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三月月考
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P-31 Ti-48 Co-59
第Ⅰ卷 (选择题,共46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化学知识无处不在,下列劳动过程中对应的化学知识解释有误的是
选项
劳动
化学知识
A
草木灰与铵态氮肥不能混合施用
互相促进水解并导致肥效降低
B
白醋除去水垢中的
醋酸酸性强于碳酸
C
铝盐净水
铝盐水解生成胶体可以消毒杀菌
D
铵盐除铁锈
铵盐水解呈酸性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与铵态氮肥混合施用时,二者相互促进水解导致肥效降低,因此不能混合使用,故A不符合题意;
B.白醋能与CaCO3反应醋酸钙、二氧化碳和水,说明醋酸的酸性大于碳酸,符合强酸制弱酸原理,故B不符合题意;
C.铝盐水解生成胶体可以加速水中悬浮颗粒的沉淀,但是不能消毒杀菌,故C符合题意;
D.铵盐水解呈酸性,酸性溶液能和金属氧化物反应用于除锈,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 下列事实对应的化学用语表达错误的是
A. 自然界中正常的雨水呈酸性:,
B. 用制备的化学方程式:
C. 小苏打溶液呈碱性:
D. 电离:
【答案】D
【解析】
【详解】A.自然界中正常的雨水呈酸性是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弱酸碳酸,碳酸部分电离出氢离子,故A正确;
B.为强酸弱碱盐,可以水解生成,再受热得到二氧化钛,故B正确;
C.碳酸氢钠为强碱弱酸盐,碳酸氢根离子水解生成氢氧根离子导致溶液显碱性,故C正确;
D.亚硫酸为弱酸,亚硫酸氢钠电离生成钠离子和亚硫酸氢根离子,,故D错误;
故选D。
3. 某同学在实验报告中记录了下列数据,其中正确的是
A. 用碱式滴定管量取酸性溶液15.60mL
B. 用10mL量筒量取6.85mL硫酸
C. 用托盘天平称取8.40g碳酸氢钠固体
D. 用pH计测出某溶液pH为4.72
【答案】D
【解析】
【详解】A.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需要使用酸性滴定管,故A错误;
B.一般量筒只能精确到0.1mL,故B错误;
C.一般托盘天平只能精确到0.1g,故C错误;
D.pH计较为精确,可以精确到2为小数,故D正确;
故选D
4. 下列盐溶液因水解呈酸性的是
A. 溶液 B. 溶液
C. NaCl溶液 D. 溶液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水解定义,弱酸根阴离子在溶液中水解呈碱性,弱碱阳离子水解呈酸性;
【详解】A.溶液中,存在和水解,、,故A选;
B.溶液中存在水解和电离,其水解大于电离,溶液呈碱性,故B不选;
C.NaCl属于强酸强碱盐,其溶液为中性,故C不选;
D.属于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电离,,溶液呈酸性,故D不选;
故选A。
5.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溶液中含有的数目为
B. 100mLpH=5的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数目为
C. 含溶质为106g的溶液中与数目之和为
D. 常温下,pH=13的NaOH溶液中数目为
【答案】B
【解析】
【详解】A.溶液中NaClO物质的量为为0.1mol,由于次氯酸根水解,因此溶液中含有的数目小于,故A错误;
B.100mL pH=5的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浓度等于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溶液中的氢离子数目为,故B正确;
C.含溶质为106g的溶液,根据物料守恒,溶液中、、数目之和为,故C错误;
D.常温下,pH=13的NaOH溶液,溶液体积未知,无法计算物质的量,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B。
6. 要使溶液中的更接近,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 通入 B. 通入 C. 加入适量NaOH固体 D. 加热
【答案】C
【解析】
【分析】亚硫酸钠是强碱弱酸盐,亚硫酸根离子在溶液中水解使溶液呈碱性,0.1mol/L亚硫酸钠溶液中亚硫酸根离子的浓度小于0.1mol/L。
【详解】A.向0.1mol/L亚硫酸钠溶液中通入氧气,氧气会将亚硫酸钠氧化为硫酸钠,溶液中亚硫酸根离子浓度减小,不可能接近0.1mol/L,故A错误;
