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安徽省宣城市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
展开宣城市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
高二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北京时间2022年11月8日晚,年度最重磅天象—月全食闪亮登场,中国大部分地区都可看到全食阶段。月全食是月食的一种,发生月全食时,月亮地球、太阳完全在一条直线上。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月全食一般发生在农历的( )
A. 初一 B. 初八 C. 十五 D. 二十三
2. 此次月全食发生时,月球位于图中公转轨道的( )
A. 甲处附近 B. 乙处附近 C. 丙处附近 D. 丁处附近
【答案】1. C 2. C
【解析】
【1题详解】
月球运行到和太阳相对的方向,地球位于太阳和月球之间,这时地球和月球的中心大致在同一直线上,月球进入地球的本影,从而产生月全食。月全食一般发生在农历的十五,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题详解】
月球运行到和太阳相对的方向,地球位于太阳和月球之间,这时地球和月球的中心大致在同一直线上,月球进入地球的本影,从而产生月全食。此次月全食发生时,月球位于图中公转轨道的丙处附近,C正确。故选C。
【点睛】月全食是月食的一种,当月亮、地球、太阳完全在一条直线上的时候,地球在中间,整个月亮全部走进地球的影子里,月亮表面变成暗红色,形成月全食。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简称:2022G20峰会)于2022年11月15日至16日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115°E,8°S)举行。当地时间2022年11月14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从北京(116°E,40°N)乘专机抵达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出席峰会。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 峰会期间,太阳直射点( )
A. 位于南半球,向北移动 B. 位于北半球,向南移动
C. 位于北半球,向北移动 D. 位于南半球,向南移动
4. 以下关于北京和巴厘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北京的地方时总是比巴厘岛早 B. 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总是比巴厘岛小
C. 北京的日出时刻总是比巴厘岛早 D. 北京的角速度总是比巴厘岛大
5. 峰会期间( )
A. 宣城正午物影变短 B. 地球公转速度减慢
C. 巴西高原草木枯黄 D. 北京日落西南方向
【答案】3. D 4. A 5. D
【解析】
【3题详解】
峰会于2022年11月15日至16日举行,此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向南移动,D正确。故选D。
【4题详解】
北京位于116°E,巴厘岛位于115°E,东边的地点时刻较早,A正确。太阳直射20°N时,北京正午太阳高度是70°,巴厘岛正午太阳高度是62°,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不是总比巴厘岛小,B错误。北京袭击的日出时刻是比巴厘岛早、冬季日出比巴厘岛晚,C错误。北京的角速度与巴厘岛相同,D错误。故选A。
【5题详解】
峰会于2022年11月15日至16日举行,此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京日落西南方向,D正确。此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向南移动,宣城正午物影变长,A错误。11月15日至16日地球公转速度加快,B错误。11月15日至16日巴西高原进入雨季,草木繁茂,C错误,故选D。
【点睛】地球公转速度是1月初最快,7月初最慢。
下图为某地貌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该地貌名称是( )
A. 冲积扇 B. 三角洲 C. 河漫滩 D. 牛轭湖
7. 图中①②③④四处颗粒物质最大的是( )
A. ①处 B. ②处 C. ③处 D. ④处
【答案】6. A 7. A
【解析】
【分析】
【6题详解】
该地貌是河流从山区流向平原形成的冲积扇地貌,A正确。三角洲位于河流入海口,B错误。河漫滩和牛轭湖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地形平坦地区,CD错误。故选A。
【7题详解】
根据图片,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大致自西北流向东南,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慢沉积,沉积的颗粒物质最大,四地中①所处的位置位于河流的上游地区,颗粒物最大,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当河流流出谷口时,摆脱了侧向约束,其携带物质便铺散沉积下来。冲积扇平面上呈扇形,扇顶伸向谷口,立体上大致呈半埋藏的锥形。
下图为某地地层和等潜水位线(潜水位海拔相等的点连成的线)分布俯视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 图中河流的流向为( )
A. 自西北流向东南 B. 自东南流向西北 C. 自南流向北 D. 自北流向南
9. 该地的构造地貌为( )
A. 向斜谷 B. 背斜山 C. 背斜谷 D. 向斜山
