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广东省江门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含解析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412239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广东省江门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含解析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412239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广东省江门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含解析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412239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广东省江门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广东省江门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门一中2024届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段考物理科试题一、单选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 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研究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类比法和科学假说法、微元法、建立物理模型法等等。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B. 根据平均速度定义式,当时间间隔非常非常小时,就可以用这一间隔内的平均速度表示间隔内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这应用了小量放大法C. 在用打点计时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把重物在空气中的落体运动近似看作自由落体运动,这里采用了控制变量法D. 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答案】D【解析】【详解】A.质点是理想模型,采用了理想模型法,故A错误;B.平均速度,当时可将平均速度表示为瞬时速度,故应用了极限思想法,故B错误;C.在用打点计时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把重物在空气中的落体运动近似看作自由落体运动,这里采用理想模型法,故C错误;D.在探究匀变速运动的位移公式时,采用了微元法将变速运动无限微分后变成了一段段的匀速运动,即采用了微元法,故D正确。故选D。2. 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全部是矢量的有( )A. 位移、速度、平均速率B. 速度、路程、加速度C 位移、速度、加速度D. 速度、位移、时间【答案】C【解析】【详解】位移、速度、加速度既有大小也有方向,是矢量;平均速率、路程、时间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故选C。3. 对于在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有下列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A. 物体的速度大小可能发生改变 B. 物体的速度方向可能发生改变C. 物体所受合外力一定为零 D. 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答案】C【解析】【详解】AB.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是指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保持静止的状态,所以物体的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化,AB错误;C.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所受合力一定为零,C正确;D.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指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保持静止的状态,D错误。故选C4. 一辆汽车以10 m/s的速度沿平直的公路匀速前进,因故紧急刹车,加速度大小为0.2 m/s2,则刹车后汽车在1min内通过的位移为A. 240 m B. 250 m C. 300 m D. 360 m【答案】B【解析】【详解】汽车速度减为零的时间为:,则1min内通过的位移等于50s内的位移为:,故B正确,A、C、D错误.5. 两辆汽车A、B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的平方(v2)随位置(x)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汽车A的加速度大小为4m/s2 B. 汽车A、B在x=6m处的速度大小为2m/sC. 汽车B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 D. 汽车A、B在x=8m处相遇【答案】B【解析】【详解】AC.v2-x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的2倍,则汽车A、B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故AC错误;B.v2-x图像的纵截距表示初速度的平方,则汽车A、B的初速度大小分别为汽车A、B在x=6m处的速度大小为故B正确;D.汽车A从出发到停下所用时间为此时A、B两车的位置分别为由于所以汽车A、B在x=9m处相遇,故D错误。故选B。6. 如图所示,一木块在垂直于倾斜天花板平面方向的推力F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木块可能受三个力作用 B. 若推力F逐渐增大,木块将可能滑动C. 木块受天花板的摩擦力会随推力F的增大而增大 D. 木块一定受四个力作用【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D.木块在重力作用下,有沿天花板下滑的趋势,一定受到摩擦力作用,则天花板一定对木块有弹力,故木块受4个作用,受力示意图如图所示,故A错误,D正确;BC.