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中考物理一模试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专题10 内能 内能的利用-学易金卷:2023年中考物理一模试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展开这是一份专题10 内能 内能的利用-学易金卷:2023年中考物理一模试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10内能内能的利用解析版docx、专题10内能内能的利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8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10 内能 内能的利用
内能
一、单选题
1.(2023湖北武汉外国语学校一模)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古诗词中加点字能够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流水落花春也去,天上人间
B.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C.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D.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答案】B
【解析】
A.流水落花春也去,天上人间”中的“流水落”,是物体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中的“香如故”,是扩散现象,是气体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B符合题意;
C.“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中的“风烟望”,烟是可见的,是物体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
D.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中的“尘埃也”,尘埃是可见的,是物体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2023福建南平一模)如图,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这一特性的是( )
A.利用水冷却 B.利用水做功
C.利用水造雪 D.利用水扑火
【答案】A
【解析】
A.利用水进行冷却,利用的是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他物质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可以吸收更多的热量。故A符合题意;
B.利用水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没有利用水的比热容大,故B不符合题意;
C.利用水造雪,液态的水变为固态的雪,这是凝固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利用水扑火,是用水隔绝空气,减少可燃物与空气接触,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2023江西抚州临川一中一模)下列事例中,利用做功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在饮料中加冰块,饮料变凉 B.夏天,柏油路被阳光晒温度升高
C.火车经过,铁轨温度升高 D.用电热壶烧水,水温升高
【答案】C
【解析】
A. 在饮料中放入一些冰块,饮料变凉,饮料放出热量,内能减少,温度降低,这是通过热传递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不符合题意.B. 柏油路在阳光的照射下,柏油路吸收太阳的热温度升高,内能增加,这是通过热传递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不符合题意.C.火车经过,火车与铁轨之间存在摩擦,克服摩擦做功,铁轨内能增加,温度升高.符合题意.D. 用电热壶烧水,水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这是通过热传递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2023河南洛阳一模)如图所示,以下是我们学习内能的四个实验,根据实验过程描述,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向下迅速压缩气体后松手,观察到硝化棉燃烧后活塞被向上推起,活塞被推起的过程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B.乙图:瓶内空气推开瓶塞,内能减少,瓶口出现的白雾是汽化现象
C.丙图:抽出玻璃板,下瓶中出现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表明气体间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D.丁图:悬挂重物不能把两块铅块分开,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没有斥力
【答案】A
【解析】
A.硝化棉燃烧后活塞被向上推起,硝化棉的燃烧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故A正确;
B.瓶内空气推开瓶塞,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白雾,故B错误;
C.上方的二氧化氮气体密度大,抽去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可能是扩散现象,但也可能是重力的作用,故不能表明气体间可以发生扩散现象,故C错误;
D.悬挂重物也不能把两块铅块分开,这说明分子间是存在引力的,分子间也有斥力,故D错误。
故选A。
5.(2023辽宁鞍山一模)关于图所示的热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炙热的铁水具有内能,冰冷的冰块没有内能
B.图乙中冬天搓手取暖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图丙中用湿毛巾冷敷降温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减小人体的内能
D.图丁中能量转化与汽油机做功冲程能量转化都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答案】C
【解析】
A.不管物体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故A错误;
B.冬天搓手取暖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手的内能,此过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B错误;
C.用湿毛巾冷敷降温,湿毛巾从人体吸收热量,使人体降温,内能减小,所以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减小人体的内能,故C正确;
D.向下压活塞,对筒内空气做功,空气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汽油机做功冲程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二者能量转化不同,故D错误。
故选C。
6.(2023陕西渭南一模)过桥米线是有名的风味小吃,汤鲜肉嫩、料香、米线滑润,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以下有关过桥米线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将米线从汤中捞出,温度降低后内能减小
B.在煮沸的鸡汤中加入食盐能很快入味,说明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C.鸡汤温度高,说明鸡汤含有的热量多
D.米线放入汤内后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内能
【答案】C
【解析】
