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市刘集初中教育集团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展开2022-202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市刘集初中教育集团八年级(下)第一次作业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18题,共计54分)
1.(3分)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人体正常体温约为39℃
B.两个鸡蛋的质量约为100g
C.初中生的质量约为500kg
D.一只鸡的质量约为5g
2.(3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铅的密度是11.3×103kg/m3,表示1m3铅的质量为11.3×103kg
B.密度不同的两个物体,其质量一定不同
C.铁的密度比铝的密度大,指的是铁块的质量大于铝块的质量
D.一块砖敲碎后,碎砖块的密度将变小
3.(3分)在“用托盘天平称物体质量”的实验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测量过程可以移动游码
B.调节横梁平衡时,只调节平衡螺母
C.测量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右侧,应减少右盘砝码或向左移动游码
D.观察到指针在做左右幅度相等的摆动,可认为天平已平衡
4.(3分)学习质量和密度的知识后,小明同学想用天平、量筒和水完成下列实践课题,你认为能够完成的是( )
①测量盐水的密度
②测定一捆铜导线的长度
③鉴定铅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④鉴别实心金牌是否为纯金
⑤测定一大堆大头针的数目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5.(3分)下列实例与所利用的物质物理属性相符的是( )
A.用塑料做炒锅的手柄是因为导热性好
B.用泡沫做表演场景中倒塌的“墙壁”是因为弹性好
C.用金刚石刻划玻璃是因为硬度大
D.房屋的门窗用铝合金制成,是因为铝合金的导电性好
6.(3分)有一捆粗细均匀的铜线,其横截面积是2.5mm2,质量为89kg,已知铜的密度为8.9×103kg/m3,则这捆铜线的长度为( )
A.4m B.40m C.400m D.4000m
7.(3分)用天平称一粒米的质量,下列说法中简单而又比较准确的是( )
A.先称出100粒米的质量,再通过计算求得
B.把1粒米放在一只杯子里,称出其总质量,再减去杯子的质量
C.把1粒米放在天平上仔细测量
D.先称出20粒米的质量,再通过计算求得
8.(3分)由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体积相等两种实心球,按照如图所示方式,放在已调节平衡的天平左右盘内,天平仍平衡。则甲、乙物质的密度之比为( )
A.3:4 B.4:3 C.2:3 D.3:2
9.(3分)某同学在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称量之前,天平已按要求调整完成。某次的称量情况如图甲、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天平的最小分度值是0.2g
B.甲图左盘中物体的质量为82.2g
C.杯子中的水变成冰后质量变大
D.若天平稳定后指针偏左,则测量结果偏大
10.(3分)如图所示,三只相同的杯子中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水、煤油和盐水(ρ盐水>ρ水>ρ煤油),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杯是煤油,乙杯是盐水,丙杯是水
B.甲杯是水,乙杯是煤油,丙杯是盐水
C.甲杯是盐水,乙杯是水,丙杯是煤油
D.甲杯是煤油,乙杯是水,丙杯是盐水
11.(3分)运用你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特殊测量”,下面的几种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
A.用天平“称”出墨水瓶的容积
B.用量筒“量”出小钢珠的质量
C.用量筒“量”出0.2kg的酒精
D.用天平“称”出一张纸的厚度
12.(3分)小明同学在研究物质密度时,测量了四种固体的质量与体积,把它们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系中表示出来,根据图象同学们认为:①ρ1>ρ2=ρ3>ρ4;②ρ1<ρ2=ρ3<ρ4;③m1<m2<m3=m4;④V1=V2>V3>V4.以上说法中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13.(3分)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无论怎么调节都不能把天平调平衡,后在左盘内放了一点沙子,终于把天平调平衡了,然后开始称量物体,当右盘放30g砝码时(未移动游码)天平刚好平衡,则该物体的质量是( )
