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甘肃省庆阳六中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含解析)
展开2022-2023学年甘肃省庆阳六中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共50分)
1. 在植物根尖的结构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 )
A. 分生区 B. 伸长区 C. 成熟区 D. 根冠
2. 土壤浸出液和植物培养液都可用来栽培植物。用于无土栽培的植物培养液中对植物的生长起着重要作用的是( )
A. 水和无机盐 B. 水和有机物 C. 水和含磷无机盐 D. 含钾的无机盐
3. 种庄稼要施肥,肥料的作用主要是给植物的生长提供( )
A. 水 B. 维生素 C. 蛋白质 D. 无机盐
4. 2022年3月12日是我国第44个植树节,某校开展春季义务植树活动。下列做法与生物学原理不相符的是( )
A. 为植物施肥——补充无机盐 B. 剪掉部分叶片——减弱光合作用
C. 根部带土坨——保护幼根 D. 为植物松土——促进根的呼吸作用
5. 日常生产实践蕴含生物学知识,下列措施与其目的不一致的是( )
A. 采收后的玉米要及时晾晒——降低玉米粒的呼吸作用
B. 被水淹后的农田要及时排涝——保证呼吸作用正常进行
C. 带土移栽植物幼苗——抑制植物的蒸腾作用
D. 合理密植可以保证作物的叶片都能充分接受光照,又不互相遮挡——增强作物的光合作用
6. 将芹菜叶柄插入红墨水中一段时间后,取出纵切,可观察到被染成红色的结构是( )
A. 表皮 B. 导管 C. 纤维 D. 叶肉
7. 春季植树时,移栽的树苗被剪去大量的枝叶,这样能提高移栽成活率的原因是( )
A. 降低了叶片的光合作用 B. 降低了叶片的蒸腾作用
C. 促进了植物的呼吸作用 D. 促进了水和无机盐的吸收
8. 为了探究绿色植物和种子的生命活动,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并进行以下实验,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利用甲装置可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条件是光
B. 植物在有光时进行光合作用,无光时进行呼吸作用
C. 乙装置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种子在萌发的过程中释放二氧化碳
D. 丙装置中蜡烛熄灭是因为种子萌发过程中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
9. 白萝卜裸露在地上的部分是绿色的,而埋在地里的部分是白色的,这种现象说明( )
A. 叶绿素的形成需要水 B. 叶绿素的形成需要阳光
C. 叶绿素的形成需要适宜的温度 D. 叶绿素的形成需要新鲜的空气
10. 2022年4月,我国科考队发现的一株高达83.2米的冷杉,刷新了中国最高树木纪录。水从该植株根部运输到茎顶端的主要动力是( )
A. 呼吸作用 B. 光合作用 C. 蒸腾作用 D. 吸收作用
11. 如图为植物光合作用的示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是氧气,②是二氧化碳
B. 该过程可以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C. 有机物通过导管运输到植物体各处
D. 该过程在叶绿体中进行
12. 下列叙述与如图中的实验装置不相符合的是( )
A. 甲--收集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 B. 乙--验证蒸腾作用散失水分
C. 丙--验证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D. 丁--验证呼吸作用释放能量
13. 呼吸作用的实质是( )
A. 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 B.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C. 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D. 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14. 2021年9月24日,国际顶尖杂志《科学》刊登消息:中科院科学家首次在实验室利用二氧化碳合成了淀粉,同时完成了光能到化学能的转换,这相当于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
A. 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 B. 制造有机物,释放能量
C. 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 D.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15. 校园内的一棵大树在阳光的照耀下所进行的生理活动有( )
A.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B. 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C. 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D. 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16. 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不包括( )
A. 森林资源的利用不够合理 B. 草原过度放牧,草场退化、沙化
C. 森林覆盖率低 D. 已颁发许多有效保护植被的法律法规
17. 下列有关对“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的认识,错误的是( )
A. 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
B. 古人类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
C. “露西”化石是古人类可能直立行走的证据
D. 人类最先掌握的技能是使用文字
18. 下列动物中,不属于类人猿的是( )
A. 金丝猴 B. 猩猩 C. 长臂猿 D. 黑猩猩
19. 在从森林古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下列特征形成最晚的是( )
A. 直立行走 B. 产生语言 C. 制造工具 D. 学会用火
20. 在人类起源和计划过程中,人类祖先猿分界的重要标准是( )
A. 使用工具 B. 产生语言 C. 直立行走 D. 大脑发达
21. 在哺乳动物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可能是( )
A. 狒狒 B. 猕猴 C. 黑猩猩 D. 长臂猿
22. 人类主要生殖器官的功能是( )
A. 分泌消化液和激素 B. 产生生殖细胞、分泌性激素
C. 胎儿发育场所 D. 分裂产生新细胞
23. 男、女性生殖系统中,最主要的生殖器官分别是( )
A. 附睾和子宫 B. 睾丸和子宫 C. 输精管和胎盘 D. 睾丸和卵巢
