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马庄街道办事处中学二模生物试卷(含解析)
展开2023年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马庄街道办事处中学二模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共24.0分)
1. 自然界中的生命现象多种多样,“汗流浃背”体现了生物的基本特征是( )
A. 需要营养物质 B. 进行呼吸作用 C. 排出代谢废物 D. 能够繁殖后代
2. 变色龙的体色可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改变;枯叶蝶栖息在枯叶上,宛如一片枯叶。这两种动物的形态特点说明了( )
A. 环境对生物的适应 B.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C.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D. 生物对环境的改变
3.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自我)调节能力。以下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最弱的是( )
A. 牛背梁自然保护区 B. 花鸟虫鱼集市 C. 浐灞国家湿地公园 D. 渭河生态景观带
4. 在讨论“探究湿度对鼠妇分布的影响”实验时,同学们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除湿度外,其他实验条件应相同且适宜
B. 全班分组进行实验,结果取各组平均值
C. 实验所得数据不支持假设时,可以修改数据
D. 实验结束后,将鼠妇放归适合其生存的环境中
5. 下列有关显微镜的使用,叙述正确的是( )
A. 转动反光镜——调节视野明暗 B. 转动遮光器——调节物像大小
C. 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目镜 D. 转动细准焦螺旋——调节物像位置
6. 如图表示人体的结构层次,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①是人体结构的基本单位 B. 形成②的过程包含细胞分化
C. 皮肤、血液属于结构层次③ D. ④是植物不具有的结构层次
7. 如图为西瓜生命周期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西瓜的繁殖属于无性繁殖 B. 水分主要由根尖的伸长区吸收
C. 结出西瓜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 D. 西瓜果肉是由胚珠发育而来的
8. 园林工人移栽幼苗时,尽可能选在阴天或傍晚进行,并去掉一部分枝叶,这是为了( )
A. 降低光合作用 B. 增加水分吸收 C. 减少水分吸收 D. 降低蒸腾作用
9. 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示意图,①②③分别代表三种细胞。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三种细胞构成血液
B. 缺铁可能会影响①的功能
C. ②具有止血和防御的功能
D. ③能够运输养料和废物
10. 某同学在校园生物角修剪月季时,不小心被刺扎到手,迅速缩回(该反射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完成该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B. 该反射兴奋的传导途径是⑤④③②①
C. 参与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
D. 若该同学的②损伤,则他不能缩手,但有感觉
11. 运动系统的组成主要有骨,关节和肌肉,关于这三者的关系模式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12. 动物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都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征。下列关于几种动物形态结构特征与其功能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水螅的身体呈辐射对称,便于从各个方向捕获猎物
B. 蚯蚓的体壁分泌黏液,使体表保持湿润,适于呼吸
C. 鱼体表覆盖着鳞片和黏液,可以减少体内水分蒸发
D. 牙齿的分化提高了哺乳动物的摄食能力和消化能力
13. 微生物和人类生活有密切的关系,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种微生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都是多细胞生物 B. 乙属于真核生物
C. 丙通过孢子繁殖后代 D. 丁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14. 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保存方法。下列食品与其保存方法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
A. 干蘑菇——脱水法 B. 火腿肠——真空包装法
C. 咸鱼干——腌制法 D. 新鲜水果——高温加热
15. 保护生物多样性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迁入繁育中心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B. 为丰富我国的动植物资源,应大力引进外来物种
C. 设禁渔期或禁猎区、建立自然保护区均属于就地保护
D.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基因(遗传)的多样性
16.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如图为蝴蝶的发育过程,下列生物与蝴蝶发育过程不相同的是( )
A. 蚕
B. 蝇
C. 飞蛾
D. 螳螂
17. DNA分子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它可以分成许多片段,每一片段具有定的遗传信息,这些DNA片段叫做( )
A. 基因 B. 组织 C. 器官 D. 系统
18. 果蝇是遗传学研究中常用的模式生物,其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性别决定类型与人类相同。如图是某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果蝇是一只雄性果蝇
B. 该果蝇只能产生一种类型的精子
C. 该果蝇的生殖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
D. 该果蝇的生殖细胞中都含有X染色体
