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 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一 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单元知识清单(填空版) 学案 0 次下载
- 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A卷·知识通关练)-【单元测试】高一生物分层训练AB卷(2019人教版必修1) 试卷 16 次下载
- 第6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A卷·知识通关练)-【单元测试】高一生物分层训练AB卷(2019人教版必修1) 试卷 14 次下载
- 第1章 走近细胞(A卷·知识通关练)-【单元测试】高一生物分层训练AB卷(2019人教版生物学必修1) 试卷 27 次下载
- 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A卷·知识通关练)-【单元测试】高一生物分层训练AB卷(2019人教版必修1) 试卷 20 次下载
第6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B卷·能力提升练)-【单元测试】高一生物分层训练AB卷(2019人教版必修1)
展开
这是一份第6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B卷·能力提升练)-【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分层训练AB卷(2019人教版必修1),文件包含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B卷·能力提升练解析版docx、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B卷·能力提升练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
班级 姓名 学号 分数
第6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B卷·能力提升练)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共5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2022·江苏宿迁·高二期末)已知人的宫颈癌细胞的细胞周期约为22h。下图是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中DNA含量的变化(图A)及处于不同时期的细胞数量和DNA含量(图B),胸苷在细胞内可以转化为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细胞在G1、S期发生DNA解螺旋时都需要消耗能量
B.在培养液中加入DNA聚合酶抑制剂会导致G1期的细胞数量增多
C.通过对细胞计数可分析推算出细胞周期和各个时期的时间长短
D.若在培养液中加入32P标记的胸苷,则分裂一次后子细胞不一定都有放射性
[答案]D.[解析]A、解旋是破坏氢键,需要能量,G1期解旋是进行转录,S期解旋是进行DNA的复制,A正确;B、S期进行DNA的复制,需要DNA聚合酶,在培养液中加入DNA聚合酶抑制剂会导致G1期的细胞数量增多,B正确;C、细胞数目加倍间隔的时间为细胞周期,通过计算不同阶段的细胞数目占比,可以推算出各个阶段的时间,C正确;D、DNA进行半保留复制,若在培养液中加入32P标记的胸苷,则分裂一次后所有子细胞都有放射性,D错误。故选D。
2.(2022·河北·石家庄二中高二期末)利用一定方法使细胞群体处于细胞周期的同一阶段,称为细胞周期同步化。如图是动物细胞周期同步化的方法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阻断I需在培养液中添加毒性较强的DNA复制抑制剂,不可逆的抑制DNA复制
B.解除阻断时应更换正常的新鲜培养液,培养的时间应控制在大于S即可
C.阻断Ⅱ处理与阻断I相同,经过处理后,所有细胞都停留在S期
D.理论上阻断I处理后,处于S期(非G1/S期临界处)细胞占S/(G1+S+2G2+2M)
[答案]D.[解析]A、毒性较强的DNA复制抑制剂,不可逆的抑制DNA复制会导致解除抑制后DNA也无法正常复制,A错误;B、为了防止之前加的阻断物质对细胞周期的影响,因此解除阻断时应更换正常的新鲜培养液,培养的时间应应小于G2+M+G1,B错误;C、阻断II处理与阻断I处理方法相同,细胞停留在G1与S交界处,C错误;D、阻断I是抑制DNA的复制,已经处于G2期和M期的细胞继续往前分裂,原来位于G2期和M期的细胞能产生子细胞,理论上阻断Ⅰ处理后,细胞总数为(G1+S+2G2+2M),故处于S期(非G1/S临界处)细胞占S/(G1+S+2G2+2M),D正确。故选D。
3.(2022·河北·石家庄二中高二期末)研究人员测定的不同DNA含量下的细胞数目曲线图如图所示,①②③表示某些时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时期的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均含2条染色单体
B.②时期的细胞开始出现核仁解体及核膜消失
C.③时期细胞可能发生的是合成DNA所需蛋白质的合成
D.细胞培养过程中使用DNA合成抑制剂,可得到大量①时期细胞
[答案]C.[解析]A、图中①表示G2期和M期,M期后期的每个染色体不含染色单体,A错误;B、②表示S期,主要进行DNA的复制,不会出现核仁解体及核膜消失,核仁解体及核膜消失出现在M期前期,B错误;C、③表示G1期,主要进行合成DNA所需蛋白质的合成,核糖体的增生也发生在G1期,C正确;D、细胞培养过程中使用DNA合成抑制剂,会抑制DNA的复制,使细胞停留在G1,故可得到大量③时期细胞,D错误。故选C。
4.(2022·浙江丽水·高二期末)细胞周期的调控关键有两个起决定作用的控制点:从G1期进入S期、从G2期进入M期,这两个转变过程都是由一种称为成熟促进因子(MPF)的蛋白质复合体所触发的。MPF由激酶(cdc2)和细胞周期蛋白(cyclins)组成,其中cyclins有2种:S-cyclin、M-cyclin,其调控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M-cyclin与cdc2结合导致细胞从G2期进入M期
B.若S-cyclin与cdc2结合受阻会导致细胞滞留于G1期
C.cdc2可反复起作用,在细胞周期过程中无需重新合成
D.细胞周期中不同时期MPF的空间结构会发生周期性变化
[答案]C.[解析]A、据图分析,M-cyclin和cdc2结合成具活性的MPF应该是触发细胞从G2进入M,MPF触发系列酶促反应,导致有丝分裂,所以进入有丝分裂过程,A正确;B、若S-cyclin与cdc2结合受阻会导致DNA不能合成,导致细胞滞留于G1期,B正确;C、据题中信息可知,反复起作用的是激酶cdc2和细胞周期蛋白(S-cyclin和M-cyclin)结合成的MPF,cdc2单独存在无活性,cdc2发挥作用后,会被分解,而cdc2蛋白的浓度在细胞周期过程中始终是稳定的,所以细胞周期过程中需要不断重新合成,C错误;D、从G1期进入S期和从G2期进入M期,这2个转变过程都是由MPF的蛋白质复合体所触发的,细胞周期中不同时期MPF的空间结构会发生周期性变化,D正确。故选C。
5.(2022·广西钦州·高二期末)现有甲、乙两种生物,一种为动物,一种为高等植物,图1表示甲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质)形态的变化,图2表示乙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的b→c过程发生了核DNA分子的复制,核膜逐渐消失
B.乙生物为动物,图1的d时期与图2处于同一时期
C.甲生物为高等植物,图1的a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最多
D.图1所示a→d过程是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答案]C.[解析]A、图1的b→c过程发生了核DNA分子的复制,表示分裂 前的间期,此时,细胞中核膜没有消失,A错误;B、图2细胞没有细胞壁,说明该细胞为动物细胞,即乙为动物,图2细胞中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对应图1的a时期,B错误;C、图2表示乙生物细胞,由于细胞无细胞壁,说明乙生物为动物,则甲生物为高等植物,图1的a时期细胞中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由于处于有丝分裂过程,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最多,为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二倍,C正确;D、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是一个细胞周期,所以图中b→b是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D错误。故选C。
6.(2022·广西河池·高二期末)有丝分裂中染色体的正确分离需要细胞内的监控机制来保证,纺锤体组装检验点依赖SAC蛋白,它监控着纺锤丝与着丝粒之间的连接,APC为后期促进因子,如图所示。据此下列叙述正确( )
A.SAC蛋白与APC蛋白最可能在细胞分裂期合成
B.染色体上的着丝粒在有丝分裂前期复制并移向两极
C.当进入有丝分裂中期时SAC蛋白与APC蛋白分别表现为失活和活化
D.若在细胞分裂时用秋水仙素处理,最可能会抑制APC的活性
[答案]C.[解析]A、有丝分裂过程中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间期完成,因此,SAC蛋白与APC蛋白最可能在细胞分裂间期合成,A错误;B、染色体上的着丝粒在有丝分裂间期复制,B错误;C、根据所给图可以看出SAC蛋白与APC蛋白的状态,进入有丝分裂中期时(B图与C图)SAC蛋白与APC蛋白分别表现为失活和活化,C正确;D、秋水仙素的作用是在细胞分裂前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并且不会抑制着丝粒分裂,同时APC的作用是后期促进因子,因此秋水仙素不会抑制APC蛋白活性,D错误。故选C。
7.(2022·内蒙古·满洲里市第一中学高二期末)中心体位于细胞的中心部位,由两个相互垂直的中心粒和周围的一些蛋白质构成。从横切面看,每个中心粒是由9组微管组成,微管属于细胞骨架。细胞分裂时,中心体进行复制,结果每个子代中心粒与原中心粒成为一组新的中心体行使功能。中心粒能使细胞产生纤毛和鞭毛,并影响其运动能力;在超微结构的水平上,调节着细胞的运动。下列关于中心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动物细胞如果中心体功能发生障碍,细胞将不可能进行正常有丝分裂
B.中心体在分裂间期进复制,每组中心体的两个中心粒分别来自亲代和子代
C.白细胞变形穿过血管壁吞噬抗原的运动与中心体有关
D.气管上皮细胞中心体异常易患慢性支气管炎,与纤毛运动能力过强有关
[答案]D.[解析]A、在有丝分裂前期,中心体从其周围发出微管形成星射线,星射线形成纺锤体,纺锤体微管和动力微管在细胞分裂时牵引染色体到细胞两极,使每一子代细胞都具有完整的染色体,因此动物细胞如果中心体功能发生障碍,细胞将不可能进行正常有丝分裂,A正确;B、中心体在分裂间期复制,结果每个子代中心粒与原中心粒成为一组新的中心体,B正确;C、白细胞分解病原体的过程与溶酶体有关,中心粒能使细胞产生纤毛和鞭毛,并影响其运动能力,白细胞的运动与中心体有关,C正确;D、中心体异常会造成纤毛运动能力过弱,会使气管的病原体不易被清除,从而易患慢性支气管炎,D错误。故选D。
8.(2022·河南河南·高一期末)如图甲和乙代表两个不同生物的细胞分裂图像,据图分析推断,正确的是( )
A.甲图代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判断依据为有细胞壁且纺锤丝由细胞两极发出
B.乙图可能代表低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判断依据为有中心体
C.甲图处于细胞分裂的末期,判断依据为细胞中央赤道板的位置出现了细胞板
D.乙图处于细胞分裂的后期,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加倍并移向细胞两极
