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1部分 第4章 课时24 海水的性质
展开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策略建议
高中地理与初中的内容相差很大,初中多为是什么,在哪里,而高中是为什么,尤其高一的自然地理部分,学习时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科思维。考生在高三复习中可以在以下方面进展尝试:
1、重书本抓主干
从最原始的概念入手,把这些概念都弄清,千万不要混淆一些概念,根底知识,这点来说就是地理成功的一半掌握了,这些根底东西一定要掌握非常好,才能灵敏运用。
2、重原理抓过程
我们必须从根底知识抓起,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过地理原理关。如:气温与气压的关系;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与季风气候;生态平衡的条件等。
3、勤归纳会比较
要勤于考虑,注重平时的积累,将知识整理归纳形成主干,构建自己的思维导图。用联络的方法来表达头脑中的概念、思想和理论,把隐性的知识显性化、可视化。
4、多读图勤考虑
地理学习的灵魂是地图的阅读和使用,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地图是我们获得地理知识的重要工具,地理学习不可以分开地图。
5、重标准有条理
答题标准、有条理是文科综合的得分重要法宝,因此学生在平时就要注重培养标准做题的才能,以进步得分率。
课时24 海水的性质
1.海水的温度
(1)影响因素:主要取决于海洋热量的收(太阳辐射)支(海水蒸发消耗热量)情况,表层海水的温度状况还受到海陆分布、大气运动、海水运动等因素的影响。
(2)分布规律
垂直分布 | 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加而变化。1 000米以内的海水温度随深度变化幅度较大,而1 000米以下的深层海水温度变化幅度较小 |
水平分布 | 全球海洋表层的水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
季节分布 | 同一海区的表层水温,夏季普遍高于冬季 |
(3)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对海洋生物的分布、海洋运输、大气温度影响很大。
海水温度最高值并不出现在赤道附近
由于北半球陆地面积较大,陆地对海洋表层水温影响较大。在吸收热量相同的情况下,陆地温度要比海洋温度高得多,同时陆地上方大气吸收的热量也比海洋上方大气吸收的热量多得多,这些热量传递给同纬度的海域,导致世界上水温最高的海域不在赤道附近,而在北纬10°附近。
2.海水的盐度
(1)主要影响因素:海水的温度、蒸发量、降水量、入海径流。
(2)分布规律: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约为35‰,以副热带海域最高,由副热带海域向赤道和两极逐渐降低。
(3)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①利用海水晒盐:日照充足、降水较少的沿海地区适宜建造晒盐场。
②利用海水制碱,从海水提取镁、溴等资源。
③对海水养殖而言,盐度的稳定性极其重要。
④海水成为淡水资源的重要补充。
我国的三大盐场
分别是长芦盐场、布袋盐场和莺歌海盐场。长芦盐场位于河北省和天津市的渤海沿岸,布袋盐场在台湾岛西南沿海,莺歌海盐场位于海南乐东县西南海滨,主要生产食用盐、工业盐。
3.海水的密度
(1)影响因素:温度、盐度和深度(压力)。一般来说,海水的温度越高,密度越低。
(2)分布规律
方向 | 分布规律 | |
水平方向 | 大洋表层海水密度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 | |
同纬度海域的海水密度大致相同 | ||
垂直方向 | 中低纬度海区 | 一定深度内海水密度基本均匀,往下(一般至1 000米深)海水密度随深度增大而迅速增加,再往下海水密度随深度的变化很小 |
高纬度海区 | 海水密度随深度的变化较小 | |
特殊情况 | 某海水层中出现海水密度随深度增大而减小的情况,称为“海中断崖” |
1.海水温度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影响海洋生物分布 | 海洋表层是海洋生物的主要聚集地,深度越深,海洋生物的数量和种类越少 |
不同纬度的海洋表层生活着不同类型的海洋生物,例如罗非鱼主要生活在低纬度海域,鳕鱼主要分布在中高纬度海域 | |