19. 如图所示为人的受精卵发育成胚胎的过程,叙述错误的是( )
A. 过程①表示的是受精卵分裂 B. 自然状态下受精卵在输卵管形成
C. 胎儿在母体内发育的场所是子宫 D. 胎儿和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是脐带
20. 动物的行为有利于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行为 B. 学习行为受环境影响,与遗传物质无关
C. 动物群体中的社会行为需要信息交流 D. 动物行为是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性表现
21.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其原因不包括( )
A. 记录了一定的生物信息 B. 在地层中按一定的顺序出现
C. 证明了原始地球上有机物的形成 D. 反映了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22. 甲流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通常在冬春季发作。根据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最新流感监测周报,2023第8周南、北方省份甲流病毒检测阳性率持续上升。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从传染病角度分析,甲型流感病毒属于传染源
B. 感染后吃药需仔细阅读说明书,确定适当的剂量
C. 甲流患者的家人戴口罩,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D. 接种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23. “健康,随烟而逝;病痛,伴烟而生。”下列有关吸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吸烟不会影响周围人的身体健康 B. 吸烟使大脑兴奋,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C. 吸烟会引发呼吸道疾病,增大肺癌发生率 D. 吸烟是人际交往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手段
24. 目前,各种短视频平台催生了很多火热的“主播”,但直播内容良莠不齐。以下直播行为不合法的是( )
A. 科普宣传者演示七步洗手法 B. 禁毒民警宣传新型毒品危害
C. 户外主播介绍野外求生技能 D. 美食博主烹饪野生保护动物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9.0分)
25. “碳中和”是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国家战略,本质上是通过多种途径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我国沿海地区利用海洋资源发展的“藻-贝”共生养殖模式在这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海带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食品,其结构上无根、茎、叶的分化,在分类中属于 植物。
(2)“藻-贝”共生养殖生态系统中,影响贝类生存的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水质等因素被称作 因素。
(3)科研人员监测了养殖区与非养殖区海水的相关指标(如图2所示),以判断该养殖模式的效果。
①据图知,该养殖模式可以显著 表层海水二氧化碳浓度。
②结合图1分析形成上述差异的原因:浮游植物和海带作为该生态系统的 ,通过光合作用,把海洋中的二氧化碳合成为有机物;贝类食性广泛,通过滤食多种浮游生物和海带碎屑,促进有机物在食物链上的传递,也可增加碳的储存;此外,贝类利用碳酸盐构建贝壳,贝壳的主要成分不是有机物,所以基本不会被海洋中的分解者分解,从而 (填“促进”或“抑制”)二氧化碳的释放。
(4)综上所述,“藻一贝”共生养殖模式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促进大气二氧化碳向海洋的扩散,从而助力实现“碳中和”。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减少二氧化碳释放的具体措施助力实现“碳中和”? (答1点即可)。
26. 某班同学为校园科普宣传区制作细胞模型,以进行科普知识宣传。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制作了如图所示模型。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该细胞模型属于 (填“动物”或“植物”)细胞,判断依据是 。
(2)大枣代表细胞的控制中心即 。
(3)完善该细胞模型,可以增加的结构是 (写出一个即可)。
(4)有同学认为用滤纸代替塑料袋更加合理。请根据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分析原因: 。
27. 柠檬是一种常绿小乔木,它的果实呈椭圆形或卵形,汁多肉脆,有浓郁的芳香气。柠檬中含有丰富的柠檬酸,因此被誉为“柠檬酸仓库”。如图1中A、B、C分别表示柠檬植物叶片所进行的某些生理活动。如图2是在密闭、透明的玻璃小室中培养的柠檬幼苗,装置内烧杯中盛有碳酸氢钠溶液可维持瓶内二氧化碳浓度的稳定。如图3表示柠檬植株光合作用速率与某些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晴朗的白天,柠檬树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有 (填图1中字母)。
(2)如图2中,当该装置光照强度逐渐增强至一定强度时,细管内红墨水水滴不移动,表示柠檬叶片的光合速率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呼吸速率。
(3)如果将如图2中烧杯内碳酸氢钠换成清水,并将装置放于黑暗环境中,一段时间后,抽取装置中的气体注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出现的现象是石灰水变浑浊,其原因是 。
(4)分析图3可知,在光线弱的情况下,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 。而当光照超过某一强度时,光合速率不再增加,此时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主要是 。
(5)根据如图3结果和信息,请写出一条增加柠檬产量的措施: 。
28. 身体体质指数(BMI)是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其计算公式为:BMI=体重(kg)身高(m)×身高(m)。我国青少年中,男性BMI≥25.7,女性BMI≥25.6,属于肥胖。肥胖症容易诱发多种疾病,合理膳食和体育运动能有效预防肥胖。请分析回答问题:
(1)合理膳食要做到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谷类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在 被初步分解后进入小肠,最终彻底分解为 被吸收进入毛细血管。
(2)被吸收后的营养物质经血液循环,首先进入心脏的腔是 。
(3)若过量摄取谷类,营养物质在体内过剩,则会被转化成 ,导致肥胖。
(4)小西今年14岁,BMI=28.6,如表午餐食谱中比较适合小西的是 号食谱。此外他还需要进行适量的运动来降低体质指数,原因在于运动时需要大量的能量,体内骨骼肌细胞通过 作用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因此,适量运动有助于消耗体内过剩的糖类、脂肪等有机物,防止肥胖。
1号食谱
2号食谱
白米饭
杂粮粥
火腿
回锅肉
奶油蛋糕
木耳炒蛋
芥蓝牛肉
素炒青菜
29. 新疆长绒棉纤维细长,是业界公认的“棉中极品”。研究人员对新疆长绒棉做了相关的研究。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棉花的白色和棕色在遗传学上是一对 。
(2)现有两株白色的棉花,分别让它们作父本和母本进行杂交。它们的子代中有的结白色棉花,有的结棕色棉花。在上述棉花的遗传中, 是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
(3)棕色的棉花用于纺织,可以免去繁杂的印染工序,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减少了化学物质对人体的伤害,是名副其实的“绿色产品”。研究人员将变异品种定向选择培育,这种新品种的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原因是 。
(4)棉花纤维有长绒和短绒之分(相关控制基因用A、a表示),如下表为研究人员所做的相关遗传实验的统计结果。
组别
亲代性状
子代
长绒(株)
短绒(株)
1
长绒×短绒
586
570
2
长绒×长绒
893
291
3
短绒×短绒
0
1165
4
长绒×短绒
1241
0
分析表格,根据表中第 组的统计结果可判断长绒和短绒的显隐性。第1组子代棉花中长绒的基因组成为 。
(5)新疆长绒棉的主要品种有军海1号、新海棉、混选2号,这体现了生物的 多样性。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7.0分)
30. 滇重楼是我国名贵的药用植物,其种子休眠时间很长,15个月后的出苗率仅为46.2%。研究人员为探究其种子出苗率低的原因,做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取滇重楼种子的种皮20g,研磨、过滤并稀释,制成0.02g/mL、0.04g/mL、0.06g/mL、0.08g/mL四个梯度浓度的种皮水提取液。
步骤二:选取经次氯酸钠消毒并吸水膨胀后的健康油菜和青菜种子各100粒作为实验材料,均匀地放入已铺有两层滤纸的培养皿中,分别取不同浓度的滇重楼种皮水提取液5mL加入各培养皿中,每个处理浓度设3个重复,并设计对照组。
步骤三:各组均放入25℃的光照培养箱中培养,定时添加水提取液及蒸馏水使滤纸保持湿润,培养4天后开始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表1:滇重楼种子种皮水提取液对两种种子萌发的影响
水提取液浓度(g/mL)
油菜种子萌发率(%)
青菜种子萌发率(%)
对照组
86.7
81.3
0.02
58.0
46.7
0.04
40.7
42.6
0.06
36.6
38.0
0.08
30.7
24.0
(1)判断种子萌发的标准是:观察被处理种子的 是否突破种皮。
(2)步骤二中对照组的处理为:将油菜和青菜种子均匀地放入已铺有两层滤纸的培养皿中,取 mL蒸馏水加入培养皿,并设3个重复。实验中设3个重复组的原因是 。
(3)从表1可以看出,油菜种子和青菜种子的萌发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的下降,种子萌发受到了较强的 (填“促进”或“抑制”),随着水提取液浓度的增加,作物种子萌发受到的影响也随之 (填“增强”或“减弱”)。
(4)研究人员进一步统计了滇重楼种子种皮水提取液对种子胚根生长和叶展开的影响,结果如表2和表3所示:
表2:滇重楼种子种皮水提取液对两种种子胚根生长的影响
水提取液浓度(g/mL)
油菜胚根长(cm)
青菜胚根长(cm)
对照组
4.0
5.6
0.02
3.8
4.3
0.04
3.0
3.8
0.06
2.1
3.0
0.08
1.5
2.3
表3:滇重楼种子种皮水提取液对两种种子叶展开的影响
水提取液浓度(g/mL)
油菜叶展开率(%)
青菜叶展开率(%)
对照组
98.4
90.1
0.02
70.1
58.6
0.04
68.5
48.4
0.06
29.0
38.9
0.08
0
10.9
从表2和表3可以看出,油菜种子和青菜种子的胚根生长情况和叶展开率与对照组相比, 。
(5)通过实验分析,滇重楼种子出苗率低的原因可能是: 。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生物在生活过程中,体内会不断产生多种废物,并且能将废物排出体外。人排出废物的方式有多种,如可以通过出汗、呼出气体和排尿等将废物排出体外。故“汗流浃背”体现了生物的基本特征是排出体内代谢废物。
故选:C。
生物的基本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2.【答案】C
【解析】解:变色龙的体色可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改变;枯叶蝶栖息在枯叶上,宛如一片枯叶,动物这种身体的颜色、外形都与环境类似而不易被天敌发现。有利于躲避敌害,有利于掩护自己捕食猎物等,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
故选:C。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生物不仅适应环境,生物也能影响环境,据此解答。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3.【答案】B
【解析】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能够保持相对的稳定状态,是因为它本身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有大有小,这主要取决于它自身的结构特点。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大。反之,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少,营养结构越简单,自动(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小。花鸟虫鱼集市属于人工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少,自动(自我)调节能力最弱。
故选:B。
