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念奴娇·过洞庭》(教学设计)-高一语文必修下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

    《念奴娇·过洞庭》(教学设计)-高一语文必修下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第1页
    《念奴娇·过洞庭》(教学设计)-高一语文必修下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第2页
    《念奴娇·过洞庭》(教学设计)-高一语文必修下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语文必修 下册念奴娇·过洞庭精品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 下册念奴娇·过洞庭精品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品读内涵,披文入情,分析特色,学以致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念奴娇·过洞庭》教学设计  词人罢官北归,时近中秋,途径洞庭,写了这首词来描摹洞庭月色,并抒发自己的怀抱。万顷湖面上,作者荡一叶扁舟,扣舷独啸,看起来极为渺小。但是,他“肝肺皆冰雪”的胸怀,与洞庭月下“表里俱澄澈”的气象交融;他包罗天地万象的想象,与浩渺无限的自然融合,超越了世俗的崇辱得失。诵读这首词,想象其中恢宏的意境,体会词人高洁的人格。  1.了解张孝祥的生平及创作风格,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2.赏析词中所描写的洞庭湖恢宏的意境。3.体会词人“肝肺皆冰雪”的胸怀和高洁的人格。4.背诵全诗。  赏析词中所描写的洞庭湖恢宏的意境,体会词人“肝肺皆冰雪”的胸怀和高洁的人格。  情景导入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明·魏永贞《岳阳楼》      环节一:知人论世1.走近张孝祥张孝祥,南宋著名词人。字安国,号于湖居士。安徽和县人。少年聪颖,读书过目不忘,作文一挥而就。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廷试第一。著有《于湖居士文集》和《于湖词》。词风豪放爽朗,风格颇近苏轼。公元1160年,张孝祥在知静江府兼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的任上,遭谗蒙冤罢官2.相关背景公元1166年(宋孝宗乾道二年),张孝祥因受政敌谗害而被免职。他从桂林北归,途经洞庭湖,即景生情,于是写下了这首词。3.解题①念奴娇:词牌名。 ②过:经过,途径。③洞庭:洞庭湖。      环节二:初读感悟(一)预习检查:1.明确字音。qióng  舟(piān   zhēn2.解释下列词语琼:美玉。素月:洁白的月亮。萧骚:稀疏。襟袖冷:形容衣衫单薄。沧浪:青苍色的水。挹:舀水。万象:万物。任务活动  品诗中之韵,感音乐之美任务说明:韵是诗歌的基本要素,无韵不为诗。古人云:“声音相合谓之韵”用白话说 韵就是一个字的收声,大致就是现代汉语拼音方案中韵母的发音。韵母相近的字 叫“同韵”,诗人在句末使用同韵的字就是押韵。押韵的目的是为了给诗歌造成 一种悠扬和谐,循环往复的音乐美。欣赏诗歌的音韵美,要很好地掌握诗歌的节奏体会诗歌的顿挫抑扬之味。任务1:聆听诗朗诵,用“/”划分朗读节奏。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环节三:深度探究 任务活动 品读内涵,披文入情任务说明:语言是作者表达思想和情感的外在载体,不仅在形式上会有修辞、表现手法等方面的变化,而且在内涵上往往也是多重的,既有比较浅白的字面意思,还有寄寓其中的深刻内涵。把语句拿来细细揣摩,品味,才能够更加真切的理解作者的内心。也只有透过语言文字,才能够真正的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思考1:上片告诉我们,作者到洞庭湖来,心情怎样?用文中的字来概括。明确   悠然思考2:鉴赏“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明确   这几句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 在一大一小的对比中,展示出洞庭的浩淼和开阔,也衬托出词人豪迈的气概。思考3:“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堪称千古名句,请分析这几句在表达上的妙处。明确   词人巧妙地将月夜洞庭在星月的辉映下,波光粼粼、洁净清朗的景色,与作者澄澈纯净的内心世界有机结合,借景抒情,表现自己“肝胆皆冰雪”的高洁情怀。