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湖北省新高考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试题 生物 Word版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湖北省新高考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试题 生物 Word版含解析第1页
    湖北省新高考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试题 生物 Word版含解析第2页
    湖北省新高考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试题 生物 Word版含解析第3页
    还剩2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湖北省新高考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试题 生物 Word版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湖北省新高考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试题 生物 Word版含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湖北省新高考协作体高二3月联考高二生物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而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失去高级神经中枢控制后,低级神经中枢不能完成对反射活动的控制
    B. 发生反射活动时,兴奋在反射弧中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双向传导的
    C. 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产生和传导与Na+和K+在膜两侧的浓度差有关,且兴奋传导需要消耗能量
    D. 效应器是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组成的,简单的反射活动只需效应器就能完成
    【答案】C
    【解析】
    【分析】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是指低级神经中枢受高级神经中枢的控制。一个典型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反射活动中,兴奋在反射弧中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单项传导的。在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对钾离子具有比较高的通透性,是形成静息电位的最主要因素。
    【详解】A、低级神经中枢在高级神经中枢的控制下可以更好地调节机体活动,但失去高级神经中枢的调控作用后,低级神经中枢仍能控制相应的反射活动,如成年人腰椎受损,失去了高级神经中枢的调控,但仍然可以发生排尿反射,A错误;
    B、发生反射活动时,兴奋只能由感受器传向效应器,兴奋在反射弧中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单向传导的,B错误;
    C、兴奋的产生和传导主要与膜两侧Na+、K+的浓度差有关,而Na+、K+等浓度差需要依靠主动运输维持,C正确;
    D、效应器是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组成的,能对刺激作出应答反应,但对于反射活动来说,必须保证反射弧的完整性才能完成反射活动,D错误。
    故选C。
    2. 尿崩症临床表现为多尿、烦渴、多饮、低比重尿和低渗透压尿。依据病变部位尿崩症可分两类,一类是因抗利尿激素合成或分泌不足引起的中枢性尿崩症,另一类是因抗利尿激素不能发挥作用引起的肾性尿崩症,下图表示的是正常人和两类尿崩症患者禁水后尿液渗透压的变化曲线,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下丘脑、垂体受损都可以导致中枢性尿崩症
    B. 个体Ⅱ、Ⅲ分别表示肾性尿崩症和中枢性尿崩症患者
    C. 个体Ⅰ、Ⅱ的尿液渗透压升高均与抗利尿激素有关
    D. 禁水后个体Ⅰ、Ⅲ体内抗利尿激素分泌量会增多
    【答案】B
    【解析】
    【分析】水盐平衡调节:

    【详解】A、下丘脑是抗利尿激素合成和分泌的场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由题意可知,因抗利尿激素合成或分泌不足可引起中枢性尿崩症,所以下丘脑、垂体受损都可以导致中枢性尿崩症,A正确;
    B、个体Ⅱ注射抗利尿激素后尿液渗透压升高,所以是由于抗利尿激素不足造成的,表示的是中枢性尿崩症患者,个体Ⅲ注射抗利尿激素后尿液渗透压没有变化,说明抗利尿激素不能发挥作用,表示肾性尿崩症患者,B错误;
    C、个体Ⅰ、Ⅱ的尿液渗透压升高均是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分的结果,C正确;
    D、个体Ⅰ为正常个体,个体Ⅲ的抗利尿激素不能发挥作用,二者都能正常产生抗利尿激素,所以禁水后个体Ⅰ、Ⅲ体内会由于渗透压升高而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多,D正确。
    故选B。
    3. 流感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其传染性强、种类繁杂、演变速度快,是威胁人类健康的病原体之一。在流感病毒感染的短期内,宿主细胞的凋亡通路PI3K/AKT会被抑制,而感染后期促凋亡基因P53和caspase3会被活化。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辅助性T细胞受到抗原呈递细胞的刺激后分化为细胞毒性T细胞
    B. 抗原呈递细胞吞噬流感病毒后将病毒抗原暴露在细胞表面,呈递至辅助性T细胞
    C. 感染早期抑制PI3K/AKT通路有利于病毒繁殖,感染后期活化P53基因有利于病毒扩散
    D. 开发阻断caspase3活化为靶点的药物,可作为抗流感策略阻止病毒繁殖、扩散
    【答案】A
    【解析】
    【分析】细胞免疫的过程:被病毒感染的靶细胞膜表面的某些分子发生变化,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变化的信号,开始分裂并分化,形成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同时辅助性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加速细胞毒性T细胞的分裂、分化。新形成的细胞毒性T细胞在体液中循环,识别并接触、裂解被同样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靶细胞裂解、死亡后,病原体暴露出来,抗体可以与之结合,或被其他细胞吞噬掉。
    【详解】A、被病毒感染的靶细胞膜表面的某些分子发生变化,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变化的信号,开始分裂并分化,形成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辅助性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加速细胞毒性T细胞的分裂、分化,A错误;
    B、抗原呈递细胞吞噬流感病毒后将病毒抗原暴露在细胞表面,呈递至辅助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B正确;
    C、感染早期抑制细胞凋亡的PI3K/AKT通路,使流感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快速繁殖,感染后期促凋亡基因P53和caspase3会被活化,使宿主细胞裂解,细胞从宿主细胞出来,有利于病毒扩散,C正确;
    D、开发阻断凋亡基因 caspase3被活化的靶点药物,使流感病毒不会从靶细胞出来进入体液环境,阻止病毒繁殖、扩散,D正确。
    故选A。
    4. 为研究生长素促进某植物果实发育的最适浓度,研究小组用IAA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对照组
    不同浓度的IAA
    浓度(ppm)
    0
    600
    700
    800
    900
    平均株产量(kg)
    372
    521
    590
    535
    410
    平均单果重(g)
    186
    251
    270
    252
    248

