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福建专用)
黄金卷06(原卷版+解析版)-【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福建专用)
展开这是一份黄金卷06(原卷版+解析版)-【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福建专用),文件包含黄金卷06-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福建专用解析版docx、黄金卷06-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福建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福建专用)
第六模拟
(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 下面是活动的开场白,请补写出其中的空缺部分。(10分)
福建风光奇秀。“山气日夕佳,①____”“高峰入云,②____”,山川胜景,美如画卷;“③____,④____”(陆游《游山西村》),村落深邃宁静,青山掩映,碧水环绕。探访之余,顿生怀古之幽思。
八闽英才辈出。朱熹弘扬儒学,以“⑤____,⑥____,仁在其中矣”为训,沉潜涵泳,著书立说,集理学大成,开程朱学派,成治学典范。林觉民以民主革命者“算平生肝胆,⑦____”的赤诚,满腔热血,投身革命,从容就义,铸精神丰碑。缅怀先贤志士,信心与力量沛然而至。
“潮平两岸阔,⑧____。”时代东风吹拂,人生旅途充满期待。我辈青年应学古人“东临碣石,⑨____”,登高瞩远,胸怀天下;当以鲲鹏“⑩____,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的雄飞之姿,开拓进取,一起向未来。
【答案】 飞鸟相与还 清流见底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 因人常热 风正一帆悬 以观沧海 水击三千里
【解析】课文原句填空作答时,一是要深刻理解诗文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的语句;三是作答内容要准确,做到不加字、不少字、不写错字。本题中注意“疑、博、笃、悬、沧”等字词的书写。
2.2.下面是小闽同学为撰写演讲稿而搜集的一段资料,请帮助他解决资料中的问题。(9分)
“和”是诞育万物的本源。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时顺应自然地貌,( )“筑堰分水”,驯服了曾经怒不可 遏 (è)的岷江。自此成都平原变成了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史上最严禁渔令”的( ),引导长江沿岸渔民顺应自然,应时而作。几年后原本 销 (xiāo)声匿迹的鳤鱼再现洞庭湖,“微笑天使”江豚频频现身。云南野生亚洲象北上迁 徙 (xǐ),迂回行进约1300公里。政府部门与社会团体一路保护引导,最终使象群安全回到传统栖息地( )。只有人们保护自然、顺应自然、尊重自然,就能在自然中享受和谐之美。
(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相应的汉字(正楷字或行楷字)。(3分)
(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3分)
A.因势利导 启动 安营扎寨 B.因势利导 推动 安身立命
C.别出心裁 推动 安营扎寨 D.别出心裁 启动 安身立命
【解析】“因势利导”:顺着事情发展的趋势加以引导;“别出心裁”:独创一格,另外想出与众不同的主意、办法。根据上一句“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时顺应自然地貌”可知,表达的侧重点是顺应趋势,所以“因势利导”更符合语境。
“启动”:(法令、规划、方案等)开始实施或进行;“推动”:使事物前进,使工作展开。此处写的是“禁渔令”的实施,所以“启动”更符合语境。
“安营扎寨”:原指军队搭起帐篷、修起栅栏住下,现泛指军队或其他团体建立临时驻地;“安身立命”:生活有着落,精神有寄托。此处是形容象群回到栖息地,所以“安营扎寨”更符合语境。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3分)