B.向0.1mol/L亚硫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与亚硫酸钠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氢钠,溶液中亚硫酸根离子浓度减小,不可能接近0.1mol/L,故B错误;
C.亚硫酸根离子在溶液中水解使溶液呈碱性,向溶液中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水解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溶液中亚硫酸根离子浓度增大,可能接近0.1mol/L,故C正确;;
D.亚硫酸根离子在溶液中的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加热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溶液中亚硫酸根离子浓度减小,不可能接近0.1mol/L,故D错误;
故选C。
7. 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OH-)水=1×10-13 mol·L-1,下列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 Na+、Fe2+、、Cl- B. K+、Na+、Cl-、
C. K+、Na+、Cl-、 D. CH3COO-、、、
【答案】C
【解析】
【分析】25℃时,某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OH-)水=1×10-13 mol·L-1,此溶质对水的电离产生抑制,此溶液可能显酸性也可能显碱性,最常见的则是酸溶液或碱溶液,据此分析回答。
【详解】A.若碱性溶液中则Fe2+与OH-发生反应,不能大量存在于碱溶液中;若酸性溶液中则H+、Fe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共存,选项A不符合题意;
B. 与OH-、H+均能反应,既不能存在于强酸性也不能存在于强碱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选项B不符合题意;
C.四种离子彼此不反应,既能大量存在于酸性溶液中,也能大量存在于碱性溶液中,选项C符合题意;
D.NH4+与OH-反应,不能大量存在于碱性溶液中;CH3COO-与H+反应,不能大量存在于酸性溶液中;选项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C。
8. 常温下,不能证明乙酸是弱酸的实验事实是
A. 溶液的pH大于7
B. 溶液的pH=3
C. 等体积等pH的盐酸和乙酸与足量锌粒反应,醋酸产生多
D. 溶液能与溶液反应生成
【答案】D
【解析】
【详解】A.0.1mol/L乙酸钠溶液的pH大于7说明乙酸根离子在溶液中水解使溶液呈碱性,证明乙酸钠是强碱弱酸盐,乙酸是弱酸,故A不符合题意;
B.0.1mol/L乙酸溶液的pH=3说明乙酸是在溶液中部分电离的弱酸,故B不符合题意;
C.等体积等pH的盐酸和乙酸与足量锌粒反应,乙酸产生氢气多说明乙酸是在溶液中部分电离,溶液的浓度大于盐酸,证明乙酸是弱酸,故C不符合题意;
D.乙酸溶液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只能说明乙酸的酸性强于碳酸,但不能证明乙酸是弱酸,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9. 用0.1000溶液滴定待测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加入溶液,赶出气泡,调节液面,记录读数
B. 用待测溶液润洗锥形瓶后,准确滴入25.00待测溶液于锥形瓶中
C. 用酚酞作指示剂,当锥形瓶中溶液由无色变红色时停止滴定
D. 其他操作正确,滴定过程中,有部分溶液滴在锥形瓶外,测定结果偏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A.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要用0.1000mol/L的NaOH 溶液润洗2~3次,然后再加入NaOH溶液,赶出气泡,调节液面,记录读数,故A错误;
B.锥形瓶不能润洗,润洗锥形瓶会造成最终盐酸浓度偏高,故B错误;
C.用酚酞作指示剂,当滴入最后半滴标准NaOH溶液时,锥形瓶中溶液由无色变浅红色且摇动半分钟颜色不褪去时停止滴定,故C错误;
D.其他操作正确,滴定过程中,有部分 NaOH 溶液滴在锥形瓶外,导致标准NaOH溶液体积偏大,则测定结果偏大,故D正确;
故选D。