A.30g B.小于30g C.大于30g D.无法判断
14.(3分)物理公式也可以很美,关于密度公式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公式不适用于气体
B.同种物质的密度与由该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C.同种物质的密度与由该物质组成的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D.一种固体和一种液体,它们的质量相等,体积相等,则密度也相等
15.(3分)小聪和小明为了探究温度和物质状态对同种物质密度的影响,在一定的环境下将1g的冰加热,分别记录其温度和体积的数据,利用描点法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图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0℃时,冰块的密度比水大
B.当0℃时,在冰变成水的过程中质量变大
C.当水从0℃上升到4℃的过程中,其密度逐渐增大
D.小明和小聪的研究结果表明:密度是不会随状态而发生改变的
16.(3分)体积和质量都相等的铝球、铁球和铅球,密度分别为ρ铝=2.7g/cm3,ρ铁=7.8g/cm3,ρ铅=11.3g/cm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铝球是实心的,则铁球和铅球一定是空心的
B.若铁球是实心的,则铝球和铅球一定是空心的
C.若铅球是实心的,则铝球和铁球一定是空心的
D.不可能三个球都是空心的
17.(3分)2020年12月底我市下了一场大雪,小明根据“雪在外力挤压下可形成冰(密度为已知)”的原理,采用如下方法来估测积雪的密度;在平整地面上选择一层厚度均匀的积雪,用脚向下用力踩在雪上,形成一个下凹的脚印(如图所示),接着他测出了以下物理量,其中能估测出积雪的密度的一组物理量是( )
A.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面积
B.脚印的深度和积雪的厚度
C.脚印的面积和脚印的深度
D.脚印的面积和冰的厚度
18.(3分)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出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几组数据并绘出如图所示的m﹣V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量杯质量为100g
B.60cm3的该液体质量为60g
C.该液体密度为1.25g/cm3
D.该液体密度为2g/cm3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19.(4分)给下列数字后面填上适当的单位:
(1)一只鸡蛋的质量为50 ;
(2)一名中学生的质量为0.05 ;
(3)一瓶啤酒的体积为500 ;
(4)常温常压铁的密度为7.9 。
20.(3分)市场上出售的“金龙鱼”牌调和油,瓶上标有“5L”字样,已知该瓶内调和油的质量为4.6kg,则该瓶油的密度是 kg/m3。如果瓶内油用去了一半,则剩余油的密度为 g/cm3。若氧气瓶内氧气密度为6kg/m3,现用去了三分之二,则剩余氧气的密度为 。
21.(2分)某空瓶质量是100g,装满水后总质量为500g,则瓶子的容积是 cm3;如果瓶中装满酒精,总质量是 g。(ρ水=1.0×103kg/m3,ρ酒=0.8×103kg/m3)
22.(3分)铁钉可以在石蜡上留下刻痕,这是因为铁的 比石蜡大;冬天,在室外放金属和木头,用手摸它们却感到金属比木头凉,这是因为金属具有较好的 ;金子可以拉成很细的金丝而不断裂是因为金子具有很好的 。(填物质的物理属性)
23.(4分)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的过程中,粉笔的质量将 ,密度 ;常温下用温度计测冰水混合物温度的过程中,玻璃泡内的液体质量将 ,密度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4.(2分)天平调节平衡后,小青同学按下图所示的方法来称量物体的质量,小江立即对小青说:“你操作时至少犯了两个错误。”小江所说的两个错误是:
① ;
② 。
三、计算题(每小题6分,共计6分)
25.(6分)某实验小组用天平和量筒对铝球进行了测量,实验数据如下,请通过计算对该铝球空心实心情况进行判断,(已知ρ铝=2.7g/cm3)
铝球的质量m/g
量筒内水的体积V1/mL
水和铝球的总体积V2/mL
27
40
80
求:(1)通过计算判断出该铝球是空心还是实心的?
(2)若空心,该铝球空心部分的体积多大?
