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3年中考语文模拟卷(江苏各市专用)
- 2023年中考语文模拟卷八(南京专用) 试卷 3 次下载
- 2023年中考语文模拟卷二(南京专用) 试卷 3 次下载
- 2023年中考语文模拟卷七(南京专用) 试卷 4 次下载
- 2023年中考语文模拟卷三(南京专用) 试卷 2 次下载
- 2023年中考语文模拟卷四(南京专用) 试卷 3 次下载
2023年中考语文模拟卷六(南京专用)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语文模拟卷六(南京专用),文件包含2023年中考语文模拟卷六南京专用解析版docx、2023年中考语文模拟卷六南京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中考语文模拟卷六(南京专用) 注意事项: 本试卷8页,共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30分)学校开展“迎接春天”主题活动,请你参加。1.小文写了一篇《春归》的作文,请阅读语段后完成题目。(10分)春天要开的花,任是谁都按捺不住的。各种花讯接zhǒnɡ 而至,桃花、杏花、梨花竞相开放,向人们报告春的讯息。置身梨园,暗香袭人。这千姿百态的梨花,有的肆意zhàn 放,【甲】;有的半开半合,【乙】;有的刚刚破蕾,【丙】。每朵梨花都有五六片洁白的小花瓣儿,小花瓣儿手拉手环抱着一簇细嫩的花蕊。成群的蜜蜂、飞舞的蝴蝶、淡淡的花香,所有这一切令人悦目娱心、想象驰骋。 从一树树梨花中,使我感受到蓬勃的生命力,仿佛看到秋天的丰收景象。(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 ①按捺 ②花蕊 ③接zhǒnɡ 而至 ④肆意zhàn 放(2)小语找来几幅赞颂春天词语的书法作品,对字体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图1图2图3图4A.图1是小篆,字形呈长方形,笔画复杂,圆劲均匀,粗细基本一致,富有古风古韵。B.图2是隶书,字形多呈扁宽,蚕头燕尾,将小篆匀圆的线条变成相对平直方正的笔画。C.图3是楷书,形体方正,笔画分明,干净利落,给人稳定、庄重的视觉效果。D.图4是草书,字形端正,笔意行云流水,笔画连绵,结构匀称,潇洒畅达。(3)在文中【甲】【乙】【丙】三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灿烂而热情 ②好奇地打量着陌生的世界 ③似含羞少女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③②① D.①③② (4)小轩觉得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表达欠妥,请你加以修改。(2分) 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2.小组同学收集了有关于描写春天的古诗文名句,寄语春天,请你补全。(8分)(1) ,惟解漫天作雪飞。 (韩愈《晚春》)(2)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 (苏轼《定风波》)(3) ,佳木秀而繁阴。 (欧阳修《醉翁亭记》)(4)国破山河在, 。 (杜甫《春望》)(5)郦道元在《三峡》中写三峡春冬景色时,即描写了:“ ,回清倒影。”的静景,也描写了“悬泉瀑布, ”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6)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借莺燕的活动来传达春天来临的信息并表达自己喜悦之情的句子是:“ , ”3.