10. 为了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人体各种体液的pH都要保持在一定的范围。血液的正常pH范围是7.35~7.45.当血浆pH低于7.2会引起酸中毒,高于7.5会引起碱中毒。血浆“”缓冲体系对稳定体系酸碱度有重要作用。该缓冲体系存在如下平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缓冲体系加入少量强碱时,上述平衡逆向移动
B. 当大量酸进入到缓冲体系时,体系中将变小
C. 该体系中一定存在
D. 某温度下的,当血液中时,人体可能已经发生酸中毒
【答案】B
【解析】
【详解】A.当少量碱进入到人体血液时,发生反应,平衡逆向移动,A正确;
B.当大量酸进入到人体血液时平衡正向进行,c( HCO)减小, ,比值增大,B错误;
C.碳酸氢根离子会电离出少量的碳酸根离子,C正确;
D.当血液中时,,c(H+)=1.010-7mol/L,此时pH=7,不在正常范围内,人体可能已经发生酸中毒,D正确;
故选B。
11. 图为不同温度下水的电离平衡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和的关系是:
B. A点到D点:加入少量酸可实现
C. 的关系是:
D. 时:pH=2的硫酸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呈碱性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pOH=7时,T1、T2分别对应点D和B,此时PH(D) C(H+)(B),故Kw(D)>Kw(B),结合水电离吸热可知温度越高,Kw越大可知T1>T2,A错误;
B.A到D点为同温下pH降低的过程,加入酸可实现,B正确;
C.由图可知ADE对应的温度为T1,B对应的温度为T2,C对应的温度位于两者之间,又T1>T2,故有Kw的关系:B10-14,pH=2的硫酸C(H+)=0.01mol/L,而c(OH-)=>0.01mol/L,两者混合时呈碱性,D正确。
故答案为A。
12.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不相匹配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用等浓度、等体积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与足量的Fe反应
产生的氢气速率不同
醋酸是弱电解质
B
向滴有酚酞的溶液中加入少量固体
生成白色沉淀,溶液红色变浅
水解显碱性
C
向饱和硼酸溶液中加入少量溶液
无明显现象
酸性:硼酸
D
常温下,用酚酞测定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和NaClO溶液的碱性
NaClO溶液变红,NaCl溶液不变色
酸性: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等浓度盐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大于弱酸醋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分别与足量铁反应时,盐酸的反应速率快于醋酸,说明醋酸是弱酸,故A正确;
B.碳酸钠是强酸弱碱盐,碳酸根离子在溶液中水解使溶液呈碱性,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呈红色,加入氯化钡溶液,溶液中碳酸根离子与钡离子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水解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溶液红色变浅说明碳酸钠溶液呈碱性是碳酸根离子在溶液中水解的缘故,故B正确;
C.饱和硼酸溶液与碳酸钠溶液混合无气泡产生,说明碳酸的酸性强于硼酸,故C正确;
D.次氯酸钠溶液具有强氧化性,会使有机色质漂白褪色,则用酚酞试液不能判断次氯酸钠溶液是否呈碱性,故D错误;
故选D。
13. 室温时,取0.1mol/LHCl和0.1mol/LHA()混合溶液20mL,用0.1mol/LNaOH溶液滴定,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点时,溶液中
B. b点时,
C. c点时,
D. a→c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减弱
【答案】C
【解析】
【分析】由图可知,a点为浓度均为0.1 mol/L盐酸和HA的混合溶液,酸在溶液中电离出的氢离子抑制水的电离;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酸性强的盐酸先反应,b点反应得到等浓度氯化钠和HA的混合溶液,HA在溶液中电离出的氢离子抑制水的电离,c点反应得到等浓度的氯化钠和NaA的混合溶液,A—离子在溶液中水解促进水的电离。
【详解】A.由分析可知,a点为浓度均为0.1 mol/L盐酸和HA的混合溶液,盐酸在溶液中完全电离,HA为弱酸,在溶液中部分电离,则溶液中氯离子的浓度小于氢离子浓度,故A错误;
