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高考安徽省阜阳市颍上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生物5月模拟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高考安徽省阜阳市颍上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生物5月模拟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生物5月模拟试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6分)
1. 下列关于细胞膜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具有传递信息的功能
B. 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是相对的
C. 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决定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
D. 胰岛素的靶细胞膜上缺乏胰岛素受体会引起血糖浓度升高
2. 如图中甲~丁为某动物(染色体数=2n)睾丸中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的比例图,关于此图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甲图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B. 乙图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C. 丙图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 D. 丁图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
3. 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1代的雄果蝇中约有为白眼残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为BbXRXr
B. 亲本产生的配子中含Xr的配子占
C. F1代出现长翅雄果蝇的概率为
D. 白眼残翅雌果蝇能形成bbXrXr类型的次级卵母细胞
4. 下列关于种群、群落与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种群的数量特征中,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B. 在森林群落中,动物不存在类似于植物的垂直结构
C. 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是同时进行、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D. 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不断地得到来自于系统外的能量补充
5. 洞庭湖是我国的第二大淡水湖。湖中藻类以硅藻、绿藻、蓝藻为主,其中,绿藻全年占优势,硅藻在冬季占优势,蓝藻在春秋季占优势。具有极强耐污能力的裸藻出现说明某些地方的水体可能已经受到污染。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藻类优势种季节性变化是一种演替,既有群落内部的原因,又有外部环境影响
B. 湖泊中微生物可利用含N、P的物质成为自身物质或能量的来源
C. 各个营养级固定的能量最终去向是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在环境中
D. 该湖泊生态系统中鱼类等捕食者的存在会降低物种多样性
6. 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工程和胚胎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采用胚胎分割技术获得同卵双胎或多胎,可以看作动物的无性繁殖
B. 细胞核移植主要在同种动物、同种组织的细胞之间进行
C. 胚胎移植时,供体母畜需要具备优良的遗传性能
D. 试管动物技术主要包括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技术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30.(14分)下列列出的材料供任意选用,实验用具充足、且试剂浓度适宜,回答有关问题。
各溶液均新配制:淀粉酶溶液、肝脏研磨液、FeCl3溶液、淀粉溶液、蔗糖溶液、过氧化氢溶液、HCl、NaOH、热水、蒸馏水、冰块、碘液、斐林试剂
(1)酶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酶催化作用的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所供材料,_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通过实验验证“酶具有高效性”。
(3)研究淀粉酶的专一性,选用的反应物最好是___________________,应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试剂)检测是否出现相应的颜色变化从而来获取实验结果。
(4)为了较长时间保存唾液淀粉酶,应选用温度为 _________(选填:“4℃”、“37℃”、“60℃”),pH为 ________(选填:“1.5”、“6.5”、“10.5”)的条件。
31.(18分)C,H,O,N,P,S在玉米细胞(干)和人体细胞(干)以及活细胞中的含量(%)如下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元素
O
C
H
N
P
S
玉米细胞(干)
44.43
43.57
6.24
1.46
0.20
0.17
人体细胞(干)
14.62
55.99
7.46
9.33
3.11
0.78
活细胞
65.0
18.0
10.0
3.0
1.40
0.30
(1)以上元素在活细胞中的含量明显比人体细胞(干)多的是氧元素和氢元素,发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________。这两种元素在人体细胞干物质中主要存在于________中。
(2)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在玉米细胞(干)中所占比例明显高于人体细胞(干)的元素是氧元素,发生这种差异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组成玉米细胞的化合物中________较多,此类化合物由________(元素)组成。
(3)水在生命活动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细胞内含水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细胞的代谢。
①大豆收获后,要进行晾晒才能入仓储存,所除去的水分主要是细胞中的________水。如果大豆细胞内的水分过多,会使细胞的________作用加强。
