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3年中考化学真题专项练习(全国通用)-50金属与氧气反应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417417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备考2023年中考化学真题专项练习(全国通用)-50金属与氧气反应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417417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备考2023年中考化学真题专项练习(全国通用)-50金属与氧气反应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417417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备考2023年中考化学真题专项练习(全国通用)-50金属与氧气反应
展开
这是一份备考2023年中考化学真题专项练习(全国通用)-50金属与氧气反应,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备考2023年中考化学真题专项练习(全国通用)-50金属与氧气反应 一、单选题1.(2022·山东菏泽·统考中考真题)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试剂与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选项物质试剂与操作方法A食盐固体(泥沙)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B铁钉除锈将铁钉浸泡在足量的稀硫酸中CCaCl2溶液(HCl)加入足量碳酸钙固体,过滤DN2(O2)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灼热的铜粉 A.A B.B C.C D.D2.(2022·广西河池·统考中考真题)要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其中方法正确的是A.氧化钙(碳酸钙)﹣﹣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B.氯化钾溶液(氯化镁)﹣﹣加入过量氢氧化钾溶液、过滤C.氧气(氮气)﹣﹣通过灼热的铜网D.碳粉(氧化铜)﹣﹣加入适量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3.(2022·浙江温州·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所示,两只燃烧匙里装有相同质量的镁粉与锌粉,分别在空气中加热燃烧,根据燃烧难易及剧烈程度不同,可推测镁与锌具有不同的A.颜色 B.熔点 C.金属延展性 D.金属活动性4.(2022·内蒙古通辽·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各组实验方案合理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分离KCl、MnO2固体混合物溶解,过滤B鉴别氯化钠和硝酸铵固体加水溶解C检验氯化钙溶液中是否混有盐酸取样,滴加酚酞溶液D除去铜粉中的碳粉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A.A B.B C.C D.D5.(2022·山东济宁·统考中考真题)用化学方程式对下列事实作出的解释,错误的是A.铝制品有良好的耐腐蚀性4Al+3O2═2Al2O3B.铁制品在潮湿环境中锈蚀3Fe+2O2Fe3O4C.氢氧化钠溶液因敞口放置发生变质2NaOH+CO2═Na2CO3+H2OD.碳酸氢铵因储存不当肥效降低NH4HCO3═CO2↑+NH3↑+H2O6.(2021·江苏泰州·统考中考真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化学实验室内不得尝试任何药品的味道B.为防止水污染应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C.绝对不能食用含有黄曲霉毒素的食物D.铝表面易形成致密氧化膜而“自我保护”7.(2021·湖南张家界·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区别硬水和软水取样,分别加入肥皂水,振荡B鉴别炭粉、铁粉和氧化铜粉末取样,分别滴加稀盐酸C区分KOH溶液和Ca(OH)2溶液取样,分别通入CO2D除去N2中少量的O2将混合气体通过装有铜丝网的玻璃管 A.A B.B C.C D.D8.(2021·湖南张家界·统考中考真题)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方法,下列推理中合理的是A.洗涤剂除油污是乳化作用,则汽油除油污也是乳化作用B.燃烧都伴随有发光、放热现象,则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C.在空气中铁制品比铝制品更易腐蚀,则铁比铝的金属活动性强D.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则稀盐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9.(2021·内蒙古鄂尔多斯·统考中考真题)分离、检验、鉴别、除杂是最基本的实验技能,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设计A分离CaO和CaCO3的固体混合物加适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固体并烘干B检验Na2CO3溶液中混有的Na2SO4取样,滴加BaCl2溶液,观察现象C鉴别NH4Cl和NH4NO3固体取样,加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D除去N2中混有的少量O2将气体缓缓通过足量的灼热铜网 A.A B.B C.C D.D10.(2021·山东临沂·统考中考真题)有关金属和金属材料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地壳和海洋中,大多数金属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B.生铁和钢都是铁合金,但钢的含碳量比生铁的高C.通常铝制品抗腐蚀性能比铁制品强D.铜不能和稀盐酸发生反应11.(2021·山东威海·统考中考真题)下列事实能用金属活动性解释的是①铝制品比铁制品耐腐蚀 ②用硫酸铜溶液和铁制取铜③用稀盐酸除铁锈 ④金属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②④12.(2021·湖北随州·统考中考真题)除杂和提纯是化学的基本实验技能之一,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物质所含杂质加入的试剂和操作ACO2CO点燃BN2O2灼热的铜网CCuCl2溶液FeCl2加入适量铁粉,过滤DCaOCaCO3适量的稀盐酸 A.A B.B C.C D.D13.(2021·江苏苏州·统考中考真题)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能实现的是A.B.C.D.14.(2021·陕西·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图示实验中能明显观察到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 B.C. D.15.(2021·湖南株洲·统考中考真题)经过实验探究,人们总结出了金属活动性顺序规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铝比铁更耐腐蚀,是因为铁更活泼B.工业上可以利用单质铁回收硫酸锌溶液中的金属锌C.铜、银单质分别与稀盐酸混合,铜置换出氢气更快D.金属活动性顺序可作为金属能否在溶液中发生置换反应的一种判断依据16.(2021·山东济宁·统考中考真题)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关系,不能实现的是A. B.C. D.17.(2021·江苏连云港·统考中考真题)回收含铜废料(主要成分为Cu)中的铜,部分实验流程如下:注:灼烧后得到黑色固体和残留物,残留物不溶于水和稀硫酸。下列关于该流程的说法,错误的是A.“灼烧”的主要目的是将Cu转变为CuO B.滤液X中的溶质为FeSO4C.“酸溶”和“还原”过程中发生的反应均为置换反应 D.将Cu、Fe混合物加入足量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Cu18.(2020·江苏无锡·统考中考真题)在给定条件下,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A.B.C.D.19.(2020·山东威海·统考中考真题)下列除去物质中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杂质)除杂方法ACuO(Cu)将物质在空气中加热BMnO2(NaCl)将物质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CCO(CO2)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浓硫酸DNaCl(Na2CO3)将物质溶解后,加适量石灰水,过滤,蒸发结晶 A.A B.B C.C D.D20.