[答案]A.[解析]A、甲图代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判断依据为有细胞壁且纺锤丝由细胞两极发出,植物细胞一般用长方形表示,A正确;B、乙图形成环沟,为动物细胞,不是植物细胞,B错误;C、甲图染色体分开移向两极,为细胞分裂的后期,C错误;D、乙图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变成染色体,染色单体数目为0,D错误。故选A。
9.(2022·四川成都·高一期中)如图表示某高等动物细胞的一个细胞周期中,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变化曲线。错误的说法是( )
A.AB段处于细胞分裂的间期
B.纵坐标中N=1或2
C.CD段表示分裂期的后期
D.BC段细胞中存在姐妹染色单体
[答案]B.[解析]A、AB段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由N增加至2N,其原因是发生了DNA 复制,据此可推知AB段处于细胞分裂的间期,A正确;B、每条染色体含有1个或2个DNA分子,据此分析图示可知:纵坐标中N=1,B错误;C、C点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减半,说明发生了着丝点分裂,因此CD段表示分裂期的后期,C正确;D、BC段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为2N,说明细胞中存在姐妹染色单体,D正确。故选B。
10.(2022·陕西·长安一中高一期末)如图所示,甲、乙分别表示某种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模式图,丙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含量的变化,丁表示有丝分裂中不同时期染色体和核DNA数量的关系。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中心体和线粒体参与图甲所示细胞的形成;图乙所示细胞中无染色单体
B.图甲所示细胞处于图丙中BC段;图丙中完成CD段变化的细胞分裂时期是后期
C.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如图丁中d所示的情况
D.图丁中a可对应图丙中的BC段;图丁中c可对应图丙中的AB段
[答案]D.[解析]A、图甲所示细胞为动物细胞,该细胞的有丝分裂有中心体和线粒体的参与;图乙所示细胞中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因此没有染色单体,A正确;B、图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对应于图丙中BC段;图丙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的分裂,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B正确;C、图丁中d表示染色体:DNA=2:1,这种情况不存在,C正确;D、图丁中a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对应于图丙中的DE前段;图丁中c表示有丝分裂末期,对应于图丙中DE后段,D错误。故选D。
11.(2022·湖南长沙·高二期末)下图1、图2、图3为同一种生物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图像和曲线,图4表示该动物染色体和核DNA可能出现的数量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1所示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图2所示细胞无染色单体
B.图2所示的时期位于图3中的DE段
C.图1、图2分别对应图4中的a、b
D.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图4中d所示的情况
[答案]C.[解析]A、图1所示细胞中共有4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图2所示细胞中着丝粒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没有姐妹染色单体,A正确;B、图3中DE段表示一条染色体含有一个DNA的状态,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图2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所以图2所示的时期位于图3中的DE段,B正确;C、图1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DNA=1∶2,对应图4中的b,图2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DNA=1∶1,且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两倍,对应与图中4中的a,C错误;D、图4中d表示染色体∶DNA=2∶1,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图4中d所示的情况,D正确。故选C。
12.(2022·河北张家口·高一期末)中心体由两个相互垂直的中心粒和周围的一些蛋白质构成,中心粒由微管组成,微管是由微管蛋白螺旋盘绕形成的管状结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处于间期的动物细胞内会新合成2个中心粒
B.中心体合成微管蛋白时需要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供能
C.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分裂时由中心体发出星射线
D.动物细胞的分裂都需要中心体进行复制并发挥作用
[答案]A.[解析]A、动物细胞有一各由两个中心粒构成的中心体,中心粒在间期倍增,成为两组,所以处于间期的动物细胞内会新合成2个中心粒,A正确;B、微管蛋白应在核糖体合成而非中心体,B错误;C、洋葱是高等植物,细胞中没有中心体,C错误;D、中心体与有丝分裂中纺锤体的形成有关,无丝分裂过程中无纺锤体出现,与中心体无关,D错误。故选A。
13.(2022·浙江·绍兴市上虞区教师发展中心高一期末)下图是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图像,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视野中绝大多数细胞处于图中⑤时期
B.细胞①和细胞②染色体数目相等
C.细胞③时期重新形成核膜和核仁
D.细胞④时期染色质螺旋化形成染色体
[答案]B.[解析]A、由于细胞周期中,间期时间较长,所以大部分细胞处于间期,A正确;B、细胞①处于后期,着丝点(粒)分裂,染色体数加倍,是②的两倍,B错误;C、细胞③是后期,核膜核仁重新形成,C正确;D、细胞④处于前期,前期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形成染色体,D正确。故选B。
14.(2022·湖北襄阳·高一期末)孟德尔说:“任何实验的价值和效用,取决于所使用材料对于实验目的的适合性。”洋葱是中学生物实验常用材料之一,下图为洋葱相关实验的部分步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取洋葱管状叶做观察细胞质流动的实验,适当降低水温能加快细胞质流动速度
B.取洋葱鱗片叶外表皮做质壁分离的实验,低倍镜下即可观察到实验现象
C.取洋葱根尖做观察有丝分裂的实验,装片制作流程为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D.取洋葱管状叶做色素提取与分离的实验,滤纸条上色素带最宽的是胡萝卜素
[答案]B.[解析]A、洋葱的管状叶中具有叶绿体,可以叶绿体作为标志观察细胞质流动的实验,适当升高水温能加快细胞质流动速度,A错误;B、取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做质壁分离的实验,应为含有紫色的大液泡,便于在低倍镜下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B正确;C、取洋葱根尖做观察有丝分裂的实验,装片制作流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C错误;D、取洋葱管状叶做色素提取与分离的实验,滤纸条上色素带最宽的是叶绿素a,因为叶绿素a含量高,D错误。故选B。
15.(2022·广东·深圳市教科院高一期末)用不同浓度的药物X处理洋葱根尖一段时间后,制片、观察并统计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指数(有丝分裂指数=分裂期细胞数/观察细胞数×100%),结果如图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解离液能够使DNA和蛋白质相互分离便于染色体着色
B.清水漂洗可洗去多余的甲紫溶液便于观察着色的染色体
C.药物X浓度为0时大多数的细胞处于细胞周期的分裂期
D.药物X对细胞有丝分裂的抑制作用随着浓度升高而增大
[答案]D.[解析]A、解离的目的是使组织细胞相互分离开来,A错误;B、清水漂洗的是多余的解离液,便于观察着色的染色体,B错误;C、药物X浓度为0时有丝分裂指数只有10%,表明多数细胞处于分裂间期,少数细胞处于分裂期,C错误;D、据图分析,药物X能抑制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义浓度升高抑制程度增大,D正确。故选D。
16.(2022·江苏·马坝高中高一期中)无丝分裂与有丝分裂最主要的区别是( )
A.核膜、核仁周期性地消失和重现 B.形成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少
C.形成的两个子细胞的大小不同 D.无染色体和纺锤体等结构的出现
[答案]D.[解析]A、无丝分裂过程没有核膜和核仁周期性地消失和重现,但这不是与有丝分裂最主要的区别,A错误;B、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形成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不变,B错误;C、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形成的两个子细胞的大小相同,C错误;D、无丝分裂过程中无染色体和纺锤体的出现,这是无丝分裂与有丝分裂最重要的区别,D正确。故选D。
17.(2022·江西新余·高一期末)已知药物X对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某同学将同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培养过程中进行不同的处理(其中甲组未加药物),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组细胞数,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合理的是( )
A.乙组加入了药物D后再进行培养
B.丙组先加入药物X,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D,继续培养
C.乙组先加入药物D,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X,继续培养
D.若药物X为蛋白质,则药物D不可能改变药物X的空间结构
[答案]B.[解析]ABC、根据图示,相同时间内,乙和丙两组中的细胞数目都大于甲组,由于甲组未加药物,且药物X对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所以甲组为对照组,乙组和丙组为加入药物组X组,丙组后半段的细胞数目低于乙组,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说明丙组培养一段时间后又加入了药物D,因此乙组加入了药物X,丙组先加入药物X,后加入药物D,AC错误,B正确;D、若药物X为蛋白质, 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因此D可能改变了药物X的空间结构,使得药物X失去活性,D错误。故选B。
18.(2022·贵州毕节·高一期末)将自体骨髓干细胞植入胰腺组织后可分化为“胰岛样”细胞,以替代损伤的胰岛B细胞,达到治疗糖尿病的目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骨髓干细胞与“胰岛样”细胞的基因组成不同,基因表达情况相同
B.“胰岛样细胞与胰岛B细胞基因组成不同,基因表达情况相同