10.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B. 地下水补给河流水
C. 图中E点主要受流水的侵蚀作用 D. 图中F点主要受流水的堆积作用
【答案】8. B 9. C 10. A
【解析】
【8题详解】
据等潜水位线分析,潜水一般是由高处向低处流,结合指向标判断,地势应该是向西北降低,河流应该自东南流向西北,B正确。故选B。
【9题详解】
结合岩石新老关系判断,岩石中间老两侧新,应该是背斜,背斜中部有河流,说明背斜顶部形成了河谷,该地的构造地貌是背斜谷,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0题详解】
据等潜水位线分析,潜水流向是向河流两侧流动,应该是河水补给地下水,A正确。B错误。图中E点是凸岸,主要受流水的沉积作用,C错误。图中F点是凹岸,主要受流水的侵蚀作用,D错误。故选A。
【点睛】河流凹岸侵蚀,凸岸沉积。
下图示意四种气候类型的气温与降水月份分配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①气候类型夏季气候特征的成因是( )
A. 受西南季风影响 B. 受副热带高压影响 C. 受盛行西风影响 D. 受东北信风影响
12. ②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 )
A. 中纬度大陆西岸 B. 中纬度大陆东岸 C. 赤道附近 D. 中高纬度大陆内部
13. 关于③④两种气候类型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描述正确的是( )
A. 夏季光热不足 B. 冬季寒冷,不适合越冬作物生长
C. 春季旱灾严重 D. 旱涝频繁,容易造成农作物减产
【答案】11. B 12. C 13. D
【解析】
【11题详解】
①气候类型最冷月气温在0-15℃之间,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是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2题详解】
②气候类型全年高温多雨,是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3题详解】
③④两种气候类型分别是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光热充足;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不适合越冬作物生长;我国北方地区春季旱灾严重;季风不稳定导致旱涝频繁,容易造成农作物减产,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地中海气候又称副热带夏干气候,由西风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形成,是亚热带、温带的一种气候类型。其分布于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
下图为2022年3月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 图示中部地区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特征表现为( )
A. 低温晴朗 B. 炎热多雨 C. 凉爽多雨 D. 风雪交加
15. 若天气系统自西北向东南运动,未来几天北京天气可能的变化为( )
A. 东南风转西北风 B. 风力逐渐转小 C. 天气由阴天转晴 D. 气温逐渐升高
【答案】14. A 15. A
【解析】
【14题详解】
图示中部地区受高压(反气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此时3月份,气温较低,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5题详解】
若天气系统自西北向东南运动,未来几天北京会有冷锋过境,现在北京吹东南风,冷锋过境吹西北风,A正确。等压线变得密集,风力变大;天气由晴朗变得阴天,C错误。冷锋过境气温降低,D错误。故选A。
【点睛】中间气压高是高压中心,气流角度是反气旋,中间是下沉气流。
下图示意我国某河流一水文观测站流量曲线,其中②表示某年流量曲线,①表示若干年后的流量曲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 流量曲线②中8月份流量偏小的原因可能是( )
A. 东北信风控制降水少 B. 西南季风影响降水少
C. 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 D. 大陆气团控制降水少
17. 该河流可能位于( )
A. 东北地区 B. 青藏高原 C. 西北内陆 D. 江淮地区
18. 若干年后该河流量变化的原因可能是流域内( )
A. 河道淤积 B. 河谷变宽 C. 修建水库 D. 开荒种地
【答案】16. C 17. D 18. C
【解析】
【16题详解】
图示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该河在7-8月之间出现降水较少的时间段,在我国应该是夏季长江中下游地区伏旱导致的,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C正确。我国东部地区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受东北信风影响小,A错误。长江中下游地区受西南风影响小,B错误。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大陆气团影响小,D错误。故选C。
【17题详解】
图示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该河在7-8月之间出现降水较少时间段,在我国应该是夏季长江中下游地区伏旱导致的,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该河流可能位于江淮地区,D正确。东北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内陆没有8月份的伏旱,ABC错误。故选D。