    A. 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IAA均能提高该植物的结果率
    B. 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IAA均能促进该植物果实发育
    C. 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IAA对该植物结果率和果实发育促进作用可能相同
    D. 由实验结果可知,IAA促进该植物果实发育的最适浓度在600ppm~800ppm之间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和表格分析,该实验的自变量是IAA的浓度,因变量是平均株产量和平均单果重,与IAA浓度为0的对照组相比,在实验浓度范围内,随着IAA浓度的增加,平均株产量和平均单果重都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且都高于对照组。
    【详解】A、表格数据显示,不同浓度的IAA都可以促进平均株产量和平均单果重的增加,说明不同浓度的IAA均能促进该植物果实发育,但是不能说明不同浓度的IAA都能提高该植物的结果率,A错误;
    B、根据以上分析已知,不同浓度的IAA均能促进该植物果实发育,B正确;
    C、结合以上分析可知,不同浓度的IAA对该植物结果率和果实发育促进作用可能是相同的,C正确;
    D、表格数据显示,实验浓度范围内,IAA浓度为700ppm时,平均株产量和平均单果重都最大,说明IAA促进该植物果实发育的最适浓度在600ppm~800ppm之间,D正确。
    故选A。
    5. 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称为这个物种的生态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生态位属于群落的空间特征
    B. 不同种群的生态位不会完全相同
    C. 生态位重叠越多的物种种间竞争也就越激烈
    D. 生态位的形成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答案】A
    【解析】
    【分析】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称为这个物种的生态位。决定于物种生活在什么地方,而且决定于它与食物、天敌和其他生物的关系。
    【详解】A、一个物种的生态位是指它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指它与食物和天敌的关系等,不属于群落的空间特征,A错误;
    B、任何两个物种一般不能处于同一生态位,B正确;
    C、生物群落中,多个物种取食相同食物的现象就是生态位重叠的一种表现,生态位重叠越多的物种种间竞争也就越激烈,C正确;
    D、生态位的形成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是适应环境的表现,D正确。
    故选A
    6. 荧光假单胞菌野生型菌落为平滑型(SM),突变后可产生皱缩型(WS)和模糊型(FS)菌落。科研人员在液体培养基中静置培养野生型,其种群增长曲线如图1所示;在液体培养基中振荡培养野生型,其种群增长曲线如图2所示。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振荡培养时产生的WS和FS可能与溶氧量变化相适应
    B. WS第4天后在竞争中占有优势并会保持S形增长
    C. 第8天后的变化与营养不足和代谢产物积累有关
    D. SM在振荡培养时的突变和适应有利于物种生存
    【答案】B
    【解析】
    【分析】分析图1:图1中静置培养,只有SM型荧光假单胞菌,呈S型增长,随后由于营养物质的消耗和代谢废物的积累,其种群数量下降。图2中振荡培养,培养初期,SM型荧光假单胞菌增长迅速,第2天后,WS型、FS型荧光假单胞菌增长迅速,后期由于营养不足和代谢废物积累,导致三种荧光假单胞菌数量下降。
    【详解】A、振荡培养时,溶氧量升高,产生的WS和FS可能与溶氧量变化相适应,A正确;
    B、WS第4天后在竞争中占有优势,但第7天后种群数量下降,并不会保持S型增长,B错误;
    C、第8天后由于营养不足和代谢产物积累,三种荧光假单胞菌数量下降,C正确;
    D、静置培养时只有SM型荧光假单胞菌,振荡培养时出现三种荧光假单胞菌,说明SM在振荡培养时的突变和适应有利于物种生存,D正确。
    故选B。
    7. 为研究气候变暖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者对某区域甲、乙农田进行实验,对照组保持环境温度,实验组增温,检测田间增温对小麦麦蚜天敌的影响。 与对照组相比,增温组相关指标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区域
    小麦生物量(干重)
    麦长管蚜发生量
    禾谷缢管蚜发生量
    瓢虫数量

    +
    ++
    ++
    -

    +
    ++
    NS
    NS
    (注:+表示相对值增加,-表示相对值减少,NS表示无显著差异)
    A. 增温有利于小麦生物量的积累,可抵消麦蚜种群增加导致的小麦减产
    B. 气候变暖背景下,该区域农田可适当减少农药的使用,以减少环境污染
    C. 甲地增温降低了天敌对麦蚜的控制力是造成麦蚜发生量上升的原因之一
    D. 为维持该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麦蚜同化的能量不超过小麦同化量的20%即可
    【答案】D
    【解析】
    【分析】通过题干和图表分析可知,增温使得小麦干重增加,说明适当增温有利于生物量积累,同时可看出增温使得麦长管蚜发生量增加,则使小麦减产。
    【详解】A、据表可知,增温使麦长管蚜发生量增加,从而导致小麦减产,而增温使得小麦干重增加,可抵消麦蚜种群增加导致的小麦减产,A正确;
    B、据表可知,气温变暖背景下,瓢虫数量减少了,则可以适当减少农药的使用,以减少环境污染,B正确;
    C、据表可知,甲地增温使麦蚜的天敌瓢虫的数量减少,造成麦蚜发生量上升,即甲地增温降低了天敌对麦蚜的控制力是造成麦蚜发生量上升的原因之一,C正确;
    D、该农田生态系统中的每个营养级可能都包含了多种生物,无法得出“为维持该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麦蚜同化的能量不超过小麦同化量的20%即可”这个结论,D错误。
    故选D
    8. 草鱼栖息于湖泊的中、下层水体,年龄结构可分5龄,3龄时性成熟。为研究某湖泊草鱼种群,研究人员先后用小网眼和大网眼的渔网对该湖泊进行了捕捞,小网眼渔网捕捞到的草鱼均进行标记后放回原地,两次捕捞的数据如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龄级
    1龄
    2龄
    3龄
    4龄
    5龄
    体长/cm
    75
    小网眼渔网捕获量/条
    473
    107
    63
    53
    38
    大网眼渔网捕获量/条
    总数
    0
    0
    131
    114
    85
    标记个数


