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浙江省2022年中考科学模拟题汇编
浙江省2022年中考科学模拟题汇编-56惯性、牛顿第一定律
展开
这是一份浙江省2022年中考科学模拟题汇编-56惯性、牛顿第一定律,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2022年中考科学模拟题汇编-56惯性、牛顿第一定律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2022·浙江宁波·统考一模)北京2022年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跃身成为世界级的宠儿,深受各国人民的宠爱,甚至出现了“一墩难求”的现象。“冰墩墩”是以我国的国宝“大熊猫”为原型设计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熊猫的生殖方式是有性生殖
B.因环境因素造成的大熊猫子代个体变大,属于变异行为
C.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
D.在“天宫课堂”第二课太空抛物实验中,王亚平将“冰墩墩”沿水平方向抛向叶光富,冰墩墩按原有方向匀速前进,这不符合牛顿第一定律
2.(2022·浙江丽水·统考一模)3月 23 日的天宫课堂第二课格外精彩。在太空抛物实验中,王亚平将冰墩墩抛向叶光富,“墩墩”姿态格外轻盈,以近匀速画出了一条漂亮的直线,稳稳站在了叶光富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王亚平对冰墩墩的推力和冰墩墩对王亚平的反推力是一对平衡力
B.冰墩墩只能以叶光富为参照物才做匀速直线运动
C.该实验验证了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D.冰墩墩能在空中飞行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3.(2022·浙江·一模)2022年2月20日,随着北京冬奥会圆满闭幕,中国冰雪运动站发展新起点。有关下列图中精彩瞬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跳台滑雪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B.花样滑冰运动员向前滑动时,水平方向上受力平衡
C.短道速滑运动员在转弯滑行过程中运动状态没有改变
D.掷出后的冰壶能继续向前运动,是由于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4.(2022·浙江金华·统考一模)如图,机器人在匀速直线前进送餐的过程中,对置于水平托盘上破璃杯的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A.受到向后的摩擦力
B.若以机器人为参照物,它是运动的
C.受到的重力和托盘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它也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是因为受到了惯性的作用
5.(2022·浙江舟山·校联考二模)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由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举办。冰球是比赛项目之一,近年来越来越被大众喜爱。如图为帅气的冰球选手备战训练的瞬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冰球运动员在加速滑行过程中,运动状态不变
B.运动员站在水平冰面上时,冰面对人的支持力与人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运动员滑行时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运动员受到惯性作用
D.运动员手持球杆击球时,球杆对球的力与手对球杆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6.(2022·浙江宁波·统考一模)2022年2月6日晚,中国女足3:2逆转韩国,夺得亚洲杯冠军!如图为队员唐佳丽射门的瞬间,与此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球离开脚后还能继续前进是由于惯性的作用
B.球在场上滚动时受到了平衡力的作用
C.球的运动方向主要受脚对球施加的力的大小决定
D.踢球时,球受到脚的作用力,脚也受到球的作用力
7.(2022·浙江宁波·统考一模)2021年6月22日,宁波一工地起桩机倒塌砸中轿车致一对父女不幸离世。根据力学知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起桩机倒塌是由于重力的作用,它的施力物体是起桩机
B.汽车被起桩机压成严重变形,是因为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C.轿车刹车时没有立刻停下来是因为轿车受到了惯性的作用
D.起桩机对汽车的压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8.(2022·浙江衢州·衢州市实验学校教育集团(衢州学院附属学校教育集团)校联考三模)“天宫一号”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第一个目标飞行器,是中国第一个空间实验室,它绕地球飞行一圈的时间约为90分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过程中,动能减小,势能增大
B.在真空中绕地球匀速飞行的过程中,“天宫一号”受力平衡
C.在失重状态下,天宫一号不具有惯性
D.“天宫一号”与“神舟飞船”空间交会对接后,两者就不再运动