思考4:“表里俱澄澈”即使上阕写景的总结,也与下阕的抒情遥相呼应,请结合全词说说你的理解。明确   “表里俱澄澈”概括了天上银河璀璨,湖面波光粼粼,月华星辉与波光水色,上下通明,浑然一体的景象,是对上阕写景的总结;此外,“表里俱澄澈”与下阕的“肝胆皆冰雪”呼应,表达了自己因谗言而被贬职到岭南的那段时间里,虽遭困境,但依然保持高洁品德,连肝胆都如冰雪般晶莹,胸怀坦荡,光明磊落。思考5:“妙处难与君说”中“妙处”有怎样的内涵?联系上阕,简要分析。   明确   ①景象清疏淡远、湖水澄静宽广;月色皎洁,水天相印。②作者泛舟湖上,内心澄澈,物我合一。思考6:“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一句是如何表现豪迈气概的?请简要赏析。  明确   ①选取“西江”“北斗”“万象”等宏大的意象,凸显豪放之气。②运用奇特的想象,使诗歌气魄宏大。词人化身为万物之神,把西江水作美酒,把北斗星作酒器,以天下万物为宾客,体现出天人合一的超然境界。思考7:下阕“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抒发了复杂的情感,试结合全篇加以分析。明确  作者置身水天相连、表里澄澈的洞庭湖上,怡然自得,宠辱偕忘,不知今夕何夕,抒发了超然物外的愉悦之情;“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更显得慷慨激昂,大气磅礴,在总揽天地、驱遣万物中抒发了作者的豪迈进取的情志;但现实的严酷毕竟回避不了,“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表现了作者的失意,但失意不失志,因而仍显沉稳,方寸不乱,“扣舷独啸”抒发了作者的愤激不平之意。思考8:联系词中内容,简要分析词人的内心情感。明确   (1)豪迈,从一叶扁舟于万顷湖面可以看出作者的气概。(2)闲适,从所写美景和悠然、妙处等词可以看出。(3)愤慨,作者虽被谗免职,但问心无愧。(4)旷达,与自然交友,万象为宾客,扣舷而歌。任务活动 分析特色,学以致用任务说明:写作特色是指文章在某些方面所体现出来的显著的写作技巧、写作特点和效果。写作特色因人而异写作特色运用得好,能增强文章的表达力,使得文章引人入胜。写作特色内涵丰富,例如结构、修辞、语言、叙事特点、表达方式等等。准确分析并概括文学作品的写作特色,有助于提升阅读者的感悟力,也为表达提供了方法借鉴。思考1:南宋学者魏了翁评价张孝祥的词集时说,词人“有英姿奇气……洞庭所赋,在集中最为杰特。”请结合全词,简要概括这首词中词人的形象特点。明确    ①人格高尚,光明磊落,心无纤尘,如月下的大江表里澄澈;②胸坦荡怀,忠肝义胆,如同晶莹的冰雪;③境界高远,气魄豪迈,身处逆境而从容沉稳,身心与博大的宇宙融为一体。 总结《念奴娇·过洞庭》是南宋文学家张孝祥泛舟洞庭湖时即景抒怀之作,词人借洞庭夜月之景,抒发了自己的高洁忠贞和豪迈气概,同时隐隐透露出作者被贬谪的悲凉。任务活动  比较阅读,拓展延伸任务说明:同样一个题材,不同作者会选择不同的形式加以表现,不用的语言加以呈现;同一体裁,不同时间会有不同的情感寄寓和志趣表达。文学的“和而不同”的美学观念,从未过时。将相关作品放在一起进行对比阅读,可以拓宽品读者的情感体验,加深对主题的认识,鉴赏不同的艺术手法。         对比阅读第一组: 水调歌头·过岳阳楼作张孝祥湖海倦游客,江汉有归舟。西风千里,送我今夜岳阳楼。日落君山云气,春到沅湘草木,远思渺难收。徙倚栏干久,缺月挂帘钩。雄三楚,呑七泽,隘九州。人间好处,何处更似此楼头?欲吊沉累无所,但有渔儿樵子,哀此写离忧。回首叫虞舜,杜若满芳洲。[注]沉累:指屈原。虞舜:上古的一位帝王湘传南巡时死于苍梧之野,葬在九嶷山下。思考: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与《水调歌头·过岳阳楼作》在表达情感上有何不同?请结合词句加以分析。明确   (1)《念奴娇·过洞庭》侧重于借景抒情,以乐景写乐情,在孤独中抒发豪迈之情。上片寓情于景,“玉鉴琼田”“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诉说自己的澄澈之心,高洁之向。下片景中见情,“孤光自照”是孤独的月光,也是自己孤独的坚守。(2)《水调歌头·过岳阳楼作》侧重于用典抒情,以乐景写哀情,在豪迈中倾诉哀愁之情。无论是“君山云气”还是“阮湘草木”的景色,都让词人独自凝愁。而下片开头写壮阔之景,却又转想到世间离愁,落脚点还是哀。          对比阅读第组: 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思考: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和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的第一句都用了字,但两位词人所之事和借以抒发的情感并不相同。请根据诗歌内容加以回答。