B.由分析可知,b点反应得到等浓度的氯化钠和HA的混合溶液,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关系,故B错误;
C.由分析可知,c点反应得到等浓度的氯化钠和NaA的混合溶液,溶液中存在质子守恒关系,故C正确;
D.由分析可知,a→b过程中,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减小,水的电离程度增大,b→c过程中,溶液中A—离子浓度增大,促进水电离的程度增大,则a→c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增强,故D正确;
故选C。
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溶液中:
B. 0.1mol/L的溶液中:
C. 常温下,pH=3的溶液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
D. 常温下,NaCN溶液的pH=8,
【答案】D
【解析】
【详解】A.溶液中依据物料守恒可知:,A错误;
B.0.1mol/L的溶液中依据质子守恒可知:,B错误;
C.常温下,pH=3的溶液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由于醋酸是弱酸,反应后醋酸过量,溶液显酸性,则满足:,C错误;
D.常温下,NaCN溶液的pH=8,即,根据电荷守恒可知,所以,D正确;
答案选D。
二、(本题包括2小题,共22分)
15. 在常温时,几种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
溶质
HClO
(1)依据判断,表格中所对应酸根阴离子结合能力最强的是___________;浓度相同的①、②、③、④NaClO溶液中,溶液的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填序号)。
(2)按照上述的大小关系可知碳酸可以制取次氯酸,请写出用少量气体与NaClO溶液制取次氯酸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3)常温时,在溶液中加入等浓度、等体积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呈___________性(填“酸”“碱”或“中”),反应后溶液中___________mol/L。
(4)探究浓度对电离程度的影响。用pH计测定25℃时不同浓度的醋酸的pH,结果如下:
浓度/(mol/L)
0.0010
0.0100
0.1000
pH
3.88
3.38
2.88
①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出醋酸是弱电解质的结论,依据是___________。
②根据表中数据还可以得出另一个结论:随着溶液中醋酸浓度的减小,的电离程度将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5)时,pH=2的醋酸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则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___________,将此温度下的HCl溶液与的NaOH溶液混合后pH=2,则___________。
【答案】(1) ①. ②. ②>④>③>①
(2)
(3) ①. 碱 ②. 0.05
(4) ①. 0.0010mol/L醋酸溶液的(表中0.1000mol/L醋酸溶液的,答案合理即可),说明未完全电离 ②. 增大
(5) ①. ②. 11:9
【解析】
【分析】(1)由表判断Ka大小,从而得出结合H+能力强弱及水解程度大小。
(2)由于Ka(HClO)>Ka2(H2CO3),即酸性:HClO>,故不生成只生成。
(3)CH3COONa水解呈碱性,根据质量守恒易知两者浓度之和为0.05mol/L。
(4)①由表可知0.0010mol/L醋酸溶液的pH=3.88,若完全电离则为3,故未完全电离完全;
②也是反证法,醋酸浓度由0.1000mol/L减小至0.0100mol/L时,pH由2.88只降低至3.38而不是3.88,即此时浓度降低,电离程度增大。
(5)先根据水电离出的C(H+)计算出c(OH-),从而计算出Kw;混合溶液中,酸先计算出C(H+),碱先计算出c(OH-),再根据酸过量知H+有剩余,可得等式:=0.01。
【小问1详解】
根据表可知,Ka(CH3COOH)>Ka1(H2CO3)>Ka(HClO)>Ka2(H2CO3),故结合H+能力强弱为:CH3COO-①。
故答案为:,②>④>③>①。
【小问2详解】
由于Ka1(H2CO3)>Ka(HClO)>Ka2(H2CO3),故CO2所NaClO反应只能生成NaHCO3:CO2+NaClO+H2O=HClO+NaHCO3。
