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11不含杂质的化学方程式计算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415109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苏省盐城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11不含杂质的化学方程式计算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415109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苏省盐城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11不含杂质的化学方程式计算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415109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苏省盐城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11不含杂质的化学方程式计算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盐城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11不含杂质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盐城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11不含杂质的化学方程式计算
一、单选题
1.(2022·江苏淮安·二模)下列有关量的变化图像与其对应叙述相符的是
A.将浓硫酸长时间敞口放置于空气中
B.把一定质量的 NaOH 和 NH4NO3固体分别溶于水
C.向盛有一定质量稀盐酸的烧杯中加入过量的锌粉
D.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
2.(2022·江苏盐城·校考一模)蚀刻印刷电路的溶液后的溶液为FeCl3、FeCl2、CuCl2的混合溶液,如图向200g溶液中加入铁粉的质量与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查阅资料:2FeCl3+Fe=3FeCl2)
①200~a段发生的反应为2FeCl3+Fe=3FeCl2
②m点的溶液中溶质成分为:FeCl3和FeCl2
③原溶液中FeCl3与CuC12的质量之比为65:81
④x=16.8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2022·江苏盐城·统考二模)将 16g CuO 粉末加入到 200g 一定质量分数的稀 H2SO4溶液中,微热到 CuO 完全溶解,再向溶液中加入 Wg 铁粉,使溶液中的溶质完全反应后过滤,将滤渣在低温下烘干,干燥后固体质量仍然为Wg。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W≥12.8 B.滤渣一定为混合物
C.滤液的溶质为 FeSO4 D.所用稀 H2SO4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1.2%
4.(2022·江苏盐城·统考二模)建构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以下观点对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元素观:水是由水元素组成的
B.微粒观:保持液氢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氢分子
C.变化观: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
D.守恒观:2g 氢气和 16g 氧气充分反应生成 18g 水
5.(2022·江苏盐城·统考三模)向盛有一定量MgO和MgCO3的混合粉末的烧杯中加入1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104g不饱和溶液。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原混合粉末的质量一定大于4g B.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12g
C.生成的CO2的质量可能为4.4g D.所加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9.8%
6.(2022·江苏盐城·校考二模)工业上利用石灰石和废铜屑等原料可以生产国画石青颜料。石青的化学式是aCuCO3bCu(OH)2,已知Cu(OH)2,和CuCO3,都能受热分解,分别生成两种氧化物,其中Cu(OH)2,的分解温度为66℃到68℃,CuCO3的分解温度为200℃到220℃。取34.6g石青样品,对样品固体进行热分解实验,测定剩余固体质量与分解温度之间关系如图。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A.0℃~66℃固体质量没有发生变化的原因可能是未达到反应所需温度
B.m=24
C.在A、B、CD四点处固体物质中的铜元素的质量均为19.2g
D.若将mg剩余固体继续加热到更高的温度,此过程中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CuO2Cu2O+O2↑则固体质量为7.2g后质量不再改变。
7.(2022·江苏盐城·景山中学校考三模)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质量的CH4与常见物质M反应后,所得产物Cu2O又能与O2反应生成M,其反应机理如图①、②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可能是Cu(OH)2
