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物理沪科版必修第一册 4.1牛顿第一定律优质作业第一课时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物理沪科版必修第一册 4.1牛顿第一定律优质作业第一课时第1页
    物理沪科版必修第一册 4.1牛顿第一定律优质作业第一课时第2页
    物理沪科版必修第一册 4.1牛顿第一定律优质作业第一课时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物理4.1 牛顿第一定律第一课时课时训练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4.1 牛顿第一定律第一课时课时训练,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物体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是,伽利略创造性地设计出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基础】4.1牛顿第一定律-1优质练习一.单项选择1.“晨阳”杯篮球赛中,奔跑中的小硕想传球给站在侧面无人防守的小轩,已知二人的位置与小硕的速度v方向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硕要将球传给小轩(  )A. 应该让球沿着1的方向抛出B. 应该让球沿着2的方向抛出C. 应该让球沿着3的方向抛出D. 应该让球沿着4的方向抛出2.伽利略为了硏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将落体实验转化为著名的“斜面实验”,如图所示,对于这个研究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斜面实验放大了重力的作用,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路程B.必须选用质量小的木球才能冲淡重力的影响C.实验表明,小球速度的变化对位移来说是均匀的D.根据斜面实验结论进行合理的外推,得到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3.科学研究方法对物理学的发展意义深远,实验法.归纳法.演绎法.类比法.理想实验法等对揭示物理现象的本质十分重要.下列哪个成果是运用理想实验法得到的(    A.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B.库仑发现“库仑定律”C.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D.伽利略发现“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4.火车在长直水平轨道上匀速行驶,坐在门窗密闭的车厢内的乘客将手中的苹果相对车竖直上抛,手保持在抛出位置,当苹果(相对车)落下来时(  )A.落在手的前方 B.落在手里 C.落在手的后 D.落在手的侧边5.关于物体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是(  )A. 把手中的球由静止释放后,球能加速下落,说明力是改变物体惯性的原因B. 公交汽车在启动时,乘客都要向后倾, 这是乘客具有惯性的缘故C. 战斗机在空战时,甩掉副油箱是为了减小惯性,提高飞行的灵活性D. 运动员在百米冲刺时,速度很大,很难停下来,说明速度越大,物体的惯性也越大6.正在运动的物体,若所受的一切力突然同时消失,那么它将(  )A.立即停止 B.作加速运动 C.作减速运动 D.作匀速运动7.伽利略曾用如图所示的“理想实验”来研究力与运动的关系,则下列符合实验事实的是(     A.小球由静止开始释放,“冲”上对接的斜面B.没有摩擦,小球上升到原来释放时的高度C.减小斜面的倾角θ,小球仍然达到原来的高度D.继续减小斜面的倾角θ,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沿水平面永远运动下去8.伽利略创造性地设计出图(a).图(b)所示的两个斜面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a)中斜面倾角越小,所用时间越长,越容易测量B. 图(a)可以解释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快的原因C. 图(b)实验考虑了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D. 图(b)可以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9.17世纪,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根据斜面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摩擦阻力的缘故,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该实验证实了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结论②该实验为牛顿第一定律的提出提供了有利的实验证据③该实验是一理想实验,是在思维中进行的,无真实的实验基础,故其结果是荒谬的④该实验是以可靠的事实为基础,经过抽象思维,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从而更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A.只有①③ B.只有②④ C.只有③④ D.只有②③ 10.兰州市中考体育测试项目涉及到许多力学知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做引体向上时,人对单杠的拉力和单杠对人的拉力大小相等B.足球运球过程中,足球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是因为受到力的作用C.立定跳远,起跳时脚用力蹬地,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掷实心球时,球出手后能够继续飞行,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11.据媒体报道,2019年10月15日到17日,俄罗斯举行了代号为“雷霆-2019”的军事大演习。演习期间俄军发射了两种导弹A和B,导弹A的飞行速度比导弹B的飞行速度大,但其质量比导弹B的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导弹B的惯性比导弹A的惯性大B. 