故答案为:CO2+NaClO+H2O=HClO+NaHCO3。
【小问3详解】
依题意,反应后溶质只有CH3COONa,浓度为0.05mol/L,而它由于水解呈碱性,根据质量守恒可知:c(CH3COOH)+c(CH3COO−)=0.05mol/L。
故答案为:碱,0.05。
【小问4详解】
①0.0010mol/L醋酸溶液的pH=3.88>3,说明CH3COOH未完全电离;
②由图中数据可知,醋酸浓度由0.1000mol/L减小至0.0100mol/L时,pH由2.88只降低至3.38而不是3.88,即此时浓度降低,电离程度增大。
故答案为:①0.0010mol/L醋酸溶液的pH=3.88>3,说明CH3COOH未完全电离;②增大。
【小问5详解】
pH=2即C(H+)=0.01mol/L,由水电离出的c(H+)=1×10−10,可知水电离出的c(OH-)=1×10−10,故Kw= C(H+). c(OH-)=10-12。此温度下pH=1的盐酸中c(H+)=0.1mol/L,pH=11的NaOH中c(OH-)= =mol/L=0.1mol/L。又混合后pH=2,故有=0.01,解得:Va:Vb=11:9。
故答案为:10-12,11:9。
16. 运用盐类水解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室配制好的NaF溶液应保存在___________中。
A.带磨口玻璃塞的玻璃瓶 B.带橡胶塞的玻璃瓶 C.塑料瓶
(2)泡沫灭火器灭火时硫酸铝与碳酸氢钠溶液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
(3)已知受热时发生水解:,为了得到纯的无水的合理方法是___________。
(4)为了除去酸性溶液中的,可在加热搅拌的条件加入一种试剂,这种试剂是___________。
A. CuO B. C. D. NaOH
(5)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海水中主要含(、,、、、、、、、等离子。海水呈弱碱性(约为8.1),海水的弱碱性有利于海洋生物利用碳酸钙形成介壳。
①请从化学角度分析海水呈弱碱性的原因:___________。
②夏天时,海水的pH会___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其原因是___________。
【答案】(1)C (2)
(3)在氯化氢气流中蒸干 (4)A
(5) ①. 海水中存在,,水解过程使溶液中 ②. 升高 ③. 水解是吸热过程,温度升高促进水解,使、的水解平衡均正向移动,造成增大,碱性增强,pH升高
【解析】
【小问1详解】
NaF溶液中存在水解,水解产生的HF能腐蚀玻璃,所以NaF溶液不能保存在玻璃瓶中,应保存在塑料瓶中,故选C;
【小问2详解】
泡沫灭火器灭火时硫酸铝与碳酸氢钠溶液混合发生完全双水解生成氢氧化铝和二氧化碳气体,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填;
【小问3详解】
根据在溶液中存在水解,所以欲得到无水,需边加热边通入氯化氢气体,使水解平衡向左移动,得到无水,故填在氯化氢气流中蒸干;
【小问4详解】
根据在溶液存在水解,在不引入新杂质的情况下加入试剂使水解平衡向右移动,其中符合条件的为CuO,、和NaOH均会引入杂质离子,故填A;
【小问5详解】
①由海水中存在的主要离子可知,其中和均为弱酸根离子,在溶液中存在水解,,水解过程使溶液中,故填海水中存在,,水解过程使溶液中;
②夏天温度较高,水解是吸热过程,温度升高促进水解,使、的水解平衡均正向移动,造成增大,碱性增强,pH升高,故填升高;水解是吸热过程,温度升高促进水解,使、的水解平衡均正向移动,造成增大,碱性增强,pH升高。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23分)
17. 可乐中的食品添加剂有白砂糖、二氧化碳、焦糖色、磷酸、咖啡因等,可乐的辛辣味与磷酸有一定关系,已知磷酸的沸点高,难挥发。
(1)室温下,测得溶液的pH=1.5,请用电离方程式解释原因:___________。
(2)牙釉质的主要成分是羟基磷灰石(),用含氟牙膏刷牙,会发生如下反应:,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___________。
(3)室温下,向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含磷各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溶液pH由10变为12时发生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②由图可知,的___________,pH=3时溶液中___________。
③将与0.2mol/L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反应后的溶液显碱性
b.
c.