9.(2022·浙江衢州·统考二模)如图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部分比赛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谷爱凌在空中滑翔到最高点时,受平衡力
B.乙图,冰壶被推出后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过程中,运动员的推力对冰壶做功
C.丙图,运动员前进时需将滑雪杆向后方撑,是利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理
D.丁图,金博洋在跳跃过程中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受到了惯性作用
10.(2022·浙江宁波·统考二模)2021年6月17日,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运载火箭成功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宇航员送入太空,如图所示。同时,载人飞船与中国空间站完成好接,开始了中国逐梦空间站的新征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火箭加速升空的施力物体是空气
B.载人飞船进入轨道后,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C.载人飞船进入太空后,它的惯性消失
D.字航员与地面信息交流是通过电磁波来实现的
11.(2022·浙江杭州·统考二模)2022年4月21日,世界领先新型复兴号高速列车在濮阳至郑州段成功实现明线上单列时速435公里、相对交会时速达870公里,创造了高铁动车组列车明线和隧道交会速度世界纪录。如图所示,“复兴号”动车满载旅客缓缓驶入终点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坐在动车上的乘客相对于车站是静止的
B.动车由运动变为静止,其惯性减小了
C.动车对铁轨的压力和铁轨对动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动车在水平轨道上减速滑行时,它受到的牵引力小于它受到的阻力
12.(2022·浙江杭州·统考一模)如图所示为一辆行驶的汽车,车内乘客因惯性而偏离原来位置,据此判断,这辆汽车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
A.正在向前减速运动 B.正在向前匀速运动
C.正在向前加速运动 D.正在向后匀速运动
13.(2022·浙江杭州·统考二模)作为冬奥会的经典项目滑雪运动中蕴含着许多物理知识,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到达终点的运动员不能立刻停下,还会继续向前滑行是因为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B.运动员静止站立在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其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运动员在滑行过程中把滑雪杆用力向后撑,他会受到一个向前的反作用力
D.单板滑雪大跳台是选手从高处滑行而下通过大跳台一飞冲天,表演各种空翻、回转等空中绝技,在此过程中机械能保持不变
14.(2022·浙江金华·统考一模)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U型场地技巧决赛中,谷爱凌强势夺冠,为中国代表团又添一金。下列有关谷爱凌在比赛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她静止站立在雪面上时,只受到重力的作用
B.她在滑行时,滑雪板与雪面间的摩擦是滑动摩擦
C.她飞离U型池后能继续向上运动是由于受到惯性力
D.她从空中下落到雪面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15.(2022·浙江舟山·统考一模)下列有关科技小发明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小飞机”起飞时在地面加速助跑,能获得更大的惯性,利于起飞
B.“自制潜水艇”下潜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和压强都增大
C.“水火箭”向后喷水时加速向前运动,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磁悬浮笔”悬浮在半空,是因为受到的重力和浮力是一对平衡力
16.(2022·浙江舟山·校联考一模)北京冬奥会中国雪上项目获5枚金牌,这大大促进了中学生的滑雪运动,如是小舟同学正在滑雪的场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舟受到的重力与滑雪板对小舟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小舟对滑雪板的压力与小舟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小舟用滑雪杆撑地加速滑行,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D.小舟在水平滑道滑向终点时,停止用力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她具有惯性
17.(2022·浙江宁波·统考二模)如图所示为冬奥会的一些运动项目,关于这些项目中的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跳台滑雪运动员在空中下落的过程中,重力势能不变
B.短道速滑运动员在转弯滑行的过程中,运动状态不变
C.冰球在水平冰面滑动过程中,机械能保持不变
D.冰壶运动员掷出去的冰壶能继续向前运动,是由于冰壶具有惯性
二、填空题
18.(2022·浙江衢州·统考二模)2022年3月23日,天宫课堂第二课开讲啦!
