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酸碱盐科学探究题专题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酸碱盐科学探究题专题课件PPT,共4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中考题型分析,中考题型突破,有气泡产生,生成白色沉淀,少量铁粉合理即可,反应物是否过量,硫酸钠和氯化钡反,K2CO3,无明显现象,产生白色沉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科学探究题考查的核心为离子检验,探究的一般步骤为:①提出问题;②猜想与假设;③制订计划;④进行实验;⑤收集证据;⑥解释与结论;⑦反思与评价;⑧表达与交流。常见的科学探究有物质成分(包括变质、反应进行程度、废液成分等)探究和无明显现象反应是否发生(包括酸碱中和反应、NaOH与CO2反应、CO2与水反应等)的探究。
方法指导1. NaOH、Ca(OH)2变质探究(对应针对训练1、2):(1)NaOH 变质探究
类型一 物质成分的探究
(2)Ca(OH)2 变质探究
2. 反应进行程度的探究(对应针对训练3、4):当A、B两种物质在溶液中发生反应生成C、D时(A、B、C、D均溶于水),反应进行程度分三种情况:
①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含有C、D;②反应物A过量⇒溶液中含有A、C、D;③反应物B过量⇒溶液中含有B、C、D。
【注意】检验溶液中溶质成分时,生成物C和D一定存在,只需检验A或B是否过量即可。
3. 废液成分的探究(对应针对训练5、6、7):(1)废液成分分析。对于废液中成分的分析,主要考查物质或离子共存问题。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实质是溶液中各离子间的反应,具体分析如下:①不发生反应的离子,一定存在于溶液中;②能发生反应的离子,其中某一种离子可能存在;③根据混合后废液中出现的现象判断一定有的物质,再找出不能共存的离子。【注意】一定有的离子和一定没有的离子不需要检验,可能有的离子,才是此类题探究的方向。
(2)废液处理:①酸性废液:一般加入适量熟石灰充分反应后排放,如果题中是加过量物质,可采用加石灰石的方法。②碱性废液:一般加入适量稀硫酸处理。③含重金属离子铜离子的废液:一般加入适量熟石灰或足量铁粉处理。
针对训练1. 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在空气中久置的某氢氧化钠样品是否变质,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A、B、C、D四组探究实验。【查阅资料】氯化钙、氯化钡溶液都呈中性。【实验探究】取适量该氢氧化钠样品,加足量的水溶解,将得到的溶液分别加入四支试管中,再向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稀盐酸(足量)、酚酞溶液、氢氧化钙溶液、氯化钙溶液,如图所示。
【分析与结论】(1)上述四组实验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填序号)。(2)实验A中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说明该氢氧化钠样品已经变质;若该氢氧化钠样品已经变质,则C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继续探究】(3)为了探究氢氧化钠样品的变质程度,兴趣小组的同学又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实验,请完成下列表格:
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变为红色
Na2CO3 + Ca(OH)2 === CaCO3↓ + 2NaOH
【实验反思】(4)下列试剂可以分别代替(3)实验中足量氯化钡溶液和酚酞溶液的是_______(填序号)。A. 足量氯化钙溶液;氯化镁溶液 B. 足量氢氧化钡溶液;氯化镁溶液C. 酚酞溶液;足量氯化钡溶液 D. 足量稀盐酸;酚酞溶液(5)为除去变质NaOH样品溶液中的碳酸钠,下列方法合理的是____(填序号)。A. 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过滤 B. 滴加适量的氢氧化钙溶液,过滤C. 滴加适量的氢氧化钡溶液,过滤 D. 滴加适量的氯化钡溶液,过滤
2.(2022凉山彝族自治州改编)农场需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为了确保改良效果,需要对库存的熟石灰是否变质进行检测。同学们从农场实验室取了一定量的熟石灰样品,对其成分进行如下探究。【提出问题】熟石灰样品的成分是什么?【猜想假设】猜想一:Ca(OH)2 ;猜想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猜想三:CaCO3 。熟石灰变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Ca(OH)2 和CaCO3
Ca(OH)2 + CO2 === CaCO3 ↓ + H2O
【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小明同学认为猜想二正确。
Na2CO3 + Ca(OH) === 2NaOH + CaCO3 ↓
【反思交流】(1)小丽同学认为小明的结论不合理,她认为猜想一也可能正确,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琳同学认为要想验证猜想二正确,还需再进行如下实验:取实验①中未溶解的固体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适量稀盐酸,若观察到 ______________,则猜想二正确。(3)熟石灰存放时应________保存。农业上使用库存较久的熟石灰时要检测其成分。
烧杯底部较多未溶解的固体也可能是氢氧化钙
3. 做“中和反应”实验时,小聪同学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硫酸,过了一会儿后发现忘了滴加酸碱指示剂,于是他停止滴加稀硫酸。同学们对反应后溶液中含有哪些溶质展开了讨论。【提出问题】上述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作出猜想】猜想一:溶质是Na2SO4;猜想二:溶质是Na2SO4和NaOH;猜想三: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查阅资料】Na2SO4溶液呈中性。
2NaOH + H2SO4
=== Na2SO4 + 2H2O
Na2SO4和H2SO4
【实验探究】小聪同学设计如下的实验方案:
黑色粉末消失(或减少),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方案评价】同学们讨论了小聪的实验方案后认为:(1)方案一存在缺陷,该方案不能证明猜想一是正确的,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方案二也不能证明猜想三是正确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学们经过讨论,一致认为方案三能够证明猜想三是正确的,并讨论除此方案外,还可以向烧杯的溶液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 进行证明。【实验反思】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要考虑____________________。
