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备战高考化学核心考点归纳与最新模拟测试(全国通用)
专题01 化学与STSE-备战高考化学核心考点归纳与最新模拟测试(全国通用)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01 化学与STSE-备战高考化学核心考点归纳与最新模拟测试(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01化学与STSE-备战高考化学核心考点归纳与最新模拟测试解析版docx、专题01化学与STSE-备战高考化学核心考点归纳与最新模拟测试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1 化学与STSE 1.化学与资源①化学与能源类别分类考查说明类别一常规能源已经大规模生产和广泛利用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新能源利用先进技术所获得的能源,如核聚变能、风能、太阳能、海洋能等类别二可再生能源在短时间内可连续再生利用的一次能源,如水能、风能等不可再生能源经过亿万年形成的,短期内无法恢复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类别三一级能源在自然界中能以现成形式提供的能源,如天然气、煤、石油、水能、太阳能、风能等二级能源需要依靠其他能源(也就是一级能源)的能量间接制取的能源,如电能、一氧化碳等 ②化学资源的开发利用化学资源开发利用考查说明石油石油的分馏物理变化,得到石油气、汽油、煤油、柴油、重油等石油的裂化化学变化,获得更多轻质油,特别是汽油石油的裂解化学变化,获得主要有机化工原料,如乙烯、丙烯、甲烷等煤煤的干馏化学变化,隔绝空气加强热,得到出炉煤气、煤焦油、焦炭等煤的气化化学变化,将煤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的过程,主要反应是C(s)+H2O(g)CO(g)+H2(g)煤的液化化学变化,把煤转化为液体燃料的过程(2)化学与环境污染名称主要污染物及形成原理PM2.5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雾霾SO2、NOx和可吸入颗粒物与雾气结合的混合物酸雨SO2、NOx是导致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SO2+H2OH2SO3,2H2SO3+O2===2H2SO4;2NO+O2===2NO2,3NO2+H2O===2HNO3+NO光化学烟雾机动车尾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在光照条件下生成复杂的污染物臭氧空洞NOx、氟氯代烷等与臭氧发生作用,导致了臭氧层的损耗水体污染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工业“三废”和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水体富营养化可引起“水华”或“赤潮”温室效应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大气中CO2气体的大量增加,使地表温度上升的现象白色污染各种废弃塑料制品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它们很难降解,会破坏土壤结构(3)化学与材料①金属材料:常见的是合金,其硬度比各组成成分大,熔点比各组成成分低。②无机非金属材料:a.水泥、玻璃和陶瓷;b.硅材料、光导纤维、SiC、Si3N4等。③有机高分子材料:a.塑料、纤维和橡胶;b.棉、麻、蚕丝、人造纤维、合成纤维等。2.化学与传统文化(1)传统文化涉及“物质”的判断根据文言文信息分析物质的性质,判断是哪种物质。如“有硇水者,剪银塊投之,则旋而为水”,“硇水”指的是硝酸;药物“鼻冲水”条目下写道:“贮以玻璃瓶,紧塞其口,勿使泄气,则药力不减,气甚辛烈,触入脑,非有病不可嗅”,“鼻冲水”指的是氨水。(2)传统文化涉及“变化”的判断由古代文献记载的内容,联系化学反应,判断是否为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判断化学反应的类型,如置换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如“烈火焚烧若等闲”,该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碳酸钙的分解。“熬胆矾(CuSO4·5H2O)铁釜,久之亦化为铜”,涉及的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或氧化还原反应。(3)传统文化涉及“分离”方法的判断根据过程判断分离和提纯的常见方法,如蒸馏、蒸发、升华、萃取等。如“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该过程涉及蒸馏操作;“……(KNO3)所在山泽,冬月地上有霜,扫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炼而成”,“煎炼”涉及蒸发结晶操作。【真题回顾练】1.(2021·福建真题)建盏是久负盛名的陶瓷茶器,承载着福建历史悠久的茶文化。关于建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高温烧结过程包含复杂的化学变化 B.