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鞍山市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地理(B)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辽宁省鞍山市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地理(B)试卷,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4°E,29, 图中, 图示季节,最可能出现现象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一2023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地理(B)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命题范围:选择性必修一全第I卷(选择题共48分)本部分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八角金盘为灌木或小乔木,四季常青,叶片硕大,叶形优美,浓绿光亮,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下左图为咸宁市某学校(114.04°E,29.56°N)教学楼平面图,A、B两处为教学楼花坛内种植的八角金盘,花坛内其他处主要是草坪,实际发现,A处长势较差,B处长势较好,下右图为二分二至日地球位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 推测八角金盘的生长习性最可能是( )A. 喜阴 B. 耐寒 C. 耐旱 D. 喜光2. 在我国,八角金盘适合种植的地区是( )A. 东北地区 B. 西北地区 C. 青藏高原 D. 南方地区3. 根据右图判断,该学校一年中昼长夜短,昼渐长的时期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④-①1992年,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为了满足神舟系列载人航天器返回舱返回的要求,设定了四王子旗着陆场和东风着陆场作为主、副着陆场。近年来,返回舱对着陆场的依赖性明显降低。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完成长达半年的我国第二次天宫空间站之旅,在东风着陆场(41°37'43''N,100°04'28''E)成功着陆。1小时后,航天员开始出舱。下图是我国载人航天着陆场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 航天员开始出舱时,当地地方时最接近( )A. 8时 B. 9时 C. 10时 D. 11时5. 返回舱对着陆场依赖性降低原因是( )A. 着陆场场站面积大,着陆难度小 B. 着陆场地形平坦,搜寻条件好C. 返回舱返回地面方式彻底改变 D. 返回舱返回地面时间更加灵活图为非洲西部局部大气环流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 图中( )A. 丙风向形成受地转偏向力影响 B. 乙气流因受动力因素影响而上升C. 甲风带的风向有明显季节变化 D. 丁风带为大陆西岸带来充足水汽7. 图示季节,最可能出现现象有( )A. 非洲赤道以北的动物向南迁徙 B. 长江中下游伏旱天气C. 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切断 D. 地中海沿岸地区温和多雨河流阶地是指在地质作用下,使原先的河谷底部(河漫滩或河床)超出一般洪水位以上,星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的地形。下图示意发源于太行山的拒马河的河流阶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 图示多级河流阶地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 地壳垂直下降、流水侵蚀 B. 地壳垂直上升、流水侵蚀C. 地壳垂直下降、流水沉积 D. 地壳垂直上升、流水沉积9. 早期人类活动都选在河流阶地,其主要原因是( )A. 交通便利 B. 洪涝较少 C. 土壤肥沃 D. 气候湿润丹霞山风景名胜区(如图1所示)位于广东省韶关东北侧的仁化县(地处南岭山脉南到,地形复杂,以山地、丘陵为主),构成丹霞地貌的物质基础是形成于距今约7至9千万年前晚白垩纪时期的红色河湖相砂砾岩。图2为岩石圈物资循环示意图,甲、乙、丙、丁表示各类岩石,数字序号表示各种地质作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 广东省丹霞地貌的形成,主要得益于( )A. 流水侵蚀 B. 风化作用 C. 冰川作用 D. 风力侵蚀11. 图2中与丹霞山风景名胜区主要岩石类型一致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12. 丹霞山风景名胜区所在地( )A. 河谷横剖面呈宽而浅的槽形 B. 交通建设限制性因素较少C. 冲积平原处聚落分布稀疏 D. 耕地破碎,聚落的规模较小云南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位于21°N,是世界分布最北的热带雨林。如图为世界部分热带雨林分布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3. 西双版纳分布有世界最北的热带雨林,其主要原因是( )A. 受北印度洋暖流影响 B. 受西南季风影响C. 位于云贵高原最南部 D. 处横断山脉背风坡14. 西双版纳的河谷常出现一种景观:谷底为常绿阔叶林,河谷两侧山腰却出现雨林,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A. 谷底光照不足 B. 山腰降水充足 C. 冬季河谷出现逆温 D. 夏季河谷出现焚风下图为春季W时刻亚洲部分地区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未来几天图中低压中心向渤海移动。完成下面小题。15.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三地气温高低:A<B<C B. W时刻后,甲锋面呈逆时针运动C. 移动速度快慢:乙<丙 D. 未来几天,B地由偏南风变为偏北风16. 与P气压中心成因相同的是( )A. 夏季的副热带高气压 B. 冬季亚洲的印度低压C. 冬季的副极地低气压 D. 