C.骨髓干细胞与“胰岛样”细胞的基因组成相同,基因表达情况相同
D.骨髓干细胞与胰岛B细胞的基因组成相同,基因表达情况不同
[答案]D.[解析]A、“胰岛样”细胞由骨髓干细胞分化形成,二者基因组成相同,基因表达情况不同,A错误;B、“胰岛样”与由胰岛B细胞分化产生的,基因组成相同,基因表达情况也相同,B错误;C、“胰岛样”细胞由骨髓干细胞分化形成,以替代损伤的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二者基因组成相同,基因表达情况不同,C错误;D、骨髓干细胞和胰岛B细胞是同一个体的不同类型细胞,基因组成相同,存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表达情况不同,D正确。故选D。
19.(2022·陕西省神木中学高一期末)人的骨髓中有许多造血干细胞,它们通过增殖和分化,能不断产生其他种类的细胞。如图展示了造血干细胞分化成多种细胞的潜能。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与肥大细胞相比,造血干细胞的分化程度低,分裂能力强
B.过程b表示细胞分化,得到的各种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C.红细胞、巨核细胞和单核细胞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基因进行了选择性表达
D.造血干细胞分化成血小板和巨噬细胞,不能说明造血干细胞具有全能性
[答案]B.[解析]A、肥大细胞是由造血干细胞分化来的,与肥大细胞相比,造血干细胞的分化程度低,分裂能力强,A正确;B、图中a表示细胞分裂,b是细胞分化,得到的各种细胞遗传物质不发生变化,B错误;C、红细胞、巨核细胞和单核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分化来的,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C正确;D、造血干细胞分化成血小板和巨噬细胞,说明其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但不能形成完整的个体,因此不能体现细胞具有全能性,D正确。故选B。
20.(2022·云南·西南联大附属学校高一期末)图表示人体造血干细胞在离体条件下,经诱导形成神经细胞和肝细胞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图说明造血干细胞具有全能性
B.图中各细胞的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相同
C.①过程可发生遗传信息的传递
D.②过程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
[答案]C.[解析]A、图示造血干细胞经培养、诱导得到肝细胞和神经细胞,并未显示产生各种细胞,因而不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A错误;B、图中干细胞和神经细胞的出现是细胞分化的结果,即图中各细胞的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B错误;C、①过程是细胞增殖,可发生遗传信息从DNA→DNA的传递,C正确;D、②过程是细胞分化,实质是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即基因的选择性表达,遗传物质没有改变,B错误,故选C。
21.(2022·辽宁·高二期末)研究者进行了如下实验:将年轻人的体细胞去核后与老年人细胞核融合;将老年人的体细胞去核后与年轻人的细胞核融合。分别在体外培养。结果是前者不分裂,后者分裂旺盛。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核对细胞分裂影响大于细胞质的影响
B.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中心场所
C.细胞衰老可能与细胞分裂过程中端粒DNA序列缩短有关
D.衰老细胞可能产生更多的自由基,攻击蛋白质致使蛋白质活性下降
[答案]B.[解析]A、从材料中可知,细胞核“年轻”,融合后的细胞,就分裂旺盛,细胞核“年老”,融合后的细胞,不分裂,所以细胞核对细胞分裂影响大于细胞质的影响,A正确;B、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细胞代谢的中心场所是细胞质基质,B错误;C、目前解释细胞衰老机制的学说有端粒学说和自由基学说:根据端粒学说,细胞每分裂一次,端粒DNA序列就会缩短一截,C正确;D、根据自由基学说,细胞生命活动中,不断进行各种氧化反应,容易产生自由基,自由基攻击蛋白质,使蛋白质活性下降,导致细胞衰老,D正确。故选B。
22.(2022·山东济宁·高二期末)端粒DNA序列在每次细胞分裂后会缩短一截,发生端粒损伤,端粒损伤是细胞衰老的原因之一。端粒损伤会导致细胞内p53蛋白活化,进而抑制线粒体的功能,进一步加剧端粒损伤。端粒酶是一种由RNA和蛋白质形成的复合体,能够以自身RNA为模板,将变短的DNA末端重新加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线粒体中DNA分子也具有端粒DNA序列
B.增强线粒体的功能可以避免端粒的损伤
C.抑制p53蛋白活化的药物可用于延缓细胞的衰老
D.端粒酶在正常的体细胞中一直催化DNA末端加长
[答案]C.[解析]A、端粒存在于染色体上,线粒体中不存在端粒,A错误;B、DNA序列在每次细胞分裂后会缩短一截,发生端粒损伤,增强线粒体的功能不能避免端粒的损伤,B错误;C、细胞内p53蛋白活化会抑制线粒体的功能,进一步加剧端粒损伤,加速衰老,所以抑制p53蛋白活化的药物可用于延缓细胞的衰老,C正确;D、端粒酶在正常的体细胞中催化DNA末端加长,但不会一直增长,因为端粒酶是以自身RNA为模板的,D错误。故选C。
23.(2022·重庆·高一期末)脐血中含有大量的干细胞,储存脐血是为了防患于未然,以备将来通过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某些疾病,如白血病。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干细胞是一直保留着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
B.干细胞凋亡过程中仍然会出现基因选择性的表达
C.干细胞每分裂一次,其端粒就会缩短一截
D.干细胞衰老时细胞体积变大、多种酶活性降低
[答案]D.[解析]A、干细胞分化程度较低,是一直保留着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A正确;B、细胞凋亡过程中仍然会出现基因选择性的表达,翻译出其特有的蛋白质,促进凋亡的完成,B正确;C、根据端粒学说,随着细胞的增殖,每分裂一次,其端粒就会缩短一截,C正确;D、细胞衰老时细胞核体积变大、多种酶活性降低,D错误。故选D。
24.(2022·山东·滕州市第一中学新校高一期末)细胞自噬是在一定条件下“吃掉”自身的结构和物质的过程,通过该过程,细胞内受损的蛋白质或衰老的细胞器等可以被降解,其局部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自噬体也具有生物膜,该结构的生物膜来源于内质网
B.自噬体与溶酶体结合后,水解线粒体的酶是在溶酶体内合成的
C.衰老线粒体在自噬溶酶体中水解后的部分产物能被细胞再利用
D.图中内质网和高尔基体通过囊泡发生联系体现了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答案]B.[解析]A、据图可知,自噬体也具有生物膜,自噬体的生物膜最初来源于内质网,A正确;B、溶酶体含有大量的水解酶,因此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后,能降解衰老的线粒体,但水解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在核糖体中合成,B错误;C、从图中可以看出,衰老线粒体在自噬溶酶体中水解后产生的物质一部分被细胞再利用,一部分排出细胞外,C正确;D、内质网和高尔基体通过囊泡发生联系,内质网通过“出芽”形成囊泡,囊泡与高尔基体膜融合,这体现了细胞内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一定流动性,D正确。故选B。
25.(2022·宁夏·银川一中高二期末)下图为人体某早期胚胎细胞所经历的生长发育阶段示意图,图中①~⑥为各个时期的细胞,a~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医学家们正尝试利用①治疗某些顽疾,是因为①具有再生各种组织、器官的潜能
B.与①相比,②的表面积/体积比值下降,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能力也减弱
C.③④分别演变成⑤⑥的过程中,它们的细胞核遗传物质相同,表达的基因也相同
D.⑤⑥是高度分化后的细胞,它们的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收缩时,细胞进入衰老
[答案]C.[解析]A、图中①为早期胚胎细胞,具有再生各种组织、器官的潜能,A正确;B、与①相比,②细胞体积增大,表面积/体积比值下降,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能力减弱,B正确;C、③④分别演变成⑤⑥的过程为细胞分化,细胞核遗传物质相同,基因是选择性表达,C错误;D、高度分化的细胞衰老时,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收缩,D正确。故选C。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50分)
26.(10分2022·山东·滕州市第一中学新校高一期末)图1表示人体造血干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部分图像,图2表示该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数与核DNA数比例的变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造血干细胞形成各种血细胞,各类血细胞的功能各不相同,根本原因是_____。成熟红细胞失去全能性的原因是_____。
(2)图1中①〜④在一个细胞周期中的正确排序为_____(填序号),染色单体数和核DNA数目相等的细胞是中的_____(填序号),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处在细胞①所示时期时与细胞①的不同是_____。细胞④含有_____条染色体(已知人体细胞有23对染色体)。
(3)图2中BC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EF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
(4)研究发现,细胞能严格有序的增殖与细胞周期中存在保证核DNA复制和染色体分配质量的多个检验点有关。只有相应的过程检验合格,细胞才能顺利进入下一个时期。图2表示细胞周期简图及相应检验点位置,细胞中存在一种有丝分裂促进因子(MPF),可使A时期细胞顺利通过检验点4进入B时期,MPF在细胞周期中的活性变化是:在B时期先增大后减小,在A、C、D时期无活性。请推测若将A期细胞与去除核物质的B时期细胞融合,可引起的结果是_____。
[答案](1)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无细胞核
(2) ②③④① ②③ 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细胞板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 92
(3) DNA复制 着丝粒分裂
(4)使G2期细胞进入M期的时间提前
[解析](1)细胞分化的原因:基因选择性表达不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没有生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基因,失去全能性。(2)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期有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图中①形成新的核膜核仁是末期,②形成染色体是前期,③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是中期,④着丝点分裂向两极移动是后期,故排序是②③④①。染色单体数和核DNA数目相等的时期是前期、中期。植物细胞末期出现细胞板,扩展成细胞壁。人体细胞有23对染色体,即46条,后期着丝点断裂,加倍为92条。(3)图2中BC段染色体与核DNA数之比由1变为1/2,即完成了DNA复制,染色体数目不变,DNA数目加倍。EF段染色体与核DNA数之比由1/2变为1,即完成了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DNA数目不变。(4)去除核物质的B时期细胞含有MPF,与A期细胞融合,增大了细胞中MPF的含量,使使G2期细胞进入M期的时间提前。