(3)若在该铝球空心部分注满某种液体后总质量为51g,则该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四、实验题(每空1分,共22分)
26.(3分)天平是实验室较精确的测量工具,在测量时需要规范操作。粗心的小明同学在测量时发生了以下几种情况下,请你判断他测量的结果是否存在偏差,并注明测量结果的具体情况(以下答案全部填写“偏大”/“偏小”/“准确”):
(1)调节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小明即开始测量,其它步骤均合理,则测量结果将 ;
(2)小明规范地调节了横梁平衡,而且测量操作也是规范的,但所选择的砝码有一个缺损了一块,则测量结果将 ;
(3)整理实验器材时发现,天平的右盘有一个缺角,则测量结果 。
27.(5分)现有一瓶饮料,小明用托盘天平、烧杯和已知密度为ρ0的金属块测出了饮料的密度ρ。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游码移至 ,调节平衡螺母,直至天平平衡。
(2)用天平测出金属块的质量m1,读数如图所示,为 g。
(3)把金属块放入空烧杯中,往烧杯中倒入适量饮料,使金属块浸没在饮料中,在烧杯液面位置做好标记。测出此时瓶和饮料的总质量为m2。
(4)取出金属块,放在台面上,往烧杯中倒饮料,直至液面到达标记处,测出此时 的总质量为m3。
(5)ρ= (用符号表示),金属块取出时带走部分饮料,测量结果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8.(6分)各种复合材料由于密度小、强度大,广泛应用于汽车、飞机等制造业。小明测量一块实心复合材料的密度。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如图甲,则应将平衡螺母向 (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平衡。
(2)用调好的天平测量该物块的质量时,当在右盘放入最小的砝码后,指针偏在分度盘中线左侧一点,则应该 (填选项前的字母)。
A.向右移动游码 B.向右盘中加砝码 C.向右调平衡螺母
(3)当天平重新平衡时,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所测物块的质量为 。
(4)因复合材料的密度小于水,小明在该物块下方悬挂了一铁块,按照如图丙所示①②③顺序,测出了该物块的体积,则这种材料的密度是 g/cm3。小明在测体积时的操作顺序会引起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 (填“偏大”、“不变”或“偏小”),为减小由此带来的误差,只需将体积测量的顺序调整为 即可。
29.(8分)小明每天早上都喝牛奶,他发现牛奶分好几种,他查阅资料发现一般牛奶的密度平均为1.028﹣1.038之间,牛初乳的密度为1.038﹣1.040,在奶中掺水后,每增加10%的水,密度降0.003(上述密度的单位均为g/cm3),他为了判断自己喝的牛奶是属于哪种类型,特别测量了自己所喝牛奶的密度。
(1)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应该选择图 (选填“甲”或“乙”)中的量筒;
(2)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
A.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横梁平衡;
B.用天平测出烧杯的质量m1;
C.将适量的牛奶倒入烧杯,测出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m2;
D.将烧杯中的牛奶全部倒入量筒,测出体积V;
考虑到牛奶在从烧杯中倒出时有残留,密度的测量值偏 ,为此,同组的小浩提出只要调整实验顺序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这个实验顺序是 (填序号);
(3)按照调整后的方案进行实验,在测量烧杯质量时砝码及游码情况如图丙所示。实验数据如表,其中①和②的物理量分别为 ;
烧杯的质量m1/g
①
②
牛奶的密度ρ/(g•cm﹣3)
78.2
40
(4)小明喝的是 (选填“一般牛奶”、“牛初乳”或“掺水牛奶”);
(5)小明认为没有量筒也能测量牛奶的密度,因此他加了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盖子玻璃小瓶和适量的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①调节好天平,测出带盖子空玻璃小瓶的质量为m0;
②将其中一个玻璃小瓶装满水并盖上盖子,用天平测出带盖子玻璃小瓶和水的总质量为m1;