A.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内能减小,故将米线从汤中捞出,温度降低后内能减小,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分子运动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在煮沸的鸡汤中加入食盐能很快入味,说明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物体含有热量,故C错误,符合题意;
D.米线放入汤内后温度升高,米线吸收热量,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内能,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2023江苏苏州一模)将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分别倒入两个完全一样的试管中,然后将这两个试管同时放入温度较高的热水中,如图所示。经过足够长的时间以后,试管中的水和煤油从热水中吸收的热量分别为Q1、Q2,温度升高分别为Δt1、Δt2,则(已知c水大于c煤油)( )
A.Q1=Q2,Δt1>Δt2 B.Q1>Q2,Δt1=Δt2
C.Q1=Q2,Δt1=Δt2 D.Q1>Q2,Δt1<Δt2
【答案】B
【解析】
已知煤油和水的质量相等、初温相同,分别倒入两个完全一样的试管中,且,经过足够长的时间以后,试管中的煤油和水的末温相同,升高的温度相同,即,由可得,水从热水中吸收的热量更多,即,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2023新疆乌鲁木齐乌市八中校考一模)在我们日常的生活环境下,若烧开质量为2kg、初温为20℃的一壶水,吸收了8.4×105J的热量后,它的温度可能是( )
A.80℃ B.100℃ C.120℃ D.130℃
【答案】B
【解析】
烧开质量为2千克、初温为20℃的一壶水,吸收了8.4×105J焦耳的热量后,他的温度,即水加热后的温度为100℃+20℃=120℃,但因为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它的温度可能是100℃。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9.(2023安徽合肥第四十八中学一模)关于热量、温度、内能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C.物体放出热量,内能会减小,其温度可能不变
D.热量不可能从内能小的物体向内能大的物体传递
【答案】C
【解析】
A.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热量,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含有热量,故A错误;
B.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但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内能增加,但温度保持不变,故B错误;
C.物体放出热量,内能一定减小,但温度不一定降低,如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放出热量、内能减少,但温度保持不变,故C正确;
D.热传递的实质是内能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或者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内能大的物体温度不一定高,内能小的物体也可能向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热量,故D错误。
故选C。
10.(2023北京北师大实验中学一模)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低的物体一定比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内能少
B.两杯水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可能不相等
C.海波熔化时温度不变,它具有的内能一定不变
D.若物体的温度为 0℃,则物体可能不具有内能
【答案】B
【解析】
A.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温度和状态等有关,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内能不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少,故A错误;
B.两杯水升高相同的温度,由于不知道两杯水的质量是否相同,因此吸收的热量可能不相等。故B正确;
C.海波熔化时,吸收热量,内能增大,但温度不变,故C错误;
D.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0℃的物体也有内能,故D错误。
故选B。
11.(2023安徽芜湖一模)如图甲、乙、丙、丁所示实验,涉及的研究对象分别是:①厚玻璃筒内气体;②盒内气体;③铁丝;④气缸内燃气。在发生下列物理过程时,以上研究对象的内能减小的有(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解析】
①厚玻璃筒内的气体被压缩时,活塞对气体做功,瓶内气体温度升高,气体的内能增加,故①不符合题意;②盒内的气体推动盖飞出时,气体对盖做功,气体的内能化为盖的机械能,盒内气体内能减小,故②符合题意;被弯折的铁丝发热,是人对铁丝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③不符合题意;④汽缸内的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时(即做功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气体的内能减小;故④符合题意。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12.(2023江西抚州临川一中一模)用分子动理论观点对下列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氧气被压缩装入钢瓶——分子间有空隙
B.破碎的玻璃无法复原——分子间存在排斥力
C.挂在室外的湿衣服变干了——分子不停地无规则运动
D.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块挤压后会粘在一起——分子间存在吸引力
【答案】B
【解析】
A.氧气被压缩装入钢瓶是由于气体分子间隔随着压力的变大而减小,证明了分子间有间隔,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破碎的玻璃无法复原是因为破碎后的玻璃碎片间的分子间隔太远,所以引力无法发挥作用,故B错误,符合题意;
C.挂在室外的湿衣服变干了是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块挤压后会粘在一起,证明了分子间存在吸引力,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3.(2023河南洛阳一模)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
B.物体的内能增加,定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C.热传递过程中,热量由内能大的物体传向内能小的物体
D.一块0℃的冰熔化成0℃的水后,温度不变,内能变大
【答案】D
【解析】
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只存在于热传递或热交换过程中,不能说含有或者具有热量,故A错误;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物体内能增加,可能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功,故B错误;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具有温度差,所以内能可以自动地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而不一定是由内能大的物体传向内能小的物体,故C错误;冰是晶体,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所以一块0℃的冰熔化成0℃的水后,温度不变,但内能增加了,故D正确。
故选D.