海水温度的季节变化,还会导致有些海洋生物发生季节性游动,以追逐更适宜的温度 | |
人类的渔业活动要考虑各海域的水温状况和海洋生物对水温的要求,无论是远洋捕捞还是近海养殖,都受到海水温度的影响 | |
影响海洋运输 | 纬度较高的海域,海水有结冰期,通航时间较短,在冰封海域航行需要装备破冰设施 |
影响气候 | 与同纬度的陆地相比,海水温度的变化幅度比陆地的小,海洋上空的气温比陆地上空的气温变化慢 |
从全球尺度来说,海水对大气温度起着调节作用 | |
从区域尺度来说,沿海地区气温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均比内陆地区小 |
2.海水盐度的主要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 | 具体表现 | |
海水温度 | 外海或大洋 | 海水的温度越高,盐度越高;温度越低,盐度越低 |
蒸发量 | 蒸发量越大,盐度越高;蒸发量越小,盐度越低 | |
降水量 | 降水量越大,盐度越低;降水量越小,盐度越高 | |
入海径流 | 近岸地区 | 有河流注入的海域,海水盐度一般较低;无河流注入的海域,海水盐度一般较高 |
洋流 | 同纬度地带,暖流流经的海域,盐度较高;寒流流经的海域,盐度较低 | |
海水汇入 | 有高盐度海水汇入的海域,盐度较高;有低盐度海水汇入的海域,盐度较低 | |
冰情 | 有结冰现象发生的海域,盐度较高;有融冰现象发生的海域,盐度较低 |
3.海水盐度分布规律及原因总结
规律 | 图示 | 原因 | |
南北方向变化 | 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域向赤道和两极递减 | 副热带海域盐度最高:炎热少雨,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 |
赤道附近盐度较低:温度高,蒸发强烈,但降水丰沛,降水量大于蒸发量 | |||
从副热带海域向极地海域盐度渐低:海水温度渐低 | |||
北纬60°附近比南纬60°附近盐度低:北纬60°附近陆地面积广大,有较多的陆地淡水注入海洋,对该海域海水起到了稀释作用 | |||
东西方向变化 | 暖流流经的海区盐度偏高,寒流流经的海区盐度偏低 | 同一纬度,暖流流经的海区海水温度较高,蒸发较强,寒流流经的海区海水温度较低,蒸发较弱 | |
特殊 分布 | 盐度最高的海区是红海 | ①位于副热带海区,降水少,蒸发旺盛,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②沿岸多沙漠,几乎没有淡水汇入; ③海域较封闭,与大洋海水交换少 | |
盐度最低的海区是波罗的海 | ①降水较多,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蒸发量小,降水量大于蒸发量; ②沿岸河流众多,有大量淡水汇入; ③海域狭小且相对封闭,与大洋海水交换慢 |
4.海水密度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影响方面 | 具体表现 |
航行 | 海水密度随深度增大而迅速增加的海水层,因浮力较大,有利于潜艇的航行 |
军事侦察 | 在一定深度范围内,海水密度迅速增加,对声波有反射和折射作用。潜艇在此深度范围以下活动,不易被声波侦测到 |
潜艇如果遭遇“海中断崖”,因海水浮力突然变小,可能会掉到安全潜水深度以下,造成艇毁人亡 |
(2022·山东日照市模拟)绿潮是世界许多沿海国家近海发生的一种海洋生态灾害。自2007年至2018年,浒苔爆发形成的绿潮在黄海连年爆发。研究发现,浒苔生长最适宜温度为15~25 ℃,其生长消亡与盐度、营养盐、水温等因素有关。下图示意某年5~8月黄海南部海域表层海水盐度与营养盐变化。据此完成1~2题。
1.该年度5月出现大量浒苔,7月最多,8月大量减少,主要影响因素是海水的( )
A.盐度 B.密度 C.温度 D.营养盐
2.浒苔暴发的源地是苏北浅滩,集结地却位于山东半岛沿海,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大气环流 D.洋流
答案 1.C 2.C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5~8月黄海海域的盐度变化很小,排除A;7~8月表层海水的密度季节差别不大,排除B;黄海海域的营养盐在5月份含量最多,但是浒苔数量7月份最多,排除D。浒苔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25 ℃,5月份黄海海域表层海水均温约15 ℃,黄海南部海域开始出现浒苔,6~7月表层海水平均温度上升,黄海海域浒苔数量增多;8月份表层海水温度最高,超过适宜浒苔生长的温度范围,浒苔数量开始减少。故温度是影响其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C正确。第2题,浒苔在苏北浅滩发育,并在东南风作用下逐渐向北漂,从而使山东半岛沿海成为最有利于浒苔集结的水域,C正确。