    27
    20
    15

    A. 该草鱼种群的年龄结构属于增长型,可以肯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种群数量逐渐增加
    B. 大量诱杀该湖泊中雄性草鱼不会影响草鱼的种群密度
    C. 该湖泊中草鱼的数量约为3907条
    D. 鱼类资源丰富的自然水域中,持续选择小网眼渔网捕鱼,可显著增加总捕获量
    【答案】C
    【解析】
    【分析】许多动物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不宜用样方法来调查他们的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之一是标记(志)重捕法。
    【详解】A、通过小网眼渔网捕获量可知该草鱼种群的年龄结构属于增长型,可以预测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种群数量可能逐渐增加,但实际上还需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A错误;
    B、大量诱杀某种动物的雄性个体,会导致性别比例失调,使出生率明显降低,进而使种群的密度减小,B错误;
    C、第一次捕获量为734条,第二次重捕330条,带标记62条,故湖泊中草鱼的数量约为734×330÷62≈3907条,C正确;
    D、鱼类资源丰富的自然水域中,持续选择小网眼渔网捕鱼,不利于鱼资源的更新和持续,D错误。
    故选C。
    9. 生殖对策指生物繁衍后代时所面临的各种抉择。r-对策是处于不稳定的环境、以更多的能量用于高生殖率来适应环境的生物的对策。K-对策是处于较稳定环境、以较少的能量用于生殖,而用较多的能量用于自身个体生长的生物的对策。下图是两类不同生殖对策的物种在群落演替中的消长情况统计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群落演替是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协同进化的过程
    B. 在群落中相对比例出现差异的原因是r-对策生物的出生率越来越低造成的
    C. 根据生殖情况,银杏和大熊猫均属于K-对策的生物类群
    D. 与演替过程中的群落相比,顶级群落的特征是总生产量与总呼吸量大体相等
    【答案】B
    【解析】
    【分析】1、K-对策
    K-对策者类型的r值较小,而相应K值较大,种群数量比较稳定。属于此种类型的物种,一般个体较大,寿命较长,繁殖力较小,死亡率较低,食性较为专一,活动能力较弱,其种群水平一般变幅不大。当种群数量一旦下降至平衡水平以下时,在短期内不易迅速恢复。
    2、r-对策
    r-对策者是典型的机会主义者,类型的r值较大,K值相应较小,种群数量经常处于不稳定状态,变幅较大,易于突然上升和突然下降。一般种群数量下降后,在短期内易于迅速恢复。属于此种类型的物种,一般个体较小,寿命较短,繁殖力较大,死亡率较高,食性较广。
    【详解】A、群落演替是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协同进化的结果,A正确;
    B、由题意知,r-对策繁殖力较大,所以生物在群落中相对比例出现差异的原因不是r-对策生物的出生率越来越低,B错误;
    C、银杏和大熊猫生殖率较低,所以根据生殖情况,银杏和大熊猫均属于K-对策的生物类群,C正确;
    D、顶级群落即群落演替达到了一个成熟阶段,该阶段总生产量与总呼吸量相对稳定,从而使生态系统保持一定的稳定性,D正确。
    故选B。
    10. 2021年,我国三北防护林工程(以下简称“三北工程”)共完造林任务1343.8万亩。2022年,三北工程将“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治理,落实科学绿化,推动退化林草修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三北工程建设中的退耕还林、还草、还湖,会影响当地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B. 造林时在环境适宜地区,多营造针阔叶混交林、乔灌混交林可提高物种丰富度
    C. 砍伐林地中树龄过大的个体,可调整种群的年龄结构并改善林内通风、光照状况
    D. 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治理,有利于提高三北工程的恢复力稳定性
    【答案】D
    【解析】
    【分析】1、物种丰富度与群落结构的复杂程度有关,丰富度越大,种群间的关系越复杂,群落结构越复杂。
    2、抵抗力稳定性: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恢复力稳定性: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
    【详解】A、退耕还林、还草、还湖会改变当地群落的物种数量及种间关系,出现新优势物种的替代,所以该措施影响了原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A正确;
    B、在环境适宜的地区,多种林木混种能使防护林中的生物多样性增加,提高了群落的物种丰富度,B正确:
    C、砍伐树龄较大的个体,减少了种群中老年个体的数量,改变了种群的年龄结构,同时该措施有利于通风通光,有利于林木的快速生长,C正确;
    D、“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治理,能使三北工程内的生物多样性明显提升,从而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而非恢复力稳定性,D错误。
    故选D。
    11. 生长于较高密度种群内的植物,由于密度的抑制作用,种群内个体会逐渐死亡,数目逐渐减少,直至达到平衡状态,这种动态变化叫自然稀疏。下图表示某植物种群自然稀疏过程中最大密度与植株平均质量间的关系。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构建该数学模型的条件有:植株形状、生长速率相似,土壤肥力均匀等
    B. 在植物种群自然稀疏过程中,影响种群密度变化的非密度制约因素主要有阳光、温度等
    C. 在该植物种群自然稀疏过程中,其总质量会逐渐减少
    D. 个体在基因、空间位置等方面的微小缺陷会使其成为自然稀疏过程的牺牲者
    【答案】C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随着种群密度增大,植株平均质量下降,即种群密度与植株平均质量成反比。
    【详解】A、植株形状、生长速率相似,土壤肥力均匀等因素都会影响植株质量,故构建该数学模型的条件有:植株形状、生长速率相似,土壤肥力均匀等,以确保模型结果的准确性,A正确;
    B、非密度制约因素,即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无关因素,阳光、温度的变化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B正确;
    C、在该植物种群自然稀疏过程中,数量少了,但个体质量增大,所以总质量不一定减少,C错误;
    D、个体在基因、空间位置等方面的微小缺陷会导致其竞争力降低,使其成为自然稀疏过程的牺牲者,D正确。
    故选C。
    12. 科研人员于2020年4~7月,采用专业仪器在鄱阳湖湿地监测点每天采集鸟类声音数据;借助统计软件将鸟类声音数据转化为具有生物信息的声学指数—BI指数;用来阐明鸟类多样性特征及活动习性的强弱程度,鸟类群落发出的声音强度越大,频段越多,BI 指数越高。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在4~7月份进行调查是因为鸟类活动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B. 两条曲线波形有明显的不同说明不同鸟类的生态位有差异
    C. 该检测点18 点时鸟类多样性特征及活动习性强弱程度更强
    D. 调查期间该群落的物种丰富度、种间关系复杂程度逐渐增加
    【答案】C
    【解析】
    【分析】1、一个群落中的物种数目称为物种丰富度。
    2、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称为这个物种的生态位。