生态系统的类型有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其中森林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最复杂,自动(自我)调节能力最强;城市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主要是人类,营养结构最简单,自动(自我)调节能力最弱。
关键点:生态系统生物的数量和种类越多,自动(自我)调节越强。
4.【答案】C
【解析】解:A、设计科学探究实验时,一定要设置对照组,而设置对照组时要把握唯一变量,该实验除所要探究的湿度为变量外,其他条件都一致。A正确;
B、按上述实验计划重复多次进行实验,并记录每次的实验数据及现象。对记录的实验数据的平均值;这样做的好处是可减小实验误差,提高实验的可信度,B正确;
C、当实验结果不支持你的假设时,正确的做法是实事求是地重复实验,以验证自己的假设是否正确,不能随便修改数据,C错误;
D、要养成关爱动物的好习惯,保护动物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这样对于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非常有利,所以要把鼠妇放回到适宜它生长的自然环境中,D正确。
故选:C。
(1)科学探究是科学家研究生命科学常用的方法,科学探究的过程(基本方法):通过观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为了使实验有说服力,实验中一定要设置对照组。在设计对照实验时,要遵循单一变量的原则。
(2)该实验是探究的是湿度对鼠妇的影响,所以要设计干燥和潮湿两种环境,而其他条件都必须完全相同,鼠妇的数量不能用的太少,否则结果存在很大的偶然性,误差大。
此题通过探究鼠妇适合的生活环境条件,体会科学探究方法的运用。
5.【答案】A
【解析】解:A.反光镜有平面镜和凹面镜,凹面镜有聚光的功能,光线弱时可以使用凹面镜调节光线的进入量,平面镜有反射光线的作用,因此,反光镜可调节视野的明暗,A正确。
B.遮光器上的光圈控制通过光线的多少,因此调节光圈只能调节视野的明暗,不能调节物像大小,B错误。
C.转换器上有物镜,转动转换器可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C错误。
D.转动调节细准焦螺旋可以调节物像的清晰度,D错误。
故选:A。
遮光器上有大小不同的光圈,调节光线进入镜筒的多少;转换器是安装物镜部位,转动转换器,可以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细准焦螺旋可以小范围的升降镜筒,可以调节物像的清晰。
掌握显微镜结构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6.【答案】C
【解析】解:A、细胞是除病毒以外,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①表示细胞层次,A正确。
B、组织是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组织,人体由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和肌肉组织四大组织,②表示组织层次,B正确。
C、皮肤是由不同组织构成的器官,血液属于结缔组织,C错误。
D、④是系统,植物体没有系统,D正确。
故选:C。
人等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解答即可。
熟练掌握了人体的结构层次及构成是解题的关键。
7.【答案】C
【解析】解:A、西瓜通过种子繁殖,种子中的胚由受精卵发育而来,所以西瓜的繁殖属于有性生殖。A错误。
B、成熟区的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扩大了吸收水分的面积,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B错误。
C、一朵花要经过传粉受精过程后,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发育成果实,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所以,结出西瓜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两个生理过程。C正确。
D、受精完成后,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西瓜果肉实际是果皮,由子房壁发育而来。D错误。
故选:C。
1、一朵花要经过传粉受精过程后,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发育成果实,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
2、根尖的结构从顶端向上,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各部分具有不同的功能。
3、有性生殖是指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形成受精卵,并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掌握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及根尖的结构与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8.【答案】D
【解析】解: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可见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移栽植物的根系或多或少的会有一定的破坏,吸水的能力会降低,因此在移栽植物时,往往要剪掉大量的枝叶,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避免移栽植物出现萎蔫现象,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同时一般选择在阴天或傍晚时移栽,因为此时光照不强,会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的蒸发,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可见D正确。
故选:D。
蒸腾作用进行的主要部位是叶片,光照越强,蒸腾作用越旺盛,光照越弱,蒸腾作用越弱。
这部分内容在考试中经常出现,题型多变,要注意灵活的运用知识分析、解决不同的题目。
9.【答案】B
【解析】解:A、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①红细胞、②白细胞、③血小板),A错误。
B、红细胞内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浓度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与氧分离,所以红细胞的功能是运输氧气。缺铁或蛋白质会影响红细胞的功能,B正确。
