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3年中考语文模拟卷(陕西专用)
- 2023年中考语文模拟卷三(陕西专用)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年中考语文模拟卷四(陕西专用)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年中考语文模拟卷五(陕西专用)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年中考语文模拟卷七(陕西专用)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年中考语文模拟卷八(陕西专用) 试卷 0 次下载
2023年中考语文模拟卷六(陕西专用)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语文模拟卷六(陕西专用),文件包含2023年中考语文模拟卷六陕西专用解析版docx、2023年中考语文模拟卷六陕西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中考语文模拟卷六(陕西专用) (本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17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2分)A.挚友(zhí) 亘古(gèn) 亵渎(xiè) 抑扬顿挫(cuò)B.狭隘(ài) 辱没(mò) 虬枝(qiú) 颠沛流离(pèi)C.凛冽(lǐn) 徘徊(huái) 呜咽(yàn) 顿开茅塞(sè)D.称职(chèn) 纤维(qiān) 蹒跚(pán) 纷至沓来(tà)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2分)A.肥硕 修茸 眼花潦乱 恃才放旷 B.荣膺 烟囱 孜孜不倦 浅尝辄止C.暄嚣 祈祷 栩栩如生 珊珊来迟 D.涉猎 雷霆 浮光略影 深临其境3.经典诗文默写。(6分)【在第(1)~(7)题中任选五题,在(8)-(10)题中任选一题】(1)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2)停杯投箸不能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其一)》)(3)天接云涛连晓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渔家傲》)(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采葵持作羹。(《十五从军征》)(5)令初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门庭若市。(《邹忌讽齐王纳谏》)(6)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回也不改其乐。(《〈论语〉十二章》)(7)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回延安看母亲!(贺敬之《回延安》)(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茅盾《白杨礼赞》)(10)油蛉在这里低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4.名著阅读。(3分)时不可失。必须在敌人援军到达之前把桥占领。于是再一次征求志愿人员。红军战士一个个站出来愿意冒生命危险,于是在报名的人中最后选了三十个人。他们身上背了毛瑟枪和手榴弹,马上就爬到沸腾的河流上去了,紧紧地抓住了铁索一步一抓地前进。(选自《红星照耀中国》)文段中的“桥”指的是_________(填写名称),红军之所以最终能取得这场战斗的胜利,除了敌军自以为能守住桥,不舍得炸桥外,更主要的是因为________。 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①看一个人的前途,首先要看他的思维广度。②思维的广度决定着财富的多寡,而思维的广度又取决于思维方式。③采用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决定着一个人拥有什么样的前途?④如果你总是停留在那种非左即右、非黑即白、非对即错、非此即彼的单一思维方式里面,那么你永远只能在成功的外围兜圈子。⑤所以,建立一种多元的思维模式,才能很好地化解问题,取得成功,从而拥有一个立体饱满的人生。(1)下面对第①句主谓部分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1分)A.看一个人的前途,||首先要看他的思维广度。B.看一个人的前途,首先||要看他的思维广度。