【18题详解】
②表示某年流量曲线,①表示若干年后的流量曲线。若干年后的流量曲线变得平缓,说明是修建水库导致下游水量季节变化平缓所致,C正确。河道淤积、河谷变宽、开荒种地对流量平缓影响小,ABD错误。故选C。
【点睛】大体上从7月中旬到8月中旬。此时梅雨静止锋已于7月上旬推移到黄河中下游和东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被“副高”控制,形成反气旋天气,以下沉气流为主,日照长,太阳辐射很强,气温高,蒸发旺盛。农作物生长也快,农田需水量很大。但由于气团单一,除局部地区雷阵雨外,无大片雨区,普遍出现干旱酷暑天气,故叫“伏旱”。
下图为太平洋表层水温异常现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 根据图示信息判断,下列叙述可信的是( )
A. 印度尼西亚可能出现涝灾 B. 秘鲁渔业喜获丰收
C. 中国可能出现寒冬 D. 澳大利亚东部出现旱灾
20. 图示时间( )
A. 江淮流域种植冬小麦 B. 北极黄河站(78°55'N、11°56'E)出现极昼
C. 长江正值汛期 D. 宣城收割小麦
【答案】19. D 20. A
【解析】
【19题详解】
根据经纬网可知,该地位于太平洋赤道附近,且太平洋赤道东部地区气温偏高,出现厄尔尼诺现象。在厄尔尼诺影响下,世界多地气候出现反常现象。印度尼西亚正常年份降水较多,但厄尔尼诺的影响,该地降水偏少,在高温下可能出现森林大火,A错误。澳大利亚东部正常情况下受暖流影响降水较多,受厄尔尼诺影响该地气温偏低,暖流减弱,降水减少,D正确。秘鲁沿海地区正常情况下受秘鲁寒流附近上升流的影响,渔业丰富。受厄尔尼诺影响,上升流减弱,秘鲁渔业资源减少,B错误。中国冬季受强大的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影响,出现寒冬,但厄尔尼诺的影响,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偏弱,中国可能出现暖冬,C错误。故选D。
【20题详解】
厄尔尼诺现象一般出现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正是南半球的夏季,江淮流域种植冬小麦,A正确。北极黄河站(78°55'N、11°56'E)可能出现极夜,B错误。长江正值枯水期,C错误。安徽宣城可能种植小麦,D错误。故选A。
【点睛】厄尔尼诺现象又称厄尔尼诺暖流,太平洋一种反常的自然现象。在南美洲西海岸、南太平洋东部,自南向北流动着一股著名的秘鲁寒流,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正是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海域水温普遍升高,向西流动的赤道暖流得到加强。恰逢此时,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向南移动,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受到南半球自偏向力(也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向左偏转成西北季风。西北季风不但削弱了秘鲁西海岸的离岸风--东南信风,使秘鲁寒流冷水上泛减弱甚至消失,而且吹拂着水温较高的赤道暖流南下,使秘鲁寒流的水温反常升高。这股悄然而至、不固定的洋流被称为"厄尔尼诺暖流"。
下图为非洲最高峰(海拔:5895米)的垂直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1. 该山地垂直带谱比较完整,主要原因是( )
A. 纬度低,相对高度大 B. 地形地势起伏大 C. 水热组合状况好 D. 人类活动干扰小
22. 该山地积雪冰川带海拔南坡较低的主导因素是( )
A 地形 B. 降水 C. 光照 D. 热量
23. 推断②自然带为( )
A. 草原带 B. 灌丛带 C. 雨林带 D. 荒漠带
【答案】21. A 22. B 23. C
【解析】
【21题详解】
该山地垂直带谱比较完整,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纬度低,基带的水热条件好,另一方面是垂直差异大,水热条件差异大,组合多,A正确、BC错误;人类活动对自然带的垂直分布影响有限,D错误。故选A。
【22题详解】
结合乞力马扎罗山自然带分布向北倾斜,大部分时间,南坡是阳坡,温度较高,光照较多,雪线应该更高,与事实相反,CD错误;南北坡地形差异不大,A错误;降水越大,雪线越低,南坡为迎风坡,促使雪线下移,B正确。故选B。
【23题详解】
②的水热条件优于常绿阔叶林,且水热条件是该垂直自然带中最好的,故最可能是水热组合最佳的热带雨林带,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地表景观随高度发生有规律的更替,水热状况差异是基础。1、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规律,类似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变化规律;2、山麓的自然带基本上与当地水平自然带相一致;3、同一自然带:阳坡高于阴坡;随纬度的增加,其分布的每拔高度降低;4、山地阳坡自然带数目多于阴坡自然带数目。
野外调查是地理研究性学习的常用手段,宣城市某校地理学习小组对本校树木调查后发现,校园内较多的树木是樟树、桂花树等当地树种,这些树种长势良好,也有一些冬季落叶的梧桐树、银杏树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 校园内的樟树、桂花树等当地树种属于( )
A. 落叶阔叶林 B. 热带雨林 C. 常绿阔叶林 D. 亚寒带针叶林
25. 梧桐树银杏树冬天落叶影响因素主要是( )
A. 光照强烈 B. 土壤贫瘠 C. 热量不足 D. 地面硬化
【答案】24. C 25. C
【解析】
【24题详解】