14.(2023湖南长沙一模)小李喜欢喝咖啡,冲调咖啡时总能闻到浓浓的香味.以下关于咖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咖啡在变冷的过程中,内能不断增加
B.咖啡在变冷的过程中,以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内能
C.咖啡香飘四溢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运动
D.咖啡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答案】A
【解析】
A.咖啡在变冷的过程中,放出热量,温度降低,内能不断减少,故A错误;
B.咖啡在变冷的过程中,向周围空气放出热量,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故B正确;
C.咖啡香飘四溢是因为咖啡的香味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扩散到空气中,故C正确;
D.物体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所以咖啡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故D正确.
故选A.
15.(2023辽宁鞍山统考一模)甲、乙两种物质,质量之比为4:1,放出热量之比是3:1,则它们的比热之比和降低温度之比分别是下列四种情况,可能满足题设条件的是①1:1,3:4; ②2:1,1:3; ③1:2,3:2; ④1:3,9:4.
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③ D.①②④
【答案】B
【解析】由题知,m甲:m乙=4:1,甲、乙两物体放出的热量:Q甲:Q乙=3:1,因为Q放=cm△t,所以。
①、甲乙物体比热容之比和升高温度之比1:1,3:4,,故①正确;
②、甲乙物体比热容之比和升高温度之比2:1、1:3,则==≠,故②错;
③、甲乙物体比热容之比和升高温度之比1:2、3:2,则=,故③正确;
④、甲乙物体比热容之比和升高温度之比1:3、9:4,则=,故④正确。
故选B。
二、多选题
16.(2023北京北师大实验中学一模)小莉根据表中的数据,得出以下四个结论, 其中正确的是( )
几种物质的比热容 c/[ J/(kg℃)]
水
4.2×103
冰
2.1×103
酒精
2.4×103
砂石
0.92×103
煤油
2.1×103
铝
0.88×103
水银
0.14×103
铜
0.39×103
A.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可能相等
B.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比热容一定相等
C.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铝块,降低相同的温度,铜块放出的热量一定少
D.初温相等的酒精和砂石,吸收相等的热量后, 砂石的末温可能比酒精的末温低
【答案】ACD
【解析】
A.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有的也相同,如冰和煤油的比热容相同,故A正确;
B.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比热容不同,如水和冰比热容不同,故B错误;
C.铜的比热容比铝的比热容小,由Q放 = cmΔt可知,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铝块,降低相同的温度,铜块放出的热量一定多,故C正确;
D.酒精的比热容比砂石的比热容大,吸收相等的热量后,由Q吸= cmΔt可知,酒精的质量和升高温度的乘积(mΔt)小,若酒精的质量比砂石的质量小的多,则酒精升高的温度可能比砂石的温度升高的多,使酒精的末温比砂石的末温高,故D正确。
故选ACD。
三、填空题
17.(2023河南洛阳一模)今年由于气候异常,形成“八月桂花九月香”的奇异现象,“桂花飘香”这是___________现象。新冠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飞沫传播的方式与花香飘散的方式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答案】扩散 不同
【解析】“桂花飘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是扩散现象;新冠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飞沫传播是物体做了机械运动,因此飞沫传播的方式与花香飘散的方式不同。
18.(2023广东揭阳一模)节日里,大家都喜欢燃放鞭炮,鞭炮声是由火药爆炸时引起空气 _____产生的。但是燃放烟花爆竹时会闻到强烈的火药味,这是 _____现象,会严重污染大气。目前,我国多数地区已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这是采用 _____的方法控制噪声的。
【答案】振动 扩散 声源处
【解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鞭炮的爆炸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构成物质的分子总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会使人们闻到浓烈的火药味,这是扩散现象;声音可以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减弱。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