(4)若以酸碱中和滴定的方法测定可乐中磷酸的含量(不考虑白砂糖、咖啡因的影响),需要向可乐中加入活性炭吸附焦糖色,滤除活性炭后还需要加热一段时间滤液,之后再用指示剂和碱液进行滴定,滴定前加热滤液的原因是___________。
【答案】(1)
(2)
(3) ①. ②. ③. ④. ab
(4)除去溶解的二氧化碳气体
【解析】
【小问1详解】
磷酸是三元中强酸,在溶液中分步电离,以一级为主,电离出的氢离子使溶液呈酸性,则0.1mol/L磷酸溶液的H=1.5,电离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小问2详解】
由方程式可知,反应的平衡常数K=,故答案为:;
【小问3详解】
①由图可知,溶液pH由10变为12时发生的主要反应为磷酸氢根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磷酸根离子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②由图可知,溶液中磷酸浓度与磷酸二氢根离子浓度相等时,溶液pH为2,则磷酸的电离常数Ka1== c(H+)=10—2,溶液pH=3时,溶液中===0.1,故答案为:10—2;0.1;
③将0.1mol/磷酸溶液与0.2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硫酸氢钠溶液,由图可知,溶液中磷酸氢根离子浓度与磷酸根离子浓度相等时,溶液pH为7.1,则磷酸的电离常数Ka2== c(H+)=10—7.1,同理可得,磷酸的电离常数Ka3== c(H+)=10—12.2,由磷酸氢根离子的水解方程式可知,磷酸氢根离子的水解常数为Kh===>Ka3,说明磷酸氢根离子在溶液中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溶液呈碱性;
a.由分析可知,反应后得到磷酸氢钠溶液显碱性,故正确;
b.由分析可知,反应后得到的磷酸氢钠溶液,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关系,故正确;
c.由分析可知,反应后得到的磷酸氢钠溶液,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关系,故错误;
故选ab;
【小问4详解】
可乐为碳酸饮料,溶液中含有二氧化碳,为防止二氧化碳干扰可乐中磷酸含量测定的影响,滴定前应加热滤液除去溶液中溶解的二氧化碳气体,故答案为:除去溶解的二氧化碳气体。
18. 工业上过氧化氢是重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常用于消毒、杀菌、漂白等。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围绕过氧化氢开展了调查研究与实验,请你参与其中一起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同学们用0.1000mol/L的酸性标准溶液滴定某试样中过氧化氢的含量,反应原理为
(1)本实验滴定时是否需要另外滴加其他指示剂?___________(填“是”或“否”)。
(2)滴定达到终点时的现象是___________。
(3)下列滴定终点的滴定管示意图对应读数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 B. C. D.
(4)该兴趣小组的同学查阅资料后发现为二元弱酸,其酸性比碳酸弱。应选用___________量取25.00mL试样置于锥形瓶中,重复滴定四次,每次消耗的酸性标准溶液的体积如下表所示:测试样中过氧化氢的浓度为___________mol/L。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体积(mL)
17.04
18.00
17.00
16.96
(5)同学们通过继续查阅资料,发现医学上常用酸性溶液和草酸溶液的反应来测定血钙的含量。测定方法如下:取2mL血液用蒸馏水稀释后,向其中加入足量溶液,反应生成沉淀,将沉淀用稀硫酸溶解得到后再用溶液滴定。下列操作会引起测定结果偏高的是___________。
A. 滴定管在盛装溶液前未润洗
B. 锥形瓶未用待测液润洗
C. 滴定过程中锥形瓶振荡得太剧烈,以致部分液体溅出
D. 滴定前读数正确,滴定终点时俯视读数
(6)25℃时,现有0.1mol/L溶液,已知,该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顺序为___________;同浓度的①、②、③,④溶液中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填序号)。
【答案】(1)否 (2)当滴入最后半滴溶液时,锥形瓶内溶液颜色恰好由无色变为浅紫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3)D
(4) ①. 酸式滴定管或移液管 ②. 0.1700 (5)A
(6) ①. ②. ②>①>③>④
【解析】
【小问1详解】
溶液本身显紫红色,故本实验滴定时不需要另外滴加其他指示剂。
【小问2详解】