27.(10分2022·河北武强中学高二期末)甲图为某高等动物体细胞有丝分裂部分时期的示意图,乙图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的关系,丙图表示该动物细胞在不同分裂时期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变化。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的细胞Ⅱ中有_____条染色体。
(2)乙图中表示DNA含量的是_____(填字母);与2时期相对应的是甲图中的细胞_____(填“Ⅰ”或“Ⅱ”)。
(3)某同学用自制的装片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时,发现细胞重叠,看不到染色体,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在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处于丙图中BC段状态的分裂期细胞,则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_____期。
(4)铬是一种对生物有毒害作用的重金属元素。科学家用铬处理洋葱根尖分生区的细胞,观察细胞的分裂指数和微核率来研究水中铬的毒性,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注:细胞分裂指数是指视野内分裂期细胞数占细胞总数的比例。微核是真核生物细胞中的一种异常结构,通常认为是在有丝分裂后期由丧失着丝点的染色体片段产生的。)
比较丁图和戊图,分析当铬离子相对浓度达到100时,细胞的微核率反而下降的原因可能是_____。
[答案](1)4
(2) a Ⅱ
(3) 没有解离、解离不充分或制片时没有按压载玻片 前期和中
(4)高浓度的铬离子抑制了细胞的有丝分裂
[解析](1)甲图所示Ⅱ细胞含有4个着丝粒,即4条染色体。(2)分析乙图:1中没有染色单体,染色体:DNA分子=1:1;2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之比为1:2:2,所以a、b、c分别表示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2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1:2:2,对应的是甲图中的细胞Ⅱ。(3)某同学用自制的装片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时,发现细胞重叠,看不到染色体,可能是该同学没有解离(或解离不充分或制片时没有按压载玻片),从而表现上述的结果。若在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处于丙图中BC段状态的分裂期细胞,由于BC段表示的是每条染色体含有两个染色单体,因此可表示有丝分裂的前期和中期,则图中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和中期。(4)由丁图可知,铬离子对细胞分裂能力的影响是铬离子能抑制细胞分裂,浓度越大抑制越强。比较丁图和戊图,当铬离子相对浓度达到100时,细胞的微核率反而下降的原因可能是高浓度的铬离子抑制了细胞的有丝分裂。
28.(10分2022·四川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期中)下图甲是某生物的细胞有丝分裂的简图,图乙表示该生物的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的染色体与核DNA数目比,图丙表示根尖各区细胞分裂与分化的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所示分裂顺序依次是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2)图乙中AC段在分子水平上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DE段变化发生的原因是_____。
(3)若图甲作为一个细胞周期,则还缺少处于_____期的细胞简图,图甲中B、C细胞位于图乙中的____段。
(4)观察根尖有丝分裂时应选择图丙中______(填图中的字母)区细胞做装片观察,该区域细胞特点是________。在④过程中,细胞核所含遗传物质__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改变,形成不同细胞的根本原因____________。
[答案](1)B→C→A→D
(2) DNA复制 相关蛋白质的合成 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
(3) 间期##分裂间期 CD
(4) b 呈正方形,排列紧密 不会 基因选择性表达##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
[解析](1)图甲中A是有丝分裂后期,B是有丝分裂前期,C是有丝分裂中期,D是有丝分裂末期,其分裂顺序依次是B→C→A→D。(2)图乙AC段发生DNA的复制和相关蛋白质的合成,为有丝分裂间期,发生DE段变化的原因是着丝点(粒)分裂,染色单体成为染色体。(3)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包括间期和分裂期,若图甲作为一个细胞周期,则还缺少处于间期的细胞简图,图甲中B(有丝分裂前期)、C(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位于图乙中的CD段,即每条染色体含有两条染色单体、2个DNA分子。(4)分生区细胞分裂旺盛,观察根尖有丝分裂时应选择图丙中b分生区,该区域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④过程为分化,该过程中细胞质所含遗传物质不会发生改变,发生分化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9.(10分2022·北京·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期末)为了研究从植物中提取的可可碱是否可以作为除草剂。某科研小组开展了可可碱对鬼针草 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和种子萌发影响的实验探究,结果如下表。请回答:
可可碱浓度
(mmol•L-1)
根尖细胞有丝分裂
种子发 芽率/%
有丝分裂指数%
分裂期细胞占比/%
前期和中期
后期和末期
0
3.73
3.04
0.69
81.5
0.1
2.90
2.16
0.74
68.1
0.5
2.10
1.72
0.38
18.6
1.0
1.96
1.72
0.24
2.3
注:有丝分裂指数=分裂期细胞数/观察细胞的总数×100%
(1)本实验需要制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制片过程中根尖解离需要用到的试剂是__________,图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部分细胞图像,箭头所指的细胞处于分裂期的__________期。
(2)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当可可碱浓度达到1.0mmol·L-1时 在分裂期的细胞中,后期和末期的细胞数目相对__________。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导致染色体无法移向细胞两极。
(3)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可可碱浓度的升高,种子发芽率________ 。为探究可可碱影响种子发芽率的可能原因,某同学提出假设:可可碱会降低种子中赤霉素的水平。现欲通过实验检验上述假设,请写出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盐酸(或盐酸和酒精) 中
(2)减少 可可碱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3)降低 以不同浓度的可可碱处理鬼针草种子,一段时间后测定各组种子中赤霉素的含量, 分析可可碱浓度与赤霉素含量的关系
[解析](1)本实验需要制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制片过程中根尖解离需要用到的试剂是盐酸(或盐酸和酒精)。箭头所指的细胞染色体的着丝点均排列在赤道板上,故为有丝分裂的中期。(2)由表可知,当可可碱浓度达到1.0mmol.L-1时,处于后期和末期的细胞所占比例明显低于其他浓度,说明处于这两个时期的细胞数目相对较少,产生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是可可碱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无法移向细胞两极。(3)根据表中数据可知,随着可可碱的浓度的升高,种子发芽率明显降低。实验目的是探究可可碱会降低种子中赤霉素的水平,因此自变量为可可碱浓度,因变量为赤霉素的含量,实验设计基本思路是以不同浓度的可可碱处理鬼针草种子,一段时间后测定各组种子中赤霉素的含量,分析可可碱浓度与赤霉素含量的关系。
30.(10分2022·北京·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期末)细胞具有一套调控“自身质量”的生理过程,通过细胞自噬以确保自身生命活动的稳态。
(1)_____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执行者。在细胞内的_____上形成多肽链,多肽链只有折叠成正确的_____,才具有正常的生物学功能。若发生错误折叠,则无法从内质网运输到_____而导致在细胞内过多堆积。
(2)错误折叠的蛋白质会聚集,影响细胞的功能,细胞内损伤的线粒体等细胞器也会影响细胞的功能。研究发现,细胞通过下图所示机制进行调控。
①错误折叠的蛋白质会被_____标记,被标记的蛋白会与_____结合,被包裹进_____,最后融入溶酶体中。
②损伤的线粒体也可被标记,并最终与溶酶体融合,其中的生物膜结构在溶酶体中可被降解并释放出_____、磷脂(甘油、磷酸及其他衍生物)和单糖等物质。
(3)细胞通过上述过程对蛋白质和细胞器的质量进行精密调控,其意义是_____(选填字母)。
a.降解产物可被细胞重新利用,可节约物质进入细胞消耗的能量
b.减少细胞内功能异常的蛋白质和细胞器,避免它们对细胞生命活动产生干扰
c.加快新陈代谢,促进物质排出细胞外
(4)酵母菌的线粒体在饥饿、光照、自由基的攻击等条件下会损伤,进而出现“自噬”现象。“自噬”过程中线粒体外会被双层膜包裹而成为“自噬体”,进而与溶酶体结合形成“自噬溶酶体”。下列关于线粒体自噬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
A.引起线粒体自噬的自由基若攻击蛋白质可导致其活性下降,攻击DNA可引起基因突变
B.“自噬体”和溶酶体结合形成“自噬溶酶体”的过程,体现了膜的流动性
C.若酵母菌所有线粒体完全“自噬”,则细胞呼吸产物积累会毒害细胞
D.线粒体自噬后形成的产物全部被排放至细胞外,避免对细胞造成损伤
[答案](1) 蛋白质 核糖体 空间结构 高尔基体
(2) 泛素 自噬受体 吞噬泡 氨基酸
(3)a、b
(4)D