19.(2023重庆九龙坡育才中学一模)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之瑰宝。当用温度为85℃、质量为200g的热水泡茶时,一段时间后,热水温度降低至35℃,则热水放出的热量是______J;其内能是通过______的方式改变的(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答案】4.2×104 热传递
【解析】热水放出的热量;用温度为85℃的热水泡茶时,一段时间后,热水温度降低至35℃,该过程热水放出热量,内能减小,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热水的内能。
20.(2023吉林松原统考一模)中医博大精深,是我国的四大国粹之一。“艾灸”时通过_______(选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穴位处的内能。熬制中药的过程中,闻到浓浓的药味儿,说明分子在_______。
【答案】热传递 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解析】“艾灸”是用点燃艾条产生的热刺激人体穴位,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内能;整个房间内弥漫着艾草香味,这是因为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21.(2023福建泉州一模)学敬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小华给奶奶购买了一个暖手袋,如图。暖手袋装热水取暖,是利用了水的________大;奶奶的手感到暖和,是通过_________的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
【答案】比热容 热传递
【解析】暖手袋装热水取暖,利用了水比热容比较大的特点,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降低相同的温度,水放出的热量多;奶奶的手感到暖和,手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升高,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
22.(2023福建南平一模)如图,在气缸A中密封有压缩空气,B是一个被销钉K锁住的活塞,C是一支温度计。若活塞与气缸壁间没有摩擦,当把销钉拔出后,活塞向_____(填“左”或“右”)运动,气缸A内气体对外做功,温度计的示数___________。
【答案】右 减小
【解析】由题意可知,若活塞与气缸壁间没有摩擦,当把销钉拔出后,活塞向右运动,气缸A内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温度减小,温度计的示数减小。
23.(2023安徽宿州一模)如图所示,在用塞子封闭的瓶内装有少量的水,用打气筒往瓶内打气,瓶内空气内能 _____(填“增大”或“减少”),当瓶塞跳起来时,可以看到 _____出现了“白雾”,说明水蒸气遇冷 _____(填物态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气体内能 _____(填“增大”或“减少”)。
【答案】增大 瓶内 液化 减少
【解析】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用打气筒往瓶里打气,压缩气体做功,则瓶内空气的内能增大;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本身的内能减小,当瓶塞跳起来时,瓶内的空气对瓶塞做功,使瓶内空气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瓶内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滴,所以可看到瓶内出现白雾。
24.(2023广东揭阳一模)热熔钻工艺是在金属薄板上一次加工出孔技术,热熔钻头采用耐磨、耐高温的硬质材料制成。钻头与金属薄板接触时,钻头高速旋转,使钻头和薄板之间剧烈摩擦,用___________(选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温度瞬间达到几千摄氏度,此过程中_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_ 能,由于温度超过金属的熔点,钻头附近的金属迅速熔化,钻头继续施加向下的压力,几秒钟就在金属薄板上贯穿一个孔。
【答案】做功 机械 内
【解析】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钻头高速旋转,使钻头和薄板之间剧烈摩擦,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物体内能增大,温度升高,实现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25.(2023江西抚州临川一中一模)2021年10月16日,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送入太空空间站。火箭在发射时,为了避免对发射台的损坏,在发射台下建造了一个巨大的水池,它是利用水的 ___________大的特性和水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来降低发射台的温度;返回舱进入大气层落回地面过程中温度会升高,这主要是通过 ___________的方式使返回舱内能增加。
【答案】比热容 做功
【解析】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起到对发射台的降温作用;返回舱的外壳温度很高,这是因为返回舱进入大气层时克服空气摩擦,这是通过的做功的方式增大了火箭的内能,温度升高,像火球一样把外壳烧焦了。