请你参加以“毕业季”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并完成下面题目。(7分)(1)【活动一:演绎】学校组织毕业演出,拟定了节目方案(如表),请你按照序曲和第三章的格式,结合节目内容,概括第一、二章的主题词。(2分)序曲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忆往昔 ① ② 展未来播放师生学习生活的视频合唱《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舞蹈《老师妈妈》相声《家访》诗朗诵《献给母校的歌》爵士舞《快乐崇拜》时装秀《春天色彩》武术《风云》歌曲《青春修炼手册》舞蹈《让梦飞起来》歌曲《夜空中最亮的星》朗诵《少年中国说》(2)【活动二:邀请】你邀请父母来看你的毕业演出,请根据下面的校园平面图,跟父母说清楚从西门到 大礼堂的路线。(2分) (3)【活动三:话别】毕业之际,请你写一段毕业赠言给你的同学思慧,以表达勉励之意。(70字左右,至少引用一句古诗词)(3分)4.学校开展“《水浒传》师生共读”活动,你是其中参与者,请按要求完成问题。(5分)(1)王老师拟了一幅对联。上联取材于《西游记》,下联想取材于《水浒传》,请你根据上联,结合《水浒传》相关情节,对出下联。(2分) 上联:降妖伏魔,孙行者扬威取经路。 下联: (2)《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冠以“忠义”二字,你觉得合适吗?(3分) 二(45分)(一)阅读古诗文,完成5-10题。(15分)[诗歌阅读] 吴门道中二首(其一) [宋]孙觌 数间茅屋水边村,杨柳依依绿映门。 渡口唤船人独立,一蓑烟雨湿黄昏。 5.诗歌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2分) 6.“一蓑烟雨湿黄昏”中“湿”字用得精妙,请简要分析。(3分) [古文阅读]许昌①士人张孝基,娶同里富人女。富人惟一子,不肖,斥逐之。富人病且死,尽以家财付孝基,孝基与治后事如礼②。久之,其子丐于途,孝基见之,恻然谓曰:“汝能灌园乎?”答曰:“如得灌园以就③食,甚幸!”孝基使灌园。其子稍自力,孝基怪之,复谓曰:“汝能管库乎?”答曰:“得灌园已出望外况管库乎又甚幸也。”孝基使管库。其子颇驯谨④,无他过。孝基徐察之,知其能自新,不复有故态,遂以其父所委财产归之。(选自方勺《泊宅编》——张孝基仁爱)【注释】①许昌:古地名,在今河南境内。②如礼:按规定礼节。③就:本义为“接近”,此指“得到”。④驯谨:顺从而谨慎。7.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3分)①孝基怪之 ②其子丐于途 ③孝基徐察之8.给文字划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得灌园/已出望外/况管库乎/又甚幸也。 B.得灌园已/出望外/况管库乎/又甚幸也。C.得灌园已出望外况/管库乎又/甚幸也。 D.得灌园/已出望外况/管库乎又/甚幸也。9.把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知其能自新,不复有故态。10.请结合文本谈谈张孝基的性格特征。(3分) (二)阅读《快使用“杀手锏”,哼哼哈嘿》,完成11-14题。(10分)快使用“杀手锏”,哼哼哈嘿 陈彦芙①在古代战场上,锏的外观远不如刀那样粗犷,也不及宝剑那般利落。但是,为何从军队、行伍到小说演义,人们都青睐于“杀手锏”,而不是“杀手刀”呢?②“杀手锏”原为“撒手锏”,是古代的一种兵器,属于短兵器,携带方便。锏长而无刃,有四棱,长为四尺(宋制四尺为一米二),一般双锏合用,利于马战,且杀伤力大。战场上,当一方被敌将追杀处于险境时,受困一方往往灵机一动,随即把锏抽出,迅速回身将锏对准敌人投掷出去,一招制敌,即所谓的“撒手锏”。