设天花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根据木块受力平衡可得可知,静摩擦力与F无关,当逐渐增大F的过程,增大,最大静摩擦力增大,而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始终不变,木块将始终保持静止,故BC错误。故选D。7. 郑州东站位于河南省郑州市,是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一座客运特等站,是亚洲规模最大的高铁站之一,某高铁列车从郑州东站由静止启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一工作人员站在站台上与第一节车厢的前端对齐,已知列车各节车厢的长度相同,各车厢间的间隙不计,若第四节车厢经过工作人员的时间为,则第一节车厢经过他的时间为( )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设每节车厢的长度为、列车的加速度大小为、第一节车厢经过工作人员的时间为,对第一节车厢经过工作人员的过程有即同理可得前三节车厢和前四节车厢经过工作人员的时间分别为、又解得所以A正确;BCD错误;故选A。8. 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a车和b车,其x-t图像分别为图中直线a和曲线b。t=3s时,直线a和曲线b刚好相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3s时,两车具有共同的加速度B. 在运动过程中,b车始终没有超过a车C. 在0~3s时间内,a车的平均速度比b车的大D. a车做匀速运动且速度为m/s,b车做加速运动【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因为位移时间图像的斜率代表物体的速度,在t=3s时,直线a和曲线b刚好相切,斜率相同,所以两车具有相同的速度,而不是加速度,A错误;B.位移时间图像,纵坐标表示距原点的距离,通过图像可知,b车始终没有超过a车,B正确;C.纵轴的变化量代表位移,所以在0-3s的时间内,a的位移小于b的位移,所以a的平均速度小,C错误;D.由图可知,a车图线的斜率不变,则速度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由于b车图线的斜率减小,则速度减小,做减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故选B。二、多选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得3分,有错选得0分)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任何物体的重心必定在物体本身上B. 有受力物体就一定有施力物体C. 参考系就是我们假设不动的物体,以它为标准来研究其他物体的运动D. 我们上午8点开始上课,这里“8点”指的是时间【答案】BC【解析】【详解】A.物体各部分都受重力作用,但可以认为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集中于一点,这点叫做重心,而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如圆环,故A错误;B.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有受力物体一定有施力物体,同时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故B正确;C.参考系就是我们假设为不动的物体,以它为标准来研究其他物体的运动,故C正确;D.作息时间表上标出上午8:00开始上课,这里的8:00指的是时刻,不是时间,故D错误。故选BC。10. 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木模质量均为m,通过三根轻质竖直细线对称连接,放在水平面上呈“互”字型静置,上方木模呈现悬浮效果,这是利用了建筑学中的“张拉整体”的结构原理。细线a、b、c上的张力大小分别用Fa、Fb、Fc表示,水平面所受的压力大小为FN,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 Fa>mg,FN=2mg B. Fa>mg,FN>2mgC. Fb=Fc,Fa=Fb+0.5mg D. Fa=Fb+Fc+mg【答案】AD【解析】【详解】整体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可得由对称性可知对上方木模受力分析有则所以AD正确;BC错误;故选AD。11. 一个小钢球从30m高空静止释放。计算时g取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第2s末小球的速度为20m/sB. 第2s内小球的平均速度为10m/sC. 第2s内小球的位移为15mD. 前2s内小球的位移为40m【答案】AC【解析】【详解】A.第2s末小球的速度为v2=gt2=20m/s选项A正确;B.第1s末小球的速度为v1=gt1=10m/s第2s内小球的平均速度为选项B错误;C.第2s内小球的位移为选项C正确;D.前2s内小球的位移为选项D错误。故选AC12. 物体从A点由静止出发,先以加速度a1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到某速度v后,立即以加速度大小为a2做匀减速运动至B点速度恰好减为0,所用总时间为t。若物体以速度v0匀速通过AB之间,所用时间也为t,则( )A. B. C. D. 【答案】AB【解析】【详解】设匀加速和匀减速运动的时间分别为t1和t2,则由题意可得联立解得故AB正确,CD错误。故选AB。三、实验题(共2题,共16分)13. 小华同学在做“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时,从打下的若干纸带中选出了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源频率为50Hz,各计数点间的距离分别为OA=1.50cm,AB=1.90cm,BC=2.30cm,CD=2.70cm。(1)关于接通电源和释放纸带的次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 B.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C.释放纸带同时接通电源 D.先接通电源或先释放纸带都可以(2)根据纸带提供的信息,请你帮助他计算出打下计数点C时小车的速度______m/s。(3)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______。(均保留两位小数)(4)如果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实验者不知道工作电压的频率已变为大于50Hz,这样计算出的加速度值与真实值相比是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答案】 ①. A ②. 0.25 ③. 0.40 ④. 