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知识点总结 文言文阅读 2 诫子书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知识点总结 文言文阅读 2 诫子书,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及用法,特殊句式,重点句子翻译,问题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诫子书诸葛亮原文译文(参考《教材解读》)段落(层)分析夫(fú)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yín)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君子的行为操守,以宁静心绪来涵养德行,以节俭生活来培养品德。不恬淡寡欲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集中精神排除外来干扰,就无法达到(自己)远大的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坚定不移的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丧失,最终像枯枝落叶般凋落、衰残,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到那时再悲伤叹息又怎么来得及! 第一层:提出论点:叙述修身养德的重要性及方法。第二层:阐述苦学与立志的方法,二者之间相辅相成;明确立志、成学与修身养德的大敌,即反面作为: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证。第三层:要时刻保持自己意志明确,不能因时间流逝而使其消磨,同时对于自身所学要学以致用,贡献社会,否则便是无用之人。【结构图示】(阅读借鉴)【文学常识】诸葛亮,字孔明,琅玡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主题思想】作者概括了自己做人治学的经验,劝勉儿子勤学立志,表达了自己对后代寄予志存高远的厚望。一、古今异义1.非宁静无以致远2.淫慢注则不能励精3.险注躁则不能治性二、词类活用1.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非宁静无以致远远:__远大目标__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非学无以广注才 广:__增长__3.名词活用为动词非志无以成学志:__立志__三、一词多义学四、重点实词1.静注以修身静:__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__ 2.非淡泊注无以明注志淡泊:__内心恬淡,不慕名利__明:__明确、坚定__3.非宁静无以致注远致:__达到__ 4.淫注慢注则不能励注精淫:__放纵__慢:__懈怠__励:__振奋__5.险躁则不能治注性治:__修养__6.年与时驰注驰:__疾行,指迅速逝去__7.遂成枯落注枯落:__凋落,衰残。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__五、虚词的意义及用法1.夫注君子之行__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__2.以六、特殊句式倒装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连词和宾语倒装,正常的语序应为“以静修身,以俭养德”)七、重点句子翻译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2019·淮安,课后习题)以宁静心绪来涵养德行,以节俭生活来培养品德。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课后习题)不恬淡寡欲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集中精神排除外来干扰,就无法达到(自己)远大的目标。八、问题探究1.文中“年与时驰,意与日去”有着强烈的画面感,请根据自己的理解,简要赏析“驰”和“去”两个字的表达效果。“驰”和“去”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时光流逝速度之快,一去不复返的状态,告诫儿子珍惜光阴,坚定意志。2.说说你对文中“志”与“学”的关系是如何理解的。(课后习题)文章很重视“志”的作用,一方面是靠淡泊、宁静以“明志”,也就是时时将“志”放在眼前,不断磨砺;另一方面强调无“志”则不足以“成学”,意谓没有志向,则学无目标,必然学习庞杂,不能专一。3.诸葛亮围绕学习告诫儿子成才需要具备三个条件,这三个条件之间有什么关系?成才要具备三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立志,第二个条件是学习,第三个条件是惜时。三者的关系:诸葛亮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是互相联系的,缺一不可。志向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志向的培养又必须砥砺品德。一、阅读《诫子书》,完成1~4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非淡泊无以明志 明:__明确、坚定(2)险躁则不能治性 险:__轻薄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坚定不移的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2)年与时驰,意与日去。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丧失。3.请从句式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运用双重否定的句式,以强烈而委婉的语气,表现了作者对儿子的教诲与无限的期望。4.作者写这封家书的用意是什么?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用意:告诫儿子要修身立志,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启发:人在少年时期应该树立远大的志向,发愤图强,以免老了后悔。二、(2020·孝感改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诫子书》诸葛亮)【乙】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母郑氏自誓守节,亲诲其学。家贫,以荻①画地学书。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及加冠,嶷然有声②。一日,修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簏③中,读而心慕焉。苦志探赜④,忘寝食,必欲并辔绝驰而追与之并,遂以文章名冠天下。修母尝谓之曰:“汝父为吏,常夜烛治⑤官书,屡废而叹。吾问之,则曰:‘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夫常求其生,犹有死也,而世常求其死也。’其平日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修闻而服⑥之终身。(《宋史·欧阳修传》)【注释】①荻:植物名,形状像芦苇。②嶷(yí)然有声:很高的声望。③簏(lù):竹编的盛物器具。④赜(zé):精微,深奥。⑤治:研究。⑥服:服从。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静以修身静:__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__(2)非宁静无以致远致远:__达到远大目标__(3)年与时驰驰:__疾行,指迅速逝去__(4)死狱也狱:__诉讼事件__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险躁则不能治性。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2)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我)设法使他活下来却不能够(努力让他活下来却没有成功),那么死去的人和我都没有遗憾。3.分析“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的表达效果。从反面说明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4.诸葛亮认为“才须学也”,请结合两文谈谈如何做才能学有所成。①须有“志”。明确志向,选定目标。②须能“静”。摒除杂念和干扰,保持宁静专一的状态,专心致志学习。③须能“勤”。不怕苦累,刻苦勤奋地学习。④须惜“时”。善于利用时间,能在生活中挤出时间来学习。参考译文【乙】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郑氏立誓守节,亲自教导儿子学习。家境贫困,(就)用芦管当笔在地上描画着学习写字。(欧阳修)自幼聪敏颖悟,超过常人,书读过就能熟记背诵。等到成年,(就)有了很高的声望。有一天,欧阳修在废书篓中得到了唐朝韩愈的遗稿,读后心里十分欣慕。(于是)苦心孤诣地探幽索隐,废寝忘食,决心要努力追上韩愈并与他比肩齐名,最终,(欧阳修)凭着他的文章名满天下。欧阳修的母亲曾经对他说:“你父亲做官的时候,常常秉烛研读公文,屡屡停卷而叹。我问他(叹气的原因),则说:‘这是个死刑案啊,我想设法让他活下来,(可)办不到啊!’我说:‘可以让他活下来吗?’你父亲就说:‘(我)设法使他活下来却不能够(努力让他活下来却没有成功),那么死去的人和我都没有遗憾。(我)经常想方设法让死刑犯活下来,还会有死的,可是世人常常是让他死啊!’他平时教育他的子弟,也常用这样的话,我耳朵都听熟了。”欧阳修听后终身遵循这个教导。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知识点总结 文言文阅读 1 论语,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论语》十二章,吾十有注五而志于学 有,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名词活用为动词,四十而不惑注 惑,从心所欲 从,不逾注矩注 逾,学而不思则罔注 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知识点总结 文言文阅读 4 爱莲说,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及用法,特殊句式,重点句子翻译,问题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知识点总结 文言文阅读 9 与朱元思书,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重点实词,特殊句式,重点句子翻译,问题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