C、②白细胞,个体最大,数量最少,能穿透血管壁,能够吞噬病菌,防御疾病。不具有止血和防御的功能,C错误。
D、血浆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③血小板不能,D错误。
故选:B。
分析图片信息可知:①是红细胞、②是白细胞、③是血小板。
掌握血液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
10.【答案】A
【解析】解:A、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A正确。
B、反射弧中神经冲动传导的路线为: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⑤效应器,B错误。
C、该反射活动为缩手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参与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C错误。
D、若该同学的②传入神经损伤,则他神经冲动无法传导到③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⑤效应器,所以他既没有感觉,也不能缩手,D错误。
故选:A。
1.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
2.反射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3.传入神经元上有神经节而传出神经元没有,所以由图可知,①是感受器,②是传入神经,③是神经中枢,④是传出神经,⑤是效应器。
掌握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1.【答案】C
【解析】解:A、两组骨骼肌跨过了两个关节,A错误。
B、两组肌肉均没有跨越关节,附着在同一块骨上,B错误。
C、两组肌肉跨越了一个关节,并由肌腱附着在相邻的骨上,C正确。
D、两组肌肉只有一组跨越关节,而另一组没有跨越关节,D错误。
故选:C。
骨骼肌一般要跨越一个或几个关节,由肌腱附着在相邻的骨上,骨和关节本身没有运动能力,必须依靠骨骼肌的牵引来运动。
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也有说枢纽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
12.【答案】C
【解析】解:A、水螅的身体呈辐射对称,便于水螅感知周围环境中来自各个方向的刺激,从各个方向捕获食物、防御敌害,A正确。
B、蚯蚓的体壁分泌黏液,使体表保持湿润,适于呼,B正确。
C、鱼体表覆盖着鳞片和黏液,可减小游泳时的阻力,C错误。
D、哺乳动物的牙齿的分化提高了动物摄食能力和消化能力。D正确。
故选:C。
动物的形态结构特征总是与其生存的环境相适应的。
掌握各种动物的特点即能正确答题。
13.【答案】B
【解析】解:A、甲是细菌,细菌都是单细胞个体,错误。
B、乙是霉菌,霉菌是真菌,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具有真正的细胞核,是真核,正确。
C、丙是病毒,依靠自我复制的方式进行繁殖,错误。
D、丁是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体内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错误。
故选:B。
图中甲是细菌,乙是霉菌,丙是病毒,丁是酵母菌,据此分析解答。
明白各种微生物的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14.【答案】D
【解析】解:A、干香菇是利用人工方法脱水,减少香菇内的水分,从而抑制细菌真菌的生长繁殖来延长保质期的,属于脱水法,A正确。
B、袋装火腿肠用真空包装法保存,B正确。
C、咸鱼是利用盐溶液除去鱼中的水分以抑制细菌真菌的生长繁殖,来延长鱼的保质期,因此,咸鱼这种保存方法主要是腌制法,C正确。
D、水果主要是利用低温抑制水果的呼吸来保鲜的,而不是高温加热,D错误。
故选:D。
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有盐腌、糖渍、干制、酒泡等。现代的贮存方法主要有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溶菌酶等。
只要熟练掌握了常见的食品保存的方法及原理,就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15.【答案】C
【解析】解:A、人们还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A错误。
B、引进外来物种,一般不引进它的天敌,因此外来物种就会因为缺少天敌,而数量大增,进而与其它生物争夺生存资源,从而影响了其它生物的生存,甚至引起其它生物的死亡,就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B错误。
C、就地保护的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设禁渔期或禁猎区、建立自然保护区均属于就地保护,C正确。
D、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D错误。
故选:C。
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个层次。
明确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的根本措施。
16.【答案】D
【解析】解:蚕、蝇、飞蛾的发育与蝴蝶发育过程都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四个时期,因此属于完全变态发育。而螳螂的发育都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因此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故螳螂与蝴蝶发育过程不相同。
故选:D。
(1)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等。
(2)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特点。
17.【答案】A
【解析】解: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基因是DNA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
故选:A
此题考查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遗传物质在细胞中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基因→DNA分子→染色体→细胞核→细胞.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 片段.