B.M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比Cu2O中的高
C.理论上反应每生成22gCO2,同时生成9gH2O
D.理论上16gCH4参与反应,最终消耗64gO2
8.(2022·江苏盐城·校考二模)有一包金属粉末,可能由Mg、Zn、Fe、Al、Ag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样品1.2g,加入1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只得到0.1g H2和无色溶液且固体无剩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样品中一定含有Mg B.无色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为6.1g
C.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9.8% D.该样品中最多由3种金属组成
9.(2022·江苏盐城·校考模拟预测)已知在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比等平它们的分子数之比。如图所示,带有均匀刻度的容器(左室开口,右室密闭)内有一个理想活塞(无摩擦且密封性良好),开始在刻度1的位置。常温下用电火花点燃右室气体时,活塞被推向左边,当逐渐恢复到原来的温度时活塞又逐渐向右滑动,最终停留在刻度2处(生成的水体积忽略不计),则原H2与O2的混合气体中,H2与O2的体积比可能是
①1:8 ②8:1 ③7:2 ④2:7 ⑤4:5
A.①④ B.③⑤ C.②③ D.②④
10.(2022·江苏盐城·校考模拟预测)将一定质量碳粉在密闭容器中引燃(如图1),一段时间后碳粉消失。实验过程测得容器内气体压强(同温下,容器内压强与气体分子数成正比)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2。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AB段温度达到碳粉的着火点 B.反应生成的CO2导致CD段压强增大
C.E点气体的成分是CO2和CO D.燃烧放出的热量减少导致DE段压强下降
11.(2022·江苏盐城·校考二模)如图为一种以铁粉、硫酸亚铁溶液为原料制取氧化铁黑(Fe3O4)的原理。已知:若氧气过量,产品会逐渐转变为Fe2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转化过程仅涉及铁、氧元素化合价变化
B.理论上,每生成23.2gFe3O4,需补充3.2g的氧气
C.理论上,每生成45.6gFeSO4,需补充300g9.8%的稀硫酸
D.若转化Ⅱ中参与反应的氧气过量,则最终所得的固体质量偏大
12.(2022·江苏盐城·统考一模)现有Mg和MgO的固体混合物6g,经测定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0%,向固体混合物中加入1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过程中有气泡产生 B.生成MgCl2的质量为9.5g
C.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只有MgCl2 D.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6%
13.(2022·江苏盐城·校考模拟预测)MgO和Mg(OH)2的固体混合粉末20g,其中Mg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8%,放入一定量的稀硫酸中,恰好与两种固体完全反应,反应后形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2%。则加入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
A.9.8% B.10.3% C.12.9% D.20.6%
14.(2022·江苏盐城·校考一模)向溶液中加入m克和的混合粉末,搅拌,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固体。向滤液中滴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滤液的质量是 B.混合粉末的质量范围是
C.固体中加入稀盐酸可能会有气体生成 D.原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15.(2022·江苏盐城·校考二模)含杂质的Fe2O3固体样品20g,高温下用足量的CO完全还原(杂质不与CO反应),将生成的CO2气体用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充分吸收后,产生30g白色沉淀.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入的CO质量为8.4g B.还原后的固体质量为11.2g
C.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80% D.样品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一定为24%
16.(2021·江苏盐城·校考三模)由碳酸镁和氧化镁组成的混合物,测得其中含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8%,取该混合物40g,将其投入适量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A.24g B.72g C.96g D.48g
17.(2021·江苏盐城·校考三模)工业上利用铁的氧化物在高温下循环裂解水制氢气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元素的质量分数:M>FeO
B.流程中需要不断添加的物质是H2O、C和FeO
C.整个制氢气过程中无需尾气处理
D.理论上每得到2gH2,消耗的碳的质量:6g<m(C)<12g