    【详解】A、由图可知,4~7月份曲线波动范围较大,说明鸟类活动在4~7月份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A正确;
    B、由图可知,两条曲线波形有明显的不同,说明鸟类多样性特征及活动习性的强弱程度不同,即不同鸟类的生态位有差异,B正确;
    C、分析图可知,6点趋势变化线高于18点,说明该检测点6 点时鸟类多样性特征及活动习性强弱程度更强,C错误;
    D、分析图可知,无论是6点检测还是18点检测,检测点的趋势都是呈上升趋势,说明鸟类多样性特征及活动习性的逐渐增强,即调查期间该群落的物种丰富度、种间关系复杂程度逐渐增加,D正确。
    故选C。
    13. 草原上,牧草的地下根(a)不可食。在地上,羊摄食部分茎、叶(b),未被食用部分落入地表(c)。在羊摄食的能量(b)中,部分以粪便(排遗量,d)形式排出,部分以有机氮如尿素、尿酸(排泄量e,羊代谢产生)等形式排出,还有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散失(f)。若a~f表示一年中的能量增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一年内,牧草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a+b+c
    B. 牧草的能量传向羊时,传递率小于(b-d)/(a+b+c)
    C. 一年内,羊从牧草中获得的能量为b-d
    D. 一年内,牧草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为c+d+e
    【答案】D
    【解析】
    【分析】1、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用于生长。
    2、每一个营养级能量去向包括呼吸作用消耗、流向下一个营养级(最高营养级例外)、流向分解者、未利用。
    【详解】A、一年内,牧草的净光合量,也就是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a+b+c,A正确;
    BC、牧草的同化量为牧草的真正光合量,这个值大于净光合量(a+b十c),一年内,羊从牧草中获得的能量为摄入量-排遗量(粪便量)=b-d,因此,牧草与羊之间能量的传递率小于(b-d)/(a+b+c),BC正确;
    D、排泄量(e)是羊代谢产生的,是以有机氮(尿素、尿酸)的形式排出体外,e属于羊同化量中的一部分,是羊流向分解者的能量,c是牧草未被食用部分落入地表的能量,最终被分解者利用,d是羊的粪便中的能量,属于牧草同化量的一部分,最终也被分解者利用,因此牧草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为c+d,D错误。
    故选D
    【点睛】
    14. 中科院对游隼迁徙行为研究发现:冰川消退而带动的繁殖地向北退缩以及越冬地变迁是游隼迁徙路线变化的主要原因:与记忆能力相关的基因ADCY8在长距离迁徙的游隼种群中受到了正选择。另有研究发现游隼等迁徙鸟类眼睛感光细胞中隐花色素IV蛋白(CRY4)具有光依赖性磁罗盘所需的磁性潜质,使鸟类完成集群飞行、空间定向和迁徙路线导航。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迁徙鸟类接受的光、磁等信息属于物理信息
    B. 动物的行为是由生态因子和遗传物质共同决定的
    C. 迁徙鸟类集群飞行可减小飞行阻力、降低天敌捕获率属于互利共生
    D. 迁徙距离不同的游隼种群的基因库中ADCY8的基因频率不同,不能说明它们已经进化为不同物种
    【答案】C
    【解析】
    【分析】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的类型主要有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单位是种群,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生殖隔离的产生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详解】A、迁徙鸟类接受的光、磁等信息是通过物理方式传播的,属于物理信息,A正确;
    B、结合题干信息可知,动物的行为是由生态因子和遗传物质共同决定的,即由遗传物质和生活环境共同决定,B正确;
    C、迁徙鸟类集群(一般是同种鸟类集群)飞行可减小飞行阻力、降低天敌捕获率,但是同种生物互助不属于互利共生,C错误;
    D、迁徙距离不同的游隼种群的基因库中ADCY8的基因频率不同,说明它们发生了进化,但是不能说进化为不同物种,D正确。
    故选C。
    15. 调查一公顷范围内某种鼠的种群密度时,第1次捕获并标记42只鼠,第2次捕获34只鼠,其中有标记的鼠15只,标记物不影响鼠的生存与活动,并可用于探测鼠的状态,若检测到第1次标记的鼠在重捕前有3只由于竞争、天敌等自然因素死亡,但因该段时间内有鼠出生,而种群总数量稳定,则该区域该种鼠的实际种群密度最接近于(结果取整数)( )
    A. 88只/公顷 B. 91只/公顷
    C. 92只/公顷 D. 95只/公顷
    【答案】A
    【解析】
    【分析】标记重捕法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体,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来估计种群密度。
    【详解】分析题意可知:调查一公顷范围内某种鼠的种群密度时,第一次捕获并标记 42只鼠中有 3只由于竞争、天敌等自然因素死亡,故可将第一次标记的鼠的数量视为42-3=39只,第二次捕获 34 只鼠,其中有标记的鼠 15 只,设该区域该种鼠的种群数量为X只,则根据计算公式可知,39/X=15/34,解得X=88.4,面积为一公顷,故该区域该种鼠的实际种群密度最接近于88只/公顷,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6. 某自然保护区内共同生活着社鼠和中华姬鼠两种鼠科动物,它们主要以嫩叶及种子为食,在春季会辅以部分土壤昆虫为食,而林中的普通髯捕食鼠类。社鼠与中华姬鼠的种群数量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图2为普通髯种群的相关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两种鼠之间为竞争关系,社鼠种群数量的K值在2016—2019年间逐年降低
    B. 中华姬鼠在达到环境容纳量之前,每单位时间内种群数量增长的倍数不一定相同
    C. 在夏秋季,若普通鸳体重增加1kg,则一般最多需要消耗100kg植物
    D. 若曲线2表示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则普通髯的种群密度在b时最大
    【答案】D
    【解析】
    【分析】分析图1,社鼠与中华姬鼠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
    【详解】A、据图1可知,两种鼠的数量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则种间关系为竞争,在2016年-2019年间社鼠的K值逐年降低,中华姬鼠的K值保持稳定,A正确;
    B、中华姬鼠的种群数量逐渐达到K值时,种内斗争逐渐激烈,种群的增长速率逐步变为0,B正确;
    C、在夏秋季,如果普通鵟体重增加1kg,能量传递效率按10%-20%,需要最多消耗植物,按照÷10%求,1÷10%÷10%=100kg,C正确;
    D、若曲线2表示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则普通髯的种群密度在c时最大,D错误。
    故选D。
    17. 某地湖泊由于大量生活及工业污水导致每年5、6月份浮游藻类大量繁殖而产生“水华”现象。科研人员利用甲,乙两种本地沉水植物进行了相关修复实验,测量水样中总氮、总磷和叶绿素a的含量变化,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总氮(mg/L)
    总磷(mg/L)
    叶绿素a(mg/L)
    对照水样
    1.73
    0.071
    22