C.看一个人的前途,首先要看他的||思维广度。D.看一个人的前途,首先要看||他的思维广度。(2)第③句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复句类型来看,第④句属于__________复句。(1分) 二、综合性学习(8分)6.请你参加以“我的青春偶像”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活动一:写主题】(1)请将“青春偶像”正确、规范、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中。(1分)【活动二:谈偶像】(2)请与同学交流你最喜欢的一名偶像,并说明原因。(2分)偶像姓名:_______________喜欢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三:获启示】(3)下面材料给了你怎样的启示?(2分)在喜欢偶像类型的问题上,21%的学生喜欢的是歌手,20.6%的学生喜欢影视明星,18%的学生喜欢的偶像是体育明星,12%的学生喜欢的是作家,10%的学生喜欢伟人,9.6%的学生喜欢主持人,喜欢科学家的学生占5.6%,喜欢其他偶像的是3.2%。【活动四:诚邀请】(4)学校拟邀请区团委王老师于4月2日下午三点在学校礼堂,为全体学生作“如何正确选择青春偶像”的专题报告。请你以阳光中学的名义,写一份邀请函。(3分)邀请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阳光中学2022年3月30日 三、阅读(45分)现代文阅读(29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2分)【材料一】人类的行为正在改变着地球气候,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一种趋势,科学家和环境保护组织不断发出警告:如果我们不立刻行动起来保护环境,阻止气候变暖,那么人类总有一天会毁灭地球,不能继续生存下去。“碳”耗用得多,导致地球暖化的元凶“二氧化碳”也制造得多。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手段一是碳封存,二是碳抵消。与之相关的概念“碳中和”的提出为人类解决气候变暖这一难题提供了方向。(摘编自网络相关资料)【材料二】【材料三】①2月11日,新加坡新闻网站Eco-business近日发布的一份分析报告称,为兑现绿色奥运这一承诺,中国不仅实践了绿色电力交易机制,更以北京冬奥会为契机,用实际行动开拓性地在张家口建立起一套精细的可再生能源电网示范性项目。②文章称,冬奥会加速了张北可再生能源柔性直流电网的建设,张家口风能和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快速增长,达到23.4GW。中国在长距离传送电力上的一个长期挑战,就是电网不够柔性,而张家口的柔性直流电网项目开创性地建立了一套新型电力系统,能够应对新能源发电量的间歇性等问题。③文章预测,张家口1——2月份的总发电量中,将有60%的电力来自风能和太阳能,超过当地所需,也超过河北其他地区和北京的清洁能源电力占比。(《外媒:中国用实际行动兑现绿色奥运》,中国日报网,2022年2月15日)【材料四】①成为奥林匹克史上唯一一座“双奥”之城的北京正在创造更多第一——包括举办首届实现碳中和的奥运会。②聚焦清洁能源和绿色交通等议题的美国“CleanTechnica”网站刊登文章称,2012年,伦敦夏季奥运会首次制定了可持续性管理体系。2020年东京奥运会设法利用新技术减少赛事的碳排放。相比之下,冬奥会的情况更加复杂,因为冰雪运动对能源需求更高。③英国路透社称,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氢气生产国,一直在努力寻求清洁能源储运技术的突破。本届赛会期间,主办方投放了超过800辆氢燃料汽车。整个冬奥期间,85%的车辆使用电力或氢气。美国《自然》杂志网站也谈道,中国严格的防疫政策客观上降低了与赛会相关的交通运输强度,削减了数以十万吨计的碳排放。同时,中国种植了约6000万棵树,并在比赛区域部署氢燃料、天然气和纯电动车辆,以对冲某些难以避免的温室气体排放。(摘编自《首届“碳中和”奥运会创造历史》,《中国青年报》,2022年2月9日)【材料五】①据雅虎日文网站报道,北京冬奥会已经圆满结束,但本届奥运会为打造“绿色奥运”而格外注重环保和节能所做出的努力仍令外界印象深刻、记忆犹新。②国家速滑馆是北京冬奥会唯一新建的冰上竞赛场馆,又称为“冰丝带”,这是因为建筑外观像22条环绕飘舞的“冰丝带”,这些“冰丝带”是由3360块曲面玻璃组成的照明带。轻、薄、灵活的建筑材料的使用,使屋顶重量减至传统屋顶的四分之一,大大降低了施工阶段的碳排放。③速度滑冰是一项以0.01秒为单位衡量速度的运动,即使是冰面硬度的细微差别都会对运动员成绩产生影响。