一则因它杀伤力强;二则因“撒”与“杀”的韵母相同,读音相似,后来就逐渐演变成了“杀手锏”。③那么,杀手锏真有传说中那么强的杀伤力吗?④美国冷钢公司为了使自己的产品更具说服力,曾做过一个实验,实验人员将公司制造的刀、长矛、锏等分别做了不同的测试。结果证明,棱锥锏投掷出去后,可以轻松地将一牛头穿透,力量十分强悍。⑤实际上,锏源自《说唐演义》,其中描述秦琼用锏游刃有余,他利用秦家的独门绝活儿——“旋法”和“疾法”,只杀得人仰马翻。同样,在《说岳全传》里也有对锏的描述:岳飞收服杨再兴时,激斗数日不分胜负,后来于梦中得杨景真传杀手锏,终于打败杨再兴。虽然小说夹杂了作者演绎的成分,有些东西不可信,但这正说明了在战斗最关键的时刻,要想一举扭转战局,非“杀手锏”莫属。⑥相对而言,在智取或威力方面,刀就显得弱了些。大刀,古兵器,带有长柄的刀。《三国演义》第六六回:“见云长青巾绿袍,坐于船上,旁边周仓捧着大刀。”指用作武器的短柄长刀。由此看来,刀是一种砍击武器,用于劈、砍、割、斩、杀、铡等的工具。只要臂力够强,果敢勇猛,幸运的话,近距离地挥一把大刀便能斩落敌首。明朝将领戚继光善于排兵布阵,使用各种兵器。由于是短兵相接,所以戚继光率兵利用大刀,大挫了倭寇的威风。⑦因为刀有背、有刃,更适合砍杀,对较远的目标,它不利于投掷。特别是针对披甲的敌人,刀就更不及锏了。到了宋金时期,军队综合实力较强,士兵披甲率很高,且精良部队多为重甲。因此,有不少武将把锏作为副兵器随身使用。《宋史·任福传》记载,西夏立国初年,宋夏于好水川发生激战,任福“挥四刃铁简(锏),挺身决斗”。不仅如此,当时那些生产力水平相对低的游牧和渔猎民族,也非常喜欢用锏来对付重甲部队。目前发现的古锏实物——宋靖康李纲锏,就足以说明当时人们对锏的钟爱。⑧即使到了火器时代的明清,锏依然是“吸粉”无数。随着战争的频繁与战势的不断升温,军队甲胄装备也不断提高,此时的刀就显得越来越力不从心。比较来说,锏身自棱锥到锏柄为“工”字形结构,具有稳固性。它不仅能阻挡刀剑,还可以利用锏刃粗厚的特点,砸击敌人兵器,让敌方的利器卷刃或弯折。正因如此,锏的使用率在那一时期达到了巅峰。⑨因此,不论是在小说演义中,还是在真正的古代战争中,秦家的绝活儿“杀手锏”,便成了人们心目中公正、威慑、智慧、强大的代名词。11.阅读选文第②段,说说什么是“撒手锏”。(2分)12.阅读第⑥—⑧段,简要概括刀与铜各自的优势。(3分) 刀锏第⑥段 ① 善智取,有威力第⑦段 ② ③ 第⑥段 具有稳固性结构,能砸击敌人兵器13.选文引用了传奇小说和史书典籍介绍古代兵器“锏”,试举例说明这种写法有什么作用?(3分)14.选文标题化用了周杰伦《双截棍》一句脍炙人口的歌词“快使用双截棍,哼哼哈嘿”,说说这样拟题有什么好处。(2分) (三)阅读《第一次吆喝》,完成15-18题。(12分)第一次吆喝 金佩庆⑴吃过早饭,我们挑起担子走出了长兴县城的一家小吃店,开始了谋生的一天。为了避开行人的目光,我跟在芳相哥的后面,把头压得很低。⑵“修雨伞哎—补雨伞,补雨伞哎一修雨伞!”⑶走到居民区,芳相哥突然用方言吆喝起来。我大吃一惊。这悠悠的吆喝声如同一个闷雷,顿时使我明白自己此行一个严重的疏忽。⑷那是1983年暑假,49岁的父亲病故后的第二年,我高考落榜。大病三天之后,母亲含泪劝我放弃再考,帮她支撑这个濒临绝境的家。说实在的,为赡养年迈的婆婆,供养五个子女读书,母亲拼命在六亩多责任田里劳作,一分钱掰成两半花,我这个全家唯一的全劳力再任性也没有勇气向她要学费复习了。⑸无奈,在农忙过后,我拜当年父亲的徒弟芳相哥为师,挑起父亲留下的雨伞担子,登上北去的列车。⑹那时的义乌老家,农闲之际上“三府”(杭嘉湖地区)修补雨伞是成年男子的传统项目之一。而我此行的目的就是想挣到复习的费用。于是,就有了刚才所说的那一幕。⑺此时此刻,“曲线高考”的如意算盘,似乎一下子被芳相哥的吆喝打碎了。我只想扔掉肩上的担子,找个地方躲起来。⑻原以为修雨伞不过是风餐露宿、走街串巷辛苦而已,没料到还得满街吆喝。