导弹B的运动状态比导弹A的运动状态容易改变C. 静止在发射架上时,两导弹的惯性相同D. 导弹A.B的惯性大小与它们飞行时所受的阻力大小有关12.打鸡蛋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大部分人打鸡蛋时总是用鸡蛋与较硬物体的一条棱相碰,将鸡蛋打碎,高级师打鸡蛋时通常用一只手握住一个鸡蛋,然后去打击另一个鸡蛋,在打击力不是太大的情况下刚好使鸡蛋被打碎。若两鸡蛋的抗破强度是相同的,那么出现的现象应该是(   )A.主动打击的鸡蛋破了 B.被打击的鸡蛋破了C.两个鸡蛋同时破了 D.鸡蛋被打破是随机的13.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以下物体中惯性最大的是(  )A.高速行驶的小轿车 B.缓缓进站的火车C.漂浮的孔明灯 D.飞行的大雁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一定是矢量B.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C.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用实验直接验证获得的D.重心不是重力的真实作用点,重力作用在整个物体上,重心是重力的等效作用点15.牛顿是经典力学的奠基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力是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的B. 两个力大小相等.作用点相同,就可以说这两个力相等C. 物体受力越大,运动状态改变越快,说明物体受力大时比受力小时的惯性小D. 牛顿第一定律又被称为惯性定律,速度大的物体惯性一定大16.下列物理问题描述正确的是(   )A.质点不仅是一个理想化模型,而且是真实存在的B.由于运动的相对性,我们在判定物体是否运动时,必须选定一个绝对静止不动的物体作为参考系C.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多次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一条实验定律D.伽利略猜想自由落体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但并未用实验直接验证17.乒乓球比赛过程中,乒乓球遇到球拍前后,乒乓球速度方向改变。这一现象说明(   )A.乒乓球的惯性发生了改变B.乒乓球受到球拍的作用力大于球拍受到乒乓球的作用力C.力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D.乒乓球比球拍更容易发生形变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伽利略最早提出力的概念B. 牛顿最早完成斜面实验并经过合理外推建立了惯性定律C. 伽利略最早通过斜面试验经过合理外推建立了惯性定律D. 伽利略通过斜面实验研究了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1.【答案】A【解析】【详解】小硕奔跑的速度, 球抛出后由于惯性也具有水平向右的速度,想让静止的小轩接住,球的合速度必须指向2,应该让球沿着1的方向抛出,故A正确。故选A。2.【答案】D【解析】A.斜面实验缩小了重力的作用,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路程及时间,所以A错误;B.自由落体及在斜面上运动与质量无关,所以B错误;C.实验表明,小球速度的变化对时间来说是均匀的,所以C错误;D.根据斜面实验结论进行合理的外推,得到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所以D正确;故选D。3.【答案】D【解析】伽利略发现“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伽利略发现“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选项D正确。4.【答案】B【解析】火车在水平轨道上匀速行驶,人.车.苹果等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火车和人水平方向的分速度相等,即相对静止,苹果竖直上抛后,水平方向分速度不变,竖直方向做上抛运动,即苹果相对与车做竖直上抛运动,故苹果一定掉在手中,选项B正确;ACD错误;故选B。5.【答案】BC【解析】【详解】A.把手中球由静止释放后,球能加速下落,说明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不是改变惯性,故A错误;B.公交汽车在起动时,根据惯性可知乘客都要向后倾,故B正确;C.战斗机在空战时,甩掉副油箱减小质量,从而减小惯性,提高飞行的灵活性,故C正确;D.惯性的大小和物体运动的速度无关,故D错误。故选BC。6.【答案】D【解析】正在运动的物体,若所受的一切力突然同时消失,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它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永远不停地运动下去,即作匀速运动。故选D。7.【答案】A【解析】A.小球由静止开始释放,“冲”上对接的斜面,这是事实,故A正确;B.因为生活中没有无摩擦的轨道,所以小球上升到原来释放时的高度为推理,故B错误;C.减小斜面的倾角θ,小球仍然达到原来的高度是在B项的基础上进一步推理,故C错误;D.继续减小斜面的倾角θ,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沿水平面永远运动下去,是在C项的基础上继续推理得出的结论,故D错误;故选A。8.【答案】A【解析】【详解】A.由牛顿第二定律和位移公式得解得 ,斜面倾角越小,所用时间越长,越容易测量,A正确;B.图(a)可以解释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等于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 时的特例,B错误;C.图(b)实验中,若不考虑了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则小球一定能运动到等高处,C错误;D.图(b)可以说明,若斜面倾角等于零时,小球为了到达等高处将一直运动下去,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维持,D错误。故选A。9.【答案】B【解析】①.伽利略由此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认为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①错误;②.