A.人们只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才能在自然中享受和谐之美。
B.人们只有保护自然、顺应自然、尊重自然,就能在自然中享受和谐之美。
C.只有人们保护自然、顺应自然、尊重自然,才能在自然中享受和谐之美。
D.只有人们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就能在自然中享受和谐之美。
【解析】该句有三处语病。第一处是关联词与主语位置不当,主语“人们”应与关联词“只有”调换位置;第二处关联词“只有……就”搭配不当,应将“就”改为“才”;第三处是逻辑顺序先后不当,按照认知规律,应为“尊重——顺应——保护”。故选A。
3.阅读下列两部名著时,你运用了怎样的方法?请你结合这两部名著的特点和具体内容分别阐述。(6分)
A.书信集《傅雷家书》 B.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示例:《傅雷家书》这本书主要是父亲写给儿子的家信,流淌在文字背后的是拳拳爱子之心。阅读时,我将关注点聚焦在“父子情深”这个话题上,去感受关于为人处世的一些交流,去触摸文字后面的深情厚谊,对其他谈论艺术的内容则选择跳读。(3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主要塑造了保尔无产阶级革命英雄形象。读这本书时,我将关注点放在保尔的成长经历上,尤其是他思想的成熟与转变,这些情节我采用了精读的方式,并摘抄其中的名言警句,其他部分则是泛读。(3分)(根据名著特点,确定一个角度结合具体内容来谈自己的阅读方法,如:选择性阅读、精读法、略读法、摘录法等。言之有理即可)
二、阅读(65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4~5题。(6分)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 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3分)
A.诗人因“一封朝奏”遭遇“夕贬”,一“朝”一“夕”之间,可见“左迁”速度之快。
B.颔联写出诗人希望能为圣明革除弊事,可惜自己风烛残年、体弱多病,为此他深感遗憾。
C.颈联“雪拥蓝关”一语双关,明写大雪阻路,暗写政治环境恶劣。前路艰辛,由此可知。
D.这首诗将叙事、写景、抒情熔为一炉,大气磅礴,又抑扬顿挫,笔势纵横,极富表现力。
【解析】颔联写诗人希望能为圣明革除弊事,不辞衰老,不惜残年,忠君之心弥坚。
5.本诗“云横秦岭家何在”与“故园东望路漫漫”(岑参《逢入京使》)都是望家园而不见,但所表达的情感不同,请简要分析。(3分)
示例:本诗“云横秦岭家何在”流露出诗人思念家人、伤怀国事之情,暗含英雄失路的悲怨;(2分)“故园东望路漫漫”表达诗人对亲人的思念和对故园的无限眷恋。(2分)(意对即可)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16分)
子瞻既通守余杭,三年不得代。以辙之在济南也,求为东州守。既得请高密,其地介于淮海之间,风俗朴陋,四方宾客不至。受命.之岁,承大旱之余孽,驱除螟蝗,逐捕盗贼,廪恤饥馑①,日不遑②给。几年而后少安顾居处隐陋无以自放。乃因其城上之废台而增葺之,日与其僚览其山川而乐.之。以告辙曰:“此将何以名.之?”辙曰:“今夫山居者知山,林居者知林,耕者知原,渔者知泽,安于其所而已。其乐不相及也,而台则尽之。天下之士,奔走于是非之场,浮沉于荣辱之海,嚣然③尽力而忘反,亦莫自知也。而达者哀之。二者非以其超然不累于物故邪?《老子》曰:‘虽有荣观,燕处④超然。’尝试以‘超然’命之,可乎?”因为之赋。
(选自苏辙《超然台赋序》,有删改)
【注】①廪恤饥馑:开仓放粮,救济灾民。②遑:闲暇。③嚣然:轻狂、浮躁的样子。④燕处:退朝闲处。
6.根据语境,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
加点词语 | 方法提示 | 解释(填写文字) |
受命.之岁 | 关联教材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出师表》) | (1)命: 命令 |
日与其僚览其山川而乐.之 | 使用词典选择义项 名:①名称,名字;②命名,取名;③有名,著名。 | (3)名: 命名,取名 |
此将何以名.之 | 使用词典选择义项 名:①名称,名字;②命名,取名;③有名,著名。 | (3)名: 命名,取名 |