3.盐场的形成需要有利的地形和天气条件,布袋盐场是我国著名的盐场。图甲为“台湾海峡及其附近海区冬季海水表层盐度分布图”,图乙为“台湾海峡及其附近海区夏季海水表层盐度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18分)
(1)说明台湾海峡冬、夏季表层盐度分布特征的异同点,并分析造成冬、夏季盐度差异的原因。(8分)
(2)与同纬度的太平洋相比,指出台湾海峡海水盐度的特点,并分析原因。(4分)
(3)分析布袋盐场形成的有利条件。(6分)
答案 (1)相同点: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不同点:冬季盐度较低,南北盐度差异更大。夏季盐度较高,等盐度线稀疏,南北差异较小。
原因:冬季气温低,海水蒸发量小,盐度低;夏季气温高,海水蒸发量大,盐度高。冬季受冷空气和寒流影响大,沿岸海水降温幅度大,降低了沿岸海水的盐度;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南北温差小。
(2)盐度低。有大量河水注入,降低了盐度。
(3)降水较少,晴天较多;海水盐度较高;地形平坦开阔,利于晒盐。
解析 (1)冬、夏季盐度分布特征应从整体数值大小、数值空间变化趋势和梯度等方面观察描述。冬、夏季盐度差异的原因应从蒸发量大小、温度变化梯度等方面进行分析。(2)图中显示,台湾岛以西的台湾海峡冬季和夏季盐度均较低,而台湾岛以东的太平洋盐度较高。原因主要从河水注入量进行分析,台湾岛西侧的台湾海峡,两岸有较多的河水注入,稀释海水,导致盐度较低。(3)布袋盐场形成的有利条件主要从天气、海水盐度、地形等方面作答。
图形判读 等盐度线图的判读
1.A、B:副热带海区,受副热带高压带和信风带的控制,天气稳定而干燥,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因而海洋表层盐度最高。
2.C:赤道地区,虽然气温较高,蒸发量较大,但由于受赤道低压带控制,降水丰沛,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盐度较低。
3.D、E:高纬度海区,气温低,海区蒸发量低,又有一定量的降水,加上融冰的影响,盐度低。
4.南北纬40°~60°附近海域盐度的比较:北纬40°~60°附近海域的盐度低,主要是由于北纬40°~60°附近的地球表面陆地面积广阔,有较多的陆地淡水汇入海洋,因而盐度较低。
5.赤道附近海区,盐度更低的海区位于赤道偏北,这是因为世界降水最多的地带不在赤道上,而位于赤道偏北。
6.河流入海口盐度降低,因为河流水是淡水,会把高盐度的海水稀释。河流径流量越大,海水的盐度降低越多。
7.洋流寒暖性质不同,海水的盐度高低不同。暖流的盐度较高,寒流的盐度较低,洋流经过地区的海水等盐度线会发生弯曲。寒暖流交汇处等盐度线密集,盐度变化梯度大。
读“某海域等盐度线图”,回答1~2题。
1.图示整个海域盐度普遍较高,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河流径流量小,海水渗透量大
B.区域降水量小,蒸发量大
C.海水通过运河流失多,河流径流量小
D.海水淡化量大
2.该海域内盐度分布规律表明( )
A.印度洋是这里海水交换的主要水源
B.北回归线处降水季节变化大
C.两岸国家都是无流国
D.沿岸地区人口稠密
答案 1.B 2.A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该海域为红海,红海位于副热带海区,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红海东岸是沙特阿拉伯的沙漠地区,西岸是撒哈拉沙漠,四周几乎没有淡水注入;海域较为封闭,与其他海域海水交换较少;故B正确。第2题,红海南部与印度洋相连,且印度洋海水盐度低于红海。从等盐度线分布规律可以看出,该海域南部盐度较低,很明显是与印度洋盐度较低的海水交换的结果,故A正确;北回归线处常年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降水少,季节变化不大,B错误;该海域西岸的埃及有尼罗河流经,并非无流国,C错误;盐度大小与沿岸地区人口稠密关联性小,D错误。
下图是“某月海水盐度分布图”。据图回答3~4题。
3.①②③④分别代表的海水盐度大小顺序为(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④>②>③ D.③<④<①<②
4.图中海水等盐度线分布规律是( )
A.和纬度位置基本平行
B.和海岸线基本平行
C.和降水量线基本平行
D.和河流流向基本平行