②从上述现象可以推断,植物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________,则细胞的代谢越强。
③浸泡约一周时间后,黄豆芽长得又白又粗。1kg的黄豆能长出5kg的黄豆芽。在这个过程中,黄豆细胞内的有机物含量________,种类________。
32.(22分)苦马豆素(SW)是一种具有抗肿瘤功能的生物碱。为了解苦马豆素在抗肿瘤过程中的作用效果,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研究。
(1)细胞发生癌变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癌变后,细胞膜上的________等物质减少,使得癌细胞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同时,某些癌细胞的细胞膜成分发生改变,出现甲胎蛋白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作为________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这种现象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的功能。癌细胞的线粒体也较正常细胞减少,从而影响了癌细胞中的________(填选项前的符号)过程。
A.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H]
B.丙酮酸转化成乳酸
C.丙酮酸和水彻底分解成CO2和[H]
D.[H]和氧结合形成H2O
(2)细胞凋亡是________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为研究SW对胃癌细胞凋亡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下列实验:取胃癌细胞用________处理后,使之分散成单个细胞,用细胞培养液进行培养,此细胞培养液与植物组织培养基最主要的不同是需要添加________。将制备好的细胞悬液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不同浓度的SW,分别培养24h、48h、72h后,统计结果如下:
将经实验处理过的胃癌细胞制成装片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可以观察到癌细胞出现了凋亡的特征。结合图中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研究不同浓度SW在治疗肿瘤的过程中对机体免疫调节功能的影响,科研人员利用正常小鼠和移植肿瘤的小鼠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过程中,除设置不同浓度SW处理的实验组以外,还需设置________作为对照。(填选项前的符号)
A.注射等量清水的正常小鼠
B.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的正常小鼠
C.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的移植肿瘤小鼠
D.注射等量不同浓度SW的移植肿瘤小鼠
如果还需要将SW与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临床应用药物左旋咪唑的效果进行比较,应设置________作为对照才能得出结论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
解:A、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具有控制物质运输的能力,受体蛋白具有传递信息的功能,A错误;
B、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是相对的,有些病毒和细菌也可以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B正确;
C、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体现者,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决定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C正确;
D、胰岛素是降血糖的激素,若胰岛素的靶细胞膜上缺乏胰岛素受体,那么胰岛素就不能发挥作用,会引起血糖浓度升高,D正确.
故选:A.
细胞膜的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本题的知识点是蛋白质在细胞膜上的分布,细胞膜的功能特点,糖蛋白的作用,细胞膜的蛋白质的分布与功能的关系,对流动镶嵌模型的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是解题的关键.
2.【答案】C
【解析】
解:A、甲图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各时期,或有丝分裂前期、中期,A正确;
B、乙图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或中期,B正确;
C、丙图可表示有丝分裂间期的开始阶段,或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的开始阶段,或有丝分裂末期,不能表示有丝分裂后期,C错误;
D、丁图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D正确.
故选:C.
分析柱形图:甲图中染色体:DNA:染色单体=1:2:2,且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等,由此可知,甲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或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乙图中染色体:DNA:染色单体=1:2:2,且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由此可见,乙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或中期;丙图中无染色单体,且染色体:DNA=1:1,且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等,由此可知,丙处于有丝分裂间期的开始阶段或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的开始阶段或有丝分裂末期;丁图中无染色单体,且染色体:DNA=1:1,且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说明丁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
本题结合柱状图,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和染色单体的数量变化规律,重点考查柱形图的分析,要求学生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各时期的特点,能根据染色体:染色单体:DAN的比值和染色体含量来判断细胞可能的分裂方式和所处的时期.
