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杭州二中树兰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
展开树兰高级中学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
高一语文答案
- 填空题
(1)通灵宝玉 (2)薛蟠 甄英莲(香菱) (3) 秦可卿 妙玉
2.D
3.C
4.黛玉远离父亲,寄身外祖母家。寄人篱下的遭遇以及黛玉本身敏感多疑的性格使得她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走一步路。
她从贾母的语气中听到了对女子读书的不屑,所以改变了自己的回答。
- B
A.“深化了小说的环保主题”错误,属于“主题扩大”,小说表达的是人与土地分离的悲凉感,并非“环保主题”。
C.“开始反思自身的所作所为,感到惭愧”错误,小说最后写人们看到六安爷锄过的苗垅里的庄稼后的惊讶,是为了衬托六安爷对土地的挚爱深情,并非反思自身感到惭愧。
D.“另一方面也难免思想保守、无法与时俱进”错误,应是表现了六安爷对农村传统生活方式、对土地的固守。
6.A A.“孤僻”错误,应是对土地的执着,对农村传统生活方式的固守
7.答案①六安爷用这句话来回应村人的劝阻,由此能感受到他温和而又固执的性格特征;②百亩园即将不复存在,六安爷的眼睛也快要失明,他要过在百亩园劳作的“瘾”,由此体现他对土地的执着、对农村传统生活方式的固守,更能让读者体会到他即将与土地分离时内心的隐痛/热爱/不舍。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情节和语段作用的能力。“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这句话六安爷反复说,是六安爷委婉而坚定地对村里人劝阻他不要再去百亩园锄地的回答,这体现了六安爷性格中温和而又固执的特征。百亩园即将不复存在,六安爷的眼睛也快要失明,他要过在百亩园劳作的“瘾”,六安爷锄地是为了过瘾,是享受,是抓住最后的机会与土地告别,是他对农村传统生活方式最后的守护。这充分的体现了六安爷对土地的挚爱,体现了六安爷对失去耕地不忍心。
8.答案①锄作为一种农具,象征六安爷的人生和精神;②锄喻示劳动者与土地的亲密关系;③锄意味着传统的农业生产和生活方式;④锄代表着一种劳作行为,蕴含着六安爷对土地的热爱,又暗含着他对土地的告别。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标题含义的能力。解答时在理解标题“锄”本意的基础上,要注意它在文中是否还有比喻义、象征义、深层义、双关义等。本文标题“锄”是一种农具,象征着传统的农业,意味着传统的农业生产和生活方式;“锄”是像六安爷一样的农民与土地发生密切联系的工具,他通过“锄”与土地对话,象征着六安爷的人生和精神;“锄”是文中六安爷所做的事,一种劳作行为,这蕴含着六安爷对土地的热爱,这是从文章内容的角度概括;
“锄”可以说是传统的农具,农业的象征,而百亩园被卖之后,六安爷最后一次锄地,则体现出他对土地的不舍与告别。
9 C
10 D 解析:《左传》是中国第一部 叙事详备 的编年体史书。
11 C 解析:庖丁技艺高超的原因首先是追求“道”
12(3)如今,燕国的国君虐待老百姓,大王您去征代他,燕国的老百姓误以为您是要把他们从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所以用饭筐装着饭,用酒壶盛着酒浆来欢迎您。
参考译文(二)
齐国人攻打燕国,占领了它。别的诸侯国在谋划着要救助燕 国。齐宣王说:“不少诸侯在谋划着要来攻打我,该怎么办呢?”
孟子回答说:“我听说过,有凭借着方圆七十里的国土就统一天下的,商汤就是。还没有听说过拥有方圆千里的国土而害怕别国的。《尚书》说:‘商汤征伐,从葛国开始。天下人都相信他。所以,当他向东方进军时,西边国家的老百姓便抱怨;当他向南方进军时,北边国家的老百姓便抱怨。都说:‘为什么把我们放到后面呢?’老百姓盼望他,就像久旱盼乌云和虹霓一样。这是因为汤的征伐一点也不惊扰百姓。做买卖的照常做买卖,种庄稼的照常埋头耕耘。他诛杀那暴虐的国君,又一边抚慰那些受害的老百姓,就像天上降下了及时雨一样,老百姓非常高兴。《尚书》说:‘等待我们的王,他来了,我们也就复活了!’如今,燕国的国君虐待老百姓,大王您去征代他,燕国的老百姓误以为您是要把他们从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所以用饭筐装着饭,用酒壶盛着酒浆来欢迎您。可您却杀掉他们的父兄,掳掠他们的子弟,毁坏他们的宗庙祠堂,搬走他们的传世宝器,这怎么能够使他们容忍呢?天下各国本来就害怕齐国强大,现在齐国的土地又扩大了一倍,而且还暴虐无道,不施行仁政,这就必然会激起天下各国兴兵。大王您赶快发出命令,放回燕国俘虏中的老幼者,停止搬运燕国的宝器,再和燕国的各界人士商议,为他们选立一位国君,然后撤军。这样做,还可以来得及制止各国兴兵。”
13.D,非直抒胸臆
14.作者化用杜牧《泊秦淮》中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诗意,指出六朝亡国的教训已被人们忘记了。(2分)这三句借古讽今(2分),委婉地劝告宋统治者莫蹈六朝灭亡覆辙,应励精图治,富国强兵,抵御外患。(2分)用此三句作结尾,寓意深刻,催人警醒。
15.