    1.25
    0.051
    3

    1.41
    0.039
    12

    A. 选择本地物种进行生态修复体现了生态工程建设的协调原理
    B. 甲、乙植物减弱“水华”现象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C. 该湖泊中总磷的含量对浮游藻类生长的影响更大
    D. 叶绿素a含量越多说明生产者越多,湖泊的自我调节能力越强
    【答案】A
    【解析】
    【分析】1、生态工程以生态系统的自组织、自我调节功能为基础,遵循着整体、协调、循环、自生等生态学基本原理。
    2、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是这个能力是有一定的限度的。
    【详解】A、选择本地物种进行生态修复体现了生态工程建设的协调原理,可避免外来物种入侵,A正确;
    B、甲、乙植物减弱“水华”现象是其生态价值的表现,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B错误;
    C、叶绿素a含量变化代表的是浮游藻类变化情况,对比表格中总磷含量的变化,种植两种沉水植物后总氮降低的更多,由此可见N对浮游藻类的生长影响更大,C错误;
    D、叶绿素a含量越多说明浮游藻类大量繁殖,“水华”现象更加严重,湖泊的自我调节能力越弱,D错误。
    故选A。
    18. 研究人员在横断山区(夏季降水丰沛,冬季雨水较少)高山的不同坡度处选取了常绿阔叶林(EBF)落叶阔叶林(DBF)、针阔混交林(CBF)和暗针叶林(DCF)四种典型的植被样地,在不同月份调查了土壤中小型节肢动物的多样性,得到下图结果。下列相关分析合理的是(  )