18.【答案】A
【解析】解:A、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同,图中表示的性染色体大小不同,是XY染色体,因此是雄果蝇,A正确。
C、果蝇体细胞内的染色体组成是3对+XY,这些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在生殖细胞的染色体成单存在,4条,C错误。
BD、雄性果蝇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为3对常染色体+XY(或6条常染色体+XY),产生的精子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是3条常染色体+X或3条常染色体+Y的两种精子。B错误、D错误。
故选:A。
果蝇的“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一致”,是由X、Y染色体决定,因此雄性果蝇的性染色体是XY,雌性果蝇的性染色体是XX。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性染色体的组成。
19.【答案】D
【解析】解:A、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所以过程①表示的是受精卵分裂,A正确。
B、受精的过程为:精子进入阴道,缓缓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所以,自然状态下受精卵在输卵管形成,B正确。
C、由分析可知,怀孕后8周左右形成胎儿,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直至分娩,所以胎儿在母体内发育的场所是子宫,C正确。
D、胎儿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脐带、胎盘经母体排出。其中脐带是运输氧气、营养和排出废物的通道,胎盘是胎儿和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D错误。
故选:D。
1.细胞分裂的结果是细胞数目增多,细胞生长的结果是细胞体积增大,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组织。图中的①②是细胞分裂,③是细胞分化。
2.受精卵不断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就是怀孕。胚泡中的细胞分化形成各种组织,由组织再形成各种器官、系统,逐渐发育成胚胎,并于怀孕后8周左右发育成胎儿,胎儿已具备人的形态。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怀孕到40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一起从母体的阴道排出,即分娩。
掌握受精过程、胚胎的发育和营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0.【答案】B
【解析】解:A、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A正确。
B、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属于后天行为,B错误。
C、群体中的社会行为需要随时进行信息交流.动物的动作、声音、气味等都可以起传递信息的作用,C正确。
D、动物的行为复杂多样,各种行为是动物对复杂环境的适应性表现,D正确。
故选:B。
(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
(2)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解题的关键要理解掌握动物行为。
21.【答案】C
【解析】解: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最直接的证据,因为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遗物和生活遗迹。直接说明了古生物的结构或生活习性,记录了一定的生物信息。A正确。
B、各类生物化石在地层中出现有一定顺序,在越晚近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是生物化石能证明生物进化的根本原因。B正确。
C、化石可记载生物的进化史,也可揭示生物间的进化关系,不能证明原始地球上有机物的形成,C错误。
D、科学家们发现,在最古老的地层中没有化石,证明在地球形成的最初是没有生命的。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证明地球形成的最初是没有生命的,经历了从无生命到有生命的过程,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D正确。
故选:C。
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是人们研究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不同生物化石的出现和地层的形成,有着平行的关系。也就是说,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越多。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化石的分布规律。
22.【答案】B
【解析】解:A、从传染病角度分析,甲型流感病毒属于病原体。A错误。
B、感染后吃药需仔细阅读说明书,确定适当的剂量。B正确。
C、甲流患者的家人戴口罩,属于切断传播途径。C错误。
D、接种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属于特异性免疫。D错误。
故选:B。
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和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23.【答案】C
【解析】解:A、吸烟使血液凝结加快,容易引起心肌梗塞、中风、心肌缺氧等心血管疾病。更为严重的是,吸烟者还严重妨碍他人健康。研究结果表明,吸烟者吸烟时对旁人的危害比对他自己还大,A错误;
B、吸烟损害大脑,会使思维迟钝,不利于提高学习效率,B错误;
C、吸烟首先危害呼吸系统,能诱发多种呼吸系统疾病,易患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呼吸道疾病,C正确;
D、吸烟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也不是一种交际手段,D错误。
故选:C。
吸烟时产生烟雾里有40多种致癌物质,还有十多种会促进癌发展的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一氧化碳、焦油和多种其它金属化合物,烟中的烟碱,对气管、支气管有不良的刺激作用,易导致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香烟烟雾中大量的一氧化碳同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比氧大240-300倍,严重地削弱了红细胞的携氧能力,因此,吸烟使血液凝结加快,容易引起心肌梗塞、中风、心肌缺氧等心血管疾病以及脑缺氧等,进而影响人的记忆力和注意力,影响学习。更为严重的是,吸烟者还严重妨碍他人健康。
注意搜集相关的资料,了解吸烟的危害,要拒绝主动吸烟和被动吸烟。
24.【答案】D
【解析】解:ABC、科普宣传者演示七步洗手法、禁毒民警宣传新型毒品危害、户外主播介绍野外求生技能都是合法的,ABC不符合题意。
D、保护野生动物,有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可见美食博主烹饪野生保护动物是违法的,D符合题意。
故选:D。
(1)预防传染病的三个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2)毒品具有很强的成瘾性,一旦沾染,很难戒除,严重危害人体身心健康,危害社会。因此,青少年各系统和器官发育还不完善,应拒绝毒品。
(3)出现意外、危机时,我们要拨打急救电话并采取一定的急救措施。
(4)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有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其他原因等。
解题的关键是识记并理解传染病的预防、毒品的危害、急救常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等知识。
25.【答案】藻类 生态 降低 生产者 抑制 节约能源、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减少森林火灾、禁止乱砍滥伐等