1.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3.春江花朝秋月夜 往往取酒还独倾(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4.小学而大遗 吾未见其明也
5.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6.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16.A
玩世不恭:不把现实社会放在眼里,对什么事都采取不严肃的态度。逢场作戏:原指卖艺的人遇到合适的演出场地,就开始表演,后来指遇到机会,偶尔玩玩,凑凑热闹。根据语境,表现的是关汉卿对社会的态度,应选“玩世不恭”。脍炙人口:美味人人爱吃。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人们都称赞。爱不释手:喜爱的舍不得放下。此处强调的是关汉卿的《窦娥冤》被大家称赞,应选“脍炙人口”。咬文嚼字:过分斟酌字句,多用来指死抠字眼,也用来指对文字的反复推敲,十分讲究。字斟句酌:对每一字,每一句都仔细推敲,形容说话或写作的态度慎重。这里由过分抠字眼的意思,应选“咬文嚼字”。丰富多彩:内容丰富,种类多样。琳琅满目:形容美好的东西很多,多只书籍或工艺品。这里用来形容“艺术宝库”,应选“丰富多彩”。故选A。
- C
原句有一处语病,句式杂糅,“之所以……”句式和“……的原因”杂糅在一起,保留一个说法即可。故选C。
- ①但也只是千年绝唱②有自由就有担当
本题考查学生补写句子的能力。首先认真阅读文段,了解大意;然后可以根据空句的位置来判断,还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的提示来分析需要补写的内容。要求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还要注意字数的限制。
第一空处,由下句“而不是合唱”中的“不是”可知,所填写的句子应该是“是……”,由上句“唐诗宋词元曲是千年绝唱”可知,应该是“千年绝唱”,因为上句已经说出是“千年绝唱”,所以要填写的句子只能是强调句,要填写的句子应该是“但也只是千年绝唱”。
第二空处,由上句“有表达就有责任”和下句“有言论就有边界”可知,要填写的句子的结构为“有……就有……”,由上文“网络交流,不是在自家客厅里自说自话,需要尊重议事规则;公共空间,也不是锁在抽屉里的日记本,需要保持公共理性”可知,网络交流的特点是可以自由的发表言论,但是需要尊重规则,保持公共理性,也就是说可以自由发表观点,但需要承担责任,所以要填写的句子概括为“有自由就有担当”。
- (1)尊重议事规则;(2)保持公共理性;(3)有主体意识、媒介素养。
本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方法有:(1)整体阅读语言材料。把握语言材料的内容要点,即明确文中透露的信息点。(2)根据题干要求,对照语言材料进行搜索阅读,查找与题干相对应的信息源,辩别真伪,筛选所需信息。(3)在阅读的过程中理清文章的结构和作者的思路,将文章前后进行比照、勾连,归纳出文章大意。这是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的操作过程。整体感知的直接体现就是对文章内容的概括,概括准确是整体感知正确的表现,是深入解读的基础。整体感知的环节,对以往“字词句篇、语法修辞面面俱到”,“肢解式的模式分析”是一次革命,也是“学生主体地位”理念的贯彻与落实。
由材料“网络交流,不是在自家客厅里自说自话,需要尊重议事规则”可知,我们应该尊重议事规则;由材料“公共空间,也不是锁在抽屉里的日记本,需要保持公共理性”可知,我们应该保持公共理性;由材料“每个人有了这样的主体意识、媒介素养,才能呵护好我们共同的集体生活”可知,有主体意识、媒介素养。语句补写题,一般要求“根据材料内容”补写句子,要求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并且不能照抄材,同时有字数限制。补写的语句的内容来源于文本:具体来说,所补写的语句的内容、语言要从上下文的有关材料中去提和概括,离开文本不可能补写正确。所补写的语句与上下文的关系为:或引领下文,或总结上文,或与上下文衔接连贯。
20.【写作提示】
(一)材料解读本次作文由材料、写作任务、写作要求三部分组成。
这是一则蕴含辩证关系的新材料作文题,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材料由两段构成。第一段用“牛油果”来比喻拥有理想人格的人内心坚定。“牛油果”人格的特点是内核坚硬,“坚守自我”,拥有“坚定的内心”,三个同一范畴的近义词:坚硬、坚守、坚定。在反复强调中突出了主旨,考生不难把握。第二段是老子的名言,开头一个“却”字暗示深远,意味着第二则主旨与第一则的关系是相反或相对的,形成对比。“上善若水。事善能”取自《道德经》的第八章,考生需要一定的道家文化涵养和文言积累才能理解这句话,但是读不懂也没有妨碍,出题者下文用“随物赋形,溶江入海”为考生作出了解释,这种理想人格的特点是能够跟随外界的变化而变化,随遇而安,灵活应变,与时迁移,与外界交融,“能方能圆,曲直随形”,所以,第二则突出“改变”。
题目给定了两个看似对立的观点,使话题具有一定的思辨性,即围绕“坚守自我”“改变自我”两个基本概念的关系进行思考。
此题可以有三个基本的写作方向。