    A. 将取样器分离的土壤中的节肢动物置于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溶液中
    B. 土壤中节肢动物的丰富度用单位体积土壤中的种群个体数目表示
    C. 不同月份的降雨量决定了四个样地节肢动物物种丰富度的差异
    D. 小型节肢动物在土壤中的分布随植物群落类型、季节气候的变化而变化
    【答案】D
    【解析】
    【分析】大多数土壤动物身体微小,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在这类研究时,常采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即用一定规格的捕捉器(如采集罐、吸虫器等)进行取样,通过调查样本中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来推测某一区域内土壤动物的丰富度。
    【详解】A、选用取样器采集土样,诱虫器进行采集和分离,采集的小动物可置于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A错误;
    B、节肢动物的丰富度用单位体积土壤中的物种数目表示,B错误;
    C、根据题意,研究人员在横断山区的不同坡度处选取了四种典型的植被样地,在不同月份调查了土壤中小型节肢动物的多样性,故影响四个样地节肢动物物种丰富度差异的环境因素有海拔、温度、湿度、土壤pH等,C错误;
    D、根据结果,不同坡度的植物群落类型不同、不同月份的气候不同,说明小型节肢动物在土壤的分布随植物群落类型、季节气候的变化而变化,D正确。
    故选D。
    19. 将捕食者直接捕食造成的被捕食者数量变化称为致命性影响;此外,捕食者还可导致被捕食者生理状态、行为方式和栖息地的改变,这种间接的、非致命性的捕食风险,称非致命性影响。人类活动是造成致命性影响的一个重要原因。惊飞距离(捕食者接近目标个体并导致其逃避时,捕食者与目标个体之间的距离)通常作为测量鸟类对非致命性捕食风险耐受程度的一个指标。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当有天敌存在时,被捕食鸟的产卵量和雏鸟成活率下降,属于天敌对鸟的致命性影响
    B. 当天敌数量过少时,天敌对被捕食者产生的非致命性影响可能大于致命性影响
    C. 朱鹮繁殖期的惊飞距离显著短于非繁殖期,可能是繁殖期育雏使得觅食压力增加
    D. 研究人类对珍稀动物的非致命性影响,有助于规划自然保护区内的人类活动范围
    【答案】A
    【解析】
    【分析】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有,自然因素: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人为因素:种植业和养殖业发展,使人工控制种群不断增加;砍伐森林、捕猎动物和环境污染,使野生动物不断减少。
    【详解】A、当有天敌存在时,被捕食鸟的产卵量和雏鸟成活率下降,这不是直接捕食导致的鸟数量减少,属于非致命性影响,A错误;
    B、当天敌数量过少时,天敌对被捕食者直接捕食的风险较小,产生的非致命性影响可能大于致命性影响,B正确;
    C、朱鹮繁殖期与非繁殖期的惊飞距离存在显著差异,繁殖期显著短于非繁殖期,推测可能是由于繁殖期育雏使得觅食压力增加,导致朱鹮繁殖期对人为干扰的耐受性较强,C正确;
    D、研究人类对珍稀动物的非致命性影响,有助于帮助人们规划自然保护区内的人类活动范围,减少对珍稀动物的干扰,避免其种群数量下降,D正确。
    故选A。
    20. 2022年7月21日,有着“中国淡水鱼之王”之称的长江白鲟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正式宣布灭绝。长江白鲟是体长2至3米、体重200至300公斤,主要生活于宜宾以下的长江干支流中,性凶猛、健游,主食鱼类,也食虾、蟹等,是长江里食物链的顶层物种,有“水中老虎”之称。下列叙述与长江白鲟灭绝不相符的是( )
    A. 人为地过度捕捞和非法捕捞造成了长江白鲟食物来源减少
    B. 栖息地丧失、水域污染、航运干扰是导致长江白鲟灭绝的主要原因
    C. 水利工程建设、挖沙疏浚河道,有助于拓展长江白鲟的生存空间
    D. 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答案】C
    【解析】
    【分析】长江白鲟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水生哺乳动物,白鲟的种群数急剧下降主要是白鲟生活的环境受到了破坏。由于滥伐和水土流失,洞庭湖和鄱阳湖的水域严重淤塞,不能满足白鲟繁殖的需要。随着工业、农业的发展,大量的污染物和废弃物最终进入长江,长江水质严重退化。每年有160亿立方米污水排放入长江。
    【详解】A、长江白鲟主食鱼类,也食虾、蟹等,是长江里食物链的顶层物种,所以当人为地过度捕捞和非法捕捞,势必造成了长江白鲟食物来源减少,A正确;
    B、栖息地丧失、水域污染、航运干扰是生物多样性下降的主要原因,也是导致长江白鲟灭绝的主要原因,B正确;
    C、水利工程建设使长江白鲟不能到上游产卵,挖沙疏浚河道,破坏了长江白鲟产卵的场所,都不能拓展长江白鲟的生存空间,C错误;
    D、长江流域是地球的一部分,全球气候变暖势必会影响长江流域生态环境,D正确。
    故选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
    21. 与胰岛素治疗相比,胰岛移植能起到稳定血糖、避免低血糖的作用。但在胰岛分离过程中,容易造成外周细胞的损伤或丢失(胰岛A细胞主要分布在胰岛外周,胰岛B细胞主要分布在胰岛内部)。为研究胰岛A细胞的缺失对移植的胰岛功能的影响,科研人员做了以下两个实验:
    实验一:用不同浓度的葡萄糖刺激正常胰岛和A细胞缺失胰岛,并测定胰岛素的分泌量,结果如图1.
    实验二:将正常胰岛和A细胞缺失胰岛分别移植到糖尿病模型小鼠体内,在正常饲喂的条件下,定时测定模型小鼠的血糖浓度,结果如图2.

