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唐太宗和“贞观之治”、女皇帝武则天、唐玄宗治国的主要策略及“开元盛世”。过程与方法利用表格归纳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治国的具体措施,比较治国方略的相似之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评价历史人物的过程中,体会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和历史人物活动的丰富性。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形成的原因 教学难点:正确的评价唐太宗。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二、新课探究目标导学一:唐朝的建立1.唐朝建立的基本情况:时间、都城、建立者2.过渡:继唐高祖之后,李世民做了皇帝,李世民就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唐太宗。年号贞观。目标导学二:唐太宗的治国策略及贞观之治1.小组合作学习:唐太宗时期,出现贞观之治的原因。(1)小组合作学习 (2)小组汇报 (3)论从史出,理解措施 皇帝内容 唐太宗用人增加科举考试科目;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政治完善三省六部制;减省刑罚经济减轻人民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军事击败东、西突厥,加强对西域的统治形成局面贞观之治2.唐太宗采取这些措施的结果如何? 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5.评价唐太宗(出示关于“玄武门之变”材料,全班探讨对唐玄宗的评价,教师小结)目标导学三 1、小组合作学习1、2、3小组负责武则天的治国策略;4、5、6小组负责唐玄宗的治国策略。 皇帝内容 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用人增加科举考试科目;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 政治完善三省六部制;减省刑罚 经济减轻人民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军事击败东、西突厥,加强对西域的统治 形成局面贞观之治贞观遗风 2、女皇武则天(1)教师简要介绍武则天的情况。(2)武则天的治国策略:1、2、3小组汇报 皇帝内容 武则天用人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政治抑制旧贵族,打击敌对官僚贵族 经济继续推行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措施 军事 形成局面贞观遗风(3)评价武则天3、开元盛世(1)课件出示杜甫的诗《忆昔》,根据材料概括开元盛世的表现开元时期,人口众多,粮食丰盈,国库充实,百姓富足,整个社会欣欣向荣。(2)过渡:为什么在唐玄宗统治时期,出现了如此繁盛的局面?(3)唐玄宗的治国策略:4、5、6小组汇报 皇帝内容 唐玄宗用人重用贤能; 重视官吏考核 政治整顿吏治, 裁减冗员 经济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军事 形成局面开元盛世(3)结果: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人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4、小组讨论: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三位皇帝治国策略有哪些相似之处?你认为要使国家繁盛,其中哪些做法值得借鉴?(小组讨论→小组汇报→小结)(用人上:唐太宗和唐玄宗重用贤能,注重对官吏的考核;武则天则表现为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其中体现出来的治国之道是要注重人才的选拔、任用与考核。 经济上:三位皇帝都注意减轻人民负担,着力发展经济。其中体现出来的治国之道是要以民为本,改善民生,使民富足。) 三、课堂总结。 四、布置作业:阅读书籍或者观看影视剧,加深对唐朝的了解。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
这是一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堂小结,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