一是围绕“坚守自我”兼谈“改变自我”。可侧重思考:在这喧嚣的社会中,我们需要呵护心中的净土,找到心灵的归宿,不要让自己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迷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一个心静知足的人,不管在哪里都能生活得开心又心满意足。而在坚守这些的基础上可以适当“改变自我”。
二是围绕“改变自我”兼谈“坚守自我”。侧重于写“改变自我”:在这瞬息万变的社会中,为了求得自我的发展,我们无法让社会适应自己,有时必须改变自己,以求与社会和谐同步。一意孤行,最终只会与社会格格不入。但在改变的基础上也要在某些方面“坚守自我”。
三是围绕“改变自我与坚守自我的融合”,重点阐释两者构成的关系。既要改变自我,又要守住自我。既要适应社会的变化,又要坚守住内心的操守,做到“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使自己的志向在坚毅中走向升华,走向崇高;还要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在与外界的联系中发展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二)写作任务分解
①任务一:继往开来的新时代。“时代精神”是现在高考的热点主题。所以,写作时应联系当下社会生活,从当下实际出发,立足当下来写如何处理“改变自我”“坚守自我”没有明确表达“改变自我”“坚守自我”主题的,不能评为一类文和二类文。
②任务二:高质量青春。如何展示新时代新青年的风貌也是高考热点,因此,写作时要结合高中生的实际来写。
③任务三:综合材料。材料的内容在行文中有所体现,要有概述或分析。要由材料引出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④立意:活出自我,做一个快活的、真实的人;需要守住生命的中心,将自己沉淀在这一片喧嚣繁华中;在宇宙间做一颗不易被风吹散的“核”;守住原则,改变方式;等等。
【参考立意】
1.秉坚守之心,悟善变之道。
2.行若水,心益坚。
3.行若蒲苇,心若磐石。
4.坚定内心,审时度势。
5.坚守自我本心,灵活变通处事。
【优秀范文】
坚定内心,审时度势
拥有“牛油果”人格的人只走自己的路,不论世事如何动荡,都不会改变他们的内心;“流水”型人格的人如一泓清泉,善于审时度势,随物赋形,和光同尘。我认为,理想人格不是单纯的坚定不屈或与世推移,而是拥有坚定的内在,不为外界改变,同时又能溶江入海,改变世界。
一个人年轻时,有着强健的体魄和刚强的人格,少年的“不撞南墙不回头”是一种意气,“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是一种勇气,而当一个人渐渐成长,一味坚持,不懂变通,只能称为幼稚气,老子说:“上善若水”,像水一样刚柔并济,人才能真正走向成熟,才能让生命的境界更一步提升。
少年何妨梦摘星,敢向苍穹射天狼,意气风发、刚强坚定、不屈不挠是青春的风骨。
当历史的波涛耳边激荡,我看见一个个内心坚定的伟人激扬起一朵朵时代的浪花。眼见南宋败局已定,文天祥却知其不可为而举兵卫国,坚定的意志又怎会被元朝的高官厚位诱惑?陶渊明不愿心为形役,不为五斗米而折腰,选择归园田居,“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坚守心中的那篱精神的黄菊;抗美援朝之时,中国人民志愿军勇赴鸭绿江,就算长津湖的酷寒将战斗的姿态凝成冰雕,也动摇不了他们保家卫国的决心。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如何拥有高质量的青春?趁青丝还未染霜,趁心灵尚未蒙尘,坚定内心的理想,看守心中的月亮,让自己成为惊涛骇浪里屹立不倒、顶天立地的中流砥柱吧。
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适时变化、能屈能伸、通达权变是青春飞翔的姿态。
审时度势,并不是毫无原则的投机取巧、八面玲珑,而是坚守内心前提下的适宜权变、机智灵活。历史的雨巷冲刷出一片片青石板,让我不禁深思:如果韩信在受到胯下之辱后刚直不屈地对抗,还会有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神话吗?如果勾践战败后不忍辱负重、卧薪尝胆,他还能成功复国吗?适时变化并不意味着放弃内心的坚守,有时这是一种“曲线救国”的方式,是一种圆润处事的智慧。中国书法中也讲究收敛锋芒,以圆熟的手法写出守拙的气韵,我们只有将内心的坚定不移与机智通达结合起来,才能成功演出青春圆舞曲的二重奏。
内心守正,砥砺前行,做“刚强”矢志之人;随物赋形,处世圆满,也做“柔善”之士。和光同尘,与时舒卷;戢鳞潜翼,思属风云,然后内圣外王,立身这不确定的变化之世。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浙江省杭州市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第1次月考语文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浙江省杭州市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第1次月考语文试卷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文言文阅读,情景默写,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