18.(2021·江苏盐城·统考一模)在已平衡的天平两边分别放一个等质量的烧杯,烧杯中装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在左边烧杯中加入5.6g金属铁,在右边烧杯中加入5.5g镁和铜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天平仍然保持平衡,则右边烧杯中加入的混合物中镁和铜的质量比为( )
A.36:19 B.12:43 C.24:31 D.13:42
19.(2021·江苏盐城·校联考一模)将40g碳酸钙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后,冷却测得剩余固体质量为35.6g,再向剩余固体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蒸发结晶,理论上可得到固体氯化钙的质量为
A.无法确定 B.44.4g C.33.3g D.35.6g
20.(2020·江苏盐城·校考二模)已知:Cu2O+H2SO4═Cu+CuSO4+H2O.16.0gCuO与CO反应得到Cu、Cu2O混合物13.6g,将此混合物溶于足量的100.0g稀H2SO4中得9.6gCu.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中生成2.4g CO2 B.混合物中氧元素与铜元素的质量比1:16
C.混合物中含12g的铜元素 D.反应后溶液中CuSO4的质量分数约为8.0%
21.(2020·江苏盐城·统考二模)向500g溶液中加入11.2克Fe和Cu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34.8g滤渣和一定质量的滤液,经测定得知,铜元素在滤液和滤渣中的质量比为4∶3(洗涤液也一起合并入滤液中),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滤渣中不含铁
B.11.2克Fe和Cu的混合粉末中,铜的质量分数为40%
C.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没有沉淀产生
D.原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10.2%
22.(2020·江苏盐城·统考二模)物质X在5g氧气中充分燃烧,反应方程式为X+3O2RO2+2SO2(R为某种未知元素),测得RO2和SO2的质量分别为2.2g和6.4g,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RO2中R的化合价为+2价 B.X中含有R、S、O三种元素
C.参加反应的X的质量为3.6g D.反应后的混合物中有三种物质
23.(2020·江苏盐城·统考一模)在已平衡的托盘天平两盘上各放一只质量相同的烧杯,分别加入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然后向左盘的烧杯中加入5.0g含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的某石灰石样品(杂质不含钙元素且不与盐酸反应),使之完全反应。欲使天平恢复平衡,可向右盘的烧杯中加入
A.3. 9g氧化镁固体
B.4. 5g氢氧化钠
C.3. 8g碳酸钠溶液
D.6.5g锌粒
24.(2020·江苏盐城·统考一模)有硫酸铜和硫酸的混合溶液,其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占6.4%。向50g该混合溶液中加入100g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成氢氧化铜沉淀的质量一定小于9.8g
B.氢氧化钠溶液中钠元素质量为2.3g
C.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14.2g
D.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
25.(2020·江苏盐城·统考一模)下面是对四个实验绘制的图形,其中实验结果与图形对应准确的是( )
A.向一定量的稀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B.用H2还原CuO来测定CuO中铜元素的含量
C.向饱和的NaCl溶液中不断加水
D.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加入铁粉至过量
26.(2020·江苏盐城·校考一模)将一定量的CaCO3和Cu粉置于一敞口容器中,加热煅烧,使其充分反应,反应前后容器内固体质量未变,则容器中Cu和CaCO3的质量比是( )
A.44:25 B.20:4 C.11 :4 D.16 :25
27.(2020·江苏盐城·统考一模)一定质量的CaCO3样品高温煅烧,若样品分解了75.0%,则剩余固体中含Ca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53.3% B.71.4% C.59.7% D.34.6%
参考答案:
1.B
【详解】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敞口放置于空气中,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增加,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故选项图像错误;
B、把一定质量的NaOH和NH4NO3固体分别溶于水中,NaOH溶于水放热温度升高,NH4NO3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最终温度会恢复到室温,故选项图像正确;
C、向盛有一定质量稀盐酸的烧杯中加入过量的锌粉,锌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溶液和氢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大于生成氢气的质量,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的质量逐渐增加,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故选项图像错误;