③将另一个玻璃小瓶 并盖上盖子,用天平测出玻璃小瓶和牛奶的总质量为m2;
④牛奶密度表达式:ρ= (用已知量ρ水和测量量的符号表示)。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市刘集初中教育集团八年级(下)第一次作业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18题,共计54分)
1.【解答】解:A、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A不符合实际;
B、一包方便面的质量约100g,两个鸡蛋的质量与此差不多,约100g,故B符合实际;
C、成年人质量在65kg左右,中学生质量略小于此数值,在50kg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
D、一只鸡的质量在1.5kg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B。
2.【解答】解:A、密度的含义指1m3物体的质量。铅的密度是11.3×103kg/m3,表示1m3铅的质量为11.3×103kg。故A正确;
B、密度不同的两个物体,若体积相同,其质量一定不同,若体积不同,则质量关系不确定。故B错误;
C、铁的密度比铝的密度大,表示相同体积的铁的质量大于铝的质量。如果体积不确定,质量不能确定。故C错误;
D、密度是物质的一种性质,一块砖敲碎后,碎砖块的密度不变。故D错误。
故选:A。
3.【解答】解:A、测量过程可以移动游码,相当于在右盘加减砝码,故A不符合题意;
B、调节横梁平衡时,游码首先要归零,然后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故B符合题意;
C、测量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右侧,说明右侧的质量比较大,则应减少右盘砝码或向左移动游码,故C不符合题意;
D、观察到指针在做左右幅度相等的摆动,可认为天平已平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解答】解:
①测量盐水的密度:需要用天平测量盐水质量,用量筒测量盐水的体积,用密度公式求出密度,可以完成。
②取一小段铜导线,可以测它的质量、体积,算出它的密度,但无法测铜导线的直径、总质量,就无法得出它的长度,不能完成。
③鉴别铅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用天平测量铅球的质量,用量筒和水测量体积,用密度公式求出密度,然后和铅的密度比较,可以完成。
④用天平测量金牌的质量,用量筒和水测量金牌的体积,用密度公式求出密度,然后与金的密度比较,可以鉴别实心金牌是否为纯金,可以完成。
⑤用天平称出一堆大头针的数目:先用天平测量50个大头针的质量,求出一个大头针的质量,再用天平测量一堆大头针的总质量,求出一堆大头针的数量,可以完成。
综上分析,可以完成的探究有:①③④⑤。
故选:C。
5.【解答】解:A、炒锅的手柄用塑料做成,是因为塑料的导热性能差,人手接触手柄时不会感到烫手,故A错误;
B、用泡沫做表演场景中倒塌的墙壁是利用泡沫的密度小,故B错误;
C、划玻璃的刀头镶嵌有金刚石,是因为金刚石的硬度大,可以将玻璃划破,故C正确;
D、用铝合金做门窗,是因为其延展性好,耐腐蚀且密度小,故D错误。
故选:C。
6.【解答】解:
由ρ=得铜丝的体积:
V===0.01m3,
因为V=SL,S=2.5mm2=2.5×10﹣6m2,
所以这捆铜丝的长度:
L===4000m。
故选:D。
7.【解答】解:A、依据分析,可以算出一粒米质量,故A正确;
B、用天平测质量,是分辨不出杯子的质量与杯子加一粒米质量的差别的,故B不正确;
C、一粒米质量小于天平的分度值,直接测是测不出来的,故C不正确;
D、虽然也能够测量出米的质量但是由于20粒米的质量太小,会导致测量时的误差太大,故D不正确;
故选:A。
8.【解答】解:天平左右两侧的质量相等,根据公式ρ=可得m=ρV,由此可得:ρ甲V+3ρ乙V=3ρ甲V,
则2ρ甲V=3ρ乙V,
解得,ρ甲:ρ乙=3:2,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9.【解答】解:A、据图可知,标尺的一个大格是1g,一个小格是0.2g,所以该天平的最小分度值是0.2g,故A正确;
B、据图可知,标尺的示数是2.4g,所有砝码的质量是50g+20g+10g=80g,故此时待测物体的质量是:80g+2.4g=82.4g,故B错误;
C、杯子中的水变成冰后,状态改变,但其质量是不变的,故C错误;
D、若天平稳定后指针偏左,说明所加砝码太少或游码还需要向右移动,则测量结果偏小,故D错误。
故选:A。
10.【解答】解:由题意可知,盐水的密度最大,其次是水,密度最小的是煤油;
∵ρ=,
∴V=,
∵三者质量相等,
∴体积最大的是煤油,体积最小的是盐水,