7.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D )(3分)
A.几年而后/少安顾居处/隐陋无以自放 B.几年而后/少安顾居处隐陋/无以自放
C.几年而后少安/顾居处/隐陋无以自放 D.几年而后少安/顾居处隐陋/无以自放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其乐不相及也,而台则尽之。(3分)
这些与乐趣并没有关系,但这个台则可以尽享乐趣。(“不相及”1分,“尽”1分,句意正确1分)
(2)二者非以其超然不累于物故邪?(3分)
两者的差别不是在于那超然不被物质所牵连的缘故吗?(“累”1分,“邪”1分,句意正确1分)
9.世间绝大部分的事物都有可观赏的地方,可使人快乐。请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你的理解。(4分)
虽然地方干旱严重,盗贼蜂起,政务繁杂,但苏轼修建超然台,有率幕僚登台赏山川之乐,有赈济救灾、颇有政绩之乐,有不为世情物态所累的超然、豁达。
【参考译文】苏子瞻担任余杭通守后,三年没能调动。因为我在济南,(于是)他请求调任东州太守。后被安置到高密,高密那个地方介于淮海之间,风俗朴实质陋,天下各地的宾客不能到达。接受命令赴任的那一年,接续大旱遗留的灾祸,驱逐清除螟蝗,追捕盗贼,开仓放粮,救济灾民,每天发放不过来。几年后稍微安定,看住所隐蔽简陋,没有用来散心的地方。(子瞻)于是依着高密城上的废台(原来的样子)扩大修缮它,每天和他的臣僚(登台)游览山川而自得其乐。他把这些事情告诉我说:“这个台将怎么命名呢?”我说:“如
今那些住在山里的人了解山,住在林里的人了解树木,耕田的人了解平原,打鱼的人了解湖泽,(只不过是)安于自己的住所罢了。这些与乐趣并没有关系,但这个台则可以尽享乐趣。天下的士人,在是非场上奔忙,在荣辱之海中随波逐流,尽情地轻狂而流连忘返,自己也不知道。而通达道理的人为他们感到悲哀。两者的差别不是在于那超然不被物质所牵连的缘故吗?《老子》说:‘虽有荣观,燕处超然。’试着用‘超然’为它命名,可以吗?”于是为这个写了一篇赋。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21分)
西溪的晴雨 郁达夫
西北风未起,蟹也不曾肥,我原晓得芦花总还没有白,前两星期,源宁来看了西湖,说他倒觉得有点失望,因为湖光山色,太整齐,太小巧,不够味儿,他开来的一张节目上,原有西溪的一项;恰巧第二天又下了微雨,秋原和我就主张微雨里下西溪,好叫源宁去尝一尝这西湖近旁的野趣。
天色是阴阴漠漠的一层,湿风吹来,有点儿冷,也有点儿香,香的是野草花的气息。车过方井旁边,自然又下车来,去看了一下那座天主圣教修士们的古墓。从墓门望进去,只是黑沉沉、冷冰冰的一个大洞,什么也看不见,鼻子里却闻吸到了一种霉灰的阴气。
把鼻子掀了两掀,耸了一耸肩膀,大家都说,可惜忘记带了电筒,但在下意识里,自然也有一种恐怖、不安和畏缩的心意,在那里作恶,直到了花坞的溪旁,走进窗明几净的静莲庵堂去坐下,喝了两碗清茶,这一些鬼胎,方才洗涤了个空空脱脱。
游西溪,本来是以松木场下船,带了酒盒行厨,慢慢儿地向西摇去为正宗。像我们那么高坐了汽车,飞鸣而过古荡、东岳,一个钟头要走百来里路的旅客,终于是难度的俗物。但是俗物也有俗益,你若坐在汽车里,引颈而向西向北一望,直到湖州,只见一派空明,遥盖在淡绿成阴的斜平海上;这中间不见水,不见山,当然也不见人,只是渺渺茫茫,青青绿绿,远无岸,近亦无田园村落的一个大斜坡,过秦亭山后,一直到留下为止的那一条沿山大道上的景色,好处就在这里,尤其是当微雨朦胧,江南草长的春或秋的半中间。
从留下下船,回环曲折,一路向西向北,只在芦花浅水里打圈圈;圆桥茅舍,桑树蓼花,是本地的风光,还不足道;最古怪的,是剩在背后的一带湖上的青山,不知不觉,忽而又会得移上你的面前来,和你点一点头,又匆匆地别了。
摇船的少女,也总好算是西溪的一景;一个站在船尾把摇橹,一个坐在船头上使桨,身体一伸一俯,一往一来,和橹声的咿呀,水波的起落,凑合成一大又圆又曲的进行软调;游人到此,自然会想起瘦西湖边,竹西歌吹的闲情,而源宁昨天在漪园月下老人祠里求得的那枝灵签,仿佛是完全地应了,签诗的文字,是《鄘风·桑中》章末后的三句,叫做“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此后便到了交芦庵,上了弹指楼,因为是在雨里,带水拖泥,终于也感不到什么的大趣,但这一天傍晚回来,在湖滨酒楼上放谈之下,源宁却一本正经地说:“今天的西溪,却比昨日的西湖,要好三倍。”