24. 如图表示人类的生殖发育流程图。下列对图中①②③④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①是精子 B. ②是卵巢 C. ③是受精卵 D. ④过程发生在子宫
25. 为优化年龄结构,我国已经放开三胎生育政策。下列关于人的生殖和发育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胎儿成熟后由母体阴道产出的过程叫分娩
B. 卵细胞与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叫怀孕
C. 母亲与胎儿之间通过胎盘进行物质和气体交换
D. 受精卵形成的部位是输卵管
二、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共10分)
26. 研究小组在学校的开心农场种甘薯,取优良品种的甘薯枝条进行扦插,如图。请回答。
(1)通常选择阴天进行扦插,是为了降低 ,减少扦插枝条的水分散失,提高成活率。
(2)“疏松细土”层利于枝条长出 吸收水分,帮助根部进行 ;“基肥”层可提供甘薯生长需要量最多的含氮、磷、 的无机盐。
(3)枝叶分布过密相互遮挡,会导致植株生长光照不足。所以,扦插时应做到 。
27. 如图甲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用放置暗处一昼夜的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不含叶绿体,呈白色)所进行的相关实验。光照一段时间后,取A、B两叶片脱色、漂洗、滴加碘液,观察实验现象:图乙表示植物叶片所进行的相关生理活动;图丙为植物叶肉细结构简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的A叶片经脱色、漂洗、滴加碘液后,非绿色部分与绿色部分能变蓝的是绿色部分,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
(2)图甲中的B叶片经脱色、漂洗、滴加碘液后,其绿色部分能否变蓝? (填“能”或“不能”),原因是 。
(3)为了排除叶片中储存的有机物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前需要对实验装置进行的处理是 。
(4)图乙叶片进行的生理活动B是 。植物通过这种生理活动从而可参与 。
(5)图乙叶片夜间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是 (填“A”或“C”),该生理活动进行的主要场所是图丙所示细胞中的[ ] (注意:[]内填丙图中所示结构的数字序号、横线空白处填结构名称)
(6)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比较,其特有的结构除叶绿体外,还具有[ ] 、[ ] (注意:[]内填丙图中所示结构的数字序号、横线空白处填结构名称)。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2小题,共15分)
28. 如图一为人类进化历程示意图,图二为人与黑猩猩的骨骼特征比较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类进化最关键的一个阶段是 ______(填文字)阶段。图一所示的人类进化过程的阶段排序为 ______(填序号)。
(2)图二中,黑猩猩的骨骼是 ______(填字母),它的头骨与人的头骨基本相同,主要区别是人的脑容量较 ______,黑猩猩的颌骨突出。
(3)研究发现,黑猩猩与人类基因的相似度合约为99%,这说明人类与类人猿有较近的 ______关系。
29. 光合作用是生物圈中几乎所有生物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和能量来源。人们对光合作用的探索历程是漫长的,目前仍在进行中。
(1)18世纪,科学家进行了一系列相关的实验。如图所示的实验中,②和 ______ 对照,说明植物能够更新由于小鼠呼吸而变得污浊的空气。后来,其他科学家的实验相继证明,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 ______ 。
(2)19世纪,科学家把植物放在暗处数小时,然后让某叶片一部分遮光,另一部分暴露在光下。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该叶片,结果照光的部分呈深蓝色,遮光的部分无颜色变化。实验结果说明,叶片在光下产生 ______ 。
(3)现在,我们知道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 ______ 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直接或间接地为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并对维持大气中的 ______ 平衡起重要作用。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成熟区也叫根毛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根毛的存在增加了根的吸收面积。根毛能分泌多种物质,如有机酸等,使土壤中难于溶解的盐类溶解,成为容易被植物吸收的养分。成熟区及其上部,根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
故选:C。
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成熟区适于吸收的特点。
2.【答案】A
【解析】解:无土栽培指的是不用土壤,而是依据植物生活所需无机盐的种类和数量的多少,将无机盐按照一定的比例配成营养液,用营养液来培养植物。
故选:A。
无土栽培是依据植物生活所需无机盐的种类和数量配制而成的营养液来培养植物的做法。根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无土栽培。
3.【答案】D
【解析】解:植物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包括水、无机盐和有机物。有机物植物体通过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所以种庄稼要施肥,肥料的作用主要是给植物的生长提供无机盐。
故选:D。
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植物生活中最多的无机盐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理解掌握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是解题的关键。
4.【答案】B
【解析】解:A、为植物施肥是为植物补充水和无机盐,A正确。
B、剪去部分枝叶是为了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提高成活率,B错误。
C、幼苗移栽时根部留土坨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提高成活率,C正确。
D、为植物松土能够促进根的呼吸作用,D正确。
故选:B。
(1)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可见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
(2)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5.【答案】C