26.(2023广东佛山一模)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装置,分别给质量、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忽略散热损失,两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两种液体的初温是______,加热相同的时间,甲、乙吸收的热量之比是______,甲、乙的比热容之比是______。
【答案】20°C 1︰1 3︰7
【解析】根据图象可知,甲、乙两种物质的初温都是20°C;用两个相同的加热器分别给质量、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加热相同的时间,吸收相同的热量,即吸收的热量之比为1:1;都加热90°C,甲升高的温度为90°C-20°C=70°C,乙升高的温度为50°C-20°C=30°C,根据公式Q=cmΔt可知,吸收的热量、物质的质量相同时,比热容之比与升高的温度之比成反比,即c甲:c乙=Δt乙:Δt甲=30°C: 70°C=3:7
内能的利用
一、单选题
1.(2023江西抚州临川一中一模)如图是内燃机工作循环中的一个冲程,它是( )
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
【答案】C
【解析】
图中两气门都关闭,活塞下行,且火花塞点火,所以这是内燃机的做功冲程。
故选C。
2.(2023福建泉州一模)如图是四冲程内燃机工作循环中的一个冲程,它是( )
A.压缩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B.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做功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答案】B
【解析】
图中的两个气门关闭,活塞向上运动,因此这是压缩冲程。在压缩冲程中将活塞的机械能转化为气缸内气体的内能。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2023广东深圳一模)在科幻大片《流浪地球》中有这样一个场景:主人公为帮助地球脱离木星的吸引,点燃了木星上的可燃气体,从而将地球推离木星。以下与推离过程中能量转化方式相同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A.科幻大片《流浪地球》中,点燃木星上的可燃气体将地球推开,此过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相当于内燃机的做功冲程;A图中进气阀、排气阀关闭,活塞向上运动,为压缩冲程,故A不符合题意;
B.B图中,进气阀、排气阀关闭,活塞向下运动,为做功冲程,此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B符合题意;
C.C图中,进气阀打开,排气阀关闭,活塞向下运动,为吸气冲程,故C不符合题意;
D.D图中,进气阀关闭,排气阀打开,活塞向上运动,为排气冲程,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2023江苏苏州一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活塞压缩空气,空气温度升高,硝化棉燃烧,这里用到的研究方法有转换法
B.图乙:水蒸气对瓶塞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增加
C.图丙:能量转化类似图甲
D.图丁:“比较不同燃料燃烧时放出热量”实验时根据水加热的时间来比较放出热量的多少
【答案】A
【解析】
A.图甲中活塞压缩空气,空气温度升高,硝化棉燃烧,通过硝化棉燃烧可知内能增加,用到转换法,故A正确;
B.图乙中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塞子冲出时,水蒸气对塞子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减少,故B错误;
C.图甲中迅速向下压活塞,由于压缩玻璃筒内的空气对其做功,使得空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图丙中两个气门关闭,活塞向下运动,是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两个图中能量转化不同,故C错误;
D.图丁实验中,两种燃料燃烧给水加热,通过水升高的温度来比较燃料燃烧放热的多少,故D错误。
故选A。
5.(2023河南周口一模)关于热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春暖花开,香味弥漫,令人心旷神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当物体没有对外做功或外界也没有对物体做功时,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不一定增多
C.柴油机顶部的火花塞可以将吸入的柴油空气混合物点燃
D.一锅水的比热容一定比一杯水的比热容大
【答案】A
【解析】
A.闻到花香味属于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A正确;
B.当物体没有对外做功或外界也没有对物体做功时,这时当物体吸收热量时,此时内能一定增多,B错误;
C.柴油机吸入的是空气,且其做功是利用压缩气体使其自行着火燃烧,C错误;
D.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质量无关,D错误。
故选A。