(2020·山东聊城·统考中考真题)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操作方法不能达到目的的是选项物质杂质(少量)选用试剂操作方法A食盐泥沙水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BFeCl2CuCl2Fe加入足量Fe粉,过滤CCaCl2溶液HClCa(OH)2加入过量Ca(OH)2DN2O2Cu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灼热Cu粉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1.B【详解】A、食盐易溶于水,泥沙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采取的方法正确;B、足量的稀硫酸不仅能与铁锈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还能与铁钉发生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能除去杂质但也能将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采取的方法错误;C、足量碳酸钙能与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可采用加入足量碳酸钙固体,过滤的方法除去氯化氢,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采取的方法正确;D、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粉时可与铜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而氮气不与铜发生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采取的方法正确;故选B。2.D【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一般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详解】A、CaO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钙难溶于水,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B、氯化镁能与过量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钾,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氢氧化钾(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C、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时可与铜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而氮气不与铜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D、CuO能与适量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碳粉不与稀硫酸反应,再过滤、洗涤、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故选:D。【点睛】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一般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3.D【分析】根据题意,两只燃烧匙里装有相同质量的镁粉与锌粉,分别在空气中加热燃烧,燃烧难易及剧烈程度不同,结合金属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进行分析判断。【详解】两只燃烧匙里装有相同质量的镁粉与锌粉,分别在空气中加热燃烧,如图所示镁粉燃烧时反应剧烈,根据燃烧难易及剧烈程度不同,说明镁比锌金属活动性强。故选:D。【点睛】本题难度不大,了解金属的化学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4.B【详解】A. 氯化钾溶于水,二氧化锰不溶于水,溶解、过滤后,洗涤、干燥可以得到二氧化锰,蒸发结晶可以得到氯化钾固体,错误。B. 加水溶解,氯化钠固体溶于水温度几乎不变,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温度降低,可以鉴别。正确。C. 氯化钙溶液为中性,盐酸为酸性,酚酞溶液在中性或酸性溶液中均为无色,无论是否混有盐酸均不会变色,错误。D.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同时铜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要保留的物质被除去,错误。故选:B。5.B【详解】A、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故铝制品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不符合题意;B、铁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反应生成铁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不是四氧化三铁,符合题意;C、氢氧化钠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从而变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不符合题意;D、碳酸氢铵易分解生成氨气、二氧化碳和水,故肥效降低,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不符合题意。故选B。6.B【详解】A.在化学实验室内不得尝试任何药品的味道,故A正确;B.为减少水污染应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而不能禁止使用,否则农作物会减产,故B错误;C.黄曲霉毒素是一种致癌物质,因此绝对不能食用含有黄曲霉毒素的食物,故C正确;D.铝具有自我保护作用,铝表面易形成致密的氧化膜可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故D正确。故选:B。7.D【详解】A、向水中加入肥皂水时,如果产生的泡沫较多,是软水,如果产生大量浮渣,是硬水,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B、稀盐酸不能和碳反应,和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溶液变成浅绿色,和氧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固体溶解,溶液变蓝色,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C、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钾反应生成碳酸钾和水,无明显现象,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水,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D、高温条件下氧气和铜反应生成氧化铜,而常温下不能反应,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D。 8.D【详解】A、洗涤剂除油污是乳化作用,但汽油除油污不是乳化作用,利用的是溶解原理,故选项推理错误。B、燃烧伴有发光、放热现象,但有发光、放热现象不一定是燃烧,如灯泡发光、放热,故选项推理错误。C、在空气中铁制品比铝制品更易腐蚀,不是因为铁比铝的金属活动性强,是因为铝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防止内部的铝进一步被氧化,因此铝制品抗腐蚀性强,故选项推理错误。D、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稀盐酸属于酸溶液,则稀盐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故选项推理正确。故选:D。 9.D【详解】A、加适量水溶解、碳酸钙难溶于水,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过滤、洗涤固体并烘干,得到碳酸钙和氢氧化钙,无法达到分离的目的,不符合题意;B、取样、滴加氯化钡溶液,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氯化钠,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氯化钠,均产生白色沉淀,无法检验,不符合题意;C、氯化铵和硝酸铵均属于铵态氮肥,均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氨气,产生刺激性气味,现象相同,无法鉴别,不符合题意;D、将气体缓缓通过足量的灼热铜网,铜与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铜,铜与氮气不反应,可除去杂质,符合题意。