(1)在太空舱中,王亚平老师将冰墩墩轻轻一推,若忽略空气阻力和微小的重力,冰墩墩将_______(选填“保持静止”或“曲线运动”或“匀速直线运动”);
(2)天地互动环节,同学们问 “空间站上看到的月亮和地球上看到的是一样的吗”?翟志刚老师说:“没有太大的区别”。如果某时刻太阳、月球和空间站的位置如图所示,航天员看到的月相为_______。
19.(2022·浙江温州·统考二模)温州武术之乡枫林镇成为浙江省第一批千年古城复兴试点。
(1)枫林原名丰里,明朝时,因村南前山遍布枫香树而易名为枫林,枫林村南前山所有的枫香树构成一个___________;
(2)武术爱好者进行表演时,他的___________(填脑的结构名称) 能起到保持身体平衡的作用,协调身体各部分肌肉活动的功能;
(3)我国选手任子威以约1分26.8秒的成绩获得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冠军,在这次比赛中任子威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米/秒 (精确到0.1米/秒);
(4)短道速滑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的过程中必须带头盔,运动过程中若发生意外,由于运动员具有___________继续向前运动, 撞击周围或物体,佩戴头盔可以避免或减轻因碰攆受到的伤害;
(5)运动员训练过后通过饮用生理盐水补充盐分,配制20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需要食盐___________克。
20.(2022·浙江台州·统考一模)冰壶比赛是北京冬奥会赛程最长的项目之一、如图甲为冰壶运动比赛场景。运动员将投掷壶从出发点A推动至投掷线B,接着投掷壶在冰道上沿着弧线BCD路径到达营垒。
(1)投掷壶在投掷线B处被推出后,由于___________继续运动。
(2)为了使冰壶滑行得更远,运动员擦冰是为了___________。
(3)运动员脱手之前对冰壶进行了旋转,使冰壶前进过程中产生了如图乙方向的自转,导致冰壶两侧受到的气压不同,图中冰壶两侧的气压p1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p2。
21.(2022·浙江丽水·统考一模)2022 年 2 月 2 日,中国队在北京冬奥会混双冰壶比赛中战胜对手,如图是比赛的情景。
(1)掷球员将冰壶沿水平冰面推出后,冰壶由于________继续向前运动;
(2)刷冰员在冰壶前方不停地刷冰面,可使表面的冰__________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薄薄的一层水,可减小摩擦。
三、简答题
22.(2022·浙江衢州·统考一模)“天宫课堂”上,三位“太空教师”为青少年带来了一堂精彩的太空科普课。小科对翻跟头的“冰墩墩”实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王亚平水平用手指轻轻一推“冰墩墩”, “冰墩墩”并没有下坠,而是慢慢飘向一两米开外的叶光富,叶光富接住后,又将其推向王亚平,冰墩墩在两人间画出了一条漂亮的直线。请用科学原理解释以上现象。
23.(2022·统考二模)如图,《天工开物》 中描述了古代劳动人民在田间割稻、脱粒等情景。
资料一:割稻——有经验的农民在割稻谷前会把镰刀口磨锋利,收割结束,把剩余的秸秆翻埋入田地里。
资料二:脱粒——在松软的田地里会放一个木桶,木桶底部宽大,用力将稻草击打到木桶边缘,谷粒脱落在木桶内。
资料三:储藏——储藏前稻谷一定要晾干,晾干的常见做法是将稻谷铺开来放在阳光下暴晒。
请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农民的上述做法。
24.(2022·浙江丽水·统考一模)在生活中人们常会有一些模糊或错误的认识,其实只要应用科学知识进行分析,就能作出合理解释。
(1)人们经常认为,汽车的速度越大惯性越大,所以要限速,但是高速。公路限速牌(如图所示)上却显示,大型车辆最高限速比小型车辆低,原因是汽车的___________越大惯性越大;
(2)现在高速公路上不仅有即时测速,还有区间测速,即在某一路段上设置两个监控点,根据车辆通过前后两个监控点的时间来测算车辆有无超速。在如图所示限速要求的高速公路上,第一个监控点测得某辆小车于9∶10以115km/h的速度通过,相距15km的第二个监控点于9∶16测得该小车以118km/h的速度通过。
请通过计算判断该小车行驶途中是否超速。___________
四、探究题
25.(2022·浙江衢州·统考一模)如图冰墩墩正协助王亚平完成“天宫课堂”中太空抛物实验。
(1)王亚平轻轻地用食指弹了一下冰墩墩,冰墩墩就做起了空翻动作,这说明___________。
(2)王亚平将冰墩墩平推给叶光富,冰墩墩并没有像地面上那样下坠,而是沿着推出的方向在做近似匀速前进。
①冰墩墩被推出后,继续前进,因为它具有___________。
②冰墩墩被推出后并没有像地面上那样下坠,这是因为___________。
26.(2022·浙江衢州·衢州市实验学校教育集团(衢州学院附属学校教育集团)校联考三模)2021年,年仅14岁的全红婵凭借水花消失术获得女子十米跳台跳水奥运会和全运会双料冠军。全红婵在跳水过程中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起跳前助跑是为了增大起跳时的______(选填“惯性”或“动能”);
(2)从A点起跳经过最高点B下落到C点的过程中,空气阻力不可忽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在最高点B点瞬间,全红婵受力平衡
B.全红婵在A点刚要离开跳台时机械能最大
C.在跳水过程A-C中,全红婵的重力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参考答案:
1.A
【分析】(1)有性生殖是由亲本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无性生殖是不经生殖细胞的两两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
(2)变异有两种类型: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遗传物质是否发生了改变。遗传的变异是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而引起;而不遗传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只是环境条件的改变引起的。
【详解】A.大熊猫的生殖是利用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实现,则方式是有性生殖,故A正确。