本届冬奥会首次运用从工业废气中收集的二氧化碳而非传统的氢氟碳化合物为冰上运动场馆的冰面降温,避免了对臭氧层造成破坏。路透社援引国家速滑馆负责人吴晓南的话说,与传统制冰方法相比,二氧化碳制冷技术可以节省20%至30%的电力。(摘编自《节能环保“碳中和”:日媒称赞北京“绿色奥运”理念》,参考消息网,2022年3月21日)7.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用简洁流畅的语言解释“碳中和”这一概念。(3分)8.北京冬奥会采取了哪些方式实现碳中和?请根据后三则材料简要概括。(3分)9.下列关于材料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如果人类要保护环境以在地球上继续生存,就要有正确的认识和行动。B.要想保护环境、保护地球、保护人类自身,就必须通过碳中和防止气候变暖。C.中国电网不够柔性,这是长期以来中国在长距离传送电力上的不足。D.速度滑冰这项运动对赛场要求很高,冰面硬度会影响运动员的比赛成绩。10.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得益于柔性直流电网项目建立的新型电力系统,张家口1、2月份发电量中,清洁能源占到60%,远超河北其他地区和北京的清洁能源电力占比。B.2020年东京奥运会已经采用新技术减少了赛事的碳排放,但由于冰雪运动对能源需求更高,所以北京冬奥会减碳的难度比东京奥运会更大。C.中国执行严格的防疫政策,降低了与赛会相关的交通运输强度,可以说这也为实现“碳中和”奥运发挥了一定作用。D.国家速滑馆的外观像22条环绕飘舞的“冰丝带”,其在建造时选用轻、薄、灵活的建筑材料,使屋顶重量减轻了四分之一。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7分)母亲的站牌赵海杰①我上中学时在学校住宿,只有周末才回家。周日返校时母亲一定会送我去村口坐班车,每次都不忘塞给我几块钱,她说:“在家千般好,出门事事难。吃不饱时你就买点吃的,别饿着!”车上的人们探出头向下瞅,母亲就使劲搓搓手上的绿草锈,显得有些_______。我头也不回地上车找个靠前的座位坐下,那几块钱上的青草味让我想起抹茶饼干,甜甜的。我迎风向车外望去,才发现班车后视镜里印着母亲瘦弱的身影,那满是绿草锈的手对着我挥来挥去。②周末一到,我掏出剩余的零钱来来回回地数,想着留出车费还能再买包方便面。回家的路上我捧着面饼坐在车上“咔嚓咔嚓”地吃,直到班车“嘎”的一声停在村口的站牌边,我才吃完方便面。母亲早已在那儿等候,车门一开,她微笑着伸手扶我下车,她的发丝上还挂着淡黄色的玉米花穗,像我吃方便面时落下的面渣。③上大学后,由于花销高且学校离家远,我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闲余时我会去食堂里做兼职,每次回家便能为父母挑上点稀罕物带回去。依旧是那条熟悉的路,依旧有双温热的手扶我下车,只是母亲和那站牌一样,在风中变得越来越苍老。父亲说:“每次接到你回家的信儿,你妈天不亮就起床,饭也不吃就跑去村口站牌下等你回家,等多久她都不嫌累。”④毕业那年,我每月只有八百块钱的试用工资。为了节省房租开销,我便搬去郊区住,每天天不亮就要去等车。母亲不在的日子里我尤其怕黑,只有一闪一闪的星星点亮了安静的站牌,我们便在那微光里做伴。⑤那日接到父亲急促的电话:“你母亲重伤,速回。”一时间我的脑子里空荡荡的,等缓过神来,我便跑着去车站买票上车。车从一个站牌开到另一个站牌,我急得直哭:回家的路那么长,要多久才能看见母亲!车子“呜呜呜”地从黄昏开到傍晚,又穿过暗夜驶进黎明,我终于见到了病床上虚弱的母亲。我的泪水奔涌而出,却连一个拥抱都无处安放。母亲是在放牧时被公羊撞伤的,浑身多处骨折。她面颊上凝固的血迹,像极了村口站牌上的锈斑,让我感到彻骨疼痛。⑥在医院的那段日子,既苦涩又幸福。六根肋骨断裂,母亲不敢大口喘气,哪怕轻咳一声,疼痛都会让泪水奔涌而来。那么多年我只顾着享受母亲的温暖,从未转过身好好关爱她一回。那是我第一次为母亲擦脸,温热的毛巾敷上去,道道皱纹就慢慢舒展;那是我第一次为母亲洗手,因过度劳累而变形的粗壮手指在温水里逐渐变得柔软,散发着熟悉的青草香。“越老越不中用,还给儿女添麻烦……”母亲这样说着,泪又淌进花白的鬓角里。“都是为了我们才受的伤!”我扭过头使劲揉了揉双眼。“过两天你就回去工作吧,我这硬朗多了。刚工作没多久就请假,给领导的印象不好!”母亲要强地欠了欠身子又无力地躺下。“领导是咱老乡,人好着呢,放心吧!”我伸手捋了捋母亲额前的发丝,俯下身轻轻亲了一下她的额头。临床的大姨看过来:“啧啧,看人家这娘俩的感情!”母亲不好意思地笑了,脸上红扑扑的。⑦那段时间,我在医院和家之间来来回回地跑,拿件毛衣、熬碗鸡汤,叮嘱父亲照顾好自己。每次路过村口,我都忍不住停下匆忙的脚步看向那站牌,站牌孤零零地立着,有风吹过,她便冲我点了点头,她一定也在惦念着我的母亲吧。⑧母亲坚持训练,身体慢慢恢复健康。生活越来越好,城市的灯光五彩斑斓,路边的站牌也更光鲜,可我仍旧想念村口那块最老气的站牌——她懂母亲,她一直陪着母亲等我回家。