6.(2023辽宁鞍山一模)2022年6月5日,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升空。关于运载火箭发射升空时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的燃料热值较小
B.大量“白气”涌向四周是扩散现象
C.燃料燃烧时将内能转化为化学能
D.燃气主要通过热传递使周围的空气内能增大
【答案】D
【解析】
A.运载火箭的燃料一般选择热值比较大的,这样在燃烧相同质量的燃料时,可以释放更多的热量,故A错误;
B.“白气”属于水蒸气遇冷液化的小水珠,而扩散是分子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所以大量“白气”涌向四周不是扩散现象,故B错误;
C.火箭发射升空时,首先燃烧燃料,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燃气的内能,故C错误;
D.喷出燃气时,会释放大量热量,主要通过热传递使周围的空气内能增大,故D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
7.(2023天津和平一模)如图所示,在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把活塞迅速压下去,看到硝化棉燃烧。这是因为活塞压缩空气,使空气的______,这一过程与内燃机工作的______冲程原理相同。
【答案】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压缩
【解析】当把活塞迅速压下去后,活塞压缩空气做功,空气的内能增加,温度上升,当温度达到硝化棉的着火点时,看到的现象是硝化棉燃烧;活塞压缩空气使空气内能增加,这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在内燃机的四个冲程中,压缩冲程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这一过程与内燃机工作的压缩冲程原理相同。
8.(2023河南洛阳一模)2022年12月4号晚上8点,神舟十四载人飞船返回舱带着陈冬、刘洋、蔡旭哲三位宇航员,安全返回地球。返回舱穿越大气层时温度升高,这是通过___________选填“做功”或“热传递”增加其内能的;这与内燃机的___________冲程的能量转化相同。某单缸四冲程汽油机飞轮转速1200r/min,则该汽油机每秒钟对外做功___________次。
【答案】做功 压缩 10
【解析】返回舱在通过大气层时,与空气发生摩擦,此时返回舱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该过程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也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燃料温度升高;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飞轮转速是1200r/min,即每秒钟转20圈,完成40个冲程,做功10次。
9.(2023辽宁鞍山一模)热机是把内能转化为_____能的机器; 有经验的柴油机维修师,不用任何仪器,只是靠近柴油机排气管口闻一下,并将手伸到排气管口附近感觉一下尾气的温度,就能初步判断这台柴油机的节能效果。在同样负荷的情况下,尾气的柴油味越_____(填“浓”或“淡”),柴油机的效率越高;尾气温度越_____(填“高”或“低”),柴油机越节能。当柴油在发动机内燃烧不充分时会冒“黑烟”,这时发动机的效率_____(选填“升高”、“不变”、“降低”)。
【答案】机械 淡 低 降低
【解析】热机是把燃料燃烧释放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器;尾气的柴油味浓、颜色黑都说明柴油没有充分燃烧,浪费了燃料,这样柴油机的效率会低;尾气的温度高,说明散失的热量多,柴油机的效率低,反之,柴油机的效率高,即节能;冒“黑烟”说明燃烧不充分,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占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总能量的比值就小,所以效率降低。
10.(2023陕西渭南一模)如图所示,清扫车在创建文明城市中大显身手清扫车作业过程中,给清扫车提供动力的是汽油机的______冲程,用水作为汽油机的冷却剂是利用水的______较大;清扫车某路段匀速行驶10min消耗汽油0.2kg,这些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______J。(q汽油=4.5×107J/kg)
【答案】做功 比热容 9×106
【解析】清扫车工作时,做功冲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给清扫车提供动力;水做汽油机的冷却剂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他物质相比,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这些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放=mq汽油=0.2kg×4.5×107J/kg=9×106J
11.(2023安徽宿州一模)已知柴油的热值为4.3×107J/kg,一台效率为40%的柴油机,当输出8.6×106J的有用功时,柴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_____J,消耗了_____kg柴油。
【答案】2.15×107 0.5
【解析】热机效率公式为,所以,柴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由Q放=mq可得,消耗柴油的质量