    (1)正常生理状态下,当血糖升高时,一方面胰岛素可以通过促进血糖在组织细胞的氧化分解,_____以及进入脂肪组织细胞转变为甘油三脂;另一方面又能抑制______,从而降低血糖。
    (2)用酶解法获得胰岛时,需控制好酶的______,获得的胰岛若A细胞缺失,则与正常胰岛相比A细胞缺失胰岛中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的含量比值(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素)会______(填“明显升高”/“明显降低”/“基本不变”)。
    (3)实验二结果表明,A细胞缺失胰岛的移植不能有效改善小鼠高血糖状态。结合实验一结果分析,原因是_______。
    (4)研究表明,生物体内胰岛周围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能合成并分泌α-1抗胰蛋白酶,它在胰岛的自身保护中起重要作用。根据上述原理解释实验二中移植正常胰岛第7天后血糖浓度逐步上升的原因是____。
    (5)有研究表明,分离纯化的胰岛B细胞在体外培养只能短期存活,而与胰岛A细胞混合培养则胰岛B细胞的存活时间明显延长,有人提出这是由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引起的。写出验证假说的实验设计思路_____。
    【答案】(1) ①. 进入肝、肌肉并合成糖原 ②. 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变成葡萄糖
    (2) ①. 浓度和作用时间 ②. 明显升高
    (3)胰岛A细胞缺失使胰岛素分泌减少(或胰岛B细胞分泌能力下降)
    (4)移植中胰岛周围毛细血管受损,胰岛缺乏α-1抗胰蛋白酶的保护,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
    (5)将分离纯化的胰岛B细胞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用等量的生理盐水和适宜浓度胰高血糖素处理,观察胰岛B细胞的存活时间
    【解析】
    【分析】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产生的、在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胰岛A细胞产生的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都可以促进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进入血液,升高血糖浓度,二者具有协同作用。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在生理作用上具有拮抗作用。
    【小问1详解】
    胰岛素是机体中降低血糖的激素,其主要的作用是促进组织细胞对血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进入组织细胞进行氧化分解,进入肝脏、肌肉并合成糖原等),同时还可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
    【小问2详解】
    胰岛A细胞位于胰岛的外部,用酶解法获得A细胞缺失胰岛时,需控制好酶的浓度和作用时间,以避免过度酶解破坏位于内部的胰岛B细胞;A细胞缺失胰岛中由于胰岛A细胞受损,不能分泌胰高血糖素,但胰岛B细胞仍可分泌胰岛素,所以A细胞缺失胰岛中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的含量比值会明显升高。
    【小问3详解】
    分析图1可知,不同血糖浓度下,胰岛A细胞缺失均会使胰岛素分泌减少(或胰岛B细胞分泌能力下降),所以给糖尿病模型小鼠移植A细胞缺失胰岛,不能有效改善小鼠高血糖状态
    【小问4详解】
    根据题意可知“生物体内胰岛周围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能合成并分泌α-1抗胰蛋白酶,它在胰岛的自身保护中起重要作用”,而在移植中会导致胰岛周围毛细血管受损,胰岛因缺乏α-1抗胰蛋白酶的保护,而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所以移植正常胰岛的糖尿病鼠在第7天后血糖浓度会逐步上升。
    【小问5详解】
    有研究表明,分离纯化的胰岛B细胞在体外培养只能短期存活,而与胰岛A细胞混合培养则胰岛B细胞的存活时间明显延长,这表明胰岛A细胞能抑制胰岛B细胞的凋亡。若要证明这是由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引起的,则需要将分离纯化的胰岛B细胞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用等量的生理盐水和适宜浓度胰高血糖素处理,观察胰岛B细胞的存活时间,若上述说法是正确的,即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能抑制胰岛B细胞的凋亡,则加入适宜浓度胰高血糖素的组胰岛B细胞存活时间长于加生理盐水的组。
    22.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率先提出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为此,我国采取了多种措施,如大力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和还湖、节能减排、禁止秸秆焚烧等,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如图表示塞罕坝从荒漠变成林海的过程中碳循环的示意图,其中X1、X2、X3、Y1、Y2、Y3、Z1、Z2、Z3、Z4表示碳的主要存在形式,甲、乙、丙、丁为生物成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X1、X2、X3、Y1、Y2、Y3、Z1、Z2、Z3、Z4表示有机物的是______;丁在生态系统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
    (2)塞罕坝从荒漠到林海的过程中,输入生物群落的CO2总量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输出生物群落的CO2总量,理由是______。
    (3)在塞罕坝进行大力植树造林时,应注意的事项有______(答出2点),这样处理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4)我国为了2030年前“碳达峰”和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做出了巨大努力,成效非凡,但仅凭我国一家之力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不可能办到。从物质循环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
    【答案】(1) ①. X2、X3、Z1、Z2、Z3 ②. 将动植物的残枝落叶或遗体残骸、动物的排泄物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返回到无机环境中
    (2) ①. 大于 ②. 塞罕坝从荒漠变成了林海
    (3)多种当地物种混合种植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同时适当关注经济物种的种植。
    (4)物质循环指的是在生物圈范围内的循环,即具有全球性。
    【解析】
    【分析】题图分析,图示为碳循环过程模式图,图中甲表示生产者,乙表示初级消费者,丙表示次级消费者,丁表示分解者。X2、X3、Z1、Z2、Z3均表示含碳的有机物,X1、Y1、Y2、Y3、Z4均表示二氧化碳。
    【小问1详解】
    图中,X2、X3、Z1、Z2、Z3均表示在生物群落中传递的碳元素,它们都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存在;丁是分解者,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主要作用是将动植物的残枝落叶或遗体残骸、动物的排泄物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返回到无机环境中。
    【小问2详解】
    塞罕坝从荒漠到林海的过程中,说明生态系统的能量处于增加状态,据此可推 输入生物群落的CO2总量“大于输出生物群落的CO2总量,即生态系统中所有的生产者制造的有机物大于所有生物对有机物的消耗。
    【小问3详解】
    在塞罕坝进行大力植树造林时,由于该地区环境比较恶劣,生长旺盛的物种在当地无法生存,因此,应注意选择多种当地生长较旺盛的物种混合种植,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外地引入的物质不适应环境导致的失败,这是利用了生态工程协调原理,多种当地物种混合种植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同时还可关注当地人的经济利益,可适当种植经济林种,提高经济效益。
    【小问4详解】
    我国为了2030年前“碳达峰”和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做出了巨大努力,成效非凡,但仅凭我国一家之力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不可能办到。从物质循环角度分析,这是因为物质循环指的是在生物圈范围内的循环,即具有全球性,因此温室效应的治理不是一个人、一个国家就能办到的,而是全世界人们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的。
    23. 薇甘菊是一种具有超强繁殖能力的多年生藤本植物,其根系多且密集,能增加土壤孔隙度;其茎通过攀缘、缠绕最终使植株覆盖在乔、灌木植物的冠层顶部,造成附主枯菱死亡。薇甘菊入侵后能快速传播形成群落中的优势种群,因此被称为“生物多样性终极杀手”。回答下列问题:
    (1)若研究薇甘菊的生态位,通常需要研究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等。薇甘菊能在群落演替中迅速成为数量多、对其他物种影响大的优势种群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
    (2)科研人员研究了薇甘菊的不同入侵程度对某地森林生态系统有机碳储量和土壤小动物组成的影响,调查结果如下表。
    有机碳储量(t。hm-2)或小动物组成(个)
    植被碳库
    凋落物碳库
    土壤碳库
    小动物
    小动物
    类群数
    个体总数
    未入侵区域
    51.85
    2.01
    161.87
    14
    1376
    轻度入侵区域
    50.86
    3.52
    143.18
    15
    1543
    重度入侵区域
    43.54
    5.42
    117.74
    15
    2287
    ①调查结果表明,随着薇甘菊入侵程度的加剧,该生态系统有机碳储量______。其中凋落物碳储量显著增加,其原因是______。
    ②调查结果表明,薇甘菊入侵对该生态系统土壤动物组成的影响是______。分析随着薇甘菊入侵程度的增加,该生态系统土壤碳储量减少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
    【答案】(1) ①. 在生长区域出现的频率 ②. 种群密度(填植株高度、与其他物种的关系、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均可) ③. 在对阳光等资源的竞争中占优势、繁殖能力强
    (2) ①. 逐渐减少 ②. 薇甘菊入侵导致附主,即被攀缘、缠绕、覆盖的乔、灌木植物大量死亡,从而增加了凋落物碳储量 ③. 对土壤小动物类群数基本没影响,对土壤小动物个体总数影响较大,使土壤小动物的个体总数明显增加 ④. 土壤中小动物的数量和氧气含量增加,促进了土壤中有机碳的分解
    【解析】
    【分析】分析表格:随着薇甘菊入侵区域的程度增加,植被碳库和土壤碳库逐渐减少,而凋落物碳库逐渐增加,小动物个体数总数也逐渐增加。
    【小问1详解】
    若研究薇甘菊的生态位,往往需要研究它的栖息地、食物、天敌以及它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通常需要研究的因素有在生长区域出现的频率、种群密度、植株高度等特征,以及它与其他物种的关系、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等。
    薇甘菊能在群落演替中迅速成为数量多、对其他物种影响大的优势种群的主要原因是薇甘菊具有超强繁殖能力,同时,通过攀缘、缠绕最终使植株覆盖在乔、灌木植物的冠层顶部,在对阳光等资源的竞争中占优势。