【解析】解:A、刚收获的种子里面含有大量的水,呼吸作用强放出大量的热使种子变质,所以晒干主要是使种子的呼吸作用减弱。正确。
B、植物的根也需要呼吸,水淹后的农田要及时排涝--促进根部的呼吸,正确。
C、带土移栽植物幼苗,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有利于根的吸收作用。错误。
D、合理密植是指在单位面积上,栽种作物或树木时密度要适当,行株距要合理,增加光合作用的有效面积,正确。
故选:C。
(1)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影响光合作用效率的环境因素有:光照、温度、二氧化碳的浓度等;
(2)活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作呼吸作用。
(3)蒸腾作用进行的主要部位是叶片,光照越强,蒸腾作用越旺盛,光照越弱,蒸腾作用越弱。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植物体的三项生理活动。
6.【答案】B
【解析】解:茎中输导组织根据其构造和功能的不同,分为两类:导管和筛管,导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质。将芹菜叶柄插入红墨水中一段时间后,取出纵切,可观察到被染成红色的结构是导管,因为导管是自下而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的管道。
故选:B。
木本植物茎的结构从外到内依次是:树皮、形成层、木质部和髓,茎是主要的输导器官,其中含有输导组织--导管和筛管,解答即可。
导管是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的管道。
7.【答案】B
【解析】解:植物在移栽过程中总会损伤一些幼根和根毛,导致吸水能力下降。因此为了减少叶片大量蒸腾掉水分,要剪去一部分枝叶,从而保证水分吸收和消耗间的平衡,防止植物萎焉。提高了植物的成活率。这也是人们常常在阴雨天或傍晚移栽植物,以及对移栽的植物进行遮光的原因。可见B符合题意。
故选:B。
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绿色植物的叶片,减少叶片能降低蒸腾作用,据此答题。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是中考的热点,要注意掌握.解答此题的前提是明确植物移栽会导致缺水这一现象。
8.【答案】B
【解析】解:A、甲装置a中的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瓶内的绿色部分与瓶外的绿色部分形成以二氧化碳为变量的对照试验;瓶外的见光与遮光部分形成以光照为变量的对照试验;可见甲装置可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条件是光,A正确。
B、光合作用是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进行的,有光无光都进行呼吸作用,B错误。
C、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十分旺盛,通过呼吸作用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丙装置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正确。
D、丙装置中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消耗瓶中的氧气,所以燃烧的蜡烛熄灭,不是种子萌发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的原因,D正确。
故选:B。
(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2)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3)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关的实验。
9.【答案】B
【解析】解:白萝卜裸露在地上部分是绿色,而埋在地下部分白色,是因为在培育的过程中,地下部分没有接受到阳光的照射,没有叶绿素形成。地上部分见光能形成叶绿素,因此是绿色,这一实验验证出叶绿素只有在光下才能合成。
故选:B。
叶绿素形成的条件是光。据此解答。
本题考查学生对叶绿素的形成条件知识点的理解。
10.【答案】C
【解析】解: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在把体内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通过叶片的气孔蒸发到大气当中去的时候,是一种“泵”的原理,它为根吸水提供了向上的拉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一同被向上运输,动力都是来自于植物的蒸腾作用。
故选:C。
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内以水蒸气的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植物的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约占植物吸收水的99%。蒸腾作用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增加空气湿度,降雨量增多,蒸腾作用散失水分,吸收热量,使气温降低,夏天也较凉爽,形成良性循环。蒸腾作用是根吸水的动力,促进了水和无机盐的运输,蒸腾作用还能降低温度。森林地区植物的蒸腾作用非常旺盛,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增加空气湿度,降雨量增多。
绿色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是中考的热点,要好好理解和掌握。
11.【答案】D
【解析】解:A、此图为光合作用示意图,①表示进去的气体是二氧化碳,②表示出来的气体是氧气,A错误。
B、光合作用的实质是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物质转化是指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过程,能量转化是指将光能转化为储存在有机物里化学能的过程,所以该过程可以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B错误。
C、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筛管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位,导管是运输水和无机盐,C错误。
C、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呼吸作用主要场所是线粒体,D正确。
故选:D。
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存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就叫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公式:二氧化碳+水→叶绿体光能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气,解答即可。