故选D。10.B【详解】A、地壳和海洋中,大多数金属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故选项正确;B、生铁和钢都是铁合金,但生铁的含碳量比钢的高,故选项错误;C、铝和氧气能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通常铝制品抗腐蚀性能比铁制品强,故选项正确;D、铜活泼性低于氢,铜不能和稀盐酸发生反应,故选项正确。故选:B。11.C【详解】①铝比铁活泼,但是铝制品比铁制品耐腐蚀,是因为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不符合题意; ②用硫酸铜溶液和铁制取铜,是因为铁比铜活泼,铁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符合题意;③用稀盐酸除铁锈,是因为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不符合题意;④金属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是因为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铜排在氢后,氢后金属与酸不反应,符合题意。故能用金属活动性解释的是②④。故选C。12.B【详解】A、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助燃,常用来灭火,故当二氧化碳中含有杂质一氧化碳时,点不燃,应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网来除去一氧化碳,A操作错误;B、灼热的铜网可与氧气反应生成固体氧化铜,但不与氮气反应,B操作正确;C、铁比铜活泼,故铁可将氯化铜中的铜置换出来,生成氯化亚铁,反而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C操作错误;D、盐酸可与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而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D操作错误。故选B。13.A【详解】A、铜和氧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和稀硫酸生成硫酸铜,正确;B、硫燃烧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和水生成亚硫酸,错误;C、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生成铁,铁和盐酸生成氯化亚铁,错误;D、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碳酸钠和氯化钾反应没有沉淀、气体、水生成,不能发生反应,错误。故选A。14.C【详解】A、磁铁能吸引铁,不能吸引锌,可将铁粉和锌粉分离,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干冰升华,只是状态的变化,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铜与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铜,可观察到生成黑色物质,说明发生了化学变化,符合题意;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C。15.D【详解】A、金属铝比铁更耐腐蚀,是因为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铁在空气中生锈后,铁锈很疏松,不能阻止里层的铁继续与氧气、水等反应,因此铁不耐腐蚀。事实上铝比铁活泼,选项A不正确;B、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铁排在锌后面,单质铁不能把锌从硫酸锌溶液中置换出来,选项B不正确;C、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和银都排在氢后面,不能把稀盐酸中的氢置换出来,选项C不正确;D、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因此金属活动性顺序可作为金属能否在溶液中发生置换反应的一种判断依据,选项D正确。故选D。16.C【详解】A、碳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高温生成一氧化碳,正确;B、镁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氧化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正确;C、氯化钾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钾,硝酸钾不能生成沉淀气体水,故不能转化为硫酸钾,错误;D、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碳酸钠和盐酸生成氯化钠,正确。故选C。17.C【详解】A、“灼烧”的主要目的是将Cu转变为CuO,故选项正确;B、铁和硫酸反应生成FeSO4,滤液X中的溶质为FeSO4,故选项正确;C、“酸溶”是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属于复分解反应,“还原”是稀硫酸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D、将Cu、Fe混合物加入足量稀硫酸中,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铜不和稀硫酸反,过滤得Cu,故选项正确。故选:C。18.B【详解】A、硫在氧气中点燃生成二氧化硫,可以一步实现,故A正确;B、二氧化碳没有还原性,不能还原三氧化三铁,故B不正确;C、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可以一步实现,故C正确;D、铝和氧气生成氧化铝,可以一步实现,故D正确。故选B。19.D【详解】A、铜和氧气加热反应生成氧化铜,去除氧化铜中杂质通可以加热,故A正确。B、氯化钠溶于水,二氧化锰不溶于水,去除二氧化锰中氯化钠可以加水溶解,过滤,对滤渣,洗涤,干燥,故B正确。C、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去除一氧化碳中二氧化碳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浓硫酸,故C正确。D、石灰水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将物质溶解后,加适量石灰水,过滤,蒸发结晶,氯化钠中还含有氢氧化钠,故D错误。故选:D。20.C【详解】A、食盐易溶于水,泥沙不溶于水,通过溶解、过滤、蒸发即可除去泥沙等到食盐,选项正确;B、铁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所以向含有氯化铜的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足量铁,铁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再过滤除去剩余的铁粉,得到氯化亚铁溶液,选项正确;C、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钙后会有部分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引入新杂质,选项错误;D、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灼热Cu粉,氧气与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铜,氮气不与铜反应,选项正确,故选C。【点睛】除杂的原则:1、除杂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欲保留的物质反应;2、不能引入新杂质;3、最佳的除杂方法是除杂剂与杂质反应生成欲保留的物质。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备考2023年中考化学真题专项练习(全国通用)-62金属的防锈措施,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备考2023年中考化学真题专项练习(全国通用)-58金属矿物,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备考2023年中考化学真题专项练习(全国通用)-52金属与酸的反应原理,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