前天星期日,日暖风和,并且在报上也曾看到了芦花怒放的消息;午后日斜,老龙夫妇,又来约去西溪,去的时候,太晚了一点,所以只在秋雪庵的弹指楼上,消磨了几时。一片斜阳,反照在芦花浅渚的高头,花也并未怒放,树叶也不曾凋落,原不见秋,更不见雪,只是一味地晴明浩荡,飘飘然,浑浑然,洞贯了我们的肠腑。老僧无相,烧了面,泡了茶,更送来了酒,末后还拿出了纸和墨。我们看看日影下的北高峰,看看庵旁边的芦花荡,就问无相,花要几时才能全白?老僧操着缓慢的楚国口音,微笑着说:“总要到阴历十月的中间;若有月亮,更为出色。”说后,还提出了一个交换的条件,要我们到那时候,再去一玩,他当预备些精馔相待,聊当作润笔,可是今天的字,却非写不可。老龙写了“一剑横飞破六合,万家憔悴哭三吴”的十四个字,我也附和着抄了一副不知在哪里见过的联语:“春梦有时来枕畔,夕阳依旧上帘钩。”
喝得酒醉醺醺,走下楼来,小河里起了晚烟,船中间满载了黑暗,龙妇又逸兴遄飞,不知上哪里去摸出了一枝洞箫来吹着。“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倒真有点像是七月既望,和东坡在赤壁的夜游。
(有删改)
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3分)
A.第1段写西湖湖光山色太整齐小巧、不够味儿,为下文写西溪的野趣作铺垫。
B.第4段的“俗益”指坐车前往西溪可以欣赏到微雨朦胧中一路空明青翠之景。
C.第6段写“仿佛是完全地应了”源宁求得的“那枝灵签”是一种迷信的思想。
D.本文记叙了两次赏游西溪的经过,第一次以写景为主,第二次侧重写人记事。
【解析】C项“是一种迷信的思想”表述有误,这是文人浪漫情怀的体现。故选C。
11.本文与《一滴水经过丽江》都是游记,根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4分)
文章 | 地点 | 线索 | |
《一滴水经过丽江》 | 玉龙雪山、丽江坝、四方街等 | 都以 游踪 为线索展现了优美的风光。 | |
《西溪的晴雨》 | 微雨里 | 古墓 、静莲庵堂、 沿山大道 、芦花浅水里、交芦庵 | |
晴日下 | 秋雪庵 、楼下河畔 |
12.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6分)
(1)只是一味地晴明浩荡,飘飘然,浑浑然,洞贯了我们的肠腑。(赏析加点词语)(3分)
“飘飘然”“浑浑然”这两个叠词,(1分)写出了作者内心的陶醉,(1分)从侧面表现了晴日下的西溪景色的美丽,令人沉醉。(1分)
(2)最古怪的,是剩在背后的一带湖上的青山,不知不觉、忽而又会得移上你的面前来,和你点一点头,又匆匆的别了。(赏析句子)(3分)
示例一: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赋予青山人的情态,写出了青山景色的变幻莫测和水路的回环曲折,(1分)表现了作者游览时愉悦的心情。(1分)
示例二:运用化静为动的手法,(1分)使静态的青山拥有动态的灵性,(1分)表现了作者游览时愉悦的心情。(1分)
13.西湖风光天下闻名,在源宁眼里却不及西溪。那么作者及其友人可能更喜欢怎样的景色?请结合本文简要概括。(3分)
①参差变化之景;②寥廓博大之景;③野趣盎然之景。
14.文人多雅兴。请结合本文及链接材料,说说你对“雅兴”的理解和思考。(5分)
【链接材料】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陋室铭》)
理解:雅兴指情趣高雅。文中作者和朋友相约去西溪赏芦花、喝酒题词、夜下吹箫,《陋室铭》中刘禹锡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在陋室里论道弹琴、品读佛经,都是雅兴的表现。
思考:雅兴可以丰富生活的内涵,让人体会到物外之趣。(或:雅兴源于深厚的文化底蕴,要培养雅兴,就要努力提高自身文化素养。)(言之有理即可)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2分)
走进“非遗”:文化传承的另一种抵达
近年来,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代表,传统文化传播频现高潮。新一代年轻人,开始主动走向“非遗”,走向传统文化,实现着文化传承的另一种抵达。
“非遗”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盒,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青睐。