光合作用的内容是中考的热点,一定要理解并掌握,可结合其概念、公式来分析有关的题目。
12.【答案】C
【解析】解:A、甲装置可以用来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取一些金鱼藻,放在盛有清水的大烧杯中。在金鱼藻上面倒罩一短颈玻璃漏斗,漏斗颈上套上灌满清水的玻璃管。将上述装置移至阳光下照射,并观察现象。待气体充满试管的1/2时,取出玻璃管,迅速将快要熄灭的细木条插进管内,观察现象。管内的气体能使快要熄灭的细木条猛烈的燃烧起来。原因是氧气能助燃,能使快要熄灭的细木条重新燃烧,表明产生的气体是氧气,实验装置相符合。
B、乙装置验证植物的蒸腾作用,塑料袋内壁上有水珠产生。表明植物蒸腾作用是通过叶片气孔散失水分,实验装置相符合。
C、丙装置是验证种子萌发时释放二氧化碳的实验。种子萌发时,有机物彻底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将萌发的种子瓶内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具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实验装置不相符合。
D、丁装置是验证种子进行呼吸作用,释放热量,实验装置相符合。
故选:C。
图示中的四个实验装置分别是用来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蒸腾作用散失水分的常用装置、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明确实验目的,确定实验原理,遵循实验原则,选择实验材料,设计实验步骤,预测实验结果,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13.【答案】B
【解析】解:呼吸作用的反应式:有机物+氧气→线粒体二氧化碳+水+能量。因此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吸收氧,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
故选:B。
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呼吸作用的实质。
14.【答案】A
【解析】解: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其场所是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
故选:A。
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就叫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的内容是中考的热点,一定要理解并掌握,可结合其概念、公式来分析有关的题目。
15.【答案】D
【解析】解: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存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就叫光合作用;活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作呼吸作用;植物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以气体的形式散失到空气中的过程。由上可知,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光的影响,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有光无光均可进行,因此在白天或光下植物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有:吸收作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故选:D。
(1)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存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就叫光合作用。
(2)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
(3)活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作呼吸作用。
(4)影响植物三大生理作用的因素,其中只有光合作用受光照的影响,而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不受光的影响,据此答题。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须在光下进行,而植物的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在有光和无光的条件下都能进行。
16.【答案】D
【解析】解: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有:我国人均森林覆盖率低,又加上长期以来对森林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伐优留劣、乱砍滥伐,使森林生态系统呈退化趋势;对草原的过度放牧使许多草场退化、沙化,导致土地沙漠化。而已颁布许多有效保护植被的法律法规,属于我国保护植被采取的措施,不是我国植被面临问题。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一个地区内生长的所有植物叫做这个地区的植被;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有:草原、荒漠、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
土地沙漠化已对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我们要爱护植被。
17.【答案】D
【解析】解:A、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A正确。
B、古人类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并日渐丰富,进一步加强了交流合作,使古人类在与自然界的斗争中越来越强大,从而使得人类不断进化,B正确。
C、“露西”的下肢骨具有较为粗壮的股骨,骨盆的髋骨前后扁、左右阔,这说明她很可能采取直立行走的运动方式,C正确。
D、人类使用文字是后期形成的,最先的是使用简单的工具,D错误。
故选:D。
人类进化的历程通常可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个阶段。
解答此题要全面掌握人类起源的有关知识。
18.【答案】A
【解析】解:人和类人猿是近亲,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类人猿没有尾巴、颊囊和屁股上的胼胝,常见的四种类人猿是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故金丝猴不属于类人猿。
故选:A。
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进化为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人和类人猿是近亲.分析解答.