B.因环境因素造成的大熊猫子代个体变大,不会遗传给后代,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行为,故B错误。
C.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故C错误。
D.在“天宫课堂”第二课太空抛物实验中,王亚平将“冰墩墩”沿水平方向抛向叶光富,此时“冰墩墩”不受任何力的作用,则按原有方向匀速前进,这符合牛顿第一定律,故D错误。
故选A。
2.C
【详解】A.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两个力是平衡力。王亚平对冰墩墩的力和冰墩墩对王亚平的力分别作用在冰墩墩和王亚平上,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
B.抛出的冰墩墩不受重力和阻力作用,由牛顿第一定律知道,沿抛出的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与选择参照物无关,故B错误;
C.“太空抛物实验”说明了物体不受任何外力作用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证明牛顿第一定律是正确的,故C正确;
D.冰墩墩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是因为冰墩墩不受力的作用,物体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故D错误。
故选C。
3.A
【详解】A.跳台滑雪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降低,速度变快,重力势能变小,动能增大,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故A正确;
B.花样滑冰运动员向前滑动时,并非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平衡力,故B错误;
C.短道速滑运动员在转弯滑行过程中,速度和方向在变化,故运动状态在发生改变,故C错误;
D.惯性是保持物体运动状态不变的一种性质,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力的作用,故D错误。
故选A。
4.C
【详解】A.机器人在匀速直线前进送餐的过程中,玻璃杯和托盘之间保持相对静止,二者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所以,不受摩擦力,故A错误;
B.以机器人为参照物时,玻璃杯相对机器人的位置保持不变,是静止的,故B错误;
C.餐盘中的玻璃杯受到重力和餐盘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C正确;
D.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任何物体在任何时候都有惯性,所以玻璃杯在水平地面匀速前行过程中也具有惯性,不是受到惯性,故D错误。
故选C。
5.B
【详解】A.运动员在加速滑行的过程中,速度不断增大,即运动状态改变,故A错误;
B.运动员站在水平冰面上时,冰面对人的支持力与人受到的重力,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和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B正确;
C.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惯性不是力,运动员滑行时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运动员有惯性,故C错误;
D.运动员手持球杆击球时,球杆对球的力作用在球上,而手对球杆的力作用在球杆上,这两个力没有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错误。
故选B。
6.D
【详解】A.球离开脚后还能继续前进,是因为它有惯性,故A错误;
B.球在场上滚动时只受到地面的阻力,做减速运动,没有受到平衡力,故B错误;
C.球的运动方向主要由脚对球施加力的方向确定,故C错误;
D.根据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可知,球受到脚的作用力,脚也受到球的作用力,故D正确。
故选D。
7.B
【详解】A. 起桩机倒塌是由于重力的作用,它的施力物体是地球,故A错误;
B.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汽车被起桩机压成严重变形,是因为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故B正确;
C.小轿车刹车时没有立刻停下来,是由于惯性而造成的,但惯性是物体本身具有的一种性质,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用,故C错误;
D.起桩机对汽车的压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二者都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是相互作用力,故D错误。
故选B。
8.A
【详解】A.当飞船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过程中,质量不变,所处高度增大,势能增大,但运动的速度减小,动能减小,这一过程中动能转化为了势能,故A正确;
B.在真空中绕地球匀速飞行的过程中,做的是曲线运动,速度的方向时刻在改变,即不是平衡态,所以,受到的不是平衡力,故B错误;
C. 惯性是物质的属性,仅与质量有关,任何物体在任何时候都具有惯性,与运动状态无关,故C错误;
D.“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飞船交会对接成功后,它们的相对位置不变,但仍然围绕地球做曲线运动,故D错误。
惯性A。
9.C
【详解】A.谷爱凌在空中滑翔到最高点时,只受到重力作用,受力不平衡,故A错误;
B.冰壶被推出后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过程中,没有受到运动员的推力,靠惯性滑行,故运动员的推力对冰壶不做功,故B错误;
C.运动员前进时需将滑雪杆向后方撑,同时雪地对运动员有一个向前的力,是利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理,故C正确;