如果事先考虑到这点常识,我绝不会有勇气出来的。然而后悔已晚,除了硬着头皮往前走,我别无选择。⑼不一会儿,便有几个顾客拿了伞打招呼。简单地讨价还价后,芳相哥便在大腿上铺了块厚布修理起来。他一面修补一面向我指点要领。过了一会儿,就叫我到附近的居民宿舍招揽生意。⑽毕竟是刚出校门的中学生,脸皮薄。我在居民区转来转去总也张不开口。在一个无人的地方,我憋足了气:“修——”后面的声音连自己也听不见了。赶紧落荒而逃。⑾“怎么没有?生意从口中出,你要胆大些喊阿。不喊谁知道你干什么?”芳相哥说。我感到这个世界太残酷了,强忍住委屈的泪水。⑿然而,委屈也只好委屈。慢慢地,从轻轻地喊到大声地喊,从无人处喊到有人处喊,我战胜了自己,总算过了修伞的第一关。⒀三天之后,芳相哥让我独自上路。⒁后来发现,当我在街头巷尾吆喝时,并没有人在旁边讥笑我,于是吆喝得越来越带劲,生意自然也源源不断。⒂雨伞的种类繁多,有的还相当复杂。开始时,顾客送来的伞,本来凑合着还能用,经我一修理却面目全非了。不过实践中我很快成为行家,最困难的仍是每天出门的第一声吆喝。⒃在近两个月的时间里,我和芳相哥同宿一个旅店,早散晚聚,跑遍了江浙皖交界处的近十个城镇的大街小巷。在与形形色色的顾客打交道中,我尝到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也发了笔小财,挣了120多元.⒄丹桂飘香的时候,我向芳相哥吐露了想复习再考的秘密。⒅“原来如此,那我们还是早些回去吧。”⒆当母亲终于明白我外出学手艺是为了挣学费考大学时,长叹了一声也就没有反对。第二年,我考取了杭州大学。⒇这段艰苦的谋生生活犹如一次青春的洗礼,改变了我的命运,也让我终身受益。(选自《开花的课桌——当代散文佳作选读》)15.请你说说第⑺段加点词“曲线高考”在文中的含义。(2分)16.我的心理随着“吆喝声”的不同情景而发生变化。请根据下面的提示填空。(3分)吆喝时的情景“我”的心理感受听到芳相哥的吆喝时① ② 异常尴尬感觉没有人讥笑我吆喝时③ 17.第⑷段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18.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⑾段画横线的句子。(3分)“怎么没有?生意从口中出,你要胆大些喊呵。不喊谁知道你干什么?” (四)阅读《心存敬畏,方能行有所止》,完成19-21题。(8分)心存敬畏,方能行有所止①《明史》中记载:一日早朝,明太祖朱元璋问群臣,天下何人最快活?大家众说纷纭,或曰金榜题名者,或曰功或名就者,或曰富甲天下者,不一而足,却皆未获赞许,唯独大臣万钢回答“畏法度者快活”时,朱元璋点头称是,称其见解“甚独”,并说“人有所畏,则不敢妄为”。②敬畏、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种行为准则。心存敬畏,方能行有所止。③敬是会意字,由苟和支两部分组成。苟意为自我告诫、自我反省。支意为敲击。《说文解字》中说:“敬,肃也”,敬字本义为恭敬、端肃。④畏的甲骨文字形像是鬼以手持杖的样子。《说文解字》说:“畏,恶也,从白,虎省,鬼头而虎爪,可畏也。”畏的本义为害怕、畏惧。⑤敬畏一词最早见于《管子·小匡》:“故以耕则多粟,以仕则多贤,是以圣王敬畏戚农。”自此之后,敬畏便成了一种固定用法,用来指对人和事物心存崇敬尊重。敬畏虽然由敬与畏两种情感组成,却并非二者的简单组合。畏因敬而生,内心敬服,方能有所戒惧,从而约束规范言行。敬中有畏,畏中有敬,二者相融通,方能体现敬畏意识的真谛。⑥宋人李俊甫所撰《莆阳比事》中记载:北宋林逵居官清白,任职于泉州市舶司时,有人赠其十瓮海蜇。林逵起初以为不过是腌制的海产品,只能当小菜用,也不好意思拒绝,就勉强接受。过了一些日子,家人发现十个瓮中竟然全部装着白银。林逵知道后感叹道:“昔人畏四知,予独畏一心”,急忙叫人将白银送还。林逵洞悉送礼者的居心,内省自己的贪心,而幡然醒悟,正是因为其心存敬畏,方能自省自警。