夏季城市中心区的低压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17. 读图表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沿海地区的气候往往受到大气环流和洋流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材料一 图为日本新潟与美国旧金山地理位置及太平洋洋流示意图。材料二 下表为日本新潟和美国旧金山气温、降水量资料。 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气温新澙2.25.010.916.120.224.326.221.615.59.94.9旧金山11.211.813.114.516.417.117.618.116.112.79.7降水新澙129.1103.092.198.1117.2181.8133.91574158.7197.0219.3旧金山80.577.734.84.82.80.81.35.131.072.678.5 (1)据图、表可以推断,新潟的气候类型属于____气候,旧金山的气候类型是____。(2)新潟与旧金山纬度相近,但夏季气温和降水明显不同,请从大气环流和洋流的角度分析其原因。(3)比较两个城市冬季气温差异,并从大气环流的角度分析其原因。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下图山为南美洲部分区域略图。材料二:梅里达山区生物资源丰富,在这里可以看到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带地区的植被。材料三:奥里诺科河是南美洲第三大河流,千流年平均输沙量达3.52亿吨,居世界第11位。材料四:拉尼娜,是西班牙语“LaNina'的音译,是“小女孩”的意思。拉尼娜的形成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度变冷、信风的增强相关联。实际上拉尼娜是热带海洋和大气共同作用的产物。信风是指低空中从热带地区刮向赤道地区的盛行风,在北半球被称为“东北信风”,南半球被称为“东南信风”。(1)简析梅里达山区植物种类丰富的自然原因。(2)简述奥里诺科河干流输沙量大的原因。(3)说明拉尼娜现象出现期间,甲海域海一气相互作用的变化。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下图为A、B、C三幅地质构造图。材料二地质历史时期,四川盆地曾为古海盆。距今1.9亿年前,板块运动使四川盆地边缘隆起成山,被海水淹没的区域逐渐上升成陆,形成湖泊,称“巴蜀湖”。此后气候趋于炎热干燥,盆地内形成了大量盐卤,并保存于地层当中,至今仍被开采利用。2000多万年前,受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影响,巫山东西两侧水系溯源侵蚀,共同切穿巫山(山体主要为石灰岩),产生河流袭夺现象(即分水岭一侧的河流夺取了另一侧河流上游段的现象),湖水外泄,古长江进而向西南继续袭夺金沙江河道,使金沙江成为长江正源。图1示意四川盆地及周边地形和现代水系分布。图2示意河流袭夺过程及袭夺地貌形态。(1)材料一中,A图所示地质构造的中心和两翼岩层的新老关系是____;A图所示地形的成因是____。(2)材料一中B图所示的地表形态是____,C图所示地质构造是____。A、B、C三类地质构造中,易于找到地下水的是____、____。(填字母)(3)根据材料二,从岩石性质、河流水位和流速等角度说明巫山东侧河流袭夺西侧河流的条件。(4)根据材料二,从水位、生物多样性、土壤等角度简述河流袭夺后古湖盆自然环境的演变。
答案第I卷(选择题共48分)本部分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3题答案】【答案】1 A 2. D 3. D【4~5题答案】【答案】4. C 5. D【6~7题答案】【答案】6. A 7. B【8~9题答案】【答案】8. B 9. C【10~12题答案】【答案】10. A 11. C 12. D【13~14题答案】【答案】13. B 14. C【15~16题答案】【答案】15. D 16. D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17题答案】【答案】(1) ①. 亚热带季风 ②. 地中海气候 (2)新潟夏季气温偏高,降水较多,主要受来自太平洋的东南风和流经的日本暖流影响。旧金山夏季气温偏低,降水偏少,主要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和加利福尼亚寒流影响。 (3)冬季新瀉的气温低于旧金山。冬季新瀉受来自高纬内陆的西北风影响,而旧金山受来自低纬太平洋的西南风影响。【18题答案】【答案】(1)纬度低,热量充足;受赤道低气压带和来自海洋的东北信风的影响,降水量大;垂直高差大,垂直分异明显。 (2)降水丰富,河流流量大;流域面积大;支流数量多;雨季时,河流含沙量大。 (3)东南信风增强,南赤道暖流增强;大西洋西部水温上升,蒸发加剧,空气湿度增加;向大气输送热量增多;降水增多;海气相互作用更加活跃。【19题答案】【答案】(1) ①. 中间老,两翼新 ②. 背斜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成谷地 (2) ①. 谷地 ②. 断层 ③. B ④. C (3)巫山(分水岭)以石灰岩为主,抗侵蚀能力较弱,易被流水侵蚀;巫山西侧河流河床(水位)高于东侧;东侧河流落差大,流速快,溯源侵蚀能力更强。 (4)水域面积减少,大部分区域由水生环境演变为陆生环境;水生生物减少(分布范围减小),陆生生物增多(分布范围变大);土壤逐渐形成、增厚。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辽宁省鞍山市普通高中高一上学期期中测试 地理 PDF版,文件包含辽宁省鞍山市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测试地理A卷试题pdf、地理试题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辽宁省鞍山市普通高中高一上学期期中测试地理PDF版含答案,文件包含辽宁省鞍山市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测试地理A卷试题pdf、地理试题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辽宁省鞍山市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测试 地理 PDF版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