【解析】解:(1)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海带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在分类中属于属于藻类植物。
(2)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各种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藻-贝”共生养殖生态系统中,影响贝类生存的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水质等因素被称作生态因素。
(3)①由图2可知,养殖区表层海水二氧化碳相对含量低于非养殖区表层海水二氧化碳相对含量,所以这种养殖模式可以显著降低表层海水二氧化碳相对含量。
②浮游植物和海带作为生产者,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分解者的分解作用是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因贝壳的主要成分不是有机物,所以基本不会被海洋中的分解者分解,从而抑制了碳的循环。
(3)“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降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所以可以节约能源、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减少森林火灾、禁止乱砍滥伐等。
故答案为:
(1)藻类
(2)生态
(3)①降低;②生产者;抑制
(4)节约能源、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减少森林火灾、禁止乱砍滥伐等(答1点,合理即可)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等;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分解者会分解动植物遗体或动物的排泄物,从中取得有机物来生成无机物,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本题主要考查了生态系统的组成,掌握生态系统各组成部分的作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6.【答案】植物 具有细胞壁 细胞核 叶绿体(或液泡、线粒体) 植物细胞的细胞膜薄而透明,紧贴细胞壁,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既不让有用物质任意地渗出细胞,也不让有害物质轻易地进入细胞,滤纸是白色透明的,具有滤过性,滤纸相当于细胞膜,所以用滤纸替代塑料袋更加合理(意近即可)
【解析】解:(1)分析图解可知,该细胞中具有细胞壁,因此可以确定该细胞是植物细胞。
(2)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细胞核是细胞遗传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因此,大枣代表细胞的控制中心细胞核。
(3)植物细胞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线粒体。模型中有细胞壁、细胞核等结构。因此,要完善改细胞模型,可以增加叶绿体、液泡、线粒体。
(4)植物细胞的细胞膜薄而透明,紧贴细胞壁,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既不让有用物质任意地渗出细胞,也不让有害物质轻易地进入细胞,滤纸是白色透明的,具有滤过性,滤纸相当于细胞膜,所以用滤纸替代塑料袋更加合理。
故答案为:
(1)植物;具有细胞壁;
(2)细胞核;
(3)叶绿体(或液泡、线粒体)(写出一个即可);
(4)植物细胞的细胞膜薄而透明,紧贴细胞壁,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既不让有用物质任意地渗出细胞,也不让有害物质轻易地进入细胞,滤纸是白色透明的,具有滤过性,滤纸相当于细胞膜,所以用滤纸替代塑料袋更加合理(意近即可)。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相比,它们都有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线粒体,但是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而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掌握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27.【答案】ABC 等于 叶片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增强 温度 适度提高光照强度或适当增加白天温度
【解析】解:(1)图1表示植物的三大生理功能,A呼吸作用,B蒸腾作用,C光合作用。该植物白天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有A呼吸作用、B蒸腾作用、C光合作用。
(2)图2中,当该装置光照强度逐渐增强至一定强度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和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正好相等,该装置内的气体没有变化,细管内红墨水滴不移动,即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
(3)抽取装置中的气体注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出现的现象是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把碳酸氢钠溶液换成清水,不能调节二氧化碳的浓度,放在黑暗处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吸收二氧化碳,放在黑暗处进行呼吸作用,充分说明叶片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4)分析图3可知,在一定的范围内,光合作用速度随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强,即在光线弱的情况下,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强;光照超过某一强度时,光合速率不再增加,此时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主要是温度。
(5)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场所是叶绿体,条件是光,为了增强光合作用的效率,根据图3可采取的措施是适度提高光照强度或适当增加白天温度。
故答案为:
(1)ABC;
(2)等于
(3)叶片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4)增强;温度
(5)适度提高光照强度或适当增加白天温度
(1)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在叶绿体内,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
(2)图1表示植物的三大生理功能,A呼吸作用,B蒸腾作用,C光合作用。
本题结合图示主要考查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题目难度中等。
28.【答案】口腔 葡萄糖 右心房 脂肪 2 呼吸
【解析】解:(1)谷类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在口腔中开始被消化,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部分淀粉被分解成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成葡萄糖。
(2)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营养物质被小肠绒毛吸收进入血液,随血液循环进入下腔静脉,然后进入右心房。
(3)糖类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质,人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糖类的氧化分解,约占人体能量供应量的70%。脂肪属于贮备能源物质。若过量摄取谷类(主要营养物质是糖类),营养物质在体内过剩,则会被转化成脂肪,导致肥胖。