    【小问2详解】
    ①分析调查结果可知,随着薇甘菊入侵程度的加剧,该生态系统的植被碳库和土壤碳库均逐渐降低,说明有机碳储量逐渐减少。、
    其中凋落物碳储量显著增加,其原因是薇甘菊入侵攀缘、缠绕最终使植株覆盖在乔、灌木植物的冠层顶部,导致附主无法获得足够的阳光而枯菱大量死亡,从而增加了凋落物碳储量。
    ②调查结果表明,薇甘菊入侵对该生态系统土壤动物组成的影响是小动物的类群数基本没影响,对土壤小动物个体总数影响较大,随着入侵程度加深,土壤小动物的个体总数明显增加。
    分析随着薇甘菊入侵程度的增加,该生态系统土壤碳储量减少的原因可能是土壤中小动物作为消费者和分解者,其数量不断增加,而薇甘菊根系较多且密集,增加了土壤孔隙度和土壤中的氧含量,促进了土壤中小动物对有机碳的分解,减少了土壤中碳储量。
    24. 豚草是一种常见的人侵物种,严重破坏生态环境。豚草的主要天敌是广聚萤叶甲,它可取食豚草叶片,并对豚草产生显著抑制作用。豚草和广聚萤叶甲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二者皆会产生一系列变化,且这种变化受到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1)上述信息包含的种间关系有____________。利用广聚萤叶甲防治豚草的方式属于____________。
    (2)研究者就豚草和广聚萤叶甲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在4组网笼中养殖豚草,分别连续2代进行①常温+无叶甲取食②增温+无叶甲取食③常温+有叶甲取食④增温+有叶甲取食的处理。将第3代豚草种植在相同条件下,放入叶甲,统计豚草生物量和叶甲死亡率,结果如图。

    结果表明:增温对豚草生物量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广聚萤叶甲取食会导致豚草表现出某种未知的抵御叶甲的机制,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该现象的产生是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3)研究发现: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豚草向北方的传播速度快于广聚萤叶甲,导致两个物种的分布重叠区域逐渐减少。有人预测,从长远来看,这将不利于对豚草的防治。结合本研究结果判断上述预测是否准确,并阐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捕食、竞争 ②. 生物防治
    (2) ①. 提高豚草生物量 ②. 叶甲死亡率:③>①,④>② ③. 协同进化
    (3)不准确。本研究中,增温情况下经过 3 代繁殖后,④组豚草生物量大于②组,说明气候变暖和叶甲取食共同存在时,豚草的生物量反而更高
    【解析】
    【分析】共同进化(协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常见的种间关系包括互利共生、 捕食、竞争、寄生。
    【小问1详解】
    广聚萤叶甲取食豚草叶,是捕食关系;广聚萤叶甲对豚草产生显著抑制作用,是竞争关系。利用广聚萤叶甲防治豚草是利用生物学的相关原理去防治害虫,是生物防治。
    【小问2详解】
    ①常温+无叶甲取食②增温+无叶甲取食是对照,自变量是温度;③常温+有叶甲取食④增温+有叶甲取食也是对照,自变量是温度。据左图豚草生物量,可知②>①,④>③,增温能提高豚草生物量。①常温+无叶甲取食③常温+有叶甲取食是对照,自变量是是否有叶甲取食,②增温+无叶甲取食④增温+有叶甲取食是对照,自变量是是否有叶甲取食,根据右图叶甲死亡率,③>①,④>②,广聚萤叶甲取食会导致豚草表现出某种未知的抵御叶甲能力。该现象的产生是豚草和叶甲长时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协同进化。
    【小问3详解】
    不准确。本研究中,左图豚草生物量中,增温情况下经过 3 代繁殖后,④组豚草生物量大于②组,说明气候变暖和叶甲取食共同存在时,豚草的生物量反而更高。
    【点睛】通过豚草和叶甲的进化机制研究,综合考查种间关系、生物防治、协同进化,对柱状图的分析能力。

    相关试卷

    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 血红蛋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在观察玉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