3.【答案】C
【解析】
解A、根据题意可知,亲本中红眼长翅果蝇的基因型为B_XRX-,白眼长翅果蝇的基因型为了BbXrY,F1代出现白眼残翅雄果蝇(bbXrY),说明亲本中红眼长翅果蝇的基因型为BbXRXr,故A正确;
B、亲本雌果蝇产生的配子中1/2的含Xr,亲本雄果蝇产生的配子中也有1/2的含Xr,故B正确;
C、Fl代出现长翅果蝇的概率是3/4,出现雄果蝇的概率为1/2,所以出现长翅雄果蝇的概率为3/4×1/2=3/8,故C错误;
D、白眼残翅雌果蝇的基因型为bbXrXr,在间期染色体进行复制,基因加倍,初级卵母细胞的基因组成为bbbbXrXrXrXr,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次级卵母细胞的基因型为bbXrXr,故D正确。
故选:C。
据题干信息,若双亲的基因型为BbXRXR和BbXrY,则子一代中没有白眼残翅雄果蝇,故双亲的基因型只能为BbXRXr和BbXrY.白眼残翅雌果蝇基因型是bbXrXr,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复制形成姐妹染色单体,DNA含量加倍,基因组成是bbbbXrXrXrXr,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同源染色体分离,形成两个细胞,DNA含量减半,基因型bbXrXr。
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减数分裂和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4.【答案】B
【解析】
解:A、种群的数量特征中,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A正确;
B、在森林群落中,动物由于受到食物和栖息地的限制,也存在垂直结构,B错误;
C、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是同时进行、相互依存、不可分割,C正确;
D、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不断地得到来自于系统外的能量补充,即光能的补充,D正确.
故选:B.
1、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与年龄结构有关,性别比例对种群密度有一定影响,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率是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2、群落的结构特征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①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陆生群落、水生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植物主要受光照、温度等的影响,动物主要受食物的影响;
②水平结构:由于不同地区的环境条件不同,即空间的非均一性,使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形成了生物在水平方向上的配置状况.
本题考查了种群、群落与生态系统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种群的特征,掌握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识记生态系统各功能之间的联系,再结合所学知识准确判断各项.
5.【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群落的演替以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有关知识,要求学生掌握群落演替的概念、类型以及影响因素,掌握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准确判断各项。
1、群落演替是指在生物群落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一个群落代替另一个群落的演变现象。
2、群落演替的影响因素:(1)群落内部因素(根本原因):①群落内部环境的变化-动力;②种内和种间关系动态变化-催化剂; (2)外界环境因素(重要条件):①自然因素:火灾、洪水、严寒等。 ②人类活动:人类的活动往往会使群落的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解答】
A.藻类优势种季节性变化是一种演替,既有群落内部的原因,又有外部环境影响,A正确;
B.湖泊中微生物可利用含N、P的物质成为自身物质或能量的来源,如硝化细菌可以利用NH3中的化学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B正确;
C.各个营养级能量的最终去向是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在环境中,C正确;
D.该湖泊生态系统中鱼类等捕食者的存在会增加物种多样性,否则会导致水华现象,进而是水体封闭,水生动物缺氧死亡,D错误。
故选D。
6.【答案】B
【解析】
解:A、来自同个胚胎的后加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因此采用胚胎分割技术获得同卵双胎或多胎,可看做动物的无性繁殖,A正确;
B、细胞核移植可以在不同动物的不同组织间进行,B错误;
C、胚胎移植时,供体母畜必须具备优秀的遗传性能,而受体不需要具有优秀的遗传性能,C正确;
D、试管动物技术主要包括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技术,D正确.
故选:B.
1、胚胎移植的基本程序主要包括:①对供、受体的选择和处理(选择遗传特性和生产性能优秀的供体,有健康的体质和正常繁殖能力的受体.用激素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用促性腺激素对供体母牛做超数排卵处理);②配种或人工授精;③对胚胎的收集、检查、培养或保存(对胚胎进行质量检查,此时的胚胎应发育到桑椹或胚囊胚阶段);④对胚胎进行移植;⑤移植后的检查.
2、来自同一胚胎的后代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胚胎分割可以看做动物无性繁殖或克隆的方法之一.进行胚胎分割时,应选择发育良好、形态正常的桑椹胚或囊胚,对囊胚阶段的胚胎进行分割时要注意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否则会影响分割后胚胎的恢复和进一步发育.
3、试管动物技术是指通过人工操作使卵子和精子在体外条件下成熟和受精,并通过培养发育为早期胚胎后,再经移植后产生后代的技术.