[解析](1)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和执行者,不同的蛋白质具有不同的功能。在细胞内的核糖体上利用氨基酸形成多肽链,根据结构决定功能可知,多肽链只有折叠成正确的空间结构,才具有正常的生物学功能。若发生错误折叠,则无法从内质网运输到高尔基体进一步加工,而导致在细胞内过多堆积。(2)①分析题图可知,错误折叠的蛋白质会被泛素标记,被标记的蛋白会与自噬受体特异性结合实现信息交流,进而被包裹进吞噬泡,与溶酶体融合,最后在溶酶体中被降解。②线粒体的生物膜主要由蛋白质、磷脂、多糖等成分构成,故生物膜结构在溶酶体中可被降解后,即分别被水解为氨基酸、(甘油、磷酸及其他衍生物)和单糖等小分子物质,进而被释放出来。(3)a、降解产物是一些小分子的营养物质,可被细胞重新利用,可节约物质进入细胞消耗的能量,a正确;b、通过上述途径,不仅可以降解错误折叠蛋白,也可以降解损伤的细胞器,故可以减少细胞内功能异常的蛋白质和细胞器,避免它们对细胞生命活动产生干扰,b正确;c、该途径只能通过降解错误蛋白和损伤的细胞器产生一些小分子物质,不能加快新陈代谢,促进物质排出细胞外,c错误。故细胞通过上述过程对蛋白质和细胞器的质量进行精密调控,其意义是ab。(4)A、衰老是由自由基对细胞成分的有害进攻造成的,引起线粒体自噬的自由基若攻击蛋白质可导致其活性下降,攻击DNA可能造成基因突变,A正确;B、“自噬体”和溶酶体结合形成“自噬溶酶体”的过程,依赖生物膜的流动性,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性,B正确;C、若酵母菌所有线粒体完全“自噬”,则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其产物酒精的积累会对其造成毒害,C正确;D、线粒体自噬后形成的产物有用物质被细胞利用,废物被排放至细胞外,避免对细胞造成损伤,D错误。故选D。
班级 姓名 学号 分数
第6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B卷·能力提升练)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共5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2022·江苏宿迁·高二期末)已知人的宫颈癌细胞的细胞周期约为22h。下图是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中DNA含量的变化(图A)及处于不同时期的细胞数量和DNA含量(图B),胸苷在细胞内可以转化为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细胞在G1、S期发生DNA解螺旋时都需要消耗能量
B.在培养液中加入DNA聚合酶抑制剂会导致G1期的细胞数量增多
C.通过对细胞计数可分析推算出细胞周期和各个时期的时间长短
D.若在培养液中加入32P标记的胸苷,则分裂一次后子细胞不一定都有放射性
[答案]D.[解析]A、解旋是破坏氢键,需要能量,G1期解旋是进行转录,S期解旋是进行DNA的复制,A正确;B、S期进行DNA的复制,需要DNA聚合酶,在培养液中加入DNA聚合酶抑制剂会导致G1期的细胞数量增多,B正确;C、细胞数目加倍间隔的时间为细胞周期,通过计算不同阶段的细胞数目占比,可以推算出各个阶段的时间,C正确;D、DNA进行半保留复制,若在培养液中加入32P标记的胸苷,则分裂一次后所有子细胞都有放射性,D错误。故选D。
2.(2022·河北·石家庄二中高二期末)利用一定方法使细胞群体处于细胞周期的同一阶段,称为细胞周期同步化。如图是动物细胞周期同步化的方法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阻断I需在培养液中添加毒性较强的DNA复制抑制剂,不可逆的抑制DNA复制
B.解除阻断时应更换正常的新鲜培养液,培养的时间应控制在大于S即可
C.阻断Ⅱ处理与阻断I相同,经过处理后,所有细胞都停留在S期
D.理论上阻断I处理后,处于S期(非G1/S期临界处)细胞占S/(G1+S+2G2+2M)
[答案]D.[解析]A、毒性较强的DNA复制抑制剂,不可逆的抑制DNA复制会导致解除抑制后DNA也无法正常复制,A错误;B、为了防止之前加的阻断物质对细胞周期的影响,因此解除阻断时应更换正常的新鲜培养液,培养的时间应应小于G2+M+G1,B错误;C、阻断II处理与阻断I处理方法相同,细胞停留在G1与S交界处,C错误;D、阻断I是抑制DNA的复制,已经处于G2期和M期的细胞继续往前分裂,原来位于G2期和M期的细胞能产生子细胞,理论上阻断Ⅰ处理后,细胞总数为(G1+S+2G2+2M),故处于S期(非G1/S临界处)细胞占S/(G1+S+2G2+2M),D正确。故选D。
3.(2022·河北·石家庄二中高二期末)研究人员测定的不同DNA含量下的细胞数目曲线图如图所示,①②③表示某些时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时期的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均含2条染色单体
B.②时期的细胞开始出现核仁解体及核膜消失
C.③时期细胞可能发生的是合成DNA所需蛋白质的合成
D.细胞培养过程中使用DNA合成抑制剂,可得到大量①时期细胞
[答案]C.[解析]A、图中①表示G2期和M期,M期后期的每个染色体不含染色单体,A错误;B、②表示S期,主要进行DNA的复制,不会出现核仁解体及核膜消失,核仁解体及核膜消失出现在M期前期,B错误;C、③表示G1期,主要进行合成DNA所需蛋白质的合成,核糖体的增生也发生在G1期,C正确;D、细胞培养过程中使用DNA合成抑制剂,会抑制DNA的复制,使细胞停留在G1,故可得到大量③时期细胞,D错误。故选C。
4.(2022·浙江丽水·高二期末)细胞周期的调控关键有两个起决定作用的控制点:从G1期进入S期、从G2期进入M期,这两个转变过程都是由一种称为成熟促进因子(MPF)的蛋白质复合体所触发的。MPF由激酶(cdc2)和细胞周期蛋白(cyclins)组成,其中cyclins有2种:S-cyclin、M-cyclin,其调控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M-cyclin与cdc2结合导致细胞从G2期进入M期
B.若S-cyclin与cdc2结合受阻会导致细胞滞留于G1期
C.cdc2可反复起作用,在细胞周期过程中无需重新合成
D.细胞周期中不同时期MPF的空间结构会发生周期性变化
[答案]C.[解析]A、据图分析,M-cyclin和cdc2结合成具活性的MPF应该是触发细胞从G2进入M,MPF触发系列酶促反应,导致有丝分裂,所以进入有丝分裂过程,A正确;B、若S-cyclin与cdc2结合受阻会导致DNA不能合成,导致细胞滞留于G1期,B正确;C、据题中信息可知,反复起作用的是激酶cdc2和细胞周期蛋白(S-cyclin和M-cyclin)结合成的MPF,cdc2单独存在无活性,cdc2发挥作用后,会被分解,而cdc2蛋白的浓度在细胞周期过程中始终是稳定的,所以细胞周期过程中需要不断重新合成,C错误;D、从G1期进入S期和从G2期进入M期,这2个转变过程都是由MPF的蛋白质复合体所触发的,细胞周期中不同时期MPF的空间结构会发生周期性变化,D正确。故选C。
5.(2022·广西钦州·高二期末)现有甲、乙两种生物,一种为动物,一种为高等植物,图1表示甲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质)形态的变化,图2表示乙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的b→c过程发生了核DNA分子的复制,核膜逐渐消失
B.乙生物为动物,图1的d时期与图2处于同一时期
C.甲生物为高等植物,图1的a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最多
D.图1所示a→d过程是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答案]C.[解析]A、图1的b→c过程发生了核DNA分子的复制,表示分裂 前的间期,此时,细胞中核膜没有消失,A错误;B、图2细胞没有细胞壁,说明该细胞为动物细胞,即乙为动物,图2细胞中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对应图1的a时期,B错误;C、图2表示乙生物细胞,由于细胞无细胞壁,说明乙生物为动物,则甲生物为高等植物,图1的a时期细胞中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由于处于有丝分裂过程,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最多,为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二倍,C正确;D、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是一个细胞周期,所以图中b→b是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D错误。故选C。
6.(2022·广西河池·高二期末)有丝分裂中染色体的正确分离需要细胞内的监控机制来保证,纺锤体组装检验点依赖SAC蛋白,它监控着纺锤丝与着丝粒之间的连接,APC为后期促进因子,如图所示。据此下列叙述正确( )
A.SAC蛋白与APC蛋白最可能在细胞分裂期合成
B.染色体上的着丝粒在有丝分裂前期复制并移向两极
C.当进入有丝分裂中期时SAC蛋白与APC蛋白分别表现为失活和活化
D.若在细胞分裂时用秋水仙素处理,最可能会抑制APC的活性
[答案]C.[解析]A、有丝分裂过程中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间期完成,因此,SAC蛋白与APC蛋白最可能在细胞分裂间期合成,A错误;B、染色体上的着丝粒在有丝分裂间期复制,B错误;C、根据所给图可以看出SAC蛋白与APC蛋白的状态,进入有丝分裂中期时(B图与C图)SAC蛋白与APC蛋白分别表现为失活和活化,C正确;D、秋水仙素的作用是在细胞分裂前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并且不会抑制着丝粒分裂,同时APC的作用是后期促进因子,因此秋水仙素不会抑制APC蛋白活性,D错误。故选C。
7.(2022·内蒙古·满洲里市第一中学高二期末)中心体位于细胞的中心部位,由两个相互垂直的中心粒和周围的一些蛋白质构成。从横切面看,每个中心粒是由9组微管组成,微管属于细胞骨架。细胞分裂时,中心体进行复制,结果每个子代中心粒与原中心粒成为一组新的中心体行使功能。中心粒能使细胞产生纤毛和鞭毛,并影响其运动能力;在超微结构的水平上,调节着细胞的运动。下列关于中心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动物细胞如果中心体功能发生障碍,细胞将不可能进行正常有丝分裂
B.中心体在分裂间期进复制,每组中心体的两个中心粒分别来自亲代和子代
C.白细胞变形穿过血管壁吞噬抗原的运动与中心体有关
D.气管上皮细胞中心体异常易患慢性支气管炎,与纤毛运动能力过强有关
[答案]D.[解析]A、在有丝分裂前期,中心体从其周围发出微管形成星射线,星射线形成纺锤体,纺锤体微管和动力微管在细胞分裂时牵引染色体到细胞两极,使每一子代细胞都具有完整的染色体,因此动物细胞如果中心体功能发生障碍,细胞将不可能进行正常有丝分裂,A正确;B、中心体在分裂间期复制,结果每个子代中心粒与原中心粒成为一组新的中心体,B正确;C、白细胞分解病原体的过程与溶酶体有关,中心粒能使细胞产生纤毛和鞭毛,并影响其运动能力,白细胞的运动与中心体有关,C正确;D、中心体异常会造成纤毛运动能力过弱,会使气管的病原体不易被清除,从而易患慢性支气管炎,D错误。故选D。
8.(2022·河南河南·高一期末)如图甲和乙代表两个不同生物的细胞分裂图像,据图分析推断,正确的是( )
A.甲图代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判断依据为有细胞壁且纺锤丝由细胞两极发出
B.乙图可能代表低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判断依据为有中心体
C.甲图处于细胞分裂的末期,判断依据为细胞中央赤道板的位置出现了细胞板
D.乙图处于细胞分裂的后期,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加倍并移向细胞两极
[答案]A.[解析]A、甲图代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判断依据为有细胞壁且纺锤丝由细胞两极发出,植物细胞一般用长方形表示,A正确;B、乙图形成环沟,为动物细胞,不是植物细胞,B错误;C、甲图染色体分开移向两极,为细胞分裂的后期,C错误;D、乙图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变成染色体,染色单体数目为0,D错误。故选A。
9.(2022·四川成都·高一期中)如图表示某高等动物细胞的一个细胞周期中,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变化曲线。错误的说法是( )
A.AB段处于细胞分裂的间期
B.纵坐标中N=1或2
C.CD段表示分裂期的后期
D.BC段细胞中存在姐妹染色单体
[答案]B.[解析]A、AB段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由N增加至2N,其原因是发生了DNA 复制,据此可推知AB段处于细胞分裂的间期,A正确;B、每条染色体含有1个或2个DNA分子,据此分析图示可知:纵坐标中N=1,B错误;C、C点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减半,说明发生了着丝点分裂,因此CD段表示分裂期的后期,C正确;D、BC段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为2N,说明细胞中存在姐妹染色单体,D正确。故选B。
