽误了一生的前途啊。
(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根据甲文“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可知,作者认为年轻人学业不精是因为“心不若余之专耳”。根据“后生家每临事,辄曰‘吾不会做’,此大谬也。凡事做则会,不做则安能会耶?又,做一事,辄曰‘且待明日’,此亦大谬也”可知,乙文作者则直接批评了年轻人做事时爱说“吾不会做”和“且待明日”。
(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根据甲文“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可知,学习要勤奋刻苦,要专心致志;根据乙文“后生家每临事,辄曰‘吾不会做’,此大谬也。凡事做则会,不做则安能会耶?又,做一事,辄曰‘且待明日’,此亦大谬也”可知,做事不能有畏难情绪,不能拖延。据此概括作答即可。
答案:
(1)①赠送;②借;③就;④怎么。
(2)①同他论辩,言语温和而态度谦恭。
②如果只是一心拖延,那就会耽误了一生的前途啊。
(3)心不若余之专耳 吾不会做 且待明日
(4)示例:甲文中的作者勤奋好学,专心致志,终于学有所成;乙文作者反对把“不会”“明天再说”这样的话挂在嘴边,启发我们:做学问要勤奋刻苦,要专心致志;做事情不能有畏难情绪,不能拖延。
参考译文:
【甲】如今的学生们在太学中学习,朝廷每天供给膳食,父母每年都赠给冬天的皮衣和夏天的葛衣,没有冻饿的忧虑了;坐在大厦之下诵读诗书,没有奔走的劳苦了;有司业和博士当他们的老师,没有询问而不告诉,求教而无所收获的了;凡是所应该具备的书籍,都集中在这里,不必再像我这样用手抄录,从别人处借来然后才能看到了。他们中如果学业有所不精通,品德有所未养成的,不是天赋、资质低下,而是用心不如我这样专一,难道可以说是别人的过错吗!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中已学习二年了,同辈人很称赞他的德行。我到京师朝见皇帝时,马生以同乡晚辈的身份拜见我,写了一封长信作为礼物,文辞很顺畅通达,同他论辩,言语温和而态度谦恭。他自己说少年时对于学习很用心、刻苦,这可以称作善于学习者吧!他将要回家拜见父母双亲,我特地将自己治学的艰难告诉他。如果说我勉励同乡努力学习,则是我的志意;如果诋毁我夸耀自己际遇之好而在同乡前骄傲,难道是了解我的人吗?
【乙】年轻人每当面对一件事的时候,总是说:“我不会做。”这种说法实在是太不对了。凡事只要去做也就学会了,不做又怎么能会呢?还有,有些人每当要做一件事,就总是推脱说:“姑且等到明天再做吧!”这种想法也是非常错误的。凡事要做就做,如果只是一心拖延,那就会耽误了一生的前途啊。
我们家族中有一位钱鹤滩先生曾作过一首《明日歌》,非常好,我顺便把它抄写在这里:“一个明天啊又一个明天,明天是多么多呀!我们这一生如果只等明天,那么一切事情都会被白白耽误了。世上的人都苦于被明天所拖累,一天一天,春去秋来,不知不觉晚年就要来到了。每天早晨看着河水向东流逝,傍晚看着太阳向西边落下去。日子就像这流水和夕阳一样日日夜夜地流转不停。就算能活到100岁,又有多少个明天可以指望呢?请各位都来听我的《明日歌》吧!”
文言文内容理解分析题,解题方法:
1.引用原文句子回答。
2.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
3.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7.【答案】【例文】
其实没有那么难
生命的旅途中,难免会经历苦难与磨练,唯有勇敢面对,才能成就完整的人生,而我也总在奋斗之后才猛然发觉,其实一切并不难…
-- 题记
当指尖在琴键上滑过,一个个音符就像精灵飘荡在大厅里,我的内心已不平静,此时台下评委的微笑是对我最好的肯定…
记得第一次见到钢琴时,年幼的我便充满了好奇.我试着用稚嫩的指尖触碰着琴键,弹奏出美妙的音节,那一刻觉得自己好幸福…,.
我的钢琴老师是大学刚毕业的学生,因此更多时候她也是我的朋友.记得她曾说:“把自己的情感与琴相融合,便是演奏的最高境界.”听了这句话,我真的好渴望成为一名钢琴家.
为了这个梦想,我每天都坐在阳台上练琴,日复一日,从不懈怠.可渐渐的,随着夏日临近,我的内心也浮躁起来,原本主动练琴的我也逐渐需要妈妈的强迫.每天好几个小时的重复练习,使我越来越懒惰、烦躁,甚至变得越来越厌恶钢琴,讨厌钢琴老师.
第一次参加钢琴八级考试,因为压力大,从坐在凳子上的那一刻起,我的手就在发抖,周围的一切也都变得模糊不清…
就这样,我失败了.
考级失败的挫折感让我十分郁闷,再次坐在钢琴前的我,无助地看着黑白交错的按键无所适从.老师看出了我的心思,她轻轻地坐下来,摸着我的头,用似乎自言自语的口吻说:“人的一生啊会经历太多困难,这又算得了什么,其实多花些工夫,用自己的心去感受它、演奏它,一切都不难.”老师的话就像夜空中的一点星光,在混沌迷茫的大海上为迷航的我指引了新的方向.“其实不难”,她让我相信,只要努力过,一切真的不难…
我想,这一次我会重新站立起来.
与从前不同的是现在的我每天都会加倍练习,我也渐渐学习着用心诠释音乐,仿佛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在我耳边围绕,坚信自己能做到.
当我再次站在音乐学院门前,正是烈日炎炎的夏天,这丝毫不能撼动我坚定的信念.坐在钢琴凳上,我调整呼吸,缓缓抬起双手,又落下.当指尖在琴上滑过时,一个个音符就像精灵般翩翩起舞,而我的内心早已不平静,随之飞扬起来,而台下评委的微笑是对自己最好的肯定…
几年过去了,每当自己遇到挫折困境时,我总是想起那架钢琴,想起那段学琴的经历.它就静静地伫立在那里,伫立成一种指引,凝聚成一种信仰,它仿佛总在轻声细语地提醒我,只要坚持不懈,一切其实都并不难…
经历这许多之后我才发现,一切其实不难.
【解析】该作文是一篇命题作文,题目是其实没有那么难,只要理解这个词语的意思,难度不大,学生的写作空间较大,容易打开思路,写作方向可大可小.
【审题立意】理解文题中“其实”暗示的要求:“其实”指这个问题从表面上看似乎很难,其实并不难.它暗示了行文的情节应该设计为起初认为是那样,后来因为某一际遇,明白了是那样.
【思路点拨】写一件事的作文:生活中什么其实很简单,为什么说它其实很简单,用生活中具体的事例来说明它的简单,最后再谈谈自己的感悟.
【写作手法】以镜头剪接的方式,再现生活的精彩,最后再以简洁的语言点明中心.
【细节描写】“其实没有那么难”是一种心理体验,体会就应用心理描写表达出来.所以文章中应有相应的写作指导.
【文体选择】本文适合写记叙文,或者以记叙为主的文章,不适合写议论文.
【例文点评】这是一篇散文,语言上优美生动,婉转自然,很有感染力,作者在前面加上一句和主旨相关的题记,更有感染力,也更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很多符合写作要求的富有文采的语言收入其中,可见作者深厚的语言功力.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默写,阅读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安徽省池州市石台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情景默写,名著阅读,综合性学习,现代文阅读,对比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安徽省池州市石台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情景默写,名著阅读,综合性学习,现代文阅读,对比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