⑨母亲年纪大了,常忍不住打电话过来向我倾诉:父亲做的饭没有从前好吃,时软时硬;天一冷,家里的鸡就不肯下蛋,白白吃那么多粮食;老黄狗有油有肉吃还不安生,夜里叫着,吵得人睡不好。母亲对我总有说不完的话,就像小的时候我对她总有问不完的“为什么”。一根电话线一头牵着她那长长的思念,一头钩住了我的衣角,我把整座城币的记忆通通打包收起,唯独留下一张回家的车票。唯有母亲的站牌是最不可错过的站,点。(选自《思维与智慧》2020年第19期,有删改)11.“母亲的站牌”指的是哪块站牌?请概括出“我”对站牌的情感态度并说明原因。(3分)12.文中写了有关母亲的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4分)13.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4分)(1)体会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温热的毛巾敷上去,道道皱纹就慢慢舒展。(2)结合上下文,在横线上补充母亲此时的神态,并说明理由。“在家千般好,出门事事难。吃不饱时你就买点吃的,别饿着!”车上的人们探出头向下瞅,母亲就使劲搓搓手上的绿草锈,显得有些________________。14.说说你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3分)在医院的那段日子,既苦涩又幸福。15.将本文标题换为“站牌”好不好?为什么?(3分) 古诗文阅读(16分)(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0分)苏章字孺文,扶风平陵人也。八世祖建,武帝时为右将军。章少博学,能属文。安帝时,举贤良方正,对策高第,为议郎。数陈得失,其言甚直。出为武原令,时岁饥,辄开仓廪,活三千余户。顺帝时,迁冀州刺史。故人为清河太守,章行部案其奸臧。乃请太守,为设酒肴,陈平生之好甚次。太守喜曰:“人皆有一天,我独有二天。”章曰:“今夕苏孺文与故人饮者,私恩也;明日冀州刺史案事者,公法也。”遂举正其罪。州境知章无私,望风畏肃。换为并州刺史,以推折权豪,忤旨,坐免。隐身乡里,不交当世。后征为河南尹,不就。时天下日敝,民多悲苦,论者举章有干国才,朝廷不能复用。卒于家。(节选自《后汉书》,有删改)16.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4分)(1)章少博学,能属文( )(2)数陈得失( )(3)时天下日敝( )(4)论者举章有干国才(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2分)A.乃请太守 乃不知有汉B.陈平生之好甚次 无丝竹之乱耳C.朝廷不能复用,卒于家 皆以美于徐公D.以推折权豪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18.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出为武原令,时岁饥,辄开仓廪,活三千余户。19.文中哪句话能表现苏章不徇私情、公正执法的品质?(2分) (四)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6分)【甲】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乙】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20.乙诗中的“草木深”表面是写春天来临,草木繁茂,实际是写________________。(2分)21.雯雯同学想知道这两首杜甫的诗歌,哪首先写哪首后写,请你作出判断,并从内容和情感的角度向她阐述理由。(4分) 四、作文22.作文。题日:雨夜要求:①文体自选;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得透露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④不少于600字。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语文模拟卷八(陕西专用),文件包含2023年中考语文模拟卷八陕西专用解析版docx、2023年中考语文模拟卷八陕西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语文模拟卷七(陕西专用),文件包含2023年中考语文模拟卷七陕西专用解析版docx、2023年中考语文模拟卷七陕西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语文模拟卷五(陕西专用),文件包含2023年中考语文模拟卷五陕西专用解析版docx、2023年中考语文模拟卷五陕西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