(4)我国青少年中,男性BMI≥25.7,女性BMI≥25.6,属于肥胖。可见,小西14岁,BMI=28.6,属于肥胖体型。因此,如表午餐食谱中比较适合小西的是2号食谱,该食谱具有低糖(杂粮粥对比白米饭)、低脂肪(回锅肉对比火腿、奶油蛋糕和芥蓝牛肉)的特点。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机有机物,释放能量,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所以,该同学还需要进行适量的运动来降低体质指数,原因在于运动时需要大量的能量,体内骨骼肌细胞通过呼吸作用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因此,适量运动有助于消耗体内过剩的糖类、脂肪等有机物,防止肥胖。
故答案为:
(1)口腔;葡萄糖
(2)右心房
(3)脂肪
(4)2;呼吸
1、食物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的唾液淀粉酶将淀粉转化成麦芽糖,胃中的胃液初步消化蛋白质,小肠中有肠液、胰液、胆汁,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最终在小肠内,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淀粉分解成葡萄糖,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2、合理营养是指全面而平衡的营养。“全面”是指摄取的营养素(六类营养物质和膳食纤维)种类要齐全;“平衡”是指摄取各种营养素的量要合适(不少也不多,比例适当),与身体的需要要保持平衡。
本题考查了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血液循环途径、合理营养等相关知识,属理解层次,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29.【答案】相对性状 白色 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 2或4(写出一个即可得分) Aa 基因
【解析】解:(1)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可见,棉花的白色和棕色在遗传学上是一对相对性状。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所以,根据“两株白色的棉花杂交,它们的子代中有的结白色棉花,有的结棕色棉花”可知,棕色是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白色是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
(3)生物的变异是由于遗传物质发生改变(遗传物质的改变有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等)引起的,这种变异能遗传给下一代,称为可遗传的变异。生物的变异是由于环境条件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这种变异一般不能遗传给下一代,称为不可遗传的变异。可见,棕色的棉花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原因是其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
(4)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亲代有二种性状,而子代只有一种性状,子代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在子代中没有出现的是隐性性状。所以,结合表格信息可知,根据表中第2组(长绒×长绒→长绒和短绒)或第4组(长绒×短绒→全部是长绒)的统计结果,可判断长绒是显性性状,短绒是隐性性状。长绒是显性性状(基因组成为AA或Aa),短绒是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aa)。第1组中,亲代和子代都有隐性性状(短绒aa),说明表现为长绒的子代和亲代都含有一个a基因,基因组成都是Aa。可见,第1组子代棉花中长绒的基因组成为Aa。
(5)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新疆长绒棉的多个品种,都属于同一个物种,所以,它们之间本质上的差异体现了基因多样性。
故答案为:
(1)相对性状
(2)白色
(3)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
(4)2或4(写出一个即可得分);Aa
(5)基因
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时,才会表现出隐性性状。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基因的显隐性及其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
30.【答案】胚根 5 避免偶然性,提高实验的可靠性 抑制 增强 滇重楼种子种皮水提取液对胚根生长和叶展开均有抑制作用,且随着水提取液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 滇重楼种子的种皮中存在抑制种子萌发的物质,且对胚根生长和叶展开均有抑制作用
【解析】解:(1)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收水分,同时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逐渐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随后,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芽,芽进一步发育成茎和叶。因此,判断种子萌发的标准是:观察被处理种子的胚根是否突破种皮。
(2)为了保证单一变量,实验组分别取不同浓度的滇重楼种皮水提取液5mL加入各培养皿中,对照组就应加入5mL蒸馏水加入培养皿。为了避免偶然性,提高实验的可靠性,应设3个重复组。
(3)从表1可以看出,油菜种子和青菜种子的萌发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的下降,种子萌发受到了较强的抑制,随着水提取液浓度的增加,作物种子萌发受到的影响也随之增强。
(4)从表2和表3可以看出,油菜种子和青菜种子的胚根生长情况和叶展开率与对照组相比可以看出:滇重楼种子种皮水提取液对胚根生长和叶展开均有抑制作用,且随着水提取液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
(5)通过实验分析:滇重楼种子种皮水提取液浓度越高,种子萌发率越低,对胚根生长和叶展开率也越低,因此推断出滇重楼种子出苗率低的原因可能是:滇重楼种子的种皮中存在抑制种子萌发的物质,且对胚根生长和叶展开均有抑制作用。
故答案为:(1)胚根;
(2)5;避免偶然性,提高实验的可靠性;
(3)抑制;增强;
(4)滇重楼种子种皮水提取液对胚根生长和叶展开均有抑制作用,且随着水提取液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
(5)滇重楼种子的种皮中存在抑制种子萌发的物质,且对胚根生长和叶展开均有抑制作用。
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掌握对照实验的原则是解题的关键。
2023年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中考二模生物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中考二模生物试题(含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探究题,综合题,资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马庄街道办事处中学中考生物一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马庄街道办事处中学中考生物一模试卷(含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马庄街道办事处中学中考生物一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马庄街道办事处中学中考生物一模试卷(含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