牛顿总结了前人的经验,指出了物体运动的原因,即牛顿第一定律,故②正确;③④.伽利略的斜面实验是以可靠的事实为基础经过抽象思维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推理得出的结论,故④正确,③错误。故选B。10.【答案】D【解析】A.做引体向上时,人对单杠的拉力和单杠对人的拉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选项A正确,不符合题意;B.足球运球过程中,足球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是因为受到力的作用,选项B正确,不符合题意;C.立定跳远,起跳时他用力向后蹬地,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地面也会对脚产生力的作用,就能向前运动,这是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选项C正确,不符合题意;D.掷实心球时,球出手后能够继续飞行,是因为球有惯性,不是受到惯性的作用,选项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11.【答案】A【解析】【详解】物体惯性大小仅与其质量有关,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物体的运动状态越难改变;惯性大小与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速度无关,故A正确,BCD。故选A。12.【答案】B【解析】两枚鸡蛋撞击时,蛋壳之间存在一对相互作用力,被打击的鸡蛋蛋壳所受撞击力大于抗破强度则被打碎。主动打击的鸡蛋蛋壳在撞击时除了受撞击力外,还要受到本身蛋清(由于惯性)给的一个与撞击力方向相反的力,所以当其合力达到抗破强度时,蛋壳才会破。故在打击力不是太大的情况下,主动打击的鸡蛋不容易破,被打击的鸡蛋破了。故选B。13.【答案】B【解析】高速行驶的小轿车.缓缓进站的火车.漂浮的孔明灯以及飞行的大雁中,火车的质量最大,根据惯性大小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无关,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故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就大,所以缓缓进站的火车的惯性最大。故选B。14.【答案】D【解析】A.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不一定是矢量,如电流有大小也有方向,是标量,A错误;B.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B错误;C.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在实验的基础上合理外推获得的,C错误;D.重心不是重力的真实作用点,重力作用在整个物体上,重心是重力的等效作用点,D正确。故选D。15.【答案】A【解析】【详解】A. 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的,故A正确;B. 两个大小相等.作用点相同的力,方向不一定相同,所以这两个力不一定相等,故B错误;CD. 惯性的大小仅仅与质量有关,与物体的受力.运动状态无关。故CD错误。故选A。16.【答案】D【解析】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并不是真实存在的,A错误;B.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而且也不存在绝对静止不动的物体,B错误;C.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通过实验而推理出来的,C错误;D.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间接验证了自由落体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D正确。故选D。17.【答案】C【解析】A.乒乓球的质量没变,则惯性不变,A错误;B.乒乓球受到球拍的作用力与球拍受到乒乓球的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等大反向,即乒乓球受到球拍的作用力等于球拍受到乒乓球的作用力,B错误;C.力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C正确;D.该现象不能说明乒乓球比球拍更容易发生形变,D错误。故选C。18.【答案】D【解析】【详解】A.牛顿最早提出力的概念,故A错误;BC.伽利略最早完成斜面实验,牛顿在伽利略和笛卡儿工作的基础上,经过合理外推建立了惯性定律,故BC错误;D.伽利略通过斜面实验研究了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故D正确。故选D。 

    相关试卷

    高中沪科版 (2019)4.1 牛顿第一定律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沪科版 (2019)4.1 牛顿第一定律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物理沪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4.1 牛顿第一定律第二课时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沪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4.1 牛顿第一定律第二课时同步达标检测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伽利略创造的把实验,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物理沪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4.1 牛顿第一定律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沪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4.1 牛顿第一定律随堂练习题,共8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