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写作指导: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指导课件
展开审题通过审读和推敲材料深入思考,深入理解其含义,从而正确判断文题所要求的体裁、选材范围、中心思想、表现手法及文章格调等内容。立意确立文章的主题思想,也就是作者通过所写的内容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或态度。
明人王夫之说:“无论诗歌与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古人以“帅”为喻,形象地说明了立意的重要性。 审题立意是一篇作文的关键。 一篇考场作文如果所选的立意角度偏离,就很容易被判为偏题作文。 其结果是:不管语言多美、形式多好,都很难获得高分。
新材料作文,是指在材料中增加“任务指令”,要求紧扣材料内容完成写作任务的作文形式。其本质依然是材料作文,只是在材料的基础上,增加了明确的指向性任务,意在增强写作的目的性,也能防止套作。这种作文题重在考查学生对于事物或社会现象的态度与看法,思维的深度与广度,表达的清晰与晓畅。
新材料作文审题需要具备五种意识
情境意识,审清材料内涵。
任务意识,关注思考方向。
对象意识,明确人物事件。
文体意识,设定文体特征。
主体意识,明确作者身份。
①情境意识,审清材料内涵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使得成名变得更加容易,凭借真才实学可以成名,凭借搞怪、炒作或意外事件也可成名;同时也使得成名变得更加快捷,有的人甚至可以一夜爆红。但另一个事实也不容忽视,那就是有的人可以一直红下去,也有的人却只能红一时。互联网背景下的网红现象,确实令人深思。 这则材料发你怎样的联想和感悟?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文章,不得套作。
下列标题中,最适合的两项是( )A.《注重真才实学,远离“网红”取巧》 B.《网络天地宽,福泽千万家》C.《莫让互联网成为法外之地》 D.《勇于网络创新,平凡也能成名》E.《我们需要名气吗?》
【解析】 网红成名原因的不同,势必带来网红的鱼龙混杂,由此可立意为A。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使成名变得容易和快捷,由此可立意为D。 B没有涉及成名问题。C偏离材料,材料没有涉及违法。 E这种单纯的疑问句不太适合规范议论文,这里也没有涉及网络。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香港大学把“荣誉院士”称号授予了外号叫“三嫂”的82岁扫地老太袁苏妹。“三嫂”从未接受过学校教育,也不知道什么是“院士”。她一生只会写5个字,也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曾在港大食堂服务44年,担任服务员及厨师。她对住宿生的照顾无微不至,除起居饮食,也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是“宿舍灵魂人物”。有学生发烧,她会主动送药、煲粥;学生温习功课至深夜,她会为其预留晚餐;学生遇到烦心事,会找三嫂倾心交谈……这位普通老太太被称做“以自己的生命影响大学堂仔生命”的“香港大学之宝”。 读了这则材料,你有何感想,请选择一个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
下列标题中,最适合的两项是( )A.《生命教育方是至高教育》 B.《用平凡铸就不凡》C.《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D.《通往荣誉的道路不止一条》E.《孩子,你慢慢来》
【解析】AB中的“生命”“教育”“平凡”“不凡”都是材料中的核心字眼,扣题紧。C中的“在明明德”指向是做学问,不是老太太的一生所为。D歪曲了材料的褒贬,似乎老太太是为了荣誉而在奋斗。E化用了畅销作品的书名,有这种意识很好,但是,和材料联系不够紧密。
情境意识,审清材料内涵
【注意】 1.抓住核心事件 2.抓住主要人物 3.由果溯因(立意)
②任务意识,关注思考方向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高三毕业后的暑假,小明打算约几个朋友一起出去旅游。可是在商量去哪里的时候,几个人发生了分歧,有的想去国外感受异国情调,有的想去大城市领略都市风采,有的想去风光秀丽的自然圣地呼吸新鲜的空气,还有的想去有深厚文化积淀的历史名城去访古探幽,大家争论不下,求教于阅历广泛、游历天下的小王,希望他能给出好的建议。 如果你是小王,你会给出怎样的建议?为什么?请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看法。要求:明确建议,选好角度,自拟标题,使用恰当的措辞,有理有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这则材料发你怎样的联想和感悟?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文章,不得套作。
下列标题中,最不适合的两项是( )A.《访古探幽,重拾诗中景》 B.《来场贴近社会的旅行》C.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D.《旅游,一次荡涤心灵的修行》E.《纵情游历,横贯山水》