D、锌的活动性比铁强,反应速率快,至完全反应所需时间短;等质量金属与足量的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有关,相对原子质量越小,产生的氢气质量越小,所以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铁生成氢气的质量比锌多,故选项图像错误;
故选:B。
2.B
【分析】据图可知,200~a段是铁与氯化铁反应,a~b段是铁与氯化铜反应,b~c段的质量不变,说明铁粉有剩余。
【详解】①向FeCl3、FeCl2、CuCl2的混合溶中加入铁粉后,由图可知,200~a段溶液的质量随着铁粉的加入不断增大,200~a段发生的反应为2FeCl3+Fe=3FeCl2。说法正确。
②a~b段溶液的质量随着铁粉的加入不断减少,发生的反应为CuCl2+Fe=FeCl2+Cu。m点氯化铜没完全反应,m点的溶液中溶质成分为:FeCl2和CuCl2。说法错误。
③据图可知,200~a段参加反应的铁粉质量为5.6g,根据反应的质量关系则原溶液中FeCl3与CuC12的质量之比=32.5g:40.5g=65:81。说法正确。
④设a~b段加入铁粉质量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固体增加的质量=溶液减少的质量=205.6g-203.2g=2.4g
参加反应铁粉质量为16.8g,所以=5.6g+16.8g=22.4g。说法错误。
综上所述:①③正确,选择B。
3.B
【详解】根据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则有如下关系,设与16g氧化铜反应的硫酸的质量为x,消耗铁的质量为y,生成的铜的质量为z,
即
解得
因为生成了12.8g铜,当W=12.8g时,则加入的铁粉的质量应该是12.8g,与稀硫酸反应的铁的质量为12.8g-11.2g=1.6g,根据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则设铁消耗硫酸的质量为m:
,
解得,故稀硫酸的质量分数为:,当W>12.8g时,仍有12.8g铁粉与硫酸铜反应,2.8g铁粉与硫酸反应,多出去的铁粉不参加反应,最终保留在滤渣中,故滤渣中一定含有铜,可能含有铁,滤液的溶质为硫酸亚铁,W 的取值范围为W≥12.8。
A、由上可知,W≥12.8,故正确;
B、由上可知,滤渣中一定含有铜,可能含有铁,故错误;
C、由上可知,滤液的溶质为硫酸亚铁,故正确;
D、由上可知,稀硫酸的质量分数11.2%,故正确。
故选B。
4.A
【详解】A.水是由氧元素、氢元元素组成的,此选项错误;
B.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则保持液氢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氢分子,此选项正确;
C.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此选项正确;
D. 设与2g氢气恰好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x。,,x=16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所以2g氢气和 16g 氧气充分反应生成 18g水,此选项正确。
故选A。
5.C
【详解】A、向盛有一定量MgO和MgCO3的混合粉末的烧杯中加入1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水,碳酸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混合粉末的质量+100g稀硫酸=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104g不饱和溶液,故原混合粉末的质量一定大于4g,不符合题意;
B、碳酸镁的化学式可表示为:MgO·CO2,碳酸镁和稀硫酸反应:,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故溶液增加的质量为混合粉末中MgO的质量(氧化镁和碳酸镁中的MgO),故混合粉末中镁元素的质量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则生成硫酸镁的质量为:,故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12g,不符合题意;
C、假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则混合粉末中碳酸镁的质量为:,碳酸镁中镁元素的质量为:,与混合粉末中镁元素的质量相同,但是混合粉末中还含有氧化镁,故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一定小于4.4g,符合题意;
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硫酸中的硫酸根完全转化到了硫酸镁中,则参加的硫酸的质量为:,故所加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D
【详解】A、根据题意:Cu(OH)2的分解温度为66℃到68℃,CuCO3的分解温度为200℃到220℃,所以图象0℃~66℃固体质量没有发生变化的原因可能是未达到反应所需温度;正确;
B、根据题中信息:AB段发生的反应是 ,CD段的反应是,生成水的质量为34.6g-32.8g=1.8g,设氢氧化铜分解生成氧化铜的质量为x,所以碳酸铜的质量为32.8g-8g=24.8g, 设碳酸铜生成氧化铜的质量为y,
所以最终生成氧化铜的质量为16g+8g=24g,m=24;正确;
C、因为24gCuO中Cu的质量为24g××100%=19.2g,又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质量和种类不变,所以在A、B、C、D四点处固体物质中的铜元素的质量均为19.2g;正确;