D.金博洋在跳跃过程中继续向前运动,因为他具有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故D错误。
故选C。
10.D
【详解】A.火箭升空时向地面喷出了高温高压的燃气,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高温高压的燃气对火箭施加了一个向上的反作用力,使火箭升空,故火箭加速升空的施力物体是燃料,故A错误;
B.物体的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速度大小和方向的变化;载人飞船进入轨道后,速度的大小、运动方向都改变,所以运动状态改变,故B错误;
C.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不会随着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所以载人飞船进入太空后,它的惯性不会消失,故C错误;
D.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字航员与地面信息交流是通过电磁波来实现的,故D正确。
故选D。
11.D
【详解】A.坐在动车上的乘客相对于车站的位置发生改变,它是运动的,故A错误;
B.惯性只与质量有关,动车由运动变为静止,质量不变,其惯性不变,故B错误;
C.动车对铁轨的压力和铁轨对动车的支持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
D.动车在水平轨道上减速滑行时,水平方向受到牵引力和阻力,牵引力小于它受到的阻力,故D正确。
故选D。
12.A
【详解】A.由图可知,汽车上的乘客身体向前倾倒,这是一种惯性现象,汽车上的乘客原来随着汽车一起向前运动,当汽车刹车减速时,身体与汽车接触的部位由于受到摩擦力的作用随之停止运动,身体的上部分由于惯性仍要向前运动,所以出现了身体向前倾倒的现象,所以汽车的运动状态是向前减速,故A符合题意。
C.若汽车向前加速,汽车上的乘客由于惯性会向后倒,不会向前倾倒,故C不符合题意。
BD.若汽车向前、向后匀速运动,汽车和乘客处于平衡状态,汽车上的乘客随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既不会向前倾倒,也不会向后倾倒,故B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3.C
【详解】A.到终点后运动员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速度继续向前运动,不能立刻停下,惯性是物体的性质,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力的作用”,故A错误;
B.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其的支持力,这两个力分别作用在地面和运动员上,并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不是平衡力,故B错误;
C.运动员在滑行过程中把滑雪杆用力向后撑,对滑雪杆有一个向后的力,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他会受到滑雪杆对他一个向前的反作用力,从而迅速滑行,故C正确;
D.单板滑雪大跳台是选手从高处滑行而下通过大跳台一飞冲天,表演各种空翻、回转等空中绝技,与空气摩擦,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在此过程中机械能减小,故D错误。
故选C。
14.B
【详解】A.她静止站立在雪面上时,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故A错误;
B.她在滑行时,滑雪板相对于雪面的位置发生变化,与雪面间的摩擦是滑动摩擦,故B正确;
C.她飞离U型池后能向上运动是由于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惯性是物质的一种性质,不是力,故C错误;
D.她从空中下落到雪面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故D错误。
故选B。
15.C
【详解】A.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只与质量有关,“小飞机”起飞时在地面加速助跑,它的质量不变,惯性不变,故A错误;
B.“自制潜水艇”下潜过程中,在完全没入前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大,深度增大,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浮力变大,由p=ρgh可知受到的水的压强变大 ,在水面下不断下潜的过程中,水的密度不变,排开水的体积不变,受到的浮力不变,深度变大,由p=ρgh可知受到的水的压强变大 ,故B错误;
C.“水火箭”向后喷水时加速向前运动,它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C正确;
D.“磁悬浮笔”悬浮在半空,是因为受到的重力和磁体对它的排斥力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C。
16.D
【详解】A.小雪受到的重力与滑雪板对小雪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
B.小雪对滑雪板的压力作用在滑雪板上,小雪受到的重力作用在小雪上,不满足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条件,不是平衡力,故B错误;
C.小雪用滑雪杆撑地加速滑行,改变了小雪的运动状态,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C错误;
D.小雪在水平滑道滑向终点时,停止用力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她具有惯性,仍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故D正确。
故选D。
17.D
【详解】A.运动员在空中下落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减小,故重力势能变小;故A错误;
B.运动员在转弯滑行的过程中,运动方向改变,故运动状态改变;故B错误;
C.冰球在水平冰面滑动过程中,受到摩擦力的作用,质量不变,运动速度不断减小,动能减小,高度不变,重力势能不变,因此机械能减小;故C错误;