12.(2023陕西西安一模)“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过年时有一种“摔炮”将其用力扔到地上,炮就响了,此过程通过_________的方式改变了物体的内能;拆开发现里面有粗砂粒和火药,燃放烟花爆竹时能闻到浓烈的火药味,这是因为分子_________。普通鞭炮内的火药热值是3.76×106J/kg,一次完全燃烧3kg的火药释放的能量是_________J。
【答案】做功 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1.128×107
【解析】鞭炮与地面发生碰撞时,对鞭炮做功,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此过程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了物体的内能;燃放烟花爆竹时能闻到浓烈的火药味,这是扩散现象,是因为火药燃烧后的产物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火药完全燃烧释放的能量Q放=mq=3kg×3.76×106J/kg=1.128×107J
13.(2023江苏苏州一模)汽油机是热机的一种,如图甲所示是一台单缸四冲程汽油机工作状态示意图,由图可以看出,此冲程是_________冲程,能量转化情况与_________(选填“乙”或“丙”)图相同;若该汽油机飞轮的转速是2400r/min,则汽油机每秒钟对外做功_________次。
【答案】做功 乙 20
【解析】图甲所示冲程中,进气门和排气门关闭,活塞向下运动,火花塞产生电火花,故此冲程为汽油机的做功冲程,在此过程中,燃气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图乙中,高温水蒸气将塞子冲出时,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图丙中,活塞压缩筒内气体,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气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对比三图所示情景的能量转化情况可知,图甲所示冲程的能量转化情况与乙图所示情景的能量转化相同;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中,经历四个冲程,飞轮转动两周,对外做功一次,因为该汽油机飞轮的转速是2400r/min=40r/s,所以飞轮每秒转动40周,则汽油机每秒钟对外做功20次。
14.(2023黑龙江大庆一中一模)如图甲所示为四冲程汽油机工作过程中的一个冲程,此冲程是依靠________(填“外力”或“惯性”)来完成的,该过程的能量转化情况与图________相同。若汽油机1s内对外做功15次,则其曲轴的转速为________r/min。
【答案】惯性 乙 1800
【解析】观察图发现,此时汽油机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是汽油机的压缩冲程,该冲程靠飞轮惯性完成;乙图中迅速下压活塞,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筒内空气温度升高;丙图酒精燃烧将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汽油机的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气缸内温度升高,故该冲程与乙图能量转化情况相同;汽油机1s内对外做功15次,则一分钟对外做功的次数,每对外做功一次,飞轮转动两周,所以曲轴一分钟转动,即飞轮转速为。
三、计算题
15.(2023江苏苏州一模)小明将质量为20kg的水从25℃加热到75℃,【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天然气的热值为3.5×107J/m3】。求:
(1)这些水吸收的热量;
(2)若天然气燃烧的热量中50%被这些水吸收,则需要多少m3天然气。
【答案】(1)4.2×106J;(2)0.24m3
【解析】
(1)水吸收的热量
Q吸=cm(t-t0)=4.2×103J/(kg℃)×20kg×(75℃-25℃)=4.2×106J
(2)天然气燃烧放出的热量
烧开这壶水需要天然气的体积
16.(2023甘肃武威二模)用燃气灶烧水,燃烧0.5kg的煤气,使50kg的水从20℃ 升高到70℃ 。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煤气的热值为4.2×107J/kg。求:
(1)0.5kg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2)水吸收的热量;
(3)燃气灶烧水的效率。
【答案】(1)2.1×107J;(2)1.05×107J;(3)50%
【解析】
(1)0.5kg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Q放=m煤气q=0.5kg×4.2×107J/kg=2.1×107J
(2)水吸收的热量
Q吸=cm(t﹣t0)=4.2×103 J/(kg℃)×50kg×(70℃﹣20℃)=1.05×107J
(3)煤气灶的效率
17.(2023湖南长沙一模)王大刚同学和家人在郊外野餐,用木炭烧水。铁锅内装有5kg水,把水从18℃加热至98℃,总共用了0.6kg木炭。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如果木炭的热值为2.8×107J/kg。求:
(1)在这个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
(2)在这个过程中木炭完全燃烧放出多少热量;
(3)此过程中铁锅烧水的效率是多少?