酚酞溶液不变红色,溶液还可能显酸性(合理即可)
应也能生成白色的硫酸钡沉淀,不能证明溶液中有H2SO4
4.(2022武威)竹麻通过生石灰、草木灰(主要成分是K2CO3)浸泡以及打浆、抄纸等步骤可制得纸张。某兴趣小组模拟古代造纸技术,他们将一定量的生石灰、K2CO3用足量的水溶解后,过滤得到澄清溶液。澄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猜想假设】猜想一:只含有KOH;猜想二:含有KOH、_________;猜想三:KOH、Ca(OH)2 。【设计实验】
【交流反思】(1)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含有KOH、Ca(OH)2 的废水直接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某小组同学对废水做如下处理(见下图)。C烧杯中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时,说明废水中已无KOH、Ca(OH)2 。
Na2CO3 + Ca(OH)2 ===
CaCO3 ↓ + 2NaOH
5.(2022齐齐哈尔)学习酸、碱、盐相关知识之后,同学们对氢氧化钙产生了浓厚兴趣,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取一定量氢氧化钙溶液于四支试管中,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1)试管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试管乙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3)试管丙中出现白色沉淀。(4)请写出试管丁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以上实验,同学们对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实验探究】实验结束后,小华同学将试管丙中物质过滤,把所得滤液与试管丁中的溶液倒入一个干净的烧杯中混合,过一会儿先有气泡冒出,后有白色沉淀生成,从而确定混合前试管丁中溶液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产生白色沉淀(或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HCl + Ca(OH)2 ===
CaCl2 + 2H2O
【提出问题】混合后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成分是什么?【进行猜想】猜想一:NaCl;猜想二:NaCl、CaCl2 ;猜想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计实验】
【反思拓展】实验后的废液若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会造成水体污染,需将废液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NaCl、Na2CO3 (或氯化钠、碳酸钠)
碳酸钠(或Na2CO3)
6.(2022宿迁)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做了以下两个实验:①CuSO4溶液和BaCl2溶液反应;②CuSO4溶液和NaOH溶液反应。(1)写出实验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2)实验结束后,将两个实验后的废液倒入同一干净的烧杯中,充分混合后过滤,得到滤液呈无色,则滤液中一定不含的离子是_______。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仍为紫色,则滤液呈____性。(3)该小组的同学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继续进行如下探究:【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CuSO4 + BaCl2 === BaSO4↓ +
【作出猜想】小红认为:只有NaCl;小亮认为:可能有NaCl、BaCl2 ;小明认为:可能有NaCl、BaCl2、Na2SO4。【交流讨论】从物质共存的角度分析,你认为________同学的猜想一定不正确。你的猜想是________________。【设计实验】请设计实验证明谁的猜想正确。
NaCl、Na2SO4
Na2CO3(或Na2SO4,合理即可)
7.(2018山西)化学实验过程经常会产生一定量的废液,经过无害化处理可有效防止水体污染。在一次实验课上,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完成了 NaOH 溶液和 Na2CO3 溶液的鉴别,并对废液成分展开探究。
活动一通过小组合作,同学们完成了下图所示的三组实验。实验中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个)。
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或CaCl2 + Na2CO3 === CaCO3↓+ 2NaCl)
活动二小雪将六支试管中的剩余物倒入一个洁净的大烧杯中(右图),充分搅拌、静置,观察到杯内上层是无色溶液,下层有白色沉淀,由此可以确定:上层溶液中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以及一定含有的离子。小组同学对上层溶液中还可能含有的离子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上层溶液中还可能含有什么离子?【猜想与假设】上层溶液还可能含有OH-、CO32-、Ca2+中的一种或几种。
(或产生红褐色沉淀,合理即可)
滴加过量的BaCl2溶液[或
继续滴加CuSO4溶液(或
FeCl3溶液,合理即可)
Ca(NO3)2溶液],静置
(1)小明同学对方案一提出质疑,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经过综合分析,最终确定上层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3)将烧杯内物质过滤,滤渣回收,向滤液中加入适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处理后再排放。
Cl-、OH-、 CO32- (或钠离子、氯离子、氢氧根离子、碳酸根离子)
溶液中有CO32-(或
Na2CO3)也会使酚酞变红,无法判断是否含OH-[或溶液中有CO32-
(或Na2CO3),溶液也显碱性,无法判断是否含OH-,合理即可]
1. 探究思路:思路1:检验反应物是否消失或减少,据此判断该反应是否发生。思路2:检验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判断该反应是否发生。2. 探究方法:(1)酸碱中和反应(无明显现象的中和反应,如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酸和碱的中和反应,通过检验反应后H+或OH-是否消失来确定。