D、分析图象可知D点对应的物质是CuO,其中24gCuO中Cu的质量为19.2g,则O的质量为24g-19.2g=4.8g,若将mg剩余固体继续加热到更高的温度,此过程中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氧化铜和氧化亚铜的质量关系是,则得到氧化亚铜质量为,,21.6g≠7.2g;错误;
故选D。
7.D
【详解】A、由②可知,氧化亚铜与氧气反应生成M。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中不含氢元素,则M不可能是氢氧化铜,错误;
B、过程②是两种物质参与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则是氧化亚铜(Cu2O)和氧气产生氧化铜,则M是氧化铜(CuO);氧化铜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氧化亚铜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氧化亚铜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高,错误;
C、22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22g××100%=6g,甲烷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1,含有6g碳元素的甲烷中含有氢元素的质量为2g,则生成水的质量为2g÷=18g,理论上生成22g二氧化碳,生成18g水,错误;
D、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由化学方程式可知,每16份质量的甲烷与64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则理论上16gCH4参与反应,最终消耗64gO2,正确;
故选D。
8.D
【分析】该金属粉末可能由Mg、Zn、Fe、Al、Ag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样品,加入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无色溶液且固体无剩余,故金属粉末中不含铁和银,因为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生成浅绿色溶液,银和稀硫酸不反应。
生成0.1g氢气所需镁的质量为:
生成0.1g氢气所需锌的质量为:
生成0.1g氢气所需铝的质量为:
故该金属粉末中可能只含镁,也可能含Al、Zn,也可能含Mg、Al、Zn。
【详解】A、由分析可知,该样品中可能含镁,不符合题意;
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氢气中的氢元素完全来自硫酸,设参加反应的硫酸中硫酸根离子的质量为x,则2:96=0.1g:x,x=4.8g,故无色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为:4.8g+1.2g=6g,不符合题意;
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氢气中的氢元素完全来自硫酸,则硫酸溶液中溶质质量为:,则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不符合题意;
D、由分析可知,该样品中最多由Al、Zn、Mg三种金属组成,符合题意。
故选D。
9.D
【分析】根据开始在刻度1的位置,最终停留在刻度2处即原来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为3体积,后来变为2体积,即减少了1体积,所以反应原混合气体的,进行解答。
【详解】根据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
①当氢气和氧气体积比为1:8时,氢气完全反应,消耗0.5体积的氧气,反应了原混合气体的,故不符合题意;
②当氢气和氧气体积比为8:1时,氧气完全反应,消耗2体积的氢气,反应了原混合气体的,故符合题意;
③当氢气和氧气体积比为7:2时,氧气完全反应,消耗4体积的氢气,反应了原混合气体的,故不符合题意;
④当氢气和氧气体积比为2:7时,氢气气完全反应,消耗1体积的氧气,反应了原混合气体的,故符合题意;
⑤当氢气和氧气体积比为4:5时,氢气气完全反应,消耗2体积的氧气,反应了原混合气体的,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D。
10.C
【分析】由题意分析,碳粉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也能生成一氧化碳,根据化学方程式:;因为一定温度和体积下气体的压强与分子数成正比,生成二氧化碳的过程中氧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的分子个数比为1:1,所以生成二氧化碳的过程中气体体积不变;生成一氧化碳的过程中氧分子和一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1:2,生成一氧化碳的过程中气体体积增大;若完全转化为一氧化碳,气体分子个数变为原来的2倍,压强也变为原来的2倍,但图示中显示压强为原来的1.4倍,所以没有完全生成一氧化碳,即反应后的气体应该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物,据此解题。
【详解】A、AB段电热丝放热,使容器内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变大,但温度没有达到碳粉的着火点,选项错误;
B、生成二氧化碳的过程中氧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的分子个数比为1:1,所以生成二氧化碳的过程中气体体积不变,CD段压强增大 是由于反应放热和生成一氧化碳造成的,故选项错误;