【解析】C中没有提及建议哪一种,指向不明。D仅仅谈旅游的意义,也是不妥。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很多人认为,传统奋斗的五大关键词为:背景、学历、资源、机遇、经验;而当下奋斗的五大关键词为:知识、创新、实干、个性、理想。 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你如何看待上述变化?请从传统和当下奋斗的关键词中选择两三个,谈谈你的理解与看法。 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文章,不得套作。
下列标题中,最不适合的两项是( )A.《实干创新乃大势所趋》 B.《背景诚可贵,创新实干价更高》C.《轻学历而奋斗,携创新以遨游》D.《今日之奋斗与昨日之奋斗》 E.《奋斗的三大关键》
【解析】 A明确地表达了对传统与现代奋斗方式变化的看法,即于过去重“背景”不同,如今“创新”和“实干”是奋斗的代言人。 B能紧扣“背景”“创新”“实干”三个关键词。 C选取了“学历”、“创新”、“实干”三个关键词来阐述现代年轻人应该有的奋斗方式,较好地完成了写作任务。 DE不是议论文的规范标题。
任务意识,关注思考方向
【注意】 1.注意任务语 2.注意要求
③对象意识,明确人物事件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 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材料一:“漫威之父”斯坦·李和“武侠泰斗”金庸作为中西方英雄的造梦大师,创造了几代人心中不朽的英雄传奇,成为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肤色人们的共同的文化情结,斯坦·李用画笔、金庸用文笔为全球爱戴他们的人们打造了一个绚丽多彩、瑰丽宏伟的世界。材料二:著名的人文学家费孝通在谈及文化的多样性时指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应该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你据此写一篇演讲稿,以中国青年代表的身份,准备在联合国世界青年峰会上发表演讲。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 近日,某校学生在网上吐槽:奖学金才一元钱,还不如不去拼搏了。就 1 元钱,我看还不如不发呢。每年才几个人得,早该取消了啊。 记者了解到,该校今年奖学金的金额改成了象征性的一元钱,外加一个荣誉证书;该校把取消的奖学金总额转到了,扶贫助学基金的账户上;校方解释,希望学生们好好学习,不应以获得奖金多少作为学习的目标。此事引发了一些网友的关注,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该校校报的“学生心声”和“向校长谏言”两个栏目就此事开展专题讨论。请你选择一个栏目投稿,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下列标题中,最适合的两项是( )A.《拯救教育,刻不容缓》 B.《一元钱没有诱惑力》C.《“一元钱奖金”失了应有的价值尺度》 D.《奖金诚可贵,荣誉价更高》 E.《拼搏与奖学金》
【解析】 A 项把材料范畴扩大化了,也就是把材料引申太远了,没有利用材料论事; B 项看似就是学生们的简单吐槽,没有把提出合适的处事观点; E 项这样类似的题目都是观点不鲜明,最好不要平均说两面,不要简单把两个名词简单联系在一起,需要选择出哪一方,才能具体阐述出自己的看法,才能符合命题的要求。
对象意识,明确对象场合
【注意】 1.注意对象 2.注意场合
④文体意识,设定文体特征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⑤主体意识,明确作者身份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材料一:“漫威之父”斯坦·李和“武侠泰斗”金庸作为中西方英雄的造梦大师,创造了几代人心中不朽的英雄传奇,成为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肤色人们的共同的文化情结,斯坦·李用画笔、金庸用文笔为全球爱戴他们的人们打造了一个绚丽多彩、瑰丽宏伟的世界。材料二:著名的人文学家费孝通在谈及文化的多样性时指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应该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你据此写一篇演讲稿,以中国青年代表的身份,准备在联合国世界青年峰会上发表演讲。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 学校扩建图书馆,增设阅览场所,决定从今年秋季高一年级开始设置每周一节阅读课, 让学生到图书馆阅读。关于阅读内容和组织方式,向学生征求意见。一种意见认为要有充分自由,读什么,怎么读,都由学生个人自主;一种意见认为要由老师开列书单,最好能定期检测,跟中考现代文阅读试题接轨。 如果你也是被征求意见的对象,你打算提什么建议呢?请你写一篇文章,根据自己选定的文体用适当的方式反映你的建议及见解。下列标题中,最适合的两项是( )A.《阅读需自主,读书莫功利》 B.《考试与生活两不误》C.《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D.《阅渎不能“架空”,实效还需优先》E.《不能只为学习而学习》