类型二 无明显现象反应是否发生的探究
加入试剂检验H+ (或OH- ):①若没有产生对应的现象,说明溶液中H+(或OH- )消失,即酸碱发生了反应;②若出现了对应的现象,说明溶液中有H+(或OH- ),无法验证酸碱是否发生反应。【注意】酸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物为盐和水。无明显现象的中和反应,盐中的离子和水在反应前后均存在于溶液中,无法通过检验生成物来判断反应是否发生。(2)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方案一:通过检验CO2是否消失来确定。CO2消失的原因,除了可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外,还可能是CO2 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水或与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水发生反应,所以必须设置如下对照实验。
方案二:通过检验是否有Na2CO3(或CO32-)生成来确定。方法如下:取样于试管中,加入足量酸溶液,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或取样于试管中,加入少量含Ca2+或Ba2+ 的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产生。
(3)二氧化碳与水反应。通过检验是否有 H2CO3 生成来确定。H2CO3 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但是需要设置对照实验,来同时排除CO2和H2O的干扰,步骤如下图所示(取三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分别进行实验)。【注意】CO2消失的原因,可能是与水发生反应或溶于水,故不能通过检验CO2是否消失来确定反应是否发生。
针对训练1.归纳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小明在归纳整理化学知识时发现:CO2与NaOH溶液、CO2与H2O、稀盐酸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时均无明显现象。【提出问题】如何证明上述反应确实发生了?【规划方案】(1)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有气泡产生,则可证明CO2与NaOH溶液确实发生了反应。(2)欲证明CO2与H2O发生了反应,可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若溶液变成红色,则证明CO2与H2O确实发生了反应。
【项目实施】小明用上述的思路和方法完成“稀盐酸与NaOH溶液”是否发生反应的探究。(3)向稀盐酸与NaOH溶液混合后的溶液中滴加几滴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证明发生了反应。小红提出反对意见,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小红认为:将无色酚酞溶液滴入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溶液变成_____色,再滴入稀盐酸,观察到溶液颜色__________即可证明发生了反应。
溶液也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交流与反思】(5)通过上述小红同学的实验探究,小组同学总结认为:可以通过证明变化过程中某一反应物的消失,来证明反应的发生。通过上述实验(1)和(2)的探究,你能总结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证明反应的发生。
2.(2022泰安)在学习了常见的酸和碱后,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在老师引导下开展实验探究活动,请你参与下列活动。【实验探究】将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硫酸混合,观察不到明显现象,为证明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硫酸发生了反应,三名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
(1)测定溶液pH变化的方法。甲同学在实验过程中测得pH变化如图1所示,则该同学是将____(填字母序号)。a. 氢氧化钾溶液滴入稀硫酸中 b. 稀硫酸滴入氢氧化钾溶液中(2)测混合过程中的温度变化。乙同学在实验过程中测得反应混合溶液的温度变化如图2所示,说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钾溶液发生的反应是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图2中B点表示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KOH和H2SO4恰好完全反应
(3)借助于酸碱指示剂。丙同学通过图3所示实验,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也证明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硫酸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出问题】针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大家纷纷提出了猜想。【猜想与假设】猜想一:只有K2SO4;猜想二:有K2SO4和H2SO4;猜想三:有K2SO4和KOH。
H2SO4 === K2SO4 + 2H2O
【进行实验】为了验证猜想,学习小组选用Fe2O3粉末和BaCl2溶液,进行如下探究:
固体粉末减少(或消失),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复习课件:专题六 科学探究题(含答案),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类型1,MgNO32,K2SO4,有白色沉淀生成,有白色沉淀产生,Na2CO3,类型2,实验与结论,稀盐酸或,反应物是否过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精品课件专题十九 科学探究题(含解析),共60页。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项突破(课件)专项六 科学探究(含答案),共4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实验探究的要素,差别大,反应温度,铝表面的氧化,膜起保护作用,Na2CO3,碳酸钠与,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过程,无明显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