具有耐酸碱腐蚀、不易变形的优点C.制作所用的黏土原料是人工合成的 D.属硅酸盐产品,含有多种金属元素2.(2021·海南真题)2020年9月22日,中国向全世界宣布,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下列措施不利于大气中减少的是A.用氨水捕集废气中的,将其转化为氮肥B.大力推广使用风能、水能、氢能等清洁能源C.大力推广使用干冰实现人工增雨,缓解旱情D.通过植树造林,利用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3.(2021·天津真题)近年我国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对下列成就所涉及的化学知识的判断错误的是A.北斗三号卫星搭载了精密计时的铷原子钟,铷(Rb)是金属元素B.奋斗者号潜水器载人舱外壳使用了钛合金,钛合金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C.长征五号B遥二火箭把天和核心舱送入太空,火箭动力源于氧化还原反应D.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过程中使用了芳纶制作的降落伞,芳纶是高分子材料4.(2021·湖北真题)“乌铜走银”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该工艺将部分氧化的银丝镶嵌于铜器表面,艺人用手边捂边揉搓铜器,铜表面逐渐变黑,银丝变得银光闪闪。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铜的金属活动性大于银B.通过揉搓可提供电解质溶液C.银丝可长时间保持光亮D.用铝丝代替银丝铜也会变黑5.(2021·河北真题)高分子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芦苇可用于制造黏胶纤维,其主要成分为纤维素B.聚氯乙烯通过加聚反应制得,可用于制作不粘锅的耐热涂层C.淀粉是相对分子质量可达几十万的天然高分子物质D.大豆蛋白纤维是一种可降解材料6.(2021·广东真题)劳动成就梦想。下列劳动项目与所述的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选项劳动项目化学知识A社区服务:用84消毒液对图书馆桌椅消毒含氯消毒剂具有氧化性B学农活动:用厨余垃圾制肥料厨余垃圾含、、等元素C家务劳动:用白醋清洗水壶中的水垢乙酸可由乙醇氧化制备D自主探究:以油脂为原料制肥皂油脂可发生皂化反应7.(2021·山东真题)有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是A.风能发电 B.粮食酿酒 C.燃煤脱硫 D.石油裂化8.(2021·湖南真题)下列有关湘江流域的治理和生态修复的措施中,没有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A.定期清淤,疏通河道B.化工企业“三废”处理后,达标排放C.利用微生物降解水域中的有毒有害物质D.河道中的垃圾回收分类后,进行无害化处理9.(2020·北京真题)近年来,我国航空航天事业成果显著。下列成果所涉及的材料为金属材料的是A.“天宫二号“航天器使用的质量轻强度高的材料——钛合金B.“北斗三号”导航卫星使用的太阳能电池材料——砷化镓C.“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使用的高效燃料——液氢D.“C919”飞机身使用的复合材料——碳纤维和环氧树脂10.(2020·海南真题)化学科学与社会活动密切相关。下述措施应积极推广的是A.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提高环境友好无残留消毒剂的使用比例B.原料药生产厂通过蒸发与焚烧过程,处理其生产废液C.海边建筑工程施工,就近取海水海沙生产混凝土D.为保证食物的口感与风味,增加食品添加剂使用品种与数量【模拟仿真练】1.(2022·全国·模拟预测)我国空间技术发展迅速,跻身世界先进国家行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人造太阳”核聚变装置“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中国天眼”射电望远镜“天和”核心舱成功发射A.核聚变燃料2H、3H互为同位素B.N2O4扩散到空气中变为红棕色NO2C.碳化硅陶瓷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D.生活舱内航天员可以通过Na2O获取呼吸用氧2.(2022·全国·模拟预测)目前常用的一种海水提溴的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以淡化后的浓缩海水为原料,可提高制溴的效益B.吹出过程中,可用水蒸气替代空气,使溴和水蒸气一起蒸出C.吸收过程中,溴单质转化为氢溴酸,实现和空气分离D.若用该法得到1mol溴单质,至少消耗氯气1mol3.(2022·广东五华·一模)半导体工业中用到多种化学试剂及材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一种光刻胶所含的聚乙烯醇月桂酸酯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B.刻蚀二氧化硅的HF和NH4F所含化学键类型相同C.清洗半导体硅片用的去离子水适合长期饮用D.半导体材料氮化镓(GaN)属于合金4.