答案 3.B 4.B
解析 第3题,图中①②③④等盐度线依次从河流入海口向远离海岸处分布,由于河流从入海口处向海域内流入大量淡水,在河流入海口的盐度低,向远离海岸处盐度逐渐升高,所以①②③④分别代表的海水盐度大小顺序为①<②<③<④,所以选B。第4题,读图可知,图中海水等盐度线和海岸线基本平行,所以选B。
读图,完成5~7题。
5.P岛附近海域盐度大约为( )
A.30.5‰ B.31.5‰ C.32.5‰ D.33.5‰
6.图中影响等盐度线向外海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
A.降水 B.暖流 C.寒流 D.径流
7.在等盐度线的年内变动中,Q点距大陆最近的时段是( )
A.2月 B.5月 C.7月 D.10月
答案 5.B 6.D 7.A
解析 第5题,读图可知,P岛位于等盐度线31‰~32‰之间,故选B。第6题,读图可知,图中等盐度线的分布规律是以长江口为中心,盐度向外海呈环状递增,说明长江口的盐度是最小的(低于28‰),主要是径流稀释了海水的缘故,与降水和沿岸的洋流无关。故选D。第7题,图中等盐度线随长江入海径流量的变化而变化。当长江进入枯水期时,入海径流减少,河流对海水的稀释作用减弱,所以入海口附近盐度变大,等盐度线应向陆地靠近,2月份长江径流量最小,此时Q点距大陆最近。故选A。
读“某地近海海水盐度分布状况图”,完成第8题。
8.甲处形成盐度高值中心的主要原因是( )
A.海域封闭,降水稀少 B.河流淡水注入较少
C.暖流水温高,蒸发强 D.降水少,温度高,蒸发强
答案 D
解析 图中显示,甲处及附近海域的盐度比南北两侧均高,符合副热带海区的盐度分布规律,由此判断,甲处为副热带海区,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降水少,温度高,蒸发强,从而形成盐度高值区,选项D符合题意。图中显示,该海域比较开阔,排除A。甲处因远离陆地,受河流淡水注入影响小,排除B。暖流流经地区主要导致盐度的东西差异,而甲处盐度南北差异更明显,排除C。
9.读“南美洲附近海域海洋表层盐度分布图(单位:‰)”,完成下列问题。(9分)
(1)b海区盐度比a海区盐度___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b海区盐度比c海区盐度低,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d海区盐度比c海区盐度低,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a、b、c、d四个海区的盐度由高到低排序为________。(2分)
答案 (1)高 a海区有大量河水注入,稀释盐度
(2)c海区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或b海区降水量大于蒸发量)
(3)d海区有寒流带来的高纬度海区的低盐度海水
(4)c、b、d、a
课时精练
吃水深度是指船舶沉入水下部分的垂直距离,通常船舶吃水深度与海水密度呈负相关。下图示意8月大西洋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变化的曲线。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能正确表示大西洋表层海水密度随纬度变化的曲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若一艘考察船由60°S向60°N航行,据图推测该船吃水深度大致为( )
A.一直减小 B.一直增大
C.先减小,后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
答案 1.A 2.D
解析 第1题,表层海水由赤道到两极温度逐渐变低,密度则逐渐变大,所以①是海水密度曲线,③为海水温度曲线。盐度和降水量、蒸发量密切相关,副热带海区降水量少,但是蒸发量大,成为盐度最高的区域,因此海水盐度变化是从副热带海域向赤道和两极递减,所以④为海水盐度曲线。选A。第2题,“船舶吃水深度与海水密度呈负相关”,由上题分析可知①为海水密度曲线,据图可知由60°S到60°N,海水密度先变小,后变大,所以该船吃水深度大致为先增大,后减小,选D。
海水温度的季节变化影响带鱼在我国边缘海域季节性游动,北方带鱼在黄海和渤海之间作越冬游与繁殖游;南方带鱼沿东海西部边缘作越冬游与繁殖游。带鱼在南、北游动的过程中形成鱼汛。下图为“我国近海2月与8月表层海水温度分布图”(单位: ℃)。据此完成3~4题。
3.我国近海表层海水温度( )
A.最低值出现在黄海
B.夏季长江口比周边略低
C.冬季南北差异较大
D.季节变化从南向北减小
4.能够在我国边缘海域形成带鱼鱼汛的有( )
①北方带鱼春季向北游 ②北方带鱼秋季向北游
