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天净沙秋思导学案
展开2013-2014年第一学期七年级( 语文 )导学案
导学案编号: 审核人: 日 期:
班 级: 小 组: 姓 名:
教 师 评 价:
小组评价: 好 ( ) 良( ) 加油( )
课题:天净沙·秋思
【学习目标】:⒈ 1.通过反复诵读,能正确说出作者寄寓在小曲中的思想感情。
2.通过画面的赏析,准确描述小曲表现的形象,体会形象中蕴涵的意境。
3.通过对比阅读,学习用具体的意象表达抽象的感情的方法。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会背诵。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寄寓在小曲中的思想感情。
难点:通过画面的赏析,准确描述小曲表现的形象,体会形象中蕴涵的意境。
【学法指导】
阅读欣赏一首诗(曲)的一般方法:
1.从语言入手,再现画面。
2.从画面感受意境。
3.运用联想、想象,进行再创造,进入它的艺术境界,丰富诗(曲)的内容。
自学案
⑴说出下列单项式的
【元曲】
散曲,是金元时期产生于我国北方的一种可配乐歌唱的长短句新诗体,是元代韵文的主体,它主要形式有小令和套数两种。
小令,又叫叶儿,是独立的一支小曲。每首曲都有一个曲牌名,根据曲牌的不同,其字数、句数、平仄、押韵等也不一样。马致远的《秋思》就是小令。
套数,又叫套曲、散套,其体制特点有:一是由两首以上同宫调的曲子相联而成的组曲,每篇套数的曲子,可多可少。二是同一篇套数的各支曲子押韵必须相同,即要一韵到底。三、每篇套数一般都有“尾声”,表示内容和乐曲的终结。散曲的兴起,促进了古典诗歌形式的解放和发展。
曲和词体式相近,完整的标题由曲牌名和题目组成。曲大致分为两种,一是剧曲,一是散曲。散曲没有动作、说白,包括套数(又叫散套、套曲)和小令(又叫叶儿)两种。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是有标题的小令。
【作者简介】
马致远(1250?一1321?),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市)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有“曲状元”之称。他的散曲描写景物意境优美,语言凝炼,流畅自然。后人把他和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并提,称为“元曲四大家”。元末明初的贾仲更称他是“战文场,曲状元,姓名香贯满梨园”([凌波仙•吊词])。所作杂剧现知有十五种,存世的仅六种。他的散曲意境优美,语言清峻流畅,近人辑为《东篱乐府》一卷。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志,困窘潦倒一生。于是在一次羁旅途中,写下了《天净沙•秋思》。
一.解释词语:
【西风】从西边吹来的风;常指秋风。课文指秋风。
【断肠】肝肠断裂,形容极度悲痛或哀愁。
②词义辨析:
【古道】〖古道(热肠)〗
古道:课文中指古老的道路。
“古道热肠”指待人真挚、热情。这里的“古道”,指待人、行事具有古代的风格。
二.说出诗的大意。
三.阅读课文填空。
1.《天净沙.秋思》中诗人运用了白描的手法,写出了九种景物,营造了一种萧瑟、悲凉的意境的句子: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2.《天净沙•秋思》中直抒胸臆,道出了天涯游子之悲的诗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探究案
探究1.
一、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教师范读,学生听读。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下面请大家听一遍朗读,划出节奏。体会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这些词语对表达作者感情所起的作用。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小结:这首小令一、三、五句押尾韵“a”,二、四句押尾韵“ia”,读来朗朗上口。前三句是典型的整句排列,结构相同、字数相等、句式工整,要读出一气呵成、淋漓痛快的酣畅美和明快的节奏感。最后一句是散句,要读得曲折跌宕,读出落拓无助的生存境遇。
二.再读古诗,理解其意。
1.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首小令的画面:
2.请你想象画面,给这首小令另拟一个小标题。
探究2
三.品读赏析,感受诗情
1.本曲前三行列.这些景色给人以什么样的感觉?何以见得?
2.“断肠人在天涯”这一句在文中有何作用?
3.出了哪些景物?分别渲染了怎样的氛围?.
4.你能把这并列的九种景物,用你自己的语言把它联缀起来,向大家描绘一幅秋郊夕照图呢?
5.在这幅图画中,有人吗?是谁?.
6.请根据曲中的意境,用自己的话描绘出是个什么样的断肠人?
7.大家想一想,这首曲子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
8.《秋思》是如何运用对比映衬手法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9.这首小令语言运用上有什么特点?
检测案
一.必做题
1.《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中的______。天净沙是______,秋思是散曲的______。
2.《天净沙·秋思》作者______,是______代著名______作家、______家。他与_______、_______、_______被称为“杂剧四大家”。他的《天净沙·秋思》被称为“___________”。
3.全曲中,暗含题中“秋”字的三个最直接的景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夕阳”相呼应的是:“________”,与“天涯”相呼应的是:“________”,最 能触发旅人(游子)思乡之情的景物是:“________”。体现“思”字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这首曲的题目叫“秋思”,“秋思”的意思是“秋天的思考”。
B.“枯藤”句中的“枯藤”、“老树”是最有特征性的秋景,给人以萧条、寂寞、悲凉的感觉。
C.“小桥”一句读来令人亲切,可仔细想去,却更增添了“断肠人”的愁绪。
D.“断肠人”句中的“断肠人”是一位“离人”,“天涯”即“极远的地方”。
5.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前三句十八个字,写了九种景物,有静有动、有声有色,而加在名词前的定语则体现了诗人对那些景物的独特感受。
B.这首小令,写景由近到远,感情抒发由浅入深,开头一句“枯藤老树昏鸦”是诗眼。
C.这是一幅秋景图,又是一幅绝妙的秋思图。图中有景有人,人和景都是经过作者精心选择的,最能表现“秋思”。
D.这首小令用极有限的字句,塑造了极丰富的意象;人与物结合,情与景交融,有一种动人心魄的力量。
6.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曲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幅深秋的景色图。
B.第二句描写诗人所见异乡的幽美、恬静的景象,越发使人感到孤独。
C.从整个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写景是为了烘托人。
D.从此曲的题目来看,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而并无思乡之情。
二、选做题
【拓展延伸】
迁移拓展,意境延伸
你能从课外阅读的古诗词中找到一些如《天净沙•秋思》一样采用意象并列写成的诗句吗?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吗?
【示例】
1.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唐】温庭筠的《商山早行》
2.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唐】杜甫的《绝句》
3.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唐】高适的《燕歌行》
4.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唐】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
小结:这支曲子只有28个字,却能以巧妙的构思,选取秋天几个富有特征性的景物,给我们摹画出一幅秋郊夕照图,创造出一种萧瑟、苍凉的意境,用以衬托天涯游子思乡的那种孤寂凄楚的心情。不仅写景,动静相衬,而且写人,借景言情;不仅用景物点染“秋”,而且用景物来表现“思”,化景为情,情从景出,把“秋思”写得非常凄恻,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当堂总结】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天净沙秋思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天净沙秋思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预习前置,析主题,赏诗诗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天净沙秋思导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天净沙秋思导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课时,教学内容与教学步骤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天净沙秋思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天净沙秋思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