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川教版(2019)五年级下册第4节 美化模型教学设计
展开五年级信息技术下册《美化模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如何使用特征造型中的命令如圆角和倒角,明白渲染和浮雕工具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
熟练掌握使用圆角、倒角命令改善实体造型的方法,学会合理使用材质渲染工具和调整浮雕命令的参数设置;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合理的审美意识,体验运用工具美化作品进行3D作品创意设计的感觉。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学会使用特征造型命令和材质渲染等工具美化3D作品。
教学难点:
能够选择合适的工具,调节不同工具的参数设置,达到合理的美化效果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PPT展示各种各样的创意火箭造型,引入主题
教师提议:精巧的设计,都离不开美丽的外观,一起为自己的火箭着色,设计的更有个性。
PPT展示本节课需要美化的火箭效果示例
学生打开3Done 软件
先建立一个圆柱体,做好美化准备。
设计意图或师生互动
通过对比,引出新知识,提出任务,揭示主题
二、新知识探索
1、特征造型的学习
教师打开完整的火箭模型,PPT展示任务对比图:
实现圆角处理
先演示一个效果,让学生体会特征造型的特殊效果,提升学生兴趣。
教师演示为火箭衔接处做圆角处理的效果。
学生自主尝试对圆柱体边界进行圆角和倒角处理
学生分享圆角和倒角的区别
设计意图或师生互动
让学生自主进行两种特征造型处理的对比效果,自己体会造型处理过程和不同工具选项的效果。
2、材质渲染工具的使用
PPT展示任务图:
让火箭变成金色
①学生自主探索完成任务
②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颜色进行设计
③学生分享自己的设计
教师提出建议:将最下方的透明度进行参数设置,看看有什么效果。
设计意图或师生互动
将透明度这一项环节放在此处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材质渲染的工具含义,避免到最后再提起会遗忘。
3、浮雕工具的使用
①PPT展示浮雕工具选项含义和实现效果
演示调整参数的过程。
②学生自主练习工具进行效果实现,完成贴图任务
设计意图或师生互动
这一部分各选项的参数含义比较抽象,学生查看对比的效果才更直观,所以此处演示可以反复更改参数值,如最大偏移和分辨率的值,这是浮雕工具比较重要且常用的参数。
③教师提出任务:
嵌入图像文件是什么效果,试一试?
学生分享使用效果
此处应注意:如果选择嵌入图像文件的选项,需适当调整最大偏移量才能看出效果。
设计意图或师生互动
这一部分各选项的参数含义比较抽象,学生查看对比的效果才更直观,所以此处演示可以反复更改参数值,如最大偏移和分辨率的值,这是浮雕工具比较重要且常用的参数。
三、知识延伸
PPT展示3D建模到3D打印的过程
四、分享与交流
学生可以选在模型库中的任意模型,进行美化设计,学生分享自己制作并设计的3D模型,师生评价。
设计意图或师生互动
由于时间关系,学生没法又制作又美化,可让学生从模型库中导入现成的模型比如坦克,交通工具,进行美化
五、总结梳理
PPT展示三维设计整体过程的思维导图
师生共同梳理三维设计的过程。
设计意图或师生互动
本节是本章的最后一节,将三维设计的关键环节进行梳理,帮助学生效果知识并理清思路。
作业布置
按照自己的想法合理的设计一个火箭模型,做出一个自己心目中最漂亮的火箭。
课后反思
本节是学习三维设计的最后一节,重在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创意运用工具美化模型,可多鼓励学生做多种不同的尝试,也可把不同班级的学生设计的优秀或创意作品进行跨班级分享,扩宽学生的思路,让学生有更多的发挥空间。
板书设计
美化模型
小学信息技术川教版(2019)五年级下册第2节 体验三维设计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信息技术川教版(2019)五年级下册第2节 体验三维设计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堂导入,新知识讲解,任务探索,课堂总结,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信息技术第3节 智能生活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信息技术第3节 智能生活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堂导入,实践探索,知识探究,知识延伸,总结,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电子工业版 (安徽)四年级下册第3课 美化班级课程表获奖教案: 这是一份电子工业版 (安徽)四年级下册第3课 美化班级课程表获奖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简析,学生知识状况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阐述与学法指导,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