⑦中国传统文化十分强调敬畏意识。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朱熹在《中庸注》中说:“君子之心,常存敬畏。”明代张居正曾说:“志成于惧,而荒于怠。”这里的惧并非害怕、戒惧,而是对人生的敬畏。明代吕坤亦有云:“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意思是说,常怀敬畏则不敢放肆妄为,因此能修养德行;若无敬畏则随心所欲,从而招致灾祸及身。⑧对为官从政者来说,敬畏之心十分重要。明朝清官鲁穆为官正直,被称为“鲁铁面”,初任都察院监察御史。出巡江北、两淮等地,所到之处,秉公执法,刚正无私。常州有一巨商,犯法当斩,其家人托鲁穆的一个亲戚向他馈金300镒,请求免去其死罪。鲁穆不为所动,斥责说情的亲戚道:“你难道还不了解我吗?如果我真想靠做官发财又何必等到今日呢!”打发走亲戚后,鲁穆按原定刑罚对巨商予以处置。鲁穆所为,是对法律的敬畏,更是对手中权力的敬畏。正因为心存敬畏,因而能公正无私、正道直行。⑨敬畏是自律的开端,也是行为的界限。只有时刻保持敬畏,方能心不妄动、行不逾矩,让我们用敬畏之琴,弹奏出生命的强音! (选自《中国纪检监察报》,有改动)19.选文以《明史》中所记载的史料开头,有何妙处?(3分)20.选文第⑦段划线句子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21.选出下列对选文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 )(2分)A.选文第②段中划线句子在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B.选文③④⑤段中引用的典籍内容解释了“敬畏”的含义及来源C.选文第⑥段《莆阳比事》中记载的故事,论述“敬”与“畏”的关系。D.选文第⑨段最后一句话运用比喻修辞,发出号召,引起读者的共鸣。 三(45分)2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作文40分+书写5分)在青春的世界里,是什么驱走了你的迷茫,打开你的心扉,让你荡起奋进的双桨?是什么使你相信:枯枝会绽出绿意,沙粒会变成珍珠?请以“因为 ,我的青春拥抱温暖”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结合个人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的生活片段,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记叙文;或根据自己的所思所感,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散文。③写记叙文要求文章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④写散文要求叙事或抒情线索明朗,感情真挚。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语文模拟卷一(南京专用),文件包含2023年中考语文模拟卷一南京专用解析版docx、2023年中考语文模拟卷一南京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语文模拟卷五(南京专用),文件包含2023年中考语文模拟卷五南京专用解析版docx、2023年中考语文模拟卷五南京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语文模拟卷四(南京专用),文件包含2023年中考语文模拟卷四南京专用解析版docx、2023年中考语文模拟卷四南京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