做这题的关键是了解类人猿的特点,掌握常见的四种类人猿。
19.【答案】B
【解析】解: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里束缚,开拓新家园的标志,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由于使用工具、制造工具使人类的大脑更发达,在劳动交往过程中产生了语言。最后发展的是使用语言。
故选:B。
人类起源森林古猿,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最关键的是直立行走,分析解答。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直立行走的意义。
20.【答案】C
【解析】解: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学会用火。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林束缚,开拓新家园的标志,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恩格斯曾指出,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古猿的直立行走造成了前后肢的分工,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工具。前肢所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上肢更加灵巧。所以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是能否直立行走。
故选:C。
人类进化中最有决定意义的一步是直立行走,解答时可以从人类进化的过程、直立行走的意义等方面来切入。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21.【答案】C
【解析】解:A、B、D虽都属于灵长类哺乳动物,但不属于类人猿,而黑猩猩是类人猿,且一些内部结构和外部特征以及一些最基本的行为方式与人类都十分相似,且分子生物学研究发现黑猩猩与人类的细胞色素C的差异为零。所以,黑猩猩应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最近。
故选:C。
人类起源与森林古猿。古猿生活在茂密的森林里,过着树栖的生活,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树木减少,一部分古猿被迫到地面上来生活,这部分古猿经过漫长的岁月就进化成现代的人类。而另一部分仍旧过着树栖的生活,就逐渐进化成了现代的类人猿。
此题重点考查人类进化的历程,以及人类是由动物进化来的一些证据及理论依据,虽看似一道普通的题目,但却能考察出本章的重点内容。
22.【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人体的生殖器官。可结合人体的生殖器官图示及功能记性记忆。生殖器官是生物体产生生殖细胞用来繁殖后代的器官。
【解答】
睾丸是男性的主要性器官,也是男性的性腺,能够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卵巢是女性的主要性器官,也是女性的性腺,能够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所以人类主要生殖器官的功能是产生生殖细胞、分泌性激素。
故选B。
23.【答案】D
【解析】解:男性产生生殖细胞--精子的器官是睾丸,同时睾丸也可以分泌雄性激素,又属于内分泌器官,是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女性产生生殖细胞--卵细胞的器官是卵巢,同时卵巢也可以分泌雌性激素,又属于内分泌器官,是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可见D符合题意。
故选:D。
男性的精囊、输精管、睾丸、阴茎等构成了男性的生殖系统;女性的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构成了女性的生殖系统。
熟练掌握男女生殖系统的结构及功能,即可解答。
24.【答案】D
【解析】解:男性睾丸产生的①精子进入阴道,缓缓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②卵巢产生的卵细胞相遇,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③受精卵。这一过程叫④受精,因此受精过程是在输卵管内完成的,不是在子宫内进行。可见D错误。
故选:D。
图中①精子,②卵巢,③受精卵,④受精。
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记忆男、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5.【答案】B
【解析】解:A、胎儿成熟后由母体阴道产出的过程叫分娩,A正确;
B、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着床,即怀孕,B错误;
C、胎儿通过胎盘从母体中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通过该结构经母体排出,C正确;
D、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D正确。
故选:B。
生殖细胞包括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细胞,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并于怀孕后8周左右发育成胎儿,胎儿已具备人的形态;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的。怀孕到40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一起从母体的阴道排出,即分娩。
人体的生殖和发育是中考考查的重点内容,与之相关问题同学们一定要掌握。
26.【答案】蒸腾作用 根 呼吸作用 钾 控制适宜的间距
【解析】解:(1)植物根部吸收的水分,绝大多数用于植物体的蒸腾作用,因此通常选择阴天进行扦插,是为了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扦插枝条的水分散失,提高成活率。
(2)“疏松细土”层利于枝条长出根吸收水分,而植物的根是能进行呼吸作用的,根的呼吸与其对矿质元素的吸收以及与其生长和分化有密切关系,因此“疏松细土”能帮助根部进行呼吸作用,植物生长需要氮、磷、钾等无机盐,因此“基肥”层可提供甘薯生长需要量最多的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3)枝叶分布过密相互遮挡,会导致植株生长光照不足,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因此扦插时应做到控制适宜的间距。
故答案为:
(1)蒸腾作用;
(2)根;呼吸作用;钾;
(3)控制适宜的间距。
1、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片)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
2、扦插是一种培育植物的常用繁殖方法,属于无性生殖,扦插可以剪取植物的茎、叶、根、芽等,或插入土中、沙中,或浸泡在水中,等到生根后就可栽种,使之成为独立的新植株。
解答此题要掌握扦插的原理。
27.【答案】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不能 固体氢氧化钠吸收塑料袋内的二氧化碳,导致叶片缺乏二氧化碳,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将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蒸腾作用 生物圈的水循环 A 6 线粒体 1 细胞壁 5 液泡