明确   《桂枝香·金陵怀古》:词人念及六朝旧事,由此产生了对六朝统治者因奢靡荒淫而亡国的悲叹,以及对北宋王朝不能励精图治的不满(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念奴娇·过洞庭》:词人念及自己岭海一年的生活,表达了光明磊落、襟怀坦荡的孤高之志,抒发了因谗言被罢却依然自信豪迈的情感。       环节四:思考延伸 古诗是古人心声的真实记录,是展现先民人生态度的可靠文本,正如清人叶燮所说:“诗是心声,不可违心而出,亦不能违心而出,功名之士,决不为泉石淡泊之音;轻浮之子,必不为敦庞大雅之响。故陶潜多素心之语,李白有遗世之句。其心如日月,其诗如日月之光。故每诗以人见,人又以诗见。”读诗就是读人,阅读那些长篇短什,古人音容笑貌如在目前,这是我们了解前人心态的最佳途径。清人沈德潜说:“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中国古人评价文学家时有一个优良传统,就是人品与文品并重。经过历代读者集体选择,凡是公认的大诗人,往往都是具备“第一等襟抱”的人物,其作品必然也是第一等真诗,从中可以感受到他们的真实心跳和脉搏,从而沦肌浃髓(编者注:透入肌肉和骨髓,比喻感受深刻)地领会传统文化精神。从《诗经》《楚辞》到明清诗词,都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如果兼顾作品的经典意义、阅读难度等因素,唐诗宋词应是我们的首选阅读对象。唐诗宋词对于现代读者到底有什么价值?我们先来看唐诗宋词到底写的是什么内容。中国古典诗歌有一个最古老的纲领,就是“诗言志”。到了西晋,陆机在《文赋》中又提出“诗缘情”。有人认为二者是对立关系,但是初唐孔颖达在《左传正义》中说得很清楚:“情志一也。”情志就是指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包括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也包括对万事万物的价值判断。唐诗宋词的内容跟现代人没有距离,因为诗词中表达的那些内容都是普通人的基本情感、基本人生观和基本价值观。比如喜怒哀乐,比如对真善美的追求,比如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保家卫国英雄行为的赞美,唐宋人如此,现代人也如此。所以唐诗宋词中典范作品所表达的内心情感、思考和价值判断可以传递到今天,启发我们更细致地品味人生意义和美感。当然,唐诗宋词对于现代人的最大意义,是其中的典范作品可以提升我们的情操、气质和人格境界,有深远教育作用。且举李、杜、苏、辛为例。李白热情讴歌现实世界中一切美好的事物,其诗中蕴含着强大的精神力量。杜甫诗中充满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和热爱天地万物的仁爱精神,是儒家思想积极因素的艺术表现,也是中华民族文化性格的形象凸现。苏轼在词史上首先打破晚唐以来词专写艳情的局限,他不但大量写作抒情述志、咏史怀古等题材的词作,使词从音乐歌词向抒情诗转变,而且在以柔声曼调为主的传统词乐中增添了高昂雄壮的因素。到了南宋,以辛弃疾为首的爱国词人把爱国主义主题变成当时词坛的主旋律,他们继承苏轼词中始露端倪的豪放词风,并以慷慨激昂和沉郁悲凉两种倾向充实了豪放风格。总的来说,李、杜、苏、辛的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而且具有提升读者人格境界的熏陶作用。阅读唐诗宋词的典范作品,可以在审美享受中不知不觉受到人格境界的感染,这个过程就像杜甫所描写的成都郊外的那场春雨一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摘编自莫励锋《在读诗读人中感受万千气象》)课后作业完成同步资源的《课后巩固》  收获不足    
     

    相关教案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古诗词诵读念奴娇·过洞庭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古诗词诵读念奴娇·过洞庭教案,共4页。

    语文必修 下册念奴娇·过洞庭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 下册念奴娇·过洞庭教学设计及反思,共1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知人论世,初读感悟,深读研析,拓展延伸,课堂小结,作业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2 烛之武退秦师精品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2 烛之武退秦师精品教学设计,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分析特色,学以致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