本题考查胚胎移植和胚胎分割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胚胎移植的基本程序;识记胚胎分割技术的特点及注意事项;识记试管婴儿技术,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7.【答案】(1)蛋白质或RNA (缺一不得分);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2)能
(3)淀粉和蔗糖(缺一不得分);斐林试剂(错别字不得分)
(4)4℃; 6.5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酶的本质和酶的特性,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解答】
(1)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酶催化作用的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2)所给材料里有肝脏研磨液、FeCl3溶液、蒸馏水,能通过实验验证“酶具有高效性”;
(3)因为材料所给酶为淀粉酶,所以为研究淀粉酶的专一性,选用的反应物最好是淀粉和蔗糖,斐林试剂可以鉴定还原糖,所以应选用斐林试剂;
(4)酶适合低温保存,所以为了较长时间保存唾液淀粉酶,应选用温度为4℃,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是6.5。
故答案为:
(1)蛋白质或RNA (缺一不得分);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2)能
(3)淀粉和蔗糖(缺一不得分);斐林试剂(错别字不得分)
(4)4℃ ;6.5
8.【答案】(1)水 蛋白质
(2)糖类 C、H、O
(3)①自由 呼吸
②大
③减少 增多 细胞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并产生了中间产物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糖类的组成、水的存在形式和作用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获取信息和综合运用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对于相关知识点的记忆和综合应用。
【解答】
(1)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因此活细胞中氧和氢的含量比干细胞中高。人体细胞干物质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
(2)玉米细胞含糖类较多,糖类由C、H、O组成。
(3)①大豆晾晒除去的水分主要是细胞中的自由水。细胞内的水分过多会使细胞呼吸加强。
②从上述现象可以推断,植物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大,则细胞的代谢越强。
③在黄豆芽生长的过程中,因为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并产生了中间产物,使细胞内有机物的含量减少,种类增多。
9.【答案】【答案】
(1)基因突变 糖蛋白 抗原 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C、D
(2)基因 胰蛋白酶 动物血清、CO2 苦马豆素(SW)对胃癌细胞的凋亡有诱导作用,且随着浓度和培养时间的增加,诱导作用显著增强
(3)B、C 注射等量左旋咪唑的移植肿瘤小鼠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细胞癌变、免疫、有氧呼吸及相关的实验设计,要求考生识记癌细胞的主要特征;识记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及条件;识记免疫的具体过程;明确实验的目的,掌握探究实验的原则,能完善实验步骤,并分析结果得出正确的结论。
【解答】
(1)细胞发生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细胞癌变后,由于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减少,使癌细胞之间的黏着性降低,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同时癌细胞膜的成分发生改变,这些物质可以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这又体现了细胞膜具有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线粒体是真核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丙酮酸和水彻底分解成CO2和[H])和第三阶段([H]与氧结合形成H2O)均发生于线粒体内,因此癌细胞的线粒体减少会影响这些过程的进行,而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及丙酮酸转化为乳酸均发生细胞质基质中。
(2)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将动物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需用胰蛋白酶;由于人们对动物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还没有完全了解清楚,因此动物细胞培养时需加入血清、血浆等天然成分;动物悬液制备好后,需将其放入恒温的二氧化碳培养箱中,以维持细胞培养所需的适宜温度及培养液的pH;根据图解可知,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培养天数和培养时间的延长,胃癌细胞的存活率逐渐下降,说明苦马豆素对胃癌细胞的凋亡有诱导作用,且随着浓度和培养时间的增加,诱导作用越显著。
(3)探究实验要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不同浓度SW在治疗肿瘤的过程中对机体免疫调节功能的影响,其单一变量是不同浓度的SW,由于该实验对象是正常小鼠和移植小鼠,因此对照组应是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的正常小鼠和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的移植肿瘤小鼠;如还需将SW和药物左旋咪唑的效果进行比较,还需设置注射等量左旋咪唑的移植肿瘤小鼠作为对照。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高考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19届高三生物下学期第三次仿真模拟试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高考安徽省定远重点中学2019届高三生物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共14页。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高考安徽省定远县民族中学2019届高三生物下学期最后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