(2022·广东五华·一模)新型冠状病毒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核酸、脂肪及糖类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蛋白质、核酸、脂肪及糖类在一定条件下都能水解,其中蛋白质水解的产物是氨基酸B.医院可能采取高温或者紫外线照射的方法能使蛋白质变性,杀死病毒C.蛋白质、核酸、脂肪及糖类都是高分子化合物D.浓的溶液能使溶液中的蛋白质析出,加水后析出的蛋白质不再溶解5.(2022·重庆·一模)“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著名诗句,其中的“剪烛”就是剪去烧焦的烛芯,下列有关烛芯的说法正确的是A.烛芯是由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制成的 B.烛芯是由光导纤维制成的C.烛芯是由耐高温的碳化硅制成的 D.烛芯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6.(2022·湖南岳阳·一模)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海水淡化可以缓解淡水供应危机,海水淡化的方法主要有蒸馏法、电渗析法和离子交换法等B.牙膏中添加氟化物用于预防龋齿是利用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C.嫦娥五号上使用的碳纤维属于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国产飞机用到的氮化硅陶瓷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D.高纤维食物是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在人体内都可以通过水解反应提供能量7.(2022·湖南岳阳·一模)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用途等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具有还原性,并且可以杀菌、消毒,在葡萄酒中添加适量的能杀灭微生物并防止葡萄酒的氧化变质B.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制取聚乙烯等化工产品,工业上可通过石油的裂化获得乙烯C.分解是吸热反应且分解后生成和水蒸气是其作阻燃剂的主要原因D.透明度高,折射率合适,光能够发生全反射,故是制作光导纤维的主要原料8.(2022·河南省济源平顶山许昌·一模)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推广使用煤液化技术,有利于实现碳中和B.使用75%的酒精消毒可有效预防病毒传播C.氮化硼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D.用光催化分解水代替电解水制氢气可实现节能环保9.(2022·广东肇庆·二模)碳中和是指CO2的排放总量和减少总量相当。下列措施中不能有效促进碳中和的是A.研发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技术 B.扩大风电、光电规模代替火力发电C.利用可燃冰代替现有化石能源 D.推动新能源汽车代替燃油汽车10.(2022·广东肇庆·二模)“端砚”是中国四大名砚之一,下列关于“端砚”的描述错误的是A.端砚的石材为硅酸盐,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B.端砚研磨出的墨汁属于溶液C.研磨墨汁过程涉及分子的运动D.雕刻端砚的过程不涉及化学反应11.(2022·广东茂名·一模)2022年北京冬奥会火炬“飞扬”(如图)以耐高温碳纤维材料为外壳,铝合金为点火段材料,氢气为燃料,辅以可调节火焰颜色的“配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碳纤维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 B.氢气作燃料对环境友好无污染C.铝合金密度小、硬度小、耐腐蚀 D.含钾元素的“配方”可使火焰呈黄色12.(2022·湖南长沙·一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B.煤的干馏与石油的分馏均属于物理变化C.化石燃料和植物燃料燃烧时放出的能量最初来源于太阳能D.当镀锡铁制品的镀层破损时,镀层仍能对铁制品起保护作用13.(2022·湖南长沙·一模)我国在人工合成淀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在实验室中首次实现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全合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淀粉属于多糖,分子式为,是纯净物B.由等物质合成淀粉的过程涉及碳碳键的形成C.玉米等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能将转化为淀粉D.该成就能为气候变化、粮食安全等人类面临的挑战提供解决手段14.(2022·广东韶关·一模)化学与生产、生活和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糖类、蛋白质和油脂都属于营养物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B.