宣城市位于安徽省,在秦岭淮河以南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校园内的樟树、桂花树应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应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5题详解】
冬季我国南方地区光照并不强烈,A错误;植物在气温低到一定程度,或水分过少才会掉叶,冬季当地气温低,热量不足,所以出现落叶,C正确;土壤贫瘠和地面硬化对树木是否在冬季落叶影响不大,BD错误。故选C。
【点睛】主要陆地自然带:(1)低纬度:①热带雨林带,典型土壤为砖红壤;②热带季雨林带,典型土壤为砖红壤性土壤;③热带草原带,典型土壤为燥红土;④热带荒漠带,典型土壤为热带荒漠土。(2)中纬度:①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典型土壤为红壤;②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典型土壤为褐土;③温带荒漠带,典型土壤为温带荒漠土;④温带草原带,典型土壤为黑钙土;⑤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典型土壤为棕壤、褐土。(3)高纬度:①亚寒带针叶林带,典型土壤为灰化土;②寒带苔原带,典型土壤为冰沼土;③寒带冰原带,典型土壤未发育。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2022年3月某日我国的近地面天气(单位:hPa)形势。
(1)比较图中a、b两地风力大小,并说明理由。
(2)判断甲地此时风向并简述图示天气系统过境时天气特征。
(3)试比较a、c两地该日昼夜温差的大小,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答案】(1)a地风力大于b地。a地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2)西北风。大风降温雨雪天气。
(3)气温昼夜变化的差异:a地气温昼夜变化大于c地。
主要原因:c地位于沿海,受海洋调节作用,且该日c地受低压控制,云量较大,故气温昼夜变化小。
【解析】
【分析】本题目以我国的近地面天气形势为背景材料,考查风力大小、天气系统、昼夜温差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图示a、b两地中,a处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b处等压线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
【小问2详解】
甲地左上是高压,右下是低压,据甲地等压走线向判断,其水平气压梯度力由西北指向东南(接近由西指向东),风向右偏,应该是西北风。甲位于冷锋锋后,过境时会出现大风降温雨雪天气。
【小问3详解】
a、c两地,c地位于沿海,海洋热容量大,受海洋调节作用,升温慢降温慢,且该日c地受低压控制,云量较大,故气温昼夜变化小。a位于内陆,陆地热容量小,受海洋调节作用小,升温快降温快,故气温昼夜变化大。
27. 下图为北半球中纬地区某地的地质剖面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判断图中发生内力作用的类型并说明理由。
(2)指出P处的构造地貌类型,并分析形成原因。
(3)判断图中河流S的流向并说明理由
【答案】(1)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图中岩层出现了褶皱和断层可知该地发生了地壳运动;图中有大理岩生成,可知该地发生了变质作用;图中有花岗岩生成,可知该地曾发生了岩浆活动。
(2)向斜山;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成山岭。
(3)自西向东;北半球地转偏向力方向向右,所以河流的右岸侵蚀,左岸堆积,图中的河流北岸堆积,所以河流流向自西向东。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北半球中纬地区某地的地质剖面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偏移的应用、内力作用、背斜、向斜的成因与形态、河流侵蚀地貌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能力,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素养。
【小问1详解】
结合图中岩石类型中的大理岩和花岗岩,即变质岩和岩浆岩,说明存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而岩层中的褶皱和断层可以看出此地受到了强烈的地壳运动。
【小问2详解】
结合上题,该地受地壳运动明显,褶皱发育强烈,P处向下凹,为向斜结构,地形上看,为山体,故为向斜山。向斜向下凹,槽部易受挤压,岩石紧密坚硬,不易被侵蚀,两侧被侵蚀后,中间反而成山岭。
【小问3详解】
一切水平运动的物体,在赤道以外地区都会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所以河流的右岸侵蚀,左岸堆积,结合图中的河流北岸堆积,所以河流由外向里流动,结合指向标,其流向为自西向东。
2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哈拉湖属高原咸水内陆湖,位于南祁连山脉西段一个断裂凹陷盆地,四周多雪山冰川,有40余条河流注入。哈拉湖东岸可见沙丘,该地区常年盛行偏西风。2017年青海气象科研所最新遥感监测数据显示,哈拉湖水体面积与去年同期相比扩大了14.43平方千米。下图示意哈拉湖地理位置。
(1)简述哈拉湖流域河流的水文特征。
(2)简析哈拉湖东岸大片沙丘的成因。
(3)从自然环境整体性角度,简述哈拉湖面积增大对湖区气候方面的影响。
【答案】(1)属于内流河(湖);流程短,流速快;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流量小;流量季节变化大;(夏秋)流量日变化大;结冰期长;含沙量小。