【解析】 B 项中“生活”这一方面材料中没有;C 项标题的意思是良好开端要从现在努力的意思,无关材料;E 项没有提到自主阅读的内容。
1.情境意识,审清材料内涵。
2.任务意识,关注思考方向。
3.对象意识,明确人物事件。
4.文体意识,设定文体特征。
5.主体意识,明确作者身份。
①抓住核心事件 ②抓住主要人物 ③由果溯因
①注意任务语②注意要求
教育部日前发布《中小学教师实施惩戒规则(征求意见稿)》,明确了教师的教育惩戒权该意见稿在全社会引起热烈反响。 有教师认为,“教不严,师之惰”。教师拥有惩戒权非常必要,这既是对我们职业的保护也为我们安心从教提供了保障。 有家长表示支持,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若孩子犯了错不及时惩戒,孩子以后会犯更大的错。也有家长表示担忧,虽然熊孩子需要教育,但孩子毕竟是孩子,这是否有些小题大做. 有学生说,有时看到老师面对犯了重大错误的同学无计可施时,我们心里也不好受。但真要惩罚我时,我有些害怕,而且面子上也过不去。 有专家表示,这个征求意见稿对教师的教育惩戒权做了清楚的界定,这其实是在给老师撑腰,也在提醒老师承担教书育人的义务。当然,意见稿给老师送出了“戒尺”,也给这把“戒尺立了规矩,惩戒的度很重要。 近日,乌鲁木齐市厚德中学学生处拟举行一个座谈会,准备邀请教师、家长、学生及有关专家参会,围绕该“意见稿”的发布进行交流。如果你是其中一员,你有怎样的观点与思考?又有怎样的希望与建议?请据此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切合身份,贴合话题;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文章。 2019年11月22日,中国科学院公布2019年新增选院士名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教授榜上有名。他是继吴福元、李建刚之后,从潜川大地走出去的第三位院士。这几位科学家自青年时代开始,就在心中种下梦想,沿着科学的道路孜孜以求,进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看到以上材料,你产生了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演讲稿,在学校“青春与理想”主题活动中表达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
情境意识;任务意识;对象意识;文体意识;身份意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关于勤奋与努力,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 韩愈提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爱迪生说道:“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但那百分之一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现代人在观察生活后认为:“低质量的勤奋,比懒惰更可怕。”“方向远比努力重要。方向错了,停止便是进步。” 以上四种观点,你更赞同哪一个?请就此写一篇作文(诗歌除外),结合你的生活,体现你的比较、权衡和思考。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新材料作文指导 课件-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这是一份新材料作文指导 课件-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中考作文阅卷评分,命题形式,提示写作范畴和思路,审题原来没懂,命意作文,知识链接,寻找关键词,题目放手,关键句,题目快乐地做好自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中考语文写作指导:作文拟题技法指导 课件: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语文写作指导:作文拟题技法指导 课件,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最无语的是不拟题,常用的作文拟题技法,作文拟题技法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语文写作能力训练--05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精品指导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写作能力训练--05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精品指导课件),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