又∵三只杯子完全相同,
∴甲是煤油,乙是盐水,丙是水。
故选:A。
11.【解答】解:
A、先称出空瓶的质量,再称出瓶子和水的总质量,两次质量之差就得到水的质量,根据ρ=可得V=,天平称量出水的质量,除以水的密度,就是水的体积,即为墨水瓶的容积,所以A方法可行。
B、根据ρ=可得m=ρV,用量筒和水测量出钢珠的体积,再乘以钢珠的密度,就得到钢珠的质量,所以B方法可行。
C、根据ρ=可得V=,已知酒精的质量0.2kg,除以酒精的密度,就能求出酒精的体积,故C方法可行。
D、我们可用天平结合累积法测出一张纸的质量,若知道纸张的密度,由密度的变形公式可求出一张纸的体积;再用刻度尺测出纸的长和宽,算出纸的面积,最后用体积除以面积算出一张纸的厚度;而题中无刻度尺,故D方法不可行。
故选:D。
12.【解答】解:分析图象可知:V4<V2<V3=V1,m1<m2<m3=m4,故③正确,④错误;
下图中,分别连接O点与1点、O点与2、3两点和O点与4点并延长,得到四种固体的m﹣V图象,其中2、3两点在同一射线上,
则第2种、第3种固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等,即密度相等,ρ2=ρ3﹣﹣﹣﹣﹣﹣﹣﹣﹣Ⅰ,
而3、4固体的质量相同,因V4<V3,根据ρ=可知ρ4>ρ3,﹣﹣﹣﹣﹣﹣﹣﹣﹣﹣﹣Ⅱ;
而1、3固体的体积相同,因m3>m1,根据ρ=可知ρ3>ρ1,﹣﹣﹣﹣﹣﹣﹣﹣﹣Ⅲ
由Ⅰ、Ⅱ、Ⅲ可知:ρ4>ρ2=ρ3>ρ1,即ρ1<ρ2=ρ3<ρ4;
故②正确,①错误。
故选:B。
13.【解答】解: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无论怎么调节都不能把天平调平衡,后来,他想了个办法,在左盘内放了一点沙子,终于把天平调平衡了,即此时天平已经平衡,所以他称量物体时,左盘放物体,右盘放30g砝码时,天平刚好又平衡,即表明此时所放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即为30g,故A正确。
故选:A。
14.【解答】解:A、密度公式ρ=适用于任何物体,只要知道质量和体积就能计算出物质的密度,故A错误;
BC、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其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故BC错误;
D、一种是固体,一种是液体,若它们的质量、体积相同,由ρ=可知,它们的密度就相同,故D正确。
故选:D。
15.【解答】解:A、由图象可知,在0℃时,冰块的体积大于水的体积,利用ρ=可知,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故A不正确;
B、质量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与形状、状态、空间位置无关,所以0℃时,在冰变成水的过程中质量不变,故B不正确;
C、由图象可知,水从0℃上升到4℃时,其体积变小,利用ρ=可知,水的质量不变,体积减小,则密度增大,故C正确;
D、小明和小聪的研究结果表明:密度会随状态而发生改变,故D不正确。
故选:C。
16.【解答】解:若三球都是实心的,质量相等,根据密度公式变形可知:V铝==,
V铁==,V铅==,
由此可得出V铝>V铁>V铅,
又因为三球的体积相等,所以铁球和铅球一定是空心的。
铝球可能是实心,也可能是空心。
故选:A。
17.【解答】解:根据题意,整个过程中雪变成冰时的质量没有发生变化。人脚印的面积为S,雪的厚度为h雪,冰的厚度为h冰;
则雪的质量为m雪=ρ雪Sh雪,冰的质量为m冰=ρ冰Sh冰;
则有:ρ雪Sh雪=ρ冰Sh冰;
解得:ρ雪=;
冰的密度已知,所以还需要测量积雪的厚度、脚印的深度与冰的厚度中的任意两个量均可,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8.【解答】解:由图像可知,液体的体积V1=20cm3对应的总质量m1=40g,V2=80cm3对应的总质量m2=100g,可求ΔV=60cm3时液体的质量=m2﹣m1=100g﹣40g=60g,故B正确;
根据ρ=可得:液体的密度ρ液=,故CD错误;
则量杯的质量m杯=m1﹣ρ液V1=40g﹣1g/cm3×20cm3=20g,故A错误。
故选:B。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19.【解答】解:(1)10个鸡蛋的质量大约1斤,而1斤=500g,所以一个鸡蛋的质量在50g左右;
(2)成年人的质量在65kg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50kg=0.05t左右;
(3)一瓶啤酒的体积约500cm3=500mL;
(4)常温常压下1cm3铁的质量为7.9g,所以其密度为7.9g/cm3。