通过煤的干馏、煤的气化和液化等物理变化后可以获得洁净的燃料和多种化工原料C.利用CO2合成聚碳酸酯类可降解塑料,实现“碳”循环利用D.长征火箭上所用的碳纤维材料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15.(2022·山东·模拟预测)研究发现:将溶解到含液态镓()纳米颗粒的溶剂中,再加入含纳米颗粒的固体银棒,搅拌即可引发电化学反应。将分解成和,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上述过程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B.上述过程涉及2种能量转化形式C.该技术有利于“碳中和、碳达峰” D.上述分解的分散系属于胶体16.(2022·全国·模拟预测)2021年我国取得让世界瞩目的科技成果,化学功不可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嫦娥五号”运载火箭用液氧液氢推进剂,产物对环境无污染B.“北斗系统”组网成功,北斗芯片中的半导体材料为二氧化硅C.“天和核心舱”电推进系统中的腔体采用氮化硼陶瓷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D.“奋斗者”号潜水器外壳材料为钛合金,22号钛元素属于过渡元素17.(2022·安徽·淮北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一模)铅霜(醋酸铅)又称为铅糖,《本草纲目》中记载:“以铅打成线,穿成串,瓦盆盛生醋,以串横盆中离醋三寸,仍以瓦盆覆之,置阴处,候生霜刷下,仍合住。”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铅霜有甜味,属于强电解质 B.铅打成线可加快铅霜的生成速率C.制备过程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D.制备过程利用了醋酸的挥发性18.(2022·上海静安·一模)我国政府承诺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中和”是指CO2的排放总量和消减总量相当,以实现二氧化碳排放的“收支相抵”。下列对促进“碳中和”最直接有效的措施是A.大规模开采可燃冰作为新能源B.利用可再生电力将CO2转化为COC.安装脱硫设备减少煤炭燃烧时的污染D.实施生活垃圾分类,促进资源回收利用19.(2022·辽宁大连·模拟预测)《邛州府志》载:“在州治西南八十里有火井。蜀都赋:火星荧于幽泉,高焰煽于天陲。注曰:欲出其火,先以家火投之。须臾焰出,以竹筒盛之,其火无灰。井有水、火,取井火煮水,一斛得盐五斗。家火煮之则盐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火井中可扩散出大量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CH4B.竹筒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纤维素和淀粉互为同分异构体C.“取井火煮水”是燃烧天然气加热食盐水进行蒸发结晶D.天然气现代常作为化工原料用于合成氨和生产甲醇20.(2022·辽宁大连·模拟预测)化学与生活、生产及科技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用于铝电解槽、铜熔化炉内衬的SiC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B.核酸是一种生物大分子,核酸检测可用于判断人体是否感染新冠病毒C.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采用的高强度新型钛合金属于金属材料D.纳米铁粉主要通过物理吸附作用除去污水中的Cu2+、Ag+、Hg2+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11 电解原理及应用 -备战高考化学核心考点归纳与最新模拟测试 (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11电解原理及应用-备战高考化学核心考点归纳与最新模拟测试全国通用解析版doc、专题11电解原理及应用-备战高考化学核心考点归纳与最新模拟测试全国通用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10 原电池与化学电源 -备战高考化学核心考点归纳与最新模拟测试 (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10原电池与化学电源-备战高考化学核心考点归纳与最新模拟测试全国通用解析版doc、专题10原电池与化学电源-备战高考化学核心考点归纳与最新模拟测试全国通用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07 物质性质及应用-备战高考化学核心考点归纳与最新模拟测试(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07物质性质及应用-备战高考化学核心考点归纳与最新模拟测试全国通用解析版doc、专题07物质性质及应用-备战高考化学核心考点归纳与最新模拟测试全国通用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