在各种年轻人聚集的网络平台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各种新媒体形式的结合层出叠见。“上戏416女团”凭借京剧唱腔获赞超过2000万;国乐大师方锦龙和虚拟偶像洛天依合作的经典民歌《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实现了破次元合作;北京“面人郎”传承人、95后的郎佳子彧为钟南山、屠呦呦等人制作了生动的面人形象……“非遗”相关元素在现代传播介质上丰富多彩的呈现形式,吸引了更多年轻人的目光。
根据传播学“使用与满足理论”,人们通过对媒介的使用,来满足自身特定的需求。在当下快速的生活节奏中,需要一种情感归属;在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汇中,更需要一种来自民族记忆深处的文化基底。而“非遗”这种缘自民族记忆深处的文化基底,可以让年轻人找到情感归属。就如同当国人说起童年心中的英雄,孙悟空总会占到浓墨重彩的一笔。非物质文化遗产对精湛技艺的不懈追求,对千年烟波历史浮沉的追溯,根本原因在于民族血脉中的文化认同和情感皈依。
如今“非遗”的传承与传播,正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年轻化趋势。古老的传承成为今天的时尚,朴素的匠人成为更多年轻人的偶像,绽放出文化新生的活力。这种活力,不仅来自技艺和记忆的传承,也来自面向年轻人的叙事。“非遗”创造了一条联结“历史”与“当下”的新路径,受到年轻人的追捧。
每项“非遗”技艺背后,都有其值得传唱的历史文化故事,有其独有的内核气质。就如一幅苏绣,它不仅是自古传承的技法,更是一种文化符号。精致的一针一线背后,有千百年前人声鼎沸车马如流的街巷,有窗边刺绣少女的美好情思。它像一条线索,能够引出一个历史时期的风貌习俗,一个行业的跌宕起伏,一个家族的兴衰故事。“非遗”的每项技艺,不管是宏大叙事,还是细腻情感铺陈,都能激发年轻人心中的共情。
基于此基础,年轻人提炼热门话题,进行具有互动体验效果的二次创作。这些创作不仅形态丰富,还能与各种文化产品相结合,和不同消费阶层、文化圈层相融合。“非遗”的传承与创新,由此一步步地浸透到大众日常生活之中。
我们通过“非遗”回看历史,也创造当下。而要让更多年轻人加入进来,成为“非遗泛传承人”,在如何讲好“非遗”故事上,还需要“非遗”传承者、艺术加工者、技术研发者等各个领域专业人士的持续共同探索。
(有删改)
1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3分)
A.新一代年轻人主动走向“非遗”,走向传统文化,这是文化传承的另一种抵达。
B.传播学“使用与满足理论”说明人们是通过使用媒介,来满足自身特定的需求。
C.因为不懈追求技艺的精湛和历史的沉浮,“非遗”才具有文化认同和情感皈依。
D.年轻人对热门话题的二次创作,让“非遗”的传承与创新逐步浸透到大众生活中。
【解析】C项表述有误,选项中因果关系颠倒,原文中“民族血脉中的文化认同和情感皈依”是原因。故选C。
16.“非遗”受到年轻人青睐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6分)
①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各种新媒体形式的结合层出叠见(或:“非遗”相关元素在现代传播介质上丰富多彩的呈现);②“非遗”来自民族记忆深处的文化基底,让年轻人找到情感归属;③“非遗”连接历史,关注当下(或:“非遗”创造了一条联结“历史”与“当下”的新路径);④“非遗”独有的内核气质,能激发年轻人心中的共情。(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17.请简要分析第6段的论证思路。(3分)
第6段先提出“每项‘非遗’技艺都有其独有的内核气质”的观点,(1分)再以苏绣为例进行论述,(1分)最后得出“‘非遗’的每项技艺能激发年轻人心中的共情”的结论。(1分)(意对即可)
(五)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10分)
校学生会宣传组将制作“零碳亚运”宣传短片,以下是同学们搜集的相关资料。
【材料一】
零碳(carbon neutral)是全球最流行的词汇之一,目的是减缓气候变化。“零碳”并不是不排放二氧化碳,而是通过计算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排放,设计方案抵减“碳足迹”、减少碳排放,达到“零碳”——即碳的零排放。
【材料二】