(2)位于青藏高原内部,降水少,昼夜温差大,物理风化强烈,地表沙源丰富;盛行偏西风风力大,将裸露的泥沙侵蚀、搬运到湖区东岸,风力减弱泥沙堆积,形成沙丘。
(3)湖泊面积增大,蒸发增强,降水增加;湖泊周边地区大气湿润度增加;湖泊调节功能增强,湖区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减小;湖泊面积增大,湖陆风增强。
【解析】
【分析】本题以哈拉湖图文信息为材料设置题目,主要考查水文特征、沙丘成因、湖泊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等知识,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有一定要求,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哈拉湖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属咸水内陆湖,气候干旱降水少,流域内的河流属于内流河;由于河流补给水源较少,所以河流径流量小;气候干旱,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受气温影响较大,流量季节变化大;由于昼夜温差大,流量日变化大;冬季寒冷,结冰期长;流程短,流速快;含沙量小。
【小问2详解】
沙丘的形成属于沉积类地貌,其形成要分析物质来源,搬运条件,沉积条件。沙丘的物质来源是沙粒,沙粒的来源是风化壳和裸露的湖床。位于青藏高原内部,降水少,昼夜温差大,物理风化强烈,地表沙源丰富;搬运条件强调风力和风向,盛行偏西风风力大,将裸露的泥沙侵蚀、搬运到湖区东岸;沉积条件强调风力减弱,泥沙堆积,形成沙丘。
【小问3详解】
气候因素包括:气温、昼夜温差、气温年较差;降水量、降水变率;风力等因素。首先湖泊面积增大,水分蒸发增强,降水增加,气候会趋于湿润;气候趋于湿润,导致湖区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减小;局部地区有湖陆风的存在,湖泊面积增大,湖陆风增强。
2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宁地区有一首歌谣“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须携四季装。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下图示意西宁及附近区域积温分布状况。
(1)指出图示区域积温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2)简述歌谣反映出该地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
(3)简析该区域水电资源丰富的原因。
【答案】(1)由东向西积温逐渐降低。
原因:地势自东向西逐渐抬升,随着海拔升高,气温下降,积温减小。
(2)昼夜温差大,地势起伏大,天气多变,植被呈现出垂直分布规律。
(3)该区域多高原山地地形,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河流众多,流量丰富。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西宁地区的一首歌谣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气候要素等值线判读、气温及影响因素、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特征、分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能力,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素养。
【小问1详解】
由图中积温等温线分布可知,整体由东部的2500度以上向西部500度以下逐渐降低。从图中图例可以看出,西部较东部地势高,主要原因是随着海拔升高,气温下降,积温减小。
【小问2详解】
“一日须携四季装”表明该地昼夜温差大;“日愁暴雨夜愁霜”表明天气多变;而“山下百花山上雪”体现了地势起伏大带来的山地垂直差异性,植被呈现在垂直方向上自然带的快速更替。
【小问3详解】
水电资源主要依靠河流的流速和流量,本质上是将水的势能转化为电能。该区域多高原山地地形,东西部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流速较快;河流众多,水系密布,受地势抬升作用,夏季东南季风带来大量降水,河流流量丰富。
安徽省宣城市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安徽省宣城市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时,务必将答题卡交回, 形成穴珠圈层结构的地质作用是, 有利于穴珠形成的自然条件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安徽省宣城市三校高二上学期期初联考(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安徽省宣城市三校高二上学期期初联考(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安徽省宣城市三校高二上学期期初联考(月考)地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安徽省宣城市三校高二上学期期初联考(月考)地理试题PDF版含答案,文件包含安徽省宣城市三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联考地理试题pdf、安徽省宣城市三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联考地理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