10.(2022·陕西·长安一中高一期末)如图所示,甲、乙分别表示某种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模式图,丙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含量的变化,丁表示有丝分裂中不同时期染色体和核DNA数量的关系。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中心体和线粒体参与图甲所示细胞的形成;图乙所示细胞中无染色单体
B.图甲所示细胞处于图丙中BC段;图丙中完成CD段变化的细胞分裂时期是后期
C.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如图丁中d所示的情况
D.图丁中a可对应图丙中的BC段;图丁中c可对应图丙中的AB段
[答案]D.[解析]A、图甲所示细胞为动物细胞,该细胞的有丝分裂有中心体和线粒体的参与;图乙所示细胞中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因此没有染色单体,A正确;B、图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对应于图丙中BC段;图丙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的分裂,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B正确;C、图丁中d表示染色体:DNA=2:1,这种情况不存在,C正确;D、图丁中a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对应于图丙中的DE前段;图丁中c表示有丝分裂末期,对应于图丙中DE后段,D错误。故选D。
11.(2022·湖南长沙·高二期末)下图1、图2、图3为同一种生物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图像和曲线,图4表示该动物染色体和核DNA可能出现的数量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1所示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图2所示细胞无染色单体
B.图2所示的时期位于图3中的DE段
C.图1、图2分别对应图4中的a、b
D.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图4中d所示的情况
[答案]C.[解析]A、图1所示细胞中共有4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图2所示细胞中着丝粒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没有姐妹染色单体,A正确;B、图3中DE段表示一条染色体含有一个DNA的状态,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图2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所以图2所示的时期位于图3中的DE段,B正确;C、图1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DNA=1∶2,对应图4中的b,图2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DNA=1∶1,且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两倍,对应与图中4中的a,C错误;D、图4中d表示染色体∶DNA=2∶1,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图4中d所示的情况,D正确。故选C。
12.(2022·河北张家口·高一期末)中心体由两个相互垂直的中心粒和周围的一些蛋白质构成,中心粒由微管组成,微管是由微管蛋白螺旋盘绕形成的管状结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处于间期的动物细胞内会新合成2个中心粒
B.中心体合成微管蛋白时需要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供能
C.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分裂时由中心体发出星射线
D.动物细胞的分裂都需要中心体进行复制并发挥作用
[答案]A.[解析]A、动物细胞有一各由两个中心粒构成的中心体,中心粒在间期倍增,成为两组,所以处于间期的动物细胞内会新合成2个中心粒,A正确;B、微管蛋白应在核糖体合成而非中心体,B错误;C、洋葱是高等植物,细胞中没有中心体,C错误;D、中心体与有丝分裂中纺锤体的形成有关,无丝分裂过程中无纺锤体出现,与中心体无关,D错误。故选A。
13.(2022·浙江·绍兴市上虞区教师发展中心高一期末)下图是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图像,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视野中绝大多数细胞处于图中⑤时期
B.细胞①和细胞②染色体数目相等
C.细胞③时期重新形成核膜和核仁
D.细胞④时期染色质螺旋化形成染色体
[答案]B.[解析]A、由于细胞周期中,间期时间较长,所以大部分细胞处于间期,A正确;B、细胞①处于后期,着丝点(粒)分裂,染色体数加倍,是②的两倍,B错误;C、细胞③是后期,核膜核仁重新形成,C正确;D、细胞④处于前期,前期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形成染色体,D正确。故选B。
14.(2022·湖北襄阳·高一期末)孟德尔说:“任何实验的价值和效用,取决于所使用材料对于实验目的的适合性。”洋葱是中学生物实验常用材料之一,下图为洋葱相关实验的部分步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取洋葱管状叶做观察细胞质流动的实验,适当降低水温能加快细胞质流动速度
B.取洋葱鱗片叶外表皮做质壁分离的实验,低倍镜下即可观察到实验现象
C.取洋葱根尖做观察有丝分裂的实验,装片制作流程为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D.取洋葱管状叶做色素提取与分离的实验,滤纸条上色素带最宽的是胡萝卜素
[答案]B.[解析]A、洋葱的管状叶中具有叶绿体,可以叶绿体作为标志观察细胞质流动的实验,适当升高水温能加快细胞质流动速度,A错误;B、取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做质壁分离的实验,应为含有紫色的大液泡,便于在低倍镜下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B正确;C、取洋葱根尖做观察有丝分裂的实验,装片制作流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C错误;D、取洋葱管状叶做色素提取与分离的实验,滤纸条上色素带最宽的是叶绿素a,因为叶绿素a含量高,D错误。故选B。
15.(2022·广东·深圳市教科院高一期末)用不同浓度的药物X处理洋葱根尖一段时间后,制片、观察并统计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指数(有丝分裂指数=分裂期细胞数/观察细胞数×100%),结果如图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解离液能够使DNA和蛋白质相互分离便于染色体着色
B.清水漂洗可洗去多余的甲紫溶液便于观察着色的染色体
C.药物X浓度为0时大多数的细胞处于细胞周期的分裂期
D.药物X对细胞有丝分裂的抑制作用随着浓度升高而增大
[答案]D.[解析]A、解离的目的是使组织细胞相互分离开来,A错误;B、清水漂洗的是多余的解离液,便于观察着色的染色体,B错误;C、药物X浓度为0时有丝分裂指数只有10%,表明多数细胞处于分裂间期,少数细胞处于分裂期,C错误;D、据图分析,药物X能抑制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义浓度升高抑制程度增大,D正确。故选D。
16.(2022·江苏·马坝高中高一期中)无丝分裂与有丝分裂最主要的区别是( )
A.核膜、核仁周期性地消失和重现 B.形成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少
C.形成的两个子细胞的大小不同 D.无染色体和纺锤体等结构的出现
[答案]D.[解析]A、无丝分裂过程没有核膜和核仁周期性地消失和重现,但这不是与有丝分裂最主要的区别,A错误;B、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形成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不变,B错误;C、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形成的两个子细胞的大小相同,C错误;D、无丝分裂过程中无染色体和纺锤体的出现,这是无丝分裂与有丝分裂最重要的区别,D正确。故选D。
17.(2022·江西新余·高一期末)已知药物X对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某同学将同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培养过程中进行不同的处理(其中甲组未加药物),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组细胞数,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合理的是( )
A.乙组加入了药物D后再进行培养
B.丙组先加入药物X,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D,继续培养
C.乙组先加入药物D,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X,继续培养
D.若药物X为蛋白质,则药物D不可能改变药物X的空间结构
[答案]B.[解析]ABC、根据图示,相同时间内,乙和丙两组中的细胞数目都大于甲组,由于甲组未加药物,且药物X对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所以甲组为对照组,乙组和丙组为加入药物组X组,丙组后半段的细胞数目低于乙组,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说明丙组培养一段时间后又加入了药物D,因此乙组加入了药物X,丙组先加入药物X,后加入药物D,AC错误,B正确;D、若药物X为蛋白质, 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因此D可能改变了药物X的空间结构,使得药物X失去活性,D错误。故选B。
18.(2022·贵州毕节·高一期末)将自体骨髓干细胞植入胰腺组织后可分化为“胰岛样”细胞,以替代损伤的胰岛B细胞,达到治疗糖尿病的目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骨髓干细胞与“胰岛样”细胞的基因组成不同,基因表达情况相同
B.“胰岛样细胞与胰岛B细胞基因组成不同,基因表达情况相同
C.骨髓干细胞与“胰岛样”细胞的基因组成相同,基因表达情况相同
D.骨髓干细胞与胰岛B细胞的基因组成相同,基因表达情况不同
[答案]D.[解析]A、“胰岛样”细胞由骨髓干细胞分化形成,二者基因组成相同,基因表达情况不同,A错误;B、“胰岛样”与由胰岛B细胞分化产生的,基因组成相同,基因表达情况也相同,B错误;C、“胰岛样”细胞由骨髓干细胞分化形成,以替代损伤的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二者基因组成相同,基因表达情况不同,C错误;D、骨髓干细胞和胰岛B细胞是同一个体的不同类型细胞,基因组成相同,存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表达情况不同,D正确。故选D。
19.(2022·陕西省神木中学高一期末)人的骨髓中有许多造血干细胞,它们通过增殖和分化,能不断产生其他种类的细胞。如图展示了造血干细胞分化成多种细胞的潜能。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与肥大细胞相比,造血干细胞的分化程度低,分裂能力强