在杭州的亚运场馆里,活跃着一群神秘的工程师。他们要做的不是建高楼,也不是设计程序,而是要和看不见的“碳”来一次隔空较量——为杭州亚运会12座特级和一级场馆降碳。他们就是“零碳”工程师。
据电力部门预测,亚运会期间总体用电量将达到1.6亿千瓦时以上,相当于排放8.6万吨二氧化碳,如此大的减排潜力空间,如何拓展?在“零碳”工程师陈若鹏的计划里,是要给空调装上感应装置。亚运会场馆无刻不在排放着二氧化碳。如何做到“零碳”?“其实就是抠出来的。”陈若鹏说。同为“零碳”工程师的倪飏就是从细节中抠出能耗。他建议将还没投入使用的场馆的双路用电全部切换至同一路,降低变压器损耗。等正式投用后,再切回双路用电。
那偌大的场馆里,哪里的节能措施不到位?哪些设备最耗电?要想把这些理清楚,一个人能应付得过来吗?倪飏笑着扬了扬手机说:“我们还有帮手呢,‘双碳大脑’!”在“双碳大脑”上,场馆用能结构、负荷特征等数据是现成的,是否属于高耗能的结论却不是现成的。任何一个数据的变化,都需要结合实际来看。倪飏现场做了演示,在对照具体的用能设备使用情况后,他发现部分区域的空调已经安装调试完毕,但用电设备仍未关闭。在他的指导下,已经完工区域的用电设备及时关停,相应地,“双碳大脑”上的能耗数据稳步下降。站在数据的肩膀上去分析,节能降碳的这张网才能织密。
(选自《浙江日报》2021年11月16日,有删改)
18.根据材料,下列不符合.“零碳”概念的一项是( C )(3分)
A.利用太阳能和风能联动来实现空间内的通风、制热和除湿。
B.屋顶上安装风帽,利用温压和风压来保持空间内空气纯净。
C.体育馆空调设定为每天定时运行12个小时,无需人工操作。
D.用餐后留下的剩饭剩菜,将被降解为生物质能,用于发电。
【解析】空调的运行时间应根据体育馆内的活动来安排,定时运行会造成不必要的碳排放,不符合“零碳”概念。
19.【片头制作】宣传片的片头想呈现“‘零碳’工程师”的简介,请你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仿照材料一为其创建一条百度百科词条。(4分)
示例:“‘零碳’工程师”是以降碳(降低能耗)为主要工作内容的工程师。(2分)他们通过挖掘减排空间,从细节里抠出能耗,借助科技分析数据,达到节能降碳这一目的。(2分)
20.【平台投稿】本期宣传片可以投稿给微博平台中“杭州2022年亚运会”的哪个话题?请选择并结合材料说明理由。(3分)
A.亚运场馆 B.亚运美学文化 C.绿色亚运
示例一:选A。(1分)理由:宣传片里讲的都是发生在亚运场馆里的事情,片中介绍的“‘零碳’工程师”也是这次亚运场馆实现降碳不可缺少的人物,所以和“亚运场馆”的话题契合。(2分)
示例二:选C。(1分)理由:宣传片的主要内容讲的就是“‘零碳’工程师”运用绿色智慧给各个亚运场馆实现节能降碳。而“绿色亚运”彰显的就是低碳、节能、环保的理念,宣传片符合“绿色亚运”的主题理念,所以可以投稿给“绿色亚运”这个话题。(2分)
三、写作(60分)
21.在我们身边,总是有这样一些同学:他们虽然成绩不理想,却一直保持毫不气馁的精神;他们虽然普普通通,却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他们虽然外表不出众,内心却一直向着太阳;他们虽然是无名小花,却能绽放出绚烂的花朵……
请以“我虽然只是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注意先将作文标题填写在答题卡上,然后作文;
②若选题目一,先将文题补充完整并填写在答题卡上,然后作文;
③结合生活实际,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定文体,写出600字以上的文章;
④注意文章详略得当、条理清楚,注意运用联想和想象。
⑤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答案】范文
我虽然只是普通少年
老妈总是给我讲很多成功人士的例子,让我向他们看齐。但我知道我只个普通的少年。我有时马马虎虎、丢三落四;我的字写得不好,考试成绩也忽高忽低;但我很快乐。
我很普通,但我热爱学习。在学校钻研难题,成了我的爱好。课余时间读书,我更是争分夺秒。处处留心皆学问,正是怀着好奇和热爱,我学到了很多的东西。看书时身心与书都融为一体,仿佛自己和主人公一起在孤岛上求生,大海中飘荡,在田野中漫步。合上书,书中的情景历历在目,就像自己亲身经历过一样。腹有诗书气自华,书也让我有了“欲上青天揽明月”的壮志。沉浸书中,我快乐而充实。