故答案为:(1)g;(2)t;(3)mL;(4)g/cm3。
20.【解答】解:已知V油=5L=5×10﹣3m3,m油=4.6kg,则油的密度ρ油==0.92×103kg/m3;
油用去了一半,但物质的种类、状态、温度都不变,则密度不变,所以剩余油的密度为ρ油=0.92×103kg/m3=0.92g/cm3;
设氧气瓶的容积为V,则氧气瓶内氧气密度为ρ1=6kg/m3时氧气的质量m1=ρ1V=6kg/m3×V;
用去三分之二后剩余三分之一,则现有氧气的质量m2=m1=×6kg/m3×V=2kg/m3×V;
剩余氧气的体积不变,所以剩余氧气的密度ρ2==2kg/m3;
故答案为:0.92×103;0.92;2kg/m3。
21.【解答】解:
(1)ρ水=1.0×103kg/m3=1g/cm3,
根据题意得,水的质量:
m水=m总﹣m瓶=500g﹣100g=400g,
由ρ=得瓶子的容积:
V=V水===400cm3;
(2)酒精的密度ρ酒精=0.8×103kg/m3=0.8g/cm3,
这个瓶子装满酒精的体积:
V酒精=V=400cm3,
由ρ=得酒精的质量:
m酒精=ρ酒精V酒精=0.8g/cm3×400cm3=320g,
用这个瓶子装满酒精,总质量:
m总′=m酒精+m瓶=320g+100g=420g。
故答案为:400;420。
22.【解答】解:石蜡的硬度小于铁钉,这是它在与铁钉亲密接触中受伤的真正原因;不同物体传递热量的能力不同,冬天,在室外放金属和木头,用手摸它们却感到金属比木头凉,这是因为金属是热的良导体,传递人手上的热比木头快;黄金的延展性好,易于加工。
故答案为:硬度;导热性;延展性。
23.【解答】解:①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的过程中,所含物质在减少,所以质量减小;质量减小,体积也减小,而密度是不变的。
②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温度计的液体在温度降低的过程中,液体的质量不改变;由于温度降低,体积变小,根据密度的计算公式ρ=,液体的密度变大。
故答案为:变小;不变;不变;变大。
24.【解答】解:由图中可以看出:用手拿砝码,会腐蚀砝码,影响以后测量的准确性;另外,物体和砝码放反了托盘,物体的质量不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值。
故答案是:①用手拿砝码;②物体和砝码放反了托盘。
三、计算题(每小题6分,共计6分)
25.【解答】解:(1)由表中数据可得,铝球的体积为:V球=V2﹣V1=80mL﹣40mL=40mL=40cm3,
由ρ=可得,铝球中铝的体积为:V铝===10cm3<V球=40cm3,
因为铝的体积小于球的体积,所以该铝球是空心的;
(2)铝球空心部分的体积为:V空=V球﹣V铝=40cm3﹣10cm3=30cm3;
(3)将铝球的空心部分注满某种液体时,液体的体积为:V液=V空=30cm3,
液体的质量为:m液=m总﹣m=51g﹣27g=24g,
液体的密度为:ρ液===0.8g/cm3。
答:(1)该铝球是空心的;
(2)该铝球空心部分的体积为30cm3;
(3)该液体的密度是0.8g/cm3。
四、实验题(每空1分,共22分)
26.【解答】解:(1)在调节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边,说明横梁左测下沉,必须在右侧多加砝码来与之平衡,这会使最终的测量结果比实际质量偏大;
(2)砝码磨损了,相当于砝码的质量减小了,但是上面所标的数值还没变。在称量物体时所加的数目就多了,砝码的实际质量还等于物体的质量,只是所标的数值相对于实际质量偏大了,所以测量结果偏大了。
(2)天平的右盘有一个缺角,调节平衡螺母后,左右两盘质量相等,测量物体质量时,左右两盘质量也相等,不影响测量结果;即小明所测的质量值仍然准确。
故答案为:(1)偏大;(2)偏大;(3)准确。
27.【解答】解: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动到标尺左端“0”刻度线处,然后再调节平衡螺母直至天平平衡;
(2)根据天平的读数方法,金属块的质量:m1=50g+20g+10g+2.4g=82.4g;
(4)加注液体的体积等于金属块的体积、要测量加注液体的质量,应测量出加注后剩余饮料与瓶的质量之和;
(5)整个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
在步骤4中,从瓶子中向烧杯中加注饮料的质量:m=m2﹣m3;
因往烧杯中倒饮料直至液面到达标记处,所以加注饮料的体积等于金属块的体积,
则该过程加注饮料的体积:V=V金==;
饮料的密度(可理解为加注饮料的密度):ρ===ρ0;
金属块取出时带走部分饮料,需要加注更多饮料才能达到标记处,会造成测量出的饮料质量偏大,由ρ=可知,计算出的饮料密度值偏大。
故答案为:(1)标尺左端“0”刻度线处;(2)82.4;(4)瓶和饮料;(5)ρ0;偏大。