偏小【解析】【详解】(1)[1]关于接通电源和释放纸带的次序,应该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故选A。(2)[2]由图可知,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计时点,故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打下计数点C时小车的速度等于BD段的平均速度(3)[3]由逐差法可知,小车的加速度为(4)[4]若工作电压的频率已变为大于50Hz,则实际打点周期变短,由可知,若仍按周期不变计算,则计算出的加速度值与真实值相比会偏小。14.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弹簧测力计A挂于固定点,下端用细线挂一重物,弹簧测力计B的一端用细线系于点,手持另一端向左拉,使结点静止在某位置。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并在贴于竖直木板的白纸上记录点的位置和细线的方向。(1)本实验用的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单位为,图中A的示数为___________。(2)下列实验要求不必要的是___________(填选项前对应的字母)。A.应测量重物所受的重力 B.弹簧测力计应在使用前校零C.细线方向应与木板平面平行 D.改变拉力,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使点静止在同一位置(3)某次实验中,该同学发现弹簧测力计A的指针稍稍超出量程,在不更换弹簧测力计和重物条件下,请你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___________(一种方法即可)。【答案】 ①. 3.60 ②. D ③. ①减小弹簧测力计B的拉力;②减小两弹簧测力计间的夹角【解析】【详解】(1)[1]弹簧测力刻度每1N被分成5格,则1格等于0.2N,图中A的示数为3.60N(2)[2]A.实验通过作出三个力的图示,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因此重物的重力必须要知道,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弹簧测力计是测出力的大小,所以要准确必须在测之前校零,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拉线方向必须与木板平面平行,这样才确保力的大小准确性,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当结点O位置确定时,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也确定,由于重物的重力已确定,两力大小与方向均一定,因此弹簧测力计B的大小与方向也一定,所以不需要改变拉力多次实验,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3)[3] 弹簧测力计A的指针稍稍超出量程,在不更换弹簧测力计和重物条件下,可以通过减小弹簧测力计B的拉力或减小两弹簧测力计间的夹角来解决。四、计算题(共3题,共36分)15. 如图所示,木块A、B分别重40N和80N,它们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5,栓接在A、B之间的轻弹簧被拉伸了4c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200N/m,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1)求A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及方向;(2)现用F=22N水平向右的拉力作用在木块B上后,求B所受摩擦力大小及方向。【答案】(1)8N,方向向左;(2)14N,方向向左【解析】【详解】(1)木块A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木块B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弹簧弹力为所以A、B均不动A受到摩擦力为8N,方向向左;(2)用水平向右的拉力作用在木块B上后则物块B仍不动,则所受的摩擦力为14N,方向向左。16. 如图所示,一滴雨滴从离地面H=20m高的屋檐自由下落,下落途中经Δt=0.2s的时间通过一个窗口,窗口的高度为h=2m,不计空气阻力,取g=10 m/s2。求:(1)雨滴落地的时间t;(2)雨滴经过窗口上边框时的速度v1;(3)窗的上边框距地面的高度h1。【答案】(1)2s;(2)9m/s;(3)15.95m【解析】【详解】(1)雨滴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运动学规律有解得t=2s(2)由题意,根据运动学规律有解得(3)设屋檐到窗的上边框的距离为,则解得窗的上边框距地面的高度为h1=H-h2=15.95m17. 2021中国足球协会五人制足球超级联赛第二阶段比赛于9月8日在贵州省黔南州开赛,这是五超联赛第一次走进贵州省。五人制足球的赛场长40m,宽20m,如图所示。在比赛中,攻方球员在离中线10m处突破防守队员,将足球沿边路向前踢出,足球的运动可视为在地面。上做初速度为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该球员将足球踢出后,滞后ls由静止启动追赶足球,他的运动可看作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并能保持较长时间。(1)该球员从启动追赶足球时,经过多长时间与足球相距最远?最远距离是多大?(2)该球员从启动开始至少经过多长时间能追上足球?此时足球的速度多大?【答案】(1)3s,11.5m;(2)7s,【解析】分析】【详解】(1)球员在追上足球前与足球速度相等时,他们相距最远,球员运动的时间为,球员滞后,由题意知,此时球员的速度足球的速度联立解得足球运动的位移球员运动的位移相距最远距离(2)足球匀减速运动时间为球员滞后开始追赶足球过程中加速时间球员的位移足球的位移由于,说明球员在加速过程没有追上足球;足球从开始做匀减速运动到停下来的位移球员加速后做匀速直线运动,到足球停止运动时,其位移由于,说明足球停止运动前,球员已经追上足球;设该球员经过时间能追上足球,由题意知解得此时足球的速度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广东省江门市新会第一中学高三上期12月月考 物理试题(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江门市广雅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题(B卷),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实验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江门市礼乐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