B.过程b表示细胞分化,得到的各种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C.红细胞、巨核细胞和单核细胞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基因进行了选择性表达
D.造血干细胞分化成血小板和巨噬细胞,不能说明造血干细胞具有全能性
[答案]B.[解析]A、肥大细胞是由造血干细胞分化来的,与肥大细胞相比,造血干细胞的分化程度低,分裂能力强,A正确;B、图中a表示细胞分裂,b是细胞分化,得到的各种细胞遗传物质不发生变化,B错误;C、红细胞、巨核细胞和单核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分化来的,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C正确;D、造血干细胞分化成血小板和巨噬细胞,说明其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但不能形成完整的个体,因此不能体现细胞具有全能性,D正确。故选B。
20.(2022·云南·西南联大附属学校高一期末)图表示人体造血干细胞在离体条件下,经诱导形成神经细胞和肝细胞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图说明造血干细胞具有全能性
B.图中各细胞的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相同
C.①过程可发生遗传信息的传递
D.②过程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
[答案]C.[解析]A、图示造血干细胞经培养、诱导得到肝细胞和神经细胞,并未显示产生各种细胞,因而不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A错误;B、图中干细胞和神经细胞的出现是细胞分化的结果,即图中各细胞的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B错误;C、①过程是细胞增殖,可发生遗传信息从DNA→DNA的传递,C正确;D、②过程是细胞分化,实质是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即基因的选择性表达,遗传物质没有改变,B错误,故选C。
21.(2022·辽宁·高二期末)研究者进行了如下实验:将年轻人的体细胞去核后与老年人细胞核融合;将老年人的体细胞去核后与年轻人的细胞核融合。分别在体外培养。结果是前者不分裂,后者分裂旺盛。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核对细胞分裂影响大于细胞质的影响
B.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中心场所
C.细胞衰老可能与细胞分裂过程中端粒DNA序列缩短有关
D.衰老细胞可能产生更多的自由基,攻击蛋白质致使蛋白质活性下降
[答案]B.[解析]A、从材料中可知,细胞核“年轻”,融合后的细胞,就分裂旺盛,细胞核“年老”,融合后的细胞,不分裂,所以细胞核对细胞分裂影响大于细胞质的影响,A正确;B、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细胞代谢的中心场所是细胞质基质,B错误;C、目前解释细胞衰老机制的学说有端粒学说和自由基学说:根据端粒学说,细胞每分裂一次,端粒DNA序列就会缩短一截,C正确;D、根据自由基学说,细胞生命活动中,不断进行各种氧化反应,容易产生自由基,自由基攻击蛋白质,使蛋白质活性下降,导致细胞衰老,D正确。故选B。
22.(2022·山东济宁·高二期末)端粒DNA序列在每次细胞分裂后会缩短一截,发生端粒损伤,端粒损伤是细胞衰老的原因之一。端粒损伤会导致细胞内p53蛋白活化,进而抑制线粒体的功能,进一步加剧端粒损伤。端粒酶是一种由RNA和蛋白质形成的复合体,能够以自身RNA为模板,将变短的DNA末端重新加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线粒体中DNA分子也具有端粒DNA序列
B.增强线粒体的功能可以避免端粒的损伤
C.抑制p53蛋白活化的药物可用于延缓细胞的衰老
D.端粒酶在正常的体细胞中一直催化DNA末端加长
[答案]C.[解析]A、端粒存在于染色体上,线粒体中不存在端粒,A错误;B、DNA序列在每次细胞分裂后会缩短一截,发生端粒损伤,增强线粒体的功能不能避免端粒的损伤,B错误;C、细胞内p53蛋白活化会抑制线粒体的功能,进一步加剧端粒损伤,加速衰老,所以抑制p53蛋白活化的药物可用于延缓细胞的衰老,C正确;D、端粒酶在正常的体细胞中催化DNA末端加长,但不会一直增长,因为端粒酶是以自身RNA为模板的,D错误。故选C。
23.(2022·重庆·高一期末)脐血中含有大量的干细胞,储存脐血是为了防患于未然,以备将来通过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某些疾病,如白血病。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干细胞是一直保留着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
B.干细胞凋亡过程中仍然会出现基因选择性的表达
C.干细胞每分裂一次,其端粒就会缩短一截
D.干细胞衰老时细胞体积变大、多种酶活性降低
[答案]D.[解析]A、干细胞分化程度较低,是一直保留着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A正确;B、细胞凋亡过程中仍然会出现基因选择性的表达,翻译出其特有的蛋白质,促进凋亡的完成,B正确;C、根据端粒学说,随着细胞的增殖,每分裂一次,其端粒就会缩短一截,C正确;D、细胞衰老时细胞核体积变大、多种酶活性降低,D错误。故选D。
24.(2022·山东·滕州市第一中学新校高一期末)细胞自噬是在一定条件下“吃掉”自身的结构和物质的过程,通过该过程,细胞内受损的蛋白质或衰老的细胞器等可以被降解,其局部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自噬体也具有生物膜,该结构的生物膜来源于内质网
B.自噬体与溶酶体结合后,水解线粒体的酶是在溶酶体内合成的
C.衰老线粒体在自噬溶酶体中水解后的部分产物能被细胞再利用
D.图中内质网和高尔基体通过囊泡发生联系体现了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答案]B.[解析]A、据图可知,自噬体也具有生物膜,自噬体的生物膜最初来源于内质网,A正确;B、溶酶体含有大量的水解酶,因此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后,能降解衰老的线粒体,但水解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在核糖体中合成,B错误;C、从图中可以看出,衰老线粒体在自噬溶酶体中水解后产生的物质一部分被细胞再利用,一部分排出细胞外,C正确;D、内质网和高尔基体通过囊泡发生联系,内质网通过“出芽”形成囊泡,囊泡与高尔基体膜融合,这体现了细胞内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一定流动性,D正确。故选B。
25.(2022·宁夏·银川一中高二期末)下图为人体某早期胚胎细胞所经历的生长发育阶段示意图,图中①~⑥为各个时期的细胞,a~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医学家们正尝试利用①治疗某些顽疾,是因为①具有再生各种组织、器官的潜能
B.与①相比,②的表面积/体积比值下降,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能力也减弱
C.③④分别演变成⑤⑥的过程中,它们的细胞核遗传物质相同,表达的基因也相同
D.⑤⑥是高度分化后的细胞,它们的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收缩时,细胞进入衰老
[答案]C.[解析]A、图中①为早期胚胎细胞,具有再生各种组织、器官的潜能,A正确;B、与①相比,②细胞体积增大,表面积/体积比值下降,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能力减弱,B正确;C、③④分别演变成⑤⑥的过程为细胞分化,细胞核遗传物质相同,基因是选择性表达,C错误;D、高度分化的细胞衰老时,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收缩,D正确。故选C。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50分)
26.(10分2022·山东·滕州市第一中学新校高一期末)图1表示人体造血干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部分图像,图2表示该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数与核DNA数比例的变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造血干细胞形成各种血细胞,各类血细胞的功能各不相同,根本原因是_____。成熟红细胞失去全能性的原因是_____。
(2)图1中①〜④在一个细胞周期中的正确排序为_____(填序号),染色单体数和核DNA数目相等的细胞是中的_____(填序号),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处在细胞①所示时期时与细胞①的不同是_____。细胞④含有_____条染色体(已知人体细胞有23对染色体)。
(3)图2中BC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EF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
(4)研究发现,细胞能严格有序的增殖与细胞周期中存在保证核DNA复制和染色体分配质量的多个检验点有关。只有相应的过程检验合格,细胞才能顺利进入下一个时期。图2表示细胞周期简图及相应检验点位置,细胞中存在一种有丝分裂促进因子(MPF),可使A时期细胞顺利通过检验点4进入B时期,MPF在细胞周期中的活性变化是:在B时期先增大后减小,在A、C、D时期无活性。请推测若将A期细胞与去除核物质的B时期细胞融合,可引起的结果是_____。
[答案](1)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无细胞核
(2) ②③④① ②③ 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细胞板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 92
(3) DNA复制 着丝粒分裂
(4)使G2期细胞进入M期的时间提前
[解析](1)细胞分化的原因:基因选择性表达不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没有生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基因,失去全能性。(2)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期有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图中①形成新的核膜核仁是末期,②形成染色体是前期,③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是中期,④着丝点分裂向两极移动是后期,故排序是②③④①。染色单体数和核DNA数目相等的时期是前期、中期。植物细胞末期出现细胞板,扩展成细胞壁。人体细胞有23对染色体,即46条,后期着丝点断裂,加倍为92条。(3)图2中BC段染色体与核DNA数之比由1变为1/2,即完成了DNA复制,染色体数目不变,DNA数目加倍。EF段染色体与核DNA数之比由1/2变为1,即完成了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DNA数目不变。(4)去除核物质的B时期细胞含有MPF,与A期细胞融合,增大了细胞中MPF的含量,使使G2期细胞进入M期的时间提前。
27.(10分2022·河北武强中学高二期末)甲图为某高等动物体细胞有丝分裂部分时期的示意图,乙图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的关系,丙图表示该动物细胞在不同分裂时期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变化。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的细胞Ⅱ中有_____条染色体。