【答案】(1)1.68×106J;(2)1.68×107J;(3)10%
【解析】
(1)水吸收的热量
(2)木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Q放=mq=0.6kg×2.8×107J/kg=1.68×107J
(3)铁锅烧水的效率
18.(2023福建泉州一模)现代农村已逐渐使用天然气灶取代土灶,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将质量为2.5kg、初温为20℃的水加热到100℃,若使用土灶需要燃烧干木材0.35kg,改用天然气灶,需燃烧天然气0.035m3。已知干木材热值为1.2×107J/kg,天然气热值为4.0×107J/m3,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求:
(1)水吸收的热量;
(2)土灶的效率;
(3)天然气灶效率与土灶效率的比值。
【答案】(1)8.4105;(2)20%;(3)3
【解析】
(1)水吸收的热量为
Q吸=cm水(t-t0)=4.2×103J/(kg‧℃)×2.5kg×(100℃-20℃)=8.4×105J
(2)干木材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Q放=m柴q柴=0.35kg×1.2×107J/kg=4.2×106J
土灶的效率为
(3)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Q放′=m天然气q天然气=0.035kg×4.0×107J/kg=1.4×106J
天然气灶的效率为
所以天然气灶效率与土灶效率的比值
19.(2023安徽合肥第四十八中学一模)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其热值为3.6×107J/m3,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
(1)小明家一个月要用10m3的天然气,则完全燃烧这些天然气可放出多少热量?
(2)若这些热量有70%被水吸收,可将多少kg、20℃的水烧开(在标准大气压下)?
【答案】(1)3.6×108J;(2)750kg
【解析】
(1)10m3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Q放=Vq=10m3×3.6×107J/m3=3.6×108J
(2)由题知
Q吸=70%Q放=70%×3.6×108J=2.52×108J
由Q吸=cm(t﹣t0)可得
2.52×108J=4.2×103J/(kg•℃)×m×(100℃﹣20℃)
解得m=750kg,因此能把750kg的水从20℃加热到100℃。
20.(2023广东揭阳一模)我国自主研制的“红旗HQ3”无人驾驶汽车在某段平直公路上进行测试,汽车以18m/s的速度匀速行驶了10min,已知汽车发动机的牵引力是1000N,发动机的效率是40%,(燃油的热值为4.5×107J/kg)试求:
(1)汽车牵引力所做的功是多少?
(2)发动机消耗燃油是多少?
【答案】(1)1.08×107J;(2)0.6kg
【解析】
(1)由可得汽车行驶的距离为
汽车牵引力所做的功(有用功)为
(2)由 得燃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由得发动机消耗燃油的质量
21.(2023广东佛山一模)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蒸汽机的出现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的时代,极大的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蒸汽机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燃料加热蒸汽锅炉中的水,蒸汽锅炉中的水沸腾为水蒸气,蒸汽推动活塞运动。如图所示,有一辆质量为100t的蒸汽机车在一段平直的轨道上匀速运动,它所受的阻力为车重的0.2倍,当它运行2400m时,需要完全燃烧200kg煤。(已知:q煤=3×107J/kg)求:
(1)在加热水的过程中,把质量为2t,初温为25℃的水加热至沸腾,水需要吸收多少热量?(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
(2)完全燃烧200kg煤可以放出多少热量?
(3)蒸汽机车在平直轨道上运行时的效率?
【答案】(1)6.3×108 J;(2)6×109 J;(3)8%
【解析】
(1)水吸收的热量为
(2)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3)蒸汽机车的重力为
因为蒸汽机车在平直的轨道上匀速运动,所以
故其蒸汽机车行驶的过程中所做的有用功为
所以蒸汽机车在平直轨道上运行时的效率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17 热学、光学实验-学易金卷:中考物理一模试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17热学光学实验解析版docx、专题17热学光学实验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05 压强-学易金卷:中考物理一模试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05压强解析版docx、专题05压强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18 力学实验-学易金卷:2023年中考物理一模试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18力学实验解析版docx、专题18力学实验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