D.掷出去的冰壶能继续向前运动,是由于冰壶具有惯性;故D正确;
18. 匀速直线运动 上弦月
【详解】(1)在太空舱中,王亚平老师将冰墩墩轻轻一推,若忽略空气阻力和微小的重力,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冰墩墩将匀速直线运动。
(2)某时刻太阳、月球和空间站的位置如图所示,航天员看到的月球是右边(西边)亮,根据“上上上西西”可知,当时航天员看到的月相为上弦月。
19. 种群 小脑 11.5 惯性 18
【详解】(1)[1]所有的枫香树是同一种生物,构成一个种群。
(2)[2]小脑具有维持动作平衡以及保持身体平衡等作用,即武术爱好者进行表演时,他的小脑能起到保持身体平衡的作用,协调身体各部分肌肉活动的功能。
(3)[3]已知所用的时间为
t=1min26.8s=86.8s
在这次比赛中任子威的平均速度为
(4)[4]惯性是一切物体都具有的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戴头盔可以防止惯性造成的伤害。
(5)[5]质量分数等于溶质质量除以溶液质量,故需要食盐的质量为
m=2000g×0.9%=18g
20. 惯性 减少摩擦力 小于
【详解】(1)[1]原来冰壶由于人的推动向前运动,当人将它推出后,由于惯性,它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运动。
(2)[2]冰壶在向前滑动时,冰面对它产生一个阻碍它运动的摩擦力。在其他情况相同时,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运动员擦冰面,是为了增加冰壶与冰面接触面的光滑程度,减小它们之间的摩擦力。
(3)[3]如图所示,冰壶沿逆时针方向转动,上方的转动方向与冰壶前进方向相反,下方的转动方向与冰壶的前进方向相同,导致冰壶上方附近的空气与冰壶的相对运动的速度大,冰壶下方附近的空气与冰壶的相对运动的速度小。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可以知道,上方的空气压强小,下方的空气压强大。
21. 惯性 熔化
【详解】(1)[1]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运动员将冰壶推出后,冰壶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
(2)[2]刷冰员不停地刷冰面,冰和冰刷之间摩擦生热,冰熔化,冰壶和冰面之间有水,使接触面脱离,冰壶和冰面之间的摩擦力减小。
22.见解析
【详解】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冰墩墩在太空失重状态下,近似认为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其运动状态不会发生改变。王亚平水平用手指轻轻一推“冰墩墩”,冰墩墩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做匀速直线运动,冰墩墩在两人间画出了一条漂亮的直线。
23.见解析
【详解】把镰刀口磨锋利,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可增大压强,故把镰刀口磨锋利是为了增大压强,容易切断稻草;秸秆翻埋入出地里,可增加土壤肥力;
木桶底部宽大,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可减小压强,木桶不易下陷;用力将稻草击打到木桶边缘,原来稻粒和稻杆同时运动,当稻杆突然停止运动时,由于惯性,稻粒要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继续运动,稻粒脱离稻杆;
储藏前稻谷一定要晾干,可以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将稻谷铺开来放在阳光下暴晒,可增加蒸发的面积提高液体的温度加快蒸发。
24. 质量 超速
【详解】(1)[1]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与速度无关,因此:大型车辆最高限速比小型车辆低,原因是汽车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2)[2]汽车经过两个监控点的时间
t=9∶16-9∶10=6min=0.1h
则汽车的平均速度为
因此小车是超速的。
25. 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惯性 冰墩墩(几乎)不受重力
【详解】(1)[1]冰墩墩就轻而易举地转动起来,其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这说明在太空的空间站里力更容易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①[2]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所以,冰墩墩被推出后,继续前进,是因为它具有惯性。
②[3]冰墩墩被推出后并没有像地面上那样下坠,这是因为冰墩墩(几乎)不受重力。
26. 动能 BC
【详解】(1)[1]跳高运动员在比赛中都是先助跑一段距离后才起跳,改变的只是速度,增加了运动员的动能;而没改变运动员的质量,所以,运动员的惯性没变。
(2)[2] A.物体受力平衡时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在最高点B点的瞬间速度为零,并不能说明物体就受力平衡,因为速度为零下一瞬间将反向运动,所以,说明在B点不是处于平衡状态,即该瞬间人受力不平衡,故A错误;
B.由于空气阻力不可忽略,所以,在跳水过程A-C中机械能减小,故最初时刻机械能最大,故B正确;
C.在跳水过程A-C中,高度先增大再减少,所以重力势能先增大再减小,故C正确。
故选B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浙江省宁波市 中考科学模拟题汇编-选择题(基础题),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初八)一凸月→满月→残月一新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江省宁波市 中考科学模拟题汇编-选择题(提升题),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江省2022年中考科学模拟题汇编-86内能,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