我很普通,但我交际广泛,我和很多人都能找到共同语言,常和同学打成一片。有的朋友与我一起读书,谈论问题;有的朋友与我一起驰骋绿茵场,挥洒激情;有的朋友给我鼓励,让我重拾信心;有的朋友直言批评,促我进步……就连一个七十多岁的老爷爷与我在博客中相识交流,也成了忘年交,他是我名副其实的“老友”。朋友多了,生活也就变得丰富多彩。沐浴着友情,温暖而愉悦。
我很普通,但我兴趣广泛。我喜欢踢足球,每到星期五放学我总要在操场上踢几脚球。在绿茵茵的操场上尽情奔跑、挥洒汗水,心中的苦闷也就随之溜走了。我还喜欢搞一些小实验,看着鸡蛋付出水面,看着铁丝在氧气中火星四射,看着摩擦起电……我的心里有说不出的惊喜。我还喜欢爬山、玩水,大自然给我快乐,也给我灵感。
我不完美,但我善于观察。“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总能发现一些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草丛中的一株蘑菇,花盆中冒出的一棵小芽……这些都带给我快乐。
我很普通,但我无畏。面对生活中、学习中的各种困难,我好不畏惧。逃避不如面对,我总是积极地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思考着,努力着,我总有收获与惊喜。
我想悄悄告诉我亲爱的老妈:我不完美,我只是个普通少年,但我很阳光;我不完美,但我会努力接近完美。
【解析】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
(1)审题立意。根据材料“他们虽然成绩不理想,却一直保持毫不气馁的精神;他们虽然普普通通……”提示,可知人无完人,但人各有长处。“完美”的人,在生活中是不存在的,这不是生命的本质,而生活中往往有很多人却在追求完美,反而忽视了自己的独特、优势等优点和长处。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我们应该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积极进取,快乐生活。补题可根据材料中的提示,填写“中等生”“普通人”“无名小花”等表现自己平凡普通的词语。立意上,应表达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追求。
(2)选材构思。文体适合写成记叙文。根据补题内容来选择相关材料,如题目为“我虽然只是平常人”,结合题目“只是平常人”应先写自己如何平平常,然后通过转折,写出自己“不平常”的一面,如“但我很坚强”,应写自己在什么事情上或那些事情上坚强,要交代清楚,坚强的地方重点描绘。题目中补充的内容的需略写,与题目相反的转折意要详写。要写出自己独特的个性和独特的感受。结尾,不仅要扣题,还需升华主题。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黄金卷06(原卷版+解析版)-【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山东专用),文件包含黄金卷06-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山东东营专用原卷版docx、黄金卷06-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山东东营专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黄金卷06(原卷版+解析版)-【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云南专用),文件包含黄金卷06-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云南专用解析版docx、黄金卷06-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云南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黄金卷06(原卷版+解析版)-【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重庆专用),文件包含黄金卷06-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重庆专用解析版docx、黄金卷06-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重庆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