C、根据分析可知,反应后生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故E点气体的成分是CO2和CO,选项正确;
D、根据分析可知,燃烧结束后,温度下降至室温,气体收缩,压强减小,所以CD段压强下降,故选项错误;
答案为:C。
11.C
【详解】A、反应Ⅰ是:;反应Ⅱ是:,转化过程涉及铁、氧及氢元素化合价变化,故该项说法错误;
B、设理论上,每生成23.2gFe3O4需补充氧气质量为x,则故该项说法错误;
C、理论上,每生成45.6gFeSO4,需补充硫酸质量为x,则 , 300g9.8%的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为: 300g×9.8%=29.4g,故该项说法正确;
D、若转化Ⅱ中参与反应的氧气过量,产品会逐渐转变为Fe2O3, Fe3O4变为Fe2O3固体质量会偏小,故该项说法错误。
故选C。
12.B
【详解】A、金属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会有气泡产生,A正确;
B、混合物中镁元素的质量为,反应后氯化镁的质量为,B错误;
C、镁与盐酸反应和氧化镁盐酸反应均生成氯化镁,故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只有MgCl2,C正确;
D、反应消耗的氯化氢的与生成的氯化镁的关系为,故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D正确。
故选B。
13.B
【详解】解:混合物中Mg元素的质量为20g×48%=9.6g;
设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中硫酸镁的质量为,加入稀硫酸的溶质质量为,
Mg(OH)2+H2SO4=MgSO4+2H2O;MgO+H2SO4=MgSO4+H2O;
由镁元素守恒可知,
解得:=48g,=39.2g
反应后溶液质量为:=400g
加入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10.3%。故选B。
14.B
【分析】向溶液中加入m克和的混合粉末,搅拌,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固体。向滤液中滴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反应是铁先与硝酸银反应,铁反应完了,再铜与硝酸银反应,硝酸银与氯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所以由题意可知,反应结束后,溶液中存在硝酸银溶液,铁、铜完全反应,32.4g固体是反应生成的32.4g的银。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
A、滤液的质量=200g-32.4g+mg=167.4g+mg,故A错误;
B、设:生成32.4g银需要铁的质量为x。
x=8.4g;
设:生成32.4g银需要铜的质量为y。
y=9.6g;
所以混合粉末的质量范围是,故B正确;
C、固体是反应生成的银,银在金属活动顺序中排在氢之后,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不可能会有气体生成,故C错误;
D、反应结束后,溶液中仍存在硝酸银溶液,题中提供的信息不能计算原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故D错误。故选B。
15.C
【详解】Fe2O3+3CO 2Fe+3CO2,CO2+Ca(OH)2=CaCO3↓+H2O,所以
Fe2O3---3CO---2Fe----3CaCO3↓,
160 84 116 300
16g 8.4g 11.6g 30g
A、理论上需要通入一氧化碳的质量为8.4g,但是在反应前后都需要通入一氧化碳,所以实际通入的CO质量大于8.4g,故A错误;
B、还原后铁的质量为11.2g,固体质量包括杂质质量,大于11.2g,故B错误;
C、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 ×100%=80%,故C正确;
D、杂质中是否含有氧元素,不能确定,所以样品中氧元素质量分数可能为×100%=24%,故D错误。
16.C
【详解】因,,混合物恰好完全反应,则混合物中镁元素的质量等于硫酸镁中镁元素的质量,设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硫酸镁的质量为x,则
x=96g。
故选:C。
17.D
【详解】A、由图可知,H2O与FeO反应生成H2和M,则H2O中的氧原子进入到M中,即M中氧元素质量比FeO中氧元素质量大,则铁元素的质量分数:M<FeO,错误;
B、M由H2O和FeO生成,会与CO反应而消耗M生成FeO,FeO可循环利用,故不需要添加物质FeO,错误;
C、生成CO,有毒,需要尾气处理,错误;
D、由图可以看出,总反应为C+H2O→H2+CO2+CO。考虑两种极限情况:若生成物只有CO2,则:
根据化学方程式,每得到2gH2,需要消耗碳的质量为6g;
若生成物只有CO,则:
根据化学方程式,每得到2gH2,需要消耗碳的质量为12g。实际反应中CO2和CO均存在,故消耗碳的质量6g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盐城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10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质量比,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盐城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48有关溶液的计算,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扬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13不含杂质的化学方程式,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