(2)乙图中表示DNA含量的是_____(填字母);与2时期相对应的是甲图中的细胞_____(填“Ⅰ”或“Ⅱ”)。
(3)某同学用自制的装片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时,发现细胞重叠,看不到染色体,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在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处于丙图中BC段状态的分裂期细胞,则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_____期。
(4)铬是一种对生物有毒害作用的重金属元素。科学家用铬处理洋葱根尖分生区的细胞,观察细胞的分裂指数和微核率来研究水中铬的毒性,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注:细胞分裂指数是指视野内分裂期细胞数占细胞总数的比例。微核是真核生物细胞中的一种异常结构,通常认为是在有丝分裂后期由丧失着丝点的染色体片段产生的。)
比较丁图和戊图,分析当铬离子相对浓度达到100时,细胞的微核率反而下降的原因可能是_____。
[答案](1)4
(2) a Ⅱ
(3) 没有解离、解离不充分或制片时没有按压载玻片 前期和中
(4)高浓度的铬离子抑制了细胞的有丝分裂
[解析](1)甲图所示Ⅱ细胞含有4个着丝粒,即4条染色体。(2)分析乙图:1中没有染色单体,染色体:DNA分子=1:1;2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之比为1:2:2,所以a、b、c分别表示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2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1:2:2,对应的是甲图中的细胞Ⅱ。(3)某同学用自制的装片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时,发现细胞重叠,看不到染色体,可能是该同学没有解离(或解离不充分或制片时没有按压载玻片),从而表现上述的结果。若在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处于丙图中BC段状态的分裂期细胞,由于BC段表示的是每条染色体含有两个染色单体,因此可表示有丝分裂的前期和中期,则图中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和中期。(4)由丁图可知,铬离子对细胞分裂能力的影响是铬离子能抑制细胞分裂,浓度越大抑制越强。比较丁图和戊图,当铬离子相对浓度达到100时,细胞的微核率反而下降的原因可能是高浓度的铬离子抑制了细胞的有丝分裂。
28.(10分2022·四川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期中)下图甲是某生物的细胞有丝分裂的简图,图乙表示该生物的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的染色体与核DNA数目比,图丙表示根尖各区细胞分裂与分化的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所示分裂顺序依次是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2)图乙中AC段在分子水平上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DE段变化发生的原因是_____。
(3)若图甲作为一个细胞周期,则还缺少处于_____期的细胞简图,图甲中B、C细胞位于图乙中的____段。
(4)观察根尖有丝分裂时应选择图丙中______(填图中的字母)区细胞做装片观察,该区域细胞特点是________。在④过程中,细胞核所含遗传物质__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改变,形成不同细胞的根本原因____________。
[答案](1)B→C→A→D
(2) DNA复制 相关蛋白质的合成 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
(3) 间期##分裂间期 CD
(4) b 呈正方形,排列紧密 不会 基因选择性表达##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
[解析](1)图甲中A是有丝分裂后期,B是有丝分裂前期,C是有丝分裂中期,D是有丝分裂末期,其分裂顺序依次是B→C→A→D。(2)图乙AC段发生DNA的复制和相关蛋白质的合成,为有丝分裂间期,发生DE段变化的原因是着丝点(粒)分裂,染色单体成为染色体。(3)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包括间期和分裂期,若图甲作为一个细胞周期,则还缺少处于间期的细胞简图,图甲中B(有丝分裂前期)、C(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位于图乙中的CD段,即每条染色体含有两条染色单体、2个DNA分子。(4)分生区细胞分裂旺盛,观察根尖有丝分裂时应选择图丙中b分生区,该区域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④过程为分化,该过程中细胞质所含遗传物质不会发生改变,发生分化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9.(10分2022·北京·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期末)为了研究从植物中提取的可可碱是否可以作为除草剂。某科研小组开展了可可碱对鬼针草 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和种子萌发影响的实验探究,结果如下表。请回答:
可可碱浓度
(mmol•L-1)
根尖细胞有丝分裂
种子发 芽率/%
有丝分裂指数%
分裂期细胞占比/%
前期和中期
后期和末期
0
3.73
3.04
0.69
81.5
0.1
2.90
2.16
0.74
68.1
0.5
2.10
1.72
0.38
18.6
1.0
1.96
1.72
0.24
2.3
注:有丝分裂指数=分裂期细胞数/观察细胞的总数×100%
(1)本实验需要制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制片过程中根尖解离需要用到的试剂是__________,图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部分细胞图像,箭头所指的细胞处于分裂期的__________期。
(2)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当可可碱浓度达到1.0mmol·L-1时 在分裂期的细胞中,后期和末期的细胞数目相对__________。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导致染色体无法移向细胞两极。
(3)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可可碱浓度的升高,种子发芽率________ 。为探究可可碱影响种子发芽率的可能原因,某同学提出假设:可可碱会降低种子中赤霉素的水平。现欲通过实验检验上述假设,请写出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盐酸(或盐酸和酒精) 中
(2)减少 可可碱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3)降低 以不同浓度的可可碱处理鬼针草种子,一段时间后测定各组种子中赤霉素的含量, 分析可可碱浓度与赤霉素含量的关系
[解析](1)本实验需要制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制片过程中根尖解离需要用到的试剂是盐酸(或盐酸和酒精)。箭头所指的细胞染色体的着丝点均排列在赤道板上,故为有丝分裂的中期。(2)由表可知,当可可碱浓度达到1.0mmol.L-1时,处于后期和末期的细胞所占比例明显低于其他浓度,说明处于这两个时期的细胞数目相对较少,产生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是可可碱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无法移向细胞两极。(3)根据表中数据可知,随着可可碱的浓度的升高,种子发芽率明显降低。实验目的是探究可可碱会降低种子中赤霉素的水平,因此自变量为可可碱浓度,因变量为赤霉素的含量,实验设计基本思路是以不同浓度的可可碱处理鬼针草种子,一段时间后测定各组种子中赤霉素的含量,分析可可碱浓度与赤霉素含量的关系。
30.(10分2022·北京·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期末)细胞具有一套调控“自身质量”的生理过程,通过细胞自噬以确保自身生命活动的稳态。
(1)_____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执行者。在细胞内的_____上形成多肽链,多肽链只有折叠成正确的_____,才具有正常的生物学功能。若发生错误折叠,则无法从内质网运输到_____而导致在细胞内过多堆积。
(2)错误折叠的蛋白质会聚集,影响细胞的功能,细胞内损伤的线粒体等细胞器也会影响细胞的功能。研究发现,细胞通过下图所示机制进行调控。
①错误折叠的蛋白质会被_____标记,被标记的蛋白会与_____结合,被包裹进_____,最后融入溶酶体中。
②损伤的线粒体也可被标记,并最终与溶酶体融合,其中的生物膜结构在溶酶体中可被降解并释放出_____、磷脂(甘油、磷酸及其他衍生物)和单糖等物质。
(3)细胞通过上述过程对蛋白质和细胞器的质量进行精密调控,其意义是_____(选填字母)。
a.降解产物可被细胞重新利用,可节约物质进入细胞消耗的能量
b.减少细胞内功能异常的蛋白质和细胞器,避免它们对细胞生命活动产生干扰
c.加快新陈代谢,促进物质排出细胞外
(4)酵母菌的线粒体在饥饿、光照、自由基的攻击等条件下会损伤,进而出现“自噬”现象。“自噬”过程中线粒体外会被双层膜包裹而成为“自噬体”,进而与溶酶体结合形成“自噬溶酶体”。下列关于线粒体自噬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
A.引起线粒体自噬的自由基若攻击蛋白质可导致其活性下降,攻击DNA可引起基因突变
B.“自噬体”和溶酶体结合形成“自噬溶酶体”的过程,体现了膜的流动性
C.若酵母菌所有线粒体完全“自噬”,则细胞呼吸产物积累会毒害细胞
D.线粒体自噬后形成的产物全部被排放至细胞外,避免对细胞造成损伤
[答案](1) 蛋白质 核糖体 空间结构 高尔基体
(2) 泛素 自噬受体 吞噬泡 氨基酸
(3)a、b
(4)D
[解析](1)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和执行者,不同的蛋白质具有不同的功能。在细胞内的核糖体上利用氨基酸形成多肽链,根据结构决定功能可知,多肽链只有折叠成正确的空间结构,才具有正常的生物学功能。若发生错误折叠,则无法从内质网运输到高尔基体进一步加工,而导致在细胞内过多堆积。(2)①分析题图可知,错误折叠的蛋白质会被泛素标记,被标记的蛋白会与自噬受体特异性结合实现信息交流,进而被包裹进吞噬泡,与溶酶体融合,最后在溶酶体中被降解。②线粒体的生物膜主要由蛋白质、磷脂、多糖等成分构成,故生物膜结构在溶酶体中可被降解后,即分别被水解为氨基酸、(甘油、磷酸及其他衍生物)和单糖等小分子物质,进而被释放出来。(3)a、降解产物是一些小分子的营养物质,可被细胞重新利用,可节约物质进入细胞消耗的能量,a正确;b、通过上述途径,不仅可以降解错误折叠蛋白,也可以降解损伤的细胞器,故可以减少细胞内功能异常的蛋白质和细胞器,避免它们对细胞生命活动产生干扰,b正确;c、该途径只能通过降解错误蛋白和损伤的细胞器产生一些小分子物质,不能加快新陈代谢,促进物质排出细胞外,c错误。故细胞通过上述过程对蛋白质和细胞器的质量进行精密调控,其意义是ab。(4)A、衰老是由自由基对细胞成分的有害进攻造成的,引起线粒体自噬的自由基若攻击蛋白质可导致其活性下降,攻击DNA可能造成基因突变,A正确;B、“自噬体”和溶酶体结合形成“自噬溶酶体”的过程,依赖生物膜的流动性,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性,B正确;C、若酵母菌所有线粒体完全“自噬”,则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其产物酒精的积累会对其造成毒害,C正确;D、线粒体自噬后形成的产物有用物质被细胞利用,废物被排放至细胞外,避免对细胞造成损伤,D错误。故选D。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