③南方带鱼春季向南游 ④南方带鱼冬季向南游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3.C 4.B
解析 第3题,读图可知,我国近海表层海水温度最低值出现在渤海,A错;根据8月海水温度分布图可知,夏季长江口表层海水温度比周边略高(长江口处表层海水温度介于27~28 ℃之间),B错;冬季,我国近海表层海水温度南北差异大,C正确;对比2月和8月我国近海表层海水温度分布图可知,海水表层温度季节变化北方地区更大,南方地区较小,D错。第4题,春季,随着渤海表层温度逐渐升高,北方带鱼向北作繁殖游(加之渤海海水温度逐渐升高,浮游生物量增大,渤海海域食物更为充足);秋季,渤海表层海水温度渐低,北方带鱼向黄海海域作越冬游,所以北方带鱼春季向北游,秋季向南游,①正确,②错;同理,春季南方带鱼向北作繁殖游,冬季南方带鱼向南作越冬游,③错,④正确。选B。
(2022·北京海淀区模拟)据地理工作者考察,在某海域中部海面以下20~30米处,存在一个明显的温跃层(垂直方向水温出现突变的水层),抑制了海水的上下对流,在海底洼地的下层海水表现为相对低温。读图,完成5~7题。
5.一年中,该海域上下层盐度差最小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6.该海域温跃层表现最明显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7.判断该海域是以下哪个海域( )
A.黄海 B.巴伦支海
C.阿拉伯海 D.南海
答案 5.D 6.B 7.A
解析 第5题,读图可知,下层盐度高于上层盐度,二者盐度差最小的季节在冬季,D正确。第6题,从图可以看出,上下层海水温度差异最大是在夏季,下层海水表现为相对低温,结合材料中温跃层的概念,此季节存在一个明显的温跃层(垂直方向水温出现突变的水层),B正确。第7题,从冬季最低气温为7 ℃来判断,该海域是黄海,巴伦支海纬度较高,冬季气温在0 ℃以下,阿拉伯海和南海在低纬度,冬季气温较高。A正确。
下图示意大洋表层海水盐度和水量平衡(降水量减去蒸发量的差值)随纬度的变化。据此完成8~9题。
8.图中南半球大洋表层海水盐度与水量平衡的关系是( )
A.负相关 B.先负相关,后正相关
C.正相关 D.先正相关,后负相关
9.影响图中A纬度表层海水盐度低于南半球同纬度地区的主要因素是( )
A.降水量 B.蒸发量
C.河川径流 D.洋流性质
答案 8.A 9.C
解析 第8题,读图可知,在南半球海水表层盐度升高时,水量平衡降低,海水表层盐度下降时,水量平衡上升,两者呈负相关关系,故选A。第9题,图中A纬度位于北半球高纬度地区,陆地面积较大,河川径流量较大,河川径流流入海洋,稀释了该纬度海区的海水盐度,而同纬度的南半球地区几乎没有陆地分布,河川径流很少,C正确。
下图表示不同海域的位置。据此完成10~11题。
10.图中海区表层海水盐度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③②④ B.④③②①
C.③①④② D.③④①②
11.关于图中四个海域海水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海域表层水温低于④海域
B.海域较封闭是②海域表层水温低的主要原因
C.从③海域出外海的货轮吃水深度会加深
D.④海域南部海水比北部海水盐度低
答案 10.C 11.C
解析 第10题,根据图中海域轮廓以及纬度信息可知,①为波斯湾,②为波罗的海,③为红海,④为黑海。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可知,红海盐度最高,波罗的海盐度最低,排除A、B;波斯湾所处纬度更低,区域气候较干旱,太阳辐射更强,海水盐度较高;黑海所处纬度较高,且周边有多条河流注入,盐度相对较低,所以四个海区表层海水盐度由高到低的排序为③①④②,故选C。第11题,①海域纬度较④海域低,表层水温高于④海域,A错;纬度较高是②海域表层水温低的主要原因,B错;③海域表层海水盐度最高,轮船的吃水深度浅,从③海域出外海轮船吃水深度会加深,C正确;④海域北部有多条河流注入,海水盐度比南部更低,D错。故选C。
海水受温度、盐度、水体深度等因素的影响,结冰期通常比陆地水域结冰期短。海水在结冰过程中析出盐分,其盐度大大降低,成为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我国渤海每年冬季结冰期较长,潜在可利用淡水资源达1 000亿立方米。下图为“2019年2月渤海海冰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2~13题。
12.海冰最丰富的海域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3.大规模开发海冰资源产生的不利影响有( )