【解析】解:(1)分析甲图的实验装置可知,本实验设计了两组对照实验,分别是A叶片的绿色部分和非绿色部分、A叶片绿色部分的和塑料袋内B绿色部分,变量分别是叶绿体、二氧化碳。光照一段时间后,图甲中的A叶片经脱色、漂洗、滴加碘液后,非绿色部分和绿色部分能变蓝的是绿色部分,实验变量是叶绿体,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2)图甲中的B叶片经脱色、漂洗、滴加碘液后,其绿色部分不能变蓝,原因是固体氢氧化钠吸收塑料袋内的二氧化碳,导致叶片缺乏二氧化碳,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3)选作实验的植物前已经进行了光合作用,里面储存了丰富的有机物。如不除去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所以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前需要对实验装置进行的处理是将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呼吸作用将植物中贮存的淀粉运走或耗尽。
(4)图乙叶片进行的生理活动B是蒸腾作用,蒸腾作用可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5)图乙叶片夜间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是A呼吸作用,图丙中的[6]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
(6)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动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因此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比较,其特有的结构除叶绿体外,还具有[1]细胞壁、[5]液泡。
故答案为:
(1)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2)不能;固体氢氧化钠吸收塑料袋内的二氧化碳,导致叶片缺乏二氧化碳,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3)将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4)蒸腾作用;生物圈的水循环
(5)A;6线粒体
(6)1细胞壁;5液泡
(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
(2)乙图中A表示呼吸作用、B表示蒸腾作用、C表示光合作用;丙图中1细胞壁、2细胞膜、3叶绿体、4细胞核、5液泡、6线粒体。
关键是熟记掌握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场所、原料和产物的实验。
28.【答案】直立人 ②③④① A 大 亲缘
【解析】解:(1)人类的进化的四个阶段:②南方古猿→③能人→④直立人→①智人。南方古猿的脑容量为500毫升左右,能使用天然的工具,但不能制造工具;能人的脑容量平均为680毫升,能直立行走,解放前肢,能制造简单的工具(石器);④直立人也就是所谓的晚期猿人,脑容量接近1100毫升,两足直立行走,手比较灵活,可以打造多种石器,开始使用火,是人类进化最关键的一个阶段;能人的脑容量可达1000毫升以上;智人的人类脑容量达1350毫升甚至更大,接近现代人的脑量,能制造石器和骨器,靠狩猎、捕鱼生活。不仅会使用火,还能人工取火。因此,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直立人是人类进化最关键的一个阶段;脑的发育,使人类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越来越强,他们已经开始学会用火,用火烧烤食物,可以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达。它们还产生了语言和意识,逐渐形成了社会。就这样,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古猿逐渐进化成人类。因此图示的人类进化的历程排序为:②③④①。
(2)由图二可以看出黑猩猩的头骨是A,与人的头骨基本相同,主要区别是人的脑容量大,黑猩猩的颌骨突出。
(3)黑猩猩与人类基因相似度达99%,两者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共同祖先为森林古猿。
故答案为:
(1)直立人;②③④①
(2)A;大
(3)亲缘
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人类的进化过程是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是考查的重点,多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难度一般。
29.【答案】④ 氧气 淀粉 光能 碳-氧
【解析】解:(1)装置图②④是著名的普利斯特里实验,此实验的结论是植物能够更新因为动物呼吸变得污浊的空气。通过我们学过的知识可知,动物呼吸排出的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而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除了满足植物自身呼吸,还提供给了动物,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二氧化碳,这有利于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同时还制造了有机物,是生物的物质来源。
(2)为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需要以光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因此萨克斯将一个叶片的一半遮光、一半曝光,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形成对照实验。萨克斯实验得出的结论是:绿叶在光下能合成淀粉。
(3)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还能够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制造氧气排到大气中,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从而为人类和一切需氧生物的生存创造了必要条件。
故答案为:(1)④;氧气;
(2)淀粉;
(3)光能;碳-氧。
(1)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2)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是绿色植物的三大重要的生命活动,是考试的重中之重,一定要理解掌握。
2023年甘肃省庆阳市中考生物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甘肃省庆阳市中考生物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甘肃省陇南市礼县六中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甘肃省陇南市礼县六中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含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甘肃省庆阳市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甘肃省庆阳市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