28.【解答】解:(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则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使横梁平衡;
(2)用调好的天平测量该物块的质量时,当在右盘放入最小的砝码后,指针偏在分度盘中线左侧一点,即说明此时右盘所放的砝码的质量较小,故应该向右调节游码,使得天平再次平衡,故选A;
(3)由图乙可知复合材料的质量m=10g+5g+1.4g=16.4g;
(4)①据丙图中的②可知,此时的体积为60mL=60cm3,据丙图中的③可知,此时的体积为40mL=40cm3,故复合材料的体积是:V=60cm3﹣40cm3=20cm3,
故该材料的密度是:;
②由于测量过程中,复合材料取出时上面会沾有一些水,使得测量的体积偏大,根据可知密度测量值偏小;
③实验中为了防止复合材料取出时沾水对实验的影响,可以先测量小铁块浸入水中时水和小铁块的体积,然后再将复合材料浸入水中测量总体积,故顺序为①③②。
故答案为:(1)右;(2)A;(3)16.4;(4)0.82;偏小;①③②。
29.【解答】解:(1)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应该选择图甲即分度值小的量筒;
(2)先测空烧杯的质量,再测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再将牛奶倒入量筒中测体积时,因为烧杯壁会残留部分牛奶,所以牛奶的体积减小了,根据密度公式ρ=,质量不变,体积减小,密度值就增大了,所以结果偏大;
为防止容器壁沾液体影响所测结果,要先测烧杯和牛奶总质量,再将牛奶倒入量筒中,测出倒出的牛奶的体积,测出剩余牛奶和烧杯的总质量,则倒出的牛奶质量可求;牛奶的密度可用倒出的牛奶质量和倒出的牛奶的体积求出。这样就可以减小误差,所以实验顺序应是ACDB;
(3)要测量牛奶的密度,需要测量量筒中牛奶的质量和体积,用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减去空烧杯的质量就是量筒中牛奶的质量,所以①处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m2/g,②处为量筒内牛奶体积V/cm3;
(4)图丙中标尺的分度值是0.2g,烧杯的质量为m1=20g+10g+5g+1.6g=36.6g;
牛奶的质量为m=m2﹣m1=78.2g﹣36.6g=41.6g
牛奶的密度为:
ρ===1.04g/cm3;
小明所喝牛奶的密度是1.04g/cm3,牛初乳的密度为1.038g/cm3~1.040g/cm3,所以小明所喝的是牛初乳;
(5)小瓶装满水后水的质量:m水=m1﹣m0,
由ρ=得小瓶的容积:
V=V水==,
③将另一个玻璃小瓶装满牛奶并盖上盖子,用天平测出带盖子玻璃小瓶和牛奶的总质量为m2,
则牛奶的质量为:m牛奶=m2﹣m0,
④因小瓶内牛奶的体积等于小瓶的容积,则牛奶的密度表达式:
ρ===•ρ水。
故答案为:(1)甲;(2)大;ACDB;(3)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m2/g、量筒内牛奶体积V/cm3;(4)牛初乳;(5)装满牛奶;•ρ水。
86,江苏省仪征市实验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质量抽测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86,江苏省仪征市实验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质量抽测物理试题,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仪征市大仪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5月集中小练习物理试卷(月考): 这是一份江苏省仪征市大仪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5月集中小练习物理试卷(月考),共8页。
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物理试题,文件包含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物理期中试卷pdf、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测试八年级物理答题卡pdf、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物理期中试卷参考答案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