A.海水污染严重 B.海水盐度升高
C.海洋灾害加剧 D.生物多样性减少
答案 12.A 13.D
解析 第12题,图中四地相比而言,①海域所处纬度高,海水温度较低,海水结冰期较长,海冰面积大,海冰资源最为丰富,故选A。第13题,海冰的开采是获取“漂浮”在海面上类似于淡水的海冰资源,对海水的污染程度较小,A错;渤海周边有河流(淡水)注入,同时渤海并非封闭海域,与外界海洋存在着海水交换,因此海冰的开采并不会导致其海水盐度升高,B错;海冰的开采不会导致海洋灾害的加剧(反之,该区域冬季盛行偏北风,海冰的开采可减少浮冰对沿岸地区的影响,可能会减少海洋灾害的影响),C错;海上作业会干扰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由此会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减少,D正确。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下图为太平洋某月份表层水温分布示意图(单位: ℃),虚线为热赤道(指的是每一个经线圈上年平均温度最高的各点的连线,此线环绕全球)。
(1)判断图示所处的季节,并简述此时太平洋表层水温的分布规律。(8分)
(2)说明①附近太平洋表层水温的分布特点及成因。(4分)
(3)指出图中热赤道与赤道的位置关系,并分析形成该位置关系的主要原因。(6分)
答案 (1)季节:北半球夏季(或南半球冬季)。分布规律:由热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热赤道上东、西部水温高,中部水温低;南半球比北半球同纬度水温偏低;北半球等温线弯曲程度大于南半球;北半球高低纬的温差小于南半球等。
(2)分布特点:向低纬度(或向南)弯曲。
成因:受(千岛)寒流影响,降温作用显著。
(3)位置关系:大洋中部热赤道向南凸并与赤道基本吻合,东西部陆地附近热赤道偏向北半球。
主要原因:北半球夏季陆地升温快,导致沿海水域增温;中部海域面积广阔,海水升温慢。
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我国渤海每年冬季都会出现大面积冰封。作为北半球纬度最低的大面积结冰海域,每年11月末到次年3月初,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结冰现象。海冰会对石油开采、海洋养殖业等造成危害,但对沿岸种植业、盐碱地改造等也具有积极作用。下图示意渤海及黄海北部海冰分布范围。
(1)说出渤海南部和北部海冰的分布差异。(4分)
(2)分析渤海成为北半球纬度最低、大面积结冰海域的原因。(6分)
(3)简述渤海海冰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途径。(4分)
答案 (1)渤海海冰北部较严重,分布面积大;南部较轻,分布面积小。
(2)渤海是半封闭式内海,冬季西伯利亚南下寒冷气流使海水温度显著低于同纬度开阔水域;多条河流注入,泥沙淤积,海水较浅;海水盐度较低。
(3)海冰含盐量较小,海冰淡化可缓解华北地区缺水问题;渤海沿岸有大面积盐碱地,用海冰覆盖,有助于盐碱地改造。
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1部分 第4章 课时24 海水的性质 (含详解):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1部分 第4章 课时24 海水的性质 (含详解),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海水的温度,海水的盐度,海水的密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1部分 第4章 课时24 海水的性质: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1部分 第4章 课时24 海水的性质,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海水的温度,海水的盐度,海水的密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5部分 第1章 第1讲 课时86 西亚 非洲: 这是一份新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5部分 第1章 第1讲 课时86 西亚 非洲,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重书本抓主干,重原理抓过程,勤归纳会比较,多读图勤考虑,重标准有条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