滴定达到终点时的现象是当滴入最后半滴溶液时,锥形瓶内溶液颜色恰好由无色变为浅紫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小问3详解】
A.读数为15.80,错误;
B.读数为16.20,错误;
C.读数为15.90,错误;
D.读数为15.80,正确;
故选D。
【小问4详解】
为二元弱酸,应选用酸式滴定管或移液管量取25.00mL试样置于锥形瓶中,第二次消耗的酸性标准溶液的体积误差较大,应舍弃,另外三次实验消耗的酸性标准溶液的平均体积为,由方程式可得,测试样中过氧化氢的浓度为
。
【小问5详解】
A.滴定管在盛装溶液前未润洗,导致溶液被稀释,则消耗的溶液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高;
B.锥形瓶未用待测液润洗,测定结果无影响;
C.滴定过程中锥形瓶振荡得太剧烈,以致部分液体溅出,导致消耗的溶液体积偏小,测定结果偏低;
D.滴定前读数正确,滴定终点时俯视读数,导致消耗的溶液体积偏小,,测定结果偏低;
故选A。
【小问6详解】
25℃时,0.1mol/L的溶液,,,则该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顺序为;若不水解,①②中是③的2倍,又水解是微弱的,弱碱电离也是微弱的,则④中最小,①中、互相促进水解,②抑制水解,故②中比①中大,溶液中由大到小的顺序为②>①>③>④。
四、(本题包括1小题,共13分)
19. 氯化钴()在工业催化、涂料工业、干湿指示剂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某钴矿石的主要成分包括CoO、MnO、和。由该矿石制固体的方法如图(部分分离操作省略):
已知:关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pH范围如下:
金属离子
开始沉淀的pH
沉淀完全的pH
1.9
3.2
8.2
10.2
7
9
(1)矿石溶解前将其粉碎,其目的是___________。
(2)溶液1中阳离子包括,和___________(已知:CoO溶于浓硫酸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3)沉淀2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为将沉淀2沉淀完全,调节溶液的pH的范围是___________。
(4)溶液2中含有和,溶液2中加入氨水和溶液,其中在参与反应的过程中体现__________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5)由溶液3得到固体的操作为蒸发浓缩、___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
(6)已知:是一种无色液态化合物,遇水剧烈反应,液面上有白雾形成,并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将与混合加热得到无水,写出该操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答案】(1)增大反应接触面积,加快溶解速率
(2)、
(3) ①. ②. 7>pH≥3.2
(4)氧化性 (5)冷却结晶
(6)
【解析】
【分析】矿石粉碎加入浓硫酸加热,矿石中SiO2不与浓硫酸反应,其余物质转化为相应的金属阳离子,溶液1中含有Co2+、Mn2+、Fe3+,加入NaOH调节pH,铁离子转化为氢氧化铁沉淀,沉淀2为氢氧化铁,溶液2中含有Co2+、Mn2+,溶液2中加入氨水和H2O2,Mn2+转化为MnO2,溶液3最后经过一系列操作得到CoCl2·6H2O。
【小问1详解】
矿石溶解前将其粉碎,可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加快溶解速率。
【小问2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溶液1中阳离子包括H+、Mn2+、Co2+、Fe3+。
【小问3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沉淀2主要成分为Fe(OH)3,从表中可知,氢氧化铁沉淀完全的pH为3.2,同时不能产生Co(OH)2沉淀,因此调节溶液的pH范围是3.2≤pH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射洪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主观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5 Fe-56, 25 ℃时,在等体积的, 常温下,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3 kJ·ml-1,用含20,0 kJ·ml-1,故B正确;, 如下图所示,ΔH1=-39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